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楼走几步了,想着是去找儿媳妇,自己去好像不太方便,又叫了多多下来,带着小女儿一前一后的,这才下楼。

出了老巷口,很容易就看见公园了。

公园门口有一个大雕像,是人民群众的浮雕,唐树林带着多多走了过去。

这还是爷俩第一次进公园,从南门走进,四处张望。

冬天的公园里光秃秃的,这个时间,都剩些没事溜达的老人了,林晓晚带着剩下的衣服来着里吆喝,也就是卖个本钱,拉个主道。

因为她隔三差五来,所以大家都认识她。

唐树林稍微一打听就问出来了,沿着小路往北去。

爷俩走了一会儿,真个找着人了。

林晓晚被几个老太太围住,因为她拿的衣服都低价处理,聊得正欢。

唐树林背着手,快步走了过去。

林晓晚还没注意,一边往身上比量着棉袄,随手穿上了,还和老太太说着话呢:“胡奶奶,您看我穿身上这个棉衣怎么样,买回去给您家儿媳妇穿,保证合适,她身形和我差不多,平时都得卖十五块钱,就剩这两件了,给十块就行。”

她穿着是真好看,不过老太太总是喜欢讨价还价的:“五块还行,十块钱那可能买牌子的了。”

林晓晚笑得眉眼弯弯,还在老太太身前走来走去,让她看着穿衣效果:“胡奶奶别开玩笑的啦,五块钱我要赔死的了……”

一抬头就在人群当中看见了唐树林和多多。

“爹,你怎么来了?多多!”

唐树林还背着手,沉着一张脸。

多多先跑了过去:“嫂子,我们等你和我哥放假回家呢,都年根底下了,也不回去,爹妈都着急了,就来城里找你们,可找到你们家了,你们都不在家,问了对面的老奶奶,她说你在公园,我和爹就来找你们了!”

地上的铺盖上,还摆着几件没卖掉的棉袄,林晓晚连忙将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放了一起,她为了方便换衣服打样子,身上穿得不多,弯腰利落地把衣服包随便卷了起来,对几个老太太抱歉地笑了笑,说家里有事今天不卖了。

她连手套都没戴,手尖冻得发青,抱了衣服就走:“爹,多多,我们走。”

唐树林从她怀里抢下包袱:“我来。”

多多在旁拉住了林晓晚的手:“嫂子你穿这么少不冷吗?刚才穿的袄子,那就穿上回家呗。”

林晓晚看见亲人,心里高兴,紧紧握着小姑子的手:“嫂子不冷,新衣服穿走让人看见就不是新的了,不好卖,没事,这离家近,几分钟就上楼了。”

他们一直往回走,直接上楼。

林晓晚从口袋里拿出了钥匙,穿过长廊,到自家门前开门。

刘杏花还抱着行李,看见儿媳妇很激动:“晓晚!你可回来了!”

唐玲也在旁边打量着这个弟妹,更白了,皮肤更好了,毕竟是来了城里,整个人和从前都不一样了。

房门打开,林晓晚在外面让她们先进。

唐树林率先进去,把包袱放了凳子上面,本来就三十多平的房子能有多大,屋里摆设简单,不过还是布置得很温馨的。一张床,一个衣柜,还有餐桌,餐桌布是镂空花的,上面摆着一个插着花的花瓶,窗边还挂着一个手工制作的风铃,一碰叮当作响。

林晓晚在后面关上了房门:“爹,你们坐,坐床上,地方太小了,不过好在房租便宜,坐,坐。”

多多和唐玲这就坐了床上,唐树林看了自家老婆子一眼,坐了桌边的凳子上,刘杏花在屋子里看了一圈,眼中已经满是泪光了。

“这也太小了,那怎么不租个大一点的地方呢?憋了巴屈的……”

林晓晚拿过暖瓶给他们倒水:“这地方位置好,正好在市场上面,唐军本来说有点钱了换个大点的房子租。我不是放假了么,寻思在市场上卖点衣服,再说换了大房子租,房租钱也是多了,租房不像买房,要是自己的房子,省吃俭用当然是买越大越好,一个临时住所,花太多钱都浪费。”

她给每个人都倒了水,就放在桌子上面。

唐树林叹了口气:“军儿呢,他啥时候回来?”

林晓晚站了起来:“他每天都晚上回来,送几趟也不一定,你们都饿了吧,我出去做饭,先吃饭,吃完饭我带你们出去逛逛。”

说着往出走,刚走到门口看见唐玲了,又回身在大衣柜里拿出了另外的一个包袱:“姐,这里是我去服装城给家里人买的衣服,你打开看看,都合身不,本来想这两天回去给你们带回去的,可唐军太忙了,估计还得两天回去。”

包袱一打开,里面都是新衣服。

多多的是一套运动服,这年头刚流行运动服,红白相间的,唐玲一下来了精神,把妹妹拉了过去,让她穿上试试。

林晓晚赶紧下楼买菜做饭。

唐树林站在屋里走来走去的,一直叹着气。

多多的运动服稍微一点,不过刚好,能穿两年,小姑娘穿上新衣服都不愿意脱下来,跳来跳去的开心不已。唐玲往下一翻,也翻到了自己的,林晓晚给她买了一件红格子大衣,这个年代大衣都不少钱的,村里人更没见过了,她赶紧穿上试试,高兴得不得了。

家里的每个人都买了,唐玲让爹妈试试新衣服,唐树林瞪了她一眼,站了窗前往楼下看。

刘杏花把带来的厚被铺了床上。

在来之前,两个人也商量了下。

见了唐军和林晓晚,有两件事要说,一件是让他们快点回家过年,一件还是孩子的事。

谁家两口子结婚了不生孩子,这是头等大事。

刘杏花和唐树林是一样的心,都急着抱孙子,这时候两个人都在唐军的家里了,可看着彼此,都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出了疼惜。

唐树林走过来了:“看见没,那孩子在公园卖衣服,大冬天的,连口水都没带,吆喝半天了,还非去公园,穿那少,背那些东西。”

刘杏花没有亲眼看见,但是晓晚回来的时候,一看儿媳的衣着也猜得到。

她没有吱声。

唐树林还没放弃抱孙子的念想,不过他这当爹的,一想到儿媳妇勤快的模样,知道她们也没时间生孩子,说不出口,但是吧,不说还不甘心,就让老婆子说。

“一会儿,你说说她们。”

“说什么?”

“你说说啥?”

“哦,孩子的事啊,我知道了。”

两个人心照不宣,沉默片刻,都看向了唐玲:“还不出去看看,晓晚说出去做饭,看看她用不用帮忙的?”

唐玲欢快地把衣服放下,答应了一声,赶紧出去了。

多多还是个孩子,坐不住,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的,床头还有个小一点的书桌,桌上是简单的书架,多多过去看了看,随手拉开了抽屉。

唐树林在后面瞪她:“别乱翻!”

多多哦了声,吐了下舌头,上下左右看了看。

书架上有很多书,桌子上面还有晓晚的复习材料,她翻开看了看,上面备注很多。

“我嫂子可真用功啊!”

唐树林也走过来看了两眼,桌子上面还贴着备忘的纸条,下面一个罐头瓶子里装了更多,他是识字的,随便看了眼,发现都是晓晚和唐军给彼此留的纸条。

不由多看了两眼,是两个人看不见彼此的时候留下来的。

有的是告诉唐军饭菜在哪里,有的是叮嘱他多穿衣,唐军的口气则比较直接,多半都是说干活先走了,让她多睡会,夫妻之间,丝毫没有因为忙碌,而忽略彼此,而且,从这些纸条当中也能看见他们的生活轨迹。

从半年来到这里,都起早贪黑的,不容易。

多多也看见了,笑个不停:“看看,我哥多贴心,我嫂子对他也好,爹,你和我妈就参合人家小两口的事了,我也常听我们同学说他们哥嫂的,谁有我哥他们这感情好!”

唐树林哼了声,转身走开了。

林晓晚特意买了点菜,唐玲帮着她摘菜,做了四个菜,还买了两样熟食。

唐军还没有回来,林晓晚张罗着 ,一家人坐了一起吃饭。

这还是半年以来,第一次见面,林晓晚和公婆诉说着来城里以后发生的事,当然了,她都挑着好事说,说她们有了点存款,说他们的日子现在一天比一天好了。

刘杏花很高兴,看着儿媳妇就一直笑。

正吃着饭呢,房门动了,唐军回来了。

平常这个时候,他都不回来的,今天一进门看见爹妈都愣住了。

林晓晚也怔住了,随即站起来迎了过来:“啊,你今天竟然早回来了!太好了!”

唐军手还在怀里,拿出来是一个纸包,随手递给了媳妇儿:“你昨天不是说想家了吗?想吃家里的烤地瓜,想回家,我今天送煤走半路上看见有卖的,特意买了送回来……”

本来是想着给媳妇儿送了地瓜就走,没想到爹妈来了!

唐军还有点不自在。

家里很小,他挠了挠头,走了餐桌这边来。

因为去送煤了,身上都是脏污:“爹,妈,怎么突然就来了,也不来封信。”

唐树林筷子一摔,瞪着他:“我不来,你个兔崽子也不回去,都啥时候了,快过年了知道不?你打算啥时候回家?”

唐军小心把外套脱了下来,回身走了门口挂上了:“现在忙呢,送煤一车接着一车的,没法回去,我寻思二十六七再回。”

他脸上都是煤黑,和晓晚站在一起,一个白,一个黑,可真是天地之差。

林晓晚连忙推着他去洗脸:“快去洗洗。”

唐军去洗手洗脸了,他身上脏,裤子也脱下来放了洗手间。

洗干净了,再回来时候看着还顺眼些。

眼角下面的伤疤还在,不过也不耽误帅气,他拿了凳子在爹身边坐下了,说来也奇怪,唐树林看着儿子,还觉得儿子又长高了呢!

唐军不说,可其实也很高兴:“爹,我给您倒酒。”

这可是一家人都坐一起了,喝起酒来了,话就多了。

饭后,林晓晚捡了碗筷,去走廊外面刷碗,唐玲也跟了出去,多多好奇城里面的事,直跟着她们。

屋里只剩下了那三个。

唐军有点喝多了,他走到床头边上的桌前打开了抽屉,里面有个信封打开看了眼,然后拿了过来。

刘杏花还和他说着闲话:“你爹现在不是生产队队长了,自从分田到户,地都分开了,咱家人口多,分了不少地。你爹不当队长了,就能指挥咱们家几口人了,脾气可大哩,这不是看着要过年了吗?你不回去可在家发了一通脾气,天天骂骂咧咧的……”

唐军坐了床上,把信封递给了他妈:“妈,这里面有五百块钱,你拿回去,和我爹置办点年货,我和晓晚再过两天回去,等我送完这批煤,一定赶年前回去。”

也不知道是喝酒喝得,还是怎么的,他眼睛有点红,直低着头。

刘杏花刚要伸手,唐树林在旁瞪眼:“你要他钱干啥,没看见他们怎么挣来的?”

这么一说,刘杏花就没拿:“算了,家里什么都有,年货也买完了,你们回去就得了。”

唐军见他们不拿,也不高兴,借着点酒意,走了他爹面前来:“爹,给你们就拿着,你儿子现在是万元户了,万元户了!”

说着,把钱塞了唐树林手里。

他送煤挣了不少快钱,林晓晚卖衣服也还不错,昨天刚算了下,竟然是万元户了。

这家伙今天心里憋了半年的那口气好像有了出口,今天喝了不少的酒。

钱给了爹妈,一头就躺倒了。

林晓晚刷碗回来,看见他一人栽在床上,赶紧过来扶他:“喝多了吗?怎么还躺下了?”

唐军迷迷糊糊地一把搂住了她:“媳妇儿,媳妇儿我给你买的地瓜你吃了吗?等我送完这批煤,咱们就回家啊,回家看看你爹妈,也看看我爹妈。趁着呢……趁着你放假,等你开学了,就没时间了是吧?嗯……我知道,我知道你想家了,咱们这不是为了以后么……”

酒劲上来了,一会儿糊涂一会儿清醒的。

林晓晚试图拍着他的脸,可他真是醉了倒了床上就起不来了。

唐树林看着儿子这样,站起来了:“得了,别让他起了。”

林晓晚只得解释了下:“他可能也是累了,今天一大早就走了,这几天要煤的多,天天没命地送。”

屋里也小,唐树林往出走了:“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就回去了,这个时间到外面还能坐上车,回头到镇里走三四里就到家了。”

晓晚当然是留,可人已经下楼了。

唐玲和多多都拿着新衣服,高高兴兴地下去了。

婆婆刘杏花直拉着晓晚的手不放:“你爹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惦记你们呢,你们早点回去。”

晓晚和她一起下楼,直点着头。

到了楼下,刘杏花想起来孩子的事还没说,连忙又拉住了晓晚的手:“还有一件事……”

话还没等说完,唐树林一嗓子叫住了她:“还说啥说!赶紧走!”

他没好气地瞪着自己呢,刘杏花明白过来,这是不让说了,也就不提了,回头和晓晚说了两句话,再叫唐玲和多多的时候,唐树林背着手已经走远了。

她们连忙跟了上去。

几次回头,林晓晚挥手目送他们。

家里人是惦念他们的,林晓晚本来就有点想家了,看见他们缓解不少。

她看着公婆走远,转身回了楼上。

桌子上还放着唐军买给她的烤地瓜,拿起来刚要吃一口,余光当中瞥见刚才唐树林坐过的凳子上面放着个信封。

唐军给公婆拿钱的时候,大嗓门她都听见了。

信封里是他们的零花钱,整整五百块,想必公公是没想要,留下了。

她拿了信封过来,指尖一趟就知道变厚了。

打开一看,果然,信封里有一千五百块。

作者有话要说:推荐好基友女王不在家连载文《女配的逆袭(快穿)》APP小天使搜索文名,火热连载,热评红包当中。

叶染绑定了一个系统,为了完成任务,她不断地穿梭于各个世界,去逆转女配悲剧的命运,打脸虐渣,寻觅幸福。

第一个故事:被知青抛弃的女儿

叶染说,没有人欠我一辆新的自行车。

萧战宇说,我欠你,我欠你一辆新的自行车,欠你这辈子所有你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如果说这个世上没有人该对你好,那我就该对你好。因为——

因为我喜欢你

APP的小天使可以直接搜索文名《女配的逆袭(快穿)》or笔名:女王不在家

去收藏评论的小天使标记下,回头我会发红包给你们的哟!

第41章 年代文里换老公(十三)

年底了,唐军终于闲下来了。

他买了一辆八成新的货车, 带着林晓晚回来了。

夫妻两个人给亲戚朋友都买了很多礼物, 因为林晓晚卖衣服还有点货底, 挑着些成色好的,都带了回来。到了家里, 挨家挨户地去提前拜年,把礼物都分了。唐树林嘴上不说高兴, 让刘杏花紧着多做几道菜。

大闺女唐凤也回来了。

她年纪比唐玲大六岁,带着两个孩子来的。

晓晚给了孩子们二百块钱, 也把那个信封重新给了唐树林。

里面还是那一千五百块, 老唐没说什么, 这次收下了。

这个年头, 娶个媳妇也就几百块钱的彩礼, 一千块已经是唐家的全部财产了。

他们进城之前,也是怕儿子吃不上饭过得不好,都带来给他们了。

林晓晚和唐军怎么能收。

二十九的这天早上, 唐军起早和唐玲多多一起贴着对联, 林晓晚收拾了点衣服, 背上包袱,这就出了自家院子。

她穿着城里流行的喇叭裤和羽绒服,一出来, 就被邻居家老太太招手叫了过去。

这老太太一年四季都在门口坐着,拄着个拐棍:“晓晚,晓晚!”

林晓晚赶紧走了过去:“三姑, 怎么了?”

老太太上下直打量着她:“我就说吧,你一进城就变成城里人了,人家都说你们家唐军买了个大车,那你们得挣了不少钱吧?都成万元户了吧?”

万元户,在她们眼里都是暴发户了。

林晓晚笑笑,没有否认:“算是了吧。”

老太太一副了不得了的表情看着她,还直摆着手:“我就说吧,唐军这小子有出息,你真是有福气了。”

幸福生活多是两个人一起打拼来的,可唐军的确是出息了,林晓晚没有再说什么,说要回娘家一趟,这就走了,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这一路上遇见不少人,但是他们问的话也多半和老太太一样。

没办法,他们好奇。

林晓晚没再一一解释,一笑就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