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体育课跑步,小雨来大姨妈了, 就跟老师申请不跑步了, 坐在操场边休息。这期间刚分配来的体育老师和小雨闲聊了几句, 体育老师年轻帅气, 很受女生欢迎,小雨就被班上几个女生敌视了,说她存心在体育老师面前装柔弱,仗着自己胸大勾引老师,有个讨好她们的男生还恶意地嘲笑小雨是母猪。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小雨从小都是被人羡慕仰视的对象,什么时候受过这种侮辱,气得简直想杀人,她也不擅长吵架,这种事也不能叫人帮忙出头,只能回来偷偷哭,自卑得不行。

叶慧当过老师,知道这种校园暴力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如此,有些孩子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尊重。小雨会遇到这种事叶慧还是比较意外的,因为她在南高上学,学生素质普遍都比较高,不过也有走后门进去的,而且素质和成绩也不能完全划等号。

叶慧听小雨说完,不由得笑了:“就这事啊,你不用怕他们,你觉得什么人会嘲笑你吗?当然是胸小的人啊,她们没有胸,看着别人胸大自然嫉妒得不行。至于男生为什么会口出恶言?只是为了掩饰他们龌蹉的心思,这些全都是幼稚鬼,不需要理会,用鼻孔眼瞅他们就行了。”

小雨难以置信地看着叶慧:“她们嫉妒我?这有什么好嫉妒的,我巴不得没有。”

叶慧说:“是女人都会有胸啊,这是我们的生理特征,就是大小的区别,所以不管大小,都是正常的。那个男生说话那么难听,难道他不是喝他妈的奶长大的?那他喝的也是母猪奶了,他自己不就是个猪崽子?你看,蠢人骂别人总是把自己也骂了,跟智力这么低下的人有什么好计较的。”

小雨听到这里,忍不住破涕为笑,好像是那么回事啊。

叶慧知道,小雨这情况如果不好好开导,这种精神伤害将会成为影响她一辈子的心理阴影,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她的专注力和学习,这可是大问题,她劝小雨读高中,可不希望她以后连学都没得上,必须要比从前好,这才是自己劝她读高中的意义所在啊。

外面有人敲门,允文的声音响起来:“姐,小雨,你们怎么还不下去啊,饭都凉了!”

叶慧在屋里答:“我们还有事,晚点再去吃。”

“小雨没事吧?”允文问。

“没事,你先下去,我们一会儿就下来了。”叶慧答,回头对小雨说,“小雨,身体发育这种事,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不是你的错,没有必要自卑。别人用这个来攻击你,那是他们素质低下,心理不健康,你如果因为这个受了影响,那就让他们的目的得逞了,这会在你心底留下永久的创伤,性格变得敏感自卑,甚至影响学习,连大学都考不上。但是他们呢,会受到任何惩罚吗?不会。很多年以后提起,她可能都忘了,也可能顶多只会轻飘飘地说一句当时年纪小,不懂事,甚至连歉都不会道。”

小雨睁大眼看着叶慧,眼圈忍不住又红了。

叶慧抬手摸摸她的脑袋:“所以不要在乎这些人的言语,想想你身边那些友好的朋友,对了,对这些人最有力的回击是什么?当然是优秀的成绩,等你把成绩单摔在他们脸上,他们就会自动闭嘴。这个世界上的坏人只会欺负弱小,畏惧强者。等你足够优秀,不用你自己去还击对方,就会有人主动帮你说话了。”

小雨想起自己读初中时周围同学对她的态度,不由得点了点头:“我知道,慧姐姐。”

“好了,起来吧,我们下去吃饭,别叫妈妈担心。”叶慧说。

小雨想起自己的眼睛:“可是妈妈会看到的吧。”

“那我给你盛饭上来吧。”叶慧爽快地说。

叶慧下去给小雨盛饭,刘贤英自然要问一句小雨怎么了,叶慧安慰说没事,小女孩的一点烦恼,她已经帮忙纾解了。叶慧端了自己的饭上楼,和小雨一起吃饭聊天,说起那些熟悉的老师,分享一些小雨所不知道的轶事,等吃完饭,小雨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了,她主动将碗筷拿了下去,叶慧在后面看着她走路的习惯,叫住了她:“小雨,你驼着背干什么?背挺直了。”

小雨有些不好意思地动了一下肩膀,站直了,叶慧发现她确实发育得比较快,起码有B杯了,她穿的内衣应该还是刘阿姨帮忙做的,比较宽松,起不到多少束缚作用,因此就显得比较明显,尤其是跑步的时候就更痛苦了。

叶慧说:“别总是含胸低头,显得人不够自信,看着就像受气的小媳妇一样,不欺负你欺负谁,就要昂首挺胸走路,自信的人叫人尊重。回头我帮你做两件背心。”

小雨点点头:“哦,好。”

第二天,叶慧去买了几件有点弹力的白背心,在家剪剪缝缝,比着小雨的胸围做了几件类似运动内衣款的背心,穿在身上不太勒人,但是又能起到一定的束缚作用,不像之前那样毫无束缚,小雨拿到背心非常高兴,这下终于不怕上体育课了。

叶慧看着小雨一脸兴奋的样子,说:“以后再碰到有人嘲笑你的身体,就回他一个词‘傻逼’。”

小雨不太懂:“什么叫傻逼?”

“北方骂人的话。”叶慧解释说。

小雨笑了起来:“好。”

“把他们踩在脚底下,这就是最有力的回击,小雨加油!”叶慧捏着拳头给小雨打气。

从这天起,叶慧就没再发现小雨哭过,有时候会和叶慧聊起那些欺侮她的同学来,不过她已经不再是那种愤恨的神态了,而是带着一些鄙夷。期中考试的时候,小雨考了全班第一名,整个高一年级六个班中,只有他们这个班是女生拿第一的,别的班全都是男生独占鳌头。有一种说法,小学初中的时候,女生总是成绩最优秀的,但是一到了高中,女生的成绩就不如男生了,小雨很显然不属于此列。她的优秀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青睐,同学们也都表示出羡慕和佩服来,那些曾经嘲笑过她的人再也不敢跟她对视,只余下了嫉妒恨以及畏惧。小雨深刻体会到姐姐说的“坏人只会欺负弱小,畏惧强者”的正确性来,这给了她很大的鼓舞。

小雨成绩在全年级排名前五,这可让允武感到了压力,他这次考了全班第三,全年级第十五名,小雨的成绩明显要比他好,他们还要比赛的呢,得加油才行。

这种良性的竞争叶慧是乐于见到的,如果允文也更努把力就好了,他自打知道自己学文科之后,物理化学越发不像样子了,成绩依旧是班上的中游,这种成绩在这个年代要考上大学那真是不太容易,如果再晚生二十年,他估计能上个普通大学,可惜他生不逢时。读书是自己的事,本人不努力,别人再干着急也没办法,叶慧想好了,到时候实在没办法,就让允文去当兵吧,尽可能进文工团,到时候从部队里推荐去参加青歌赛。

小雪上了初中,课程多了起来,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拔尖了,实验中学是最好的初中之一,竞争也很激烈,小雪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同学少,她目前只能在班上中等偏上,十几名的样子,不过她显然并不太纠结于自己的成绩了,这孩子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她要全力以赴下围棋了。

这种状况已经很好了,叶慧觉得挺满足的,有特长的发挥特长,没特长的就好好读书,每个人都在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这难道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吗?

只有她自己,在进行过一次短暂的金工实习之后,她对从事本专业工作已经不太抱希望了,所以她还得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她其实挺羡慕大哥和允文的,有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也有点羡慕俞天行,他打定主意要读研考博士,将来要从事有机材料研究了,她既没有自己特别擅长的事,也不想在本专业内继续深造。她干点啥好呢?目前的情况对她来说,不是工作挑她,而是她挑工作了。

某一天,叶慧突然想明白了,为什么一定要给自己找一个固定的行业啊,她有预见的能力,完全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个做腻烦了就去做别的,人生的乐趣就在于不同的体验,不是吗?

第91章 第九十一章 北京

寒假来临之前, 王院长联系中国棋院, 给小雪报了一个假期培训班, 这是小雪主动要求的, 她对明年的定段赛志在必得, 想要获得更高水平的训练。在南星棋院,除了王院长,她已经找不到对手,而王院长也不可能每天都陪她下棋, 很多时候她都是在跟自己下棋。

王院长也算是尽心尽力, 尽可能为她创造最佳条件。中国棋院在北京,路途遥远, 学费、生活费以及路费都不便宜,一般的家庭就算是想要培养这样一个棋手也有点负担不起, 好在叶家不缺钱,小雪想学, 家里是无条件支持的。

当然还是叶慧陪着小雪去北京,这次老师不去, 只有姐妹俩, 家里人都不放心, 得有男孩子陪着一起去才安全, 允文嚷嚷着要去, 允武倒是没强烈要求要去。叶慧并不担心安全, 火车上还是很安全的, 北京的治安肯定是全国最好的, 再说还有魏楠在北京呢,不过她还是同意了允文一起去,倒不是需要人陪伴,而是觉得允文这种爱好,就需要博闻广识,多走些路是有好处的,北京是文化艺术之都,去感受一下氛围也挺好的。

时间已经进入阳历1986年元月,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不过在南星还感觉不到特别明显。叶志飞今年除了印布,还跟东莞一家毛织厂订购了一大批针织衫,因为他发现广州这边的人已经流行穿机织的针织衫,而不是穿自织的毛衣,因为机织的针脚均匀,还有美丽的花纹,颜色也多种多样,看起来要洋气得多。南星的冬天差不多也是一两件毛衣加个厚外套就能过冬的,他觉得针织衫在南星必定有很好的销路。

一件针织衫价格跟织一件毛衣所需的费用相当,但是它大大节省了时间。一般来说,巧手的女人织一件毛衣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速度慢的,一个冬天都不见得能织成一件,现在有了现成的漂亮毛衣,价格也不贵,谁不愿意买呀。所以这年冬天,南星市流行起了漂亮的针织衫。叶慧发现大哥的商业嗅觉已经很强烈了,人果然还是需要适当的锻炼的。

叶慧和小雪就穿着叶志飞从广州带回来的针织衫上了北京。叶慧早就从魏楠那儿得知北京冬天的寒冷程度,早早就做起了准备工作,给自己和小雪赶做了一件厚棉袄,允文是临时决定去的,没有准备棉衣,叶志飞就让他拿了自己从部队带回来的军大衣。

纵使准备得还算充分了,到北京下了火车后他们还是冻得直哆嗦,都能听见上下牙齿互相磕碰的声音,好在进了室内就暖和了,有暖气。魏楠得知他们要来,让叶慧提前打电话给他确定好了火车时间,他从学校里请了假过来接他们。

见了面,叶慧看着带着棉军帽、穿着军大衣全副武装的魏楠,就忍不住笑了,下一刻,魏楠就将自己的帽子摘了下来,套在了叶慧头上:“戴上!”

叶慧扶了扶盖住眼睛的帽子:“我不戴,给小雪戴吧。”

小雪缩着脖子,大声说:“我不戴,我有围巾!”小雪还真有围巾,是小雨织的,去年《上海滩》热播,全民都掀起了织白围巾热潮,平时对这些从不感兴趣的小雨不知道怎么跟起了风,织了一条白围巾,本来想给姐姐妹妹都织一条的,结果叶慧说他们那儿用不上,她自己也从来没戴过,这次小雪上北京,倒是刚好用上了。

魏楠说:“你就戴着吧,暖和着呢。”

“就是,有魏楠哥温暖的关怀在帽子上。”允文也开玩笑说。

叶慧抬手拍了弟弟一下,将帽子扶正了,还别说,帽子虽然丑了点,但是真的很暖和。魏楠接过她手里的提包:“走吧,带你们去坐车。”

虽然叶慧也找得到地方,但是有人来接当然更好,毕竟她对北京也不太熟,就来旅过两次游,还是二十一世纪的北京,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北京完全不一样。这个年代的北京,一切都显得那么古朴陈旧,到处是林立的高大烟囱,在蓝天下翻滚着浓烟,标志着北京工厂的繁盛,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工厂都被撤离出去了,叶慧从前就没见到过任何一个这样的烟囱。

他们先去棋院报了到,又去棋院的招待所里开了两个房间住下来。小雪冻得话都少了,一进屋子就高兴,一出门就下意识抗拒。允文背着他的吉他过来的,本来是满心期待的,结果被零下十几度的气温冻得人都僵了,哪里还能活泼得起来。叶慧看着他们红着鼻头两眼发直的样子,不由觉得好笑,等适应过来才能有所好转了。

魏楠赶紧用吃的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带他们去吃了著名的北京烤鸭,果木烤鸭八块钱一套,还能两吃。现烤的鸭子片成薄薄的鸭肉片,用荷叶饼裹着鸭肉、葱条和萝卜条吃,又香又脆,鸭架现做成汤,大冬天喝两碗,真是暖心暖胃,实惠又讲究。这次吃烤鸭的经历,给允文和小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允文很爱吃烤鸭,他吃得最多,吃完还不忘拍着肚皮赞叹:“北京人真幸福,天天都能吃上烤鸭。”

魏楠忍不住笑:“谁天天吃得起烤鸭啊?我这还是头一回来吃呢。”他现在不上班了,就没有了收入来源,虽然有生活费补助,也还相当于没收入,他得攒着钱等毕业的时候娶叶慧,可不敢乱花。

叶慧也笑:“不用理他,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他们四个人这一顿花了十几块钱才吃饱,虽然比那年文馨请他们在广州酒家吃饭要便宜不少,但这工资不到一百块的水平,谁家也架不住每天吃烤鸭,一个月吃一顿都嫌奢侈呢。

允文挠挠头:“很贵吗?”

叶慧说:“当然,买一只烤鸭相当于你十天的生活费了。”

“这么贵!”允文咋舌,“那北京人是不是很有钱?”

叶慧说:“全国工资标准都是统一的,能有钱到哪里去?北京除了吃烤鸭,别的还是挺便宜的。”

这倒是真的,北京的面条论两卖,一两才七分,加一两粮票,像叶慧和小雪有二两就足够的,吃饭真的特别省了,男生饭量大,差不多要翻个倍。馒头五分钱一个,肉馅儿包子一毛,个头特别大,女孩子一个就管饱。总之,北方人就是大气,什么都大,跟南方的精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来北京最大的感受就是冷,其实就是大,特别新奇的体验。

小雪交了学费,白天去棋院上课,中午在棋院吃,晚上叶慧接她回招待所,基本不用操心。叶慧便和允文去逛北京城,来一趟不容易,当然不能浪费机会,哪怕是再冷也要去的,可惜魏楠不能一起去。魏楠学校已经放了寒假,但是他们跟普通的学生不一样,还没有放假,还在继续上课,有时候还要进行案件侦破实操,也不能陪叶慧。

八十年代出门需要开介绍信,旅游不是说走就能走的,尽管人们对北京神往不已,也不能说来就来,所以这年头的游客多半都是就着出差学习或者走亲访友的机会来的,所以景点人很少,如果不怕冷,完全可以细致地参观。

叶慧和允文在故宫博物馆逛了一整天,还没有看完,叶慧有些意犹未尽,允文不太想来了,他到底还是浮躁,对这些有历史沉淀的东西静不下心来。叶慧这次没纵容他,硬是拉着他又看了一天,有一些东西,是在潜移默化中积淀的,也许现在看着没用,将来某个瞬间突然就灵光一闪用上了呢。

除此之外,他们还去爬了冬日的长城和香山,去了万木凋零的颐和园和圆明园。如果允武或小雨在,叶慧肯定要带着他们去逛清华和北大,不过允文的话,她觉得还是算了,反正他也没啥名校情结。叶慧到中国大剧院去看了一下,买了几场近期内的音乐会与歌舞剧门票,这种应该是最适合允文的。

这个年头想听演唱会那还是没有的,但是中国交响乐团还是有演出的,还有国外来交流的一些歌舞剧团之类的演出,能买票的,时间对得上的,叶慧都买了,票价相当于这个年头的物价水平来说很贵,但是叶慧眼都没眨一下。果然,这才是允文喜欢的,叶慧第一次带允文去听交响乐的时候,允文听得泪流满面,叶慧也是第一次听现场的交响乐演奏,她就是觉得挺震撼的,并没有感动到流泪,这大概就是外行人和内行人的区别。

允文听完交响乐回来,回到招待所闭门写了一夜,创作了一首曲子,第二天又兴致勃勃地去听音乐剧了,只睡了两个小时的他精神得仿佛睡了一整晚似的。

后来的演出叶慧就没陪他一起去了,一方面是票价太贵,另一方面也不一定能买到两张票。毕竟北京是首都,高品位的有钱人还是挺多的,这个年头的娱乐方式又那么少,这种音乐会还是挺受欢迎的。

叶慧自己则比较喜欢看话剧,允文去听音乐会的时候,她则跑到人艺去看了两场话剧。小雪虽然羡慕哥哥姐姐能去那些著名的景点游玩,但是相对于下棋,这些吸引力都不太够。北京的围棋高手太多了,小雪也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每天都下得小脸通红的,跟打了鸡血似的,完全不知疲倦。

小雪在棋院学习的时间是十天,等到课程结束的时候,差不多就快过年了,正好赶回家过年。

魏楠终于赶在过小年那天放了假,他过来带叶慧姐弟仨去玩,不巧允文和小雪都没空,魏楠不由得乐了:“都是好孩子,知道给我们创造独处的机会。走,我带你溜冰去。”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结交

北京今年挺冷的, 他们来的时候虽然没有赶上下雪, 但是夜间温度都在零下十几二十度, 白天气温也没高过零度, 湖面的冰早就结得厚厚的, 成了这个年代这个季节缺少休闲娱乐方式的北京青少年的最理想娱乐场所,北京本地人就没有几个不会溜冰的。

魏楠也会溜冰,是来北京后学的,学校要求的, 才学会不久, 这种技能在南方虽然派不上用场,在北方却是极有可能用得上的。魏楠是运动健将, 学个溜冰不在话下,一天就会了, 两天就滑得很熟了。他带叶慧来溜冰,一是好玩刺激, 二是新鲜,毕竟他们那边连雪都没下过几场, 就别提这样厚实的冰场了, 他喜欢溜冰, 所以想把这个分享给叶慧。

叶慧还真不会溜冰, 她年轻的时候还不流行溜旱冰, 后来满世界都流行玩滚轴了, 她已经过了玩这个的年纪, 倒是儿子女儿玩得挺顺溜, 她没试过,年纪大了,怕摔。所以现在她还是怕摔。

魏楠选的是有名的北海溜冰场,站在湖面上还能看见中间小岛上美丽的白塔,令人想起了那首著名的儿歌,可惜此刻没有荡漾的碧波,划不了小船,只有在冬日没有温度的阳光下闪烁的冰面,以及冰面上呼啸而过的年轻的男男女女。寒假期间,人很多,叶慧怀疑全北京的年轻人都跑到溜冰场上来了,到处都是欢笑声、惊呼声,特别富有青春活力。

魏楠租了溜冰鞋给她换上,给她讲解基本的动作要领。然后托住她的两只胳膊肘,扶着她慢慢起来:“别怕,慢慢站起来,站成V字步。”

叶慧颤巍巍地站起来了,脸上表情明显很紧张,她朝魏楠露出一个艰难的笑容,魏楠冲她笑:“不错,两脚分开一点,放松一点,跟我走吧。”魏楠松开叶慧的手肘,站在她的身边,伸出右手牵住了她的左手,这大概也有一点魏楠的私心在,在其他公共场所牵女友的手可能会惹人闲话,但是在溜冰场上这就是再正常不过的动作了,教溜冰怎么能够不牵手呢。

魏楠慢慢朝前走动起来,穿着冰鞋依旧如履平地,叶慧被他带得被动地往前滑,因为脚站是V型,她不敢抬脚,两条腿就顺着力道的惯性越分越开,惊得她张嘴大叫起来。魏楠低头一看,忍不住笑出了声:“抬脚走啊。”

叶慧还没来得及抬脚,人已经因为重心问题往地上坐去了,吓得她发出惊恐的“啊——”声。魏楠发现不对劲,赶紧伸手一操,拦腰抱住了叶慧,将她往自己身上带,在她耳边轻笑出了声。叶慧觉得脸都快丢尽了,将头埋在魏楠胳膊上,没脸见人。

魏楠从来没见过这么笨拙的叶慧,觉得特别可爱,也不着急,耐心地教。叶慧终于开始鼓起勇气抬脚走,因为她听见旁边一个教小孩学溜冰的人说:“谁学溜冰都要摔几跤的,这叫交学费,多摔几次就会了。”叶慧咬咬牙,觉得摔就摔吧,反正大冬天穿得多,应该摔不坏。

她在魏楠的牵引下慢慢地在冰面上走,发现也没想象的难,就那么两片窄窄的冰刀,居然也能走得稳稳的,真是很神奇了。魏楠笑了:“是不是也没想象的难,挺容易的吧。”

叶慧有些兴奋地点头,学会一项新技能,总是令人高兴的。

“好玩吗?”魏楠问。

“嗯。”

“那我们现在快一点,我带你溜,你记得抬脚跟上就是了。”魏楠说。

叶慧有些害怕,也有些期待,她也想像其他人一样在冰面上驰骋,那种感觉应该特别棒吧。魏楠脚下加快了速度,叶慧被他牵着,眼前的一切流逝的速度加快了,她的呼吸加快了,心跳也加快了,耳边听到了风声,她觉得自己已经在冰面上飞了起来,那种感觉真是太刺激太好玩了。

魏楠带着她滑了一圈又一圈,最后慢了下来:“现在你自己滑吧,我给你拍照。”说完缓缓松开了自己的手。

紧张感又来了,叶慧仿佛失了依仗的学步儿童,脸上露出了惊慌的神色,没走出几步,就往地上扑去,幸亏穿得厚,手上戴了棉手套,除了一点点钝痛,倒是还好。魏楠哈哈笑着走过来,将她抱着站了起来:“算了,还是我带你滑吧。”

叶慧说:“不用,你去滑吧。我在边上扶着栏杆自己学一会儿。”

魏楠不肯走,他特意出来陪女友的,怎么能把她撇下:“那我在这儿陪你。”

“我还没见你滑过,你去滑给我看。去啊!”叶慧推了一下他,她也想看魏楠在冰上驰骋的矫健英姿,“相机给我,我帮你拍照。”

魏楠将一直挂在自己脖子上的相机拿下来,挂到叶慧脖子上,朝她比了个大拇指,然后倒退着帅气滑了出去。叶慧赶紧举起相机给他拍照,魏楠优雅地转了个身,开始朝前滑过去,他将手背在背后,双脚用力踩着冰面,以极其专业的姿势在冰面上驰骋,叶慧看得满脸的崇拜,她在魏楠接近自己的时候抓紧时间,拍下他最帅气的一面。

叶慧一边扶着栏杆慢慢地走着,一边抽空看看魏楠的英姿,享受着这北方独有的快乐。这时,一个扶着栏杆小女孩突然哭了起来,那孩子大概也就是六七岁的年纪,叶慧早就注意到她了,从魏楠将她送到这边来就在,她初时还以为这小女孩在等人,因为她在那儿一直就没离开过,没想到突然就哭了起来。叶慧看了看四周,并没人理会那孩子,叶慧便小心地走了过去:“小妹妹,你怎么了?”

小女孩听见有人问她,哭得更伤心了:“我要我哥哥,我找不到哥哥了。”

居然是一口南方方言,好在不是那种谁都听不懂的方言,算是比较大众的,不过如果是北方人来听肯定头大,南北方言中间有一道巨大的鸿沟,叶慧倒是听懂了:“你哥哥去哪儿了?你别哭,他应该也在这里溜冰吧。”

魏楠这时候过来了:“怎么回事?”

叶慧告诉他小女孩找不到哥哥了,魏楠便带着小女孩去售票处找管理人员,要求帮小女孩找哥哥,管理员显然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显得相当淡定,拿着喇叭户广播了两遍。出于职业的谨慎,魏楠和叶慧陪着小女孩等了一会儿,并没有见到人过来认领孩子,看样子真是粗心的哥哥带妹妹出来玩,然后将妹妹丢下自己玩去了。

管理员说:“你们去玩吧,孩子先放我这儿,一会儿她家里肯定会有人来找的。”

小女孩本来是止住了哭声,听见这话,不由得又抓住了叶慧的衣服下摆哭了起来,仿佛要被第二次遗弃似的。叶慧看着抓着自己的小手,对魏楠说:“要不你去玩吧,我陪她在这儿等。”

魏楠说:“我陪你一起等好了。”

过了一会儿,人还是没来,魏楠询问小女孩的家庭住址,小女孩说的居然是老家的地址,问北京的地址也说不清楚。这可难到魏楠和叶慧了,大概这孩子也是刚来北京的,完全就是人生地不熟,带孩子出来的人也真够粗心的,把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扔在了溜冰场上,不过肯定会有人来找的,那就等呗。

魏楠觉得这么等着也不是办事,便建议带小女孩一起去溜冰,没想到小孩点头答应了,她只要跟着叶慧就好了。于是两人便带着孩子上冰场去玩,魏楠一手牵着一个,教他们溜冰,玩到后来这孩子居然还笑了起来,果然是个孩子,真是一点危机意识都没有。

一直等到中午,才有一男一女带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过来溜冰场找人。叫嘉嘉的小女孩看见那对男女,激动地大声叫“爸爸妈妈”。魏楠和叶慧终于松了口气,可算是有人来接了,还真以为心大得将孩子丢冰场上了。

原来嘉嘉一直跟着妈妈在南方生活,这才刚调到北京来一家人团聚。早上嘉嘉跟着表哥上溜冰场来玩,表哥是个粗心大意的,在溜冰场上遇到自己的同学,中途离场上同学家玩去了,把表妹给忘在冰场了,直到回家吃午饭,姨妈问起来,这才想起了把妹妹给丢了。

嘉嘉的父母抓住魏楠和叶慧的双手感激不尽,谢谢他们照顾自己的女儿,一定要请他们去吃午饭作为答谢。魏楠和叶慧打算拒绝,但是嘉嘉拖着叶慧和魏楠不让走,最后还是一起去吃饭了。

得知他们是南方人,男主人热情地邀请他们去吃烤鸭,魏楠说:“还是不吃烤鸭了,随便吃点什么就好。”

嘉嘉说:“我想吃烤鸭!”

于是都听从嘉嘉的意见,去吃烤鸭。吃饭的时候闲聊起来,才知道双方的情况,原来嘉嘉的父亲郭良川是音乐学院的老师,妈妈是民族歌舞团的歌唱演员,全家都是艺术家。叶慧得知对方的身份别提多惊喜了,便主动提起了自己弟弟也喜欢唱歌写歌,以后有机会希望能够得到郭老师的指点。郭良川倒是满口答应。魏楠说正好允文也在北京,要不明天上门去拜访一下郭老师吧。

叶慧本来没想这么早去拜会的,她也不太确定允文以后会不会来北京发展,但转念一想觉得趁热打铁也好,趁机熟悉一下,免得以后来了更不好意思找了,有机会还是要好好把握的,便约好了明天晚上上门去拜访。郭良川夫妇受了他们的帮助,当然不会拒绝这个请求。

郭氏夫妇听说叶慧是特意陪妹妹来参加围棋培训的,又看她的衣着打扮,谈吐气质,便觉得叶家人应该也挺不简单的,也很乐于结交。

第93章 第九十三章 婚嫁

第二天, 叶慧和魏楠领着允文, 带上礼物去拜访了郭老师一家。这差不多变成了一场小型的音乐沙龙,郭良川老师、他的爱人陈怡老师和允文都演唱了自己喜欢的歌儿, 连郭嘉嘉小朋友都载歌载舞表演了好几个节目, 这天晚上是宾主尽欢。

郭老师两口子非常欣赏允文的音乐才华, 给了允文一些专业上的建议,陈老师更是传授了一些演唱的技巧, 她在舞台上表演多年,传授的技巧都是自己积累总结出来的。郭老师还鼓励允文考到音乐学院来, 允文倍受鼓舞,表示要好好努力学习,争取考到音乐学院来。

小嘉嘉跟叶慧特别投缘, 舍不得叶慧回去,还一个劲地邀请她下次来家里玩, 叶慧答应以后来北京的时候再过来看她, 并答应回去后会给她写信,嘉嘉才依依不舍地跟他们作别。

允文一生中从未有过如此富足的一天,跟音乐学院的老师和真正的歌唱家一起表演,身心从未感到如此愉悦过。回去的路上, 他还一直陶醉在无边的喜悦和满足中。叶慧没有去打扰他, 让他自己去回味,那种状态她能够理解, 就如同做了一个美梦, 刚刚醒来的那一刻, 特别不愿意从那种美妙的滋味中出来,现在允文内心的感受,大约可以用余音绕梁来形容。

这一天也是小雪在棋院训练的最后一天,训练结束后,他们在北京逗留了两天,带小雪去参观了北京几处著名的景点,又给家人买了些北方特产当礼物,这才打道回府。回到南星的时候,已经是腊月廿九,过年前的一天了。

虽然有点赶,但好歹还是全家团圆了。今年过年叶家是前所未有的热闹,全家九口人,一个都不缺。小七已经学说话了,成天咿咿呀呀个不停,不知道在表达些什么,除了会清晰地叫妈妈爸爸,模糊地叫哥哥姐姐,别的就听不懂了。她的性格应该是特别活泼的那种,极爱亲近人,常常睁着大眼睛看着你,忽然就笑了起来,露出刚冒出头的两颗小门牙和粉色的牙床,铁石心肠都会被她暖化。

她就是全家的开心果,家里没人不爱她,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宠爱得不行,快一岁的孩子本来是要学走路的阶段了,但是有哥哥姐姐在家,就没让她下过地。正好叶慧也说报纸上说过早学走路对婴儿骨骼发育不好,刘贤英也就不制止哥哥姐姐们抱她了,本来她怕大家太惯着小七,不让大家总抱她。

年夜饭的时候,叶瑞年看着满桌心爱的家人,贤惠的妻子,英俊帅气的儿子,漂亮可爱的女儿们,心里特别满足,天伦之乐莫过于此了,他感慨地说:“以后年年都这样热闹就好了。”

叶慧笑着说:“爸,以后只会越来越热闹啊。”

叶瑞年喝了一口酒,说:“那倒未必,过两年你可能就去别人家过年了。倒是志飞,你什么时候带女朋友回来?过完年就25了,晚婚年龄都过了。要不让你阿姨帮你去物色个一下,相个亲试试?”

叶慧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同情地看着她哥,被催婚了哟。双胞胎和小雨小雪也都好笑地看着大哥,连小七宝贝都“呀呀”的叫了两声。

叶志飞尴尬地说:“爸,您着什么急呀,时候到了,自然就结婚了。”

叶瑞年说:“你年纪不小了,这事自己上点心,男人嘛,喜欢的女孩就要主动一点去追。你这条件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连个正式工作都没有,找对象的时候确实不太好说。”两年的停薪留职期限结束之后,叶瑞年想过让大儿子回去上班的,但是叶志飞二话没说就背着包去了广州,这事就不了了之,他现在算是彻底的个体户了。叶瑞年虽遗憾也没办法,不过他也能理解,由奢入俭难,一次能赚个几千上万,然后跑回去拿五六十块一个月的工资,谁也忍受不了,但是个体户确实在婚姻市场没有优势啊。

允文伸手捅了一下他同座的允武,做了个鬼脸,允武朝他皱了一下眉头,使了个眼色。

刘贤英用脚碰了一下丈夫,提醒他别乱说话,还有几个未成年的小的在场呢。

叶慧忍不住说:“爸,你怎么还是老观念啊,我哥这样的比普通工人不有市场得多?想嫁他的女孩肯定从这里排到南江边上了,关键是得让我哥看得上呀。再说25怎么了,25还年轻得很呢,你四十多岁才生了小七,不也挺好的吗?”

叶瑞年不高兴了:“你这说的什么胡话呢?我这情况能跟你哥的一样吗?”

刘贤英赶紧打断他:“好了好了,吃菜吧,大过年的,生哪门子气呀。小慧说得也没错呀,结婚不得找个合心意的吗?难道随便在大街上拉个人就结婚了?不过志飞要是还没有合心意的姑娘,要不要我们帮你留意一下?”

叶志飞赶紧说:“谢谢阿姨理解!我的事还是不劳你们费心了,我自己会找。”

叶慧看了看父亲和阿姨,忽然想到,是不是有人给大哥说媒来了?可是大哥口风也紧,根本就不知道他和文馨发展得怎么样了,今年她也没去过广州,明年她一定要去广州看看才行。

等吃完饭,叶慧和刘贤英一起在厨房里收拾碗筷的时候,她忍不住问了起来:“阿姨,是不是有人要给我哥介绍对象?”

刘贤英扭头看叶慧一眼,笑了:“你怎么知道?”

“我就知道是这样!”叶慧说,“谁呀?”

刘贤英说:“斜对门老张家亲戚的女儿,在百货商店里当售货员。姑娘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

叶慧笑了:“我觉得也就一般般吧。”这年头百货商店的售货员确实是个体面的职业,只是一个个自觉高人一等,态度轻慢,完全没有什么服务意识,叶慧才不看好她哥娶这样的,而且肯定没有共同语言。

刘贤英不置可否,过了一会儿又说:“老张媳妇还说要给你介绍对象呢。”

“啊?”叶慧忍俊不禁,“她没搞错吧?”

“小伙子在市里给领导开车,部队转业回来的。我们直接给拒绝了,说你已经有对象了。”刘贤英忍不住埋怨了一句,“老张媳妇也真是的,给别人介绍对象难道不要条件相当吗?起码也要个大学生吧。”

叶慧不由得笑了:“阿姨,魏楠之前也不是大学生啊。”

“小魏以前不是大学生,那是你们自己谈的。相亲和自由恋爱不一样啊,男方条件不如女方,这说明人家看轻女方呢。”刘贤英愤愤不平,他们家叶慧这么好的条件,就给介绍个司机!虽然叶瑞年也是司机,可自己什么条件,叶慧什么条件啊。

这件事叶慧就当笑话听过算了,也没跟魏楠提过,免得他乱想。

春节里魏楠以叶慧男朋友的身份正式上门拜访了叶慧父母,叶慧也去魏楠家回访过了,当地没有订婚的习俗,这种就算是将婚事正式定了下来,只等择个良辰吉日将婚给结了。不过他们的婚期还早,毕竟叶慧还没有毕业。倒是魏楠妹妹的魏桦婚期要比他们更早。

魏桦出来工作一年半了,刚毕业就有很多人张罗着给她介绍对象,追求她的人也不少,年轻漂亮的女孩从来就不乏追求者的。魏桦眼光高,挑来挑去,最后选了个医生,还是她的好朋友香云介绍的。这个医生是香云科室里的香饽饽,长得不错,就是个子矮了点,刚刚170,医院里的年轻护士竞相想嫁给这个医生,香云不想让自己的同事飞上枝头,以后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便找了个机会将魏桦介绍给了他。

魏桦身高165,本来有点嫌弃医生的身高,但想到医生的本科学历比自己高了那么多,这种优势弥补了身高上的不足,便接受了医生的追求,现在都在谈婚论嫁了。

魏国泰有点不太同意女儿这么早就结婚,一方面是大儿子还没结婚,另一方面觉得女儿年岁不大,才刚二十岁,希望能够在身边多留些日子。但是魏桦坚持要马上结婚,因为医院里正在建福利房,能赶在86年5月1日之前结婚的人都能分配到两室一厅的房子,只需要交少许的钱。魏桦已经受够了跟父母一起蜗居的日子,想早点有属于自己的家,所以答应了医生的求婚,要在5月1日之前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