她本就是个淡然的人,甚至可以说是冷血的,除了灵心境,耿精灵什么也不在乎,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感动什么是亲情。

而到了清朝后,是耿府的一切教会了她。嫁给胤禛生儿育女,多年来,耿精灵彻底的融入了大清,感受着这里的一切。

便是以后她要拿回原身,可这里的一切都将深深地印在她的记忆里。无法褪色。

收到了耿精灵的懿旨,耿精卫便把耿德金和佟氏都送了过来了,他倒是想留下,但也知道不适合,所以耿精卫安顿好了一双父母便离开圆明园回了耿府。

只不过,圆明园这里,便不再像以前那般的清静了。

耿精卫时不时过来探探,宫中的弘策也是常过来,弘参他们就不用说了,甚至富灵阿、瑚图玲阿、弘昼这些都常到圆明园来尽孝。

耿精灵常收到儿女媳妇们的拜访,也知道他们的心思,倒也没有把她们都挡在门外,但耿精灵还是定了个规矩,儿女们一个月只能来一次,孙辈、曾孙辈倒是可以过来住下十天这样。

侍候着耿德金和佟氏,耿精灵并没有让巧玲和巧云帮忙,都是亲力亲为的照顾着一双年迈的父母。

耿德金和佟氏一开始自然是不肯的,毕竟女儿的身份是那样的贵重,他们哪里担的起。可耿精灵坚持,他们也接受了,但每每还是感动的很。

皇太后服侍照顾一双老父母的事情自然传不出去,圆明园都是耿精灵自己的人,巧玲和巧云也不会说。

虽然传出去,别人会觉得皇太后有孝心,但到了以后,耿德金和佟氏也还是会被有心人说的。

毕竟他们虽然是父母,但这个时候君臣有别,耿精灵又是一国的太后,她出嫁便是皇家的人,耿府对于皇家来说也只是皇亲国戚。

皇太后若放下身份,亲力亲为服侍二老,还是太过了。

这要是放到了以后来说,也会受议论,毕竟不止是耿精灵一个皇太后有父母的,也并不是每一个皇太后或者皇后的父母有耿德金和佟氏那般的自持自重的。

功过也是后人评说的,耿精灵不在乎,但她不希望耿府或者她的孩子以后都受影响。

如果是那拉景娴服侍她,亲力亲为,那肯定都是赞扬之事的。

巧玲和巧云也觉得她们的皇太后很有孝心,很让她们感动,但别人要是知道皇太后亲力亲为照顾着父母,肯定有话题说的。

毕竟皇太后的父母能被皇太后接进了圆明园养老已经是天大的恩荣了,若是再传出这些,那些羡慕嫉妒恨的人不知道该如何了。

她们倒也不是说皇太后这样不好,谁没有父母,谁不是父母生的,皇太后再是身份尊贵,能记得父母的生恩养恩,很是难得。

也正因为如此,巧玲和巧云对耿精灵是敬重的不行。

大清上下对于耿府两老被接进了圆明园养老一事,自然是羡慕的很,耿精灵从侧福晋一路走上来,到现在不好二十几年的皇太后了,这个时候,已经没人说她的不是了。

大清上下谁不知道皇太后重孝,可惜先帝爷走的早,康熙帝走的更早,而长命百岁的耿府二老则有福了,皇太后可把对父母长辈的孝心都倾诉在耿府二老的身上。

对于耿德金和佟氏住进了圆明园,朝上朝下大臣们倒没人说什么,这个时候他们才不会傻的跟皇太后过不去。更何况皇太后尽孝,这是好事情,这些人中谁没有女儿,谁没有孙女,若是以后能得到孩子们的这份孝心,到死都要笑了。

人类生养儿女,虽然是繁衍的自然规律,但这是他们的血脉后代延续,养儿防老可是句千古不变的老话。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女儿虽然到了别人家,同样要孝敬公婆长辈,但对于生养自己的父母也是不会忘的。

当然,有孝心的孩子多,但无孝心的孩子也有。

皇太后已经到了这一份的尊荣,天下无人可比,但这一份孝心确是让人感动着的。

而耿精灵的作为,倒让很多人对耿府起了很大的重视,在这之前,很多人也觉得耿府很会教养儿女。可在耿府走到了今天,大家对耿府儿女的教育方式都非常的感兴趣,甚至在弘策的支持和推动下,慢慢的耿府的一切做为都成了榜样,成了典范。

“先帝确实对灵儿很好,我也理解着灵儿对先帝的这份心意。当年灵儿被康熙帝赐婚给先帝做侧福晋,我同你心中很是难过啊。我们的女儿至小家中宝,娇养长大,我不盼灵儿嫁的多好,但至少是个正妻。而灵儿要嫁给先帝做侧福晋,我如何不担心,甚至怕灵儿在雍王府里受了委屈。”

晚上睡觉之前,佟氏想到了耿精灵吃饭的时候总是备多一副碗筷,便和耿德金聊了起来。

“灵儿是个有福气的孩子。”耿德金半天感叹着,又看看自己身边的老伴,顿时心中感触不已。先帝去的早,女儿也是孤单啊。

“是啊,灵儿是我们最骄傲的孩子。”佟氏也自傲道,她的这个女儿确实让她享尽了一世的福,便是刚嫁给耿德金时的苦,在佟氏看来,也成了曾经美好里的一份回忆了。

比起如今,之前的苦不算什么,而再多的苦若能换来女儿的幸福,她也甘愿。

“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便是娶了你。”耿德金真觉得娶到佟氏,便是耿府的祖坟冒了金光了,看看耿府给他生的三个儿女,耿德金满意的不行。

他这一生没有什么成就,也没有太大的本事,可以说这一生都是因为几个儿女们而受益的。

不过靠儿女们,耿德金不觉得有什么丢脸的,相反,他觉得很光荣,看着儿女孙辈个个争气,他真觉得祖宗保佑啊。

“我一直认为精卫和灵儿定是仙音转世的,这一对儿女出生后,耿府一切都好了。”她的命运也来了大转变。

“都好都好,这辈子真的谢谢你了。”耿德金握紧了佟氏的手,想把自己心中的那份感激传达给佟氏,他真的非常感激着佟氏。

这一生,对佟氏有爱有敬有重,而到了最后,是满满的感激。

两人相伴了一生,到如今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爱不爱对方了,但不管爱不爱,他们都离不开对方,他们都是彼此最重要的人,也许这是爱的升华…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永璂归

睿宁二十四年十月,耿德金和佟氏在圆明园逝世,两位百岁老人带着微笑安详离开了。

这几个月里,耿精灵都尽心尽力的服侍着父母,总算也圆了自己的一片孝心。而耿德金和佟氏的离世让耿府安静了不少,耿府子弟都上书请旨丁忧,为耿德金和佟氏守孝。

圆明园也恢复了以往的安静,这个时候的耿精灵更珍惜着和子女孙辈亲人们的相处时光,她还有二十几年的人生,看似漫长,有时候却又是短暂的。

人一到了年纪就觉得日子过的特别的快,耿精灵现在深有体会着,别人也许数着一天天过,甚至时辰而过,她却好似一个月一个月刷新着时间。

转眼,又是一个五年的到来,这一天,耿精灵和龙敖带着一众宫人回到了皇宫。

如今已是睿宁二十九年冬天了,再过一个月,又是新一年的到来。此时皇宫上上下下都忙碌一片,一切只为迎接着三皇子归来。

三皇子永璂离开大清十年,如今正是他十年的归期,听说人已经快进京了,这不皇宫上下去竖着耳朵,灵敏地等侍着三皇子回宫的消息。

弘策登基近三十年,如今皇权稳固,大清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处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这五年来,除非周边的国挑衅,不然弘策都不会对周边的国家发起战争的。而自从把哇爪国、安南国也列入了大清的版图,周边一些国家也歇了对大清的一些小动作。

这个时候正是大清国盛起之时,弘策这三十年来,把大清的江山打造的比铁桶还坚固,只有不识趣的国家才会来挑衅着大清,当然戒备还是会有的。

此时慈宁宫中。耿精灵端座在上首,弘策和那拉景娴一左一右地伴在她的身侧。

“禀皇上、太后、皇后娘娘,三皇子已经入宫了,正朝着慈宁宫的方向而来。”

听到太监的汇报,弘策和那拉景娴脸上的笑容更是浓郁了几分,特别是那拉景娴。端庄的坐姿上那搭着的双手都有些颤抖。

弘策握了握那拉景娴的手,轻轻一拍,安抚着,十年没见儿子,他何尝不想念,也不知道永璂现在长成什么样了。

这个时候在慈宁宫待着的,不止是耿精灵三人,陈妃、佳妃还有永珞、永璟、永琝等。永璋和永珹两人到是亲自出城迎接着自己的三弟永璂,如今五年过去了。大家还都是贝勒,可见要升郡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别人看来,弘策不论是对皇子爵位,还是对后妃份位上都很苛刻,不然五年过去了,后妃没怎么动,、皇子爵位也没有变化。

不一会,由远而近的脚步声越来越急促了。耿精灵和弘策、那拉景娴抬眼望去,只见三位俊男子出现在了门口。

永璋和永珹。耿精灵他们大家自然也是常见的,倒是他们中间那位皮肤黝黑,体格健美,五官英俊、棱角分明,阳刚气味很浓厚的青年男子让大家眼前一亮。

倒也不永璂有多黑,而是在永璋和永珹的衬托下。就显的很黑了。

“儿臣永璋、永珹、永璂,拜见皇玛嬷、皇阿玛、皇额娘,皇玛嬷、皇阿玛、皇额娘万福金安。”三兄弟走了进来,整齐一致,动作利落地给耿精灵和弘策、那拉景娴行了礼。

“好好好。回来就好。”孙子在外十年,没有什么比他能安全回来重要。

在永璂进来之时,耿精灵已经上下把永璂打量了一遍,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永璂在外确实也是很努力的历练了。

与别人不同,永璂身上可是大大小小的伤疤,心疼之余又觉得这孩子在外面受苦了。

“永璂”那拉景娴红了眼眶,也落了泪,十年未见儿子,如今看到儿子平安归来,她心底也落下了心。心中有很多的话要对儿子说,可这个时候,那拉景娴不知道怎么开口,而这样的场合下,她也不好说什么。

看着染了白发的父母,永璂心中何偿不酸涩着,没想到才十年的光景,父母看着又老了一些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永璂确实的想哭,努力眨眨泪,把泪水逼回了眼里。

弘策同样的动容,永璂外出十年,弘策虽然没有亲眼所眼,但永璂经历的大大小小之事,他都是知道的。所以自然也不会漏掉了儿子所经历的那些凶险之事,甚至也猜到,有些过于凶险的事永璂也许瞒着他不让他知道都有。

谁都看的出来弘策迟迟不立太子,对永璂是有安排的,毕竟这是皇后所出的长子,自然是太子当之不二的人选。

而这一次永璂回来,弘策下旨让永璋永珹还有百武百官到城门迎接着三皇子回宫,这态度也看在了大家的眼里,只要不傻都知道什么情况。

不过三皇子刚回京,大家也不知道三皇子的本事如何,所以还是很难说的。

毕竟在京中的几位皇子也都是不错的,这些年来,大臣们都没有闲着,论亲来讲,自然常常见的皇子较眼熟一些。不过皇上有意三皇子,太子之位人选有些玄,一些大臣们也是不敢立马站队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不能怪着臣子们站队的心思,现在的帝王大腿暂时抱住了,可下一任的帝王大腿还摸不准呢。

如今皇子中,也只有三皇子和六皇子没有娶妻,大家都盯着两位皇子嫡福晋的位置,甚至是后院的位置。

特别是三皇子的后院,在永璂还没有回来,已经在很多人的计划之中了。

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明天三月又是选秀之期,皇上年迈,对女色又淡,很多人歇了送秀女进后宫的心思,反而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皇子们的后宫之中。

看着永璂风尘仆仆,耿精灵和弘策他们见了一面,便也让永璂下去休息一下。反正来日方长,人都回来了,也不会再远行。

只是让人大惊的是永璂住进的宫殿却是毓庆宫,这可是康熙帝时的废太子胤礽原先住的宫殿,皇上现在让三皇子住了,这表示什么。

然而大家却不知道,弘策之所以既定的原因便是永璂便是再外,也要例行给弘策交功课考察的。

原本弘策是想等永璂回来后,再好好考察一番才决定,但是现在,弘策改变了注意。不只是对永璂,便是对自己,他也有了全新的打算了。

于是乎空置了几十年的毓庆宫终于有了它的新主人,虽然弘策的旨意没下,但皇宫上下都把永璂当成了太子看了,只要弘策的旨意一下,那就名正言顺了。

在毓庆宫休息一下,永璂便去了御书房见弘策,父子俩在御书房里聊了一个下午。到了晚间,那拉景娴终于坐不住了,老使人出去打听,永璂可是出御书房没。

御书房里,父子俩虽然十年未见,但言语并不陌生,更何况对于弘策这皇阿玛,永璂心中很是敬重的。他虽然身在外,但自己皇阿玛的声威可是圣名远播着,身为儿子,他能不自豪吗。

看看天外的日头,弘策轻轻一笑:“你皇额娘定是等急了,朕也不多留你,快去见见她吧。”

“那儿子先告退。”永璂也没有多说什么,向弘策告退后,便直直往景仁宫而去。在外面,他最挂念的便是景仁宫的生母,后宫虽不如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但也极其凶险的,永璂心中也怕自己的生母被算计陷害或者吃亏受委屈了。

可是只身在外,他又不能作何,只派自己历练的强大了,回来才有资格保护着自己的生母。

才走到了景仁宫,永璂便看到了泪眼朦胧的那拉景娴,心一酸,吵哑道:“皇额娘,儿子不孝,让您挂心了。”

“呜呜,我的儿啊,呜呜…”那拉景娴不想这样,可看到永璂到景仁宫时,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十年啊,儿子在国外,她担心的很,怕儿子吃不好,睡不好,过的不好。又担心儿子的安全,会不会受欺负等等,都快成了她的心病了。

永璟和永琝看到自己的皇额娘就抱着三哥止不的哭,心中也欣慰着,三哥回来,皇额娘的担心也落下了。

“五弟、六弟。”见那拉景娴止了泪眼后,永璂哄好自己的生母便和永璟还有永琝两位同母亲弟打着招乎。

“三哥。”兄弟几人都透出了亲切。

永璂是睿宁十九年离开了大清,那个时候永璟和永琝虽然还小,但对永璂这兄长都是有记忆的,自然不陌生。不永外出历练了十年,永璂看起来成熟了不少,沉稳而刚毅。

永璟和永琝对永璂这兄长还是很羡慕的,便是现在他们都想外出历练,只是兄长未归,他们若离开了大清,谁保护生母。

虽然知道弘策这生母对生母爱重,但这后宫不是生母一个人,所以永璟和永琝都不放心的,现在看到永璂回来,他们自然是欢喜的。

而此时,永璟和永琝也萌生出想出国的决心了。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劝母

永璂的回来可以说在京城激起了大波浪,慧妃舒舒觉罗氏和秀妃张佳氏的心情差的可想而知,而文妃同样也为舒舒觉罗一族的前景担心着。

这皇子上位,他们自然是希望舒舒觉罗氏一族的,一想到三皇子永璂要被立为太子,让很多人都夜不能眠。

慧妃和秀妃这五年来倒没有什么动静了,自上一次被弘策发作之后,看起来更加的安份低调。可到底她们心中还是很不甘心的,特别是在听闻永璂回宫又住进了毓庆宫,更让她们咬牙切齿,愤怒非常。

她们以为永璂回来,弘策便会赐府封爵,哪想着直接住到了毓庆宫去了。虽然康熙时期,毓庆宫的太子胤礽被废,大家把那里视作不祥和晦气的地方,可弘策现在把它赐给永璂住,那意义不一样。在大家的眼里,那可是曾经太子的宫殿,成年的皇子除了太子可是不能在宫中定居的。

这下慧妃和文妃频频地走动着,便是秀妃也频频地见后妃,可见她们都是急了。

然,不等她们有什么结果,弘策册封太子的旨意也就下来了。弘策此举打了朝臣后妃一个挫手不及,他们本来还以为弘策会缓些日子的,毕竟永璂才刚回宫,在朝政上还没有什么建树,若冒然的立太子,朝臣定不服。

可惜弘策这皇帝从来不按牌理出牌,让朝臣有苦难言,但这个时候圣旨都下了,再不满谁也不敢在这时候提出反对,不然但是跟皇帝和新太子过不去了。

不过太子可立也可废,有些人还是放了一半的心,毕竟皇上虽然近六十岁了,可看着精力充沛着。再活个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没有问题,到那个时候,太子之位稳不稳还是个问题,毕竟十年里还是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的。

而弘策这么做也是跟耿精灵商量过的,毕竟皇子们虽然不多,但也六个。他立太子也是让其它的儿子歇了心思。

而弘策知道他不是康熙,不会走康熙的路,也不会让皇子们为了皇位争的头破血流。

立下太子后,弘策便旨提了皇子们的爵位,永璋为循郡王,永珹为安郡王,永珞为平郡王,永璟为贤郡王、永琝靖郡王。

这一次是弘策开了恩,这些年来。皇子们的努力他都看在眼里,但对于爵位还是压一压的,不希望皇子们的野心膨胀了。

几个皇子的王府中,大家都睡不着,太子立了,他们也封了郡王,身为皇子,若说没对皇位起心思。那是假的。可当弘策立永璂为太子时,他们心中难免还是失望着的。但也没有过多的希望,所以也好受一些。

毕竟弘策从来没有给他们妄想,甚至对他们一视同仁,所以他们存了希望,但还是有些清明的。

而且在弘策把那拉景娴扶上皇后之位后,永璋永珹他们就更觉得他们的希望渺茫了。皇后有三个皇子,怎么也轮不到他们。

不是他们不想争,可弘策没有给他们机会去争,甚至在这之前,他们的母妃已经帮他们放弃了。若不是当初他们的母妃阻拦。而他们心志不坚定,也许也顺着弘策的心思外出历练了。

而永璂的那些历练心得体会,在永璂被立为太子那一天,永策把皇子们都召入御书房,让皇子们看看永璂历练的成果,大家还能说什么。

永璂的太子之位是永璂拼来的,而他们这些年来也为朝政做了不少的事,但与之相比还是苍白了些。他们看到的只是大清这一片的国土,京城甚至皇宫这一亩三分地,可永璂的目光是放眼世界,他们能不输吗。

永璋和永珹在听到自己的母妃有动作,心中都是大惊,这些年来,生母的安份,倒让他们忘了,生母最在乎的是什么。这个时候,永璋和永珹都急急的入了宫中,见自己的生母。

承乾宫中,慧妃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难掩失望:“璋儿,母妃这一切还不是为你,你有点志气好不好,永璂凭什么夺走你的东西,你才是皇上的长子,才是那个位置的主人。”

“母妃,永璂是嫡子。”永璋无奈道。

“哈哈,嫡子,你看看大清前几任皇帝,有谁是嫡子出生的。你怎么就不争气呢,只要你有这份心,母妃就是拼尽一切也会为你夺来的。那拉一族算什么,如今的舒舒觉罗氏一族可不比以往,只要你争气,便是皇上再偏心,母妃也不担心。”慧妃看着自己的儿子,底气十足的,“我儿啊,你是长子,若不上那个位,谁能容的下你。”

慧妃叹了叹气,心中对自己的儿子有些恨铁不成钢,永璋让她失望的很,居然想劝着她收手。

经营了几十年,慧妃如何甘心,如何就此作罢,看着那拉景娴依旧风光的踩在她头上,这么多年了,她但是和张佳氏那女人联合着都没有把那拉景娴拉下来,慧妃心中不甘啊。

“皇阿玛的心意很明确,儿臣不想母妃出事了,比起皇位,儿臣更想母妃好好的。”永璋默默道。

“你就不明白,你若不登上那个位置,我们都不好么。”慧妃恼着儿子死恼筋的很,却不知道永璋服的是永璂的那些历练心得体会,只是这些国事,他自然不能对自己的母妃透露。永璋在乎那个位,可他更在乎安危,还有弘策的态度。

说来,他确实也缺不少了帝王该有的胆魄,永璋倒也没有盲目地觉得自己有多强大,多了不起,多适合帝王之位。

这些年来,母妃的筹谋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生母再不好,也是他的生母,更何况生母没有对他不好,一切都为他打算着,永璋并不希望生母出事了。

他不仅要保住自己,也要保住自己的生母,还有母族。虽然永璂刚立了太子,在外十年,于京中没有什么人脉,可只要当了皇帝,皇阿玛手中的人自然支持着永璂,所以永璂不用怎么做,皇阿玛都会为他安排。

而他这边如果有动作,永璋相信,绝对瞒不过皇阿玛的眼,强大的父母让他不敢冒险。

这些年来,弘策的强大,不仅让国外忌惮,便是自己的朝臣、宗亲还有皇子们一样的敬仰着。

这个像天父一样的皇阿玛,永璋不敢想像自己让他失望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不是永璋不想反抗,可也要有自知知明,有实力的。

母妃一向自然着舒舒觉罗氏一族如何的能耐,可她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皇阿玛给的,在皇阿玛的允许下的,若是有异心,皇阿玛也许不会对他怎么样,但绝不会饶了母妃还有舒舒觉罗氏一族。

永璋想的很开,但慧妃就不行,她心中郁郁啊,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这么的无能,这么的无用。她满腔的野心,遇上这样不支持自己,不跟自己一条心的儿子,慧妃也无法施展开来。

说来她也不过是个后宫中的平常的女人,如果没有身后的母族,她并没有多强大,凭她一人的能力也无法把儿子推上那个位。

但是受宠又是皇后的那拉景娴又不敢有这个信心,更不用提慧妃了,她们都不是什么女强人,儿子不跟自己一条心,慧妃内伤的很。

于是乎承乾宫中,慧妃母子不欢而散,慧妃在永璋离开后,更是把承乾宫能砸都都砸了遍,气的不行,有这么拖后腿的儿子吗,真是作孽了。

而张佳氏母子那里也不比慧妃这里好到哪去,永珹直言,对皇位不感兴趣,这辈子只想做一个太平王爷,把张佳氏的脸都要气歪了。

不过慧妃和张佳氏心中也恼着弘策,若不是弘策不让她们跟儿子多接触,也不会把她们的儿子养成这样了。

为了那拉景娴,弘策的心偏的很,慧妃和秀妃再恼也不敢对上弘策,只有更恨着那拉景娴。

陈妃这里,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满满的骄傲,只是想到了什么,脸色便暗然了下来了。

“母妃可是有什么伤心事。”永珞看到自己的母妃情绪外漏自然也问了出来。

“我儿,若不是母妃不争气,不得宠又不能给你一个好的母族,你也能争一争了。”

永珞一听,顿时沉默了一下,自小她的身体并不怎么好,那个位置他想都没想过。不过到了后来,他还是有点心思的,可是也如母妃所说的,皇阿玛继承人选根本不在他的身上。

“永珞,你可是对那个位置有想法吗。”陈妃小声地问道。

永珞先是点了点头,看到陈妃一惊目,又轻轻地摇了摇头,“母妃,儿子不争。”永珞苦笑了一下,他拿什么来争,便是没有皇阿玛的宠,他的母妃也不得宠,又没有好的母族支持,妻族也是求稳的,而身后支持他的人比起众多兄弟少知又少。于他这样,若争起来,不过是给兄弟们当踏脚石罢了。

这辈子,他还是当个稳当的王爷就好了,看那三哥也不似那容不得兄弟的人,这样永珞也放下了心。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自此后,永璂苦逼的太子生涯开始了,接受着帝王教育的同时,还要接受着弘策各种各样的试练。

那拉景娴很是为儿子心疼,但知道永璂未来之路不一样,她再心疼也不能让弘策的心血白费了,而且她也知道,若是干涉到了永璂的历练,以后害的不止是永璂,更是大清。

睿宁三十年三月,大清又迎来了三年一次的选秀,弘策和那拉景娴为永璂选了镶蓝旗伊尔根觉罗氏尚书顾八代的之孙顾宗的嫡长女。

曾经的顾宗可是在耿精灵和弘策为沁薇选婿的名单里,如今他的嫡长女伊尔根觉罗雅芙被弘策选中成为了永璂的太子妃,想必那个时候,顾宗已经在弘策那里挂了号了。

在顾宗之父顾俨致仕之后,顾宗也被弘策任命为镶蓝旗副都统,时下也是弘策重用之人之一。

而永琝的嫡福晋则来自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草原黄金血脉,这是继允禟取十福晋之后的又一个蒙古皇子福晋。

蒙八旗参加选秀,但入后宫的很少,嫁给皇子也少,倒是往宗世配的多一些。

在永璂和永璟大婚之后,耿精灵便又回了圆明园居住,如今的圆明园则成了耿精灵常住的地方,慈宁宫倒不常回了。

不过耿精灵和龙敖倒是常常到护国寺去见了空,与了空下棋,享受一下这佛家的宁静。以前耿精灵对这些经文可是很头痛的,甚至听着经文会犯晕,但是为慧知抄了这么多的经文,她已经习惯了。

在耿精灵和龙敖的有意之下,了空渐渐地也看出了什么来,这下一贯镇定的了空胆颤啊。看着那熟悉的棋路,他可不相信皇太后能这么的心有灵犀且神通地下出雍正帝的棋路来。

扑的一下,了空整个人朝地上一拜,“太后娘娘,你别吓贫僧了。”

“大师起来吧。”轻轻地白了龙敖一眼,耿精灵轻扶起地上的了空。微微一笑。以前的了空倒是很高僧样的,可自她从龙殿回来给了空来这么一行字之后,了空便有些不淡定了。

特别是现在与胤禛下了这么多年棋的了空,哪里会看不出来,她下的是胤禛的棋路风格,定是看出了什么了。

这棋虽然是她下的,可指挥的人是龙敖,耿精灵虽然也会棋,但并不爱好。哪有了空和胤禛这样的,见一面首先得来一盘棋,而且下的非常之久的。

“先皇可是在娘娘身边?”了空看了看耿精灵的身边,问道。要是别人,他可不会这么想,但太后和先皇可不是一般的人,了空一看到棋风的时候,便想到了。只是还是想确认一番。

“他现在可不是先皇了。”耿精灵轻轻地点了点头,抿嘴看着龙敖一笑。

“只要在娘娘的身边。哪自然是先皇了。”了空看了龙敖一眼,起身施礼,“阿弥陀佛,施主,别来无恙。”

龙敖登时出现在了了空的眼前,也回了礼道:“了空大师。许久不见。”

“不敢不敢,了空当不得施主之礼。”了空客气道,以前的先皇都当得起他的礼,更何况是现在的先皇。看着面前的龙敖,了空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与神仙的区别是那么的明显。便是龙敖什么也没做,但从内而外自然而然的威压也让人轻松不起来。

修行了一辈子,了空不知道见面的路是如何的,也看不到未来,但对于自己心境的变化,他还是能感受到的。

“了空大师唤朕龙敖吧,你我相识已久,也无需客气了。”龙敖对于了空还是很敬重的,即便他的身份已经改了,可了空也是胤禛当时心中最敬重之人。

龙敖并没有给了空什么压力,可看到了空额头上的汗迹时,也了解了,手轻轻地在了空的肩上轻轻一拍,了空身上顿时一松,轻舒口气。

刚刚一下子的客套,了空也不是那么迂腐之人,和龙敖真正正面的下棋,很快又恢复了熟悉之感。

但是龙敖变了副样貌,变了副气度,可棋风还是了空熟悉的。这辈子了空除了颂经念佛修行一事之外,便是下棋了,他可以说是个棋痴来着,便是没人跟他下,他也会自己下,自娱自乐。

而这之后,龙敖倒也不会那般的无聊了,以前是单纯的修练,之后又是陪着耿精灵,而有了了空后,龙敖的最大兴趣便是与了空下棋。

只不过他们俩下棋是很纯綷的,并没有谈过多棋以外的事情,虽然了空对于修行的事情很是上心,但也并没有因为此事求上龙敖。

耿精灵有时候安静地看着他们下棋,偶尔为他们添上一杯小茶,一盘点心,便进灵心境里修练。

了空是个很好的挡箭牌,耿精灵和龙敖到了护国寺之后,几乎都没人打扰他们,所以她有更多的时间去修练。

夭红和小金还有弘参他们回来后,很少出来,大多的时间都争分夺妙地在灵心境里修练。还有十九年的时间,她就可以离开大清了,下一步的计划便是前往妖界。妖界强者如云,甚至涉及到其它各界,所以他们需要实力,不然在妖界可是寸步难行。

而且在耿精灵的心中,还深藏着一件事,便是上古花妖族被灭族的真相,还有那些参加灭她族人的凶手。

她要了解当年的灭族的来龙去脉,即便知道她便是最后一个上古花妖,可耿精灵也想把自己上古花妖的血脉传承下去,上古花妖一族不能就此埋没在妖界。

虽然她与龙敖是夫妻,要是报上了龙敖的号,那便是横扫妖界都是件轻松的事情。可是耿精灵不愿意,她想靠自己,妖界是她们的事,她也相信凭灵心境大家齐心协心,一定可以的。

“太后娘娘,贫僧有一事相求。”

在这一天。耿精灵便听到了空的请求,看着面前一脸希翼的了空,耿精灵出声道:“了空大师有什么事,若是我能帮到的,定也会尽力。”

因龙敖出现,耿精灵也不再说什么哀家。毕竟她男人还活着呢,反正了空也知道了,也没这个必要在了空面前掩饰着。

怎么说她们和了空也是几十年的交情了,了空知道龙敖的强大,去不求龙敖虽然让耿精灵诧异一些,但也知道了空不会随随便便地求她。

这一次能开口,定也是深思熟虑了,只是耿精灵也想知道自己有什么能让了空求到的。毕竟比起自己,龙敖更强大不是吗。再者她是妖,可不是神或仙、佛,与了空可不是一路的。

而她的能力始终有限,耿精灵一时也想不出她自己能给了空什么帮助,不过了空既然问了,她也想知道了空所求之事。

只见了空的脸上出现了腼腆和热血,看的耿精灵眼角抽了抽,便听了空道:“了空仰慕慧知大师已久。想求太后娘娘帮了空搭个线,让了空有机会得到慧知大师的指点。”

慧知啊。耿精灵了然,突然想起虎头锋挂了了空的徒弟之名时,了空看到慧知那可是看到佛祖一般的。

耿精灵扬起和善的笑容看向了空:“慧知近段时日都在闭关着,待他出头,我便安排你们见上一见吧。只不过了空大师也知道,慧知毕竟不是佛祖。也不是佛门中人,也许给不了了空大师太大的帮助,但我还是希望对了空大师有用的。”

了空修行一生,是胤禛的出现还有耿精灵众人给了他的希望,当年。他的师傅还没有坐化之时,便告诉他,他虽是个有慧根之人,但修行路漫漫,还需有缘人点化。

以前了空以为那个有缘人是胤禛,也以为是耿精灵,可见到慧知之后,他便知道那个有缘人便是慧知。

但了空也知道,很多事情强求不来,而且也是需要缘份和时机的。修行一生,他最大的愿望自然是能修成正果,他的师祖没有做到,师傅也没有做到,而世界历代以来,千千万万的佛门中人,又有几人能真正的修成正果。

可不管前路多么的艰辛,了空都要继续走下去,圆了自己的梦,也圆了师傅还有佛家的梦。

“多谢太后娘娘。”了空眼睛眯了起来,里面盈满了笑意和感激,没了又向耿精灵福了福表示感谢。

自回大清后,灵心境的众人们都在闭关修练着,虽然她没有闭关,但也常抽时间进灵心境里修练一会。便是没有夭红他们闭关那么的进益大,但日积月累也是有用的,毕竟芝麻再小也是肉呢。

“我也知道了空大师这一生修行最大的愿望便是修成正果,便是你没有参与朝廷政治,但这么多年来,你为大清百姓也做了不少的善事,我也相信便是无人相助,你也会有功德圆满的一日。不过若是你想求进,想更快一些,也许龙敖能帮你。”

如今的了空可是深入了百姓的心中,虽说佛家靠着香火油钱供奉着,但多出的香油钱,了空很多的时候都用来接济了百姓,所以大清的佛家也更受着百姓的爱戴。

了空轻摇了摇头,“修行一日千里,了空并曾想不贪功冒进。”

“是我轻慢了大师了。”在此时,耿精灵对了空也升了一层的敬意了,了空大师确实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出家人。

PS:这样的感觉,轻轻很不喜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以前一样的进度。阿米豆腐,轻轻会努力改善的,很感谢亲们一直以来对轻轻的支持,轻轻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第一千零五十章 报仇血恨

感谢书友131222121415609投的五张评价票,感谢奵铛打赏的六枚平安符和投的评价票,感谢Maryane打赏的两份平安符,感谢小居师、一片浮云1、ctt2006、灬亓べ`打赏的平安符,

感谢Jenny93186、梦中人丶可好、anna0626、波儿、林燕非非、正如我轻轻地来、水果宾治、emily7737、Shaelyn、骆家的月月投的粉红票,谢谢亲们的支持和鼓励!——

春去秋来,飞速的时光在指缝间流逝着,也迎来了睿宁四十年。

弘策放下政务,由太子永璂监国,便带着皇后那拉景娴开始陪着耿精灵一众人在大清境内游山玩水。

这一条队伍可不少人,除了耿精灵、龙敖和弘参、朱朱、夭红、小金他们,还有耿精卫、花莲、花田、巧玲、巧云他们一众也在此列。

富灵阿、瑚图玲阿、弘昼、永乐这几个一听到弘策要出行,再加上耿精灵也去,都把儿女撇开,带着老伴跟上了大部队。

而从睿宁三十年到睿宁四十年,这十年里,大清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事情。

睿宁三十六年,耿精灵送走了耿精荣、耿精义,隔一年又送走了佟淑宜。这几年来、郭玉梅、瓜尔佳书兰也相继地离开人世,可以说,耿府耿精卫这一辈,只剩下了耿精灵和耿精卫两姐弟了。

如今的耿府阿吉继承了耿德金的一等公爵位,这个爵位,耿精荣倒也没有坐多少年便传给了阿吉了。他的夫人奇德里氏掌家。倒也安安稳稳的,耿府的以后也看他们这一辈之后的了。

耿精卫的国公府也交给阿阳,所以便抛开了耿府,随着耿精灵旅行去。

而这十年中,不止是耿府有了很大的变化,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大清的天下,看年轻一辈的了。

睿宁三十三年二月,怡亲王府兆佳氏离世,同年七月,履亲王府奇德里氏在允祹离世七年,也跟着离开了。

如今已是睿宁四十年,而康熙在排行中的二十四位皇子,只剩下了二十三子允祁。允祁的年纪六十二岁。比弘策还小了七岁,这一生从镇国公升为贝子再到贝勒。

胤禛皇子中,除了弘策还有弘昼之外,被圈禁在宝郡王府多年的弘历也依然活的好好的。虽然是被圈禁了,但弘历对自己的养生还真有一套的,在自己的儿子永璜去世后,早与子嗣无望的弘历则尽心地扶养着永璜的两个儿子,绵德与绵恩。

谁也没有想到得了肥胖病的永璜居然能有两个儿子。也是这两个孙子,让弘历的人生更升起了希望。

这辈子弘历以为自己要断子绝孙了。明显永璜看着就不是个传宗接代的料,而弘历的心中也担心着孙子会遗传着永璜的肥胖症,所以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关注在永璜的身上。

不过该给永璜配的女人还是有的,在弘历辛勤与后院女人甚至令夫人播种之时,却没有想到,永璜比弘历这老子更加的有效率一些。睿宁十二年。嫡福晋和侧福晋同年差两月的时间先后生下了绵德和绵恩,也让弘历有了后代子孙。

弘历圈禁了弘历之后,并没有对弘历怎么样,只要弘历不反,不做其它的动作。弘策都不会赶尽杀绝。而且对于永璜的两个孩子出世,弘策也是在默许的范围内的,甚至在听着弘历给永璜的两个儿子取名为绵德、绵恩时,弘策也只是挑了挑眉,还是让人给弘历的两个孙子上了族谱。

很多人对于弘策这般宽容着弘历很是费解的,但更多的人也觉得弘策这皇帝果然大度宽容着,毕竟一般的皇帝可没有这样容人的胸襟,早就让弘历这一边灭绝了,哪里还会有孙子出世。

那拉景娴对此还是很忧心的,虽然弘历给了两个孙子取名为绵德、绵恩,可谁知道弘历是不是真的服软了,还是只是暂时的示弱。

便是弘策能震的住弘历,可被弘历亲自教养的绵德、绵恩以后,或者他们的后代起了不甘的心,那可对弘策这一脉都是相当不利的。

如今的绵德、绵恩都已经二十八岁了,而他们在弘策的允许下也娶妻生子,分别都有一个儿子,奕纯和奕绍。

自绵德和绵恩娶妻之后,弘策并没有给他们分府,他们依旧与弘历一起圈禁在宝郡王府里,当然他们也享受着选秀时娶妻纳侧。只不过除了弘策的人,进宝郡王府的人,在没有弘策旨意的情况下都有进无出的。

而整个宝郡王府都是自给自足,里面的人必需得学会种地,才能养活自己。

对于这些养尊处优,没有体会过种田的人,自然是很难的,但为了生计,一切都得习惯,不然只会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