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一日,我大概十五岁了。

  山上的生活很无聊,师傅下山了就更无聊了。

  师傅每年都要下一次山,因为钱不够,每次都不带我。不过每次回来都会给我讲好玩的事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的侄子和侄女。

  “我走的时候一个两岁,一个才一岁,现在都长大了。”

  “哎,他们叫什幺名字?”我很感兴趣的问。

  “哥哥叫戚凉,妹妹叫戚婉。”

  凄凉凄婉?

  Q_Q

  我顿时对他们产生一种同病相怜的亲切感。

  上次师傅讲了一堆他们好玩或者不好玩的事情,连戚凉晚上上厕所差点掉茅坑里也跟我说过。我想戚凉戚婉要是知道有个老女人日夜偷窥着他们,肯定会吓得睡不着觉。

  这次回来会跟我讲什么啊。

  我一边扯着小兔子的毛一边想。

  可是师傅一直都没有回来。

  每年师傅都很准时的出去一个月,可是今年好像有点不同,我的小兔子都生了小小兔子了,师傅还不见踪影。

  “你说师傅去哪里了啊?”我问小小兔子。

  小小兔子不说话,小眼睛看着我。

  我摸摸它。“你还小,不会说话。”

  然后看看它趴着呼呼大睡的妈妈。“嗯,不对,你长大了也不会说。”

  好无聊啊。

  师傅你快回来吧,以后我每天都帮你洗碗。

  可是半年过去了,师傅还是没回来。入冬的时候要储存粮食,我想了想,还是准备了两人份,可是冬天眨眼就过,师傅仍然不见。

  春天的时候,我把小兔子们都放了。

  好不容易才养这么大,真是舍不得。摸摸它们,“你们别给狼吃了,以后我回来找你们……不过,以后要是不认识你们了怎么办?”

  我看着它们有点发愁,兔子都长得差不多啊。要不在它们毛毛上写——采采的兔子?

  可是这样一下雨就没了。

  后来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我在洞里找到了一盒奇怪的珠子,盒子上面写了什么“无欲天诛”(诛字还写错了),正好是六个,拿线绑好,一只兔子挂一个,剩下一个就顺手挂在自己脖子上了。

  告别兔子一家,给师傅留了话,我下山了。

第二章 马不停蹄采花忙

  “话说这金陵自古便是繁华之地,昔日曾有吴楚梁陈四朝定都于此,年前又喜迎本朝天喜皇帝圣驾……”

  原来这里是金陵啊。

  我坐在茶馆外面的台阶上,一边咬着烧饼,一边听说书先生说书,正津津有味,忽听旁边有人粗声道:

  “哼,山野粗人倒不知道这天喜皇帝弃都南逃到金陵,竟成了金陵的荣光了。”

  “兄台慎言,慎言啊。”有人压低声音劝阻他,可是劝着那人也忍不住叹息起来,“若不是官家仓惶南逃,动摇军心,何至于兵败如斯,太原一战十万大军齐作冤魂,如今大炎江山风雨飘摇……”

  我向发声处看去,说话的是一文一武打扮的两个中年男子。大概注意到我的目光,那两人也向我看过来,目带怜悯。

  “多少人流离失所……”

  一个铜钱塞在我手里。

  咦,太好了,再买一个烧饼。

  我跳起来,向卖烧饼的跑去。

  山下好人真多啊!

  事实证明,我比师傅聪明多了。

  师傅说她第一次溜出门的时候,没带银子,吃东西也不知道要付帐,差点被卖到青楼,最终也没走出两条街外。而我靠着卖掉那些动物皮,随随便便就跑了很远。

  现在蹲的地方好像叫金陵,是我到的最大的地方了。

  不过这么多人,师傅究竟在哪里啊。

  我舔着手指上的芝麻,一筹莫展。

  正凝神思考的时候,忽然看见人群呼啦拉的往一个地方跑去。

  有热闹看?

  我立刻跟过去,探头,只见一个红衣服的漂亮姐姐一脸惊恐的被一群家丁围在中间,一个锦衣少年笑嘻嘻地拿着扇子挑起女子的下巴……

  难道这就是师傅说过的恶少调戏良家妇女?

  身边的路人小声的指指点点,却没有人出来阻止,隐隐约约听到什么“曹家大少,拈花惹草,臭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