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依然是安慰了几句,和皇后、红鸾亲自扶了太皇太后进寝殿后,铺床安枕完毕才把太皇太后交给尚仪退了出去。

到了皇后临时所居的殿中,皇帝微笑着搂住皇后:“这几天你可以好好的向太皇太后请教宫中的事情,把事情多揽过来不要再让太皇太后操劳了,她老人家需要好好的调养些日子。你呢,要好好的照顾她老人家,以免朕忧心知道吗?”

皇后当即点头:“妾知道。”她看一眼红鸾:“只是让妹妹受苦了,太皇太后不让封赏皇上您就真得不封赏了吗?”

皇帝笑着摇头:“还是你们姐妹亲近,朕这里才说两句话,皇后就为纯贵嫔抱不平了;而纯贵嫔也事事处处以皇后为先,有什么事情也会先想到皇后。喏,皇后有命朕岂敢不从,只是太皇太后也说了话的,要不皇后你认为这样如何——封韩将军为虎威侯如何,韩夫人封为护国夫人?”

皇后看着皇帝的眼睛:“妾认为很好,怎么说韩家现在可是贵嫔妹妹的娘家人,岂有不封侯的道理?这样也不会违了太皇太后的意思,对了,妾听说贵嫔妹妹不是有个义兄,皇上也一同封赏吧,不要厚此簿彼反而让人以为是贵嫔妹妹的错。”她看皇帝肯听她的话当然极为高兴,根本没有多想其它。

皇帝大笑:“倒是朕忘了,幸得有贤妻在啊。就加封孟统领为辅威将军,领双俸。”

红鸾马上跪倒拜辞坚决不受:“妾不敢,请皇上收回成命。”

看到红鸾辞意甚坚,皇帝和皇后都极为奇怪:“为什么?”皇帝不相信红鸾不明白自己封赏韩家是为什么,她今日之“功”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731章皆大欢喜

红鸾当然清楚皇帝只是借机封赏韩家,因为现在韩家已经是皇帝的有力臂助之一,但是皇帝却没有给过韩家任何好处:众目睽睽之下,身为国主做事也要在理由,不能因为韩家支持了他这个皇帝,他就以此来大加封赏。

韩家需不需要皇帝所为只是要让朝中众人明白,也让韩家知道他这个皇帝对于良臣的态度罢了。而今天能有此借口,因为太皇太后有话在先不能再封赏红鸾,那就封赏她的“家人”很说得过去。

皇后只是单纯的好奇,怎么说那也是大喜事啊,有谁不高兴的叩头?想在宫中站稳脚跟,朝中是一定要有人,且还要是自己人才成;但是红鸾所缺就是如此,她已经被红鸾告知没有亲人在世,孤身的宫奴可不能在宫中长长久久的占那一席之地。

红鸾再次叩头:“皇上,妾哪敢居功?皇后是六宫之首,妾所为但凡有寸功都是皇后教诲有方,今天真要说有功皇后居功第一才对,要封赏也要自皇后封赏,只封赏妾一人妾万万不敢领;而且妾之义父的封赏妾以为太过了,坚辞不敢领,请皇上体谅也请皇上恕妾大胆之罪。”

皇后听到耳中很高兴:“妹妹的心意本宫是知道的,起来说话吧。说到功劳——”她对红鸾眨眨眼微笑:“我们姐妹当然是同功同劳的,但是你居功为首且本宫已经是皇后哪里还要什么封赏,你快向皇上谢恩吧。”

皇帝没有开口,看看皇后再看看红鸾眼中有所悟,知道自己刚刚太过担心红鸾以致于心神有些纷乱,封赏韩家的确是有奖赏韩家之意,心中也有让其给红鸾撑腰的想法:他实在是不想去理政事之时,宫中再有人谋算红鸾了。

明确韩家和红鸾的关系,他圣旨一下就是把韩家和红鸾绑在一起,绝不像现在这般大家都认为生死关头韩家不会和红鸾共生死的,而没有半丝的顾忌;怎么说韩家姓韩,而红鸾姓武算不得是一家人。但他以红鸾的名义封赏韩家后,当然就不同了。

实在是有点太过心急,他自嘲的笑笑,目光再次掠过红鸾颈上的红痕,心中的那片怒火又炽三分;向来自诩定力非常,没有想到也有今日。

红鸾再次叩头恭声道:“妾还是要坚辞封赏,因为、因为…”她抬头看一眼皇后:“皇后一家还没有封侯,妾的家人岂敢为先?妾认为皇上要封也要是皇后的父兄为先…”

皇后闻言动容看着红鸾很有些激动,她不是不想让父兄封侯的,只是她的后位刚刚坐稳,而父兄也因她刚刚进爵,再向皇上求封赏按她父亲的话说:会引皇上不满的,所以她才没有提过此事。就如刚刚皇帝要封韩将军为侯时,她心里也不是完全平静如水的,甚至心里生出点不舒服来,但红鸾很好的抚平了她的心绪。

现在对红鸾更是没有半点的不满,应该说是第一次对红鸾生出丝丝的感激,果然是事事都以她为先、果然是事事都为她着想啊;她的父母所说没有错,只有这种无根无基,在朝中没有真正势力——红鸾甚至没有家人,韩家不过是她的干亲罢了,像这样的人才会真心的助她、依附于她。

皇帝低头看向皇后轻笑:“这个纯贵嫔,朕要降她的罪才成。”

皇后听到这里急急开口:“皇上,纯贵嫔向来心思单纯,妾相信她绝无他意,还请皇上开恩。”

皇帝摇头:“朕原本就是此意,皇后为朕分忧不少理应封赏荫及家人的,但是朕还没有说出来给皇后一个惊喜呢,就让纯贵嫔抢先一步说出,实在是让朕有些着恼。”他说话着理理皇后的鬓发:“还不该降罪于她?倒显得她比朕对皇后更好,凭此也应罚她的。”

皇后听得眉开眼笑嗔了皇帝一眼:“皇上,纯贵嫔待妾赤诚是因为她待皇上您以赤诚啊,哪里是该罚应该赏才对。”她没有想到皇帝会真得有意要封赏她的家人,想到她父亲所说和太皇太后做对,只要大面上不会被人捉到“孝”字的把柄,皇帝定会有赏而不是降罪的——果然如此。

她的眼珠转动心中动念,要知道现在太皇太后就在她宫里,而且身边只有一个尚仪伺候;皇帝封赏她的家人待她如此之好,她岂能没有回报呢?她笑得眯起眼睛来,嗯,应该好好的侍奉太皇太后啊。

皇帝笑顾皇后:“你心疼纯贵嫔朕知道,朕怎么也不能违了皇后之意?不罚她就不罚她,今天就传旨到赵府,着工部侍郎赵德为礼部尚书,内阁参知政事,加封为长信侯;着其子赵敬文为刑部员外郎,加封为安信伯。”

皇后听完大喜拜倒在地:“妾代父兄谢皇上大恩!”她没有想到父兄都能加官进爵。虽然是红鸾开得口,但是皇帝如果不是有这个心只凭红鸾的话,她相信皇帝的封赏不会如此厚;她的家人得此封赏当然是因为皇帝对她的爱重,红鸾所为不过是让她明白了其心意,当然与皇上封不封赏是没有干系的。

皇帝亲手扶起她来:“皇后何须如此多礼,原本朕就有此意,在你册封为后时就应该的同时封赏下去的,只是…”他微一沉吟脸色稍变后一笑:“现在也一样。”

红鸾向皇后道贺,倒让皇后记起要封赏韩家的事情:“皇上,您可是金口玉言,岂能失信于纯贵嫔?”

红鸾闻言忙跪倒拜辞,最终封韩将军为虎威公而落得皆大欢喜:皇后看到红鸾知礼,让韩将军比她父亲的爵位低一等心里当然舒服,而皇帝能封赏了韩将军就达到了目的,至于是公而不是侯他认为现在更好,免得以后不能再进封。

皇帝还有政事,劝皇后要注意身体便和红鸾一起离开了,因为他要问问到底在慈安宫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红鸾微笑:“事情就如皇上眼中所见,妾妄为还要请皇上降罪。”烧了一处宫院重建所花费的银子是极多,此事却是给皇帝添了极大的麻烦。

732章雪中现端倪

皇帝看看远处还在翻滚着浓烟的慈安宫:“做事在有得的时候,就会有失的,这不是你的错。”他牵起红鸾的手来向前走,没有坐上车辇:“我是问你,你的脖子怎么了?有这么大的危险,我没有料到是我的错,这不能怪你。”

红鸾小手反握住皇帝的手指,用了点力度使皇帝看向自己:“皇上,妾不能死,因为、因为…”她有家仇未报,但是这一句她到嘴边又变成了:“妾要陪着皇上到很老很老的时候,我们还能这么手牵手走在宫里。”她低头看向自己的脚尖:“虽然看上去凶险,其实并没有性命之忧的,皇上不必为妾担心。”

皇帝猛得一把抱住红鸾:“你知道我在得知你在慈安宫内,而慈安宫里走水的时候,心猛得一痛几乎晕死过去;鸾儿,不要做行险的事情,你答应过朕的;而且今日之事朕当时和你说过再议。”他实在是太忙了,秋天遭大水的地方现在要开仓,可是朝臣们却有争议说是粮仓中的东西不多;而初冬的大雪也却使北方近一个半布政使司境内死伤极多,可是朝臣们的意见依然相左,天天的争论不休,让他本就心中有气:人命关天,可是如上官家之类的人却不体民心,只知道户部银子不多、粮食不多。想到没有空出时间来和红鸾从长计议,太皇太后那里已经动手,难道让红鸾什么也不做等他处理完政事回来再议?他知道红鸾不是那么软弱的女子,如果是他也不会喜欢她了,轻轻的叹气用额头抵住红鸾的额:“我总是说总是不能在你有危险的时候出现在你身边…”

红鸾把头伏在他的胸前:“皇上说错了,你时时刻刻都在妾的身边,不然太皇太后又何必用那么多的心思来害妾?直接一道旨意就可以赐死妾了,对不对?而且慈安宫着火后,妾和太皇太后在那假山上,如果不是因为皇上,太皇太后绝对会把对妾推到山下去的。”

她当然看出了太皇太后的杀机:“皇上,宫里所有人都知道你会保护妾,所以很多人不敢轻举妄动的,只是暗处的手脚就要妾来应付了,因为您是皇上万民之主,不能天天守在妾的身边,那样朝世也会恨不得妾能早死。”

皇帝闻言一叹没有再说什么,用力抱抱红鸾:“你又帮了我,可是我却不能赏你。”太皇太后身边的人落入孟统领的手中,就算是现在不便问先皇后的事情,但是也等于断掉太皇太后的一条胳膊,使得她在宫中不能像原来那样自如的呼风唤雨。红鸾摇头:“皇上和妾如此说话,原来平常所说只是来哄妾的了?亲近如你我还用得着说帮字,还用得着说谢说赏吗?”

皇帝听到后笑了,捏捏红鸾的下巴:“是我的错,你总是能让我开怀。”他看一眼坤宁宫的方向:“太皇太后那里你要让皇后去做,你躲在皇后身侧就可以了。”红鸾答应下来目送皇帝离开后,她转身向清露宫而去,心情沉重的让她再也笑不出一丝来:杏儿现在生死未卜,没有什么能让她开心的。走不多时天空飘下了雪花,没有一丝丝风,洁白的雪花自在无比的在天地舞动着。

不多时,纷纷扬扬的雪就给地面铺上一层毯。红鸾走得匆忙几次差点滑倒,幸亏春芳眼疾手快而没有让她摔倒在地上;但不是每次都有那样的幸运,再次脚下一滑春芳来相扶时,主仆二人都滑倒在地上。雪并不厚,两个人摔得都很痛,免不了要有一番呲牙咧嘴。

“伤到没有?”红鸾扶着小顺子手自地上爬起来时,另外一只手顺便摸起她坐倒的地方,眼睛却是看着春芳的:“不要扭到了腰才好。”春芳爬起来:“还好了,娘娘。幸亏没有人看到,真是丢人,咦,娘娘手中拿得是什么?”红鸾低头看向手中,原来是打得极为精巧的络子,非常的精美不同于宫中人所结的络子,编起来的络子在中间居然有个小小笼状,八角形的,里面好像还放着些香料,传来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

她的手指抽动了一下,差点把手收紧握住那络子,勉强控制住自己平声道:“好像是个络子?但是真得很精美,不知道是谁的东西呢,可惜被我压得有些走形。我摔倒时被它硌到了,可能也是因为踩到它才摔倒的吧?”

不知道今天会有雪所以她穿得裙子有些过长,稍稍踩到点就会有滑动的危险。春芳凑过来看:“真得呢,这么精美的东西奴婢真得没有看到过,打得漂亮结实,实在是上品。”

她张目四顾:“会是谁掉得呢?”她看到白茫茫的雪中好像走来一些人:“娘娘,有人过来。”

红鸾已经细看过那结法,的的确确不是假,这种结法真得就是她娘亲经常惯常的打法,而且这种样的络子她不是第一次见,在她娘亲的箱子里有两根差不多的络子,只不过要比眼前这个还要精美,上面还穿了玉的。

她的娘亲曾温柔的对她道:“等我们家的小鸾儿找到意中人时,这两根香络就给娘的小鸾儿添妾。”听她的父亲说,全天下的人里会打那种络子的人只有她娘亲一人。但,她从来没有见她的娘亲打过那种络子,她要学她的娘亲也没有教过她。

就算是如此,可是那络子的打法是骗不了她的,那就是她娘亲惯用的打法,这是绝对错不了的。但是她的娘新不要说是入宫连京城都没有来过,她们一家人在她的记忆中,就是住在那个已经消失在大水里的村子——为什么,宫中会有她娘亲打过的络子?!她努力的屏住呼吸、不停的提醒自己这是在宫中,才没有把络子抓起贴在胸前,也没有让泪水冲出眼眶。此时此过络子出现的实在太诡异了些。

733章大小杨庄

红鸾听到春英的话抬头看一眼远处,再看一眼络子,这络子并没有湿透,显然是刚掉在这里不久的;也就是说,很有可能有人知道自己要走哪条路回宫后,把络子扔在了这里就等着自己发现。说起来,这络子的颜色很喜庆,非常的喜庆,红通通的颜色即使盖上一层薄薄的雪也很容易能被发现的。

但红鸾心急于杏儿的生死根本没有看脚下,整个人的心全在想杏儿,就那么一脚踩过去滑倒在地上才看到这个很容易被发现的东西。

她忍着不舍把络子递到春芳的手中,感觉交出去的不是一只络子而是她娘亲留给她的温暖,最后一份温暖,让她的心微微抽痛起来,更多的不舍在络子离开手掌的霎间涌出来,让她险些把络子再拿回来,但最终她很自然的收回手来:“应该是宫中哪位主子的东西,看这个颜色应该还是大喜上用得,会有人找得你先收好吧。”

那络子是配带在腰间的东西,通红的颜色也只有大喜日子的吉服能用到它;虽然它看起来保管的不错,但是络子的颜色已经没有那么鲜亮了,应该是有些年头的东西。她几乎能断定这络子比她娘亲放起来的两根年头差不多。

颜色的差别不是很大,不注意的话就会把那络子当成是全新的。但是那络子可能会是她娘亲的遗物,就算只有两眼也看得极为认真仔细——大水冲走了一切,她父母没有遗物留给她,而她就是父母留在世上的唯一遗物。

现在看到她可能是出自她娘亲之手的东西,她真得很想据为已有,从来没有哪种东西让她有这样强烈的念头。硬生生把目光放到远处,才让红鸾暂时放下那络子。

来得人不少且不是一个主子。在慈安宫被大火烧成平地的白雪飘飘的日子里,御花园还有人游园当真是很奇怪的事情,况且来人还是大出红鸾意料的人呢:太皇贵妃和定王。

红鸾避到路边行礼:“太皇贵妃金安,定王金安。”

太皇贵妃站定:“纯贵嫔是要回宫吧?没有想到能遇上你,太皇太后还好吧?这雪倒也下得及时,相信太皇太后看到后会高兴的。”她上下打量完红鸾:“没有受什么伤当真是好,本宫还想着打发人去瞧纯贵嫔,看来可以免了。”

她笑道:“太皇太后现在是不是小睡了?本宫还是晚上再去给太皇太后请安吧。”

红鸾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能让太皇贵妃连给太皇太后请安也顾不上,不过她恭谨的退一步:“太皇太后在妾离开时已经睡下了,再有多半个时辰应该就会醒过来了。”她只当太皇贵妃是向她问太皇太后的事情。

“本宫知道了。”太皇贵妃的目光并没有离开过红鸾,“对了,贵嫔一路行来可曾看到一个络子,大红色的。是本宫早年东西,极是心爱的物件可是今天匆忙间居然落在园子里,找到现在也不见踪影。”

定王微笑一指春英的手:“我正要提醒太皇贵妃,那应该是您的心头爱了。”他说完看向红鸾:“不知道贵嫔可曾看过那络子?本王细细瞧过,当真是巧夺天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天下有那样的巧手。”

红鸾欠身:“王爷所说极是,络子是极精致的,是妾生平仅见。”她的面色平和看不出什么特别来,“春芳,把我们捡到的络子奉还给太皇贵妃。”

太皇贵妃一脸的激动把络子拿在手中,看到有些变形看向红鸾,“怎么、怎么成这个样子了?”她话中的心疼极为明显。

红鸾再次欠身:“回娘娘的话,是妾不小心一脚踏上又跌倒在络子上所致,请娘娘恕罪。”

太皇贵妃忍不住嗔道:“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呢?”说完想起络子还是红鸾拣到,再说也是无心之失:“也不是你的错,只是,唉,本宫对不起故人了。”她说完小心的把络子打理好收到袖中:“今天多亏了贵嫔,本宫先回去找个嬷嬷看能不能有补救之法。”

她说完对定王稍一点头:“今天有劳定王爷了,本宫就先行一步。”她说完又看了一眼红鸾急急的走掉了。

红鸾被她看得有点心头发寒,心下思量着太皇贵妃口中所说得“故人”是谁,又和她的娘亲有什么关系;难不成她的娘亲识得宫中之人?那她的家仇又和这些有没有关系呢?霎间她心乱如麻。

“贵嫔的脸色不太好呢,不要紧吧?”定王并没有马上离开,反而看着红鸾关心的问了一句。

红鸾谈笑回应:“可能是在慈安宫中受惊所致,现在还有些怕呢,倒也没有什么,有劳王爷过问了。”她轻轻施礼:“恭送王爷。”

定王爷抚了抚额头:“纯贵嫔有什么事情如此急?还是认为本王很讨人厌,所以恨不得马上赶本王走人才能舒一口气,记得原本见纯贵嫔和二哥、三哥都是相谈甚欢,说起来我们也算是故交相识了。”

红鸾有些奇怪的抬头,这个定王爷今天发得什么疯,“王爷言重了,原本妾只是宫人当然要好好的伺候各位王爷罢了。”

定王爷笑着点头:“我只是以为你怪我和四哥那次做得事情,没有就好。纯贵嫔,你和这天上的雪花很相似呢。”他拱手就要走的时候忽然回头:“差点忘了问你一事,近来本王在替皇上打理一些琐事,纯贵嫔家父母早亡可有叔伯兄弟在,还有祖上在哪里,按礼是要通告当地官员,让他们给纯贵嫔的父母修墓以示皇恩。”

红鸾微微欠身:“妾祖上是清河县小杨庄人氏,只是父母是客死异乡,妾当时年小依傍姑母为生,无能为力使得父母尸骨无存实在是不孝之极。”她低头垂泪:“王爷不必费心了。”

定王爷闻言叹息着安慰几句:“错也不在你,实在是有心无力嘛。说起清河县的小杨庄,太皇贵妃是大杨庄的人呢,想来你能想到进宫也和太皇贵妃有关吧?只是宫中日子,唉,进来的人才知道呢。”

太皇贵妃?红鸾微微一愣,她所说的小杨庄也发了大水消失了,她有个远房表姑就是嫁到那里,曾经和母亲还去小杨庄做客。大杨庄就在小杨庄不远的地方,不过她却只是远远看过几眼,对那村里的事情根本就一点也不知道。

734章试探

定王爷看着红鸾微笑:“你不知道太皇贵妃是大杨庄的人士,也是,她祖上是那里的,但是她入宫时家里已经搬入京城,父兄都做了官得。不管怎么说,总也算得上是半个乡亲,以后你可以和太皇贵妃说说家乡的事情,在宫里能有乡亲真得很好。”

“我原本也不知道,因为皇上交待下来的差事才知道皇太贵妃的祖上是在大杨庄。”他向前走:“嗯,贵嫔要回清华宫吧?我正可以和贵嫔同行一段路,你不介意吧?说起来那个络子你拣到真是救了本王呢,本王真是不知道要怎么谢谢你才好。”

定王爷看着红鸾挠挠头,依稀仿佛还是那个牵着妹妹来宫奴院的大孩子:“看贵嫔一脸的愁容,可有什么是本王能帮上忙的吗?”

红鸾轻轻的摇头,她在心里琢磨着定王的话:“杏儿的伤很重,高热不退妾心里…倒不是妾有意怠慢王爷。御医们已经尽了力,接下来就要看得就是杏儿的造化了。”她看看满天的雪花:“老天爷会保佑好人的。”

定王爷想了想道:“一会儿本王让人送些药过来试试吧,是民间常用的土方儿,如果真得高热不退的话可能会有用的。”他看向红鸾:“纯贵嫔,本王有件事情要拜托你。”话没有说完脸已经红了起来。

红鸾当然不能推辞:“王爷但说无妨,如果有妾能帮上忙的地方,妾肯定尽力而为。”她就知道定王迟迟不走是有事的,只是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罢了。

“那个太皇贵妃手上的络子,本王听太皇贵妃说是她故人的手艺,咳;”定王看看红鸾:“本王很喜欢那个别致的络子,过些日子本王想给人送点东西表表心意,不知道纯贵嫔能不能找人打两个那样的络子呢?本王定当有重谢。”

红鸾听得心头一凛:“妾也是今天第一次见到那种络子,实在是没有那种巧手,王爷应该去求太皇贵妃才对吧?太皇贵妃应该认识那打络子的人。”

定王看看红鸾又左右看看后轻声道:“那打络子的人已经死了,太皇贵妃只说了在承露殿伺候过就没有了下文,本王问了几句太皇贵妃也只是说宫中无人再会打那种络子,如果当今世上还有人会的话,也应该在她祖上那里能找到了。”

“本王想纯贵嫔和太皇贵妃是乡亲,可能识得会打那种络子的人…”定王诚恳的看着红鸾:“请贵嫔帮本王一次,本王真得会重礼相谢。”他脸色更红了:“那个,我想给老礼部尚书家的千金送点东西,可是太过平常的东西或是太过市侩的东西都是污辱那姑娘,请贵嫔帮帮本王。”

红鸾看着定王摇头:“王爷,那种络子妾是今天第一次看到,怎么可能知道谁会做呢?”

定王闻一拍头:“是本王糊涂了,贵嫔看笑话了,嘿嘿,那个,你忙着,我先行一步。”他说完大步流星很快带着太监走得没有影儿。

春芳狐疑的看着定王的背影道:“定王爷可能是羞红了脸不好意思吧,倒是没有听说定亲王要定亲呢?”

红鸾闻言没有说话,她看着越来越大的雪默默的想着心事儿;络子是太皇贵妃的,而定王却和她说了半晌的闲话——他们两个人是哪个想用络子来试探她呢?又想用络子试探她什么?

除了家乡发过大水外,她的过去乏善可陈,为什么会惊动太皇贵妃或是定亲王两位的试探?为了家乡大水的事情来试探她也不可能,因为在这之前她并没有做过什么,也没有对人说过她是哪里的人,怎么会引来仇人的注意呢。

但,他们手中又有她娘亲的络子:红鸾的心乱了,事情好像变得极为复杂,但是却又没有丝毫头绪让她去理,就算是想去查也不知道要自哪里入手。但是有一点她知道,那根络子她是放不下得。

回到清华宫中,宫嬷嬷等在宫门前落了一头一身的雪,看到她迎过来:“定王刚刚打发人送来了一些药。”她没有问好不好,能看到红鸾当然就是事情顺利。

红鸾轻轻的点头:“回来的路上遇上了定王和太皇贵妃,说了两句话。嬷嬷站在雪地里等我们小心着凉,还是快进屋吧。杏儿她们送回来了吧,情形如何?”

宫嬷嬷扶着红鸾的手:“都还好,只是杏儿的高热有点麻烦。”看一眼春芳示意她走远些才道:“只是二丫和招娣没有回来。”

红鸾闻言抬起头来:“要人没有给?”她想不明白惠妃二人为什么不把她的人还回来:“可有话捎回来。”

宫嬷嬷轻轻的摇头道:“只说她们还有差事在身,要过些日子才能送她们过来清华宫伺候。”她俯下身子:“她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身后的家族比上官家差点罢了,岂会在娘娘这里服软低头呢?虽然娘娘没有那个意思,可是在这个时候娘娘去要人,她们如果给了就会让人以为她们惧娘娘三分的。”

“此事不要太过着急,总有法子可想的。”宫嬷嬷把红鸾身上的雪扫掉:“先喝碗热汤,是老奴看到下雪煮得,去去寒气吧。”进了屋她没有其它人后她才道:“要去探探定王和太皇贵妃吗?”

红鸾点点头:“小心些,我认为那络子八成是用来试探我的,只是我不明其意罢了。”想了想又道:“打发人请古公公和孟大人过来,我有点事儿要问问他们。”定王和太皇贵妃今天的举止太过奇怪,她想问问古安平二人可有什么看法。

而且她现在也终于可以着手安排查家仇之事,外有韩家内有孟大人和古安平,她想用不了多久就能找出那个操纵一切的人。

“娘娘,”小平子挑帘子进来:“太皇贵妃打发了人来了,就在门外。说是来问问娘娘祖上是不是小杨庄的。”他很奇怪太皇贵妃为什么要如此问。

735章暖香

红鸾看看宫嬷嬷扬声道:“春芳呢,也不知道快把人请进来,真是枉太皇贵妃疼她一场。”她给宫嬷嬷使个眼色:“随便吃点东西就成,虽然午膳没有用但是现在一点也不饿,心到现在还是扑腾的乱跳。”

宫嬷嬷答应着出去,和太皇贵妃的人擦身而过,那个宫人明显的一愣,还侧头细看宫嬷嬷,宫嬷嬷也侧头迎上她的目光微微一笑,微微点头就踏出了殿门,在踏出殿门的霎间她的脸色猛得一变。

她自打到红鸾身边就知道尽早会被人认出来,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她回头看一眼殿内,再看看满天飞扬的雪花轻轻的一叹,她现在还不能出事,因为要做得事情根本还没有开始。

雪更大了,不过是一会儿地上的雪已经积得让人的脚陷入了,而大片大片的雪花依然还在不知疲倦的飞舞着,似乎是要把世界全部变得干净才能罢休般;只是掩在雪下的一切,其实并没有干净多少。

因为下雪且没有风,还真说不上有多冷来;但殿内温暖如春根本不像是冬天就是了。

春芳笑着行礼:“娘娘不是冤枉奴婢,奴婢早就在和暖香姐姐在说话了,不是不带暖香姐姐过来,而是因为担心娘娘刚回来还要歇一歇嘛。怎么说,慈安宫的大火当真是吓煞人了。”她说完引了身侧的宫人向红鸾见礼。

暖香长相并不出色,但也算不得丑,就是那种看上去不出色但是细看之下虽然不出彩,却也不会让人生出讨厌之感来。

红鸾看看春芳看看暖香,再想起冷玉来,发现太皇贵妃身边似乎没有姿色太过出色之人,冷玉应该算是其中长相最出色的了,但是在一众嫔妃当中如果没有红鸾的话,她的容貌绝对是最让人放心的人。当然,冷玉之美不在色而在于她的气质,那种冷冷淡淡,遗世孤立的味道,反而让她在一众妃嫔里相当的出色。

嗯,太皇贵妃是个妙人儿。直到此时红鸾才发现这一点,便得她对自己极为不满;如春芳,名字不出彩人长得也平常,但是性子哑忍且聪明到极点,只怕比柳儿还要聪明三分,很懂得审时度势;至于眼前的暖香,就是人如其名了,不论是说话举止还是样貌好像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是相处越久越能感觉到一缕温和之意,很能让人舒心一笑。

暖香笑着行完礼说了几句笑话,很快就和红鸾成为熟人:“娘娘,我们主子打发婢子来认乡亲的——说起来,我们主子自打入宫那是大起大落,在宫里没有半个可以说说话的人,天天能做得就是伺候太皇太后开心。猛得听定王说起娘娘的祖籍来,便忙忙的打发婢子来,说是能听听乡音也是好得。”

“原来我们这些婢子还奇怪我们主子怎么会对娘娘生出好感来,现在明白了,肯定是娘娘的话音里有我们主子所说的乡味儿吧?只是我们听不出来的。说句我这个婢子不应当说得话,我们那个主子,性子是个寡淡的,不喜纷争在宫里是个好事儿,可是也不喜欢和人亲近就非好事儿。”她摇头叹气又一笑:“好在能和娘娘有这种缘份,婢子听着也是高兴的。”

红鸾笑着倚在迎枕上:“本宫的祖上的确是小杨庄的,却只是幼时在那里住过,后来父母客死他乡还落得尸骨无存,本宫寄人篱下性子又有些要强,早早偷偷离开小杨庄再也没有回去,想想离开还真是有些年头了。”

她长叹一声:“那些过去的事情想想,就如同一场梦般。能得到太皇贵妃的青眼,本宫当然是极高兴,只是今天本宫受了些惊吓此时去见太皇贵妃恐有失仪之处,这两天侍本宫好些便去给太皇贵妃请安。”

虽然太皇贵妃身上有太多她想知道的东西,但是此时绝不是见面的好时机;先放一放平复自己,也让太皇贵妃着着急再见面才不会落于下风,被太皇贵妃看出什么端倪来。

暖香笑着欠身:“我们主子也说了,今天雪不小赶上娘娘受了惊,过两天见也不妨事的。不过我们主子想向娘娘打听个人,就是娘娘拣到的那个络子,不知道娘娘可曾在外见过会打那种络子的人?”她的目光定定的落在红鸾的脸上,显然是想知道红鸾是不是有所隐瞒。

这让红鸾有些不快,脸上的笑意有些淡淡的:“定亲王刚刚也问过这事儿呢,当真是奇了——本宫还以为打那络子的人在太皇贵妃身边伺候,不是吗?本宫今日是第一次见到那么精致的东西,又哪里会认识那么手巧的人?”

暖香起身行礼:“奴婢打扰娘娘,这就回去禀于我们主子知晓。还请娘娘得闲的时候,常到我们主子那里走动走动,深宫之中难得有乡亲,也是娘娘和我们主子的缘法。”她说完又深施一礼才告退。

红鸾打发春芳送客,自己一人走到窗边轻轻的推开窗子,冷风呼得扑面而来,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冷颤:她需要冷静,完全的冷静。

给太皇贵妃打络子的人曾经在承露殿伺候过;看着漫天的雪花她忽然想到定王的这句话,看着一院子的洁白发起呆来:定王和太皇贵妃要找得人是她的娘亲,可是她的娘亲怎么会和这些贵人们有关系?而他们要找她的娘亲做什么呢。

承露殿,她的娘亲,定王以及太皇贵妃,好像有点什么让她捕捉到了,又好像这些之间全无干系。

春芳回来看到红鸾在窗前吹冷风吓了一跳,连忙过去把窗子关上,扶了红鸾坐下给她一杯热茶:“我的娘娘,你这是做什么?窗口的风可吹不得,仔细头疼。”她坐到红鸾脚下:“娘娘是不是担心太皇贵妃的用意?奴婢也不知道,那个暖香是太皇贵妃的真正的心腹,虽然她后来并不时常贴身伺候太皇贵妃,但在我和冷玉等人之前,贴身伺候太皇贵妃的人就是她。”

736章不见?死掉!

红鸾歪在迎枕上,疲倦向她袭来但是却没有睡意,她合上双眼轻轻的道:“春芳,给本宫说点什么吧,什么都成。比如太皇贵妃的事情,还有太皇贵妃原来用过的人,我听人说太皇贵妃原来身边有个承露殿的宫人呢。”她的声音越来越轻,就好像要睡着了一般,可是她自己知道今天脑子里的事情有我乱、多杂,到了晚上能不能睡着都不知道呢。

春芳坐得向后一些,给红鸾捶起腿来:“奴婢也听人说过有个承露殿的宫人后来伺候太皇贵妃了,那个时候太皇贵妃还是很得宠的…”她慢慢的说起来,不过说得也很零碎,一来她想哄红鸾睡着,二来她是后来跟着太皇贵妃的人知道的事情本来就不是很多。

承露殿过去的宫人名叫灵露,听说原来承露殿的宫人们名字里都有一个露字的,只是她伺候太皇贵妃不久,太皇贵妃就失宠了,而她也因为公主有失而获罪被打死。

红鸾听得眼皮颤了颤却没有开口说话,任着春英继续说下去,心里却是极为惊讶的:灵露把太皇贵妃的女儿“害死”了,当然不能是害但也是因她而死,做为母亲来说应该是恨极此人吧?怎么会把她的遗物看得如此之重,而又为什么还要同样会找出那种络子的人来呢——迁怒?应该不会吧。

在春芳叙说中,红鸾知道太皇贵妃还小产过,是个已经成形的男孩子,之后她就失宠而深居简出,在宫中几乎是人透明人一样。

想到太皇贵妃柔和的脸,平日里待人接物的平和,让红鸾怎么也不能想像太皇贵妃在宫中失去过两个孩子:如果换作是她,或是任何人能做到像太皇贵妃这样平静吗?那两个孩子是怎么死的,只那个没有来得及看一眼这个世界的男孩,就不可能是无端端的小产呢?

太皇贵妃的确是个没有脾气的人,也完全的没有和人相争之心,不论是她为宝良仪时,还是在成为宝皇贵妃时,她都没有想过染指宫中之权;在她高过丽、柔二妃时,依然不过问宫中之事。是真正的心如冷灰了吗?

殿门打开,即使有屏风依然有冷风吹进来,打断了春芳的话也让红鸾转过头来:“是嬷嬷啊,外面的雪更大了吗?”

宫嬷嬷一脸沉重的走过来:“更大了,在廊下已经看不清我们宫门了。老奴去看过杏儿了,情形很不好,御医说…”她微微一顿:“娘娘,我们去看看杏儿吧。”

红鸾猛得坐起,大氅也没有来得及披就冲出了殿门,她一直以为老天会开恩的,难道真得要杏儿就这么离开皇宫,离开她们这些人吗?泪水流出却因为她的急奔而向两耳边滑去,外面的天寒地冻此时已经不算什么,因为有个地方比这冬天还要冷上三分。

杏儿的房里也是极温暖的,猛得自外面跑进来红鸾看向御医:“没有法子可想?”

御医急急的跪下,他是真得没有想到红鸾会冲进来:“娘娘,微臣已经尽力。”

红鸾转身进屋缓缓的坐在床边上看向昏睡的杏儿,眼前闪现的却是过往的一切:杏儿刚到她身边时被她整治的惨兮兮,后来死心踏地跟着她的辛苦,最终为了她弄得遍体鳞伤——她怎么能让杏儿就这样走了?!

杏儿要比招娣和二丫待红鸾更好,因为她不曾忘掉她曾经害过红鸾,而现在她用她的命来证实她真得不再是从前的杏儿,她的人性、她的良心统统的回到身上,再也不会消失了。

红鸾轻轻的握起杏儿的手来:“拿定王的药来。”死马当作活马医,只有有一线希望她也不会放弃,现在杏儿还活着就不是到了最后的时候。

杏儿的手火烫火烫的,把红鸾的心也烫伤了。

她把额头贴在杏儿的手背上喃喃道:“杏儿,求你了,你要坚持不能放弃,我不能眼睁睁再看着亲人死在我的面前,求你,坚持,我还有柳儿、还有小平子,我们大家都在等你回来。”

好想起了她父母被大水送走的霎间,那一刻的疼痛在这个弥漫着药香的房间如此清晰的浮上来,使得她身子都颤抖起来。

宫嬷嬷上前轻轻拍了拍红鸾,然后抱起了晕过去的她吩咐春芳:“好好照顾杏儿。”她把红鸾拍晕为了她好。

春芳的眼睛自宫嬷嬷的脚上移开,脸色有些异样的发白:“是、是,嬷嬷。”她原本就怕宫嬷嬷,而这一刻她更是怕得要死。

宫嬷嬷看看她:“宫里,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你,好自为之。”说完她就抱着红鸾离开了。

当天晚上起风了,风助雪威、雪借风势,把天地之间的一切都冻得静止了,只有风和雪还在肆虐。

第二天清早起来的人们发现风虽然没有停下来,但是雪小了不少。而大清早来清华宫的人又是太皇贵妃的人,不过却不是那个暖香,而是一个名字叫做冷翠的女史。

红鸾还没有起床,冷翠见到的人是春芳。

“什么?!你说暖香不见了?!”春芳差点没有叫出来:“这怎么可能,虽然雪有些大,可是暖香带着两个小宫人是我亲送出宫门好远的,在宫里怎么可能活生生的不见了人。”

冷翠看着春芳:“你把她亲送出去的?”

春芳点头:“不但我们宫里的人看到了,而且送暖香姐姐回去时我们还遇上尚服局的姐妹们,说了几句话才分手的;而我还是和尚寝局的姐妹们一起回来,她们是来给我们娘娘送皇后赏下来的、宫中新制的宫花。”

冷翠低头想了想:“嗯,那没有什么事儿了,你一会儿代我向贵嫔娘娘请安吧,我还有太皇贵妃交待的差事就不久留了。”

她离开的时候红鸾正在梳妆,问道:“太皇贵妃又使人来做什么,这次来得还是个女史。”她正为杏儿烦恼没有心思理会太皇贵妃的人,可偏一大早上就来寻到门上来。

宫嬷嬷给红鸾梳着发髫,手稳稳的没有让头发乱了一根:“不是什么大事儿,应该是那个暖香死了,她们过来问问而已。”

…………

737章宫嬷嬷的隐情

红鸾猛得回头看向宫嬷嬷,很清楚那个冷翠来时她就在自己身边没有离开过,所以冷翠说了什么宫嬷嬷也应该是不知道才对。但,宫嬷嬷用很肯定的语气告诉她——暖香死了。

宫嬷嬷轻轻把红鸾的身子放正:娘娘,宫里就是个吃人的地方,这里每天死个把人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就如我们主仆,只要一步错说不定哪天大清早皇上听产就是我们主仆死掉的消息。您不要动,不然奴婢可要把娘娘的发髻梳歪了。

红鸾听完心里一沉正想问宫嬷嬷时,殿门推开春芳急匆匆的进来,却没有敢抬头看宫嬷嬷和红鸾;“暖香不见了,自她离开我们宫里后就不知去向;太皇贵妃因为昨天风雪大,所以晚上并没有打发人出来找。”

“不见了?”红鸾听完在镜中看一眼宫嬷嬷:“你是说太皇贵妃的人来说,暖香不见了?”宫嬷嬷刚刚可是说暖香死掉了,她能如此肯定只有一种可能。

春芳叩头:“是的,娘娘。不过奴婢已经对冷翠女史说了,昨天奴婢是亲送暖香离开的,还遇上了尚服局的人送宫花来,想来不会有什么麻烦会找到我们清华宫。”她今天进殿后自始至终没有抬过头。

“嗯,照实说就行,你做得很好。”红鸾也只是小小吃惊了一下:“你可以吩咐人准备早膳了,本宫今天早上想喝粥,要清淡的小菜和一些小花卷吧。”她像平日里那样吩咐春芳做事打发她离开,好像暖香不见了的事情她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对了,杏儿那里如何了?”

“奴婢该死!”春芳马上跪倒:“因为太皇贵妃使人来倒让奴婢忘了向娘娘报喜,杏儿的高热已经退下来了,御医说明后两天应该就能醒过来,没有大碍了。”

红鸾猛得站起来:“当真?”她也顾不得梳到一半的头发:“我亲自去看看吧。”杏儿能逃过一劫实在是没有比这更大的事情。

宫嬷嬷拉住红鸾:“娘娘,那里还有外人在呢,您如此样子怎么能出去,岂不是让人非议?杏儿好了就是大喜事,左右不急在这一时,你只要不动来动去的,奴婢保证马上就能把头梳好。”

红鸾只得坐下让春芳去给杏儿、柳儿弄吃的,因为她们受伤体弱现在也只能吃些粥而已。

春芳行礼退下时,宫嬷嬷忽然轻轻的道:“春芳,你昨天晚上做了恶梦吗,脸色这么苍白恐怕会让人误会你什么呢。如果有什么不舒服,歇两天也好。”

春芳差点跪下来,好在她脑子快及时站直了:“奴婢让嬷嬷担心了,也没有什么只是昨天在慈安宫吓得不轻,昨天晚上照顾杏儿又没有睡,再加上被冷翠女史的话吓到,奴婢才有些心神不宁。一会儿喝碗安神汤就会好的,嬷嬷不用担心奴婢的。”

“那就好,现在我们宫里还真是没有多少人,还病得病的,不在的不在,你能坚持当然是好的。去吧,不过也不要太劳累了,这些日子宫里事多,就不要离开了多代娘娘看顾着杏儿、柳儿点。”宫嬷嬷吩咐完把发髻也梳好了,拿起一支粉中带白的花给红鸾戴上,示意春芳可以离开了。

等到她再拿起一支步摇来时,红鸾轻轻的一叹:“嬷嬷,慈安宫的事情是我们无奈之举,当日我们料到进慈安宫进容易出就难了,才出那等下策,却也说好不伤到人命的;那暖香…,也只是个传话的人罢了,嬷嬷你何必非要取她性命。”

宫嬷嬷的手没有半丝停顿:“娘娘,你的心还是太软了些;看你过往的手段,老奴就知道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是好得,但是有时候你就要先发而制人,并且不能给自己说不伤及人命。娘娘,这里是皇宫,老奴再说一遍这里是人吃人的地方,你今天不杀人明天人就会杀你。”

她把步摇给红鸾插好后又给她带了两支钗,拿起镜子来在红鸾脑后摆正:“娘娘,你看可好?”她说完这句继续刚刚的话:“您已经走到了今天再无回头路,想活下去就要比你的仇敌更狠、更毒、心更硬才成。不然,已经她活你死,娘娘,你没有选择。”

红鸾在镜中和宫嬷嬷四目相对,半晌后她轻轻的摆手:“嗯,就这样吧。”她起身扶着宫嬷嬷走了两上涌还是忍不住:“嬷嬷我懂,但是我们要比仇敌更狠更毒,却不表示我们可以滥杀无辜。”她不能忍受的就是,那个暖香未必是她的仇人,而且暖香也没有做什么伤害她的事情,却就这样死掉了。

宫嬷嬷看着红鸾的眼睛:“娘娘,老奴说过不会伤害您,以后请娘娘相信老奴好不好?老奴在宫中多年并没有滥杀过一个人,不然岂能活到现在?老奴可不是天下无敌的高手,不认为能逃得过那些侍卫们的追搏。”

她长叹一声;“那个暖香,她认出了老奴来;应该是说,她认识老奴。”

红鸾听后眉头一皱:“那也不必…”她还是认为暖香是不应该死得。

宫嬷嬷笑了笑:“老奴想过很多次,娘娘你是如何长大的,要狠能狠得起来,却偏偏还有一颗能辩是非黑白的心。入得宫来,没有把心染黑的人真得活不下来的,你是个例外,可是老奴也不知道这个例外能例外多久。娘娘,想活下去你真得要再狠再毒再冷酷些才成。”

“那个暖香之所以必死,老奴想她当看应该见过老奴,而见过老奴且能把老奴记住的人,绝对都是该死的人;她应该是太皇太后的人才对,当年的事情宫中没有几个人知道,除非太皇贵妃也掺了一脚——不过依她当时的位份与处境不太可能的。”宫嬷嬷还是对红鸾解释了:“暖香,死得绝对不冤。”

红鸾听得不太明白:“太后的人?当年的什么事情,嬷嬷能不能说清楚些。”

738章自私

宫嬷嬷对红鸾摇头淡笑:“老奴来助娘娘一来有报恩的意思,二来也是有借娘娘之手拨开当年的云雾,但是仇冤是要老奴来自己来报。就算日后老奴有个万一,那仇冤就算是了结,老奴不想娘娘因老奴之故再背上那仇冤;所以,老奴是不会说得,那是老奴一个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