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朝阳低头一看到满地的瓜子壳,和坐在桌边翘着脚吃瓜子的那些妇娘子,眉头几不可见的蹙了蹙,端着鱼汤到林氏身边放在炕桌上给她。

小宝宝在这么吵闹的环境下竟然也睡的很好,真是乖得不得了。

这时候,刚刚说话的那个妇娘子就笑了起来,道:“哟,还是朝阳知道心疼人。我说大嫂啊,你不但嫁的好,连这个闺女儿,也捡得好!又能干,又体贴人!”

她是认为林氏在赵家受重视,都是因为她捡了陆朝阳回来,给赵家赚了那么多钱。这事儿在心里想想就好,当面说出来,恐怕没几个人会高兴的。果然林氏就微微沉下脸。这些人拐弯抹角的说她什么,她是不在乎的。可是不能说到她的宝贝闺女。

又一妇人道:“是啊,这全村上下的,谁不知道你这闺女儿是块宝啊。当年在陆家的时候,就能干极了,现在大了,能赚钱了,就到了赵家。也偏生是那老陆家没有福气哪,难怪考了三代也没考出个名堂来。赵家啊,可是捡了大便宜哟!”

这就摆明是说陆家白白养大了陆朝阳,结果陆朝阳倒来给赵家赚钱了啊!

林氏汤也不喝了,抬起头来,道:“说啥捡不捡的,让人心里不舒坦。朝阳就是我的亲闺女儿。我命好,跟了我当家的,不但不嫌弃我是寡妇再嫁,还把我闺女儿也当亲闺女儿似的。家里的事儿,也都放心让我闺女儿去操持。家里的人,也认我闺女儿就是赵家正经的大小姐。这可没谁不知道的。”

刚说话的那妇人便道:“哟,大嫂,急啥啊。这你闺女儿是赵家大小姐,谁也没说不是啊。虽说隔了一层肚皮,可她给赵家赚了那么多钱,以后也少不得她一份嫁妆。大嫂啊,你们母女俩就等着享福就是了。哪像我们这些婆娘,成日苦天拔地的,尽受罪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这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个声音,道:“大李媳妇儿,你是听不懂人话哪?人家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就不兴听你在这儿说啥隔了一层肚皮啥的,你咋嘴里还像把不住门似的,一句两句的都不好听哪?”

众人脸色一变,回头一看,果然是陆元宝媳妇连氏带着女儿陆玉梅来了。

她家是村里的大户,可是日子已经长久了,家底摆在那儿。丈夫做牙侩,就是村长办事儿,也常常请陆元宝去做见证。更别提陆元宝和村子里的几个有头脸的人家,和村长里长都是非常相熟的。而且村子里,谁家有猪要卖啦,谁家有地要卖啦,都是托他们家的。陆元宝时常进城,平常家里就都是连氏当家。陆元宝更是时常问连氏村子里的情况。若是她记恨谁,故意不提那人,那人家里的东西就难卖出去了。

平常村子里的庄户人家见了她,也是赶着巴结讨好的。现在这一群粗鄙的妇娘子,在她跟前儿,根本就不够看了。

那大李媳妇是个混的,虽然心里发怵,但还是犟了一句嘴,道:“咋就不让人说了哪,本就是捡来的…”

林氏生气了,道:“大李嫂子,你这话说得我不爱听。你要说,你就出去说。把你提过来的东西都拿走。就当我们赵家走不起你们这一家邻里!”

大李媳妇这才慌了。她这趟出来,也提了些东西给林氏,那还不是巴望着赵家的回礼啊?这庄户人家的规矩,年节啦,家里有红白喜事啦,邻里走动,这后送的,都会比先送的多送一些。只有那格外亲近,或是日子特别难的,才会送相等的礼过去。赵家有钱,到时候自己家做喜啥的,他们还不得重重的回礼啊?

而且这有钱人,大家都愿意亲香,像赵家的那几个短工,只干半天活儿,家里的活计一点儿也不耽误,一月就能捞几百个大钱,还时常有点肉啊啥的提回家。可惜赵家不是什么人都收的。现在林氏生了孩子,不趁这个时候亲香亲香怎么行。

她也顾不得自个儿摆眼——就是惹了讨厌的意思,就连忙亲热地凑到炕上去了,道:“我说林嫂子,你可别生气,我就是嘴里不把门,说话不好听。咱们乡里乡邻的,你还真往心里去啊?”

说着,就瞪了一眼坐在自己屁股后头的二李媳妇,那是她妯娌,明明说那酸话她也有份!

二李媳妇连忙道:“哎哟,林嫂子,您可千万别往心里去,我大嫂她就是那么一人,嘴里不把门的。但论诚心的,我们妯娌俩还不是都惦记着你啊。这不是刚听说你生了娃,我们俩就巴巴的上门来啦。”

陆朝阳轻声道:“娘,先喝汤,凉了就该腥了。”

林氏这才低头喝汤。

陆朝阳就去招呼连氏母女,满脸的喜气,都:“大嫂,玉梅,你们俩快来瞧瞧我的小弟弟。”

陆玉梅嗤笑道:“瞧你美的。”

母女俩看了熟睡中的宝宝,连着发出几声赞叹。且不论连氏是否是做惯了人情,惯会说话的,难免会说两句好听的场面话。但陆玉梅那副高兴的劲儿却掺不得半分假,盯着看得认真,并笑道:“哎哟,太乖了,这就睡着呢,不吵不闹的。”

连氏手里拿着一个小包袱,这时候就拿了出来,笑道:“我算着你这日子呢,想着你也是个能干人,娃儿衣裳鞋子啥的就给你做了一身,玉梅给你绣了个包被。你瞧瞧。”

陆朝阳就特地把那包被展开来给林氏瞧。

林氏瞧了就笑,道:“这针脚,可能赶上你了。我家朝阳要是有你家玉梅一半能干,我也不用操心她了。藏冬那会儿她还吵着要学针线活计,结果哪,这就丢下了。再没见她拿过针线。”

连氏自然的要坐在炕沿,大李媳妇只好忍气吞声的让开了,连氏笑道:“瞧你这话说的,朝阳会的,那才是大本事。”

NO.156:改口

看连氏在这儿,陆朝阳心想林氏大约不会受气,索性就拉着陆玉梅,让她来给自个儿帮把手,先去把院子里活计忙完了再说。

陆玉梅去年的一点婴儿肥也已经退干净了,现在倒是看出来五官明媚。又很会打扮自己,今天穿着一件紫色小夹衫,很衬她明艳的容颜,到了这个时候,若说这村子里的姑娘,论漂亮,她认第二,恐怕谁也不敢认第一。这出了门,院子里来往的长工见了,不由得就都看直了眼睛。

赵宝儿见身边的人发呆,不由得就皱眉。

陆朝阳看见赵宝儿,笑道:“哥,外头忙完了啊?”

赵宝儿推了推头上的草帽,道:“嗯,暂时歇了工,来院子里瞧瞧。”

陆玉梅看到赵宝儿,就两眼发亮,连着那张脸也更加明媚起来,笑起来眉毛弯弯,露出一口皓白的牙齿,道:“宝儿啊,听说你们要种莲花,是不是真的啊?”

赵宝儿道:“嗯,是要种荷花。”

他停顿了一下,又道:“我们院子里还种了梅花,桃花。”

陆玉梅满脸的羡慕,嘴里埋怨道:“都怨我爹,成日在外面走动,家里就我和我娘两个人,每回我娘和我爹说,让他抽空好好操持操持院子,没的这几年了,院子也没翻新过一次。这下倒好了,我倒要瞧瞧,我爹瞅见你家这院子,羡慕不羡慕,看他还不抽空把院子好好翻整翻整。”

赵宝儿一笑,道:“你爹忙,你就不能自个儿动手?”

说着,朝陆朝阳抬了抬下颚。意思是说,修整这院子,陆朝阳可也有一份。

陆玉梅听了若有所思,心中暗暗想到,要是她爹再不抽出时间来修整院子。那她就自己来修整。虽说院子小,可是种上一些花草,把院子翻新一下,也是可以的。再就是可以去找短工来做那些粗活。她老爹老是推脱。那就叫她娘拿出钱来,娘儿俩好好合计合计,也没啥干不成的。

两拨人也没多聊,站着说了几句话,就各自散开,往两个不同的方向走去了。

看见陆朝阳家的大猪棚,陆玉梅笑得弯起了眉毛。道:“哎,你还真打算死磕上养猪了?咋不养兔子,抱窝快,还没这么麻烦。”

陆朝阳道:“山里兔子,毛色杂得很。而且兔子不像猪,兔子块头小,很容易就养死了,我还得多花心思。再说。养了兔子,吃啥?兔子屎就这么多点儿,我也不能像养猪似的。还拿猪粪去和人换猪草,你说是不是?”

陆玉梅利索地穿上备用围裙,笑道:“这倒也是。光是吃这一块,就比养猪麻烦许多。”

别看她打扮得仔细,人又生得标致,可是干活也是不含糊的,拿着大扫帚就加入了众人的打扫大队。

陆朝阳看她很是自在,便去收拾她那两头母猪。另一头母猪今天也配了,正蔫搭搭的在单独属于它的活动场里溜弯。

陆朝阳先去看了因为怀孕而整头猪体型大了一倍不止的那头母猪,打了水。加了少许盐,耐心地给它擦拭身子,尤其是重点照顾了猪的乳丶房部位。

打扫完了,陆朝阳热心地留陆玉梅下来吃午饭,陆玉梅欢快地答应了。

并抱怨道:“你瞧瞧你,成日见天儿的忙着。我和你一比倒成了个懒人了,平日里想来找你说说话都不行。”

陆朝阳笑道:“有啥不行的?你要是真闲得慌,我告诉你一件事儿,我哥的楼子前那一块地可还空着呢,你家院子小,不如你就去买些果树来,种在我哥楼前,让我哥抽空帮你看管看管。等到秋天了,结了果子,分我哥一点儿,剩下的都归你们一家。管你吃个饱,送人啥的都不愁。”

陆玉梅听得两眼发亮,道:“我咋好白白用你家的土地?还要你哥帮我照管,怕是不太好吧。”

陆朝阳呵呵的笑,道:“有啥不好的?打个比方吧,你就是去租块地,还不是交了佃子,剩下的都归你自个儿啦?当然,咱们两家人亲近,不能这么打比方,我就是说给你听,这也没啥不好意思的。再说了,我种了桃树,和橘子树,可咋够吃?你快另外种几样,咱们也能换着吃不是?至于我哥,他就是一个闲忙活的。再有我也可以去帮你看看啊。你自己要是得空,也能过来瞧瞧啊。”

重点是最后一条嘛,常常来走动才是硬道理。

陆玉梅想了想,道:“那去问问你哥,看看行不行。”

结果吃午饭的时候,陆朝阳却是把赵宝儿跳过了,直接问了赵牧和林氏。

当时,赵家人留了连氏母女吃饭。因为陆元宝不在家,母女俩也不用赶着回去开饭——其实要是陆元宝在,恐怕赵牧就把他也拉来了。而其他妇娘子,哪怕再不愿意走,家里却都是要开饭的,想想那一大家子,想不挪屁股都不行。

两家人亲近,在一屋里,分了两桌,林婆子被赶到底下厨房去吃了。陆兰英上了桌。

陆朝阳便把自个儿的主意大声的说了出来。

“…免得玉梅老是说我没空搭理她。给她个由头,常常来家里走走。何况我哥那楼前的地,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就让玉梅种树,到时候,也好和咱们换着果子吃。那咱们两家,一年到头,吃果子就不愁了。”

连氏听了,连忙道:“哎,那可不成,那太给你们添麻烦了…”

陆朝阳忙笑道:“大嫂,你这话说的,啥麻烦不麻烦的啊?从前你们帮衬我们的还少啊?您也别计较我失礼,我就想着咱们两家人亲香,没想别的,让你们把果树种在我们院子里,我们可绝不能偷吃!”

连氏被她逗笑了,忙道:“哎哟,你这孩子,说啥偷吃不偷吃的,你也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陆朝阳道:“知道,知道!我不能把大嫂往歪了想!娘,大嫂,你们说我的主意咋样?”

林氏看了如花似玉的陆玉梅一眼,笑道:“我看就挺好的。”

她都这么说了,炕下赵牧自然也就答应了一声。至于赵宝儿,似乎大伙儿都觉得他的意见不怎么重要。

林氏又笑道:“按说啊,咱们两家可不能把辈分乱了。玉梅她娘,孩子这把你大嫂大嫂的叫着,倒把咱们俩叫得差了一辈哪。我听了,脸上都臊得慌!”

连氏是个聪明人,她咋不知道林氏是啥意思哪?瞧了瞧赵宝儿,心里也觉得这小子不错的。可是毕竟比自家女儿小一岁,怕不知道疼人。何况,她也担心,林氏是做后母的,自己要是太热络和她掰扯这事儿,怕赵宝儿反感。因此她就没开口说话。

她这是为自己的女儿考虑,当然,也是为林氏考虑。

赵牧听了,立刻就道:“是啊,我和元宝兄弟成日里喝酒,平时也是按兄弟算的。咱们是外来的,不用跟着这村子里的辈分叫。其实叫了几十年了,也不知道咱们的辈分到底随了谁。”

林氏忙道:“那朝阳,你以后可别叫大嫂了,叫婶!”

陆朝阳连忙叫了一声:“诶!婶!”

连氏见赵牧开了口,也不好再推脱什么,立刻笑着答应了,并开玩笑说要给陆朝阳红包。

赵宝儿一直低头扒饭,整个过程一言不发,好像这事儿和自个儿没什么关系似的。这样一来,一直殷殷地瞧着他的陆玉梅,神色不禁也暗淡下来。

相比起来,陆玉梅是这个时代少有的敢爱敢恨的女孩子。甚至,她是非常主动的。可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再主动也有限。她再也不可能去扯着赵宝儿的衣领来问他到底愿不愿意娶她。

只能像任何一个怀春的少女那般,或者想法子增加自己在他跟前儿出现的几率,拼命揣测他的每一个神情,揣测他每句话,有什么用意呢?

她是个聪明的姑娘,却始终看不穿,赵宝儿是否真的对自个儿有意,甚至也不确定,自己的心思,他到底知不知道。

陆朝阳给她夹了一块红烧芋头,笑道:“尝尝。”

陆朝阳往自个儿嘴里送了,却也没尝出来是什么味道。

吃过饭,赵宝儿一抹嘴,就说自个儿要去午睡一会儿。这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下,赵宝儿也会有些吃不消,每天中午都要歇一会儿,下午再精神抖擞的继续干活。

陆朝阳和陆兰英收拾了碗筷,然后送到楼下去给林婆子洗,也不看那婆子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就让陆兰英回去睡午觉,自己则蹭蹭的上了楼,去逗小宝宝玩了。

连氏又坐了一会儿,就带着陆玉梅家去了。

那日陆朝阳看到陆玉梅那个神色,以为她受了打击。可是她却嘀咕了这位姑娘的韧性。没过几天,她就找人从集上买了果树,风风火火的扛到赵家来了。

“是梨树,和一棵柰。”她笑道。

陆朝阳顿时两眼发亮,柰,那就是苹果啊。这梨就算了,苹果在这儿可是稀罕的东西哪。

NO.157:宝儿的婚事

她轻轻推了陆玉梅一下,道:“哪儿弄来的?我之前咋没瞧见?”

陆玉梅道:“嗨,柰金贵,你那些桃子可也不差。到时候说好了,我就用柰和你换桃子。”

她倒是算得清楚,并不想占赵家的便宜。还真是个要强的姑娘啊。

陆朝阳手里正空闲,就和陆玉梅一块儿去把树种了。赵宝儿来看了一眼,帮了把手,就被长工叫走了。

两个女孩子也没太当成一回事,弄好了,就回主屋去洗了个手,然后上楼去逗了一会儿小宝宝。

第三天,孩子洗三的时候,林氏娘家人来了,送了下奶钱。朱氏抱着新生儿,几乎是红了眼眶,直道像林氏,又道像赵牧。

看了一会儿,倒是索性就真哭了起来。许是想到林氏这些年吃的苦头,林氏忍不住,也哭了起来。朱氏紧张了,忙道:“快别哭,月子里不能哭,担心眼睛不好。”

后又道:“都怪我,惹你伤心了!”

说着,就擦了擦眼眶。

林氏大嫂连氏问林氏,道:“起了名字没?”

陆朝阳笑道:“起了的,叫书耀。是我和我哥翻书起的,爹也说好。以后,要送弟弟去读书的。”

朱氏连连道:“好,这名字起的好,文气。去念书也好!”

一家人又喜气洋洋的。

日子过得飞快,陆家的母猪很快下了崽。竟整整下了十头。而且是晚上自个儿下的。陆朝阳是第二天一早起来,才发现猪栏里多了这许多猪,已经在母猪身边拱来拱去的吃奶了!

她大惊之后便是大喜,更精心的伺候下了。

这些小猪崽很快就被订了出去,是庆辉酒楼,打算满月之后,便全要了。价钱商量下来。是三十个大钱一斤。

一切都上了正轨,并且赵宝儿的鱼塘里也开始有了收入。赵家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而且陆朝阳和赵宝儿手底下的长工也都带了出来,猪长大了一些,抵抗力强了,鱼塘里的鱼苗都下了。两人也清闲了一些,赵宝儿终于得空,专心伺候院子里的荷塘。

陆玉梅自打种了树,就常常往赵家跑,精心是弄着她那几棵树。长势倒好,又有鹅群帮着吃草。

这时候。赵家人开始琢磨着要再买些田地了。

眼下家里佃出去的地,也就是正经的田地,总共就是一百亩。那还是写在林氏名下的,以后最大的可能是会给陆朝阳做了假装去。而最好的土地要六两银子一亩。赵家的打算是既然要买。那就都买好地。匀了匀手上的银子,一家人商量过了,决定先买个八十亩。

“这土地是稳的,这赚了钱,不买地。心里也不安生。一年到头,就算没有太多银子进项,但也总饿不死。”赵牧分析道。

他指的没有太多进项。是跟养猪养鱼这些副业比。但是他也说得对,这个时代,商人拼命赚钱,也是为了买地。土地是稳的,哪怕没有太多进项,也是饿不死的。这大户人家,往往都是通过土地的多寡来论的。

陆朝阳和赵宝儿都表示支持他的决定。

“要买,就买好地,哪怕先买不了多少,那也是实打实管用的。咱们也不用管那名头好听。”

所谓名头好听,是有些人家,买地不但会买好地,也会买一般的地,甚至孬地。不为别的,就为听起来数量多一些,也好听,显得自家身价高。而且子孙多的人家,更是要如此,因为这样,分家产的时候才够分,一半好地,一般差一些的地,说出去也好听,也稳当。

还有一个原因,俗话说,农民多收了三斗米还想纳妾。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真正本分的庄户人家,是不会有那些花花肠子的。但那些大户,可就不一样了。家里有妾,自然就有妾生子。那自然也要和妻生子差别待遇,分家产的时候,自然得有孬地来分给庶子,数量上听起来也不会太少,这是规矩,也是为了好看。

陆朝阳十分同意赵牧这种稳扎稳打的作风,道:“反正咱们家也没那么多乌七八糟的事儿,就按我爹说的办。”

赵宝儿道:“先买八十亩。反正咱们都买好地,今年赚了钱,明年接着买。”

陆朝阳笑道:“那成,就这么说定了。爹,这事儿,就您去找元宝叔说项,您看成吗?”

自从上次纠正了称呼之后,陆朝阳就格外在乎这回事。不但她自己在乎,有时候赵宝儿说错了口,陆朝阳都会说他。赵宝儿倒也没有表现出反感,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当天下午,赵牧就去找了陆元宝。当时他正好在家,说了自己要买地的事儿,又把他请到自个儿家来吃饭喝酒,索性把连氏母女也叫上了。

后来散了席,陆朝阳看赵牧上了楼去,也想跟着去看老娘和弟弟,结果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他们夫妻俩商量着…

“…我是个做后母的,也不方便多说。只是孩子他爹,你瞧瞧,宝儿这年纪也不小了,满打满算,也该先说一门亲事定下了。”

赵宝儿带着笑意的声音传来,道:“你是瞧上了元宝兄弟家的那个闺女儿吧?”

林氏笑道:“你别说,还真是。玉梅这丫头招人疼,又能干。咱们宝儿是一心扑在赚钱,做正事上的,可不就是要玉梅这样的姑娘来家里帮衬着?虽说年纪大咱们宝儿一岁,可是我看那才好哪。宝儿也受不了那种娇滴滴的啥主意也没有的小姑娘。”

赵牧道:“我也想过了。元宝兄弟家那个闺女儿,确实是咱们村里拔尖的。而且和你处得也好,以后过了门,就不怕和你生间隙。还有若真是成了亲家,咱们两家更近些,也是好的。”

他把林氏的处境也考虑进去了。毕竟是后母,以后若是娶了个儿媳妇和自个儿不同心,怕撺掇着儿子也变坏,怎么想,陆玉梅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陆朝阳听得暗暗点头。

林氏道:“我说句不该说的话,赵哥,咱们宝儿年纪小,性子又冷淡些,怕是委屈了人家姑娘呢。我话里明里暗里的试过了,玉梅她娘,好像有些不咸不淡的。毕竟,咱们两家虽然亲近,可是闺女儿的终身大事儿,他们家也不能含糊呢。”

赵牧倒是一怔,他想着两家亲近,要做亲,是天大的好事,陆家怎么可能不答应?可是林氏一提,他倒是才想到这茬。

林氏道:“我也能体谅玉梅她娘的苦心。赵哥,闺女儿嫁人,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儿啊。玉梅她娘是个心里头明白的,怕还是担心闺女儿嫁了咱们宝儿,日子会过不好。可是又像是想着咱们家的好的,怕是有些拿不住主意才对。这事儿,还得靠咱们主动去提。”

毕竟,女子嫁人,不但是嫁一个丈夫,还嫁给了一个家族。赵家,陆家是知根知底的。赵牧和林氏两人,再加上一个小姑子陆朝阳,陆家人也都是亲近的,挑不出什么毛病来。这样的人家,要说嫁闺女儿,实在是上上之选。可是偏偏赵宝儿这个性子生得…

林氏从连氏的角度考虑,也是为难,就自言自语地道:“你看玉梅,花朵儿似的一个姑娘,这又是正好的年纪。恐怕提亲的人,早就把她们家的门槛儿都踏破了…”

赵牧道:“那咱们得趁早定下来。这样吧,等买了地,我就去和元宝兄弟提一提。”

林氏道:“那也不能叫玉梅她娘不放心,心里膈应着不是?”

赵牧挠了挠头,道:“那你说咋办?”

林氏叹气,道:“哎,要是咱们宝儿能再热络些就好了,那玉梅她娘,就啥也跳不出来了。”

两人最后也没商量出一个个好办法来,最后决定先把地买下来再说。

陆朝阳听了,猫腰下了楼,找到赵宝儿,见他正在侍弄陆玉梅那几棵果树,心中一动,便不要脸的凑上去,笑道:“哥,我问你个事儿。”

赵宝儿斜睨了她一眼,道:“啥事儿?”

陆朝阳压低了声音,道:“我刚路过爹娘门口,听见他们在商量,说你年岁不小了,该定亲了…”

赵宝儿惊了一惊。

陆朝阳观察着他神色,道:“哥啊,你可有啥喜欢的人了?让爹娘去提啊。”

赵宝儿神色恢复了淡淡,道:“这事儿,爹娘做主就行了。”

陆朝阳撇撇嘴,道:“刚听爹娘提起玉梅呢。”

赵宝儿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陆朝阳并不气馁,继续笑道:“说了她不错,可是怕你年纪太小,性子又不冷不热的,怕她娘觉得你不会心疼人,舍不得!”

赵宝儿还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道:“提了她,那又咋样。我娶媳妇,回来是要伺候爹娘的,又不是娶回来捧着惯着的。”

陆朝阳在心里暗骂,脸上也不大高兴了,道:“瞧你说的,人家一个闺女儿养了十几年,敢情嫁给你,就给你做牛做马来了?要是我,我也不把我闺女儿嫁给你。”

NO.158:偶遇

赵宝儿提桶浇了水,淡淡地道:“你先把你自个儿嫁出去吧,不然你哪来的闺女儿。”

把陆朝阳气得半死。心中暗想着,反正话是已经给你透了,你自己能不能争取,可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了。

陆元宝办事,自然也是分亲疏的。赵家买地,他自然是第156章,两人的速度才渐渐的慢了下来。

如今这光是集上的生意,倒是不够看了。

兄妹两人放马在热闹的集上慢慢溜达。一路走过,多是乡下人上集来摆了一些零碎的东西卖的。正经的商铺,也有。而且五花八门的,布庄,杂货铺,糕点铺,胭脂铺,酒楼,甚至这小小的落潭镇上,还有一家小小的客栈。

陆朝阳一眼一眼的扫过去,心里想着,这些东西,都和现在赵家的情况,不大搭架。赵家现在能卖的,是鱼,猪,鸡,庄稼。[

~]水果还没影儿。说白了,卖的就是最底层的原材料。

而这些原材料,进了酒楼一加工,价钱就能翻好几倍上去。赵家则走的是数量,图的是稳定。可是要赚大钱,不但难,还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