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拍了儿子圆滚滚肉呼呼的小屁股一下,招得他哇哇大哭,这才派人去宫里报喜。

第二卷 闺阁少女 第七十一章 瘦马

第七十一章 瘦马

小肉团一般的婴儿,吃饱了就睡,应该说,一整天里大部分时间,孩子都在睡觉。

朝着那藕节一般的小胳膊掐了一把,结果,弟弟一蹬腿儿,吓得弘昊屏气凝神,弘昼和圆圆也不觉放轻了脚步。

欧阳一笑,掐了一把孩子的脸蛋,肉呼呼的,滑不留手,摸起来很舒服,他这一带头,弘昊几个全来了兴致,凑到前面,开始小心翼翼地朝着宝贝的脸蛋,小胳膊上,小腿上你戳一下,我捏一把,别说,这孩子和别的婴儿不同,被逗弄了也不哭,最多就是蹬腿摆手,小模样儿甚是可爱。

“阿玛,弟弟怎么不睁眼啊?”

弘昼好奇地低下脑袋,整张脸都快凑到婴儿的鼻子上去了。

“过两天就睁开了,你们刚出生的时候也不睁眼。”欧阳很熟练地抱起孩子,哄了哄被逗得睡不太安稳的小婴儿,他已经是熟练工种了,这一套做起来利索得很,不过片刻,孩子就吐着泡泡再一次进入甜美的梦里,“行了,别围着小dd转,都出去玩吧。”

招呼月桂和巧儿把孩子们带出去,欧阳抱着婴儿就进了芷云的卧房,这个孩子生得比较困难,芷云受了罪,此时倚在床头,看起来脸色有些苍白。

欧阳倒了一杯生命泉水冲泡的红枣蜜茶,喂给芷云喝了,笑道:“饿了不?我让芳茶给你煮了粥,等会儿吃一点儿。”

芷云摸了摸肚子,点点头,其实算不上饿,可肚子也空了,她伸手把孩子接过来,脸上的神态安详,“这是最后一个,以后不生了。”

“好。”欧阳弯了弯唇角儿,体贴地帮自家媳妇盖了盖被子,不一会儿,丫头端着白粥和小菜进屋,芷云把儿子交给奶娘抱着,就着小菜吃了一碗粥,便继续睡下,这一次生产,她的身体能量流失了不少,要多睡,多吃,好好补一补才成。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本来康熙生了病,头痛的厉害,可四月八日雍王府的六阿哥一降世,他便觉得自己的身子一天好过一天,比年前强了不少,于是,对这个小孙子更喜欢了,不但给赐了名为弘曦,还担心孩子福气过大,容易夭折,专门让钦天监把孩子的生辰八字刻在一个玉锁上,让欧阳把孩子抱进宫,亲手给戴在脖子上,压一压福气。

次日‘洗三’,只要能扯上关系的人全来了,闹得欧阳这‘洗三’礼想往小里办都不行,于是,雍王府这位最小的六阿哥的洗三,到比他前面兄长的‘洗三’礼盛大许多。

虽然雍王府再添嫡子,还是有一个让万岁爷看重的嫡子,确实挺让人羡慕,京里眼红的人数不胜数,不过,日子依旧是不紧不慢地过去,芷云养好了身体,一出月子,便悠哉地宅在院子里,每日哄小儿子玩。当然,她也不曾忘了其他的儿女,时不时地将自己的几个宝贝孩子拎到眼前联络一下感情,尤其是女儿圆圆,近年来这丫头越来越有皇家格格的风范,小脸一板,到和她阿玛似的,经常吓得府里有些资历的奴才都两股发颤。

芷云见她这般,也是无奈,只能多带在身边教导了,让她多和小dd接触接触,好在女儿活泼不少,到不像小时候那样沉闷,别人见了,也多能夸赞一句沉稳大方,是皇家格格的典范。

到了十月,康熙帝再一次感染了风寒,缠绵病榻,欧阳携芷云进宫的时候,眼见着那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君王,鬓角生了华发,脸现疲态,精神不济,看起来是垂垂老矣,心里也不觉唏嘘。

他这一病,到像是想起还有一个在外的儿子,下了诏书,招抚远大将军皇十四子胤祯回京。

十四一回京,瞬间把朝野的局势搅得晦暗不明起来,雍亲王胤禛的风头到被他分去大半。

欧阳和芷云自然是乐得清闲,至少,这老十四一回京,德妃娘娘一下子扬眉吐气,身子骨也好了,再也不会动不动就病一场,折腾着儿媳妇们跟着受罪。

京城里的天渐冷,等落了雪,便到了岁末。

雍亲王府也开始准备过年,现在七月、十月、侍书、侍剑几个丫头都是常驻浮空城,很少回王府了,所以今年,芷云不得不自己备齐年礼,往各处送去,还要亲自去准备过年用的物什,到不像往年跟个甩手掌柜似的那般轻松。

好在她身边新添的几个丫头都是伶俐的,稍微学了学,就能搭把手帮忙,所以,芷云到也没忙多久。

这一日,芷云正倚在窗前赏雪,弘昊忽然从宫里回来,脸色有些古怪,身后跟着两个花骨朵一般的青春少女,缓步走到了芷云跟前。

原来,那位德妃娘娘见弘昊年纪大了,可连个屋里人都没有,于是做主送给他一对姐妹花,芷云看着这两个小姑娘,眉心一阵跳动,心里叹了口气,哎,这十四阿哥回京,德妃重新变得精神抖擞,本还觉得是件好事儿,可如今一瞧,那十四还不如留在西藏别回来了呢。

这两个姑娘,芷云打眼一瞧,就知道她们的来历,明摆着是‘扬州瘦马’一类的人物,温柔娇弱,从头到脚,除了勾引男人之外,再无其他作用。

当然了,德妃娘娘出手,肯定不可能真去扬州采买女孩子,不过,显然也是由专人调教过的,眼角眉梢之间风情别具,一颦一笑,都带着一股子魅惑的味道。

弘昊嘴角一撇,冷目扫过去,咕哝了句:“什么玩意儿,裹着个小脚儿,路都不会走,一身的脂粉味儿也不怕招来毛毛虫,也好意思假装美人?”

芷云失笑,自家满院子从贴身的大丫头到洗扫的小丫头,个顶个都出落得花容月貌,就连嬷嬷们也是模样周正可亲,她的儿子可以说是在美人堆里长大的,德妃娘娘的美人计,怕是不奏效啊。

此时,巧儿端着脸盆进屋,温柔地给弘昊擦了擦脸,眼角的余光瞥见那两个姑娘的三寸金莲,不由吐了吐舌头,这丫头最会搞怪,芷云摇了摇头,便让巧儿先把两个‘小美人‘带下去,至于怎么处理,等欧阳回来之后让他做主得了。

结果,欧阳大*OSS回到家,听说之后,只吩咐巧儿让那两个女孩儿先把脚放开,踩着个小脚儿连路都不会走,怎么干活啊?然后又听她们说琴棋书画,女红中馈样样精通,便一个扔去外院的大厨房,另一个扔去针线房。反正德妃也没有明说要给她们俩开脸,既然送了,就当丫头使唤呗,雍亲王府又不至于连两个人都养不起。

这事儿一传进宫,德妃气得咬牙切齿,她辛辛苦苦培养出来几个出色的美人容易吗?送进雍王府之后,竟然被当成粗使丫头使唤…其他娘娘们却是好好看了一场笑话。

京城里阿哥中消息灵通的,表面上个个赞誉雍王府的家教好,实际上却是不可思议得很,要知道,德妃娘娘手里送出去的美人,只要想一想就知道绝对是一等一的货色,都到嘴边儿了,居然不吃,这也未免太古怪,也太浪费了,是眼线又怎么样,哪家还没几个眼线了,几个女人而已,何必为了这么一丁点的小事与德妃闹得不痛快。

唯独九阿哥胤禟到觉得正常,说不定人家弘昊是真看不上德妃送的女人呢,毕竟,雍王府可是一座美人窝儿。

胤禟喝了一口杏仁茶,吃了几口菜,有点儿怀念雍王府的美食,琢磨着什么时候找个借口去蹭几顿饭,说来也奇怪,他尝试过让府里的厨子照着老四家的食谱做饭,虽然也清淡可口,可就是不对味儿,比不上老四家的饭食香甜…

在椅子上挪动了一下身子,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想到前几天十四来的那封哭穷要钱的信,忍不住嘲讽地勾了勾嘴角,真当自个儿是冤大头不成…当初八哥败了之后,他转而支持十四,却也不是出自真心,毕竟,这个十四可不是什么好东西,看他在八阿哥败了之后,迫不及待地分割八哥势力的样子,就很让人不待见了。

只是那时候他心里,未尝不是觉得十四比较好拿捏,把他捧起来当靶子挡一挡射向八哥的利箭,让自己和八哥的日子好过些,但现在形势不同了,三阿哥、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看起来都有一争之力,但三阿哥虽然为长,名望势力都不及老四,至于十四嘛,那就更没戏了。

虽然十四看着很得宠,但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大将军,军功也立了一大堆,曾经有许多朝臣上折子为他请功,可皇阿玛根本就没什么表示,连封王都不曾封,再说,要是皇阿玛真有立他的意思,哪会让他远离京城这么多年?想捞军功,有一两年就可以了。

“看来,以后要离十四远一点儿才是,好在老四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小心眼儿,还有几分宽厚,要不然,自己怕是真得一头走到黑,想退也退不成…”

第二卷 闺阁少女 第七十二章 ‘铺路’

第七十二章 ‘铺路’

度过了热热闹闹的年节,大清朝终于迈进了康熙六十一年。

这一年,也是康熙朝的最后一年。

月光如水,元宵节当日,芷云自然是要进宫参加宫宴的,虽然多年来这宫宴年年一样,没有任何新鲜花样儿,让人辛苦让人烦,可今年这些繁琐中却多多少少带了一点儿别样的味道。

八福晋变得沉默了,再不会嚣张跋扈,神采飞扬,十四福晋到还是老样子,气质温婉,只偶尔明亮的眸子内闪过一抹锋利的光,带了几分焦虑,同时也有向往,德妃娘娘似乎一下子变得疼爱起儿子来,对胤禛嘘寒问暖,对她也疼爱体贴,把新生的雍王府六阿哥夸成了一朵花一般…

像往年一样,对这一切,芷云从没有感觉到喜或者不喜,也只是应付罢了,宫宴结束,芷云和欧阳离开宫门时,月亮已经升上树梢。

一阵凉风吹过,吹开了芷云身上雪白的披风,欧阳随手给她掖了掖衣角,捋了捋她被风吹得略显凌乱的发。

“出去逛逛?”欧阳吐出口气,伸手拉过媳妇纤细的玉手,两个人手上戴的是对戒,蓝宝石的,很纤细,很精致,并没有什么魔法效果,不过,在月光下一照,熠熠生辉,十分和谐。

“也好。”芷云沉吟了片刻,小小的打了个呵欠,觉得有些累,可还是挺愿意陪着自家男人出去逛街的,其实上元节的夜市,他们也逛过许多回,并没有多少新鲜感,可一家人在一起游玩,哪怕仅仅随意走走,也会觉得开心,于是笑道,“带上孩子们一起。”

上了马车,巧儿服侍着两位主子坐下,又把镶嵌在车壁上的灯点亮,不多时,圆圆便被送上来,窝进芷云的怀里,而弘昊弘昼两个小子则意气风发地骑着万岁爷送的宝马,一人一身红色的大毛衣裳,甚是喜庆。

在京城里面,一年之内最热闹的节日其实并非春节,而是元宵节。

元宵佳节是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京里从百官到寻常百姓,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今日十五,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

此时,灯月交辉下,宽阔的街道满是人群,到处是挑着货架的小贩,大声地叫卖着。

芷云笑了笑,冲外面两个看得眼睛都睁不开的儿子道:“你们去逛吧,只是小心别走散了。”弘昼顿时高兴地从马上窜下来,冲上车,给了自家额娘一个甜甜蜜蜜的吻,到把芷云逗得哭笑不得,欧阳更是一巴掌把调皮小子拍出去,笑骂道:“你个小色鬼,少来占我媳妇的便宜…怎么跟你大哥一个德行。”弘昊那孩子平时看着沉稳,可这么大了,还是喜欢找自家额娘索要晚安吻,这一点儿,让一向疼爱儿子的欧阳很不满意。

弘昊一伸手,拎着弟弟的领子,扯着他退后一步,面无表情地躬身行礼,然后就拉着乐陶陶的弟弟走人了,丝毫不介意自家阿玛的醋意。

欧阳摇摇头,使了个眼色,一群穿着寻常,长相不起眼的暗卫立即跟了上去,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把两个小阿哥给包围得严严实实。

然后,这一双夫妻也换了衣裳,拉着女儿的手,开始闲逛,这个摊子看一看,那个摊子瞧一瞧,当然了,集市里面的小物件,品质一般,绝对入不了这二位的眼,可出来玩,不过是享受一下这种热闹的气氛。

不一会儿,圆圆的手里就拎上了一对莲花样式的花灯,随着风一摇一摆的,煞是好看,小姑娘依旧面无表情,偏偏她眉目如画,一双眼睛里又有那藏也藏不住的好奇悄悄露出来,路过的老百姓们多会偷眼多看两眼,觉得这女孩子真跟个仙女似的,可爱极了。

逛着逛着,一个摆了摊儿,正在卖一些较为寻常的绒花发簪寻常的首饰的小贩,一看见芷云一家子,眼睛顿时一亮,笑眯眯地拣了一只翡翠镯子,道:“这位爷,瞧瞧我这镯子水头多好啊,好多贵人们都喜欢呢,给您夫人和您妹子买一对儿吧。”

芷云一愣,欧阳也大乐,“得,就为你这句话,爷买了。”

说着,便让身边的侍卫掏出银子递过去,至于这最多值几钱银子一对儿的‘假’镯子,虽然收了,但自家媳妇和闺女戴的可能性真不大…

那小贩手里抓着差不多五两重的银锭,还来不及说找不开的话,眼瞅着两位贵人的背影已经消失在人群里了,不觉大是惊喜,有这一笔买卖,可差不多够他吃上半年,摇摇头,索性收了摊,打算买点酒菜回去跟自家婆娘好好庆祝庆祝,今天上元节啊…唔,刚才那一对儿神仙眷侣似的小夫妻,说不定,不对,肯定是刚成亲的,要不然,那位爷也不至于这般大方,以后要是多碰上几回这样出手利索的主儿就好了。

这一段儿小插曲,把欧阳和芷云逗得心情大好。毕竟,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总喜欢别人夸奖自己年轻的。

只有圆圆懵懵懂懂地诧异地掰着手指道:“我是阿玛的女儿,不是阿玛的妹妹…”

一本正经的小模样明显取悦了她那一双无良父母,欧阳一把将闺女抱起来,双手用力一抛,抛向半空,一接一抛地玩了好几回,直把姑娘闹得小脸通红,晕乎乎地摇晃脑袋,这才罢了。

这一闹,圆圆也忘了什么女儿妹妹之类的严肃问题,一路牵着阿玛、额娘的手,四处闲逛游玩,围观了一阵杂耍,秧歌舞,一直到夜阑人静,一家子才汇合了回府。

弘昊和弘昼两个孩子显然也玩得极为痛快,跟着他们俩的几个明面上的侍卫,手中拎了一大堆零碎,其中有给康熙的,有给德妃的,也有给爹娘和弟弟妹妹的,杂七杂八地铺了一地。

芷云看得哭笑不得,由着两个精神旺盛过头的小子折腾,自己抱着圆圆去洗了澡,又回婴儿房看了看宝贝小儿子,这才换了睡衣,搂着欧阳睡下。

虽然芷云的日子过得很悠闲,可是,京里面的气氛却很紧张。

今年是三年一度的大计之年,全天下的官员们都关注着呢,官员考评本不关欧阳的事,可这考评结果一出来,大家的目光却又再一次落在了他的身上。

只因为,今年处分的官员未免太多了,其实,大计乃是惯例,虽然对官员们来说是有关升迁的极为重要的大事,可往年大计时,大多数的评语都是不好不坏,‘卓异’的虽然不多,可像什么‘贪酷’、‘浮躁’、‘不谨’之类比较严重的评语也不会很多。

但今年不一样,康熙爷似乎有意整顿吏治似的,居然将从小大小,小二百的官员全给申斥了一回,许多人够资历升迁了却没有升,许多有能力,但是资历还很浅薄的官员,却一下子得了赏识。

康熙爷这一手神来之笔,就像一滴凉水入了滚油,砰一下,京城炸了,无数受到申斥的官员们托门子,拉关系,为了自己的前程四处奔波,不过,欧阳和芷云却很安稳,没他俩什么事儿。

欧阳的门人不少,可他要求的严格,能让这位四爷收下的,每一个都不是庸碌之辈,就是有那么一两个倒霉的,也很沉得住气,不至于乱了阵脚。

至于芷云家里的人,那就更不用担心了,明德在户部做堂官,这些年政绩尽有,过错不多,得了个‘卓异’,岚珏在军队混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他本来功夫不错,为人豪爽,同僚们多喜欢他,军队里的将军们对他也很维护,京城的风浪便是再大,也波及不到他一个武将身上。张家的人就更不用说了,个个都是谨慎聪明的,满京城的大小官员们全栽了,他们一家子也能站在岸边喝茶看戏。

这大计的结果仿佛罩着一层迷雾,外人看得迷迷糊糊,不知道万岁爷这是想干什么,可局中人却很明白,这一批受到申斥打压的,除了那些真不像话,做得太过分的庸碌无能之辈,其他的大多都是有心做那从龙功臣的官员。

其中,各位皇子无论明面上,还是暗地里的奴才门人们被打压得最多——万岁爷,这是想要给新皇铺路了。

也难怪,他已经六十九,人生七十古来稀,他年岁已大,最近身体又不好,也是时候考虑身后之事。

日子渐渐过去,很快就到了春日。

傍晚,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欧阳携了爱妻带着孩子们去逛园子,这园子,就是圆明园,当然,此时的圆明园还不是以后的万园之园,可其风景之秀丽迷人,也足以让芷云大开眼见了。

‘圆明园’这三个字的牌匾是康熙钦赐的,就挂在圆明园殿的正上方,芷云挽着欧阳的手,抬头看了一阵,皱眉道:“‘圆明’这两个字不好。”

“不好?怎么不好?”欧阳顿时莞尔,“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这可是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与我正相称嘛。”

芷云摇摇头,也是一笑,她不喜欢圆明二字,主要是觉得这两字带了太浓厚的佛教的味道,听起来有些别扭罢了,其实,这两字本身是没问题的。

夫妻两个说了会儿闲话,漫步在园中,不多时,就来到牡丹台。芷云驻足,牡丹开得正盛,林林总总百余株,她是最爱艳花的,而牡丹,论起丽色,显然是花中魁首。

巧儿和月桂不知道从何方冒出来,摆放好果盘,花茶,拿了软垫伺候着自家主子坐好,便又很有眼力地退出去了。

欧阳看她们极为利索的动作,忍不住大笑,芷云也莞尔,要说这体贴上意,还是内务府出来的丫头心里敞亮明白,换了七月和十月,怕是芷云不开口,根本想不到这些。

夫妻俩喝过花茶,赏了会儿花,高福满头大汗地过来回禀:“爷,李卫李大人来了…”

欧阳一怔,抬头见高福神色尴尬,脸色多少有些诡异,纳闷道:“怎么了?脸色这么古怪?”

“回爷,今儿当值的是个新手,不认识李大人,结果,结果…”高福尴尬地摸了摸脑袋,苦笑道,“结果把李大人差点当成刺客给绑了。”

高福也是很无奈,这可不是雍王府的侍卫们没眼力,实在是那位李大人在圆明园门口举步不前,犹犹豫豫的样子,实在可疑,又兼他人高马大,不像个文官,到似是土匪强梁,侍卫们没直接动手,已经是因为雍王府规矩森严了。

欧阳一愣,眨眼工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不由大笑,摇着头拍了下桌子,道:“呵呵,赶紧让他进来吧…芷云,你不是正想看看这位名人?”

说来,他收了李卫做门人,可真不是为了顺应什么历史,主要是那位确实挺有能力,有本事,为人也风趣幽默,很讨人喜欢。

芷云退到屏风后面,片刻,就见高福又回转过来,立在殿门口,急声催促道:“李大人,爷等着你呢,快点吧。”

高福催促了好几回,着急得都口舌要生疮了,芷云才见一个身高将近两米,膀大腰圆的壮汉,耷拉着脑袋,像个小媳妇似的一步一磨蹭地挪进殿里。

“奴才给四爷请安。”

李卫跪到地上,给欧阳行了个大礼,偏偏声音细弱蚊蝇,要不是屋里的俩人耳力非凡,还真听不见他说什么。

眼瞅着一个壮汉学那小媳妇般扭扭捏捏的样子,欧阳和芷云都忍俊不禁,搁下茶杯,拭了拭唇,生怕一不小心把茶水给喷出来。

欧阳抬头笑道:“高福,给李大人拿把椅子来。”

“嗻。”高福应了一声,急忙搬了把椅子搁在自家主子爷下首的位置,然后请李卫坐好,又给他拿来点心,捧来一瓶桃花酒。

本来,奴才们在主子面前喝酒自然是不合适的,只这个李卫是个粗人,就是给他喝茶,也喝不出好坏,还不如依着他的嗜好,直接喝酒算了。欧阳便开了口,以后李卫登门,只给他酒,不必奉茶。

第二卷 闺阁少女 第七十三章 幸王园

第七十三章 幸王园

“说吧,什么事儿?”欧阳笑眯眯地望着李卫那副尴尬的模样,挑挑眉道,“咱们李大爷怎么也扭捏起来,这可不是你李卫该有的脾气吧。”

这位主儿可不是个好相与的,脾气说好听一点儿那叫爽直,说难听了,就是狂妄傲慢,私底下,对一帮子皇子阿哥,除了他主子胤禛,还有十三之外,着急上火的时候没少称呼什么‘老八’、‘老九’、‘十四’之类的。

“我知道了,京察考评的事儿吧。”看着李卫脸色涨红,甚是羞赧的样子,欧阳一拍手,恍然,这种时候除了京察的事,他还能为什么,“怎么,没得上好评价?”

“唔。”李卫嘀咕了两句,讪讪地看着欧阳,“主子,那个…”

欧阳摇摇头,让人把京察的折子拿来给他看,现在,康熙爷那里收到的折子,都会派人誊写一份与他,所以,查阅起来到还方便。

折子上的每一句评语,无不表明李卫是个不谨、浮躁、才力不足,根本不适合做官的官员…笔锋犀利,言之凿凿。

这折子盖了户部尚书的印鉴,显然是明德看过的,欧阳忍不住有些想笑,虽然明德是自己的大舅子,李卫是自己看重的人,可他们两个从来不对盘,脾气不和不说,碰在一块儿还老掐架,李卫到现在已经于户部任职三年,可见了明德这个顶头上司,依旧是鼻孔朝天,一口一个‘老头’一口一个‘老头’的称呼,不光私底下,当面也这么叫,没办法,这位就是胆大,连皇子阿哥都敢不敬,何况是明德?

于是,弄得很好脾气,很宽厚的明德大人,看他也是十分的不顺眼。

要知道,明德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无论从哪里看,都远远说不上一个‘老’字。就只因为这一个‘字’,要不是欧阳有意无意地护着,说不定李卫早早就让奉承明德的官员们无数双双小鞋儿套下去,给收拾得在京里面呆不住了。

这份考核其实算不上太离谱,只是有些片面。

李卫乃是捐官,土财主出身,不是正经科考上位的,大字都不认识一筐罗,脾气又暴躁,好武不喜文,和那些文人士子们格格不入,偏偏他脾气火爆,很有些傲气,对礼法之类极不看重,碰上那挺重视礼教的官员,总要挤兑嘲讽几句。

他那张嘴,开口无好话,欧阳这样的听见,还觉得幽默有趣,可是遇上明德和其他文官,那就是轻佻了,觉得他不像话很正常。

所以,会出现这么一份儿京察,也算是有道理,并不奇怪,可同样的,李卫的优点也很多,比如,他其实很聪明,能做实事,而且清廉,正义感强,这些,明德不知道是没看见,还是看见了当不知道…

“哎,明德这折子过了。”欧阳虽然觉得明德和李卫这截然相反的两个人对上,满有意思,挺想笑,可看着李卫愁眉苦脸的样子,还是厚道地说了句公道话。

“就是嘛,主子,你可得给奴才做主…奴才承认,奴才是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他说我才学不足也就算了,可这些年在户部任职,说一声‘勤勉’没问题吧,这他怎么就看不见了?真是的,当初九阿哥插手户部,要不是奴才豁出去替他…”

李卫愤愤不平地嘀咕了几句,好歹知道眼前这位王爷和明德是亲戚,再难听的话也不敢说,“爷,奴才在户部三年,今年可是很要紧的一年,这份京察下来,奴才别说升职,连任都困难了,他这是公报私仇…”

“什么他啊他的,要叫大人。”

欧阳头疼,吩咐高福拿来笔墨,在明德的评语下面洋洋洒洒地把李卫的优点也给罗列了上去,总之,怎么说也要给他一个还算‘勤职’的评价。

不得不说,欧阳其实是个很护短的人,当年他还在地球上的时候,手下里有个惹祸精,最大的恶趣味就是鼓动诱导着别人去作恶,以看人的痛苦绝望为乐。

其他人都恨这家伙恨得想把他拆卸入腹,只欧阳一个人,因为这人是自己人,便百般维护,哪怕教训,也是自己可以,万万不准别人插手…

可是目前这种情况,明德是自己人,李卫也是自己人,自己人和自己人掐架,他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处理才好了,最后,也只能强压着他们俩在公务上和谐相处,至于私底下想怎么折腾,那就由着俩人去吧。

嗯,明德位高权重,可是是典型的正人君子,就是看李卫不顺眼,也不会使奸诈的手段对付他,李卫的官职虽然小,可他鬼心眼一大堆,还很厚脸皮,能说会道,这两位较劲了三年,一向半斤八两,谁也奈何不了谁,欧阳也乐得看戏,从不插手两个人的纷争,不过,这份京察却是要不得的,李卫是他看重的人,以后还有大用。

这边儿正纠缠,高福过来禀道:“主子爷,张大人遣人来传信,说是万岁爷幸王园,已经在来圆明园的路上了。”

“哦?”

欧阳一挑眉,诧异地按了按眉心,“昨天不是听说三哥请皇阿玛去他那儿?怎么往圆明园来了?”

他一转念,别管康熙为什么来,正好让他见李卫一面,自己再说几句好话,总要让李卫留在京里才是,再历练几年,磨磨性子,以后是要大用的。

京郊,柳绿花红,春意盎然,正是游园的时候。

康熙昨夜做了个梦,梦见皇祖母了,半夜惊醒,冷汗淋漓,神思不属,今日便忽然起了想去看一看老四,看一看自己亲自教养的那个孩子的念头,其实,他还想去看看曾经寄予厚望的太子,可是到底情怯,生怕见了面无话可说,也怕那个孩子心底有恨,更怕本就不平稳的形势再起波澜…

坐在銮驾上,康熙从怀里掏出一壶苏合清酒,抿了一口,心里叹了口气,他眼睛花了,现在看折子总看不清楚,隔着帘子看着外面随行的张廷玉和瓜尔佳明德,连他们的五官相貌都很模糊。康熙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只觉得这一天天地熬着日子,难受得厉害,果然,哪怕是九五之尊,在死亡面前也一样会惊惧,只是他的惊惧从不曾表现出来。

眼瞅着到了圆明园,胤禛站在门前接驾,见胤禛只穿了身寻常的石青刻丝灰鼠皮袍,一身的清爽,却玉树临风,贵气天成,康熙的脸色顿时好了些,精神颇佳,由儿子相陪,逛了大半个园子,到了牡丹台前,康熙笑道:“歇一会儿,让芷云和我的宝贝孙子孙女们都出来见见,朕可是很长时间没见到芷云了。”

欧阳应了一声,平平淡淡地吩咐高福去叫人。

今日康熙来时轻车简从,身边除了几位领侍卫内大臣,就只有张廷玉和明德,康熙和欧阳父子两个简短的几句对答,在他们看来只是寻常,平日私下里便是如此说话的,却将身边的人给惊得不轻——别说跟着的那些侍卫,就是张廷玉和明德,虽然多少知道康熙对雍亲王福晋瓜尔佳芷云与别人大不同,但也想不到,万岁爷居然对她看重至此,竟直呼名讳,显然疼爱非常。

这种疼爱,恐怕是所有皇子福晋中独一份儿吧。

张廷玉面不改色,心里却暗自高兴,以他们张家和瓜尔佳家的关系,芷云越得宠,对他们张家越有利,虽然以张家的家教,讲究万事靠自己,不会去依仗什么人的势力,但和皇家的关系亲近,哪怕自己不去借势,别人也会高看一眼。

明德的感情就比较复杂了,既兴奋于妹妹得宠,又觉得皇家的宠爱其实不是那么好得的,下定决心,自家要低调再低调,可千万不能给妹子招来祸患。

片刻工夫,芷云已经带着大大小小几个孩子走了过来,一家子恭恭敬敬地跪下给康熙行礼,康熙脸上顿时露出几分和蔼的笑意,叫了起,吩咐人看座,见圆圆小姑娘板着小脸儿窝在她额娘身后,小模样长得极像她父亲,不觉起了几分慈爱之心,摸了摸小姑娘乌黑的发:“这孩子生得好,是个有福气的,只是太腼腆了可不好,咱们皇家的格格,应该大气些。”

“皇阿玛教训的是。”

康熙笑了笑:“也别太拘着,孩子还小呢,只慢慢教导罢了。”说着,又将两个小阿哥叫到自己眼前来问了问功课。

弘昊和弘昼这两个小子与康熙亲近惯了,当然不似平时那些乍见天颜的小阿哥们那般战战兢兢,畏首畏尾。康熙问,他们就答,不过,弘昊还好,熟读经史,已经颇有几分皇子气象,弘昼却不是个爱读正经书的,遇见不会的问题就满嘴胡说八道,说不过去,便扯着康熙的衣袖撒娇,几句话逗得康熙大乐。

芷云却嫌丢人,一个眼色瞥过去,吓得弘昼身子一抖,脸上带了几分后怕,咳嗽了一声,硬是勉强把自己的脸憋得通红,摆出一副‘我错了,我不该不好好读书’的乖巧模样,可芷云一低下头喝茶,他就故态复萌,撅着嘴不满地小声咕哝道:“什么嘛,李卫那小子大字不识,还不是一样为朝廷办差,还办得很不错,我只是不喜欢读那些让人头痛的经书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唔,舅舅,你别瞪我,虽然你看着李卫不顺眼,可我觉得他挺爽气的…”

“奴才不敢,五阿哥言重了。”明德被吓了一跳,虚虚地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一抬头,见康熙颇有几分好奇地盯着他瞧,一张脸顿时漆黑一片。

还是欧阳给自己的大舅子解围,简单地把明德和李卫的纠葛说了一遍,笑道:“皇阿玛,儿子举贤不避亲,李卫这人纵然有千不好,万不好,但他廉洁奉公,本事也不错,可谓一能吏了。户部尚书瓜尔佳明德的考评有失偏颇,还请皇阿玛明鉴。”

“哦?”康熙一下子来了兴趣,看着自家四小子神态严肃,心下好笑,这孩子哪里都好,就是太死板太耿直,这种直接打人脸的话,就算要说,也应该避着人家正主说,老四居然当着明德和芷云的面就说出口,就他这脾性,怪不得一个吃斋念佛的慈悲人,这些年居然得了‘冷面王’的外号。

芷云还是他的嫡妻呢,就这么当面说妻子的大哥无识人之明,也不怕芷云不高兴。康熙看了看芷云,见她面色确实不自然,眉宇间带着娇憨的嗔怒,不过,貌似还不至于变成‘泼妇’,嗯,芷云的脾气可比老八家那个好得多了。

一转头又看了明德一眼,见明德虽然黑着脸,神态间也不大服气,但眸子清正,显然不曾因为老四几句话而生怨,心里便带了几分满意,果然是他看重的臣子,心胸宽广,气度不凡。

康熙抚须一笑,他不怕底下的臣子们不合,事实上,越是不合,越有分歧,便越容易掌控,为人君者,本就应该深谙平衡之道:“既然老四你对那李卫如此褒赞,朕今天到要看看他了,来人啊,宣李卫速速觐见。”

皇帝金口一开,不过片刻,李卫就恭恭敬敬地跪在了牡丹台外,康熙这是第一次见到李卫,毕竟,李卫官卑职小,名声不显,在今日之前,实在是引不起当朝万岁爷的兴趣来,此时一看,门外跪着的人,身量很高,比一般武人还要健硕,一脸的麻坑,可是见了皇帝脸上也不露怯懦,很是从容,心里便添了三分好感。

康熙随意地问了几句户部库银的事,见这个李卫对答如流,对每一笔进账出账都记得清清楚楚,说起各项数据来如数家珍,而且脑筋转的极快,虽然可能不通文墨,言语粗鄙,但算数显然不错,确实如胤禛所言,是一能吏。

康熙本身也对算数极为精通,李卫这一特长,显然很对他的胃口,脸上不由露出满意的神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