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缘千年来相会 作者:雪影霜魂

第 1 章

第一章

铃铃铃…梦乡路正稳时,闹钟却不合时宜的铃声大振。苏珊很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来,整个人都是软的。

苏珊24岁,未婚,银行信贷部职员。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每周五个工作日,薪水谈不上特别丰厚,但可以让她的生活过得颇为舒适。标准的一个都市职业女性。

昨晚她参加了一个PARTY,聚会的多是熟朋友,气氛很融洽。一时高兴,不免多喝了几杯。以致今晨醒来,还有些宿醉未醒。用冷水洗了一把脸,让自己清醒些,换好衣服便赶着去上班。

出了门苏珊就急匆匆地朝着公交车站方向走。隔着街道,眼看着她常坐的417路车正在缓缓启动离站,赶紧一边挥手一边跑过去:“等一等。”却没有留意到,身后一辆黑色小车正高速驾过来…

嘭…

苏珊先是听到轰然一声巨响,然后是行人的尖叫声,伴着刺耳之极的刹车声、还有许多嘈嘈杂杂的声音。但渐渐地,所有的声音都静下去,静下去,她什么都听不到了…

***

苏珊醒的很痛苦。

她感觉到咽喉处似被一只巨手紧紧扼住,痛得她没法呼吸,痛得她的意识一时不能完全清醒过来。眼睛还未曾睁开,就本能地抬起双手想挣开那只卡在咽喉处的巨灵之掌。但她摸索到的却是一截勒得紧紧的东西,触手光滑柔细,是什么?她睁开双眼一看,看到头顶的一根梁柱,红木雕漆,古香古色,有一道白绫悬在柱上,崩紧如弓。这是…阮若弱迷糊了一下,却被喉间愈来愈烈的窒息感,唤回了神智。突然间反应过来,喉头勒住她的是什么了。连忙双手拼命拽紧那根要命的白绫,以此减轻喉头的负重力。百忙之中低头一看,自己一身可不就悬在这三尺白绫上,足下是一张被踢翻的镂花红圆凳,已然命若游丝了。这一惊非同小可,忍不住要喊救命,可是喉中嘶哑,哪里喊的出半个字来。手上力量已经渐弱,快要撑不住了。难道要不明不白的死在这里?苏珊正在呜呼哀哉时,房门恰逢其时地被人撞开了,两个女子大呼小叫地冲进屋来。一面七手八脚地解下她,一面乱七八糟地哭。一个哭道:“若若,你怎么能撇下娘寻短见啊!娘可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呀!你忍心让娘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另一个哭道:“小姐,我就觉得不对劲,好好地怎么突然打发我去买什么胭脂盒子。原来你竟存了这种糊涂心思。”

苏珊才被救下来,一时缓不过劲,也搭不上她们的话。只是一面揉着自己被勒伤的咽喉部位,一面傻愣傻愣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这是在哪里呀?这是在哪里呀?我是不是在做梦啊!

她发现自己身处在一间十分小巧精致古韵十足的屋子里,雕花的窗棂糊着雪白的绡纱。淡金的阳光透过窗纱照进来,屋里的光线充足,她能清楚地看到在她面前哭着的两个人,一个约三十五六的年纪,宽袍大袖,容貌端庄的一个美妇人,却满面泪痕。另一个还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窄袖长裙,白皙的一张瓜子脸,眉清目秀。

天,这屋子,这两个人,这是古装戏里才能看到的场景人物呀…苏珊情不自禁的闭上眼睛,再猛然张开。渴望霎时间换个场景,可以安慰的喘口气,原来是场梦。然而她的所见所睹,依然如故。

那美妇人哭着哭着,索性扑到她身上放声大哭起来:“若若,若若,你若决意寻死,就让娘跟你一块死了算了。”

那小姑娘也忙劝道:“二姨娘,快别说这种话,三小姐心思糊涂,难道你也要跟着她糊涂不成。什么死呀活的,从此再别提起。”

二姨娘?三小姐?这是什么时代的称谓和对白?苏珊眼睛瞪得圆圆的,脑子一时反应不过来。无法消化她眼中所见,耳中所闻。

“若若,你答应娘,一定不要再寻短见了。娘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你可不能让娘白发人送黑发人呀!”那个二姨娘说来说去就是这么两句话,眼泪也流得没完没了,姣好的玉容已经哭得梨花一枝春带雨。

“是呀,三小姐,你千万不要再想不开了。”小姑娘在一旁附和。

苏珊根本搞不懂状况,被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搅得越来头晕脑涨。忍不住清清嗓子,试着说话,幸好还勉强说得出来。“等一等,你们先不要说话,让我说。请问你们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

二姨娘惊恐的睁大眼睛,“若若,这是你的家,是阮府呀!怎么你连自己的家都不认得了吗?那你认得我吗?我是你娘亲呀!还有她,”一把拽过那小姑娘,“她是从小就跟着你的杏儿丫头,你认得吗?认得吗?”

阮府!娘亲!杏儿丫头!这是哪个大宅门里的剧情啊!眼前的一切都那么像场荧屏上的古装戏,却真真切切的上演在身旁。苏珊渐渐地有点明白了。她的心倏地一沉,嘴里不由自主地嚷出来:“这是哪朝哪代呀?”

杏儿很有几分愕然的回答她:“三小姐,你怎么什么都不记得了,现在是大唐开元九年。”

苏珊脑子里“嗡”地一响,天…开元九年。用她还算灵光的历史知识换算一下年代,好象是公元七百多年。一场车祸后,她一缕魂魄悠悠醒转,居然已经来到了千年以前的——

大、唐、盛、世。

这太荒谬了!苏珊情不自禁想起头天晚上的PARTY,酒过三巡时,她兴致高涨地手持麦克风唱了一曲孙燕姿的《遇见》,里面有一句是这么唱得来着:我向前飞,飞过一片时间海…

谁料一语成真,她竟果然飞过了一片千年的时间海…

第 2 章

苏珊——现在应该是阮若若了。不管她乐意不乐意,也必须接受这个阮家三小姐的新身份。

起初她发了半天愁,为眼下这般处境。初来乍到一个新地方,人人都会难免不适应,更勿论还是穿越了时空误入唐朝。心慌慌地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回二十一世纪。但来时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如今要回去更不知道如何回去。既无力回天,就索性听天由命吧。事到如今,她只有随遇而安。

打算在阮府安身一段日子,少不得要打听打听这里的人与事。二姨娘止住泪后回房休息去了。若若以失忆为由,向杏儿问起前尘旧事。把阮府的人事大致弄明白了。

阮府的老爷阮承荫,是长安城中知名的绸缎商,家产甚为丰厚。他有一妻两妾,正房夫人崔氏,生有一子若龙一女若凤;二房妾室王氏,生有一女若弱;三房妾室何氏,生有一对孪生子若麒若麟。三房妻室中,以二房王氏母女最不受重视。长房嫡出的,自然是另眼相看。小妾何氏正年轻貌美,且育有一对麟儿,也甚得偏爱。王氏已过绮年玉貌,且又只生一个女儿,在重男轻女的时代,倍受冷落也是再正常不过的。而且她生的这个女儿又体弱多病,打从会吃饭起就会吃药。这样病怏怏的孩子,怪不得阮老爷连起名字都懒得费心思,直接就取了个“若弱”,阮若弱,大房三房听了,都掩着嘴笑,道是人如其名。

什么?原来不是“若若”是“若弱”。苏珊——不,是阮若弱,有点哭笑不得。瞧瞧这个名字起的…听着都能想像得出是何等弱不禁风的模样,真有这么弱吗?

一个翻身下床,她就跑去找镜子,倒要看看是如何纤弱模样?床上休息了半天,她已经缓过劲来了。

杏儿跟在后边大呼小叫:“三小姐,你慢点,走急了你会喘的。”

屋子东面的纱窗下,就是一张繁复雕花的红木梳妆台,一面鎏金菱花镜就摆在台上。阮若弱一把拿过来揽镜自照,不由地倒抽一口冷气。镜子里的美人,是自己吗?

一张玲珑精致的脸,眼是秋水横,眉是春山聚。这般凝聚了山水之灵气的容颜,虽然谈不上是国色天香的倾城之貌,却也有着别样的清丽动人。只是脸色实在太过苍白些,看上去便多了几分纤弱之态。

阮若弱拿着镜子发了半天呆,镜子里的人儿还是一张未染岁月风尘的脸,一望而知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她居然倒回去做了青春少女,一时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杏儿紧跟过来,“三小姐,你不是连自己都不认得了吧?”

确实不认得,谁认得镜子里的这个人呀!但阮若弱不敢承认,只能挣扎着嘴硬:“我当然是认得我自己的。”既来之则安之,先把自己的身份确认了再说。

放下镜子,想起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问:“杏儿,我为什么会寻短见?”

杏儿脸色一变,忙顾左右而言它:“小姐,你还是回床上歇着吧。窗口有风,别吹病了你。”

有没搞错?看看窗外满树桃红柳绿,正是暖暖春风薰人醉的时节。阮若弱要是这点风都禁不起,那也确实是个软弱弱。

连忙抗议:“我不至于这么弱不禁风吧。”

“三小姐,你还是先回床上躺着吧。”杏儿边说边来搀她。

“等会,”差点被这丫头岔过话题去了。“你还没告诉我,我为什么会寻短见。”这个问题至关重要,非问清楚不可,不能由她蒙混过关。

杏儿面有难色,但顿一顿,还是开了口。“三小姐,你是为着姚府来提亲的事,才…”

阮若弱听了她半截话,先在脑子里过一遍,理出个头绪来。才继续问:“你的意思,是不是有人来提亲,我却不愿意,所以才寻的短见?”

杏儿点头。

这可奇了,古代女子的婚嫁之事,不是都由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吗?一个个都是这么按部就班的走人生路,何以这个阮若弱却以死相抗?别看人生的弱,性子却挺烈的。不过古代女子的烈性都是事出有因,而且都脱不了一个“情”字。她肯定是心里有了意中人,才会这么拼死不从。

“杏儿,那我为什么会不愿意?”一定要问出原因来。

杏儿又不肯吱声了,一双眼睛疑疑惑惑的看着她。

“我是不是,心里已经有人了?”杏儿不说话,阮若弱只得一问再问。

“三小姐,你…你居然连表少爷都不记得了!”杏儿长叹道。

表少爷?!

不用再问,阮若弱就能把故事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来,肯定又是个“宝黛”版的爱情故事,表哥表妹两情相悦,但上面能做主的老爷夫人们却另有盘算。得,棒打鸳鸯的苦情戏上演了。

“那我寻了短见,表少爷伤心吗?”一定会痛不欲生吧。若不是苏珊的魂魄不知怎地,进了阮若弱的身体,这时辰,这里该是要上演到“哭灵”的剧情了。再一想,不对呀!怎么还不见意中人扑进屋来哀哀痛哭?难道是个薄情郎?

杏儿惊诧,脱口而出:“三小姐,表少爷怎么会伤心呢…”声音忽然细下去了,几不可辨。“他可从来都没有留意过你,更不知道你对他的这片心呀!”

阮若弱比她还要惊诧,合着这么拼死折腾,还只是为了一段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单相思呀!这女孩子年纪虽轻,心思用情,却深可拟海了。忍不住抚额苦笑。

杏儿却误会了,忙过来劝慰:“三小姐,你就别再想着表少爷了。你就算把一颗心剖给了他,他也不会在意你的。原本你就身子不好,这些年又为着这个心思,越发添了病,何苦来着?”

杏儿倒是个忠仆,这些年冷眼把主子的心思看得分明,明知这段情终是镜花水月,但那痴儿般的三小姐就是偏要悱侧多情。劝了她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回回都当耳旁风。唯独这回,她话音刚落,那厢就掷地有声的应道:“杏儿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再想他了。”

倒唬了杏儿一大跳。“三小姐,你这话是真是假?”

“真真真,比真珠更真。你放一百个心,我以后绝对不想他。”阮若弱说的斩钉截铁。一边说着场面上的话,一边在心里嘀咕:表哥表妹亲上加亲,这么老土的故事我可没兴趣掺合。更何况近亲结婚不符合优生优育学,你们不明白,我却是懂这个道理的。

杏儿一双眼睛扑闪扑闪的,可见心中疑惑甚深,显然不明白何以一夜之间,三小姐态度转换如此之快,简直判若两人。但一时也理不出根由来,索性丢开不想。“三小姐,那你先回床上躺着,我上厨房替你拿药去。”

杏儿扶阮若弱上了床,再掀帘出门。她却没有躺下,只是歪在床上,斜斜倚着香妃枕。把得来的信息好好消化一番。

第 3 章

门再次被打开时,有香风薰面而来,阮若弱迎香望去,不由怔住。

门口立着一个红衣女郎,年纪与她相仿。雪白的一张圆脸,真真是面若银盆。眉目倒也俏丽,只是身材…不是不知道唐代以丰满为美,然而这个红衣少女的身材,已经不是丰满了,简直可以用肥硕来形容。再穿上一身亮色调的红衣裳,越发显得庞大,挡在门口像座活火山。这是哪位呀?阮若弱一时不知该如何招呼。

红衣女郎进了屋,“咦,三妹妹醒了。还好吗?”

阮若弱不是笨人,马上知道该如何接口:“多谢二姐姐关心,我没什么事了。”

她没猜错,红衣女郎便是阮府的二小姐若凤,穿戴的还真像是只火凤凰,不过哪只凤凰若是有她这样的体重,是甭想飞翔于九天之上了。

“别客气,做姐姐的,哪能不关心妹子呀!妹子要赶紧把身子养好,不要误了出阁做新嫁娘哦。”

这话乍一听亲热,可细细一品,却不是味儿。阮若弱可以百分百断定,这对姐妹不和。而且做姐姐的仗着正房嫡出,一定没少欺压过庶出的妹子。因为不知首尾,她不好冒然接口。自觉好比初入贾府的林黛玉,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

可是这沉默,若凤却只当她是惯常的懦弱,笑逐颜开的继续说:“三妹妹,你就快是姚家的人了,对连城表哥的心,还是尽早死了吧。安安心心的跟着姚二公子过。虽然说他脾气差了点,但素日里只是打骂打骂丫头老妈子。你这样娇滴滴的美人儿去了,他一定会另眼相待的。”

这番话一听,心思缜密的阮若弱(苏珊),把话里的细枝末节都听出来了。原来若凤跟若弱的心思是一样的,都单恋着那个什么连城表哥。也就是俩情敌的关系。情场如战场,非要决出胜负不可。这样的爱情争夺战中,庶出的女儿当然不占上风。不但要落败,还败的比较惨,被扫地出了门。姚府的提亲,肯定就是正房里搞的鬼,趁早把阮若弱嫁掉。而且也没有为她务色什么好夫婿。那个姚二公子的所谓“脾气差了点”,只怕不是差一点半点,听听他素日的劣迹,就知道是个家庭暴力主义者。娇弱如阮若弱,嫁过去可能不要一年半载,就会如《红楼》中的懦小姐迎春一样,落得个“可怜花柳质,一载赴黄泉”的下场。

正版阮若弱会寻短见,一半的缘由是嫁不到心上的表哥,另一半的缘由,只怕也是知道姚家二公子不是什么好货色。这才心灰意冷,想一死百了。也不知冥冥中什么天意注定,让苏珊一缕离魂入了她的体,代替她继续走生命历程。她又会走的如何呢?

从目前阮若凤的语句中不难听出来,阮若弱的自尽行为是白费劲了,姚府的婚事还是要摆上议程。古代的女子就这么没地位,一生由人安排,寻死觅活也改不了父母的初衷?怪不得白居易要说“人生莫做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难道她真的要嫁给这个姚二公子?阮若弱不由得暗中一迭声的叫苦:怎么处境这么糟呀!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唐朝嫁个“家庭暴力分子”。以后怎么过日子?叫她忍气吞声的挨拳头是不可能的,没上过这种三从四德的培训课。跟他对着掐架,大打三六九,小打天天有?那岂不是一场遥遥无期的家庭烽烟战。不妙呀不妙,真的是处境不妙…

阮若弱眉头紧蹙,心乱如麻,一时顾不上搭理阮若凤了。而她也不过是来耀武扬威的,目的既已达到,也不多逗留,径自扬长而去。边走边不无得意的想:这个三丫头,今晚一定又要哭上一宿了。该,谁让你对表哥动心思呢,那就怨不得我窜掇着爹娘要把你打发出去。

阮若弱正发着愁,杏儿端着一碗药进来了。

“三小姐,我才看二小姐过去,她到这里来过吗?”来不及放下药碗,杏儿便问。

“嗯,来过,她来告诉我,赶紧养好身子准备出阁做新嫁娘。杏儿,这是真的吗?”怀着一丝侥幸,阮若弱再向杏儿求证一下。

杏儿脸色一黯,半响才答:“三小姐,既是太太出面做的主,这门亲事你如何避得过。这也是命!事已至此,你只有往宽处想。千万别再自己作践自己了。或许新姑爷并不如传言所说的那么脾气坏呢。”

杏儿一面说着一面递上药碗,再细细的朝着自家主子脸上觑一眼,心中顿生讶异,居然没有垂泪?论理,这位性情懦弱的小姐此刻该是要哭成泪人儿也似了。

女子总是要哭的,无论是一千年前,或是一千年后,都要为值得或不值得的人与事伤心落泪,这,或许是身为女子注定的宿命吧!

阮若弱此刻没有掉泪,只因她深知眼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她已经有了另外的解决办法。只是杏儿倒真是个忠仆,一番话处处替她宽心的,听得她不禁心生感动。接过药碗来,由衷地说:“杏儿,你真好。”

杏儿抿嘴一笑,“三小姐,好好地,你怎么夸起我来了。快把药喝了吧。”

阮若弱奉命喝药,只喝了一口就忙不迭的吐掉了。“哇,好苦呀!”

杏儿手忙脚乱的替她拭溅在身上的药汁。“三小姐,你怎么吐出来了。药当然是苦的,你打小不就喝惯了吗?”

阮若弱苦的眉眼鼻唇都皱到一块去了,话都说不出来,真真是苦不堪言。谁打小就喝这种东西,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好不容易缓过来,挥手说:“快拿走快拿走,我再不喝这种苦苦的玩意儿。”

杏儿急了,“三小姐,你从小身子弱,没有这些药汁一碗碗的续着,会更弱不禁风的。”

阮若弱胸口拍的山响,“好杏儿,你放心,我现在不喝这些劳么子,身子也不会有事的。你赶紧端走,以后都别再端这些东西给我喝了。我饿了,我想吃东西,有什么吃的没?”

杏儿又愕然。三小姐会开口要东西吃,这可是前所未有。因为身体禀性虚弱,她胃口向来不好,懒于进食。一碗清粥都得三劝四劝才勉强吃得完,其他菜肴点心之类,更是浅尝辄止。今儿怎么…

也正是晚膳时分,杏儿让厨房张罗了几样清淡菜式,并一小罐粳米粥送进屋。阮若弱风卷残云般一扫而空,看得杏儿一双细长的丹凤眼,成了圆圆的杏仁目。

吃饱喝足,阮若弱复往床上一躺,“杏儿,我要睡了,不要来打扰我。”

“可是小姐,你才用过膳食,不该就躺下,会积食的。”别看杏儿年纪不大,周到的倒像个老妪。

“不用管我,让我睡。”阮若弱哪里肯听,已经径自闭目睡去。杏儿无奈,只得替她掩好被子,放下床帷,然后掩门出去。

第 4 章

一觉再醒来时,窗外已经夜色如浓墨,月光似水银。阮府上上下下都熄了灯,全部歇息去了。弄不清时辰,不过估摸着该是午夜了。阮若弱在屋子里四处找了找,胡乱裹了几件衣裳和几块碎银,蹑手蹑脚地出了门。她准备趁着这时机,收拾细软跑路。

阮若弱不打算留在这里被“父母之命”安排着嫁给一个唐朝的“家庭暴力分子”,所以她一早便打定了主意,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除此以外也别无他法,总不能再寻一回短见吧。

阮府真够大的,她摸摸索索了老半天,总算寻到了大门。可那里却有两个值夜的家丁,在门房里喝着小酒叨闲话。从正门出去是不行了,可再兜兜转转找到后门时,又是一把铁将军锁门,更出不去。如此看来,只有翻墙才能脱身了。

阮若弱看着自己一身打扮,上裳是窄袖襦衫,倒还方便活动。可下裳的曳地长裙,腰间的飘飘束带,十分碍事。只得把裙裾拉起一截,用束带七缠八绕束成“及膝裙”,准备翻墙了。

墙是高墙,要翻过去不容易。阮若弱要还是正版阮若弱,是肯定要望而兴叹的。但如今的阮若弱今非昔比,完全就地取材的在后门处挪了一些杂七杂八的物件堆在一起,供她攀高。然后就手脚并用的利用这些垫高物攀上了墙头。左脚跨上墙头上,展目望下去,是一条相当长的窄巷,巷两旁全是高墙。人迹罕有,正好适合她连夜脱逃。她把右脚也跨过墙来,身子下俯,准备一跃而下了。

她却不知道,巷子远远那端,有两个人已经看了她很久。

先是青衣小厮一眼瞄见:“少爷您看,那边墙头上,好象有个人在爬出来。”

一旁那个锦衣玉带面容俊秀的公子哥,本来已经有了酒意醺醺,闻得此言,马上清醒了几分,忙眺目望去。“什么,莫不是有贼?”

先是看见莹白如玉的一双手,摸索着上了墙头。再循序渐进地看到玉雕也似的一段小臂,连着一截紫罗衣袖,愈发衬的皓腕凝霜雪。再接着是一个少女的头露出来,月光下一张俏脸如明珠般莹润生晕。公子哥一见,酒意全醒。抬起右手指过去,话都说不利落了。“她…她怎么…在翻墙?”

青衣小厮的表情也是傻愣傻愣地,“这…这…”说不话来,只是拼命揉眼睛,揉了再看,看了又揉。显然难以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

这时,阮若弱已经轻盈一跃,自墙头跃下来了,裙裾飘飘,仿如天女下凡般潇洒落地。左右一顾,拿不定主意往哪边走。正犹豫着,却听到巷口左端有声音在嚷嚷着:“你…半夜三更的怎么在这里翻墙,想去哪?”这是那公子哥一面喊一面带着小厮追上来了。

阮若弱不意有人,吓了一跳。再一看有两个男人朝她走过来,忙转身就跑。这一跑,后面也跟着紧追不舍。“你别跑,站住。”

阮若弱哪里肯站住,只怕不能逃出去,越发脚底转了风火轮似的猛奔。刚奔出巷口,街道上却有一辆疾驰的马车经过。她斜地刺出来,恰恰与马车来了个狭路相逢。

啊…

一声尖叫后,阮若弱跌倒在地。那驾车的两匹马,四只前蹄高高扬起,定在她的身前。倘若不是驾车手驭术高超,及时止住了马的奔驰。阮若弱这时已经命丧马蹄之下。

饶是如此,也吓出她一身冷汗。又惊又骇又恼,气得她说起蠢话来:“你怎么驾车的,有驾照吗你?”

那驾车的是一位精壮汉子,一身短打扮,眉目英挺。这时忙下车来扶阮若弱,被她劈头盖脑的训上一句,却没听明白什么意思,满脸不解。

阮若弱也猛省过来自己说了蠢话,这年头可不是要驾照的年头。于是闭口不言了,赶紧从地上爬起来,准备继续跑路,后头还有来路不明的追兵呢。可是左足才稍用点力,足踝处便一阵钻心的痛。她唉哟一声,又跌下去了。

那汉子忙扶住她,“这位姑娘,你没事吧。”

阮若弱痛的指着左足,倒抽冷气:“有事有事,我的脚好痛啊!”痛的她眼泪汪汪起来。

这…汉子惊愕的看着她“及膝裙”下一双洁白纤细的玉腿,两只裹在绣鞋里小小玉足,慌得赶紧调开眼光,哪敢去触碰。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追兵已经追上来了。

公子哥显然是不擅这般“百米冲刺”的快跑,已经跑得气喘吁吁。一止住步就整个人都喘得弯下腰去,却竭力抬着头,难以置信的看向阮若弱:“你…你怎么这么能跑,你想跑哪去呀?”

如果可以,阮若弱想跑回二十一世纪去才好。可显然是不能,能摆脱这两个来路不明的追兵就是万幸了。可这会儿她伤了脚,如何脱身?

“你管我去哪?我倒要问你,你追着我干吗?”阮若弱颇为火大,原以为是顺顺利利的跑路计划,被这两个男人弄砸了。还害她扭伤了脚,这会要怎么办才好,哪里都去不成了。

一旁扶着她的汉子,看了看他觉得“衣衫不整”的阮若弱,又看了看那公子哥,惯常的往套路上去想,正气凛然的开了口:“这位公子,如此深宵,你追着这位姑娘,莫不是意图不轨?”

“是呀!你想动歪念头是吧?这位壮士,你一定要救奴家。”有英雄站出来救美,阮若弱乐得顺水推舟的扮弱小,让人替她出头。

“你胡说什么呀!”公子哥的眼睛瞪得有铜铃大,先是看着那汉子说话。“我会对她意图不轨?她可是我妹妹。”

再看着阮若弱说话,“三妹妹,你不要装不认识我。说,你半夜三更鬼鬼崇崇地从墙头翻出来,想去哪?”

阮若弱整个人都傻了,原来眼前的这个公子哥,居然是阮府大少爷阮若龙,是她的兄长。亏她还想栽他一个“意图不轨”的罪名来脱身,结果却成了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

没有回答他,阮若弱只是垂着头半响不说话。她能说什么呢?总不能说:阮大少爷,我不是装不认识你,我是真不认识你。

心里只是一迭声的叫苦,不知要如何收场才好。

第 5 章

那汉子显然也被搞糊涂了,再一次看看阮若弱又看看阮若龙,迟迟疑疑地问:“姑娘,他…他真是你的兄长吗?”

阮若弱半响作不得声,承认?还是不承认?一时竟拿不定主意。

承认吧,这趟跑路计划就完全宣告失败了,又得被逮回阮府去,再想照本宣科重来一次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不承认吧,以她目前的情况来看,瘸着一只脚也无处可去。何去何从好呢?

她这里犹豫着,那端阮若龙已经大呼小叫起来,点着名唤她:“阮若弱,你说话呀!怎么不吭声啊你?”

在一旁候了半天的青衣小厮也帮腔,“三小姐,您就说句话吧。”

阮若弱实在是说不出话来,场面正僵持着,那边的马车车门打开了,一个人跳下车来。汉子忙半弯下腰去,极为恭敬地垂首唤了一声:“公子。”

马车上下来的是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年公子,眉宇轩轩,目光炯炯,通身一种清华高贵的气派。午夜的街道似一条深幽河流,一身白衣皎皎的他,就如同水面上的一道月华分明,朗朗有清辉。自然而然地吸引人的视线朝他看过去。

阮若龙乍见这样一位丰神如玉的白衣公子,一怔之下,立马做出错误判断:“咦,三妹妹,你莫不是半夜出来私会情郎?”

阮若弱还没答话,那汉子已经面带薄怒了。“休得胡言,有损我家公子清誉。”显然极维护他的主人。

阮若弱也赶紧撇清关系,“不是不是,我根本不认识他。”边说边在心里遗憾,这个少年郎,真正是良人如玉。若果如你所言,半夜翻墙,是为着“今宵好向郎边去”的旖旎缱绻就好了。可惜不是。

那白衣公子一双亮若晨星的眼睛,带着几分审视之意,朝阮若龙定定一看,再看向阮若弱,却旋即移开眼神,清朗的声音问道:“姑娘何以衣衫不整?”

什么?阮若弱一时还没反应过来,阮若龙却猛然醒过悟来,他一个箭步冲到阮若弱身旁,把扶着她的汉子推开,自己扶着。再一探手,将她系高的裙裾揪下来,遮住那一双如玉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