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还是要脚踏实地不要做白日梦的好。

小顺子哆嗦着嘴唇:“事情很简单,康王殿下没有否认,四皇子和五皇子也没有非置康王殿下于死地,所以太后震怒下很快就有了结果;三位殿下先不说,他们身边的人都受到严惩,康王和四皇子倒没有什么,可是五皇子身边如此一来连个得力的人也没有了。”

红鸾看着小顺子不明白他说这些做什么,这同自己也没有关系啊。

“四皇子说出五皇子的情形后,太后无奈要赏几个人伺候五皇子,此时四皇子却提到、提到了大人你;说大人你很是机灵、性子还稳妥,跟在五皇子身边能极好的规劝他。五皇子的性子,什么人到他那里是不好的?他当即就点头说大人你是极好的。”小顺子都快要哭出来了:“后来事儿还不知道,可是容嫔娘娘说太后被四皇子的话说得有些心动。”

“太后再看重大人你,可是也比不上他老人家的皇孙啊,如果能让五皇子有些长进,太后想必是极高兴的;所以容嫔娘娘悄悄打发人来给小的送了信,让大人您赶快想个法子。”小顺子盯着红鸾:“大人,您有什么法子,要小的们去做什么,快吩咐啊。”

红鸾已经听傻了,也呆呆的看着柳儿:“让我去伺候五殿下?”她虽然是有点聪慧,但是猛然间就让她拿个主意出来,还真是没有这样的急智。

柳儿急得跳了起来:“四殿下?我们什么时候得罪过四殿下了,他要这样害我们。”

红鸾苦笑,她也不清楚;这次在御花园中和四皇子的目光两次相撞,却都没有什么善意,实在是让她怎么也想不明白的。现在又在慈安宫里献言,还真是有心思啊:宫中现在没有谁会和宫人过不去,因为有大事要做啊;四皇子还真闲得很。

“谁把御花园的事情给太后说的?”她想了想问道。自她回到宫奴院、安排宫奴们用饭,虽然用了不少的时间,但也不过只有半个时辰左右罢了,这话也传得太快了些吧。

小顺子摇头:“这个就不清楚了,容嫔娘娘也奇怪呢;她正陪太后说话时,看到尚仪过去对太后贴耳说了几句什么,太后当时就变了脸色,一迭连声的让人把康王等三位皇子传来;当时康王三位殿下都没有换过衣服呢,就是想瞒也瞒不下的。”

红鸾喃喃的道:“三皇子又完了。”

自宫嬷嬷口中的大事发生以后,事情和红鸾原本想的一点也不相同:她是以为摄政王一事是太子暗中的布置,以太子的机敏与城府来说没有什么不可以——且这几天他常常亲自伺候皇帝用膳的,在奉元殿逗留时辰可是不短。

因为凭福王的聪明他绝不可能做出那么蠢的事情,就算是做了也不会让人找到把柄才对;但是现在丽贵妃及丽贵妃的兄弟都牵涉其中,证据确凿让红鸾有点不相信是福王所为。当然这只是以平常的福王来推断,如果福王被那张天下第一大的椅子弄得头脑发热,还真就说不定了。

人不会永远都是冷静聪明的,聪明人也会做出糊涂事来。红鸾不能肯定,她只是怀疑福王是被太子算计了而已;如此一来福王无望皇位,但是并不会丢掉性命及王位,多少都像是太子的手段。

可是事情的发展太过出乎人的意料,太子是和福王同时失去了圣心及太后的欢心;然后就是今天御花园的事情,康王又让太后震怒不已:年长的三位皇子先后如此,就算是红鸾不想多想都不成。

她忽然想到假山后的那人,会不会这些事情也是那人所为?这种想法没有根据,只是突然间冒出来的罢了。

柳儿摇红鸾:“你管他那么多,眼下是你;你快想法子啊,要不去求皇贵妃——可是皇贵妃为什么要帮你?我的天,怎么办,怎么办?”

红鸾看着柳儿微有些感动,不管柳儿是为了她自己还是为了什么,至少她是真得开始关心自己了:“不过是去五殿下那边伺候,又不是天塌下了,你这是做什么。”

“和天塌下来也不差多少了,左不过都是个死而已;宫里上上下下多少宫人,为什么四皇子谁都不提就提了你?你知道不知道五皇子身边伺候的人,活过一年的人屈指可数啊。”柳儿要跳起来了:“如果不是很危险,容嫔娘娘会这么急的打发人来吗?”

红鸾当然知道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可是着急并不能解决什么,越着急越想不到法子,才会说出话来宽慰众人。

沉吟了一会儿,她抬起头来:“杏儿,你去尚宫局找尚宫大人,把慈安宫的事情告诉她;二丫,你去找尚勤大人,做同样的事情。快去快回。”

现在能指望的也唯有她们两位大人了,因为她们是完全不希望红鸾去伺候什么五皇子的,她们要的是让红鸾在御书房站住脚;如果她们不想杀了红鸾灭口,那么就能让红鸾去服侍其它的皇子。

柳儿坐了半晌忽然吩咐:“摆饭。”她终于静下心来,知道急是无用的;而她的主子丽贵妃现在才不会理会红鸾的死活,饿着肚子着急不如吃饱了想法子。

红鸾和柳儿开始吃饭,把招娣急得团团乱转,她真得不明白这个时候怎么还有胃口吃得下去饭。

刚吃饱杏儿和二丫就前后脚回来了,她们带回了两个在红鸾看来匪夷所思的法子。

351章聚慈安宫

杏儿急急的开口对红鸾道:“尚宫大人让大人给太子殿下送个信儿。”

二丫奇怪的看杏儿一眼:“尚勤大人让大人给福王殿下说。”

“没有其它的话了?”红鸾没有想到那两位大人还真沉得住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找两位殿下能有什么用。”现在太子和福王有一大堆的事儿要处置,随便拎件出来就比她的事情重要很多——她的事情只对她的来说极为重要,人同此理啊,现在还有什么事能重过福王和太子自己的事情去。

尤其是在现在这种时候,福王和太子被太后和皇帝所厌,他们绝对是不想生事的;红鸾相信自己去求他们就是和等死差不多,两位殿下哪有功夫理会她。

柳儿看着红鸾:“你有法子吗?没有就死马当成活马医吧,试试不会死人,就这样等下去却根本没有活路是绝对的。”她不清楚红鸾为什么要向尚宫和尚勤两位大人求救,但是她倒是很信服尚宫大人的,那可是所有宫人心目当中如同神般存在的人物。

“我去寻福王殿下,不会引人注意;”柳儿看看屋里的人:“谁去寻太子殿下?”她不怀疑尚宫大人的主意,虽然她也不懂此事寻两位殿下有什么用,且两位大人指的人还不一样。

“大人是不能出去的;”她又加上一句话:“大人现在出去只怕所有举动都会落入有心人的眼中。”

红鸾也没有其它法子:“我认为只寻一位殿下为好。”她的意思要去寻太子殿下,因为福王假山上的话与举止,让她根本不敢求到福王面前——那不是自投罗网?眼下谁的情都能欠,就是福王的情不能欠。

柳儿知道她的心思叫道:“眼下我们没得选,我的姐姐!只去寻太子殿下,那万一殿下不在东宫,或是殿下现在有什么要紧的朝政要处置等等,我们有时间等吗?双管齐下,先把麻烦解决了再说其它。”她看向红鸾:“福王殿下不会强人所难的,相信我。”

红鸾抚额,她也相信福王以他的身份不会逼迫于她,但是欠得情多了让她如何面对福王?而且说不定会让太子心中生疑,于她的复仇之计可不利。

“最好是去寻太子殿下,两位殿下现在有点儿…,万一两人都开恩的话,说不定到时候会有其它的变故也说不定。”红鸾没有说出来的话大家都听得明白。

现在太子和福王几乎已成水火之势,大位之争没有定论的今日,的确是有些不便同求两人。

柳儿长吸一口气:“我们想到的事情尚宫大人和尚勤大人不会想不到,既然她们让我们去做定有什么原因;没有那么多时间了,杏儿和香梅去东宫,二丫和我去永乐宫。”她盯着红鸾:“此事不止关系着一人的性命。”说完她拉起二丫就走,嘴巴里还在催促杏儿、香梅。

红鸾见杏儿看过来点了点头,如果福王那里去了人,太子那里更应该去人了;她的意思只是不想去求恳福王罢了,东宫却是非去不可的。想到太子妃她不得不叮咛道:“小心些。”

杏儿等人都飞奔而去,屋里变得空旷起来;红鸾坐在椅子上开始思索,如果有个万一的话她要如何应对,其实去伺候五皇子倒没有什么,只是四皇子的心思有些难猜罢了。

五皇子人并不坏,相信只要找对法子好好规劝应该会有所改变;这份差事接下来后,她要重新思索如何查找仇人的事情,不能和原来所想的那样去做:比起跟在太子身边来,事情要难做很多却并不是没有机会。

安皇子为什么想要让自己去五皇子身边,是想要借刀杀人?但是她和安皇子没有什么过节吧,今天的事情说起来她也算是帮了安皇子的。此事定要弄个清楚明白,不然以后不定还有什么夭蛾子呢。

正胡思乱想间,招娣引着慈安宫的人进来,太后让她马上过去;来人并没有说太后有什么事,不过待红鸾的态度很亲厚,这让红鸾稍稍有点安心。

匆匆来到慈安宫门前,红鸾看到福王自辇下来,看到她走了过来;其它人自然就退后,就连慈安宫的人也后退了几步,红鸾身周空出不小的地方来。

福王走到她身边也没有停下脚步,只轻轻的道:“我很高兴你不想去伺候五弟。”说完对着她挑眉一笑走远了;他的面容上有笑意掩不住的疲倦,很累的样子。

红鸾弯腰恭敬的让福王先进了慈安宫,到她直起身子看向太后使来的人时,那人却轻叹:“跪下吧,我们还要等一会才能进去了。”说完她一拉红鸾同时跪倒在地上。

原来是太子的辇到了,带得人并不多,不过人人都是一副气喘吁吁的样子。太子自辇上步下,看到红鸾后淡淡一笑:“你在这里啊,随孤一起进去给太后请安吧。”

红鸾的头已经有些晕了,她原本并没有寄多少希望于太子和福王的身上;两位殿下有太多的大事哪里会理会她?不过是尚宫和尚勤大人说了,她不得已试一试罢了,没有想到她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两位殿下都来了。

太子的目光扫过福王的车驾:“二弟也来了。”缓缓行向慈安宫的同时他轻轻的道:“无妨的,你在御书房内当差并不是随便能调用的人。”

红鸾只是低头跟着,太子说话她就答应一声。还不知道慈安宫里是什么情形,如果太后当真被说动了心,太子殿下此时不便违了太后的心意,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慈安宫的大殿之上并不是静悄悄的,没有人屏声静气反倒有笑语传来;看来太后的怒火已经消掉了不少,让踏入大殿的红鸾提起的心放下来不少。

殿上康王和安皇子分坐在太后的两边,容嫔坐在右下首,左下首坐着的却是五皇子;而福王正站在那里,不知道和太后说了什么逗得太后喜笑颜开,仿佛太后并不曾生过他的气般。

太子上前见礼时,康王和安皇子都站起避开了,之后再坐下时便只有太子坐到了太后身旁。

“二弟,过来坐吧;”太子指着太后的右边:“太后,我们今天只叙家礼不叙国礼,让我们兄弟好好陪您说会子话好不好?也免得有人天天担心我们兄弟失和,我和二弟昨天还一起看了半夜的书呢。”

352章枪与箭

太子的笑很随意,就像他天天挂在脸上笑意一样,并没有任何的特别之处;整个人也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就好像这两天的事情同他无关般;不过他的疲惫众人都看得出来。

太后看向太子:“刚离开你父皇那里吧,这两天倒是辛苦你了。”转头看向福王:“还有你,哀家都看到了眼里;过来坐吧,你皇兄都说了只叙家礼的。”

红鸾听着好像太后对太子和福王,并不像宫中所传的那般不堪。

福王答应着坐到太后身边:“尊卑有别,不是孙儿不想在太后身边赖着,只是我现在不小了,再像原来一样不分君臣的胡闹,我们兄弟倒是没有什么,就是怕有人会嚼些舌根,到时候平白让太后您听到生气;伤到您的身子,那就是孙儿的大不孝了。”

太后闻言有此许的惊讶在眼中闪过,还是笑着拍拍福王的手:“你向来是个懂事的,你皇兄也是个极让人省心的,哀家才不会听那些小人们嚼舌头呢;”她又握起太子的手来:“最让哀家放心就是你们两个了。”

她说完瞪一眼康王:“最不让哀家省心的人就是你。”

康王涎着脸笑:“太后,孙儿我不贪心,只要您疼不及两位皇兄漏出来的心,用到孙儿身上孙儿就享用不尽了;孙儿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太后您就不要总记着孙儿闯得祸,想想孙儿的好处大家一笑不就没有事儿了。”

太后闻言又瞪康王一眼:“油嘴滑舌。”却明显不再生康王的气,看得红鸾吃惊至极;在此时她终于知道康王的厉害之处了,这位王爷也不能小看的。

康王不管太后是嗔是喜,就是涎着脸陪笑,完全是任打任罚绝不吭声知错认错的样子。

红鸾虽然站得有些远,但是太子和福王的话她都听到耳中,此时明白两人已经联手;此时也才真正回过味来,知道自己的这点事儿不可能请得动太子和福王两尊大神,是他们都有意要到太后面前来,不过是借着自己事做由头罢了。

如此倒让她松一口气,事情合情合理才能让她真正的放心;如果今天的太子和福王就是为她而来,她只怕躲过此劫回去也要天天晚上做恶梦:天知道两位殿下在打什么主意,猜不透的事情最可怕啊。

红鸾原来也不怎么代太子担心,相信他定能应对的;而现在福王和太子联手,当然在宫中更不用怕任何人了;真不知道这两个兄弟昨天“看了”半夜的书,都谈了些什么——他们两人要联手还真得很难呢。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来,不管是太子和福王都是有大心胸、大抱负的人,不会在一些小节上过多纠缠放不开。

由太子、福王和康王开口,太后脸上的笑意越来越盛,满殿之上几乎没有其它人插嘴的余地;容嫔淡然的吃茶,只是的听着笑着、偶欠凑个趣儿;而明慧公主却过去扭着康王不放,和他咬了半天的耳朵笑咪咪的回到座椅上,显然是占了上风得了便宜的。

看康王的脸色也知道他在明慧的手中不知道吃了什么暗亏,而五皇子在他下首笑得贼贼的,小声的说了句什么招得康王在他头上弹了一个爆栗,惹得五皇子马上去寻太子和福王“告状”,非要康王赔他点什么才成。

太后看着孙子们胡闹也不恼,偶尔还帮康王说句话惹得五皇子揪着太子和福王伤心,直道太后偏心的厉害。

红鸾看着这些人终于感觉到了一点家的味道:一家人就应该是这样打打闹闹的,虽然有争执但不会真得伤了感情;皇家的人虽然享尽了世间的尊荣,却少了太多的亲情味儿。

但是当她的目光不经意的扫过四皇子时,那丝若隐若现的温馨之感就荡然无存了;四皇子坐得极为端正,眼观鼻、鼻观心的坐着,既不吃茶也没有动那些点心,而他对满殿的欢声笑语是充耳不闻。

四皇子终于轻轻咳了一声开口了:“父皇的病,如何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就让满殿的欢快烟消云散。

太子先抚抚太后的手:“我今天中午服侍父皇吃了半碗粥。”

“吃了半碗?!”太后高兴的握住太子的手:“当真?怎么也没有打发人告诉哀家一声。”

太子看看福王:“到了晚上二弟要服侍上半夜的,孙儿只是想看看父皇是不是再能吃下半碗粥去;如果父皇的胃口当真好转,再由二弟向太后报喜。”

太后连连点头抚了抚太子的头:“你向来是个稳妥的性子,哀家是知道的;你是为了哀家着想,不过哀家现在…”她的眼圈一红险些落泪,自己心里清楚皇帝是不可能好转,不过就是拖时间罢了。

太子连忙安慰太后,同时瞪了安皇子一眼:“四弟,太后是千金之体,是我们这些兄弟的依靠,以后说话要三思再开口。”他还是第一次如此明明白白的斥责自己的兄弟们。

安皇子欠身:“是我的错,皇兄责备的是。”

福王和康王又是说又是哄,好不容易才劝转了太后,让她重新平静了下来。

红鸾忽然间遍体生寒,无风吹过汗毛也都站了起来;现在她看得再清楚没有,满殿上的欢声笑语其实就是明晃晃的枪尖;而那温馨也不过是装饰了的暗箭。

满殿之上的人没有恶语相向,却已经开战了;眼前的情形让红鸾心里极为不舒服,还不如御花园中康王举起的拳头。

福王和太子的用意很明显,好像都已经认准四皇子般,难道他们和康王的想法一致?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宫中成年的皇子不多,数来数去也只有眼前的几个人而已。

红鸾的目光在四皇子身上扫过,在此时算计了福王和太子的人当真是安皇子?那他就不止是不简单了,心计放到一旁能一忍多年到现在才发难,只凭此点就不是太子和福王能比的。

太子也隐忍了多年,可是他倒底是太子在很多方面比安皇子要强得多,至少不敢有人当面给太子难堪的。

第353章暗斗第354章不堪用

红鸾看四皇子平静如水的脸,心里就一阵阵的发毛:安皇子不喜欢她、还要谋算她的事儿,是打心底泛起寒意来,被这样的一位皇子盯上,那当然是死多生少了;但是红鸾此时想破了头,也不清楚四皇子为什么要和她这个小小的恭侍过不去。

细细回想起初见安皇子的时候,想起了花掌工,她全身寒意更重:难道说当时是、是安皇子?!

她看到安皇子微微转过头来,连忙低头不敢再看过去:应该不是吧?她需要静下心来好好的想一想才成,胡乱冤枉人不是好事而且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的。

但如果真是安皇子所为,那此人多么可怕?她轻轻的战栗一下,那将是她在宫中见到的最可怕的人。

太子斥责了安皇子之后,又微笑着对他说道:“四弟也是无心之失,不过现在一切都要以父皇和太后的身子为重,说话行事的时候要再三思量一番才好。”话说得很平和,只是他得眼中似乎有冷芒闪过。

安皇子这次站起身行礼:“是,皇兄教训的事。”很是谦卑的样子,只是说完之后他微微抬起头来:“太后,红鸾恭侍也到了,您不说要问问她得意思吗?”他把话题牵扯到了红鸾的身上。

太子的眼微微眯起来,看看远处的红鸾没有开口;开口的人是福王。

“红鸾恭侍?”福王笑着把茶亲自递给太后:“我来时倒是看到她了,还奇怪她现在应该在御书房领差事的,不好好的当差来慈安宫做什么;原来是太后唤她前来,不会是她那么入太后的眼,又要封赏她吧?”

他看了一眼安皇子和五皇子,带着笑意的目光投放在红鸾的身上:“正好我有件事儿想对太后说呢,孙儿和太后一样觉得红鸾恭侍是个能干的,前两天我还问她可愿意跟了我。”他的话说到这里微微顿了顿,看到五皇子脸上的尴尬,以及安皇子没有变化的脸之后又笑了笑。

福王的笑意让安皇子的脸微微有些变化,既不是恼怒也不是尴尬,说不清楚的神色一闪即没;福王又继续道:“这个恭侍倒是大胆的很,居然对我说什么已经在御书房当差,我们这些做儿子的在此时不好好的想着如何伺候父皇,怎么能抢老子的伺候人。”

太子剥着葡萄闻言手指用力有点点的,手中这粒葡萄流出的汁液要多一些;也只是多出一点点来,不是仔细留意是看不出来的。

福王说到这里很有眼色的接过太后手中的茶盏:“孙儿当时听了感觉她是个识大体的,完全不枉太后您对她的疼爱,当时就向她赔礼道歉;回去后我还对皇兄提起此事,感叹了一番后我们兄弟都认为应该对父皇好好的尽孝道才对。”

“就如皇兄刚刚所言,现在还有什么比父皇、太后的身子更重要呢。”福王说完给太后奉上剥好皮的葡萄,“皇兄亲手剥的,今年新下来的葡萄有点酸味,正和太后您的胃口。”

红鸾跪在地上一句话没有说,可是此时的她与原来的她已经根本不同:知礼明义的好女子不是没有,但是如她这般明大礼知大义的人并不多,她的身影在殿中众宫人的心中马上变得高大无比,心里惭愧不如红鸾多矣。

红鸾自己也有些晕,她的确是没有答应福王什么,可是碍于身份她也没有敢直接一口回绝了福王:虽然她也拒绝了。但是她记得清清楚楚自己没有说过那些话,原来在御书房当差还有这等好处?如果早知道,还用她绞尽脑汁的烦恼嘛。

听到福王这番不紧不慢、有条有理的话,她当然知道福王和太子是有备而来;悄悄看一眼四皇子,看到他平静的脸不清楚他是不是料到了。

半响也听不到四皇子的话,看来他是没有想到福王会说出这么一番大道理来;一个孝字当头,把大英雄都能压得弯腰,就算是皇子又如何?安皇子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他也不敢弄个不孝的罪名。

太子没有说话,福王开后也没有直接指责安皇子的不孝,如果他敢再坚持让红鸾去服侍五皇子就是自寻麻烦:不用太子和福王开口,相信太后就会很不快的。

太后听完福王的话,看着太子和福王微微点头:“你们是真的懂事了。”很是欣慰的语气;她此时夸奖福王和太子,当然是对安皇子有所不满了。

五皇子开口:“我刚刚没有想到…”他是不敢再要红鸾服侍自己,不止因为红鸾是在御书房当差的原因,还有福王明明白白的告诉他——我看上她了,而且还在你之前;他对红鸾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安皇子说红鸾不错他也感觉很好而已。

君子不夺人所爱啊,再说在宫中他早已经习惯不和康王和福王争任何东西,这也是他得生母三天两头交待他的话,这也幸亏是福王,如果他所要的宫女是康王看上的,想来此时他的脸上早挨了拳头。

安皇子忽然开口打断了五皇子的话:“二皇兄所言极是,倒是我想得不周;”他微微一顿看向红鸾:“御书房现在的差事也不多,真伺候父皇的人都在奉元殿里;太后,我看她倒是极伶俐的,这两天奉元殿的人打发了不少,正是少人手的时候——我刚刚为父皇设想的太少,现在想想这么伶俐的人应该让她伺候父皇,也正是我们做儿子的一番孝心。”

他开口就是顺着福王的话说下来,扣住一个孝字做文章,福王和太子不想再红鸾身上纠缠,他们的目的是想借今天的机会让太后明白,皇帝被气倒同他们没有关系;所以他们开口就是把事情引到皇帝身上。

可是安皇子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咬住红鸾不放,把话题又重新带回到红鸾的身上,向他的两位皇兄表明,今天他是不会放过红鸾的:无论是太子不在意、还是福王的在意,他都不会放过红鸾,定要送她走一条不归路。

354不堪用

此时皇帝已经是病危,不管他现在能不能吃下东西去,谁心里都明白他不过是拖日子而已,绝不可能再有好转。(这里字迹模糊中…)按礼制就应该选最后服侍皇帝的人,虽然最终不会活葬,但这些宫女太监都会跟到陵寝做活死人,终老在皇帝陵里永生永世不能离开陵寝一步。

比起死来,几十年对着那么一方小小的天及院子静静的等死,实在是不如一刀来个痛快的好;那是煎熬,几十年的煎熬。所以守陵的这批人没有谁能活得过五十岁去,都早早的白了头发、早早的追随那死去的皇帝于地下。

安皇子这话一出就等于是送红鸾去黄泉路的起点,可是偏生他说的话并没有杀机,只是他对皇帝的一番孝心。

红鸾不知道此事的凶险之处,但是她知道自己在大仇未报之前不能离开皇宫的;当下就有些着急,可是她求恳的目光看的不是太子和福王,而是五皇子。

安皇子此举当然不会只为找红鸾麻烦而已,如此咬住红鸾不放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对付太子和福王——原因红鸾不得而知,她也不认为自己能对太子和福王的大事有什么影响,可是她知道不能如了安皇子的意。

不知道原因不要紧,只要让他得用意落空就是对的。凭着做乞儿养生的本能,她下意识的向五皇子求救而没有理会福王和太子,她如果向福王和太子求救的话,直觉告诉她就会让安皇子很开心的。

五皇子看到了红鸾可怜兮兮的目光,他被安皇子打断话后没有再说话是因为事情已经解决,红鸾不会再服侍他:可是此时让红鸾去服侍皇帝,他哪里不明白结果是什么,想到事情的起因是自己,如果不是他的话红鸾就会安心的在御书房当差,直到他得大皇兄太子殿下登基,依然还会留在宫中。

再想到红鸾今天早上还帮他们做事,此时就要送她去做活死人,他得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福王已经开口:“她去服侍父皇?”唇边笑意带着三分的冷意:“四弟,你要想对父皇尽孝心也应该用你的人,对不对?”他的目光落在安皇子的背后,把安皇子的人吓得连头也不敢抬。

五皇子听到福王不同意,看看太子才打着胆子说道:“其实红鸾恭侍当真不能去服侍父皇的,因为礼制要求一不可以是父母用过的人,二来也要求要自幼入宫,再宫中学过规矩礼仪达六年之久的人。”

他被四皇子看了一眼话有些哆嗦,不过还是坚持着说完了,“红鸾恭侍现在还是太后的人吧?而且她入宫还不足一年,如何能去父皇那里伺候。”

他得话没有错,礼制上是的确如此的:只是这样的规矩早就被打破了,被使去守陵的宫人大半都是被新任的太后、太妃看不顺眼的人,那里还管什么六年不六年的规矩。

当年的太后把两个先帝新宠美人贬为女史,打发去服侍先帝一辈子,那两人了不过入宫才一年多而已。只是却没有人敢对当时的太后提什么规矩,也就是因此安皇子才会说出那番话来,也是因此福王反驳他没有提什么规矩。

可是五皇子提起了。其实这与他来说是极为正常的,因为他最擅长的就是在不正确的时候,提起最正确的事来。

太后没有说话,福王也没有说话,在五皇子说完话之后大殿之上忽然就静了下来。

五皇子左右看看,再椅子上不安的扭动有些无助的样子:此时他再发现自己不是说错了话,还真就不是再宫中长大的人了。

红鸾低下了头,她的确是想让五皇子帮帮她,可是也没有想到这位五皇子的杀伤力如此之大,开口就能让殿上众人都合上嘴巴:她因为入宫时间不久,不知道五皇子话中其实隐隐有向太后质问的意思——当然不是五皇子的本意了,但是话说出来入了旁人的耳朵旁人如何想,却同五皇子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红鸾知道五皇子敢质问太后当年的所为,现在她只怕身子要软上一软的。

大殿上一静下来,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红鸾的身上;此时五皇子话说出来,总不能说他的话是极对的,那等于是指责太后当年做错了事情;好像只有牺牲红鸾了,只要让红鸾去伺候皇帝,那么久能堵上所有的人嘴,绝不会有人敢对太后非议半个字。

四皇子咳了一声:“伺候父皇主要是心,只要是伶俐的人,只要她有好好侍奉父皇的心…”

父王看一眼太后嘴唇动了动,看向太子没有说话:此时说话太容易招惹太后的不快了。

太子微微咳了一声打断四皇子的话:“我记得皇贵妃曾在永乐宫中宣了太后的口谕,让红鸾恭侍以后照顾我,是不是太后?”

太后微微点头,她现在绝对不想听到有关伺候皇帝的话,以来让她伤怀提醒她儿子活不了几天;而来也让她难堪。当年的事情那个知道的人可不少,不说大家也就淡忘了,提起的次数越多于她越是不利。

“的确,爱家让红鸾去御书房学些规矩,就是为了能好好照顾太子;太子身边实在是没有什么人,怎么能让哀家放心。”对于太子岔开五皇子提及的事情,她是高兴的。

太子谢过太后转头看向安皇子笑道:“如此,说起来红鸾恭侍是太后的人,也是太后赏给我的人——半个是慈安宫的人,半个倒是我东宫之人;四弟不管想让红鸾去做什么,是不是也应该先问过太后,然后再来问问我的意思?”

说到这里他看着安皇子:“四弟的孝心真得是很让人感动,为兄我应该做个表率的,只是东宫之中因为多次的刺杀;”他的声音微微一低,手不经意的好像握紧又松开,却还是落到了太后的眼中;他并没有停下口中的话:“伺候的人早已经不多,现在太子妃和良娣身边听用的人也就是礼制规定的一半儿;而我身边常伺候的也只有一老一小两个太监,其它的都是粗使之人,不堪用啊。”

355章好本事

太后在太子说话的时候,伸手轻轻的拍拍他的手,想到多年来自己和皇帝待太子确有些疏忽之处,甚至在宫中让他几次面对刺客的剑:至今也没有捉到刺客也是她心中的刺,自然而然的就生出不少的愧疚来。

看太子的目光柔和慈祥了许多,想到他和福王今天的言行,心下当真有三分信了他们兄弟的话;至少是相信了太子:这孩子不容易啊。

“倒是二弟说得极为有理,我们要对父皇尽孝就要用自己的人,怎么能打太后之人的主意呢,你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四弟?”太子的声音如同平日里的温和:“太后当年给先帝的可都是自己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太后亲自调理出来的,这样太后才能放心她们伺候先帝啊。”他轻轻一句话就把太后当年的所为抹平了。

太后听得唇边露出几分笑意来,相信以后就算是有人提到她当年所为,有太子的这几句话自然就好多了。

“不知道四弟要给父皇几个人用?我看四弟是早有此心吧,带来的人就很有几人是不错的。”他只字不提五皇子的话,借着福王的话把茅头指向了安皇子;对安皇子身后的人抱以和善的微笑,完全无视她们的惊慌。

福王的眼微一收缩,很快就笑起来:“就是,看来还是四弟最有孝心,是我们兄弟所不及也。”他的目光在红鸾身上扫过,最后落到太后脸上:“太后,您说是不是?”

太后点头:“你们兄弟有这番孝心的确很好。”话模棱两可,她并没有完全赞同太子和福王的话;显然对两兄弟的疑虑与恼意并没有完全消除。

安皇子的脸色有些难看,可是他的神色变化落到红鸾的眼中,有些突兀;在红鸾看来,四皇子应该自始至终都面无表情才对。

她安静的跪在地上除了请安外,没有开口说过一个字;此时此地没有她开口的余地,所说的话也不是她能掺和的,如果她想活命的话;红鸾清楚,所以沉默的把她自己的性命交到大殿之上的贵人手中。

她当然不愿,可是除此之外只会死得更快;命悬他人手上的感觉让她如坐针毡,紧张的几乎透不过一口气来,却又是那么的无可奈何;除了等之外她能做得还是等。

安皇子轻轻的开口:“皇兄说得是,又是小弟所虑不周,回头就把两个宫人送到奉元殿去。”

福王轻笑摇头:“四弟也太心急了些,先把人送到东宫来让我们皇嫂调教她们一番吧;去伺候父皇总要好好的再学学规矩才成,本来由太后调教最好,只是我们做儿孙的怎么好总劳烦太后?应该是我们为太后分忧才对。”

他轻轻两句话就把四皇子的人弄到了东宫里,怎么可能让四皇子此时安插人手到奉元殿中?他和太子都不可能坐视不理的。

太子已经答应下来:“二弟说得有理,太后您看这么做可以吗?”

太后点头:“可以。”她对几个孙子的明争暗斗是清楚的,所以现在有些不快了;没有谁喜欢小辈们不和的,尤其是在她儿子性命垂危之时。

四皇子自然只能把人送到东宫去了,而且这两个人还由不得他做主,要由太子指定了;要知道跟在他身后的人都是自幼跟在他身边的人,被太子带走哪一个也不是他想看到。可是今天的事情已经由不得他做主。

“小弟虽然所虑欠周,但是也看得出来红鸾恭侍的不同来,她可不止是得到了太后的喜欢呢。”安皇子的笑带着一丝阴冷映入红鸾的眼中:“又得到了太子和二皇兄的喜欢,倒也是她的造化。”

太后闻言看向红鸾,目光平和;而太子和福王却都看了一眼安皇子,谁也没有开口说话。此时太子和福王说话反而不好,只会越描越黑罢了,真得惹太后生气着恼认为他们兄弟对同一个女子动心,只怕红鸾会立时会杖毙而死:安皇子今天还真是和红鸾耗上了,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把红鸾逼到绝路上去。

在太子和福王的联手下,安皇子吃了大大的亏却在太后面前不能声张而哑忍;而他的这次反击出奇的赢了,虽然眼下来看没有太大的作用。

福王看着他笑了笑,笑得极为温和却自袖中拿出一样东西来给太后:“太后,孙儿今天来是有要事的,无意中发现了这种东西还请太后过目。”他递出去的是一本帐册。

太子看一眼福王:“你也是有要事来见太后的?我也是如此。”他自袖中拿出几本奏折:“此事非同小可,孙儿不敢自作主张,特来请太后过目。”他递给太后的是一叠奏章,不多也不算少,大约有七八本之多。

太后有些疑惑的看看太子和福王,当然是疑心他们在联手做什么事情;但是太子和福王都回望着她无畏无惧,目光已经坦承他们的确是有谋而来。

太后收回目光先拿起太子递上来的奏章来看,看着看着脸色大变,然后飞快的看过七八本奏折后看一眼太子,伸手拿起了福王奉上的帐册。

看完之后她大怒的把帐册摔在地上:“你自己看看吧,倒没有想到你有如此的好本事。”五皇子看看动也不动的四皇子,以为是太后在发作自己,颤动着身子起来就要去拣地上的东西;而显然他误会了太后的意思,再一次在正确的时候做了不正确的事情。

“你给哀家坐下,哀家没有说你,谅你也没有如此大的本事。”太后斥责五皇子后看向四皇子:“你很坐得住啊,给哀家把东西拿起来好好看看!”

四皇子一脸的惊恐:“太后、太后您在斥责孙儿?”他完全是不敢相信的样子,说完话还看看太子和福王,好像是在指责他们、也好像是想问他们倒底发生了什么。

太后的脸却没有收起来:“不是说你还在说哪个,在哀家这大殿之上除了你之外,你的四个兄弟加一起也没有你如此的本事。”

康王安静的半天,此时忽然起身把帐册拿到了手中看了两行后,看着安皇子吃惊的张大嘴巴:“你胆子,果然比我大多了;我如果早知道,就是你求我我也不敢动你一指头。”

356章不拿主意

安皇子看着康王没有说话,只是过去把他手中的帐册拿到手中看了几眼,然后脸色越来越白,最终他把帐册丢在地上:“太后,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太后看着他:“哀家也不想它是真的,你可有什么证实它不是真的?”

安皇子失魂落魄的站了半天抬起头来:“太后,孙儿真得什么也不知道,也无法证实它不是真的;孙儿只是想它不可能是真的,也许是有人要害孙儿。”

太后看着他:“谁要害你?又为什么要害你?”

安皇子盯着自己的脚尖,并没有去看太子或是福王一眼:“孙儿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如果话里有什么不妥还请太后莫要怪孙儿。几天前朝中大臣上书要让福王摄政,此举陷二皇兄于不义之地失了父皇和太后的欢心。”他没有什么顾忌的直言此事,倒让太后的脸色稍稍一缓。

“接着父皇因知道此事而病情加重,不少人疑为皇兄所为,而皇兄也有些辩无可辩,从而也失了父皇和太后的心;宫中年纪大些的皇子并不多,数来数去也唯有我们五个而已,可是今天三皇兄不知何故拦住我暴打,自然也就让太后震怒,与父皇和太后的期望不符。”

他长长的吸了一口气:“至此三位皇兄都不能让父皇满意,接下来当然是我;可是我在宫中并不出彩,也甚少与人有来往,朝中之事也从不过问掺与,更不喜欢和人争执,所以、所以有现在这个帐册!”

安皇子说完一双眼睛现出了湿润来:“太后,孙儿真得什么也不知道,对于这帐册的真假也无从判定;可是骨肉至亲,孙儿不相信、不相信他会做出如此之事。”

太后盯着安皇子看了半晌:“老三没有说错你,你倒真是有些胆量,哀家也是今日才知道;敢言众人不敢言之事,你也不用太过妄自菲薄了。不过,以此来就说此事同你有关,却也太过牵强了。”她的话锋一转居然把四皇子的罪名就这样抹掉了。

红鸾听得佩服至极,原来不明白安皇子的话现在已经完全懂了:她不知道那帐册上都写了些什么,但是自太后等人的话中明白那帐册和四皇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那帐册的人和四皇子有莫大的关系而已。

四皇子吓得脸色苍白急急的辩称,把宫中极少人看破的事情说出来后,再把帐册和他自己绑在一起:自然会有人出口替他说出那句他最想说的话——那帐册并不能证实他如何了。

接下来四皇子也就不用再说什么,因为太后替他说出来了,就算是太子和福王如果没有确凿的证言与证物,都不能胡乱开口。

四皇子颤着身子:“可是、可是孙儿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