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鸾收回目光低头:“奴婢不敢,王爷折煞奴婢了。”她说得很平静,实在是因为福王的言语让她心中的恨意平复下来——福王虽然有些可怕但却算不得是坏人,那样的惨事应该不是他能做得出来。

福王咳两声忽然也不知道要说什么,看看红鸾想起他要对红鸾的说得话来,又咳两声才道:“太子很看重你。”

红鸾低着头:“太子殿下对奴婢有恩,奴婢定当好好当差回报殿下之恩。”她说得全是套话,因为不清楚福王这句话的意思倒底是什么。

福王抿嘴笑了:“我要说得不是皇兄,而是皇嫂。”看着红鸾抬起头来了,他晃晃手指故意压低了声音:“你知道不知道太子妃对你的事儿很上心?她可是让人打听了你不少的事情,听说差点就要让人去尚宫局调取你的身档,是良嫔拦下了她。”

“啊?”红鸾的嘴巴张开了,这是哪里跟哪里;太子妃入宫到现在,她可是不曾见过太子妃一面,也不曾做过和太子妃有关的事情,怎么会招来太子妃如此的“关照”?

“想不想知道太子妃为什么如此看重你?”福王看着红鸾笑弯了一双眼睛,他已经把刚刚的尴尬全扔到了脑后,看着红鸾就好像是看到小白兔的大灰儿狼。

红鸾点点头然后补上一句:“王爷,您笑得实在是有些可怕,就像是要吃人的狼对人说‘不疼不疼’一样。”

福王听得被自己的口水呛到,恶狠狠的盯着红鸾道:“这样才像是恶狼,乱说,没有见识。”说到后来自己撑不住笑了,故意吓红鸾道:“小心点,说不定我一会儿就把你吃下肚。”

红鸾只是笑没有说话,今天的福王并不可怕了;和那个叫自己小渔翁的人好像有点不一样。

福王不再卖关子:“很简单啊,皇兄很看重你嘛;你病了他下旨让御医去诊治,整个宫中有几人有你这样的福气?所以太子妃才会看重你啊。”他笑着摸摸自己的下巴:“吓到了吧?我有法子让太子妃不再看重你,你要不要听一听。”

319章乱思

红鸾很直接很干脆的道:“不要。”福王的主意如果能听,那当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而且看福王那眼神,他的主意不说她也能猜个五六分。

福王很受伤的样子:“你这人真不知道好歹,知道不知道让本王出主意的都是什么事儿?本王能为你出个主意那是天大的恩宠,你居然不领情;嗯,你是不敢麻烦小王吧,没事没事,我这不是闲着没事儿嘛。”

他口风一转就自顾自的说了出来:“太子妃看重你因为什么,不用我说你也明白的吧?大家都是聪明人,就不用说得那么明白了,是不是?”说着这里他还挤挤眼,然后他向后倚去,多半个身子都移上了美人靠,就差那条踩着红鸾裙子的脚了。

红鸾知道福王是故意的,而福王今天怎么都有些奇怪;就算福王不那么让人感到可怕了,可是她也不敢把福王的脚移开,便只能当作什么也没有看到。至于福王的话,她准备是左耳听右耳冒,听过就算。

“虽然你不是朵名花但只要有主,太子妃那么忙哪里有功夫理会你?”福王以手臂作枕斜睨红鸾:“有没有意中人,太监可是不能做数的;如果没有的话,虽然你不能入眼,不过我向来心软就勉为其难收了你吧。”

红鸾连忙叩头:“不敢天天有污王爷的眼睛,奴婢谢过王爷。”

太子妃因为太子对自己看重而“关照”自己,那怎么可能?那是太子殿下,就算是用脚趾头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要说是太子殿下了,就是宫中的皇子们哪个不是龙子凤孙,都是高不可攀的人物,岂会看中她一个乞儿加宫奴出身的人。

要说有可能的话,除非她是天姿国色、天仙下凡;不过她不用照镜子也知道她的姿色在宫中绝对不算什么,连个中上都不是,说是中下有点委屈但也就是这么个意思了——龙子凤孙们看上她?做梦也不可能有的笑话。

看看福王殿下吧,他的眼睛都要长到脑后面去了;听说他身边伺候的人可都是千娇百媚、且有一技之长的人——至少是精通四艺之一;她呢?在家里只是跟着父母识得几个字而已,其它时间都用来学女红与玩耍了。

她啊,其实就是配她安平哥那样的村哥正合适,两个人也有话好说;不然龙子凤孙们奏上一曲问她,她只怕已经听得睡着了。

所以福王的话她并没有往心里去,太子妃如果不是脑子有毛病,是不可能对她生出那种怀疑来的;因为那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福王的话,她早听了不知道多少次,左不过就是逗弄她为乐而已,她要是当真她就是傻子。

福王听得大笑:“无妨,你到时候可以到我府里给我做个大丫头,天天跟在我身边,不开心的时候逗我个开心也不错。”

红鸾不说话了,就知道福王只是拿她开心的;唉,什么时候能回去啊,看日头就要中午了,福王不饿她也会饿啊。

“你不相信吗?”福王看红鸾的样子摸摸下巴:“皇兄当然不会看上你,你这人就是放在宫外也不会入世家之眼,没有貌也就算了,可是品行实在是…”他没有说下去,却看了看红鸾的手,又瞄了一眼自己的下身然后长长一叹:“不过太子妃想得可和一般人不同的,你不相信到时候吃了大亏可不要哭。”

“世上最冤的事情莫不过,死了还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被人害死的;”福王挑眉:“你爱信不信吧,总之命是你的。”他松开了踏着红鸾裙子的脚:“对了,晚上你们要在这里吃酒是不是?如果晚上有时间我了过来瞧瞧,不要让其它人知道。”

“我要去伺候父皇用膳了;”他懒懒的起身:“在这里看到我的事情;”他嘘了一声:“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哦,不然的话你要小心我把你…”他在脖子上用手做了一个杀头的动作,嘿嘿的阴森森的笑上两声,起身一步一摇走了。

小园子里没有人跟出去,福王当真是自己一个人在这里。红鸾难以相信的左右看了又看,最终她转到福王过来的假山那边,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地方,实在是不清楚他到这里来做什么。

如果有隐秘之事当然不会来和自己见面闲聊半天,如果不是有隐秘之事,他为什么又不带一个伺候的人呢?想不通原本红鸾也就放下了,因为和自己无关嘛;可是现在她却对皇子们的事儿很上心,就算是她认为仇人不太可能是福王却还是忍不住思索福王到御书房来的目的。

到底到午时了,红鸾有些饿便起身离开,只是一路上都在想有关福王的事儿;还有就是太子妃的事情,她当真对自己生了那种疑心?应该不会吧。

就如福王所说命可是自己的,还是让人注意一下不要太过大意到时候没有地方去哭;红鸾最终还是认为福王是在玩笑,却因为向来谨慎的性子她还是准备让杏儿等人注意太子妃的行事,万一太子妃的脑子真有问题,她还是要想个法子打消太子妃的疑虑才好。

和未来的中宫之主对上,她还用去想如何报仇的事吗?只怕性命很快就要不保了。

不过想到福王的话,红鸾忽然想到孟副统领;如果太子妃真得疑心生暗鬼,还真是只有嫁人、至不济也要定亲才能让太子妃安心——孟副统领?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他那人就是口花花的习惯了,堂堂侍卫统领什么样的千金小姐迎娶不到的。

到时候如果和孟大人商议,让他胡乱给个妾侍的名份蒙混过关应该可以的吧?只是万一太子妃当真,真要她嫁过去岂不是要离开皇宫,那她还要如何报仇?

红鸾胡思乱想着回到了宫奴院,听到有人唤她才自沉思中醒过来,然后失笑暗啐自己:在瞎想些什么,太子妃不可能会生出这种疑心来的。

可是整顿午饭,红鸾总是时不时的会想到孟副统领的笑脸。

320章良人

孟副统领自红鸾救了他之后,总是常常出现在她的身边:救过她,助过她,有时候只是和她说笑一番、或是听她说说话;没有感觉到他有多关心她,也没有听他说过什么救命之恩的话,他甚至常常“欺负”她。

红鸾开始只是把孟大人当个普通朋友,也没有感觉孟副统领有多么的重要,可是就在不知不觉中,她习惯了他的存在;她对孟副统领的戒心渐渐变小,最终消失不见成为知交好友。

自一般朋友到知交好友,他突然的翻窗而入于红鸾来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习已为常;但是也就是如此,两个人可以在屋顶上聊聊心事,可以在房里说说心底的话,仅此而已,真得也就是仅此而已。

红鸾自没有了古安平后,还从来没有对另外的男人有过别样的心思;她只当孟大人是个可以信任的朋友,从来没有去想过他是个男人,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

今天就因为福王莫名其妙的话,她才猛然间发现身边还有个男人,对孟大人的感觉就这样有了一丝的不同;只是却让她有些不安,于是她拒绝再想下去,可是越是提醒自己不要再想,她的脑中就总是出现孟副统领各种各样的笑脸。

她放下筷子无奈的叹气,看着满桌的饭菜失去了胃口,半点也不想吃。

杏儿看红鸾吃得不多关切的问道:“可是御书房里的差事有什么变故,还是那里的人不好相处,给了大人难堪?”她把盛好的汤轻轻放在红鸾面前:“有再多的烦心事儿也要吃饭的,人是铁饭是钢啊;至少喝点汤吧,这是我们多加了钱,让人特意煨的骨头汤做成的,就是为了给大人补补身子。”

红鸾知道杏儿的好意,勉强吃了两口汤放下:“我真得不饿。御书房里没有什么不妥,你不用担心的,我只是不饿;可能是天太热了吧。”她知道不给杏儿一个原因杏儿是不会接受的,只好随便找个借口应付杏儿。

杏儿看看外面:“的确是太热了,就是因为天热更要多吃些才成,不然身子可受不住。”

红鸾苦笑着在杏儿的劝说下吃了不少的东西,却是食不知味。一面吃东西一面还在想孟副统领,她不得不承认,孟副统领真得是个很不错的人,于女子来说当真是良人。她忽然叹了一口气:只不过,她不配;孟副统领的正房妻室,怎么能是寒门出身。

而给人做小她没有那个兴趣:她的父亲不曾讨小,而她的母亲也说过女子最可怜就是给人当小了:不去费心讨男人喜欢,就是和自己过不去;但是费心去讨男人喜欢的话,又势必会引来妻室或是其它妾室的仇视,纷争又起,何况插入一对夫妻当中凭良心说话——如果自己为妻就算是年华老去,也不想为夫的再去寻那年青貌美的人儿吧?

母亲的话她没有忘掉,此时想起来也只是徒增烦恼罢了。

忽然间红鸾看着汤水笑了,她倒底在做什么,大仇未报不说而人家孟副统领又是什么心意呢?她居然在这里莫名的患得患失起来,要多可笑就有多可笑。

就算是没有了她的安平哥,她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为什么非要再找一个男人呢?她不应该把对孟副统领的朋友之义,想像成男女之情,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就为福王一番话乱了心神,实在是太过可笑了。

太子妃就算当真脑子坏了,她也应该去想其它的法子,而不是寄希望于孟副统领身上;他是她的孟大哥,她的知己好友,她的心思不可以歪了,那就对不起孟副统领待她的一番真诚。

终于自其中胡思乱想中挣脱出来的红鸾,放下碗筷对杏儿细细的叮嘱了一番,最后道:“千万不要让人生出疑心来,懂吗?我们现在不要招惹太多的麻烦。”

杏儿答应一声自出去安排,而柳儿进来和红鸾说话,是有关丽妃的事情;丽妃知道柳儿拿到了掌院女史的腰牌后先是怀疑了一番,之后相信了柳儿当即很高兴的赏了她不少东西,然后让她想法子盯着东宫,有什么异动要立时回她。

红鸾听到后微笑起来,没有想到瞌睡了丽妃会送给她枕头,有了这个由头她倒是不必那么小心的,就算是被东宫的人发觉,也可以引东宫的人去怀疑丽妃而不是她自己。

想到这里她点头:“可以做,不过要小心;除了太子的事情外,有什么事情你尽可以去回贵妃娘娘,这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不好;太子的事情嘛,我们商议过之后再决定如何对贵妃娘娘说。”

丽妃绝不可能只依赖于柳儿,她定安排有其它人盯着东宫,所以太子的事情就算要隐瞒也不能什么都不说的。

和柳儿计议好后由着柳儿去安排,她自己去小睡一会儿,准备晚上去御书房:只是可惜了那桌席面,如果能弄回来给柳儿、杏儿她们吃也好啊。

醒来的时候时辰已经不早了,红鸾略一收拾就和杏儿、二丫一起出门;当然了,杏儿和二丫是不可以进御书房的,只能在外面等着。

红鸾先去了膳房,让杏儿和二丫抬着一个食盒先走,那是给楚公公送去的;御书房的人聚一起吃酒怎么能忘了楚公公?芙蓉忘了可是红鸾没有忘掉,所以特意拣好菜与楚公公喜欢的做了几样,又备了不错的好酒让人给楚公公送到房里去,并没有让杏儿等人请楚公公过来和他们一起。

杏儿和二丫头只是送酒菜的,还要把芙蓉备酒席的事儿给楚公公说清楚。而红鸾给了膳房掌理太监点银子,让他打发了四个小太监把酒菜抬起跟她来到御书房。

而御书房里此时正热闹,芙蓉比红鸾来得可不是早了一步,正和周宫人及众人说笑的开心;每个人待她明显的热情了不少。

红鸾进屋后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出来,很自然的和众人包括芙蓉在内的人打过招呼,让人摆酒菜时担心的说了一句:“皇上龙体欠安,我们在此饮酒作乐不会被责罚吧?”

321章特意前来

皇帝病重不宜饮酒作乐的事儿,红鸾早也不说、晚也不说,酒菜取来之后才说自然让芙蓉极不高兴,越发认定红鸾是要和她过不去;且此事是她提出来,银子也用了出去,如果不能由此拉近她和御书房各人的关系,那她不止是白费了心思,银子也白白的浪费掉。

要知道这桌席面做下来,加上给膳房的好处堪堪用掉了她五两银子呢;现在她还肉痛中,如果一顿酒吃下来大家相熟,以后待她亲近些也值了;如果听了红鸾的话就此把酒菜送回去便宜膳房的人,那她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芙蓉看御书房的人并没有人开口说话,脸上的神色也颇有些不以为然,便知道他们心里也是想好好的吃一顿;现在只是皇帝病重,宫中的主子不宴乐是出于她们对皇上的一片“心意”,至于她们这些伺候的人不过是聚一起吃吃酒,当然不是什么大事儿。

宫中各处伺候人的,只要不当差哪个不想吃两杯酒散散乏?在宫中他们这些人也只有这么点享受了,只要不是欢歌笑语的大闹,就不会有人来过问的;但也像红鸾所说,如果有人想要和御书房的人过不去,他们在一起饮酒作乐不大不小也是个错。

“宫中有些事儿是瞒上不瞒下的,像我们这样也不过是吃顿饭罢了,在宫中今天晚上没有十处也有八处,有什么打紧的?姐姐你不要败了大家的兴才好。”芙蓉笑着过来招呼小太监们摆菜,并且每人赏了几十个大钱。

周宫人没有说话,吴宫人和几个太监笑道:“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算不得宴乐,不过是吃顿饭罢了。”他们看着一桌子的好菜当然是极爱的。

红鸾笑着挽起周宫人和吴宫人的手:“倒是我胆子太小,也是入宫时日短懂的不多,姐姐们以后还要多提点我才是。”她看着芙蓉笑得温柔:“这样的好菜还真是没有吃过,当真是借了姐姐的光。”

听到红鸾这么一说众人脸上都松下来,明白她刚刚只是无心的担心之语,并不是要和大家的口福过不去;于是乱哄哄的说笑着入席,你推我让了半晌才排定坐位。

而红鸾坐了末位,芙蓉做了主位。因为红鸾是太后和太子亲点的人,众人有意让她往上坐的,可是红鸾就是推辞不受,最终还是敬陪末席。

红鸾亲自执壶给众人斟酒:“今天芙蓉姐姐做东,小妹我身无长物,就伺候各位公公、姐姐们,聊算是我的敬意吧。”她的话说得极为讨巧,就算是芙蓉也笑了起来。

听到红鸾这话,芙蓉以为红鸾已经是伏低做小,以后再不会和她过不去了;她当下便举起酒杯来,意气风发的对众人说道:“来,我们大家满饮此杯;以后大家都是自家人了,有什么事儿互相帮衬。”

众人举起了杯子一饮而尽,人人都夸这酒极不错,更让芙蓉笑得欢快:“这是娘娘赏给姐姐的酒,被我讨了来;大家尽情就好,喜欢就多饮一杯。”

“酒香气,谁在饮酒?”

众人转头看去,门被推开太子缓缓行了进来;他看一眼桌上的酒菜:“倒是好兴致。”

太监宫女们无差事的时候聚一起吃两杯酒不算什么,可是却不能让贵人们看到,尤其是在眼下皇帝病重的时候;看到太子进来众人吓得脸色大变,当即就跪倒在地上气也喘不匀了。

太子踱到桌旁看看酒菜:“嗯,实在是不错;由谁做得东道?”

众人都看向芙蓉,就算她不想承认也不成,只得出来叩头:“是奴、奴婢。”她已经吓得魂不附体。

太子看看她“咦”了一声:“你是何处当差的人,怎么会在御书房中;这里可是宫中重地,岂能任人随意来去?”他最后的话是对御书房原有之人说的,含着问罪的意思。

周宫人等连忙叩头,陈姓太监道:“她是今天新来的宫人,偏殿伺候差事。”

太子眉头一挑:“有这等事儿?前两天我来时那偏殿的宫人不是全的吗?原来的宫人呢?”

“去了尚勤局当差。”吴宫人答道:“她的差事便由杨宫人所代。”她是极不喜芙蓉的,就算是在她手中得了自己最喜欢的胭脂,还是一样不喜她。

太子看一眼芙蓉:“你初来乍到的向大家表心意,嗯,倒是个伶俐的。”说完坐下不再更理会芙蓉,而是看向红鸾道:“你倒是勤谨,这么早就过来当差了,病已经没有大碍了吗?”

这话落到众人的耳中当真是吓了大大的一跳,原来太子殿下今天晚上会到御书房来,是来看红鸾的。

红鸾上前叩头请安,谢过了太子殿下。说实话她也被吓一跳,没有想到太子殿下会来,更没有想到太子殿下是为她而来——她不相信太子殿下只为她而来的,如果说是借口另有所为她倒是相信的。

就算她是救过太子的性命,她到御书房当差又不是让她上阵杀敌,太子殿下此时是闲得太过无聊才会特意来看她;至于她的病,御医是太子下得旨才来给她诊治,定会写折言明她的病情如何,不要说太子不会关心就算是关心也不用亲来御书房问起。

太子殿下来得很奇怪,说得话也很奇怪;就像、就像是白天在这里遇到福王一样奇怪。红鸾忽然心中明悟,她能确定太子不是为她而来,会来御书房应该和福王的目的差不多吧?或者说是因为福王来过,所以太子才过来的看看的。

只是拉上她做挡箭牌,于她来说还真不知道是福是祸;御书房里的人虽然不是很多,可是却极为复杂,原本大家只当她是太后的人,可是现在她成为太子一党,以后的日子想必会过得更精彩。

太子也没有坐太久,他起身向外行去;自有跟在他身后的太监示意红鸾跟上,这更让红鸾欲哭无泪:她刚立了大功好不好,太子殿下为什么要如此“害”自己?

322章心硬如石

红鸾真得不想如此引人注目,尤其是她刚到御书房的时候:她对御书房的事情半点也不了解,就已经有人对她生出敌意来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儿。

但是太子相召她敢不去吗?低头摆出恭顺的样子,红鸾跟在太监身后向外走去,对太子的不满她是不敢表露出来的。

“谁让你们在此聚饮的,当真是个个皮紧了。”就在红鸾腹诽太子时,门再次推开楚公公立在门前;当他看到太子殿下时连忙跪下请罪。

太子殿下淡淡的摆手:“起来吧,孤带得人没说你不知道我在屋里不能怪你;”看一眼身后的众人:“不过,御书房是最应该有规矩的地方,父皇龙体欠安你更要用心才是。”说完不再理会楚公公,径直走出去了。

楚公公闻言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就没有跟上去伺候着,送太子出去看他去了御书房的小园子才回身;看着跪在地上的众人,他怒不可遏。

红鸾没有想到太子殿下也会到小园子里去,跟在他的身后看到太监们驻足她也想停下来,却听到太子殿下道:“红鸾。”她只能无奈的跟上去。

此时再想到福王的话,想想太子妃她还真得有些不寒而栗;太子殿下如果每次都拿她做挡箭牌,用不了二三次她就会被太子妃一箭穿心而过:她实在是太冤了些。

太子踏上回廊坐在美人靠上并没有说话,只是仰望着天上的月亮。

月色下的小园子和白天不太一样,让红鸾多出一分陌生感来;她在家乡的时候从来不曾在晚上到河边去过,自然不知道那河边的景色如何:不过,月色中的小园子很美。

太子过了好一阵子才开口:“这里是我母后命人所建,她幼时家中被奸人所害,曾在乡野间住过几年;后来入宫不知道为什么在御书房旁弄了这么一个小园子,和宫中的景致不太一样。”

红鸾看一眼九曲的回廊:“如果没有这道回廊,就更好了。”野趣至少能多出五分来,九曲回廊实在不是乡野小河上能有的东西。

太子闻言笑着看向红鸾点头:“你说得对,不过这回廊是我父皇命人建造的,虽然是用茅草作顶、竹材做身,依然是有些不协调。”他轻轻一叹:“没有人知道原因,可能母后是知道的吧,只是我没有机会问她了。”

他的目光有些茫然的四处扫视:“父皇常常心情烦燥时,就会在这里坐坐。”

红鸾猜不透太子来小园子是为何,看看四周道:“奴婢认为倒是御花园中最高的亭子里,更能让人静下来;奴婢心小胸怀小,所以才能在看得远一些的地方静下来心吧?”

太子有些惊异的看看红鸾,再看看小园子半晌没有说话;过了一阵子他看向红鸾:“你很能干啊。”他的眼睛很亮,盯着红鸾的目光有些冷。

红鸾吓了一跳,不知道太子为何忽然发作她;急急跪下的同时她也在想自己刚刚说过的话: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吧?

“你为孤立下了大功;”太子的自称变了,依着红鸾对他不多的了解,这表示他现在很生气:“你先前救过孤,孤也没有赏你,两功并在一起你想让孤如何封赏你?”

红鸾听得心嘭嘭直跳:“殿下息怒,奴婢万死。”她还是不知道自己哪里让太子如此震怒了。

太子微微俯下身体,因为遮住了月光红鸾完全罩在阴暗中,心中更是多出一份紧张来;他轻轻的道:“你也知道死字?我也以为你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你哪里来的胆子敢去永福宫做那种事儿?还是你认为我不足自保?”

红鸾终于明白了,可是她却不明白太子为什么对她发作:就如太子所说,她可是为太子立下了大功的,就算是不赏也不应该责罚她吧?可是看太子的眼睛,现在吞了她的心八成都有了。

难道因为自己是女子,做成的事情是太子没有想到的、或是他认为做不到的,所以伤了他大丈夫的自尊心?红鸾在心中呸了一声,太子如果只有这点子心胸,他还真不必做皇帝了——那他倒底是为了什么。

“你不服?你是不是认为孤应该赏你才对;”太子更怒了:“好,你说你倒底想要什么,说出来孤定当赏你;就算是现在做不到的,将来孤也定当让你心想事成。”他盯着红鸾:“君无戏言,你想好答孤。”

红鸾吓得一哆嗦:“奴婢没有想得到什么封赏,只是、只是认为如此做…”她并不是没有所求,只是想取得太子的信任、重视,然后能做女官跟在太子身边做事,就能查她的家仇了。

太子看着红鸾的眼睛:“你什么也不要?”

“奴婢不敢。”红鸾连忙作答,就差指着月亮发誓;她真得不懂太子为何如此多疑,不管如何她的所为对太子来说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太子看红鸾良久后忽然叹气,然后向后仰靠在美人靠上:“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很危险的你知道不知道?”这话已经很平静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却让红鸾生出只要答错,可能会被太子撕碎的感觉来。

她谨慎的看看太子,抿抿唇道:“奴婢当时没有想那么多,想到就去做了;做完才有些后怕的,好在事成了也算老天爷有眼了。”

太子听到后微微偏头看向红鸾,眼中柔和一闪而没:“哼,狡辩。”虽然他的话并不好听,但是红鸾还是感觉到自己的话好像取悦了他,他现有怒气至少消退了一半儿。

可是另一半没有消掉的火气,只怕不好安抚;红鸾头疼的很,太子就是特意来问罪的?他在乎自己的生死的——那才当真是天大的笑话,就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也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太子这样的人心中、眼中除了江山外还有什么?他连母亲都没有了,受过的罪、吃过的苦,让他心如铁石了吧?

就好像她自己一样,感觉自己的心已经硬了很多很多:不会再为蝴蝶死去落泪,也不会为一只兔子被杀而感到不忍心下不得口。

323章差事

红鸾的心硬了起来,不再轻易相信人,也不再轻易为人、为事、为物而伤心;而太子相比而言,比她不是更心硬如铁吗?

太子不是在意她的生死,那只能说是她去说服柔妃的事情破坏了他的什么布置;想到这种可能红鸾当真明白过来,看着太子叩下头去:“奴婢愚笨,请殿下降罪。”知错就改是好品性,尤其她还想赢得太子的信任,借其力查家仇呢。

太子听到后看看红鸾沉默了,然后他的脸莫名的有些发红,最终他别过脸去眼中闪过恼意,对他自己的恼意;他没有料到自己有妻妾之后,依然还是如此的奇怪。

在他听到孟副统领的话后,当时他的心就微微一颤,不过他知道红鸾安然无恙,所以当即思索的就是柔妃心意的更改带来的好处,他想好之后马上让孟副统领叫来相关的人,细细的吩咐一番,把他原本的计划改变了一些。

不可否认的是柔妃此时倒戈于他来说是极好的事情,他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时间紧迫又没有合适的人选,且眼前的事情也用不到多大宫中的助力,之后柔妃和丽妃也就翻不起多大的风浪来,如果再敢有什么心思他再设法应对。

此时柔妃的倒戈倒让他可以省不少的事情,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至于柔妃的心思,不用红鸾提醒他也是清楚的,但是也没有什么可虑的:眼下的事情如果不成,柔妃的心思也就不用他再费心了。

安排好所有的一切之后,又被其它事情缠身:胜负几乎就在此一举,他要做得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忙着的时候倒也不觉得如何,可是累得睡过去之后睡梦中却出现了红鸾的身影,她在永福宫中的身影。

在梦中,红鸾在永福宫中所处的危险那么清晰,让他看得实在是惊心动魄,醒来后发现自己出了一身的汗水;但是,他依然还是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直到今天的太阳下山后,他才在大局已定之后,有了空闲出来走走。

得了空闲之后浮上心头的自然就是红鸾去永福宫行险之事,他心中全无半点喜悦只有怒气:这个丫头当真是不知死活——这些他自然不能挂在脸上,便打发孟副统领去带红鸾过来,不想却得到她去了御书房事情,当时他心头一口火气就冲上了脑门。

太子真得想不明白,红鸾如此拼命是为了什么?宫中之人力争上游他不是不能理解,但是从来没有人如此去拼的,就算是能换来富贵荣华也要有命享用才成。

御书房的差事,他其实并不是很想红鸾接下来;不是不想让红鸾在身边,而是想让在大局定下来之后,再让红鸾过来做事,也免得她被小人谋害;所以听到红鸾病倒时吓了一跳的同时,也心中暗喜上天有眼红鸾可以暂时避开御书房了。

他哪里想到红鸾会急急的自己赶到御书房,非要趟这池混水不可,心中的恼火就又重了三分,才会忍不住发作红鸾几句。

可是看到红鸾跪下请罪,他心里却又有些不舒服,心知红鸾所为都是为他好的;自己看到红鸾就兴师问罪实在是有些儿戏,不过他又不能自承有错,红着脸别过头去不说话。

红鸾跪了半晌看太子不说如何发落自己,忍不住在心中叹气:“殿下息怒,奴婢下次真得不敢了。”

太子闻言转过头来,看着红鸾终于叹气道:“你的确是立了功的,我是应该好好的封赏你;可是为了不让你以后如此行险做事,所以有功也不赏你——以后做事你要记住,不能以身犯险。”

红鸾再次吃惊的看向太子,她听出太子话里的歉意,如此说来她所做的事儿并没有扰了太子的局,且对太子有帮助了?那太子发的什么脾气,这一点她是不敢问的,只能自己闷在心里。

太子看看红鸾没有容她说话,脸上又闪过红晕咳了两声:“我刚刚的话是说得重了,你是有功的;但不赏你的原因也说过了。”这算是正式的道歉了,他不想红鸾误会自己没有得到她的相助。

红鸾连忙叩头,心里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了,刚刚还要问她的罪呢;好在不用受罚总是好的,她长长吐出一口气:“奴婢不敢。”

太子看一眼红鸾没有再说下去,想了半晌后道:“御书房的差事,你尽力就好不用拼了性命的当差。到时,不管结果如何自有我为你做主,太后那里也有我呢你不必担心的。”

红鸾愣愣的听着除了谢过太子外,真得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了;现在她能确定太后让她来御书房的确是有深意的,不然太子不可能如此说话;不过是什么深意呢?太子不说她也不能问,只好自己在御书房时见机行事,说不定到时候就知道了。

太子说完站起身来:“天色不早了。”说完再看看红鸾忽然一笑:“你在月色里看,要比白天好看一点点。”

红鸾根本就没有听懂太子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跪在地上送太子离开后依然还在发呆中:太子来御书房,倒底来做什么的。

“你还跪着做什么,太子殿下都回东宫了。”孟副统领坐在横栏上看着红鸾:“你不会魔怔了吧?”

红鸾看到是他忽然想起中午事情来,脸上一红借起身掩饰过去:“你不用当值?”

“不用当值,今天月色不错,你的人都回去了,酒席也散了,想问问你要不要我护送你回去?用我护送费用不高,只要你给做双鞋子或是袍子什么的就成,而且时间不限。”孟大人靠在回廊的柱子上看着红鸾笑得如同一只黄鼠狼。

红鸾翻眼:“你想得美哦,一双袜子还可以考虑。”她说笑着坐到美人靠上:“太子殿下可把我害惨了;唉,你说我是不是和御书房八字不和,上午过来见见御书房的人吧,就遇上…”她忽然想起福王说过的话,缩住了话头。

“遇上谁了?”孟副统领斜眼看她:“不会是看到哪位殿下了吧?”

324章楚公公

红鸾听到孟副统领的话后,只是轻轻点头却并没有开口,用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他。

孟大人看到她的样子立时跳下扶栏:“是四殿下、五殿下、康王殿下,还是——”他看着红鸾声音低沉下来:“福王殿下?”

红鸾在他说到福王时点点头,看到孟副统领的反应她知道自己猜得不错,福王应该不是无事闲走才到这里来的;只不过她猜错了太子殿下今天晚上的来意,唉,太子殿下比起福王来,心思更难让人猜到。

福王当时威胁她说不可以对人提起她来过的事情,她现在当真是没有“说”的,她只是听而已;红鸾在心底吐了吐舌头:福王殿下,我可是当真没有说,你可不能降罪于我。

太子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行事说话奇怪的让红鸾脑子不够用,直到太子走了之后看到孟副统领她才想起来,福王来过此地的事情她还没有提及:不过说给孟副统领更好,她实在是怕了太子殿下。

孟副统领看看红鸾神色凝重起来,问红鸾是在哪里见到福王的、福王又说了什么之类的话;而红鸾就是不开口,除了打个手势外就是由着孟大人猜,把孟大人急得头发都要白了:“我的小姑奶奶啊,你开口说个话好不好?你开口说话,我给你做鞋做袍子还不成嘛。”

红鸾被逗得笑起来,却还是不说话:福王说得话她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不是不相信孟副统领,而是…反正她就是不想说,所以干脆就是不开口。

孟副统领把事情知道了一个大概后,想了想道:“我要先行一步,你回去时的路上小心脚下,不然就叫两个小太监相陪。”

红鸾答应着看他翻身跃起,一会儿不见了踪影。经过今天晚上之后,她终于知道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了:给太子做事,就算你立了功无赏也就罢了,说不定还会被训斥。

不过现在她只有确定太子绝不会是那假山之后的人,因为太子在那一天不会穿那种衣袍,也不可能单独和臣下避开所有人的耳目离开大殿:宾客来往间当然不会不注意大婚的新朗倌的。

所以就算太子脾性让她有些受不了,也只能选择跟着太子是最好的,不然到最后发现自己在帮仇人做事,红鸾就是死了也无颜去见九泉下的父母。

红鸾看看天上的月亮,感觉小园子里的景色实在不错,便坐下来没有立时走;事实上她是怕那边楚公公还没有处置完,自己过去遭了池鱼之殃;不想过去和众人大眼瞪小眼,她还是坐在这里赏赏景好了。

直到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她才到那边去和众人告别;不想看到人们吃酒摆席的屋里居然还亮着烛火,不自禁的后悔过来的太早了些;不过已经过来了再回去是不成的,再说时辰也不早了,她总要回宫奴院的不打招呼就走只会让人对她生出恶感来,还是硬着头皮推开而入吧。

屋里并没有动静,屋外也没有留着人;红鸾不清楚屋里的情形,推开门看到众人都在,就先对楚公公行礼。

楚公公看着她微笑:“你很好、很懂规矩,不是你遣人来告诉洒家,洒家今天如何对太子殿下交待?来人,赏红鸾恭侍。”

红鸾就像是被一盆冰水当头泼下来,一下子凉到了脚底板;她抬头看向楚公公,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如何待自己,但是此事如果不说清楚她就会成为御书房的众矢之的。

看着楚公公眯起的眼睛,她定定心神道:“公公此言何言奴婢不懂,奴婢入宫不久于宫中规矩所知不如在座的各位公公、姐姐们多矣,公公谈谬赞奴婢不敢受。”她看一眼座上的众人:“奴婢倒的确是遣人去公公那里,不过却是给公公送些酒菜,并没有让她们向公公带什么话——不会是宫奴们不知道规矩说了什么,让公公误会了吧?”

芙蓉狠狠的瞪她一眼,不过显然是受了责罚虽然愤恨却不敢开口;而周宫人等对红鸾都没有好脸子,显然是相信了楚公公的话了。

楚公公眯着眼睛瞧红鸾:“哦,原来只是打发宫奴给洒家送酒菜的?倒是洒家因见酒菜不应该多问了。算了,既然不是你有心为之,那赏也就免了;以后做事要勤谨,这里是御书房不是能放肆的地方。”

红鸾听得气急,怎么也想不通楚公公为何如此针对自己:“公公奴婢只是想着我们饮酒不能忘了公公,所以才让人给公公送得酒菜以尽孝心。”她现在也只能咬定这一点,表示自己所为只是无意之举,楚公公能来只是他问过宫奴而知道的,她只是不应该去送酒菜而已。

顶多只能算是不够聪明,心切于巴结上官了,把聚饮这种瞒上不瞒下的事情不小捅到楚公公面前;至少比楚公公话中的意思要好太多,不至于让所有御书房的人都记恨于她:如此虽然恼她,却不会恨她入骨。

她没有防备被人摆了一道,千算万算只顾着应对芙蓉,哪里会想到史匆匆见过一面的楚公公会害她呢。

楚公公看看众人再看看她:“你是不是恨我把你的所为说了出来?洒家生平最恨的就是背后捅人刀子的所为,洒家就是看不上你。御书房里从来都是和和气气的,没有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儿,也不能因为来个新人就让这里变成勾心斗角的地方。”

他说完冷冷一哼:“不要以为凭着机心讨得太后娘娘的欢心,就以为到哪里人人都要让你三分;出身低就是没有见识、行事说话就是不成体统、所想所念就只有利益二字——你想往上爬可以,离了洒家的三分地洒家懒得多看你一眼。”

楚公公再不看红鸾,扶着小太监的手:“走,洒家受不得比小人还要难养的女子。”他走了两步故意又看一眼红鸾,一双细长的眼睛里全是厌恶。

红鸾盯着楚公公,知道他这是铁了心要让自己无法在御书房立足,当下站直伸手一拦他的去路:“公公慢着,今天的事情不说清楚,公公哪里也不能去。”

325章太监也痛

楚公公看着红鸾笑了,冷笑:“你知道你做什么,说什么吗?你一个小小恭侍,知道不知道你拦住的是几品的内官?还不给我退下自去罚跪一夜,明天早饭也不用吃了——饿一饿你才能记起自己的出身,知道自己的身份。”

红鸾依然张着双手立在他的面前:“公公是六品的内官,奴婢的眼睛很好用的;就算今天是五品的大总管在此,奴婢一样要讨个公道说法——公公,奴婢并没有让人去给公公送信,公公为什么要如此说奴婢,还请公公给奴婢说个清楚。”

楚公公不屑的哼道:“怪不得说你是无法无天之人,果然是如此;可惜,洒家这里不是尚勤局,由不得你胡来给洒家滚开去跪着,不然洒家可不是那懂得怜香惜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