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之而后快啊,除了红鸾之外她现在眼中已经没有其它仇人。

皇帝听后摸摸下巴:“这么大的事情,总要让宫人之人都知道,一来问问大家的意思不要冤了好人,二来嘛也要警示诸人,使得宫中再无这等事情发生。”他说完看看太皇太后:“您看如何?”

太皇太后微微皱起眉头来:“到底不是什么好事儿,还是…”话音还没有落下就听殿外传来太监公鸭嗓子的叫声:“太皇贵妃到,丽太贵妃到,柔太贵妃到,贾太嫔到…”宫中的妃嫔已经到了。

她把话咽下喝了一口茶水顺气:“皇帝既然早有安排,又何必再来问哀家!”她恼了皇帝的所为,脸也就完全的放下来。

皇帝却好像没有看到她脸上的神色:“只是赶巧了而已,太皇太后多想了。”他说完看向太皇太后很认真的道:“您教过父皇君无戏言,孙儿绝不会欺骗您:只有太皇贵妃是孙儿打发人请来的,其它的人孙儿正想请您下旨召来,却没有想到她们已经到了。”

太皇太后盯着皇帝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眼皮剧烈的跳了几下:“皇帝今天是什么时辰赶回宫中的?打发人去请皇太贵妃,哀家可不曾看你打发人出去过呢,想来是皇帝没有见哀家之前就打发了人去请才对。”

皇帝欠身:“太皇太后圣明。”

这句话让太皇太后的脸色青中泛白,只是眼下却不是和皇帝计较的时候,她也顾不得皇帝而是看向了宁嫔:皇帝如果回宫的时间还要早却没有来坤宁宫,那他去做什么了?太皇太后在宁嫔的眼中只看到了震惊与慌乱后,她收回目光看向红鸾,在心底忍不住轻叹还是太过小看了红鸾。

能把消息自宫中传出去请来福王夫妻,还能把皇帝请回来在坤宁宫外布置一切,那绝不是一个小宫人、小太监能做到的。她的眼睛眯起来——那个人到底是谁,是谁为红鸾做了这一切,能瞒得过她在宫中的耳目去。

太皇贵妃等人进来所言都是大同小异,不过是劝太皇太后节哀,都对死去的华妃表示很心疼与怜惜;然后大家归座,除了丽太贵妃外其它人都微垂着头做各种深思状。

丽太贵妃狠狠的瞪了福王夫妻几眼:“你们在这里做什么?宫内之事你们不懂还是早早回去吧,有这个心思到处走动游玩不如多用点心,让太皇太后早日看到玄孙。”她说完还不忘剜了韩氏几眼,对于韩氏能左右她儿子之事显然是极为不满。

她和福王完全相反,对韩氏是极不不喜的。尤其是在今天的事情上,福王居然和太皇太后公然叫板,更是让她对韩氏恨之入骨了。

皇帝看向丽太贵妃:“是朕让二弟在这里帮朕的,太贵妃不要生气了,你不是喜欢那个花之四君的屏风吗?这两天朕就让人给你送过去,你就不要再怪二弟了。”他说完看丽太贵妃喜笑颜开便看向众妃嫔:“今天的事情就是如此这般的,朕现在不知道如何拿主意,不知道大家对这瓶毒药有什么看法?”

手段并不是有多高明,但皇帝的意思只不过是借此敲打诸妃罢了。如果今天有谁敢强出头为难红鸾,那她真就是活腻了。

778章相似并非相同

太皇太后微微皱起眉头来:“事情已经很清楚了,皇帝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毒杀华妃的药是在清露宫搜出来的,而华妃所喝的那盏茶也是宫人红鸾给她的,如果不是华妃的话现在死得人可就是我天朝的国母!此罪洙其九族都难消哀家心头之怒,此人如此的胆大妄为,所依仗的就是皇帝你赐给她的凤佩。”

“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身份,给她些不应该拥有的东西只会让其生出贪念,继而忘乎所以做出到怒人怨之事。皇帝,此事足以为诫了。”她说完看一眼诸妃:“既然皇帝问你们了,那你们就说说吧。”

她抢在诸妃之前开口就是为了让诸妃短道她现在所想的是什么,免得这些人因为皇帝之故而不敢开口,那事情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不如她意。

皇帝并没有开口轻轻的啜个茶,此事也是一块试金石,就看看在座的各人及其身后的家族等是站在哪一边的。他的目光在诸妃身上转过后,伸手握起红鸾的小手来轻轻的道:“不用怕,一切有朕在。”他的心思也表明了,就看诸妃要如何做了。

诸妃心里都是叫苦不迭,皇帝和太皇太后的不和早就有端倪,可是她们以为凭上官家之势,这对皇家祖孙不会撕破脸,至少也要等上几年:就看皇帝的羽翼能不能丰满了。可是她们万万没有想到皇帝刚刚登基不久,年节还没有过她们就要面临选择。

宫中朝中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你杀人放火,而是你选错了主子。诸妃们不是没有想过,只是她们还都没有拿定主意,因为太皇太后和上官家并不是那么好相与的,尤其是上官家的以大欺小、蛮横霸道不容人说个“不”字是为很多人不喜;而皇帝虽然眼下看上去虽说势弱,可是其人心机之深却是让诸妃都颇为忌惮的,这样一位皇帝岂能久居人下?

只顾眼下当然是要以太皇太后和上官家为首,但是只要看得长远一些皇帝当然是不二之选;她们的难处就在于选皇帝吧,皇帝眼下还不能制得住上官家,她们的家族只怕是顶不住上官家的报复,没有了眼下又何淡将来?可是如果只顾眼下,那将来皇帝肯定要清算的,到时候她们就要面对九五之尊的怒火。

太皇太后也不催大家开始吃茶,她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太过着急,要给诸妃们一点时间去想。相信皇上也不会想等得太久,诸妃们也不敢让她和皇帝等得太久。

大殿这上的沉寂是被太皇贵妃打破的,她看一眼红鸾淡淡的道:“朝中之事当然是皇帝拿主意,而后宫诸事都是由皇后、太皇太后来料理。华妃之死已经不能算是完全的宫中之事,而本宫只是个妃嫔,依着本份没有说话的余地,一切当然要由皇帝来做主。”

“但是皇帝既然问了本宫不答已经对皇上的不敬,那本宫就遵旨说几句逾越的话。事情看起来和红鸾有关,不过本宫想问御医们一句话,不知道可以吗?”她看向皇帝而不是看向太皇太后。

不用多说诸人已经知道太皇贵妃所选是什么了,有不少的人都很吃惊的抬头看她;虽然大家都有各自的为难、各自的想法,可是几乎所有的嫔妃都认为太皇贵妃当然会赞同太皇太后,因为平常就是她对太皇太后最为恭谨、最为贴心。

就连太皇太后也极为吃惊的看向太皇贵妃,在听到太皇贵妃开口的时候她还微笑了一下,认定太皇贵妃不会赞成皇帝的话。

皇帝点头:“太皇贵妃不必如此客气,尽管问就是。”他倒是全不在意的样子,只是眼中有丝疑虑闪过而看向红鸾,因为他也不明白太皇贵妃此时如此做得目的是什么。

太皇贵妃完全不为所动,视殿上的微妙变化为无物:“御医们,本宫想听听你们在说一次验药的结果。”她的问话并没有多少的奇怪,倒让太皇太后放下心来。

御医上前答话后,太皇贵妃微笑看向皇帝:“皇上,您如果是问本宫的话,本宫认为至少眼下断定红鸾有罪还太早了些。”她说完对太皇太后欠了欠身子端坐好不再说话了。

宁嫔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太皇贵妃会出来捣乱,她怒道:“太皇贵妃,事关华妃之死还请你说话要慎之又慎才好。”

太皇贵妃看过去:“不知道宁嫔是什么意思,非要这么说话呢?本宫就是因为谨慎才会认为不能断定红鸾就是杀死华妃之人,如此也是为了给死去的华妃找出真凶。”

红鸾起身对着太皇贵妃一拜:“谢太皇贵妃直言。”

太皇贵妃看一眼红鸾:“其实本宫也认为华妃之死和你有关,只是以眼下的情形来断你有罪,只怕是你不服天下人也不服罢了。你以宫奴之身邀天之幸,本应该谨小慎微,一心所思所想都是如何伺候好太皇太后和皇帝,可是本宫看你平常却是麻烦不断,不管如何也是和你本身德行有亏相关,不然宫中其它人怎么没有这么多的麻烦?你还是好自为之吧。”

她居然没有给红鸾一句好话,而且还有责怪红鸾之意,再次大出所有妃嫔的意料;不过倒让太皇太后看她的目光缓和下来,知道太皇贵妃并不是有意要和她作对,只是真心想帮华妃找出真凶来而已。

红鸾淡淡笑道:“树欲静而风止,不管是我自己的麻烦,还是为宫中带来的麻烦,都不是我所愿;如果只是少少的受些委屈,我也愿意息事而宁人,但是性命之忧面前我做不到太皇贵妃的淡然。”她从来没有害过人,人要害她也不能坐以待毙,所以太皇贵妃的指责倒并没有让她放在心上。

宁嫔听得冷笑几声:“你如果不是因为心有所图,老老实实的做你宫奴又哪里来得这些烦恼?”

“相同的道理也可以放在宁嫔娘娘身上,如果您老实本份的做您的宫妃,甚至于在上官府中做您的上官大小姐而不入宫的话,相信这宫里的是非也不会如此之多。”红鸾当即开口看着宁嫔讥讽她:“当然了,水才会往低处流,人总是要往高处走,宁嫔娘娘只是天生聪慧难以自弃,心怀天下而想做个凤凰罢了,倒也算不得什么天大的不是。”

太皇太后示意宁嫔住口,她看向太皇贵妃:“你因何说不能认定是红鸾杀掉了华妃呢?”现在没有比除去红鸾更要紧的事情,宁嫔居然还有心思斗口。

太皇贵妃看看皇帝;“御医们说瓶中的药和华妃所中之毒很相似——是相似而不是相同,以此来断定红鸾毒杀华妃太过牵强,只怕难以服众。前廷之中的大臣们很有几个喜欢追根究底之人,如果被他们知道后就怕会再引来麻烦。”

太皇太后听完微一点头,看向御医们怒道:“相同就是相同为何说什么相似?!”

皇帝平淡的道:“太皇太后息怒,让他们把话说清楚就是;现在这里有这么多的御医,相信谁也没有那个胆子敢胡言乱语的,只有所说是事实才能让他们置身事外,这也没有什么可以生气的。”他这话不用往深里想也知道是在说太皇太后在逼迫御医们,想让御医们现在说假话;同时他也在警告御医们,如果所说不是事实那后果便不堪设想了。

太皇太后再次闭上嘴巴,因为他们真得是无妄之灾,眼下只要他们开口就要明显开罪一方。抿抿嘴唇御医上前回话:“瓶中的药毒性更要为猛、更为烈一些,如果当真是用了瓶中的毒,华妃根本走不出坤宁宫去;但是华妃中毒后的样子却和瓶中之毒很接近。”他说到这里叩头意思是说完了。

皇帝却把茶盏放下:“你们认为华妃是不是死于这瓶毒?”他没有给御医们回避的余地。

他是皇帝、他是一国之君,在这片鬼地方之下所有人应该臣服的人是他,也只能是他。所以他自现在开始不会让人再存那么一丝的妄念,如果要向他效忠那么现在就开始,不要在做什么可笑的壁上观。

御医再次抿抿干裂的唇:“臣等认为华妃绝不是死于此瓶中之毒。”

皇帝点点头看看宁嫔:“听清楚了?”他又向太皇太后欠身:“太皇太后这毒是不是红鸾的暂不说,只以眼下御医们的断言来说,她绝不是毒杀华妃之人。”他说完扫一眼殿上之人:“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这样想。”

绑也把更多的人绑上他的船,他不可能给机会让某些人爬到太皇太后的船上去。

诸妃互相看看多数没有说话,娴妃和惠妃还有玉婉仪却起身行礼:“妾等认为华妃之死和红鸾并无关系。”

丽太贵妃和柔太贵妃的脸色一变,看了一眼娴妃和惠妃知道她们今天开口,就是对她们说以后再也不会受制于她们。

太皇太后看着两位太贵妃和娴妃、惠妃,心中暗道一声厉害:皇帝叫这些人的用意,只怕大半是因此吧?她是真得老了,居然到现在才看出来皇帝的一石二鸟之意。

779章有何不可

红鸾看着两位太贵妃的脸心中暗笑,她们早应该料到娴妃和惠妃会做出今日的事情来,因为世上没有什么人是甘心做颗棋子,还是弃子——依太皇贵妃所言,如果人人都有守着她的本份,那么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可能这是太皇贵妃一生的经验所得,可是要让如杏儿和她在宫奴院中等死,让娴妃二人大半辈子在冷宫中过活,怎么可能守得住所谓的“本份”。

换作是太皇贵妃,她就真能在宫奴院中等死而无怨无悔?就能甘心做个弃子等着到冷宫中去度过以后的岁月?红鸾不相信,所以她也坚信自己没有做错,而娴妃二人也没有做错。

丽太贵妃和柔太贵妃的家族现在都分作了两派,如果没有家族之人的支持,娴妃二人也不会当众和两位贵妃撕破脸皮的;只凭此,她们两族就算是事事听从太皇太后的吩咐,只怕也做不了什么大事。内斗是相当内耗的,两大家族只怕因此而无暇他顾了:历史上有多少强盛的家族都是因外敌而兴盛、因内斗而衰败的。

柔太贵妃款款起身:“本宫也认为娴妃说的有道理,红鸾毒杀华妃的可能不大,还请太皇太后三思。”她在此时马上和娴妃站到一处并不是因为她要和娴妃握手言和,而是为了避免家族因此而有损伤。

至少她和娴妃的目的相同,那么家族也就不会因她们二人而生出事端来,那在宫中到底是以谁为主,谁以后能成为家族的护身符与进身符就全凭各自的本事了。

皇帝轻轻点头:“柔太贵妃向来明理。”他低垂的眼中闪过寒光对柔太贵妃高看不止一眼。

能在眼下如此快的做出反应,不是极为聪明冷静之人是不可能做到的,柔太贵妃这些年来也太被人小瞧了些。

柔太贵妃看看红鸾微笑:“本宫和红鸾可以说结缘最早,本宫也相信她的人品,相信她不会杀人。”这便不是刚刚那句话能相比的,已经是在太皇太后面前表明了她及她的家族以后只会唯皇帝之命是从。

太皇太后的脸色倒正常起来,没有了怒色没有了焦急与担忧:“御医们这样说那华妃之死可能还真是另有隐情,不过那茶到底是红鸾端上来的,其间没有让宫人伸手相帮也无人在其身边,怎么也不能就此说她与华妃之死无关。”

丽太贵妃只是黑着一张脸坐在那里没有动,她没有赞同太皇太后的话,也没有赞同皇帝或是太皇贵妃的话。她的目光在儿子、儿媳、惠妃身上不时掠过,眼中的阴沉越来越重,显然心思早已经不在华妃之事上。

她如此皇帝倒没有什么,反而是太皇太后看了她两眼,显然是有所不满。丽太贵妃的心思虽然没有人敢明言但是宫中明白的却不在少数,所以她向来对太皇太后要比柔太贵妃恭顺的多,但此时的她分明把太皇太后忘在了脑后——如果是福王登基为帝,她就是皇太后,是福王的生身之母,到时太皇太后也要给她三分面子的。

看来丽太贵妃是知道这一点的,只是却不应该在此时流露出来,让太皇太后很为不快。

福王及时开口:“臣弟认为…”

“臣弟认为眼下断定红鸾杀掉华妃太早了些,但是因为那茶是红鸾独自沏好端上来的——如果有人想陷害红鸾的话,茶房里那么多的茶盏又怎么会知道红鸾会用哪一个呢?因此小王认为红鸾还是有可能毒杀华妃的,当然要细细的查过,不要冤枉了好人才是。”康王自殿外进来,对着太皇太后和皇帝、皇后行礼。

福王的眉头皱起:“三弟…”

康王回身看向福王呲了呲牙:“二皇兄,今天我去你王府上想讨杯酒吃的,才知道你和王嫂进了宫,追进来想和你一起找皇上讨酒吃,我们兄弟可是有些日子没有在一起吃过酒了,没有想到听说华妃死了。”他叹了一口气:“酒是喝不成了,过来看看可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说到这里他再次回身对着皇帝行礼:“皇上您要注意龙体,切莫太过着急动气,也莫要伤心太过才是。有什么事儿是小弟能帮上忙的,就请皇上吩咐,你的三弟现在已经长大,能为你分忧了。”他说完用力抱拳。

皇帝看着他,直直的看他半晌挥手:“赐座。”他有些日子没有看到康王了,因为康王性子好动且年纪不大,没有天天上朝也就由着他了。今天一见,忽然间发现他疼爱的那个三皇弟真得长大了,不再是那个拉着他要去把柔太贵妃的鸟儿烤来吃的调皮孩子。

他有点不太适应,因为康王就好像是在他肯前忽然间长大了一般。

康王谢过皇帝后坐下,神态自若的说了几句笑话哄太皇太后开心,所为和他原来也没有什么不同。

太皇太后摇头叹气招手叫康王过去,拉着他的手道:“哀家现在哪里还有心思笑?你的孝心哀家知道了,看到你哀家心里已经痛快了不少。就坐在哀家这里陪陪哀家吧,晚上也不要回去用膳,陪哀家吃顿饭就是你最大的孝心。”

康王扶着太皇太后的手:“只要太皇太后高兴,我们兄弟倒是巴不得天天在您这里混吃混喝的,只是时间一久您就又烦了我们。太皇太后您不开心全宫上下、朝廷内外没有人会开心的,我会担心,皇兄们也会担心。晚上,就由皇上、二皇兄我们三个陪您吃饭好不好?只要你笑一笑,我们三兄弟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太皇太后闻言看一眼皇上又看一眼福王:“你们兄弟愿意陪哀家当然是好了,只不过并不是人人都有这个闲心的。”她拍拍康王的手:“好了,一会儿哀家不拘着你吃酒就是,现在先让哀家把华妃的事情处置完。”

她长叹一声看向皇帝:“皇帝可有什么法子吗?就算清露宫的药和华妃所中之毒有些不同,但是到底除了她没有其它人可疑了,哀家实在是想不到还会有谁要害皇后、要害华妃。”她提到皇后就是说依然认定是红鸾杀了华妃。

皇帝看看众妃嫔:“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丽太贵妃起身:“本宫认为太皇太后所言有道理,现在也只有红鸾一人有可能下手,那药的效果可能只有下手之人才明白吧?宫中向来就没有傻子,不会有哪一个下毒后把毒药留在身边让人拿把柄的,但是如果还想要继续下毒就有其它的法子免得被人怀疑,所以药有所不同也不是不可能理解的。”

福王皱眉:“母妃,事关两条人命…”他没有想到丽太贵妃非要他按原来的路走不可,甚至在此时不惜和皇上撕破脸——丽太贵妃在逼他。

丽太贵妃打断福王的话:“宫中之事你还是不要过问的好,你到底已经离宫建府,皇上的家事你做兄弟的管得太多反而会让人诟病。”

红鸾殿颜一笑:“丽太贵妃所说极为有道理,就如刚刚宁嫔娘娘不就指着王爷说了些不雅之话?于我这个小宫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放在王爷身上传了出去,只怕就不太好了呢。”她说完看向宁嫔;“宁嫔娘娘不对丽太贵妃再说一遍吗?”

丽太贵妃闻言立刻就明白过来,她的脸色当即变得极为难看,狠狠的瞪了一眼宁嫔愤愤的坐下:她刚刚向太皇太后和宁嫔示好,现在才得知宁嫔把脏水泼到她儿子的身上,此事不久之后就会传遍宫中,她就成了一个以德报怨、想高攀上官家连体面也不要的可笑之人。

能得上官家之助是她和父亲认定可以成事的关键,原本上官家要把女儿嫁过来也就是有了那么一层意思,可是福王忽然反悔,为了一公、舅父等人抛之脑后而不顾,她岂能不气?

上官家的可恶她不是没有听说,但是成大事不计小节,只要以后能让儿子登上大宝,那她再想法子除掉上官家就是了;她胡家以后才会是天朝的第一大世家,上官家如果识趣还就罢了,如果不识趣儿她的儿子可不像现在这个皇帝这般容易欺负的。

但是今天宁嫔的可恶显然让她没有想到,一时间让她险些没有缓过气来,不知道再说什么才好干脆闭上了嘴巴。

皇帝看看福王:“娴妃和惠妃倒是识大体的,再加上朕对华妃难忘,你们和她一场姐妹朕也就只能多疼爱你们一些了;过几日华妃的事平,朕要亲封你们为贵妃,以偿朕对华妃的思念感怀之情。”

宁嫔的身子巨颤:“皇上,华妃与我是嫡亲的姐妹,同娴妃二人有什么干系?您要封赏哪个妾不敢妄论,但是借华妃之名封赏她们让九泉之下的华妃情何以堪?请皇上三思。”

“宁嫔不同意?”皇帝抬眼看看宁嫔眼中没有一丝湿度;“华妃在九泉之下不会不同意的,进得宫来你们都是姐妹,还以从前的身份分亲疏吗?华妃平常就和娴妃二人走得亲近,此事宫中人人皆知,朕封她们为贵妃有何不可?”

780章功败垂成

皇帝说完看看殿上的众妃:“朕所言有错吗?大家进得宫就是一家人,岂会比嫡亲的姐妹情份差些?当然平常姐妹们走动也有亲疏之分,却和原来的身份没有关系吧?也因此朕才会只封赏了同华妃交情深厚的娴妃二人,并没有封赏其他人。”

皇太贵妃欠身:“那是皇帝的家事,本宫等无异议。”没有人不清楚皇帝为什么要封赏娴妃二人,所以此时就算是丽太贵妃也只能沉默不语——她再开口说些让皇帝不快的话,十几年的情份可能真要断送在此时,而她在宫中立足除了要哄得太皇太后开心,当然也不能惹怒了皇帝。

今天的皇帝说话做事都那么的直接,就算是太皇太后听完皇帝的话后有不快也没有开口。当然了,太皇太后不介意胡家和赵家内斗,这几年来他们两家如果不是争得厉害,哪里还有上官家独大的局面?也是因此她才没有阻止皇帝,因为娴妃二人成为贵妃之后,就真得能和太贵妃们分庭抗礼了。

宁嫔却不能接受,因为皇帝如此做无疑是在打她的脸,尤其是红鸾和福王夫妻还指责她可能杀了华妃的时候,皇帝不封赏她简直就等于是皇帝认定是她杀了人:这比起是不是红鸾杀人来更重要,就算最终是把红鸾杀了,只要皇帝对她动过这样的疑心,就表示她在宫中再无出头之日。再有,宫中之人自此以后会如何看待她?

虽然说进宫之后大家不分彼此是姐妹、是一家人,可是历代有妃嫔死了之后,皇帝因其而封赏人的话肯定是其的姐妹姑侄之类的亲人,或是其身边伺候的人,而不是其它不相干的妃嫔。

“皇上,妾恳请皇上收回成命,眼下还没有查出毒杀华妃之人,就封赏妃嫔实在是让妾、让死去的华妃心痛难忍;妾无状请皇上责罚,但是妾坚请皇上收回封赏。”她泪流满面跪在地叩头不止。

“哪个说朕不知道何人杀了华妃?”皇帝板起了脸来:“李御医,你先给朕说说瓶中之毒和华妃所中之毒有何不同,其它人都给朕去验看茶房中没有用得茶盏等物可有毒,如果没有毒…”他说到这里看着宁嫔吩咐刘总管:“你告诉御医们应该如何做才能验出毒来。为了不让人说朕是不意偏袒,让人把茶房的东西都搬到殿上来吧。”

宁嫔依然还在纠缠册封娴妃和惠妃之事,根本不在意皇帝的吩咐,倒把娴妃二人惹得一肚子不快,看宁嫔更是可恶了十分不止。

红鸾看到宁嫔如此的不依不饶,看看那边忙碌的御医等人心里也很不解,不清楚皇帝这是在做什么;可是皇帝却只给她一个安心的眼神,示意她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用做,只要安心的坐着就好。

皇帝喝斥宁嫔:“封赏贵妃之事又不是眼下,你用得着如此哭嚎?你当真有什么不满意的,也要等李御医说完后再向朕说——如果到时候你还有话对朕说。”他说完看向李御医等他开口。

李御医无奈的行礼,看一眼太皇太后和宁嫔嘴巴里全是苦味,心里也慌乱成一团;他真得不知道皇帝是有意还是无心的,为什么那么多的御医就偏点中他呢?他向来在中医院就不是个引人注意的人,给皇帝、太皇太后等人诊脉又是论不到他,但皇帝开口就叫他来回话实在是不能让他不慌的。

“回皇上的话,瓶中的毒和华妃所中的毒应该说是一种毒,所不同的就是华妃所中的毒应该是分两次所服下,这要自该毒的特别之处说起。此毒的毒性很烈,服下后几乎片刻就能要人的性命,但是却是由一种完全无毒、另一种毒性不显的药合在一起而成。”

李御医的声音有着轻微的抖动:“完全无毒的药是由几种药草根茎炼制而成可以治头疼之症,毒性不显的却是由几种药的汁液合在一起,最后把药粉和药汁合在一起晒干后就会是瓶中之药。而华妃娘娘应该是先吃下其中一种,然后又服下了另外一种才会毒发身亡的。”

皇帝摸摸下巴:“你的意思是说,那两种药如果分别下在不同的地方,比如一种下得饭菜里,另外一种下在茶中,单独验看不容易验出毒来吗?”

“无毒的当然验不出来,便是毒性不显也是有毒还是有验出来的。”李御医实话实说,可是额头的汗水却不停滚下来,就好像是太热了。

皇帝点头:“原来如此。”他忽然盯着御医:“你是不是很热?”

李御医身子一震:“臣、臣还好。”

皇帝看着李御医慢慢的道:“你不是热,那就是在怕了?不知道你在怕什么呢,虽然朕让你们来验毒,但是朕却不会因此而迁怒你们。依朕看也只有你吓成这个样子,其它的御医好像只是有点苦不堪言罢了。”

李御医闻言几乎晕过去:“臣紧张,臣第一次君前奏对。”

皇帝看着宁嫔轻轻的道:“是吗?一会儿你的妻和儿子都会进宫,你说他们会不会也像你这般紧张?万一君前失仪,李御医,你说朕要不要治他们罪呢。”

李御医猛得一呆然后叩起头来:“嘭嘭”作声:“皇上,臣知罪,臣知罪,可是臣所为和妻子还有臣的儿子无关,请皇上饶过他们。”他伏在地上泣不成声。

皇帝看着宁嫔的眼睛眨也不眨:“李御医,朕知道你为什么会做出那等事情来,所以你最好是一五一十的对朕把话说清楚,懂吗?有人以你的妻和子威胁于你,现在朕可是救了他们出来。”

李御医大哭道:“臣死罪。”接着把他如何被宁嫔身边的宫女收买不成加以威胁的事情说了出来,他并不知道那毒的来源,宁嫔身边的宫女也只是让他到时候验毒之时,咬定华妃就是死于自清露宫中搜出来毒药。事成,那宫女说自会放了他的妻子和儿子。

宁嫔没有听完就大叫冤枉:“李御医,本宫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怎么能如此陷害本宫?!说,到底是宫中何人收买于你,和你设下如此毒局来谋害本宫。”她的心神已经有些慌乱,因为皇帝好像所知不少。

李御医不停的叩头:“臣该死,臣死罪。”并不敢和宁嫔对质,他小小一个御医上官家能掳走他的妻儿一次就能掳走两次,甚至于要杀他也不是什么难事。

皇帝看着宁嫔:“你要找谁收买了他是吗?朕也查到,这就让人带上来给你瞧瞧。”他一抬手立时有太监拖着一个遍体是血的宫女进来,正是宁嫔身边的宫女、也是她带进宫的上官家的人之一。

“就是此人收买李御医,不知道宁嫔你认识不认识她?”皇帝看着宁嫔目光眨也不眨,忽然站起来怒喝道:“你到此时还想抵赖不成?!那毒药在华妃还没有死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知道会在清露宫中出现,宁嫔,你不应该给朕说个清楚明白?”

宁嫔被吓一跳当即跪下叩头:“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她在看到那个宫人时候就吓得六神无主了,再被皇帝一喝当即软倒在地上,知道事情再也瞒不住;“太皇太后救我,太皇太后…”她不想死,她还要活下去做皇后母仪天下呢。

皇帝指着宁嫔:“你还不给朕从实招来!”

宁嫔吓得身体向后一缩:“皇上,妾、妾…”她看着皇帝可怜至极,没有想到她精心设计的局,而且还把她嫡亲的妹妹杀掉依然不能除去红鸾,反而让自己再也不得翻身。

“元华,皇上只是问你话又不是降罪于你,你的宫人所为也不是你的所为,你不必吓成这个样子?皇上生气是因为心疼华妃罢了,你不也是心疼妹妹被人毒杀吗?有什么话就对皇上好好说,皇上能明白的。”太皇太后开口打断了宁嫔的话:“这个宫人昏迷不醒,叫人弄醒后你也应该好好的问个清楚明白,自己身边的人也管不好岂不是招灾?”

宁嫔闻言看向那拖上来的宫人,此时才发现她当真是一动也不动的,心中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皇上,妾真得不知道,妾要好好的问问这个奴才。”话虽然如此说可是她到底是担心的,看向太皇太后求助——万一那宫人醒过来她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太皇太后轻咳两声;“皇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哀家完全糊涂了。宁嫔的宫人怎么会去收买御医?当真是无法无天,哀家定要亲自问她,定要问个水落石出不可。”

皇帝缓缓收回手臂看向太皇太后,目光尖锐犹如利剑:“华妃,太皇太后当真就不念她三分的好?她平日里可是极孝敬太皇太后的,代朕在您面前尽了不少的孝道,朕现在想起来还是很记得华妃的好。”他是想吓出宁嫔的实话,可是却为太皇太后看破而功败垂成。

但华妃到底是怎么死得,他不相信太皇太后真得不清楚,此事不像是太皇太后所为但是事后她肯定能猜到是谁杀了华妃。难道真能为上官家、为她太皇太后的体面、尊荣,就要让华妃死不瞑目吗?

781章利字当头

皇帝对太皇太后还抱有一丝希望,不想看到她为了利字可以完全的舍弃做人的良知,而华妃凤华不管做过什么却待太皇太后是没得说,太皇太后岂能置她的死于不顾,一心只念着那个利字呢?而且为了上官家长远的利益太皇太后也不应该再包庇那人,应该给死去的元华一个公道。

他真得希望在太皇太后身上能看到人性,华妃之死完全可以和上官家的利益剥离开,而不是为了所谓家族的利益,连华妃死后都不放过她,还要用她的死冤枉其它人、还要她在死后对上官家继续效力。

太皇太后被皇帝的话问得目光闪烁,微微的合起眼来眼前闪现的是华妃生前的音容笑貌,耳边似乎还能听到她昨天所说的话,她说今天会给自己送鞋子过来,是她亲手、特别做了给太皇太后在雪地中穿得,既暖和还不怕滑倒;但是现在那双鞋子并没有被华妃亲手奉给她,而她也再也听不到华妃的娇声俏语。

宫中的人都会在她面前表表孝心,就连皇后也会做做面子功夫,但是她很清楚华妃还是和其它宫中之人的孝心有点不同,待她是真得有亲近之意。

睁开眼睛看向宁嫔,太皇太后的目光又闪了闪,而垂下眼睫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华妃待哀家的确是真有孝心,所以哀家相信华妃定会知道哀家会为她做主的。”华妃向来对家族要比宁嫔感情深厚,也是个懂事的孩子,相信她会理解自己的所为是迫不得已,也不会怪她的。

红鸾看向太皇太拍:“华妃倒在御花园中,奴婢与华妃身边的宫人都听到了她的话,她好像是知道谁下手毒杀了她,”说到这里她看一眼宁嫔:“华妃亲口说要奴婢查出那个人来为她报仇雪恨,请太皇太后给死去的华妃一个公道,能让她在九泉之下合上双眼。”

说完她看着宁嫔:“宁嫔娘娘,你如果真得还念一丝血脉真情,就不要让华妃娘娘、不要让所胡的人都太过绝望。人都有错,到现在你还无悔吗?”

宁嫔怒喝:“这里有你说话的余地吗?华妃是我的嫡亲的妹妹,不管如何我都要为她查出真凶来,这个不用你来操心!就你和我妹妹的恩怨来讲你也是有杀人之心的,现在又何必再来猫哭耗子假慈悲。”

皇帝看宁嫔一眼没有理会她,看向太皇太后:“皇祖母,孙儿真得不想华妃九泉之下也含泪的。”他真得想这宫中还能有最后一点点的温情在。

太皇太后叹气;“眼下没有比查明真相更重要的,哀家和皇帝一样不想华妃就这样含冤而去。现在,把宁嫔身边的宫人弄醒问个清楚明白吧,不管是谁做出这等天理不容之事,哀家也要问罪绝不会饶过她。”

皇帝收回目光缓缓点头:“太皇太后所说在理。”他坐下后看也没有看宁嫔的宫人。

宫人被御医弄醒之后看清楚身在何处后,并没有太大的惊慌;在她醒来的霎间,没有惊呼、没有立时开口而是缓缓的转动目光要把四周看清楚,就让红鸾心头有点不妙的想法;这人不像个平常的宫人。

太皇太后开口:“你是元华身边的灵儿吧,哀家见过你几次,你有没有话要对哀家说?”

灵儿被打得浑身是伤无法跪着行礼,她也没有想行礼:“还有什么可说得,皇上已经查到了奴婢的身上,对,李御医是奴婢要收买的,可是完毕识抬举奴婢便用银子请了几个人把他妻儿请到别处,他才肯听话的。只是上天不怜我,最终还是没有除掉皇上身边最大的奸人。”

她说到这里狠狠的盯着红鸾;“不过你就算是躲得过这次,下次你也躲不过的,我会在黄泉路上一直等你来做伴。”

红鸾看着她:“我没有见过你,也不认识你,你因何如此恨我?”

“你就是个奸险小人,迷惑皇上成为贵人以为可以一步登天吗?以为可以害上官家的人吗?”灵儿啐了红鸾一口很是不屑。

红鸾看看她歪歪头:“不过现在要害上官家的人不是我而是你,只是你一个奴才敢杀上官家的姑娘,宫中的华妃娘娘?你是受何人支使还是快些说出来吧,不要以为你说是你的主意太皇太后和皇上就会相信,你想少吃苦还是实话实说的好。”

灵儿沉默了一会儿她抬头看向皇帝:“我吃得苦头还不多吗?说实话我原本打算说你收买了我行事的,不过现在是不可行的了,倒是便宜了你。”她一直不曾看向宁嫔,就好像她的主子不在。

太皇太后怒喝:“你还知道身受上官家的恩情,那你为什么要害死华妃?!”她的目光向皇后那边瞟了一眼。

“太皇太后,灵儿想要毒杀的人不是华妃娘娘而是皇后,因为皇后根本就不配母仪天下。妒,蠢,没有心胸气度,遇事只会想到她自己,从来没有心怀天下、心怀皇帝,从来不以天下、皇上为先,这样的人窃居皇后之位是我天朝极大的不幸。她还害得灵儿的主子暂时不可能有喜,灵儿岂能容她?”灵儿盯着皇后眼中全是怨毒。

皇后听得大怒:“你个可恶的奴才敢辱本宫?本宫定要诛了你的九族。”

灵儿闻言对着皇后冷笑:“你就会诛人的九族,你只能看到旁人的错处,却完全看不到自己做错过什么;不过我也没有什么可恼得,相信你很快就会来地下和我相会的,像这这种人如果能活得长远就真是老天没有长眼了。”

红鸾走到灵儿面前跪下:“就凭你也能伤到皇后?坤宁宫里上上下下多少人,只打点这些你要多少银两能做到,且还有些人可不是银子可以买动的,而且茶房里的茶具想要动手脚避开众人的眼睛,凭你一具小宫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吧?我劝你还是实话实对于的好,你的胡言乱语没有人会相信的——说得再明白些,没有宫中贵人你连坤宁宫中的花草都动不了。”

782章真相

灵儿看着红鸾用只有两个人听到的声音道:“你想捉到我家的主子?那就死了这条心吧,多担心一下自己,你把事情弄成这个样子以为上官家会放过你吗?比起皇后来,也会先杀你的,也算是你的荣光了。”

红鸾微微眯起眼睛来:“就这样死了你不认为有点可惜?”她还想要说服灵儿。

灵儿不再理会红鸾以头触地:“太皇太后,就算灵儿是再恨皇后,可是凭奴婢一个小小的宫人也无法动皇后一根汗毛,所以奴婢也只能忍着,好在老天有眼啊。”她说完再看一眼皇后:“当时奴婢真以为是老天也不容这个蠢笨如猪的女子再窃居皇后之位了,居然让她最信任的、倚为心腹的人来寻奴婢。”

“奴婢所为都是受皇后身边的齐昭容所指使。”她指着现在的齐贵嫔说得清清楚楚:“就是她想要害死皇后,因为她身为昭容后依然在做着宫人的事情,从来不被皇后当作宫中贵人来看,她早已经恨极皇后。”

红鸾闻言缓缓的站起来看向齐贵嫔;“你听到了?这就是你的下场。”众人谁都没有发现,她和皇帝悄悄的交换了眼神。她对齐贵嫔只说了一句话就回头对灵儿道:“你以为这样就可替指使你的人脱罪吗?”她说到这里抬头看向宁嫔:“齐贵嫔要害皇后为什么非要收买你?她自己一个人做岂不是更好,把个把柄送到你的手上有什么好处?你不是以为这么两句谎话就能骗过这么多人吧。”

灵儿却大声道:“不说其它只说一样,如果不是坤宁宫内有齐昭容在,怎么可能避得开那么多人下毒?又怎么可能让那些宫人太监远远避开?至于她为什么要收买我,原本我也不懂的,现在却明白了,就是为了要在事败时嫁祸于我家的主子!”

红鸾闻言:“灵儿,你果然是个聪慧的女子,只是你把上天对你的厚爱用错了地方。”说完她走回皇帝身边坐下对脸色苍白的齐贵嫔道:“你现在还不说出一切,等着太太后和皇上诛你的九族吗?”

皇帝看向齐贵嫔:“是不是你主谋朕现在不能断言,但是就如灵儿所说,坤宁宫里如果不是有你在安排一切,鸾儿不可能找不到一个宫人而要自己沏茶,那些茶具也不可能被人正席了毒。现在朕给你一次机会,你可以说实话也可以什么都不说。”

齐贵嫔的双腿都软了,她是爬到了皇帝的面前叩头不止:“不,不是妾,不关妾的事情,请皇上明查,请太皇太后明查啊。”她此时还想着太皇太后能帮她当真是猪油蒙了心。

红鸾看着大哭的齐贵嫔,怎么也看不到原本那个机灵宫人冰儿的身影,是什么让齐贵嫔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来,其实她真得是个聪明人。利令智晕吧,那聪明的冰儿在此时却还想着太皇太后救她,实在是让人无语了。

太皇太后冷声道:“宫内的规矩都忘了,有话就说如此流泪号叫成何体统。”她喝止了齐贵嫔的哭号后:“坤宁宫里一直是你掌事不假吧,有些事情你也抵赖不掉的,哀家只要打发人去问问坤宁宫的人,就会知道你曾吩咐他们做了什么。”

齐贵嫔呆呆的抬起头来,过了一会儿她笑了,接着好像是有什么可笑至极的事情,让她无法控制的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笑到后来带着三分疯狂之意;就连太皇太后的喝上也不能让她停下来,还是由人出手甩她两个耳光,才让她止住了笑声。

“是我太傻,怪不得旁人啊。”齐贵嫔大笑了,一双眼睛又恢复成原本的通透,那个冰儿又重新回来了:“谁让太过贪心呢,就算是跟在皇后身边一辈子,至少我还是个昭容,可能还会再进一步,就算皇后以后有个不测,我也不会受太大的牵连,凭我自保还是做得到。”

“千不该万不该听信了人言啊,以为那是个好机会,以为自己以后可以做个真正的贵人,可以让人正眼相看,可是却没有想过哪有那样的好事可以自天而降?”齐贵嫔看向皇帝:“不管皇上相信与否,妾所说都是真得,虽然无凭也无据。”

她伸手指向宁嫔泪水流了下来:“是她,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让我做得,说自此之后能保我成为真正的宫中贵人,不会再被皇后呼来喝去当作奴仆使唤。”

皇帝看向宁嫔;“太皇太后,朕以为…”

“皇帝,这分明就是因为灵儿是宁嫔的人,指出齐贵嫔是想毒杀皇后,最后却把华妃害死而心生怨恨,想冤宁嫔而为自己报仇罢了。”太皇太后平静的道:“不要说宁嫔和华妃是同父同母的嫡亲姐妹,不可能杀华妃,再说就像齐贵嫔所言,无凭无据怎么就认定是宁嫔所为呢?就是齐贵嫔想陷害宁嫔罢了。”

皇帝看向灵儿恶狠狠的道:“你当真不肯说?”

灵儿丝毫不惧:“奴婢已经把事情都说得再清楚没有,不知道皇上还想让奴婢说什么?”

皇帝长吸一口气看向太皇太后:“此事的是非曲直大家心中都有数儿,太皇太后你真得不再细细的想一想?”他叫来宫中的诸妃就是为了此时——宫中人尽皆知了,太皇太后你还要为宁嫔开脱吗?就算是开脱了,宫中的诸妃心里都和明镜的一般,宁嫔对上官家来说还有用处吗?

太皇太后垂下眼皮:“哀家要给华妃找到真凶,现在物证人证都全了,皇帝为何不问齐贵嫔的罪反而意有所指呢?哀家很不明白,皇帝倒底想要做什么。”说到最后她抬眼看向皇帝,目光变得冰冷异常。

宁嫔一句话也不说只是老实的跪在那里,她知道现在自己多说无益,性命全在太皇太后的嘴巴里,只能不停的祈求上天垂怜,不要让太皇太后弃她而去。

皇帝一怒拍在桌子上:“给朕把灵儿拖下去杖毙了,要慢慢的给朕打,记得给她碗老参汤吊命。”他不是个如此毒辣的性子,显然是被太皇太后所激已经怒极。

783章成全

太皇太后面对皇帝的暴怒可能是吓到了,手一滑茶盏自她的手中飞落到地上,茶水弄湿了她的衣裙她颤微微的起身:“哀家去换身衣裙,如果皇帝当真以为是宁嫔所为,你可去搜宫。到时候哀家再和皇帝好好的说一说,宁嫔有诸多的不是,可是杀掉自己血脉相连的姐姐是绝不可能的。”

灵儿在太皇太后的茶盏掉在地上,她就以头触地向太皇太后行礼,然后又向宁嫔行礼:“奴婢不能再伺候主子了,请主子们千万保重身子,那灵儿的九泉之下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她说完用力咬了咬牙,最后看一眼红鸾嘴角流出黑色的血来,死在了当场。

皇帝气得脸色铁青,可是鞭尸之事他做不出来,摆手让人把灵儿拖出去作罢。上官家有不少的丫头,但不可能人人都像灵儿一样顶得住拷打,又能从容赶死,这是死士——就是因此而让皇帝更为生气。

宁嫔看么灵儿死了之后才明白,为什么爹娘一直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不要让巧儿二人去,要让灵儿去。现在,她真得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再也无人能指出是她毒杀了华妃:对,华妃就是她杀的。

因为她发现华妃在太皇太后跟前比她得宠,这让她很有些担心将来会是华妃成为皇后:而这一次太皇太后和华妃想要毒杀的人是皇后,是要在红鸾的清露宫中让齐贵嫔动手,使得皇后死在清露宫外;连太皇太后和华妃都知道这样不一定能要了红鸾的性命,因为皇帝不会相信红鸾会在自己宫中对皇后下手。

宁嫔原本就不同意先除掉皇后,她认为皇后不足惧最要紧的是要除掉红鸾,但是因为华妃使得太皇太后不听她所言,而定那个计策。虽然事后要把齐贵嫔灭口,她也认为并不是万无一失;和华妃争执后气得回宫不久就听说华妃去了坤宁宫去激怒皇后,她忽然间想到了绝妙的好计。

如果用华妃做饵,那么红鸾定死无疑,谁也不会怀疑是她或是太皇太后动得手;细细的想了一番后,连在红鸾宫中藏毒一事也算计进去,发现只要把太皇太后和华妃所定的计稍改动就可以,便去寻齐贵嫔先说动了她,而下毒的事情一半由齐贵嫔在坤宁宫动手,另一半的毒却是她亲自去华妃那里把毒下到饭菜中,事成之后没有见华妃就离开了。

所有的一切都很好,只要皇帝晚回来一点点现在红鸾就会是个死人,可惜的她算错了皇帝回宫的时间,如此绝妙的计策依然是付之东流;如果不是太皇太后力保她,此时她已经要为华妃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