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玄过去挽起纤纤的手来:“妹妹就是想的周到,我们一起去看元华姐姐吧。”她倒是对元华以姐姐相称。

纤纤点头微头转身时往御花园那边看了看:“刚刚打发人去永福宫请安时,听说福王殿下去了那边,我们快些吧免得一会撞到不太好;”她的脸上微红:“虽然宫中我们都是常来的,但今儿倒底有些不同。”

紫玄闻言悄悄看一眼纤纤:“妹妹说得是,我也是去永乐宫中请安,不想贵妃娘娘正在忙明天太子殿下大婚的事情,没有时间见我们呢;”她伏耳低声道:“听人说,好像是引席宫人病倒了一个,娘娘们正为此烦恼呢。”

纤纤一笑尽显柔弱:“有娘娘们呢,元华姐姐居然迎了出来,我们快走几步吧。”她的心思仿佛全在元华的身上,对引席宫人的事情充耳不闻。

红鸾回到屋里叫了杏儿进来伺候,递给她一根细细的针:“把我的伤口挑开、划开都行,快些动手。”她信不过小圆,而且如此做也并不只是为了小圆。

杏儿的手一抖,但是看红鸾面有急色也不问,当即褪下红鸾的裙与裤就按照吩咐把红鸾的伤口挑开;她知道红鸾定会很痛,就是她看着那血水冒出来心里就直打颤。

红鸾忽然又道:“不要全挑开了,留下几个小些伤口或是恢复的极好的吧;都挑开了反而不美。”做假也不能让人看出来不是。

杏儿挑完后再给红鸾敷上药,扶红鸾起身时才发现她伏的枕头上已经被汗水湿透:“出了什么事儿?可是李女史那里。”她真得很不喜欢大妞,看到红鸾因大妞又受如此苦痛她心中更为不喜。

红鸾轻轻点头:“也不全是。你现在到尚勤局里代我告个两天的假吧,回来我们再细说。”打发杏儿出去之后红鸾伏在枕上,眼底全是惊惧之色。

她去太后的情形在她的脑中闪过一次又一次,平平无奇的话以及那几样在宫中也算不得多稀奇的果品点心,现在越想却越让她心惊:太后在暗示什么,真希望她是想左了。她不过是个宫奴出身,怎么可能去做什么引席宫人。

相信大妞也过不了太后那一关的;但愿她想左了。红鸾忍不住合什祈祷上天,千万要保佑她啊,她还要为父母报仇,不想和人争来斗去:哪里还有时间去给她的父母报仇。

再说尚寝局在旁人眼中可能是好事儿,于她来说却不是好事儿;因为能见到皇帝也只是在晚上和一大早,外朝的事情她们是听不到什么的,就是听到了也没有机会接触外官;她要报仇不只是需要高位。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大妞那里依然没有消息,不过她却听说永乐宫中现在成了宫中最热闹的地方,几乎宫中有头有脸的妃嫔都在那里。

除了皇贵妃外。

皇贵妃现在除太后之外她就是最尊贵的女人,可是她在宫中依然没有存在感;不论是什么样的事情,只要同她无关你就绝对看不到她的身影;也因此,宫中的贵人们就淡忘了皇贵妃,除了低位份的妃嫔外,宫中有头有脸的妃嫔去她那里请安都免了。

皇贵妃在永宁宫里不再深居简出是因为她天天都要去皇帝那里,这原本让两位贵妃十二分的吃味儿,但是皇贵妃有皇帝和太后做靠山且无子无女,又没有夺宫中之权,两位贵妃也就没有去寻她的麻烦。

红鸾想不到皇贵妃居然当真清心寡欲到如此地步,对她油然而生出好感来;她刚想到皇贵妃,就听外面有人道:“皇贵妃打发人来了。”

二丫挑帘进来:“皇贵妃的人是来看您的,并没有问李女史。”

红鸾听到后眉头挑起,依着皇贵妃的性子只怕不会越过大妞去,那实在是打大妞的脸;那么只有一种可能,皇贵妃是知道大妞不在宫奴院里;皇贵妃的人她敢说不见?连忙让二丫把人请进来,她勉强起身。

来人只是个平常的宫女,看到红鸾反倒要给她请安:“姐姐带伤还是伏下的好,皇贵妃娘娘也没有什么大事儿,只是给太后娘娘请安时听太后娘娘提及姐姐,才打发我过来看看。”

太后让皇贵妃来的?红鸾的笑着勉强跪下向永宁宫方向行礼,然后才伏到床上去和宫女说话;就如宫女所说真得没有什么事儿,只是赏了红鸾两瓶伤药罢了。

伤药也不是皇贵妃一人送,只是皇贵妃拣得时候不对,偏生在这个时候让人送伤药来,只怕宫中那些有心的不多时就能得到消息,天知道又会生出什么事来。

红鸾说了几句闲话后忽然问道:“皇贵妃娘娘回宫了吗?”

“没有,我们娘娘今天晚上伺候太后娘娘用饭,还要陪太后娘娘诵经。”宫女口齿清楚的答了红鸾的话后,看她也没有其它事情便起身告辞了。

皇贵妃自册封以来常常伺候太后用饭、几乎是天天晚上陪太后诵经,本就是再平常没有的事情;可是在此时红鸾听到后只是苦笑一声,在宫中不论争与不争能活下来的就没有一个不是心思玲珑之辈。

而让红鸾最为上心的事情是,太后让皇贵妃打发人来走一趟又是什么意思呢?该不会真得想把她弄到那么大的火架上烤吧?宫奴院的火架不大烤也烤了,尚寝局那里的火太大十有八九会烤死人的。

249章身不由己

红鸾摸不准太后的心思,按理来说大妞不能做引席宫人那么她也不能;如果她能成为引席宫人,那么丽贵妃所荐的大妞也能:且大妞现在身为女史,要比红鸾更合适。太后如果非要以红鸾为引席宫人,当真肯留如此话柄在宫中嘛。

倒是丽贵妃用大妞这一招不错,只是她怎么就肯定太后会用红鸾做引席宫人呢?如果她当真是猜到太后的心思,那么她要用大妞并不是真得用而是在逼太后放弃红鸾才对。

红鸾想明白丽贵妃放着自己宫人不用,非要用大妞的心思后,忍不住苦笑起来:看来丽贵妃在宫中势力极大,至少不是柔贵妃能相比的;尚宫局和太后的慈安宫里只怕都有丽妃的人,或者不是丽妃的人但是丽妃却能得到一些消息。

丽妃并不需要自谁的口中知道详情,于她来说各处的蛛丝马迹,就足以让她把事情猜得八九不离十;看她非要把大妞荐为引席宫人来看,应该是猜到了什么:和尚宫大人与红鸾所为没有太大关系,丽妃所猜更多的是太后的心思。

红鸾皱起眉头,她胡乱作为就是想把隐在暗处的人逼出来,一点一点、一个一个的逼出来,总能捉到那个心怀叵测之人:她也是无奈而为之,谁让她被太后选中、谁让她被太子提醒了两句呢,她想不那么做也不可能的;好在太后和太子两棵树都很大,靠上去好处要稍大于坏处。

可是太后现在又想做什么?红鸾抚额忍不住埋怨那个病倒的引席宫人,早也不病晚也不病为什么偏生病在这种节骨眼上?今天晚上就要伺候太子殿下了,她实在是没有福气啊。

不对红鸾猛得坐起:引席宫人怎么可能早也不病、晚也不病,就病在今天呢?人是太后的人,那病是太后的意思还是被人暗算了——她的内衣就在霎间被汗湿透。

慈安宫中的太后和皇贵妃在下棋,殿上只有两三人伺候着。

“现在永乐宫里那里可又多出人来了?”太后放下一子,问得是她背后的尚仪:“可有人离开。”

尚仪把茶递给太后:“没有。没有人再去也没有人出来。”她接过太后喝了一口的茶,给了她身后的人,又把棉巾递给太后拭嘴角水渍。

太后看看棋局:“今儿看来哀家八成要输了。”

皇贵妃恬静的笑道:“太后您是赢了大局的人,这样的玩耍也是因为太后有心相让——我天天输棋万一不再陪太后下棋了岂不无趣?妾猜对了太后的心思吧。”

太后笑起来:“原本你倒是老实的,如今舌头也油起来;那大局,嘿,算得上是什么大局,只不过有人动手了哀家陪她玩玩也顺便看看宫里人的心思。”她说到后来脸色冷下来:“没想到看了一出八仙过海,倒真是热闹。”

皇贵妃终于落子:“太后,宫中就是如此,还有比您看得更清楚的人吗?”她劝慰的话说得极为随便,平淡的语气里并没有带出几分真诚。

太后却长叹一声没有再说话,看着棋局凝神想起事情来。

尚仪见太后如此,看一眼皇贵妃开口:“太后娘娘,您怎么就挑中了那个宫奴?虽然伶俐些但是那样的人在我们宫里少说也会有个二三十人。”

太后听到这话看着皇贵妃笑起来:“听听,这里还有生怨的,以为哀家嫌弃她调教的人;当天的事情只有两个人算是没有太深的牵扯,一个是你嘴巴里的宫奴、一个就是李司工。哀家宫中的人和那两件事儿都无关,放出去也引不起多大*澜;如果让你选,两个人你选哪一个?”

尚仪想也不想:“红鸾勤侍。”她不再以宫奴相称。

太后笑着看向皇贵妃:“你呢?”

皇贵妃想了想然后摆手笑道:“太后娘娘,倒不是妾愚笨只是妾真得不擅长此道;而且现在事实俱在,妾当然要省力且讨太后的欢心选红鸾勤侍。”她是真得直言不讳,没有虚伪造作。

太后嗔皇贵妃一眼:“你倒真不是愚笨的,如果你愚笨岂不是哀家和皇帝看走了眼;只是这性子里的懒劲儿,当真要除去才成。”她说到这里看向尚仪:“为什么不选李司工?”

“奴婢不相信她。”尚仪的话向来不多,只说重点。

太后点头:“正是此理,因咒术一事牵出宫中还有另外一人心怀不轨,不管是哪一人都已经是在宫中经营多年,不说其它只说李司工在宫中生活十几年而言,她就不如红鸾可信。且红鸾是很不错的人儿,咒术一事无过而有功可是明面上却还是要罚的,让她进慈安宫不仅仅是哀家的私心,也算是对她的弥补吧。”

皇贵妃目光清澈无波:“她做得很好,非常好;如果换成另外的人,妾以为绝做不到她这么好;还是太后目光如炬,妾是万万不及的。”

尚仪难得一笑:“皇贵妃娘娘您要是要打奴婢的脸就直接打,不要拐个弯儿;奴婢亲给皇贵妃上茶,您高抬贵手不要和奴婢一般见识了。”她的话终于把太后逗得笑出声来。

太后看向皇贵妃:“你去,还是让她去?”

皇贵妃在心中一叹但还是应道:“如果让尚仪去,只怕有再多的不服也没有人敢说什么,反倒和太后的本意不符;还是妾去走一遭吧。”她说着起身:“妾去一来可以安人心,认为争引席宫人不会让您老人家动怒,二来也不会让人多想什么。”

并没有深说为什么不会让人多想:皇帝的龙体她比任何都清楚,不过除了她宫里人的怎么也能猜个七七八八,现如今哪个不是在为自己争个后路。

像丽贵妃这样有子的,在做着另外安排还不忘为自己多留一条路,何况是其它妃嫔;她宝皇贵妃不能免俗也是正常:她的后半生过得好与不好,眼下看来全在太子身上呢;引席宫人,说不得她要去“争一争”。

自她所出的公主夭折后,她当真没有了半点争斗之心,可是太后和皇帝高看她让她别无选择:是皇家人便注定身不由己。

250章合适的人

皇贵妃离开慈安宫时,红鸾正巧想起了皇贵妃还为良仪时送来的宫女春芳;春芳自宝良仪册封后依然是老老实实的当差做事,修缮的差事做得极不错,无差事时便不出屋门:她可以整天都关在屋里,和掌理宫女们有些走动的也唯有郑宫女而已。

红鸾轻轻在被上画着圈圈,思索着春芳眼下在想些什么,应该是在想如何回到皇贵妃身边吧?对春芳的了解并不多,不止是因为春芳是掌理宫女,就是现在的她也用不起宫女的,小圆和柳儿有点特殊现在也不过是时常过来看看,就算是春芳调到女史院中,身为宫女的她要跟在大妞身边做事,而不是跟在她身边。

现在红鸾最想知道的就是皇贵妃正在做什么,皇贵妃在做的事情就是太后所想的;原本没有合适的借口去皇贵妃那里,不过皇贵妃赐了伤药给她借口就有了,但还缺少合适的人;因为春芳深居简出差点让红鸾忘掉她——还有比春芳更适合的人吗?她立时打发二丫去请春芳过来说话。

春芳不多时进屋,身穿素净衣服整个人都显得很清爽;她给红鸾见过礼后,大大方方的坐下来:“姐姐身上的伤可好些了吗?”

她的聪明红鸾早见识过了,看着春芳笑道:“上次咒术之事没有连累到你,当真是万幸。”因咒术一事,宫奴院中所有掌理修缮的人都被责罚,只有春芳一人连根汗毛也没有少。

当天红鸾就对没有露脸的皇贵妃感兴趣了,要知道在宫中长情的主子当真不好找,只有你有用主子们才会多记得你几分好处;而春芳当初不用说是丽妃送来的,所要做的事情自然由丽妃吩咐而不是由当时的宝良仪做主。

只是在之后宝良仪忽然翻身莫名其妙被册封为皇贵妃,春芳此人丽妃当然用不得、也不敢用了;春芳倒依然本份,这是红鸾欣赏她的地方,而春芳的主子皇贵妃虽然保得她不伤毫发,却并没有把她召回身边听用:也是因此红鸾才没有动心思让大妞唤她到女史院中听用。

“猜猜我请你过来有什么事儿?”红鸾微笑开口,并没有答春芳的话。

春芳微笑:“姐姐想打发人去皇贵妃娘娘跟前谢恩吧?我倒是很合适的人,不用担心会有人多想什么,因为我原本一直跟在皇贵妃身边的。”

红鸾深深点头:“果然是聪明人,那就要劳你走一趟了;”她微一顿:“现如今皇贵妃娘娘身边的最高的女官充媛还没有人,你要不要回去?充媛可是五品,五品当中的首位呢。”她问的不是你想不想,而是要不要。

春芳看着红鸾轻笑摇头,然后叹气道:“我陪娘娘十几年了,大半儿时间都住在那形同冷宫的地方,姐姐认为区区的五品就会让我放不下吗?如果是充仪或是尚宫之位说不定能让心动几分;姐姐,你说我们这些迈不出宫墙的人,在这宫里就为了那个几品之位吗?”

她转开目光:“说到要不要回去,或是想不想回去,嘿,姐姐,这由得我们做主嘛;娘娘没有让我回去,姐姐还不明白吗?我只怕是要留在宫奴院里,前程全在姐姐身上了。”

红鸾听完笑了:“你对五品之位不动心,是因为知道那不会是你的?”

“人贵自知,奢求那些本不是自己的东西才会让自己累得半死。”春芳看红鸾的两只眼睛晶亮:“姐姐是不是也这样看。”

红鸾抚掌:“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省力,那现在我问最后一句话可好?”她说完认真的看着春芳。

春芳苦笑道:“姐姐是想问把我留在宫奴院中有什么用处吧?此事我想了几天却没有结果,依我们娘娘的性子她定是想让我回去的,因为我们主仆相伴多年情份实在是…”她的语声有些哽咽没有再顺着说下去,反而把话一转继续道:“但是现在我却留在宫奴院中,我们娘娘都没有叫我去永宁宫中说说话。”

红鸾看着她轻轻的道:“你是说——?”

春芳低头:“不敢妄自猜测贵人们的心思,那可是、”她抬头看着红鸾:“死罪。”这是提醒,在宫中不能行差踏错一步,只要错了那么一点点也会万劫不复的。

红鸾点头受教:“谢谢你,我明白了;皇贵妃娘娘那里就劳你代我去谢恩了。”都是聪明人不用把话说得那么明白,春芳自然知道要如何做。

永乐宫中极为热闹,虽然人人脸上带笑可是眼中的凌厉却是藏也藏不起来的;大殿之外立着不少人,和大妞一样身周没有什么人的大概有那么六七位之多:她们都是要被荐为引席宫人的人。

殿内贵人们交锋没有分出胜负,殿外大妞等人也是暗斗不断,当然也没有输赢;其中大妞和另外一人始终低头不语,她们对引席宫人并不感兴趣,无奈被卷进来当然不会有什么争斗之心。

当一声“皇贵妃驾到”响起,殿里殿外的人都吃惊的抬起头来,今天晚上不论是谁也没有想到皇贵妃会来:皇贵妃向来不争的,她今天晚上来永乐宫是不是另有其事?不管众人心里如何猜测,都整理衣裙迎出来,除两位贵妃外都跪拜在地上。

皇贵妃淡淡的道:“众姐妹免礼吧。”脚下不停的迈进了殿内坐到主位上。

丽贵妃很有些不是滋味儿。在宫中多年来除了太后外无人坐到她前面,虽然皇贵妃不是今天册封的,但她除了册封外第一次和皇贵妃同见其它妃嫔;还是在她的永乐宫中,她却要屈居下位。

“引席宫人病倒一个,众姐妹可是在商议此事?现在可有了合适的人选?”皇贵妃坐下后并没有多说废话,直接就说到了大家担心的事情上,表明她此来的目的就是要插手此事。

她的话听着没有咄咄逼人之意,但是细细思索就知道此中的厉害:合适的人,什么才是合适的人?丽妃和柔妃如果决定了人选,只要有人认为“不适合”现在就有了开口的机会;如果没有确定的人选,她一句话就能让众妃嫔各自为战而不会单单针对姗姗来迟的她。

251章都见见

丽贵妃脸色现出不快来,原本皇贵妃可是仰她鼻息而活的人,现如今开口就没有给她留半分体面,让她十二分恼火;其实皇贵妃的性子恬淡,人并不愚笨又得太后和皇帝恩宠,如果要和丽妃算算过去的旧帐,怎么也能让丽妃手中的权柄三去其二,立时就会在宫中失去大半势力。

不过皇贵妃自册封以来除了陪伴皇帝和太后外,什么也没有做;对宫中的权力不热衷,对原来欺辱她的人也视而不见,依然还是那个温顺的宝良仪的样子。

这才让丽妃生出轻视之心来,认为眼前人还是可以任她搓圆捏扁;再精明厉害的人,也会在一些小事儿犯错,就如丽妃因为皇贵妃的不作为便不把皇贵妃放在眼中了。

“合适的人妾倒是有,只是其它姐妹有点异议,我们还在商讨中。”丽妃抢先开口:“正好皇贵妃来了,不如就由皇贵妃拿个主意吧?”她说是让皇贵妃拿主意,说完之后转身就让人去唤大妞进来,那意思就是让皇贵妃亲口定大妞是引席宫人最合适的人选。

皇贵妃也不恼怒:“丽妹妹就向大家说说你所选之人的优劣,让众姐妹品鉴一番。”她怎么可能听凭丽贵妃指使,淡淡一句话就为丽妃树立起众多的敌人——大殿之上绝对不会说大妞是合适之人。

大妞进来跪拜到地上就木木的不动,任由众贵人对她评头论足,自她的样貌说到她的出身,简直可以说是无一长处;听到如此评价相信没有人能够开心起来,可是她只能听着不能反驳。其实她很想有人能问她一句:你可愿做引席宫人?

可是自柔妃来了之后,所有的妃嫔贵人们无一人问过她的意愿,好像都认定她是极愿意的;大妞在心中苦笑,如果刚刚有人愿意问她一句她也就解脱了吧?

听完众妃嫔的话后,皇贵妃笑道:“她的出身的确不好,其它的倒不错。”

丽妃听到此话咬牙,欠身恭声道:“妾之嫂嫂无女却巧遇她,不知道怎么就投了缘法已经认下她做女儿;这出身之说…”她看看皇贵妃:“应该可以过得去吧?”

皇贵妃闻言点头:“的确是。”她看向大妞:“那你可愿意为引席宫人?”

殿上众人都看向了大妞,除了丽妃和皇贵妃外,众人无一不在用目光暗示她:摇头说不。而丽妃的目光盯着大妞不放,虽然并不凌厉但是大妞也知道众目睽睽之下如果自己开口说“不”,就是打了丽妃的脸,事后她定会剥了自己的皮不可。

刚刚还在想着让人问问自己是什么意思,现在被皇贵妃问出来大妞却根本不敢回答:说不她是不敢,可是点头她很不情愿。最终她喃喃的道:“奴婢任皇贵妃娘娘做主。”她把烫手的山芋扔给了皇贵妃。

除此之外她还能有什么法子?也只有如此才不会招来任何人的恼怒,如今此事已经不是丽妃和她私下商量的时候:她只后悔为什么不在没有人时对丽妃直言,那么此时她又怎么会受这等逼迫。

皇贵妃并没有责怪大妞的意思,摆摆手:“下去吧,既然让本宫做主本宫就要看过其它人才能说。”她说完转头看向柔妃:“妹妹挑得人可以让本宫看看吗?”

柔妃连忙把人唤进来:“进宫不过一年多,良家子,很是聪明伶俐。”进来人脸如满月身量中等,没有说话只是举手投足间就把大妞比了下去。

美中不足的是她嗓音有些暗哑,并不是很清脆的声音;虽然听上去另有一番风情,但是能不能算得上是种美要看各人的喜好了。

在匆忙间柔妃能找到这样一个人,表面上还和柔妃没有太紧密的联系已经实属难得。接下来的各人有比大妞强的也有比大妞还不如的:可是人家出身好啊,只这一点就不是大妞能相比的。

众人都在皇贵妃面前走马灯似的见过,满殿的妃嫔盯着皇贵妃的脸听她开口:总有一个人是不错的吧?

皇贵妃有些不满意:“都是不错的孩子;”这句话说与不说没有要紧的,殿上众妃所要的不是这句话:“真是各有各的好,单看好处人人都可负起引席之责;只不过——”后面才是重中之重,众妃的耳朵支了起来。

“只不过也各有各的不好,太子大婚是国之大事不能有丁点差池,这几个孩子不能当此大任。”皇贵妃当真是不容情:“本宫倒是有个不错的人,众姐妹也给本宫长长眼如何?”

众妃当下人人心中有气,看着皇贵妃在肚子里骂她个狗血淋头,自然也打定主意要挑出皇贵妃所选之人的不是之处:人人都是相同的想法,如果我不能在太子身边安插人手,那么谁都不可以,皇贵妃凭身份想要得这个便宜她们就是闹到太后面前,也不能如了她的愿。

皇贵妃并没有直接叫人进来,反而吃了几口茶水后才缓缓的道:“太后她老人家前几天对一个名叫红鸾的宫人青眼有加,本宫看过了,那孩子倒是极不错。”虽然她没有说让红鸾去做引席宫人,但是此时提起她来还能有其它的意思吗?

丽贵妃第一开口道:“那倒真是个伶俐的,只是她的出身;”说着摇头:“太子是国之储君,伴在身侧之人当然要慎之又慎;宫奴出身实在是有辱太子尊贵的身份,众姐妹以为如何?”

不少妃嫔都连连点头同意,真是笑话;那个李女史不成、换成红鸾就成了?就算是太后对她青眼有加又如何,她的出身摆在那里根本无法改变。

柔妃想想道:“丽姐姐所言甚是,那孩子我也是极喜欢的,可是如此大任还是慎重些为好;现在时辰已经不早了,引席宫人之事还是早决定为好,首先就是身份不能有辱皇家啊;尤其要细究出身,不要被人蒙混过去为好。”她言中所指当然是丽妃。

她所选的人是所有人当中最有希望的,只要把大妞剔除说服皇贵妃也不难:因为其它几人实在是不能和自己所选之人相比。

其它妃嫔也不甘人后,各自开口进言就是想说服皇贵妃用她们选出来的人。

252章转折

皇贵妃也不开口直到大殿之上没有声音之后,她才看着诸妃道:“众姐妹的意见相左,这可如何是好呢?柔妹妹所说当真,时辰已经不早了再也拖不得。”她轻轻一叹:“都是为了太子好,众姐妹共推选一人不好吗?”

当然不好,不管是谁也不肯放弃后退一步。不只是机会难得,她们已经动手落到太后的眼中,如果不能有好处岂不是平白在太后那里添了恶意。

众妃不是不知道太后也盯着此事,可是此事太后明显没有要管的意思,不然只要她老人家下旨补一人还不简单?众妃都在想也许是太后累坏了、也许是太后心系咒术,反正这于她们来说是个机会,到时候太后就是不快又能如何?她们怎么说都是为了太子好啊。

没有人肯让步,也因为此事众妃之间尊卑也打破了,下位的妃嫔根本无视贵妃等人的目光,坚持着要用自己所选之人:皇帝龙体不好,此时宫中是不会大动干戈的,所以自然不会有人再如往常般惧怕贵妃等人;另外太子很快就会登基,到时候她们这些人就成太妃,幽居永寿宫那边,后宫到时候就会有中宫之主,贵妃等人当然不可怕。

尤其是良嫔,她虽然不怎么开口说话,但是不少妃嫔都看着她:太子妃可是她的侄女啊;将来的中宫之后,他日后宫之中谁敢给她脸子看;所以她不开口她所选的人也有人帮着开腔,已经隐隐有和两位贵妃对峙的势头。

可是丽妃和柔妃的脸子都很难看,因为原本依附于她们的妃嫔却有那么几位跳出来,也挑选了人:实在是狠狠的掌在她们的脸上;因为眼下不是发作的时候,两人也没有露出什么神色来。

慈安宫内的偏殿上,太后正躺在榻上由人给自己揉按身体;殿上点得香清淡,若有若无的纠缠在太后身边。

“元华,经过今天之后宫中的局势就变了;那两位贵妃把持宫中多年的局面自然就有了裂痕,可是你想要有一席之地,甚至是…,就要多用些心思;”太后的声音有些低沉:“哀家倒底是老了,帮不上你太多的忙。”

“皇帝的病,实在是让我烦心、忧心;”太后睁开眼睛:“好孩子你自幼就有过人之处,相信在宫中你也不会有什么为难之处;实在不行时还有哀家呢,这宫中还没有人敢对哀家不敬;只是你自己动手拿到的东西才能拿得最牢,依靠哀家——,唉,哀家的身子也一日不如一日。”

“先帝走的早,如今的皇帝又…,哀家实在是有些…”她没有说下去:“东宫里还好吧?另外两人原本也是见过面的,相信她们看在哀家的份儿上也不敢为难于你。”

元华认真的揉捏着,仔细看着太后脸上的神色来确定手上用力的大小:“东宫里没有什么,只是两位妹妹因为元华生出误会来,各自在房里生闷气;恐怕以后她们不会相亲相爱了,实在是让人有点担心。”她的脸上全然没有半丝的担心。

太后闻言只是一笑:“嗯,我就知道你行的。”她合上双眼:“明日太子妃就要入宫了,你要如何做心里要有个数儿,这两天可以好好的想一想;容嫔那里,你也可以多去走动,眼下所有的事情还要看太子的意思,万不要惹太子的厌。”

她说到这里睁开双眼:“不要小看了太子。唉,如果不是族中那几个不肖的,又哪里用我们老的小的操这个心。”

永乐宫中的皇贵妃看着争得有些面红耳赤的妃嫔们,认为火侯足够了:宫中向来表面都是和和气气的,哪怕是恨对方入骨也能当面甜甜的叫出妹妹来;此时的众妃已经把敌意带到了脸上,再下去果真“伤了和气”她去慈安宫中也不好交差。

这样的事情她做起来不顺手且烦心,无子无女的她其实真得只想能平静度日,至于多吃点还是少吃点、多穿戴还是少穿戴、以及旁人的冷眼还是笑脸她都不在乎的;可是偏就是这样的要求上天也没有满足她,硬是把她拖进旋涡中。

她不得不勉力应付,甚至在心中有时候恶意的想:皇帝快些归天吧,她到时候也就当真解脱了;就算是有太后在,那个时候也不会有太多的事情要她做吧。至少那个时候有了皇后,宫中不再以她为尊,可以推掉很多的事情。

为了以后的平静,她现在很乐意助东宫中的某人一臂之力,以后也就不用她再出面做什么,可以关起院门来过她的平静日子。

“好了,成何体统。”皇贵妃吐出这句话的时候自己都别扭,她不太适合说威严十足的话:“大家都是为了太子好,又是给太子选引席宫人;好了,大家不要再议来议去的,不如请太子过来吧;他的事情让他自己做主好了。”

“说起来太子殿下对红鸾勤侍的印像好像也不错呢。”皇贵妃打发人去请太子后,忽然又说出这么一句话来:“那个孩子的确很不错,太后是真得很喜欢她。”

丽妃和柔妃对视一眼,两人都没有再开口;要让太子做主,她们都有着把握:丽妃是抚育太子之人,相信太子在此事上要以“孝”为先——生母没有养母大不是,她费心养育太子至少有一功的,在她的保护下太子没有让人害到过;她没有资格听太子唤个母字,太子在此事上总要给她三分面子的。

太子向来在众人面前都极维护丽妃面子,很是尊敬她。

而柔妃是对自己所选的人中意,她可不是无的放矢:据她所知太子可是已经让人去尚宫局去,要过几日把那宫人弄到东宫去;只是她早一步知道而把人要到了自己宫中,也不过没有多久相信太子不会疑心那宫人,不相信那宫人的。

良嫔没有开口她低垂着眼皮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她所求只要引席宫人不是贵妃之人就好;不然太子妃以后不好掌控六局,也容易被其它妃嫔所乘。

太子来得并不慢,他听完皇贵妃的话后不急不慢的道:“我就是自慈安宫中过来,引席宫人之事听太后说过了,由太后做主已经补上一人;是皇贵妃原来常用的人,我看过很文静妥贴的人。”

253章听姐姐的

太子说完那番话看着满殿的妃嫔道:“我深为感激大家为我的事情奔波挂心,说起来自母后离开后多得各位长辈的关心,尤其是丽贵妃待我如同己出;贵妃娘娘并各位的好意我看到了,都是极好的人不过太后是我等的长辈,所以好意我心领并谨记心间。”

他这算是给了诸妃的面子:你们辈份长于我,但是有太后在前头我当然要听太后的吩咐;他说完对着殿中诸人抱拳一礼,以此来表示他的谢意与歉意。

殿上诸妃虽然依辈份来说是长辈,但是太子不是其它皇子,他是诸君;储君也是君,诸妃当不得他的大礼,纷纷起身还礼。

就算太子很照顾她们的体面,但是她们的颜面也已经尽扫地,并且还就此结下不少的仇敌,怎么算都十分的不合适;虽然宫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可是在没有重大的共同利益前,今日之仇是不会被诸人放下的:就是因事能暂时联手,心中的芥蒂也不会消失,只不过要看何时应景罢了。

柔妃和丽妃的脸色最为难看,她们把持后宫多年可谓是用尽心力去经营,现在看来她们名不正当真主就是言不顺,太后小小的动动手指就足够让她们应对半日:不过是引席宫人而已,太后却让宫人诸妃当面给了她们难堪,根本无人是真正的心服口服于她们。

太后没有用什么了不起的手段,不但让宫中诸妃心生嫌隙且还让太子不大不小的树立起一点威信:大家争得头破血流却抵不过太子轻轻几句话;太子之尊终于在今日真正的突显在诸妃面前,让人轻忽不得半分。

丽妃在此时不管心中恼也好、怒也罢,不敢对太子流露出半分来:“太子所言极是,如果我们知道太后她老人家有安排,我们也不必操心了;再没有人能比太后调教过的人更妥贴,更能让人放心了。”

她却把一腔的怒火都转到了皇贵妃的身上,此时看过去:“不知道太子所言之人是不是红鸾勤侍?刚刚皇贵妃可是赞了她好些句,我们也看那孩子是个极不错的,太后的眼光向来不是我们能相比的。”明着捧太后暗里踩的就是皇贵妃了。

太子虽然没有明言所选之人是谁,但是太子话中提到在慈安宫中看到了那人;此时如柔妃、丽妃等人可是知道红鸾早自慈安宫中回去,因为旧伤复发正在宫奴院中养伤。因此太子所选之人绝不会是红鸾。

丽贵妃说这番话就是为了打皇贵妃的脸,自执掌后宫以来她真得不曾像今天这样儿狼狈过,不发作出来她真得压不下去火气;皇贵妃此来的目的已经极为明显,成为丽妃的眼中并不奇怪。

皇贵妃虽然不喜争斗但并不是蠢人,当然看得清楚丽妃的心思,她并没有因此而着恼;她为什么会成为皇贵妃的?宫中这么多人,为什么只有她在此时被册封为皇贵妃?她当然没有什么可埋怨的,就像皇贵妃的位份不是她所求的一样,既然推不掉那因此带来的所有好处与责难,她自然是有了准备。

她轻轻一笑:“太后是极爱那孩子的,本宫也看着她不错;太子,你看呢?”她在宫中多年自然深谙宫中争斗之道,知道不能一味的退让;对她的责难她并不放在心上,完全可以不在意的笑纳之,但也应该有反击的时候,才不至于天天应对各方责难。

现在除了皇帝和太后的责难,宫中还有谁的责难能伤到她?无欲则刚,她没有所求自然也不会有短处落在谁的手上;只不过她厌烦应付各种各样的人与事。

太子听到皇贵妃的话,脑中想到的却是红鸾那张扮出鬼脸的样子,微微一笑:“倒是见过几面,是个很知道规矩、懂进退的人;太后的眼光当然是极好的,皇贵妃也夸她一个好字,我想她当然是个好的。”他没有回应丽妃的话,对抚育过自己的贵妃娘娘他的敬重也不是没有底限的;贵妃娘娘倒底待他怎么样,他知道她也知道。

皇贵妃微笑点头:“我可没有什么眼光,原本也只是听丽妹妹提过,当时倒也没有放心上;丽妹妹那个时候还为了那孩子要了我的一个去呢,丽妹妹想来也是极爱那孩子的吧?说眼光当然是太后的好,也是听到太后说好我才注意那孩子,真没有想到,啧啧,当真是个极好的。”

她此时把红鸾好好的夸奖了一番,自然就是因为丽妃的那番话;尤其是此时提起被丽妃当时强要走的春芳,她的目光在丽妃的脸上停顿好一阵子,提醒她你现在还不把人还回来?

太子微微一笑没有开口,皇贵妃和丽妃间的明争暗斗他是不能掺和的。

丽妃脸上阵青阵白,当着满宫里有头有脸的妃嫔她的脸实在是没有地方放,当初她哪里想到几年来见过皇帝之面只手可数的宝良仪,会一下子飞上枝头变成凤凰,生生的压了她一头?不然她也不会去打那个春芳的主意。

宫殿的修缮她想要用春芳就是并不想破坏什么,只是想让春芳能在宫奴院里有一席之地,以修缮之计掌握不少宫奴在手:有修缮这些人,有不少事都可以做。

现如今因为咒术修缮之事、之人都成了烫手的山芋,春芳当然也就无用;却又被春芳的旧主笑着说起此事来,丽妃她要如何赔罪才成?忽然也心中一动,太子说所选的人是皇贵妃惯用之人,难不成——?

她的眼睛立时亮起来:“春芳是我要去的,那丫头极是个妥贴的;现如今皇贵妃身边也缺人,不过春芳我都要了来再还回去,好像显得我和皇贵妃两姐妹有什么过节似的,如此斤斤计较不定被那些宫人怎么嚼舌头呢。”

“妹妹就送皇贵妃两个人过去听用吧,虽然都是粗手笨脚的丫头,不如春芳多矣,也是妹妹我的一番心意;”丽妃笑得脸上都要滴下蜜来:“至于春芳也不好委屈她来人,传旨,春芳宫女极为勤恳,即时起升为女史。”

她看着皇贵妃笑得眼儿也弯了、嘴角也翘了:“皇贵妃看这样安排如何,哪里不满意妹妹我立时就按皇贵妃的意思去做。”春芳她不好在众目睽睽之下收到她的宫里,但是先封赏然后嘛她再想法子收买或是威逼等等,定要让春芳被自己所用而不是被皇贵妃所用。

254章和血吞

丽妃想不到太子所选之人会是春芳,不过春芳的出身可算不得低,贴身伺候皇贵妃多年的人出身低,那就等于是说皇贵妃身份不高贵:这就是打皇家的脸而不是掌皇贵妃的脸了。

但是此事谋划一切并不算晚,因为原本想要用春芳曾让人细细的了解过春芳及她的家人;她只要在明天之后把春芳弄到自己宫里:不管春芳得不得太子欢心,为妃也要弄来为女官也要弄来;到时候把春芳收为心腹并不是很难。

说起来大妞可不如春芳好用,因为大妞的出身的确是太低;丽妃看上的也是这一点,因为很好控制。大妞、红鸾者和其它宫娥、女官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她们出身为宫奴,在宫中无根无基,不论她们得谁的青睐平步青云,始终都会被人瞧不起、排挤:同品阶及更品阶的人,就是比她们品阶低的心里岂不是更不舒服?

所以大妞和红鸾想要做事比普通的宫人、女官难,不得不依附于谁,这样才有可能保得住性命与地位,根本不敢对依附之人生异心,因为那样立时就会让她们死无葬身之地。

红鸾和大妞就是因此才不想去接那引席宫人之位,换成其它宫人当然是好事,于她们来说坏处要大过好处的:宫人、女官在宫中除了上官、贵人的青睐、护佑外,还有身为同僚们的相助与爱护才能顺利做事——不要小看同僚们的力量,不然就是有太后相佑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同僚们给你捣蛋,一次两次当不差太后等贵人有那个心思天天、时时为你做主?贵人们要的是有用的人,不是给她们添麻烦的人;贵人们也不是晴天大老爷,她们对于断是非、明因果之事不感兴趣:除非是能带给她们好处。

总也无用的人太后又能喜欢你多久,你与同僚们年年月月的相争能总占上风?同僚们杀人是不见血的。

丽妃现在已知大妞不可行了,当然不肯放过春芳;春芳在宫中可是有亲友故交的,不像大妞那么好控制,不可能事事都听她的吩咐;但是有总比没有强,至少能把人自皇贵妃手中抢过来,就能让她很开心了。

皇贵妃微笑注视丽妃:“妹妹想得真是周到,既然是妹妹的心意,那两个丫头本宫就收下了;不知道妹妹可带在身边,让本宫瞧两眼。”

丽妃把人叫了上来,皇贵妃看了两眼后点头:“是粗使的宫人啊。”

当然不会真得是粗使丫头,因为丽妃送人给皇贵妃,借着由头当着宫中诸多人的面儿就是让皇贵妃无法推脱:大大方方把就棋子安到了皇贵妃身边,还有比这更省力的事情吗?

“妹妹调教的人真得太好了,这粗使的宫人和哪个姐妹身边的人相比都丝毫不差呢;”皇贵妃也不看丽妃脸色:“正好今儿太后赏了我两个人用,可是慈安宫里有短了些人;虽然伺候太后的人已经补足,但是院中粗使丫头却真得少了。”

她很满意的看着两个宫女:“你们一会儿跟我去慈安宫叩头,以后你们就在太后那边伺候差事吧;要用心当差,太后的事情可是不能马虎半分的。”

兵不刃血、笑语晏晏间皇贵妃就狠狠的掌了丽妃的脸:她不争也因为她满心伤痕不想争了、不愿争,并不是真得手无缚鸡之力任人欺辱;或许原来她为良仪之时的确斗不过丽妃,但是她现在贵为皇贵妃,背后有皇帝和太后放眼宫中她还怕谁?

丽妃愣了,她的两个宫人也愣了;满殿之上的妃嫔都愣了,倒是太子悄悄看一眼皇贵妃,低头吃茶什么也没有说;太子看皇贵妃是因为吃惊于她的反击,还有就是眼前的皇贵妃让人生出熟悉之感来,仿佛就是那个时常让他想起的宫人红鸾。

真的很像啊。

太子忽然间想到:如果今天的皇贵妃是红鸾,宫中会是什么情形?这样一个念头冒出来后,他的心欢快的跳跃起来,有些巴不得能立时看到——宫里相信很快就会被她收拾的妥贴吧?性子那么硬朗、半点亏也不肯吃的女子,能做出来的事情总让他意外,但总能引得他一笑。

丽妃现在就算是想反悔也不成了,因为皇贵妃说了人她要送给太后用:皇贵妃有这等孝心,难道她丽妃却没有不成?如果是皇贵妃让她的人当真去做粗使宫人,她能立时翻脸的;现在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但凭皇贵妃做主。”丽妃咬牙说出这句话后,她的两个宫人满脸都是死灰心;慈安宫是个好地方,但那指得是太后看中的人进入慈安宫,如果是别有用心的人进了慈安宫,信佛的太后就能化成怒目的金刚。

太后的眼中从来不容一粒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