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老臣请的是策王的旨!”

哗!

大殿上一片哗然!

索琴晓自小便喜欢夏候策的事情众所周知,甚至已经心知肚明她会是将来的策王正妃了。

只是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皇帝却迟迟不下旨赐婚。

如今索相干脆自己提出来,还是挑了这样一个场合,皇帝若是不应,他的老脸可就真没处摆了。

对于索相所说请的是策王的旨,皇帝其实并没多大的意外。

索家那丫头平日里的表现那样明显,他又怎会看不出来小姑娘的心意。

九五之尊不着痕迹地将目光投向下手旁的慎妃,但见其仍是一副诸事不管的神情,一时间也有些生气。

“索相千金花容月貌,与四皇子自然是极配的。”

开声的不是皇帝,而是坐在其身旁的成妃。

伴君十几年,她又怎能看不出皇帝的这点儿心思。

早在其看向慎妃之后现出的那些许怒意便知道,这柱婚事,怕是已经应了十之七八了。

————————

今天更新完毕,亲们晚安~

谁在为难我的孙子

“多谢成妃娘娘夸赞!”索老爷子冲她俯身,“不知皇上……”

“嗯。”听闻成妃一言,皇帝亦点了点头。索相正喜,却没发现对方朝着那低垂着头的慎妃看上了眼,之后暗自轻叹一声,道:“还是让策儿自个儿拿主意吧!”

众人皆惊,又听得皇帝道:

“策儿若是愿意,朕便成人之美。他若不愿,朕也可以再给索相千金再寻门更好的亲事。”

“这……”索相一阵尴尬。

夏候策却赶紧上得前来,往地上一跪,大声道:

“儿臣谢父皇天恩!索家千金固然不错,但是儿臣如今尚未建功立业,空有策王的名头,还不想在此时被儿女事牵绊,还望父皇谅解。”

皇帝点头,索相却又道:

“策王此话差矣!有道是‘成家立业’,自然是要先成家再立业才是啊!”

“谁在为难我的孙子呢?”殿上几人正僵持着,却又有一老妇的声音自殿外响起,由远及近。

回眼望去,只见一名七十上下的老妇正提了一只龙头杖,在宫人的搀扶下走来。

身着华贵,满头银丝盘成了宝贵髻,精神头儿也算硬朗。

一时间,包括皇帝在内,在场所有人全都从坐位上站了起来。

——————————

不好意思,今天家里有事,更晚了。

太后到1

臣工及家眷们跪了一地,皇帝也带着成妃和慎妃在她身前施礼。

“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儿臣(臣妾)见过母后!”

“哼!”老太后龙头杖往地上一杵,“不是说给睿儿庆功么,怎么倒说起了策儿。”

成妃上前换过丫头,将太后搀住,再带到上位坐好。

这才开口道:

“母后,是索相在求皇上赐婚呢!”

“嗯。”老太太头,看向索相,“索相啊!哀家适才好像听说策儿要先建功立业,再成家来着?”

“这……”索相为难,半晌道:“是,是!”

“哀家觉得这话很有道理,策儿好样儿的!”

本来还在纠缠先成家立业的索相,一听得老太后如此说话,心知此事不成了。

于是干脆点点头,就着坡路往下滑,再不提及赐婚一事。

见父亲败下阵来,索琴晓气得满面通红。

再回头瞅了瞅站到一旁的素儿,眼珠一转,一个主意立时又在脑中兴起。

于是,小姑娘提了裙角上了殿前:

“琴晓给太后娘娘请安了!”

“你出来干什么!”见女儿跑了出来,索相气得直瞪眼。

“父亲!琴晓是来见太后娘娘的呀!小时候琴晓就经常进宫来玩儿,太后娘娘待我可好了!”

————————

大家进群:108952450

太后到2

“你这丫头!”老太后笑着点头,“真是越长越漂亮了!”

“漂亮有什么用啊!”琴索嘟起嘴巴,“人家不稀罕,漂亮有什么用。”

说着话儿,斜眼瞟了夏候策,再回过头来时,却是道:

“太后娘娘!您不知道,策王跟十二殿下这一趟出门啊,可是收获不小呢!”

“哦?”老太后眯起眼睛,有那么一瞬间,眼前这个咋呼的姑娘让她产生了极度的讨厌。

不懂得适可而止的贪人,早晚都会吃亏,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哎——你过来!”见太后露出疑问,琴晓赶紧跑到素儿面前,一把将她拉了过来。“太后娘娘,就是这位姑娘啦!”

素儿没敢抬头,在领导面前低着头是表示谦卑,这一点她还懂。

“她是谁?”看着被拉出来的这个小姑娘,老太后竟乐了。“这么小啊!满十岁了吗?”

素儿的个子是小了点儿,说十岁,看起来也跟八岁差不太多。

“哎!”琴晓碰了碰素儿,“太后娘娘问话呢!你聋了吗?”

狠狠地皱了一下眉,素儿突然发现自己变得很能忍耐了。她竟可以忍着不发作,还恭敬地对着前方的太后答了话——

“回太后娘娘,素儿十岁了。”

太后到3

“素儿……”老太后笑着点头,“这名字挺好,素静。”

“太后娘娘!”琴晓见势头有些不对劲,赶紧又道:“这可是十二殿下带回来的媳妇儿!”

“索琴晓!”站在人堆儿里的十二再忍不住,怒喝道:“你不要信心开河,她是四……”

“娘娘!”不等十二把话说完,琴晓又迅速接了话头:“您看她长得挺漂亮的,年纪跟十二殿下也相配。要琴晓说,一准儿是十二殿下在外面看上了人家,这才巴巴地给带了回来!哦,对了!听说十二殿下不敢往宫里带,先把她安排到策王府住下了。”

要说这世界上最聪明头脑最灵活的女人,莫过于在这宫闱的斗争间成功活下来的。

老太后沉浮一生,如今坐到了这象征着天下女子最高权力的太凤位上,其心思手段,自不是旁人能及的。

只见其听了索琴晓的话,竟开心地放声笑了起来。

半晌,开口道:

“素儿,抬起头来,让哀家看看!”

素儿依言抬头,一双大眼盯盯地看了过去。

“放肆!”坐于帝侧的成妃一拍桌案,“大胆奴才,竟敢直视太后!”

“是哀家让她抬头的!”老太太看都没看成妃,只不温不火地扔了这句话去,但说得成妃哑口无言。

太后到4

高台上的人见素儿抬了头,自都向她望去。

有几位坐得靠前的臣工也递了目光,一看之下,赞声不由自主地自喉间倾吐而出。

夏候策无奈皱眉,凤素儿的样貌他自是知晓,只有些后悔将她带进宫来了。

“真是个标志的丫头!”老太后看了好一会儿才不由得赞道:“哀家活了这个岁数,还真头一次见着这么好看的小人儿。”

“母后说的是。”皇帝在一旁附合,再向下问去:“夜儿,这丫头是跟着你们一起回来的吗?”

听得皇上问,十二赶紧上前一步,道:

“回父皇,是……是的!”

人家这么问,他也只能这样答!

十二颇有些头痛,好像自己这个回答会犯错误一样。

听了他的话,老太后又是呵呵一笑,同时冲着素儿招了手:

“来,丫头,到哀家跟前来,让哀家好好看看。”

素儿有些不知所措,偷看了一眼夏候策,见其点头,这才放心地上得前去。

“真好看!”老太太抓着素儿的手,赞声不止。

“太后娘娘!”琴晓又开了腔,“娘娘既然也觉得素儿姑娘长得好看,那不如就给十二殿下指了婚吧!”

“胡闹!”老太后终于露了怒意,放高了声音喝去:“索相,你家这丫头何时变得这般不知礼数!”

————————————

大家进群:108952450

热推妮妮【完结文】:《倾城医妃拥帝宠:宫医叹》——传说,宇文灵舞是神医,神到一碗汤药在五步远的地方端过,她便能闻出药材几味、各叫何名。步入宫廷、卷入谋略……后宫、争斗、妃子、皇后。灵舞感叹,她只想行医,不想宫斗,行不行?

你愿意留在宫中吗

“太后娘娘息怒,太后娘娘息怒啊!”

听闻太后呵斥,索相想也没想,拉了琴晓“扑通”一声就跪到地上。

虽说这朝堂之上他索家可呼得风唤得雨,甚至政见不同时,与皇上也是有过争执的。

但是这太后他惹不起,谁都惹不起。

当今皇上奉行百善孝为先,凡事先讲一个孝字!

很多事情皇帝自己可以忍,但若事涉及到自己的生母,却是任何情面也讲不得的。

“小女性子直,还望太后娘娘莫怪,莫怪!”

“哼!”老太太冷哼,“夜儿才十二岁,这丫头也才十岁,你家姑娘就要哀家指婚!这也太胡闹了!”

“是,是。”索相只觉额头上的汗就要掉到了地上。

“不过……”老太太话锋一转,“素儿这孩子哀家也喜欢,若是她真与夜儿情投意合,哀家到真愿意保了这个媒。”

琴晓听闻此言,面露了喜色。

“年纪是小了点儿……”老太太想了想,再道:“这样吧!”笑看素儿,“难得哀家喜欢你,你就留在宫中陪着哀家几年,可好?”

素儿一愣,怎么也没想到说是进宫来玩玩的么,怎么整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来?

我留下

惊讶之余往殿下看去,却发现所有人的此时都低垂着头,谁也不敢朝上看来。

怎么办呢?

素儿微闭了眼,短短的之内,好多番思量自心头快速过滤了一遍。

包括她要说出的同意或是不同意这两种答案分别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终于,再张开眼时,却是送给了这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后一个倾城的笑颜——

“素儿谢太后娘娘抬爱,素儿愿意留下!”

夏候策眉心突地一跳,一句她愿意,像是自他心头生生剜去了一块儿血肉,生生地疼。

“哼!”跪在地上的索琴晓轻哼出声,惹得索相朝她看来。

“你干什么?”

“爹。”琴晓轻声道:“您不也希望我能顺利嫁给策王么,女儿这是给自己扫平一个凭空而出的障碍呢!”

“你……”索老爷子也不傻,听得女儿这样说,不由得偷眼看去高台之上那个正伴在太后身旁边的绝美女孩,“你的意思是她是策王……”

“谁知道呢!”琴晓扯扯嘴角,“虽然还确定不了,但既然心有疑惑,就要赶紧打消的好,免得日后横生枝节!”

“四哥!”众人重新归位,舞乐再鸣。十二凑到夏候策面前,忧心道:“怎么办?皇祖母这是乱点鸳鸯谱啊!”

宫中变数实在太大

“能怎么办呢?”夏候策也苦下脸来,“皇祖母要留人,我能说什么。”

“可是你至少争取一下,或者告诉她那不是我要的人!”

“不行。”

“为什么?”

“为了素儿的安全!”

“安全?”十二挠挠头,“不懂。”

“傻子!”夏候策轻拍了他的头,“索琴晓这是看出了苗头,故意给咱们使绊子呢!”

十二气鼓鼓地坐到椅凳上,狠狠地瞪去正得意欢颜的索琴晓,恨得咬牙。

“可是素儿怎么办?”再看向夏候策,“难不成就让她这么留在皇祖母身边?”

“留吧!”他放下杯子,面色坚定,“也许只有留在那里,对她来说才是安全的。如今我当众拒婚,怕是跟索朗的仇也结下了。如果把素儿留在我府里,怕是会遭了他们的暗算。”

十二想了想,遂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