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知微心里也忐忑,跑去问掌柜的有什么法子可以留住顾客。掌柜想了想,给她出了个主意。

不多时,孟知微就亲自写了一份大字报,贴在了店铺门口。里面分三个要点,一个是新店开张,所有商品八折;一个是一次性购买超过了多少银子的客人送玩偶,多买多送。还一个就是贵宾卡了,专门给二楼客人定制的,买幼童衣裳送鞋子或帽子,还能提供送货上门。

等到张氏抽空来店铺瞧了瞧,忍不住笑道:“都是孩子们的玩意儿。”

嬷嬷也笑道:“毕竟年纪小,就爱这些精巧又不怎么花钱的物事,做起来容易卖出去也容易。别看东西都不贵,成本可也不高。我上次看姑娘在库房里面翻皮子,一张兔皮都可以做五六个玩偶了,笼在手心里小小的一个,我都想买了给小孙儿玩。”

张氏道:“最近我也收了不少帖子,记得有几户添了贵子吧?”

嬷嬷自然知道张氏要说什么:“的确,有的是千金有的是小少爷。夫人你也别操心要送什么东西了,直接从姑娘的铺子里拿一些去送礼也不错,再打一套长命锁,足够了。”

张氏在二楼走了一圈:“我们干脆找个铁铺做十二个模子,请个老匠人融了银子做成豆子大小的生肖,放在铺子里一起寄卖怎么样?”

嬷嬷打趣她:“夫人这是要跟姑娘抢生意呢!”

张氏嗔怪:“我这做娘的总要为她考虑周全些,赚了银子不都是留给她!”

嬷嬷只能点头称是。

夏末,良辰吉日,宜开市。

作者有话要说:创业啦!

摊子暂时还小,不过以后会多更多的东西,赚更多的钱钱,我们慢慢来~~

第十七章

孟知微坐在隔间的桌前,从敞开的窗明看着楼下的人来人往,随着鞭炮声后,舞狮队长牙舞爪的舞弄了半个时辰就揭开了匾额。原本她还以为门庭冷落,随着一辆两辆马车停驻在门口,原本路过的女子也会忍不住走进来探看探看,怪异的是,但凡进来的人就甚少出去,在外面看热闹的瞧见里面人头攒动,皆交头接耳,慢慢的,又有媳妇婆子们凑了进去,不过一个时辰,从二楼都可以听到一楼的人声鼎沸了。

孟知微想起前段时日胡半载说起开张的‘小窍门’,担忧地问身边的掌柜:“这样真的没有问题吗?客人不会看不出里面的猫腻?”

老掌柜姓胡,因为做生意厉害,别人他一个外号叫胡半载。但凡经过他手的生意,前半个月就能够有起色,半年之后,就能够做得风生水起,但在这个名号,名至实归。

胡半载老奸巨猾的道:“姑娘尽管放心。人啊,就是这样,哪个店铺的人多她就往那个地方钻。特别是新开的铺子,如果没有人带领,外人瞧着门可罗雀自然也就觉得此处没什么稀奇好瞧的,别人不进去,她自然也不进去,不进去就罢了,还要对旁边的人说里面的物品不好,价格昂贵。相反,如果揭幕后客人如云,原本是在观望的人就会因为好奇也去尝尝鲜。只要进了这个门,原本是想要瞧个热闹,看到别人买东西,她也会下意思去摸一摸看一看,这时候侍女凑上去介绍一番,没主见的瞬间就会乖乖的给你掏银子。不是我说,你们这些姑娘家的耳根子软,别人说这个东西好她看到旁边的人买了自己就会不甘人后。”

孟知微嘀咕一句:“我就不会。”

胡半载哈哈大笑:“有几个姑娘如你这样对方聪慧呢?没心思地去花银子,反而想着去赚银子,说出去还以为你是商贾之女。就算是商贾之女也大多眼高手低,哪里想着拿这些小东西来赚大钱!”

孟州微笑道:“老掌柜你也看不起我,觉得我这个觉得我这些东西也卖不出去吧?”否则也不会挖空心思的替她张罗这些‘小诀窍’了。

胡半载道:“姑娘你可就说错了,小东西其实也可以赚大钱。城门口最大的那一家茶楼的老汉,原来是卖凉茶的;城东的木材店老板,以前他们家开福寿店!还有城西的第一楼,以前就是卖早点的,现在也成了敖州的数一数二的酒楼。在穷困的时候谁能想到他们能够把生意做得这么红火?做生意啊,就是要这样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腰缠万贯简直是指日可待。而且在姑娘拿出这些东西之前,我就特意在城里转了转,无一家买卖这些玩偶,这说明什么?没有人做过的生意,要么就是惨淡收场,要么就是一本万利!姑娘你有一点没说错,女儿家的银子最好赚,别人没有的你有,你就绝对赚!”

孟知微随意扒拉着手中的茶盏,笑道:“掌柜的你这么厉害,怎么没有自己开一个店铺呢!”

胡半载叹口气:“谁说没有?可我那时候年轻气盛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半路上就功败垂成了。还多亏张老爷的援手,否则我早已尸骨无存,所以,当年老爷让我随着夫人来孟家做陪房,我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说来,张氏手中的店铺全部由胡半载打理,没有随着张氏的沉寂而碌碌无为,反而不紧不慢的逐渐扩大买卖,全都是胡半载的功劳。这人,是个懂得感恩之人!只这一点就足够赢得孟知微的信任和尊敬。

孟知微又打量了一番从店铺中出去的客人们,发现大多人手上多了一些物事,有的姑娘家更是直接将玩偶挂在了腰间相互比较着远走,这才安了一半的心。再看胡半载,心里就多了一些想法,笑道:“如果我这生意真的做起来了,然后开了分店,请老掌柜你的儿子来打理一家店铺,怎么样!”

胡半载愣住,半响后哈哈大笑:“姑娘好魄力!有了这句话,卖了我这老命我也要把姑娘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孟知微立即躬了躬身子:“那就一切劳烦胡掌柜了。”

……

一楼的抱厦内,邓曲正捧着一个巴掌大的纯白色孔雀玩偶细细端品。孔雀全身上下都是细白的绒毛,眼睛是黑珍珠点缀而成,尾巴处拖了三根短小的翎毛,翎毛正中间点缀了绿豆大小的红宝石,光辉夺目,看起来既憨厚可爱,又华美非常。

正瞧着,旁边突兀的冒出一只芊芊玉手,在她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掌中的玩偶就到了另外一人手上,身边的人嬉笑道:“这个好看,归我了!”邓群连忙阻拦,却哪里敌得过吴珍珍的手快。

邓曲假装委屈的道:“我以前就没见过这般精细的小东西,好不容易中意了,你还抢!”

吴珍珍笑道:“让老板娘再拿一个给你就是。”

邓曲撅着嘴:“说得轻巧,你以为这东西很容易得呢?它尾巴上那三根白色翎毛是从白孔雀身上拔下来的短羽,白孔雀有多难得不用我说吧?何况它们身上屈指可数的羽毛了,拔一根就少一根。更别说这绿豆大小的红宝石,由大块的切割成小块,再慢慢用水打磨,耗时耗力还耗眼力。”

在贵宾席里面伺候的侍女从打开琉璃盒子后就安安静静的伺立在一旁,听了这话才接口道:“其实做还是能够做,只不过我们老板娘不愿意而已。她说过,琉璃柜里面展示的玩偶每一件都很独特,就如同美人一样。天底下的美人们何其多,哪怕个个国色天香,她们的性情和才情也会不同。就如同孔雀的翎毛有长短,美人的才情也有高低。珠宝再圆润夺目,哪里比得过美人们的明眸皓齿呢?”侍女不动声色的恭维,“天底下没有一模一样的人,自然也就没有一模一样的玩偶,是美人选择了这个玩偶而不是这个玩偶选择了美人,美人是独一无二的,她的玩偶自然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一番话说得原本就自觉高人一等的官家小姐们越发趾高气昂。

邓曲指着身边的吴珍珍道:“好了,我让给你了。”又对珍珍身边长得如双胞的另外一位姑娘道,“你也别眼馋了,是你姐姐先挑中的,你另外选一样吧!”

一直没吱声的吴娇娇瞪了邓曲一眼:“姐姐看中的东西我才不稀罕呢!”说着又对旁边的侍女道,“你们这里的东西真的都只会做一件吗?不会再有一模一样的了?”

侍女笑道:“琉璃柜中的玩偶就如同深宅大院里的佳人,俱都是掌上明珠,自然无人可比。”她望向层层叠叠的粉色纱幔隔开的外厅,“至于那之外的,要多少有多少,取之不尽。”

吴娇娇嗔怪道:“外面的那些平凡物谁稀罕。本姑娘的东西,也没有人可以拥有。”说着就开始翻动手中的画册一样一样的精挑细选起来。

……

别说邓曲每日里忙活个不停,连孟知沄也开始由张氏带着去参加官家亲眷们的赏花筵、诗会。

张氏走门串户少不得要带礼物,除非是寿宴,一般的聚会大多会送一些小礼物给小辈们,这时候,孟知微就会将各色玩偶装在一个长方形的琉璃盒子里,琉璃盒子上雕琢着‘越人阁’字样,里面摆放六到八个玩偶,俱都小巧玲珑精致非常,让张氏送人。遇到有人家办孩子的满月酒生辰宴,那更合她心意,虎年的就送一套惟妙惟肖虎头虎尾的衣衫鞋袜,搭配上本命生肖的长命锁,用驱虫的檀木礼盒装着,打开之时少不得引起满堂笑声。等回屋后再看到礼盒底下的‘越人阁’字眼,有着七巧玲珑心肝的妇人们大多会打听这是一家什么铺子,专卖什么,与张氏有什么关系,然后有目的性的去店铺瞧瞧,顺手就会买下更多的衣衫。

孟知沄是个心细的,从见到府里丫鬟们开始趁着空闲时不离手的缝制玩偶后,猜想越人阁与孟知微脱离不了关系。张氏要管家,可没心思弄这些旁门左道,更不会号召府里的丫鬟们做玩偶衣衫鞋袜填补家用。

等找了机会问了孟知微后,孟知沄也转起了小心思。

她每次随着张氏出门,发现小女儿家的除了攀比父母外,余下的就是自身的穿着打扮。每次聚会,第一眼都是打量周围同龄人身上的衣裳首饰,大到襦裙小到耳环,样样都要比较。孟知沄是个低调懂得藏拙的,除非必要的首饰,她绝对不会弄出夺人眼球的装扮来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越人阁的小挂饰正巧可以顶替腰间的玉佩,缀上丝绦后更显示小女儿的娇俏,还能间接的帮孟知微一把,更能讨得张氏的欢心,何乐不为?

于是,她亲自去店铺,用自己的私房钱选了好些玩偶,去一个聚会就换一个。在与同龄人说笑的时候,少不得把话题往玩偶上面引,一次两次,逐渐就有人发现了这么个小玩意儿,纷纷询问在哪里买的,等到下次再聚,不少人的腰间就换了物事。更有人串上各色绳结挂在手腕上,随着动作一晃一晃,很吸引人的眼球。

有了周边人的帮忙,店铺生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孟知微知道做买卖不能急躁,昨日投了本钱下去,今日就要收回成本并且大赚特赚那是不可能的妄想。她得自己想法子扩宽财路。

“其实就开张的一个月看来,一楼的买卖再怎么做也做不大,二楼倒是有些盈余。”胡半载的儿子胡算盘一边伶俐的泡茶,一边抓紧机会说出自己的看法。

只从他爹透露出姑娘以后要让他独当一面时,他就开始有意识的在孟知微面前表现了。

孟知微翻看这这个月的账本,刨去毛料布料珠宝的成本后,再减去人工,店铺租金等等,纯利润二十两,一年下来也就二百四十两,怎么算都是小本生意了,而且老是做熟人生意也不成啊!

“我发现我们少做了很多事。”孟知微道,“我是官家小姐,我娘我妹妹我闺密认识的人都是官家亲眷,她们固然舍得花银子,可是她们人数太少了。你说,一家酒楼难道只能有富人去吃饭吗?”

胡算盘咳嗽一声:“姑娘的意思是,穷人也要吃饭?可是他们不一定要去酒楼啊,一般的饭馆足够了。”

孟知微严肃地道:“那是因为酒楼不卖家常菜!”

胡算盘沉默,孟知微继续道:“有孩子的人家又不止官家,更多的孩子都是平民百姓所生,我们得去赚他们的银子。”

“怎么赚?”

孟知微挑眉笑道:“找几家私塾,给孩子们发图册。”

孟知微所说的图册分为几种,一种是专门放在贵宾区供不便露面的官家千金富家太太们选购的图册,里面画的东西自然都是店铺里卖的上等之物。一种是放在一楼的柜台上,就一张图纸,上面画了各式各样的锦缎布艺玩偶,客人们凭着这一张印图下次再来购买物品时就能够打更多的折扣。当然,用完一次就被店铺回收了。

这一次印的图册相比第一种,纸张没有那么名贵,上面印的物品也并不十分华贵,俱都是新生婴儿到十岁稚童的衣裳鞋袜的图样。这些衣裳从锦缎到棉布,用色大胆艳丽,上面绣有简单的花鸟虫鱼珍奇异兽,既有逢年过节的穿戴之用,也有寻常出门上学走亲戚的便服。

最难得的是,上面清晰的印着:“买一套衣衫,送一双鞋!”

图册发送给私塾读书的孩子们,孩子们再捧回家,精打细算的妇人们开始掰着指头算帐了。不过两日,二楼的生意开始欣欣向荣,连带着一楼的碎布玩偶也大卖特卖。

再过一个月,邓曲捧着结算后的账本,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作者有话要说:很肥很肥的一章,啊哈哈~~快来表扬我

第十八章

“听说皇上要立德妃的儿子符安为太子,也不知道消息的真假。”符东疏站在窗前,眉头都要缩成了一个川字。

“是真的。”庄起捧着一叠的信封正看着,头也没抬地回答道。

符东疏回头望了他一眼,焦躁地敲打着桌子:“那我上次入宫的时候太子怎么没有提起这件事?”

“因为皇后觉得这只是皇上的一意孤行而已,太子的地位不可动摇,这一点朝中一半的大臣都知道。皇后都稳地住,太子自然也稳地住,有必要告诉你这只刚刚涉入朝政的新鸭子吗?”

符东疏对‘新鸭子’这个称呼深恶痛绝,可面对武力超强的庄起又毫无办法,谁让他离开东离太久,离开皇族太久了呢?

心里明白,面上还是不服输:“可德妃的儿子非常受宠,皇上对德妃也言听计从。长久以往,皇上总会找到太子的错处,改为扶持符安上位。”

“我敢保证,”庄起又拆开一封信,“如果皇上敢露出丝毫要改立德妃儿子为太子的想法,朝中一半的老臣都会撞死的伏龙殿的柱子前。”

符东疏回想着庄起替他收集的朝中大臣们的资料,再联合父王给他恶补的朝中权利划分,呼出一口气,虽然依然有些纠结,眉头到底也松开了,道:“但愿一切如你所说。”

庄起笑了笑,对符东疏无条件的信任没有发表任何看法,只是弹了弹手中的信封,开始拿出纸笔,慢悠悠的写下一段话,又招来正跟麻雀打架打得热乎的信鸽,一边给鸽子喂食,一边准备吹干信上的墨汁。

符东疏无聊至极的凑了过来,问:“你刚才在写什么?”

庄起很平淡的口吻回他:“一件琐事。”

符东疏露出鄙视的表情:“一件琐事你会笑得这么贱兮兮的,别告诉我你在与美人飞鸽传书啊!”

庄起看墨汁干的差不多了,才将信卷了起来,塞住了竹筒,绑在了信鸽的腿上,因为心不在焉,动作稍微重了些,被暴脾气的信鸽狠狠的啄了两下手背。

符东疏问:“我说对了?”

庄起很平静的道:“没有。”

符东疏眼珠子一转,状似无意的道:“嘿,我现在发现皇城的生活无聊透顶,除了宴会宴会还是宴会,吃来吃去都是那些寡淡无味的菜式,看来看去都是□□不离十的歌舞,有什么趣味。还是在山里的生活轻松又快活啊!”

庄起已经习惯了符东疏的自言自语,原本不打算理睬,哪知道对方突然说出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不知道孟姑娘现在怎么样了?”

正在喝茶的庄起差点呛咳了起来,一副你是花心大少的表情:“无缘无故的怎么会想起那个女人?我记得你回了王府之后,你的母妃就立即给你安排了一位侧妃,两位侍妾,还有四个通房,你还不嫌够?”

符东疏丝毫不在意异姓兄弟的误解,笑得贼眉鼠眼:“不是我想她,而是你在想她!”

庄起很冷淡的道:“你当我的日子过得像你一样清闲。每日里不是去东宫混吃混喝,就是在王府夜夜笙歌,要么就是跟皇城里的纨侉们千金买笑?我很忙,别说想她,连你我都恨不得丢到一边去,每日里面对这张蠢脸简直寝食难安。”说着就要将手中的信鸽放走。

符东疏一把揪住鸽子的尾巴,不管信鸽一副即将被奸~杀的愤慨,老神在在得道:“你不想她,那你还关注她的消息做什么?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隔三差五的与敖州的人联系。”

庄起还在死鸭子嘴硬:“敖州靠近北雍的边界,我关心敖州不就是关心北雍的状况吗?”

符东疏太了解对方口是心非的性格了,摇着他的脖子:“我们的女中豪杰现在过的怎么样了?快说。”

庄起无奈,只能道:“还好,她现在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开的西瓜大的小店,赚着西瓜籽那么大的银子。”

符东疏想象一下西瓜籽大小的银子到底有多大,然后哈哈大笑起来:“你直接说你担心她会饿死自己不就得了。她的店铺里面卖什么,一个官家小姐,不卖珍奇异兽和美酒佳肴,怎么养得活自己?”

庄起想起敖州来的最新消息,冷冷的吐出几个字:“女人的肚兜。”

符东疏笑得捶桌子:“哎哟,原本我还想拉拔她一把,现在看来不行了。女人的肚兜,我买了送谁去?”

庄起再一次冷哼,劈手夺过了对方手中的信鸽,抚了抚它的尾巴,手一震把它放飞了。

……

孟知微面前的桌子上堆着乱七八糟的各种各样的布料,还有无数张画着花样的图纸。

桌子的另一头,各色绳结绑五颜六色的丝线。春绣正拿着丝线和布料在图纸上比划着,邓曲在一边叽叽喳喳发表自己的意见:“这还没有到冬天,我们就要开始做棉鞋和手炉吗?”

春绣笑道:“现在不做,等到入冬之后就晚了。”

邓曲嘟着嘴:“可现在还没入秋呢。”

孟知微在一旁道:“我们的人手不够,早一点做准备就比别人早一点赚银子。等到城里的人都开始置办冬装了,我们还做什么买卖?再说了,我们是商人,卖出去的东西如果还比不上府里那些老花样子,还赚什么银子?”

邓曲想起自家每年换汤不换药的袖拢,除了用的皮料有些不同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点头道:“也是,如果跟府里做的没有区别的话,我干嘛额外花银子买东西,我最喜欢我们店铺的新鲜玩意儿了,瞧着好看,拿出去也精致,送姐妹也不寒蝉。”说得又抽出几张图纸来,“这些新画的银袋腰包也要做很多吗,要是卖不出去怎么办?”

“我们又不止做富贵人家的买卖,平头百姓的银子也要赚,懂么!腰包和银袋就是特意为过年准备的。你想象一下,一家子出门坐马车,重要给车夫打赏吧?出门吃个饭,也要赏给小二一点碎银子;去亲戚家走动,买点细碎东西,一大包银子淘来淘去这不是惹事嘛,把碎银子装在银袋里,别在腰间或者塞在怀里,随时可以打开,哪怕招了贼也不心疼,还可以给娃娃们,装些小玩意儿。腰包更是如此,寒冬腊月,你还准备双手抱着个布包在街上走来走去?换成腰包,省力气。”

邓曲咋呼:“新年里坐马车要打赏?不是吧,我怎么不知道?”

春绣只是在一旁闷笑,孟知微摇了摇头:“你就是个不知世事的官家小姐,你不会以为敖州城里所有的人家都自备马车和车夫,只要你一声招呼就贴了上来,恭恭敬敬的送你出门,护送你回家?”

邓曲眨巴着眼睛:“难道不是吗?”

孟知微反问:“你是不是觉得平民百姓家日日都有肉吃啊?”

邓曲理所当然的道:“不吃肉吃什么?”

几个人正说的,外面有人道:“孟姑娘,有人找。”

孟知微正对邓曲的单纯无语中,闻言直接掀开了门帘:“谁呀,是难缠的客人?”

那侍女道:“他说他是天下米铺的伙计。”

孟知微想了半晌:“我不认识什么米铺的人啊?”虽然这么说的人还是走了出去,不多会儿就看到一个面色黝黑,穿着深色锦衣的中年人站在二楼走道边。

对方见了孟知微,笑道:“孟姑娘,鄙人天下米铺的梁米。”

孟知微看着他,一时不知道如何作答。

梁米又道:“七两七钱的梁米。”

孟知微啊了一声,这才醒悟过来,小心的询问:“七哥是你…”

“他是我东家!”

孟知微没有想到庄起的人会寻上门来。当初离开之前,庄起只说有困难可以去天下米铺买七两七钱的梁米,自然有人会替他来见她。孟知微是个自立的人,哪怕前期店铺困难,她也觉得这是自身的问题,只要想到了法子,总可以克服。为了一点点小事就去有求于人不是她的作风,更何况,她觉得她与庄起之间还远远达不到相互扶持的地步,故而,也就没有去过天下米铺。可怎么也没有想到,她没有去寻人,梁米倒是寻了过来。

她立即将人引入了另外一个隔间,第一句话就问:“七哥是不是出事了?”

梁米颇为古怪的看着她:“难道不是姑娘你有事东家才让我过来的吗?”

孟知微道:“我小女子一个,能够有啥大事!”

梁米道:“赚银子这难道不是大事?”

孟知微越发糊涂了,她跟庄起井水不犯河水,更别提赚银子了。

梁米这才开始仔细地将孟知微打量了一遍,很有深意的呵呵笑了两声,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是这样的,我们东家每年都要从敖州送一批货到皇城,有时候是毛皮,有时候是瓷器,有时候又是茶叶等物,反正什么东西在皇城好卖,我们就买什么过去。可巧今年呢,敖州只有姑娘这个店铺里面的东西比较稀奇,别说在皇城了,哪怕是整个东离我都没有见过。于是在与东家商讨下半年做什么买卖的时候,我们东家觉得姑娘卖的玩偶可能会得那些皇城里的贵人们喜欢,所以特意叮嘱我,先到姑娘这里来拿一批货,带过去试试,卖得好,日后我们就长期合作。”

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买卖,孟知微心头雀跃的同时,又担心里面还有别的猫腻,忐忑的问:“你的东家真的是七哥?”

梁米呵呵笑道:“当然,庄起的名头在我们商贾耳朵里那是如雷贯耳,比皇商的金字招牌还要靠得住!不过呢,在商言商,商人信誉很重要,哪怕东家与姑娘的关系非比寻常,我们也得把里面的账算清楚不是!”

孟知微这才笑了起来,当作没有听出对方话里的打趣,只说:“不愧是七哥的人。”简直都钻到钱眼里面了,开口闭口不能吃亏。顿了顿,她又说道:“我也不知道你需要些什么东西,不如我先陪你在铺子里看一看,你需要哪些式样的玩偶,每个要出多少货,然后我们再来具体的商量成品价格,怎么样?”

梁米自然点头同意。

等到两个人下了楼,早在隔壁偷听的邓曲问是身后蹲着的春绣:“七哥是谁,我怎么不认识?”

春绣回忆了一番在山里庄起对自家姑娘的照顾:“嗯,七哥算是我家姑娘的救命恩人吧。”没有庄起,她们两人根本走不出山林。

邓曲怪笑道:“哎哟,原来是英雄救美啦!”

春绣不愿坏了孟知微的名声,只摇头:“算不上啦!”

邓曲推了她一下:“怎么不算?救了她的命还不够,隔了这么久了还怕你家姑娘饿死在敖州,现在连银子都送到她的面前来了,不算英雄救美算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所谓的损友,都有一双发现JQ的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