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小四子不解地看公孙,公孙赶紧捂住他嘴巴,道,“嘘!”随后就走到门口,但是想到门口影卫把守着呢,铁定出不去,又跑到了窗边,往外一望,是二楼…嗯,还不算太高。

公孙正在犹豫要不要往外跳的时候,就听到门口传来了赭影的声音,“先生,是不是醒啦?”

公孙一慌,就道,“没!”

赭影和紫影面面相觑,心说…没?

公孙推开窗子,看了看下面,就想着,是自己先下去,然后再让小四子下来,他接住呢?还是抱着小四子一起往下跳呢?又看到外头有一个遮雨的小棚子,心说,大概可以先上那儿缓一缓,然后再往下跳!

正在为难,却听到门口紫影和赭影异口同声,“王爷!”

公孙一惊,赵普回来了!

赵普走到门口,见两人端着一锅汤在哪儿等着,就问,“那书呆醒了?”

“好像是醒了吧。”赭影回答。

“哦?”赵普也听到里头似乎有些动静,看了看那锅汤,问“可以吃了?”

“嗯!”紫影点头。

“我进去吧!”赵普的意思是,他端着狗鞭汤进去,但是公孙在里头只听到——

“书呆醒了?”

“那我进去吃!”

公孙大急,他也是没睡醒糊涂了,就抱着小四子举棋不定。

同时,门被一推。

公孙心说,为了小四子也要跳了,想罢,就抱着小四子,踩着窗户往上爬,赵普进门,看到的,却是公孙正抱着小四子,准备跳窗。

“喂!你干嘛?!”赵普急了,大叫了一声,公孙一惊,一个没站稳就身子往下一歪…

赵普扔了狗鞭汤就冲过去了,直接跟着他飞出了窗户。

紫影和赭影赶紧去接狗鞭汤,紫影接住汤锅,问,“这唱的又是哪出啊?”

赭影耸耸肩,道,“谁知道啊,都说了秀才遇到兵,有理也没理了。”

两人冲到窗边,就见赵普不愧轻功出众,跃出窗口就将公孙接住了,在半空中一捞,但是离地面太近了,情急之下,只好翻了个身,自己躺在下面,接住了公孙,公孙则紧紧抱住小四子,一屁股坐在了赵普的身上。

“咳咳…”赵普被压得够呛,咳嗽了一声,心说幸亏这书呆没多少分量,小四子也没多少分量,不然非被压坏了不可,不过这书呆子全身骨头,怎么这么瘦啊。想着,他坐起来,先去看怀中的公孙,问,“怎么样?没摔着吧?”

公孙也有些傻眼,刚刚他一直都迷迷糊糊的,好像还没睡醒,不过这么一下就彻底醒过来了,有些纳闷,自己干嘛往下跳?

小四子则是彻底傻了,他抱着小兔子被公孙抱在怀里,没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是看着公孙眨眼,半晌才问,“爹爹,你们干什么?”

“呃…”公孙摸摸头,赵普也问,“书呆,你干嘛,睡傻了,好端端的跳什么楼啊?”

公孙也有些糊涂,抱着小四子不说话。

一会儿之后,太白楼二楼的雅座上,满满一桌子的饭菜前。

“哈哈哈…”赵普趴在桌边哈哈大笑。

赭影和紫影也捂嘴笑,小四子一脸茫然地啃着一只凤爪,而他旁边的公孙,则是红着耳朵低头喝着那碗狗鞭汤…现在回想一下真是,自己是不是睡傻了?丢死人了。

赵普笑着看公孙,道,“我说书呆子,你胡思乱想什么呢?我就说你们这种书生,整天满口仁义道德,肚子里就乱七八糟。”

公孙瞪了赵普一眼,赵普忍笑,给小四子盛汤,喂他吃饭。

公孙转脸,就见小四子亲昵地坐在赵普腿上,手上拿着鸡爪子啃,赵普将汤勺子送到他嘴边,他就张嘴吃一口,样子比自己喂饭的时候还乖呢。

公孙有些酸溜溜的,边喝汤,边看着小四子,只不过,赵普是边喂小四子吃饭,边看公孙喝汤。

坐在对面的紫影和赭影对视了一眼,都觉得有些无力。

又吃了一会儿,赵普就见赭影对他一挑眉,示意他看楼梯口。

顺着他指示的方向望过去,就见楼梯口走上来了几个人,为首的一个,穿着一件古怪的衣服,像是高丽人的服饰,赵普微微地皱眉。

而那人上了楼之后,环视四周,身旁有一人上前,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那人听后转过脸,就看到了坐在窗边的赵普他们。

第二十四章 案子一桩接一桩

公孙伸手,将赵普腿上的小四子抱了回来,自己喂他东西吃,小四子边吃边跟公孙说,“爹爹,小四子想要跟九九学功夫。”

公孙微微皱眉,道,“学功夫干嘛?”

“小四子学了功夫,就能保护爹爹了。”小四子笑眯眯说。

公孙听了觉得挺受用的,就道,“你还挺孝顺啊。”

“那个呀。”小四子点头。

“你还小呢,以后再说。”公孙道。

赵普很想说一句,学功夫就是要这个时候开始啊,晚了就没用了,却感觉桌子下面公孙踹了他一脚。

赵普抬眼,公孙狠狠瞪他——不准教!

赵普无奈翻了个白眼,心说——书呆子,自己书呆不说,还不让儿子翻身!

正这时,就见那个穿着高丽服饰的男子走了过来。

公孙也注意到桌边站了人了,就抬眼望过去,只见那高丽男子对赵普微微一拱手,道,“九王爷,久仰大名。”

赵普抬眼看他,问,“阁下怎么称呼?”

“在下是高丽太子朴明吉。”

“哦。”赵普点了点头,道,“久仰。”

“呵。”朴明吉一笑,道,“九王爷客气了,在下刚刚成为太子,没有战功也没有政绩,根本就是默默无闻啊。”

“嗯?”赵普看他,道,“谁说太子没名气的?这开封城的百姓可是都知道你放出猛虎狗熊来满大街咬人了。”

“呃…”朴明吉有些尴尬,道,“昨日之事实属误会,乃是我府上下人喂食之后没有关上笼门,听说幸好九王爷与展护卫还有一位白衣的少侠及时制止了那些畜生行凶,才没有引起更大的伤亡,因此在下特来找九王爷道谢。”

赵普微微挑了挑眉,这太子说两句话倒是挺靠谱的,就是不知道人靠不靠普。

“另外,听说有一个少年被黑虎咬伤了?”朴明吉问。

“哦,已经治好了。”赵普点点头,道,“太子既然是无心的,也没有太大的伤亡,便算了吧,回去好好责罚那家人便是,那孩子么,有惊无险,赔偿他些银两,好好安抚也就是了。”

“对的对的。”朴明吉点头,接着问,“九王爷,我听说,昨日有一位神医,将那少年的断臂给接上了,可有此事?”

赵普点了点头,道,“呃…”他话没说出口,脚又被公孙踹了一脚。

赵普挠挠被踹疼的小腿,心说你个书呆子啊!无奈,赵普叹了口气改口道,“也没什么,那孩子伤的不算重。”

“哦。”朴明吉点点头,似乎还想再说什么,就见楼下急匆匆跑上来了一个黑衣人来。

“王爷!”那黑衣人的衣衫上有些尘土,似乎是刚刚远途赶路而来。

“回来了?”赵普一见来的人是黑影,便知道他带着陆明来了,“人带来了?”

黑影点了点头。

赭影起身付账,赵普见小四子还没吃饱,就对公孙道,“你先陪着小四子吃饱了再来吧?““呃,我…”公孙显然想要一起跟去查陆明的案子,但是又不舍得小四子挨饿,他都好几天没好好吃饭了。

就见小四子站到凳子上,伸筷子给自己夹了几个菜放到碗里,然后托着小碗对赵普说,“九九,抱。”

赵普伸手将他抱了起来,小四子边吃边说,“爹爹,走吧,这些吃完就不饿了。”

赵普颇有些吃惊地看着小四子,公孙也是一笑,又给小四子拿了一块桂花糕,跟着赵普一起,下楼了。

赭影拽了一把身旁呆愣愣的紫影,问,“走啊,干嘛呢你?”

紫影突然眼泪汪汪地说,“还是生儿子吧?”

“哈?”赭影不解地看紫影,心说这是这么了,没病吧?

紫影扯着他袖子说,“你看啊,小四子多可爱啊,善解人意!”

赭影无奈,拽住他往外走,黑影有些摸不着头脑,追上去问,“唉,小四子是谁啊?怎么跟王爷那么亲啊?”

等众人都离开了,朴明吉问身旁跟着的随从,“那个年轻的书生,和那个孩子是什么人啊?”

“太子,那个书生,应该就是昨天治病救人的神医,据说姓公孙。”

“哦。”朴明吉点了点头,道,“明日进宫之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太子。”随从有几分为难地说,“那些进贡准备用的神兽都被杀了…我们没贡品怎么进宫啊?”

朴明吉微微一笑,道,“不要紧,我自有办法。”说完,转身也走了。

公孙和赵普回到了开封府里头,就看到包拯的书房里头,陆明趴在地上一个劲地发抖,似乎是吓坏了,一路赶来,黑影和白影也没给他好脸色看,弄得他是灰头土脸的。

“陆明,你因何陷害邢怀洲将军?”包拯问他。

“下…下官没有啊。”陆明赶紧摆手,道,“是…是邢怀洲里通外国…我有证据的。”

“证据?”包拯冷冷一笑,道,“好一个证据…你这封信是从何得来的?”

“是…微臣派人半途拦截而得,是那邢怀洲,飞鸽传书给大理杨氏的时候,截获。”陆明回答。

“这封信并未放在飞鸽传书的竹筒之中过。”公孙突然道。

那陆明一愣,转脸看公孙。

“放入竹筒之中的书信定然要折卷,痕迹会很明显,纸张也会有所破损,这张纸上一点折卷的痕迹都没有。“公孙道。

“这…”陆明额头见汗,道,“这个…哦,我截获了那封书信之后,一直都夹在厚厚的书本之中小心保存,因此,压平了吧。”

“是么?”公孙问,“你夹在什么书本之中了?”

“呃…下官不记得了。”

公孙点了点头,拿着那封书信看了良久,微微一笑,问,“陆大人祖籍哪里人啊?”

陆明抬眼看了看公孙,问,“呃…这位先生是?”

“他是开封府的人。”展昭道,“问你什么你就回答吧。”

“是。”陆明点头,赭影瞄了赵普一眼——嘴没展昭快吧?!

赵普嘴角抽了抽。

“呃,在下是…安徽太平人士。”陆明回答。

公孙听后笑了笑,摇摇头,道,“陆大人,我倒是觉得,你不是太平人士…而应该是太平附近的,宣城人吧?”

陆明一愣,身子不自觉地一颤,在场众人就对视了一眼,不免有些纳闷,这陆明为何要掩饰自己的籍贯?

“宣城生产宣纸,宣城人,凡是略微通些诗书的,都对纸有研究。”公孙道,“宣城人又大多喜欢书法,而练习书法最好的,是用三层宣。”

“三层宣?”赵普不解地看公孙,“那是什么?”

公孙道,“宣纸,乃是用纸浆沉淀而得,这种纸浆沉淀一层的工序制作而得的直是单层宣纸,也就是我们常见的,两层则是双层宣,而三层,就是三层宣了。”

包拯等都点点头,这个是有耳闻,三层宣是极厚的宣纸,用来写字,墨不容易化开,纸不容易划破,是写大字的上品。

“这种三层宣,最大的特点便是可以用来揭画。”公孙淡淡一笑,看那陆明,“陆大人就是用了揭画和接画的技术,移花接木,制造了这一封信吧?”

陆明下意识地咽了口口水,脸色依然有些发白,只是道,“先生,说笑的吧。”

“我不是说笑。”公孙道,“你这张纸,是三层宣之中的一层,拼接上其他宣纸作而得,要不要我在大人面前,重新做一遍给你看看?”

陆明微微皱起了眉头,似乎有些惶急。

“啪!”包拯手边没有惊堂木,就拿起镇纸在书桌上狠狠一拍,“陆明,你还想瞒骗抵赖,还不从实招来,想要本府大型伺候?”

“呃…下官…”陆明一时间乱了方寸。

“大人,他不认账也不要紧。”公孙道,“三层宣只有宣城的几个店铺有做,因为之前发生过有人用三层宣去骗名家书画,然后分成三份贩卖的事情,因此每一家售出三层宣的数量和去处都是有记录的…这种纸张是哪个店铺产的,让那家店铺的伙计一看便知道,然后按照他们的记录一级级查下去,最后,必然能查到是谁买了这种纸张。邢怀洲将军是个武人,应该没有写书法的爱好吧?”

“没有。”赵普撇嘴,“他还书法?!一提写东西就头疼!”

“陆明。”包拯颜色稍微缓和了些,道,“你今日若是从实地招了,便也罢了,你若是要等到我查出来了,那你可就是欺君罔上,罪无可恕了,你好自为之!“半晌,陆明才哭丧着脸,给包拯磕头,道,“包大人…您饶命啊,下官我说”

赵普听到他说肯招供了,也觉得来劲,转脸看公孙,公孙正好也转过脸,两人对视,就见赵普对他点头——书呆子,有本事!

公孙挑起嘴角,轻轻地笑了笑。

赵普就看着这个笑容…觉得有些头晕。

随后,陆明招认了,原先他因为邢怀洲不给他面子而怀恨在心,有一回,他去喝花酒,跟一个名妓提起此事…后来一来二去熟了,两人情投意合,一夜欢愉之后才知道那是杨氏派来的钓饵,是骗他上钩的。最后,他无奈,糊里糊涂地就跟杨氏的人合作,他悄悄给邢怀洲下了毒,然后杨氏的高手打伤了他…但是邢怀洲不是省油的灯,竟然自己逃走了,还被白玉堂给救了,最后,他只得派人追捕。

包拯点头,这案子算是了解了,当即,包拯和赵普带着人上金殿去,好当着赵祯的面,给邢怀洲开脱罪责。

问公孙要不要去,公孙笑了笑,道,“宣城出才子,皇宫之中,必然还有宣城的文官,只要找一个去,将书信给他一看,一定会马上见分晓,我就不去了。”

赵普早知道这书呆子对皇室颇有些微词,便也不再多说什么,和包拯一起,先带着人进宫了。

赵祯果然找来了朝中几位宣城的才子,几人一看书信,就说是用的揭画与接画,有一个善于此道的,还当场演示了一遍给皇上看,所用的工具,正是包拯他们带去的,也就是公孙之前给他们准备的。

赵祯看得啧啧称奇,但是赵普进宫前,公孙嘱咐他了,千万别在皇上面前提什么大才子啊,神医之类的,所以他和包拯都只是将公孙一带而过,但即便如此赵祯对公孙还是印象深刻,下令,赏了他银两。

赵普见赵祯封赏完了公孙、痛斥了陆明并判处斩首,最后还让人接来了邢怀洲,在宫中修养,并且亲自跟他赔礼认错,邢怀洲激动得就快哭了,赵普也不再多说什么了。原本,他娘叫他好好地刁难一下赵祯,但是赵普始终不太善于此道,便也没有再开口。

赵祯一如过去一般,拉着他喝酒聊天,很是亲密,赵普与他吃了顿晌午饭,赵祯还想留他,他推说要回去给娘请安了,也就离开了皇宫。

等赵普走了,赵祯独自坐在书房里头喝茶,老太监陈班班给他奉上差点,问,“皇上,有心事?”

赵祯轻轻叹了口气,道,“皇叔几年未见,越发英姿勃发了。”

陈班班笑了笑,道,“九王爷的确英雄气概。”

赵祯点了点头,“相比起来,朕就差远了。”

“皇上何出此言啊?”陈班班问,“皇上乃人中龙凤。”

“我听说,军中不少人都拥护皇叔为帝。”赵祯道,“他也有兵权,若是要翻了朕,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陈班班微微笑了笑,道,“皇上,多虑啦。”

“哦?”赵祯看他,笑问,“如何多虑?”

陈班班低声说,“自古英雄,无帝王!”

赵祯一愣,伸手,摸了摸下巴,道,“你这话…倒是值得琢磨。”

“杂家认为皇上大可不必担心九王爷。”陈班班道,“九王爷毕竟是外族所生,别说他无心为王,就算真的要篡位,朝中势力复杂,不是那么容易的。”

赵祯听后,点了点头,“但愿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