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妃回头:“姐姐,我们这不是正在拦嘛;唉,你没有看到那绳子嘛,闪慢点吧一会儿就会花了脸的,这可如何是好。”

697章全无关系

华妃瞪惠妃却也拿她没有法子,眼睁睁看着红鸾和韩大王妃引着一大票的人向慈安宫而去;她额头上的冷汗马上流了下来,心知这次的事情真得大了。闹到慈安宫去,太皇太后肯定会生她的气啊,以为她要解自己之围而不顾慈安宫的安危。

她顾不得腰疼扶着宫人就追,一面追一面大喊:“福王妃、纯昭容,是本宫错,是本宫错了还不行吗?你们停下来容本宫向你们赔个礼,本宫实在是没有恶意的,你们误会本宫了。”她现在不认错成吗?太皇太后今天摆明是不想掺和此事的,她说什么也不能让祸水流进慈安宫啊。

她生怕红鸾和福王妃听不到,连喊了几遍;今天她的脸面是丢尽了,可是想要算帐也只能等他日,眼下还是让红鸾和福王妃不要再胡闹,把太皇太后惹恼不说再引来朝臣的非议,那可对她上官家没有半分好处。

她很清楚自己能在宫中呼风唤雨是因为什么,所以保上官家就是保她自己,保全太皇太后就是保全她自己;为此一时之辱她认了,咬牙忍这一次才能有日后可言。

直到这个时候她才明白,今天红鸾是安心要大闹,要图谋的人根本不是她华妃,应该说谋算她只是开始,最终是算计太皇太后和上官家的。可恼的是,她居然一无所觉的任红鸾闹将起来。但是,只要现在能拦下红鸾和福王妃,亡羊补牢犹为晚也。

只是她明白红鸾最终想要对付的人是太皇太后和上官家,此时又怎么肯听她两句好话就停下来?如果是在坤宁宫中她就对红鸾服软,不给红鸾发作的机会也就罢了,此时却已经拦不住了。

红鸾和福王妃的耳朵都很好使,听到华妃的叫喊她们一面跑一面回头,穿过重重人头和华妃的目光相撞,她们对着华妃微微的一笑。笑得极轻极轻,如果不注意绝对看不到,就算是注意的人也可能会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她们无声的回绝了华妃,刚刚可是让你华妃威风的很,现在是她们稍占上风的时候岂能说算了就算了?当她们是傻子嘛。

就凭太皇太后和华妃等人,趁红鸾不在宫中而动得那些手脚,今天红鸾也绝不会轻易放过她们的;风水轮流转的,很不好意思,现在轮到自家发威当然要好好的给她们些教训。因为红鸾和福王妃都是极识礼的人,尤其是在还礼时很大方的了;再说了,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收手扫了大家的兴啊。

红鸾微微仰起下巴又看一眼华妃,回头继续飞奔;她和福王妃全力一跑就是太监们也跟不上啊,更不要说是华妃那个伤了腰,走路痛得呲牙咧嘴的人了。

很快慈安宫的宫门就出现在众人的眼里,看得皇后那叫一个激动!今天她要看看太皇太后这个老妖婆如何收拾善后,上官家的女儿是厉害,但是她却有红鸾和福王妃——正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活该太皇太后和上官家倒霉了。

红鸾和福王妃飞奔过来把慈安宫的人吓了一跳,已经有人马上去报给太皇太后知晓,也有人过来要拦下红鸾和韩王妃。不用说,那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太监马上飞到一旁去歇着了。

韩王妃和红鸾并没有直接奔进去,也没有马上就把绳子挂到慈安宫的宫门上,她们反而跪倒在宫门前用力的叩了几个头。看到她们如此自然也有人报给太皇太后知晓,同时让慈安宫的人也大在的松了一口气。

由红鸾开口把坤宁宫里发生的一切说了出来,说到伤心处是闻者流泪,她自己更是哭成一人泪人儿;她并没有说太久的时间,说到最后当然不免还是那句以死明志,也要证明自己的清白无辜。

当然也没有忘了给上官家拨几盆污水,说他们势大云云,宫里之大也没有她容身之所之类的,也只有一死作罢。只求太皇太后能还她个清白之名,让她在九泉之下也能含笑。听得慈安宫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胡乱上前拦人了。

韩大王妃也不惧他们过来拦人,绳子一抛重演在清华宫门的一幕,她们姐妹又开始结绳结了。这次慈安宫的人比哪次跑得都快,再慢点生怕这两个真得死在自己宫门前。

宁才人看到这里居然笑了笑,转身看看走到一旁拣了个干净点的石头,把自己的皮裘大氅垫在上面坐下了。她知道,今天真正的好戏要在慈安宫门前上演,不好好看个清楚真得对不住自己。

红鸾和韩大王妃把绳套结好后,华妃也赶到了。此时的华妃脸色并没有因为赶过来着急而脸飞红霞,反而是白中透青瞪向宫门前的二人;她一掌拍提身边宫人相扶的手,也不理会皇后径自越过皇后厉声道:“你们还想做什么,装神弄鬼的以为这里的人都是傻子不成?你们那绳套根本就是活的,吊不死人!”

她是恼怒到极点了,因为认错也不成真被她们闹到慈安宫门前,她自然要力挽狂澜,不能再让红鸾二人闹下去。刚刚红鸾她们掉下来时的情形她看到了,自然懂得那绳套只是吓人用的,此时指出来就是为了让慈安宫的人听明白,一会儿太皇太后出来也好应付。

红鸾闻言:“华妃娘娘果然是恨不得我死啊,居然还嫌这个绳套勒不死人。要不,麻烦您向太皇太后讨杯毒酒,我喝完再吊去你就完全放心了。你去求毒酒,拿来我绝不皱一下眉头全倒进肚里。”

韩大王妃却说得另外一句话:“你说这个强套不会吊死人,要不你先来试试如何?不必担心你走不远时我们姐妹就会在黄泉路上赶到,和你同赴阎罗殿辩个是非黑白出来。你们上官家在地府,没有那么大的势,阎罗王不会给你们上官家面子吧?”

华妃被她们两个人气得差点破口大骂:“是纯昭容名节有损,你们不要句句扯到上官家,此事和上官家没有半点关系。”

698章偏好

华妃的话刚落,红鸾就听到背后传来骚动,不用回头算时间也知道应该是太皇太后出来了,她唇角闪过冷笑反唇相讥华妃:“是,此事和上官家全无干系,就如华妃你不是仗了上官家的势,就在宫中横行无忌,皇后娘娘面前失仪无状、目无尊卑上下。”

“当然和上官家全无干系,华妃娘娘你自己一人已经气势如虹,不把皇上放在眼中、不理会皇后娘娘的喝止,无凭无据就污我清名,以名节有损而要逼死我这个从五品的昭容。满宫之中的嫔妃,敢如此做得只有您华妃娘娘一人,为什么?当然是和上官家全无干系,你一定这样说,是不是?”

红鸾指着华妃字字如刀就劈到她的脸上,听得皇后抬头挺胸怒目而视华妃。

华妃的脸终于红了,血气上涌、气血翻腾的她指着红鸾大喝:“你给本宫闭嘴!”

红鸾不惧淡然回一句:“遵华妃娘娘之命,你让妾闭嘴妾这就闭嘴,而且遵娘娘之命永远的闭上嘴,再也不会说出什么实情来。只是真相如何却不是华妃娘娘你靠着上官家势大,就可以一手遮住的!”她说完猛得转身:“姐姐,我们上路吧。”她看到了太皇太后却根本视而不见,也不行礼只是准备着寻死。

韩大王妃点头:“华妃和上官家的人要我们姐妹死我们姐妹就死,我们的小胳膊拧不过人家上官家的大腿。臣妾只请皇后娘娘转告我家王爷,上官家势大,人家姑娘还没有嫁入福王府就容不得我这个侧妃,咱小小的一介将军之女如何敢和人家上官家的姑娘相争?倒真不如一死落个干净!”说完她抱起红鸾就把她的头挂在绳索上,然后她一跳也把自己吊起来。

此时太皇太后终于忍不住怒喝:“住手,住手!”可是红鸾和韩氏王妃直挺挺的吊在她面前的宫门上,她叫住手那两个人也不会自己跳下来。

“还不给哀家把她们放下来,你们都是死人不成。”太皇太后气得身子都发抖了,原本是想躲在慈安宫里不出来,现在她是悔青了肠子。早应该想到是躲不过去的,依着红鸾的胆子有什么是不敢的?闹到她宫门前是很正常的事情,真得只能怪她自己给红鸾闹到门前来的机会,早早赶到清华宫去也就不会有眼前这一出了。

听着人在她面前左一句上官家如何,右一句上官家如何,她是真得很恼怒、非常的恼怒;但是当着这么多人她能做什么,还是能说什么?要知道她早已经不是上官家的人,而是皇家的媳妇,如果此时她怒而为上官家开口分辨,让人如何看她。

所以她只能由着人在她面前大骂上官家而假装没有听到,且同时恼了凤华,认为她实在是不如她的姐姐元华多矣;如果是元华绝不可能让人闹到她的宫门前来,还让人指着她的鼻子大骂上官家势大不是东西。

红鸾和韩大王妃救了下来,但是两个人却还是拼死拼活的就是要自尽不可。太皇太后的威仪在此时不管用了,因为红鸾和韩氏王妃根本不听她的,而那些宫人太监也按不住红鸾和韩氏王妃;有福王妃一个人就能让这些宫人进不了身。

于是就成了眼下看上去可笑却让太皇太后嘴唇都有些发青的情形,把红鸾和韩大王妃救下来,韩大王妃一记扫堂腿或是几下老拳,就把一众宫人和太监打得东倒西歪。然后韩大王妃再抱起红鸾来让她的头挂在绳套里,她再自己吊上去;周而复始,不管太皇太后是怒喝、还是好言,韩大王妃和红鸾就是非要求死。

闹了好久,皇后看着太皇太后提醒了一句,难得她也能提醒太皇太后,使得她有点眉飞色舞:“一心求死当然是连死都不怕了,她们还会怕什么?此时太皇太后不如给她们做主,说不定事情还能有点转机。”

太皇太后正被红鸾和韩错王妃弄得头上火大,当下就回头喝皇后道:“还不是你的错,你位居中宫居然发生如此事情,还有脸到哀家面前来说话!”她显然是被红鸾和韩氏王妃气得失了理智,要不然断不会在此时喝斥皇后。

皇后听到马上就不干了:“太皇太后,是非曲直自有公论,岂能遇事都是旁人的错,甚至连我这个皇后都要担上错,偏就上官家的女儿就没有错!今日之事众人有目共睹,本宫哪里处置失当了?如果不是华妃一意孤行,不把本宫放在眼中,不听本宫的良言相劝,岂会有眼前之事?”

她说完甩了一下袖子冷冷的道:“太皇太后,纯昭容死了本宫如何向皇上交待还是小事儿,这福亲王的王妃也被华妃逼到自尽的地步,啧啧,朝廷上的那些大臣们,总会向太皇太后要个说法的。”说完转身不退开了,摆明是懒得理太皇太后。

如果不是知道一会儿皇上会来的话,她就走人了。你太皇太后厉害、能耐,那你自己收拾残局吧,我看,你要如何让这两个寻死的人停下来不寻死。宫里好像没有什么人是福王妃的对手,嗯,皇帝身边的那个刘公公倒是高手,可惜人家只听皇帝的。

侍卫们一拥而入也成,可是不要忘了那一个是从五品的昭容、一个是亲王的侧妃;是那些侍卫能近身的人吗?那简直就是皇家自己给自己脸上抹黑。

皇后连装作着急的样子也免了,站到一旁吩咐人给自己安坐:又是跑又是站得,她可是累坏了。中间她还不忘给红鸾和福王妃使眼色,让她们放心有她在谁也不要想碰她们一根汗毛,就算是太皇太后也不成。

要知道,皇后最大的一个偏好就是和太皇太后对着干。

看着红鸾和福王妃在自己的怒喝下,再一次轻轻把自己挂在绳套中后,太皇太拍终于知道皇后的话说对了一半;这两个人是不是真寻死她不清楚,但分明是借着“死”字不把她放在眼中。而她再这样怒喝下去不但没有用,而且还会让人诟病她不顾孙媳和官妃的死活,只为偏心上官家的女儿华妃。

699章彪悍的韩老夫人

太皇太后终究不是华妃这等初出茅庐的上官家新人可比,她深吸一口气后吩咐让人继叫救人后,叫了她宫中的大总管过来:“你马上去传哀家口谕招韩将军和韩夫人来见哀家。”她治不了韩大王妃就让那韩家老的来治。

红鸾听得清楚有些担心,在绳套上悄声道:“怎么办?惊动两位老人家了,实在是…”她可不想给人家的爹娘添麻烦的,而且也怕韩帼英因此被父母教训。

韩大王妃却对红鸾使个放心的眼色:“你看我还不知道我父母吗?我这么好的人,那当然是有天下最好的父母了。本来我还可惜不能把我娘弄进来宫里来,现在可是太皇太后自己去请的。唉,太皇太后常诵经的人,没有听说过请佛容易送佛难嘛,说实话,我很同情太皇太后。”她说完再一次被人弄下去。

不过她一面和红鸾说悄悄话,一面继续已经做得很熟练的自尽之事;再次成功的把红鸾和她挂到绳套里后,就听到有人的大吼:“鸾儿——!”她眼前一花身边的红鸾不见了,只余下她还在绳子上摇来晃去的。

好在那绳套的结法是出自她亲亲母亲之手,看上去很吓人可是挂上去后根本不会勒到她们,不然她和红鸾怎么能说得出话来?但就算如此没有红鸾陪着她,一个人吊着吹风还真是寂寞啊。

终于她再被人抱了下来。看清楚那救下红鸾的人是皇帝,这次被救下来也就懒得动了,任由宫人扶着着她、抱着她,乖得就好像要睡着了。

然后一个黑影扑过来抱住她大哭起来:“帼英,帼英,你怎么就死了呢?!你怎么这么傻?”居然是福亲王。

没有等韩大王妃开口告诉福亲王她没有事儿,那福王就抱着她咆哮起来:“是谁,是谁害死了我的王妃?是谁?本王定要把她千刀万剐,本王定要夷她九族!”

皇帝抱着红鸾已经平稳下心神,发现红鸾毫发无伤听到福王的咆哮他吓得不轻,以为韩大王妃真得死掉了。不用说,韩大王妃当然是因为要保护红鸾而死,而且看到他二弟伤心至死的样子他心一痛,双眼瞪得通红:“二弟,皇兄定助你灭了她九族,不管是谁!”

这兄弟二人一发疯所有的人都噤声了,谁也没有看到过笑得玩世不恭的福亲王会如此可怕,谁也没有见过皇帝如此发狂。几乎下意识的所有人都看向华妃。

福亲王伤痛却不是变傻,他马上盯上华妃:“是你?!”冰冷的两个字几乎把华妃冻死在当场。

红鸾挣扎起来扯韩大王妃的袖子悄悄问了一句:“姐姐,你不会是太累睡着了吧?”这句话只有福王和皇帝听到了,两兄弟同时低头各自看向怀里的人。

皇帝的眼中全是探究,他想知道红鸾到底在想些什么:而福王则是有怀疑有惊喜有期盼,低下头就看到韩大王妃的一双晶亮晶亮的眼睛,然后福王猛得泄气坐倒在地上,心中却涌上来很多的欢喜,很好,她没有死。

然后他忽然又跳了起来,把韩大王妃也就推倒在地上,他看向皇帝的怀中已经还没有起身的红鸾:“鸾儿没有事儿吧?是不是受伤了?”看样子如果皇帝和红鸾不答他,他就会伸手去抱红鸾的。

皇帝马上抱着红鸾退后一步瞪福王:“朕饶过了你一次。”那意思就是威胁他,我可不会饶你第二次。

福王撇嘴,吓谁?我都下不去手杀你,你倒狠下心来杀我看看啊。如果真能杀掉我,算你狠,算你是个真正的帝王之才。他还是看向红鸾想确定她是不是安然无恙时,忽然耳朵一阵巨痛,韩大王妃那里已经揪住了他的耳朵。

“你在做什么?知不知道把人摔在地上会摔得很痛,知不知道现在地上很凉,你知不知道我最不喜欢冰冷的东西?”韩大王妃揪着福王的耳朵做茶壶状,一指一指点在福亲王的额头上。

福亲王看上去恼火了可是却没有发作,他只是尴尬的看看周围的人小声的不知道说了句什么,居然让眼尖的惠妃、娴妃等人看到他好像带着一点点的讨好!当下就让惠妃和娴妃石化,立在那里不敢相信眼睛所见。

“什么麻烦,小麻烦而已;”韩大王妃却摆了摆闲着的一只手:“我嫁给你了,我惹了麻烦你当然负责给我善后,不然我嫁人做什么?!”理直气壮的让皇帝都回头看了一眼。

红鸾看向福王有点同情他,不过却偷笑着问韩氏王妃,“这也是…”

韩大王妃点头:“我娘常挂在嘴边上的话。”说到这里她抬头看看:“我爹来了。”看一眼皇帝又拉了拉福王的耳朵,“你看人家来得多快,我真等你来救就变死尸了,明儿开始你要给我学武。”

福王的脸苦得都能拧出水来时,太皇太后终于忍不住怒道:“够了,够了!你们眼中还有哀家吗,你们在哀家面前演得什么戏?…”她话没有说完,红鸾和韩大王妃都不干了。

红鸾推开了皇帝、韩大王妃推开了福王,两个人跪倒在太皇太后面前:“妾(臣妾)知错!”

叩完了头两个人马上又去寻死了,这次还是真得不死不成,比刚刚还要坚决。

皇帝和福王过去相救,却被两个人梨花带雨的哭得肠子差点断掉:“上官家的人不容我们活,我们还是早死早好。”不管是谁也劝不了,劝不住了。

皇后等人过来也添油加醋一番,皇帝和福王的脸都黑了,盯着华妃的眼光都很危险。

正在此时韩夫人到了。

韩将军到得比他夫从早,不过他远远的站在一旁看着,就好像没有看到他亲生女儿上吊,和孟统领还客气了两句。

太皇太后看到韩夫人夫妻喝道:“你们是怎么教女儿的,如此的目无君上…”她话还没有说完,就看到韩夫人上前扭了一把韩将军的耳朵,然后就扑到她脚下跪下:“臣妾的女儿有错都是我这个娘亲不好,请太皇太后赐条绳子给臣妾,让臣妾今天跟女儿一起去了吧。”

霎间周围静得只余风声,大家都知道韩大姑娘的性子是如何来得了。

700章真是绝了

红鸾听到韩夫人的话身子都僵了僵,她如果不是正在寻死觅活中,真得很想回头看一眼韩夫人。不只是因为好奇,更多的是因为佩服,很想能向韩夫人请教请教。

韩氏王妃给她一个眼神:瞧,一山更比一山高吧?我们韩家那才当真是姜越老越辣,她这两下子在父母面前实在是不够看。她继续着寻死的大业,头也没有回更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反正她的父母她最清楚,就算她是闯了祸只要不是祸害平民百姓之类的,父母绝对是先保她然后回家算帐——你怎么这么笨?都教过你了为什么还会被人家揪住小辫子?

她被骂也是因为父母对她闯祸的本事不满,认为她应该有骂完人、打完人后,还让人找不到把柄的本事才对。至于眼前父母二人可不是她请来的,而且这次的祸事想必不会被骂得太惨吧?她可是很小心的不让人捉到把柄了。

至于太皇太后,红鸾和韩氏王妃都悄悄的看了好几眼,她们都没有去看韩夫人,但是太皇太后不看就太对不起自己了。现在太皇太后的脸上才当真精彩,有怒气但分明在竭力忍着,看得出来她很想一脚把韩夫人踢出去,再拿掉韩夫人的诰命,最后把韩夫人打上十几板子方能让自己缓一口心中的恶气。

但红鸾并不担心,她和韩氏王妃都知道,就算现在太皇太后气得要死也不能拿韩夫人如何的。不说韩夫人是二品的诰命,没有什么错就发落人会引来朝臣的不满,而她的夫婿可是朝中有数几个能带兵能打仗的好将军,军功不说现在边关那边也不是那么安静的,打了韩夫人就是打了韩将军啊。

打了韩将军朝中的武将们干不干?三十万的将士们干不干?因此韩夫人不能打,一指头都不能加在她身上的。

红鸾和韩氏王妃又把自己挂了上去,皇帝和福王那里怒气冲冲的又是救人又是吼:“到底是谁,非把她夷了九族不可。”原本不晓得是谁时,这么说得倒也无妨,但是此时兄弟二人的话落到太皇太后的耳中,就很不中听了。

再不中听太皇太后也只能听着。因为刚刚华妃并没有回皇帝和福王的话,她不知道是不是惊吓过度,还是因为倔强刚刚连向皇帝跪下都不曾。也就是说现在的皇帝和福王并没有认定是华妃所为,那么夷九族的说法太皇太后不能硬扯到上官家头上去的。

皇帝和福王那里不能发作,韩夫人也不能发作,太皇太后的脸涨得有些发紫,盯着韩夫人不知道如何应对了。有多少年了,她没有过这种束手无策的感觉;给韩夫人绳子当然是不行的,怒喝的话依着韩夫人的话说不定她当真来个触柱什么的,她的慈安宫大门上染了为朝廷、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将士妻房之血,实在是有辱她的名声。

太皇太后的眼角抽动着,因为她被脚下的韩夫人哭得头痛起来。不管是红鸾和韩氏王妃玩得把戏,还是眼前伏在她脚下韩夫人用得心计,她不是看不穿的,因为实在不是什么高明的手段;不过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但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在宫中会有人当真用这种粗鄙的村妇手段,要吊死在她慈安宫的大门前。

太皇太后揉揉额头,她总是要体面的也不想被人要胁,于是看向了韩将军;不过这次她学乖了,没有再喝斥韩将军只是看过去没有开口,但是意思还是很明白的:一个是你女儿,一个是你妻子,你就不管一管?君前失仪啊,罪过也不小了。

韩将军慢吞吞的走了两步跪倒:“臣管教女儿无方,又畏妻如虎,实在是愧见太皇太后、皇上,臣惶恐、臣有罪、臣…”他张口一句“我畏妻如虎”现次让周围静得人声不闻。

惧内的男人并不少,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但是大男人要面子没有人会在出了家门后承认此事,所以一般而言满朝上下都是大男人、大丈夫,个个都是一家之主、顶天立地到让家中妇人伏在脚下的存在。

其实谁惧内大家心里都清楚,只是这种事情还是要假作不知的好,没有谁会去揭人家的老底。就如韩将军的惧内满朝之中无人不知,但是谁也没有料到他会清清楚楚的告诉皇帝、告诉太皇太后:我怕老婆,我管不了我老婆。

太皇太后倒吸一口气,气得险些坐倒在地上:这韩家都是些什么人!

红鸾看一眼韩氏明白她原来无人去提亲,也不只是她的好名声在外,只怕和她的父母也颇有些关系。这样的父母,真得绝了。

皇帝咳了两声看着韩将军很有些无奈,这位大将军不要说是在战场上如何,就是听到他的名字就能让敌人闻风丧胆,不战而退;现在边关那里有些敌军蠢蠢欲动,可是却并没有明目张胆的来犯,和韩将军之威名有莫大的关系。

谁能说这样一位将军不是真男儿大丈夫?可就是这位威镇敌军的大将军,血染战袍笑傲疆场的大丈夫,居然对他说:我惧内我怕老婆——真真是让他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此事在朝中不是秘密,但是韩大将军你也不必说出来吧?

太皇太后瞪着韩将军真不知道说什么好,而韩夫人还在哭求赐她条绳子,这次她给自己的罪名又加了一条:悍妇嘛。现在更是让太皇太后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了,她瞪着韩将军真想开口夺了他的将军之位,但是她不能开这个口。

韩将军听到妻子的话也不再“臣惶恐”了,居然来了一句:“老妻死,臣万万不能活得。”众宫妃马上绝倒,福王连咳了好几声才没有笑出来,对他这位岳丈猛然间生出高山仰止的感觉,当真是服了,他对韩将军服得五体投地。

红鸾差点笑出来,看向太皇太后看她如何收场,逼死有功之臣一家人的罪名,就算是贵为太皇太后也是担不起的。

701章忠心

韩将军的意思很明白,太皇太后你要杀了我女儿,我老妻我就不活了;我老妻不活了,我也就不活了——反正,您老人家看着办吧,我们一家人的性命全交给你了。

皇帝看一眼太皇太后回身继续去救人,认为眼下还只管救人的好,其它事情少掺和免得把自己绕进去出不来;福王也不会去招惹麻烦,跟在皇帝身边忙得是不亦乐乎,仿佛根本没有看到跪在地上的岳父岳母大人。

红鸾再次被救下时对皇后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去扶起韩夫人来。接下来她当然又被韩氏王妃抢过去,继续挂宫门的大业。

皇后马上反应过来,是啊,现在可不就是交好韩家的大好机会?她马上过去亲手去扶韩夫人:“夫人,你误会太皇太后的意思,她老人家只是想救纯昭容和福王妃,有些太过着急罢了,到底是人命关天对不对?”

韩夫人谢过皇后再次对着太皇太后跪下,声言就是要替女儿去死;她身后不远处的韩将军依然还是那句话,妻在他在妻亡他死。

太皇太后瞪了一眼皇后,胸口更是气得发痛,可是再这样闹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不说,而且予她也没有半分好处;不得已她只得让尚仪去扶韩夫人;“哀家只是想让你劝劝福王妃罢了,如此闹实在是有失皇家之仪。”她是太皇太后,她高高在上惯了,此时就算是退一步却还是不甘心的,话里依然有怪罪福王妃胡闹的意思。

韩夫人岂能听不出来,再次跪倒地上以头触地:“是臣妾教女无方,世妾该死不敢求太皇太后赐绳子,臣妾现在就代女儿向太皇太后赎罪。”她叩完头这次爬起来就跑到红鸾和福王妃的身边抢着要先死不可。

红鸾倒没有想到韩夫人的身手居然比韩氏王妃还要好,抢了个绳套韩夫人就把自己吊了起来;那边的韩将军一看也急了,对着皇帝叩头:“臣不能再侍奉皇上,臣先走一步去侍奉先帝了。”跳起来就向一旁的大石上撞去。

霎间惊叫声响起,众宫妃吓得花容失色,谁也没有想到韩将军会来真得。

只是她们距韩将军太远,所以没有看到他在撞石之前嘴唇动了动,更加没有听到韩将军说了些什么也。但就在韩将军身边的孟统领却是听得清清楚楚:“拦住我啊,我的命就交给你孟大人了。”

孟统领真得有点哭笑不得,终于知道向来不喜欢和宫里人攀交情的韩将军,刚刚为什么对他那么热情了,敢情打一开始他大将军就在准备让自己救命了。能怎么办呢?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为国、为朝廷出生入死的一代名将死在自己面前吧?他只能从命去救人了。

太皇太后的脸不紫涨了现在是苍白的吓人,宫门前是乱作一团,她握住尚仪的手冰凉冰凉的;自她入宫以来今天是她最难堪的一天,如果韩将军和韩夫人当真死在她慈安宫门前,就算没有死成只要伤到,她百年之后的谥号会是什么她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好不到哪里去。

孟统领很好,太皇太后看到孟统领救下了韩将军,且没有让韩将军受伤,让她有了再封赏孟统领的念头。但是韩将军救下了,那边的韩夫人怎么办?她不肯乖乖的在一旁待着,那韩将军就有可能再死第二次啊。

太皇太后不得不开口:“韩夫人,哀家没有责怪福王妃的意思。”此事不可能追究福王妃和红鸾的罪责了,她就算是贵为太皇太后今儿也不得不认栽。

韩夫人却依然要寻死,她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臣妾就这么两个女儿;”她已经自女儿那里听说了红鸾,只是他们夫妻还没有来得及把红鸾认作女儿罢了;听到太皇太后说不怪罪她的女儿,以为要降罪于红鸾,所以她才开口就是两女儿:“她们虽然有些顽皮但是却是极良善之人,又是纯孝之人,如果不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怎么会走这条路?”

红鸾听得真想竖起大拇指,韩夫人不止是“勇武”过人而且极为聪慧。

“臣妾无能为女儿讨公道,哪里有脸做她们的母亲,不如一死落个干净啊。”韩夫人哭得花了一脸的妆:“臣妾这里拜别太皇太后了。”说完又去把自己挂到了慈安宫的门下。

太皇太后气得脸色再次转青,韩氏你要寻死干嘛非要吊死在慈安宫的门前,不就是指责哀家不给你女儿们做主嘛。她气得瞧一眼华妃,再看看吊在慈安宫门下的韩夫人、还有非要抢着要先死去伺候母亲的红鸾、福王妃,她咬牙再咬牙——今天看来是不能善了。

她这里迟迟不开口,那边韩将军又要撞石头了,万般的不得已啊她还能如何?想以红鸾和福王妃失义、胡闹而掩过去华妃之失的主意,根本就行不通的。终究她还是开了尊口:“韩夫人说得哪里话,有哀家在这里,福王妃和纯昭容有什么天大的委屈,也自有哀家为她们做主。”

红鸾等得已经太皇太后这一句话,马上和福王妃还有韩夫人跪在地下,母女三人是抱头痛哭;华妃那里却已经是双腿发软,看向太皇太后跪下:“太皇太后,妾只是关心纯昭容…”

此时红鸾还能容她再开口分辨,她大哭不断以头触地:“妾不能活,妾不能活啊,华妃娘娘说妾离宫在外就是名节有失;妾除了一死以明清白别无他法,请太皇太后赐妾三尺白绫。”

皇帝闻言大怒:“朕亲自接了纯昭容回宫,你指昭容名节有失是什么用心?是不是认为朕糊涂到如此地步,还要你华妃为朕操心才成!你果然是好大的心啊,是不是以后朕的朝事也要请教华妃才不会出错?!还是要请你华妃的父兄出来做个辅政大臣,才能保证朕不会亡国!”

太皇太后见皇帝如此震怒,最后还把上官家扯了出来,她连忙开口:“华妃的确是不对,但应该也没有什么坏心才对,怎么说也是出自一片对皇家的赤诚之心,到底纯昭容离宫在外也是事实。

只是此事怎么和福王妃扯上关系的?”她的话明着是维护华妃,其实是在维护上官家,在向皇帝暗示上官家对皇帝可是赤胆忠心的。

702章最大的果子

韩氏王妃在太皇太后的话说完后,马上泪流满面的道:“臣妾原本有些顽劣但是依然是冰清玉洁,可是没有想到华妃娘娘却指责我们姐妹名节有污——臣妾和福王大婚,所以才请皇上允许妹妹来陪臣妾几日,现在华妃指妹妹名节不保,那岂不也在说臣妾名节不保?”

“臣妾刚刚嫁人不久,这等话如何能受得?不就是上官家的姑娘要嫁入王府为正妃嘛,也不必用如此手段心计非要逼死臣妾,让王爷给臣妾一纸休书也就是了…”韩氏王妃不想皇帝答太皇太后的问话,因为那种骗人的话不要说是皇帝了,就算是她听着也恶心。

韩夫人开口打断了女儿的话:“孩子,你受苦了。有些话不能乱说得,你这孩子就是直肠子,哪里能指责上官家的女儿?太皇太后,臣妾的女儿实在是年幼不懂事,还请太皇太后不要降罪于她。”

太皇太后现在就算想降罪也没有办法降罪了,直到此时她才明白过来过来,红鸾打从开始要谋算就不是华妃、不是她太皇太后而是上官家!只能怪华妃那个没有用得,打发人来居然没有把事情源源本本的说出来,以致她现在才知道。

她轻轻的咳了两声:“福王妃多虑了,上官家的人不会如此做的。”这话很苍白无力,可是她不得不说出来,不管众人相不相信她也要代上官家表明立场、澄清事实。

福王妃却直接反问道:“那华妃娘娘明知道臣妾的妹妹是皇上接回宫中的,居然还非要说她名节有失——她和臣妾一直在一起,如果她的名节有失岂不是臣妾的名节也有失?臣妾自问我们姐妹和华妃娘娘从不认识,更是和上官家的没有什么来往,华妃娘娘把污水拨到我们姐妹身上是为了什么?”

红鸾却哭着拉扯韩氏:“姐姐,不要再说了,你不要再说了;我们姐妹认了吧,我们斗不过得的。”她没有提到上官家,可是话中所指人人都听得明白。

皇帝脸色铁青看向华妃:“华妃,你不给朕一个交待吗?”

福王过去扶韩氏时却被韩夫人推开:“你要迎娶上官家的女儿就去,亲王府我们高攀不起,还请王爷给我们纸休书,让我们一家人能得个平安保得住性命。”上官家和福王府的婚事就这样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华妃看着太皇太后,她不知道要如何答皇帝的话,生怕再说错什么连累家人;而且她也不敢看皇帝的那双眼睛,到了今日她才发现皇帝并不是她能握在手掌里玩弄的男人。

红鸾哭着给看好戏的皇后使眼色:你不要闲着啊,多好的机会你还不开口?

皇后马上想到自己父母的话,和上官家,和太皇太后对着干只会让皇帝开心,相应她的后位也会稳如泰山:“华妃,皇上问你话你没有听到吗?这算不算是君前失仪,或是对皇上的大不敬?哦,本宫一时忘了,在你华妃的眼中当然只有太皇太后,此时看不到皇上也是情有可原的。”

太皇太后怒目而视:“皇后,你给哀家慎言!”此时皇后会来添乱真是让她烦不胜烦。

皇后淡淡的道:“本宫只是说实话而已,有什么不对吗?皇上问华妃的话,她到现在也没有回只是看着太皇太后——如果这算是眼中有皇上,本宫和众妃待皇上又算什么?难不成我们这些人事事以皇上为先的,反而是对皇上不忠的吗?”

太皇太后盯着她,很后悔当初没有把皇后送到冷宫去,现如今这个皇后分明是旁人手中的棋子,而且还是一个很有用的棋子。不得不承认,皇后的身份是她最好的保护,只要皇帝不想废后,她又没有大错她今后想废掉此人更棘手——皇后不难对付,可是把她做为棋子来用得人却不好对付。

她很清楚皇后身后可不只是有红鸾、惠妃等人,最主要的是有皇帝。

今天的事情已经成定局,闹到现在不管她如何处置:是强硬的真逼死眼前这几个该死之人,还是退一步让华妃认错,予上官家都已经不利了。

她看向皇帝再看看红鸾,心里在琢磨的事情就是:针对上官家的主意是皇帝的意思,还是纯粹只是宫中的纷争?但是有一点她不能不承认,红鸾这个小宫奴实在是厉害,现如今不过是小小昭容,居然就敢打上官家的主意。

容不得她,万万容不得她。其实就算是红鸾不打上官家的主意,她就能容得下红鸾吗?此时她也不过是更想除掉红鸾罢了,自红鸾回宫的那刻起,她和红鸾之间就是生死之争,不死不休的。

红鸾再次跳起来:“华妃娘娘既然容不得妾,那妾就一死以谢君恩。”她说完继续去寻死。她要死,韩氏当然要相帮且要相伴,再加上韩夫人,慈安宫前再次热闹起来。

皇帝看着红鸾眼底全是心疼,因为明白红鸾所为不只是对太皇太后和华妃的反击,还是为他着想:上官家势大,他早想削弱其势,可是依附于上官家的人不少,他不能没有名头而动。

但是上官家的把柄不是那么容易抓得,所以直到现在他也只是勉强的压制住上官家而已;不过经过今天之后就不同,上官家当然不会因此就动了根本,但是它的名声会受到沉重的打击,会成为众臣所指,不少官员会因此而离开上官家;此事会长久的、慢慢的、一点点的削弱上官家的势力。

实在是绝妙的主意。而且红鸾还为他拉来了韩家的支持,以及逼得福王做出选择来——他相信他的二弟不会舍下那个韩氏,如此女子如果错过二弟肯定会后悔一辈子的,如他和红鸾。

红鸾说要助他她做到了,而他说要护她是不是还要看着她被人所欺?皇帝过去抱下红鸾来:不,他今后就要成为红鸾最大的倚靠。

看着怀中的红鸾他的目光坚定,可是红鸾却轻轻的摇头:“皇上,不,我要得不是你的封赏,你真要封赏我的话;”她笑着眨了眨眼:“封我做皇后时由你来下旨了我会很高兴的。”这只是句玩笑话,所以她说得全无负担:“现在,我就要让太皇太后开口,今天的果子要摘到手了,我想要摘最大的果子。”

703章又是承露殿

皇帝看着红鸾终于轻轻叹气做出让步,把她放下后任她再去折腾;他的眼中全是宠溺,看得福王心头一动。

宁才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皇后不远的地方,此时轻轻的开口:“看皇上多宠纯昭容,这个时候两个人还不忘亲亲我我的。”她最知皇后的性子,所以开口就有把握让皇后和红鸾立时翻脸。

皇后看一眼皇帝和红鸾:“很好啊,本宫昨天晚上还劝皇上要待纯昭容更好些才对,因为纯昭容不像有些人,她可是诚心诚意的待皇帝和本宫的。”她经过昨天晚上红鸾和皇帝的安抚,现在可不会认为皇帝救红鸾会是在亲亲我我。

再说了,就算是亲亲我我,她认为皇帝和红鸾在一起也比同宁才人和华妃在一起为好:自己人嘛。她斜斜看宁才人一眼:“不过,本宫认为你现在不该来本宫这里,你应该去太皇太后那里,怎么说上官家不可能短时间再送个女儿进宫,此时华妃犯了错不正好是你可以抬头的时候?”

宁才人闻言一愣,看看皇后再看看太皇太后感觉那话有些道理,而且连笨皇后都知道的事情她现在才想起来,实在是反应有些慢啊。但她现在很多疑:“皇后娘娘这么好心?”

皇后微笑:“本宫向来好心。”

宁才人不相信皇后的话,并没有过去太皇太后那边,不过却站到了太皇太后能看到她的地方:是不是有机会,看太皇太后的目光就能知道。

太皇太后没有心思理会身边宫妃们的小算盘,看向红鸾和福王妃:“的确是华妃的不是。”一句话就救下了红鸾和福王妃,两人重新跪倒在地上对着太皇太后是感激涕零。

“华妃降为华嫔,还是暂居在清华宫吧。”太皇太后并没有说华妃错在哪里,连她错得是什么都没有说,直接就把她降为嫔算是给红鸾和福王妃一个交待;她认为如此应该已经足够了。

可是红鸾却还是哭着伏在地上:“请太皇太后赐妾三尺白绫或是一杯毒酒,反正妾也是活不成得。”她说完连连叩头依然还是要寻死。

太皇太后看着她额头青筋粗得惊人,以为红鸾要胁她要说出先皇后的事情,看一眼皇帝她不得不道:“以后有哀家在,绝不敢有人动你一根汗毛的,你放心好了。”她是做出承诺不会动红鸾了。

红鸾却继续大哭可是字字都能让人听得清楚:“太皇太后容禀,妾孤身在宫中,虽然外有义父义母相待,但也不算是名门望族,就如今天之事还差点累及妾之姐姐的名节;妾想过,妾一个人位卑力弱,不如早早死掉干净,也免得日后再被人谋害,还要连累义父一家人。”

太皇太后听得怒火翻涌,没有想到这个红鸾心倒真是不小,今天晚上她已经占尽先机却不肯就此收手,居然还想要再得些好处:“有哀家,哪个也不敢动你。”

红鸾却答她:“妾有皇上和皇后相佑,今天还险些命丧宫门,请太皇太后慈悲赏妾一个痛快吧。”就算太皇太后再尊贵无双也不能当众说,皇帝和皇后不如她——太皇太后是上官家的靠山,可是无人不知的。红鸾就是吃定这一点,定要把这个大大的“耳光”甩到太皇太后的脸上,还要太皇太后自己伸出脸来让她打。

敢欺她?太皇太后就很不不起吗,华妃就了不起吗,有上官家撑腰就了不起吗?她就是要告诉世人,上官家没有什么大不了,而太皇太后和华妃照样也不过是只纸老虎。

太皇太后盯着红鸾,瞪得双眼通红也只能点头道:“你说得道理理,哀家还是要出宫去侍奉佛祖的,皇帝和皇后也不能时时让你跟在身边;嗯,你今天实在是受天大的委屈,而侍奉哀家和皇帝很有心也是有功的,传哀家旨意,封纯昭容为纯嫔,赐居——”

她感觉自己的胸口都要炸开了,她居然要亲口抬红鸾的位份实在是让她在众宫妃面前丢尽了脸面:“赐居承露宫承露殿!”她如果不发泄一下下真会被活活气死,说出承露殿后她才感觉好受一点点。

皇帝的脸色马上变了:“太皇太后,承露…”他岂能让红鸾住到那种地方去。

太皇太后却打断皇帝的话:“那是宫中最大最好的院子,让人好好的收拾一番,布置的时候按着妃位来,也算是给纯嫔压惊吧。名字的确是要改一改的,就更名为清露宫承露殿吧。”她把宫名改过了,却保留下了殿名。

红鸾没有再让皇帝开口,她叩头谢恩;不过是一处住所,她做乞儿时什么地方没有住过?又哪个地方没有死过人,承露殿旁人怕她却是不怕的。且那里倒很清静,距宫奴院相比其它宫院要近些,正合她的心意。

“不行。朕看清绣宫就很好。”皇帝看着太皇太后平平静静的道。

太皇太后没有想到皇帝会当众和她起争执,抿着嘴唇一时没有开口;她是气坏了,只是现在不好发作而已。

红鸾向皇帝叩头:“皇上,承露殿就很好。”她是真得认为很好,并不是纯为安抚皇帝。

皇帝看看红鸾终于看向太皇太后:“清露宫就清露宫吧,纯字太少,再加一个贵字好了,太皇太后认为如何?”

太皇太后没有想到皇帝就是国为红鸾出头,退一步后还要她也退一步,不过贵嫔和嫔也差不了多少,便答应下来。

皇帝看看韩将军一家人:“纯贵嫔的家人也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啊。”

太皇太后猛得盯向皇帝却在皇帝脸上只看到了平静,她心知此事不能免了强压下怒火:“韩将军哀家做不得主,韩夫人自今日起封为一品护国夫人。”

皇帝点头:“韩将军就封为护国大将军吧。”一家人都高升了。上官家倒霉,可是韩家却是步步青云,看得华嫔和宁才人都是双眼通红。

红鸾看向韩氏:“姐姐,你要何去何从?”她的话其实是在问福王,你要哪个做你的王妃?

太皇太后闻言终于轻轻吐了口气,看向福王重新考虑他和皇帝两人,然后对着福王和声道:“你的家事还是回去说吧,赐婚的事情也足够你忙得,有侧妃帮你哀家还是要叮嘱你不要太累了。”她这是在向福王暗示!皇帝已经和上官家离心离德了,她当然要为上官家另谋出路。

704章州官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