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听得愣愣的。

  周翡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稀奇什么?你以为你哥随便找个什么地方,都敢把你自己丢在这?”

  李妍忽然说不出话来。

  这几年,她见周翡的次数一只手能数过来,对周翡的印象仍然停留在那漫长的少女时光——李妍记得,周翡走路的时候头也不抬,经常旁若无人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既不认路也不认人,每次逢年过节,她都一脸爱答不理地跟着李晟,倘或见了人,李晟叫人家什么,她就跟着叫什么……甚至有一次不留神跟着李晟叫了大当家一声“姑姑”。

  告诉周翡的秘密,永远不用担心她说出去,因为她根本不关心,听的时候就没听进去,头天跟她说的少女心事,扭头她就给忘得一干二净。

  李妍不知道周翡……还有她哥,他们是怎么知道那么多事,又不动声色地考虑这许多弯弯绕绕的。

  李妍不会藏话,心里想什么,脸上能一目了然,周翡将碎遮往腰间一挂,双手抱在胸前,笑道:“这有什么,我刚下山的时候也什么都不想,没人带路就找不着北。李婆婆比我还离谱,他办的那些破事我就不提了。”

  李妍闷闷地说道:“那后来你怎么找着北了呢?”

  周翡顿了一下,目光在李妍脸上定定地落了片刻,随后说道:“因为给我带过路的人都不在身边了。”

  王老夫人、晨飞师兄、马吉利……

  还有谢允。

  周翡说完,飞快地收回目光,话音一转,接着对刘有良说道:“我知道童开阳或许会忌惮南国子监,只是我没料到他这么好打发,三言两语就走了。倘若不是有什么阴谋,那便必定是有缘故了。”

  李妍立刻想起刘有良之前那句差点说出来的话,忙介绍道:“这是我姐,是我们大当家的……”

  “南刀。”刘有良不等李妍说完,便接道,“我知道,你在北斗中比在南边武林中出名,毕竟不是谁都敢在童开阳府上放火……周姑娘确实缜密——童开阳不敢,是因为如今南国子监祭酒是太子的亲舅,再正也没有的□□……至于童开阳为何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得罪太子,咳……”

  他半合着眼,气喘吁吁地咳嗽了几声,说道:“因为曹仲昆死了。”

  周翡:“……”

  李妍:“……”

  隔着一堵墙的地方,老夫子齁着嗓子念到了“为万世开太平”,“平”字拖着三十里的长音,可谓一唱三叹,叫老旦听了也要甘拜下风。而年久失修的圣人庙后院里,只剩了半条命的中年男子躺在地上,轻飘飘地放出了这个石破天惊的大消息。

  别说李妍,连周翡都愣了。

  “京城现如今正秘不发丧,这消息只有皇后、太子与我们几个正好在场的近卫知道。太子想要趁此机会一举拔出端王在京的党羽,抢先继位登基,严令禁止将这消息传出,我们当时都被扣在宫里,有胆敢离开半步者,便以某犯罪论处。”刘有良一摊手,“于是刘某‘谋反’了。”

  李妍愣了半天,有些意外地说道:“难道你要将这消息告诉曹……那个大胖子?”

  周翡低声道:“李妍。”

  李妍吐了吐舌头,不敢再说傻话了。

  周翡走过来,拄着碎遮,半跪在刘有良面前,盯着他说道:“若只是一个消息,刘大人大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话传出来,实在不必这样大费周章。”

  “不错,我早在旧都的时候就已经设法将消息传给行脚帮了,这会,令尊想必早已经收到了。只是当时有些忘形,被小人陷害,否则当时不会那么容易被童开阳撞破。”刘有良吃力地将手伸进怀里,摸了半晌,摸出一个巴掌大的小盒,上面画着褪色的花草,像是个旧胭脂盒,“不过也无所谓,我本来也……”

  刘有良吃力地动了一下,喘得像个烂风箱,将那胭脂盒塞进了周翡手里:“此地凶险,姑娘虽然有南刀令名,带着我也是多有不便,就不要……不要管我了,你将此物带回去与令尊,我心愿便了,死也……”

  周翡问道:“这是什么?”

  “是海天一色盟约。”刘有良道。

  周翡脸色蓦地一变。

  便见刘有良急喘了几口气,又补充道:“不是……咳,你们说的那个海天一色,你们争来抢去的那什么水波纹,我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它为何要沿用‘海天一色’的名头。”

  “……当年旧都事变,一部分人走了,护送幼主南下,舍生取义,一部分人留下了,忍辱负重,都知道这一去一留间,或许终身都难以再见,我们便在临行时定下盟约,名为‘海天一色’……”

  舍生的与苟活的,忍痛的与忍辱的,恰如秋水共长天一色。

  “最后一个活着的人,要将这份盟约与名单送到南边,这样哪怕我们死得悄无声息,将来三尺汗青之上,也总有个公论。可笑那风声鹤唳的童开阳,还以为这是什么要紧的机密,想从我手中拿到这份名单,好按图索骥,挨个清算呢。”

  周翡打开扫了一眼,即使她现如今颇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意思,名单上的很多人名对她来说仍然十分陌生,因为有些人大概终身没什么建树,未能像吴将军这样爬到高位,做出什么有用的事,只是无能为力地官居下品,在年复一年的疑惑与焦虑中悄无声息地老死,有些人则干脆卷入了别的事端中,在云谲波诡的北朝里,与无数淹没在蝇营狗苟、争权夺势的人一样,怀揣着一份压得很深的忠诚,死于不相干。

  刘有良道:“我一路寻觅可托付之人,总算老天垂怜。周姑娘,便仰仗你了。”

  李妍不知所措地看了看周翡,又看了看刘有良——章丘城已经戒严,这附近一带想必都已经被北斗的探子包围,带着这么个重伤的人,外有童开阳这种强敌,哪怕是周翡,恐怕也无能为力。

  李妍很想拍着胸脯说一句“大叔你放心,我必能护你周全”,可她不能——她就算自己愿意豁出去,也不能替大哥和姐姐豁出去,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周翡。

  周翡没吭声,想了想,将那旧胭脂盒收进怀里,站起来冲外面喊了一声:“林老头儿,你念完经了吗?”

  李妍:“……”

  只见门上一道紧闭的小门从里面推开,一个山羊胡子五短身材的老头一手扒拉开门上的蜘蛛网,扶着墙走出来,扯着公鸭嗓,指着周翡道:“放肆,不尊先长,没大没小!”

  方才庙里闹哄哄的学童们已经走光了,老夫子拄着根拐棍一步一挪的走过来,他满头白发,看着足有古稀之年了,光是走这两步路便看得李妍提心吊胆,唯恐他一个大马趴把自己摔散架。

  周翡不耐烦道:“我没吃你家米,又没读你家书,少在我这充大辈了,快来帮忙!”

  林进用拐杖戳了她一下,山羊胡俏皮地翘了起来:“我是你师伯!”

  周翡面无表情道:“你是谁师伯?我可没有一个和尚师父。”

  林进听了,脸上露出了一个十分猥琐的笑容,披着老学究的皮,身体力行地表演了一番何为“道貌岸然”,说道:“早晚你得承认,嘿嘿。”

  李妍觉得自己看见了周翡额角的青筋,然后便见那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老东西上前一步,好似捡起一片纸似的,避开刘有良的伤口,轻轻松松地抓起他的腰带,一把将那五大三粗的汉子扛在了肩头。

  李妍目瞪口呆地看着他,那老夫子挤眉弄眼地冲她一笑道:“噫,这位小姑娘也十分俊俏,读过四书了不曾?五经喜欢念哪一篇?”

  “她喜欢《三字经》,”周翡冷冷地说道,“别废话,走!”

  林进冲她瞪眼道:“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周丫头,你再学不会知书达理,可别想进我家门了。”

  由此可见,谢允那一身“贱意”绝非天生,也是有来历的。

  周翡一横碎遮,怒道:“你做梦去吧!”

  林进老猴子似的蹦蹦哒哒地躲开,哈哈一笑,扛着个震惊得找不着北的刘大统领,一个起落,倏地便不见了踪影。

  李妍指着老夫子消失的方向:“他……他……”

  “一个前辈,人虽然猥琐了点,但还算靠得住,交给他可以放心。”周翡顿了顿,看了李妍一眼,又道,“我就不等李婆婆了,你跟他说一声便是,我还有点事,过几日重阳回家。路上小心点,回见。”

  李妍忙道:“哎,等……”

  可是周翡不等她开口,人影一闪,已经不见了。

  一日后,傍晚时分,一条小舟悠然横在水波之上,周翡早就不是被一根长桨弄得团团转的旱鸭子了,她悠然地坐在船舷上,偶尔信手拨弄一下,小船便直直地往前走去,逆水而行了一整天,便来到了一大片岛礁之地。

  周翡不知已经走过多少遍,既不需要地图,也不必有司南,闭着眼便能令小船左拐右转,她驾船进了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石头阵中,随即钻入了一个只堪堪能过的石洞里,便放下船桨,任凭水流推着小船行进,其中拐了几道弯,水路越来越窄、越来越浅,直到船已经没法再走,周翡便将小船停在浅水里,轻轻一跃跳上了黑洞洞的岸上,也没点火把,直接摸索着在石墙上推了几下,“咔哒”一声轻响后,山石上竟凭空开了一道门,步入其中走上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前方竟豁然开朗,露出一片岛上房舍来。

  有个老渔夫正在晒网,见她来,丝毫也不吃惊,轻描淡写地冲她点了个头,说道:“周丫头,来得不巧,那小子前几日醒过一阵子,本想等你几天,实在不成了,昨天才刚回去闭关。”

  周翡不甚明显地叹了口气,说道:“路上遇上点麻烦。”

  那老渔夫伸手指了指一处天然礁石山洞:“快去吧,留了信给你。”

☆、第126章 山花

  周翡却没有动。

  她像是个走了很远的路方才归来的旅人,心里未必不欢喜,只是十分疲倦,累得见了日日牵挂的亲人也不想言语,闻到久久思念的家常菜味也不想吃,看起来倒像是无动于衷似的。

  周翡在水边站了一会,见细碎的浪花来而往复地拍着岸上的礁石,一部分渔网落在了水里,随着水面起起伏伏,时而沉浸到苍白的泡沫中去,泛着异样的光泽。好半晌,她用碎遮轻轻戳了戳地面,摸出一个小瓷瓶,说道:“我找到了传说中的‘朱明火尾草’,托毒郎中磨成了粉才带回来,不知道有没有用。”

  周翡当年从周以棠那拿到了地图,便跑去把梁绍的墓穴挖了个底朝天。

  梁相爷也是惨,生前鞠躬尽瘁,死后不得安宁,坟被人刨过不止一次,周翡去的时候,连他的尸骨都没找着,棺材盖也给掀在了一边,亮着个空荡荡的“三长两短”,十分凄凉。好在先来的访客找东西很有目的性,大部分陪葬品并没有动,周翡将和大药谷有关的东西都拿了出来,有用的送到了蓬莱,其他的便干脆卖了个人情,送去给了应何从。

  这些年,周翡对照着昔日走偏的奇才吕润那本《百毒经》按图索骥,走过无数人间奇谲之地,还跟童开阳结下了深仇大怨,自己也混成了半个奇珍草药的行家,结果却好似总是不尽如人意,治标难治本。

  有时候周翡也会想,如果她是谢允,她愿意像这样吊着一口气,大半时间都在昏迷中度过地活吗?

  只是想一想她都觉得要疯。

  思绪这么一拐,周翡便常常觉得灰心得很,可是她心性里偏偏又有点小偏执,虽灰心,却始终未死心,灰一晚上,第二天总还是能鬼使神差地“死灰复燃”。

  谢允清醒的时间很短暂,刚开始,不过是被他岛上三位长辈以内力疗伤时逼醒的,几乎没有意识,这一年来用了《百毒经》中所载、以奇蟒“蛟胆”做的“蛟香”,方才有些转机,起已经能起来活动一阵子了,可惜……周翡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

  周翡轻声道:“我还没找到同明大师说的那种内力。”

  老渔夫不怎么意外,专心致志地拉扯着手中的渔网,头也不抬地说道:“我听你进来的时候脚步略沉,似乎有些迟疑不决,便知道没什么结果。”

  传说中的“蓬莱仙”其实有四个人,当年有一位前辈为了救谢允,瞒着其他三人传了功给他,已经过世了,到如今,剩下一个高僧同明大和尚,一个混迹国子监、热爱误人子弟的林夫子,还有便是这老渔夫。

  这做渔夫打扮的老人名叫陈俊夫,名字与样貌均是平平无奇,说出去也未见得有多少人知道,可他做的东西却是大大有名——譬如早年山川剑为自己夫人定做、后来落入了青龙主郑罗生手里那件刀枪不入的“暮云纱”。

  相传此人有一双能点石成金的手,机关、兵器、宝衣……无所不精。

  比起说话总是打禅机的同明大师,不着四六的林老夫子,周翡比较愿意和这位陈老聊天。

  三年多,即使周翡天生是个爱跳脚的性子,也在屡次失望中淡定了,她与老渔夫一站一坐,嘴里说着丧气的话,脸上却没什么波澜,好像只是和他闲聊家常一样。

  周翡问道:“陈老,我要是到最后也找不到怎么办?”

  老渔夫摸出一根样式古怪的梭子,以叫人看不清的手速开始在一层网上织另一层网,他用的鱼线极细,好似比传说中“五层纱衣可见胸口痣”的绸缎还要轻薄。

  陈俊夫手虽快,话却说得很慢,他静静地说道:“老林头第一次见你,便要出手捉弄,当时你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现在不过两三年的光景,他已经不敢随便惹你了,你可知为什么?”

  周翡虽然是个武痴,却也总有不想讨论武功的时候,闻言恹恹地说道:“不知道,拳怕少壮?也没准是他老人家‘之乎者也’念多了,越活越回去。”

  陈俊夫伸手轻轻一拉鱼线,鱼线便干净利落地被他截断了,平摊在地上的大“渔网”动了一下,灼眼的光芒“哗”地一下,泼洒似的流了过去。他抬起黝黑的脸,眯着眼对周翡笑了笑,说道:“因为别的人,或是走上坡路,或是走下坡路,或是原地不动,脚下起起伏伏,都有着落。你却不同,你走的不是斜坡,是峭壁,石阶之间没有路,只能拼命纵身跃起,每次堪堪抓到上面的石头,再挣扎着爬上去,万一爬不上去,便只好摔成粉身碎骨,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路——我问你,你怕过么?”

  周翡愣了愣,随后点头道:“嗯。”

  怕乃是人之常情,可是偏偏她被谢允传染了一身霉运,每次身临险境,都好似被卡在石头缝里,想要不被困死原地,只能一往无前,怕也没用。

  陈俊夫问道:“那怕的时候,你怎么办呢?”

  “就想我其实已经在高一层……或者更高的石阶上,想到自己深信不疑时,便觉得眼前这一步不在话下了。”周翡抿抿嘴唇,冲陈俊夫一点头,勉强笑道,“知道了,多谢陈老指点。”

  “指点什么,不过是教你自欺欺人地好受一点,快去吧。”陈俊夫冲她摆摆手,重新忙碌起来。

  周翡转身走进谢允闭关的洞府中,刚到门口,便已经觉得热浪铺面,一股奇特的香味从中透出来,正是蛟香,据说普通人在里面打坐片刻,蹭几口蛟香,内功修为能事半功倍——只是不能久待,否则会对经脉有损。

  洞府中被蓬莱这几位财大气粗的老东西弄得灯火通明,墙上半个火把都没有,全是拳头大的夜明珠,周翡一进去先愣住了——只见上次她来时还光秃秃的石壁上,被人以重彩画了一片杜鹃花,画工了得,那猎猎的红几乎能以假乱真,怒放了一面墙,绚烂至极地往人眼里撞,生机勃勃,好像一阵风吹过去,便能翻起火焰似的红浪来,叫人看一眼,胸中不散的郁郁便好似轻了几分。

  蛟香缭绕中,一个清瘦了不少的人安静地躺在上面,苍白的脸色被墙上的画映得多了几分血色,手里握着一块绯红的暖玉。

  周翡缓缓走到他身边坐下,感觉整个石洞热得像个火炉子,就大冰块谢允身边还能凉快点。

  她抬头瞄着墙上的画,对谢允道:“你画的?啧,你还挺有闲情逸致。”

  躺着的人自然不能答话,但谢允却回答了——周翡的目光扫过整一面墙的红杜鹃,在角落里发现了几行题字并落款,先头题了一句白乐天的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后面又道“经一场大梦,梦中见满眼山花如翡,如见故人,喜不自胜”,落款是“想得开居士”。

  周翡看见“想得开”三个字,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接着,她看见旁边小桌案上放了笔墨纸砚,便从石床边跳了下来,步履轻盈地转到小桌前,翻看谢允留给她的信。

  只见桌面上摊了几张画,头一张画的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十分稚气,纤纤秀秀的,单腿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偏头正往画外看,眉目飞扬,显得十分神气。

  周翡讶异地一挑眉,隐约想起这是自己年幼时在洗墨江中初见谢允的模样,她自己都已经有点记不清了,没想到谢允笔下居然还这么分毫毕现,周翡心头先是微微一跳……不料随后看见题字,顿时从感动不已变成了气不打一处来——姓谢的那倒霉玩意给这幅画起名叫“水草精小时候”。

  第二幅画上是个少女,长大了些,面容俊秀,手里拿着一颗骷髅头,正将它往一堆骨架上摆,旁边一堆幢幢的黑影,只有一束月光照下来,落在那少女背影上。

  周翡这回压住了心里的波澜,先去看题,见这张画上写得是“威风水草精只身下地洞,备战黑北斗八百小王八”。

  周翡:“……”

  她原地磨了磨牙,回头扫了谢允一眼,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谢允嘴角好像还带着一点坏笑。

  一瞬间,周翡突然觉得自己那拖得脚步都发沉的心情实在毫无必要,这位想得开居士这么会玩,看来离死还远着呢。

  她暗骂一声“混账”,愤愤地掀开第三幅画。

  第三幅画上画着一个年轻姑娘,比前面的少女又年长了些,五官同前两张如出一辙,人却是微笑的,她身穿一袭红裙,裙角飞扬,鬓似鸦羽,眉目宛然,站在一大片杜鹃花从中,背着手拎一把长刀。

  周翡愣了愣,突然莫名觉得自己确实应该做一身这样的红裙。

  随即,她又摇摇头,去看谢允那毁画的题字,题字道:“画中仙乃是。”

  “乃是”个什么,后面没了,周翡莫名其妙地找了一会,在角落里又发现了俩字:“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