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一日,争斗永无止境。何年何月才是尽头?到底需要多少力量支撑,才能继续走下去?慕毓芫握着茶暖手,似是倦怠茫然,似是慵懒无力,“熹妃诞育皇长子和皇长女,又侍奉皇上多年,皇上对她岂能全无情意?纵使皇上不念旧情,熹妃还有政观阁官员撑腰,皇上又怎会不管不顾?如今咱们正招人怨恨,还得事事小心。”

双痕迟疑道:“可是,皇上对娘娘你…”

“皇上待本宫有几分不同,是不是?”慕毓芫抿茶润了润喉咙,接着微笑道:“君恩叵测,皇上并不是十七八岁的少年,与大燕朝的江山永固相比,其他的人和事又算得上什么呢?况且…”话到嘴边却说不下去,生死之间走过数遭,早已不能似青春女儿那般为情孜孜自喜。总是现在是恩宠无限,前尘往事、身后纠葛,终究还是给彼此笼上一层阴云。

皇宫里的年夜,总是象征性的东西多。将近年关的半个月,宫内几乎处处都是灯火通明,树上缠着大红宫绸,枝蔓间挂着祈福锦缎,宫墙内外都漂浮着令人眩晕的喜庆气息。为求节日喜庆之意,宫妃们大都是织金红色裘皮,放眼望去,尽是深浅不一的各色红装,元徵城内一片歌舞升平景象。

开头象征性仪式结束后,便是相对随意些。嫔妃们各自聚在一处说笑,各宫嫔妃都是珠光宝气,极尽奢华隆重打扮。不过,今夜最引人瞩目的还数徐婕妤。此时她已身怀六甲余,加上冬装厚絮,原本娇小的身形也颇为臃肿。皇后特意让人搬来长榻,许她自在倚在上面,也不用按规矩礼数,给其他娘娘们斟酒行礼等等。如此一来,其他宫妃皆有些不甚自在,纷纷疏远开去。

年下热闹,诸位皇子皇女亦在筵席之上。四公主寅雯还太小,不过三岁,因此只让奶娘抱在旁边。除此之外,还有敬妃诞育的三皇子寅祺,却也不在她身旁。只因明帝特别喜爱三皇子,便唤到身旁坐着逗笑。

盈反沸天的御花园中,慕毓芫唯独留意到熹妃一人,只见她身上一袭绛红色拈金珠大氅,格外明丽华贵,比之半年前丰腴模样清减不少。今夜只是默不言语,倒是平添几分雍容之姿,加上身旁一对娇小儿女映衬,更显出她的尊崇地位来。

总是繁华热闹,终究也与自己不相干。慕毓芫看着神情各异、争相邀宠的嫔妃,反倒生出凄凉落寞之意,便推说换衣衫透酒气离席。漫无目的随处闲走,皇宫内四处都是红灯笼罩、华纱辉映,透彻夜空的欢笑声不绝于耳。

双痕跟在旁边,小声道:“娘娘,前面是有风楼。”

有风楼因四面透风而得名,总共分为上下三层,临水而建,楼下是人工挖凿的碧澄湖,乃是夏夜赏月绝妙之处。慕毓芫扶着栏杆上楼,极目朝远处望去,夜空中悬挂着一轮皎洁新月,元徵城内华灯点点、灯火通明,远远看去好似满天星子洒落地上,闪烁着欲述无声的光芒。

夜风清幽寒凉,慕毓芫倚着朱漆栏杆坐下。眼前夜色如常,只是那相伴赏月的温润少年,却早已消散不见。双痕站得良久,忍不住上去劝道:“娘娘,夜里风大,咱们还是先回去,再到院子里赏月罢。”

“嗯,有些凉。”慕毓芫缓缓站起来,眸中似有一层氤氲水汽笼罩,却只是微微笑道:“走罢,回去赏月…”

“香陶,紫汀!”寝阁内不知道为何没有掌灯,光线幽暗朦胧,双痕朝里面唤了两声,又回头道:“娘娘慢着些,我先进去掌灯。”

穿过水晶串珠帘子,二人缓缓走进。慕毓芫被眼前景象所吸引,顿住脚步,层层重重雪色宫纱帷帐后,唯有白日双鸭吉灯亮在半空之中。四束五彩丝绦对开,将吉灯悬挂在房梁之上,橘红色光芒透出纸皮,幽幽暗暗的暖色光线向外发散晕开,整个寝阁都笼罩在朦胧光晕中。

“呵,真有意思。”双痕仰头看了会,笑道:“一定是香陶捣鬼,想着法子让娘娘开心呢。我先出去找灯,过会子再起来。”

“嗯,去罢。”

慕毓芫伸手触到吉灯,有暖意迅速传到指尖。一霎那的恍惚,那年那月,是二人一同相守的不眠之夜。汤药甚是苦涩,自己一勺一勺亲自尝试温度,小心送递过去,只是他的脸色已然苍白如纸。青花葫芦莲花瓷碗内,浓黑如墨的药汁,那是数名良医精心配制的回魂汤,却挽不回他逐渐消散的温度。泪水如雨,一点一滴全都落如药碗,那汤药也浸透咸苦味道,“啪哒”一声,碗勺跌落碎裂于地,顿时粉身碎骨!他用力最后力气张开嘴,口中却再不能言语,那是于耳畔唤过千百遍的两个字-----芫芫!

本该是撕心裂肺的痛哭,却发不出半点声音,呆若石雕的望着明黄色床帏,只是泪流如水,脚底却落地生根似的,根本法移动!静默,沉重的让人不能呼吸静默,太后颤抖着上前探悉,尖锐哭声顿时撕裂空气,“晔儿!晔儿…”紧跟着是慌乱搀扶的太监宫女们,周围的人都乱起来,自己仿佛突然失聪,居然什么都听不见了!只看到眼前表情各异的人们,在大殿内模糊移动,耳畔有人惊呼,“皇后娘娘!皇后…”盲了双眼似的一黑,无边无际的黑暗袭来,将自己吞噬进去…

有滚烫的液体跌落在手背上,慕毓芫松开吉灯,反手拂面,满手水痕带着无形的巨大力量,压得她慢慢坐在地上。只能无力倚在宽阔的床梗旁边,仍凭泪水流淌,冲花嫣然动人的妆容。

良久微笑,以此阻止他人窥探内心…

第三十二章 浓雾

正月底,窗外一片冰雪世界。殿内却是暖意融融宛如春天,台上放着一盆袖珍腊梅盆景,只听“咔嚓”几声,几处侧枝被银剪修落。明帝拈起花枝甩在地上,似是自语般轻声,“树枝太多,便不大好看了。”

“皇上,又在烦心?”慕毓芫端着缠丝水晶碟子走近,五颜六色的蜜制果脯,晶莹玉润,加上水晶碟相衬更显爽快透心。

“朕现在不想吃,放在旁边罢。”明帝随手撂下剪子,往流云长榻上一躺,仰面看着半空的雕梁画栋,“那些好王爷们,不过仗着祖上立过几分功劳,每年囤金积银还不够,如今又抱怨封地不够肥沃。京城倒是地美物博,难道也想来分一点羹尝尝?一群胆大包天的混账,都想翻天了!”

开国之初,太祖武帝曾封有五位异姓王爷,此五人都为大燕创立洒血流汗,立下过赫赫战功,后来赏无可赏,唯有赐以封地让他们自养。随着时间推移,隐患逐渐显现出来。老藩王相继逝世,年轻藩王们与皇帝交谊甚浅,手中兵权日渐强厚,颇有以封地自居为国之势,已经成为皇帝心头大患。

慕毓芫对朝事甚知,因此说道:“如今藩王们年轻,正是壮志欲酬的年纪,心高气傲,难免有些飞扬跋扈。只是操之过急,反而容易生出事端,皇上急不得,还需慢慢寻谋良策才行。”

明帝颔首笑道:“你说得不错,看来是朕烦躁了些。”

“皇上日理万机,自然劳苦…”

慕毓芫话未说完,却见外面跑进来个急慌慌的小太监,跪在门口抖道:“皇上,沅莹阁出事。徐婕妤…早产了!”

“什么?”明帝惊得坐起身来,急问道:“大人孩子可都平安?别结结巴巴的,好好说清楚了!”

“徐婕妤诞育下小公主,母女平安。”那小太监不敢抬头,垂首回道:“可是,徐婕妤说她诞育的是皇子,说是…说是让敬妃娘娘给掉包了。这会儿正哭着,说是不要公主…惠嫔娘娘也劝不住。”

“皇上----”慕毓芫听完小太监回话,心里已有计较,却只上前说道:“眼下沅莹阁必定混乱,皇上还是亲自瞧瞧,方才清楚些。”

“起驾!”明帝一脸阴沉,携着慕毓芫步出大殿。

“皇上,皇上…”徐婕妤满头青丝凌乱,勉强半倚在床沿,娇俏小脸哭得梨花带雨,泪水“啪哒啪哒”的断线似落,哽咽泣道:“皇上,臣妾明明生的是皇子啊!谁知道,呜…谁知道臣妾醒来就变成公主了。皇上,那可是你的亲骨肉,绝对不可以弄错,不然臣妾死也不瞑目…”

明帝皱着眉头,不悦道:“好了,别说不吉利的话。”

殿内挤满宫妃、太监、御医以及相关执事之人,敬妃因被牵连故而静立一旁,面上神色虽然依旧恬静,眸中却掩不住复杂之色。皇后身负辖理六宫之职,自然也要过来查问,此时与慕毓芫站在床侧,身后是各怀心思的其他嫔妃。殿中之人皆惶惶不安,唯有熹妃满脸幸灾乐祸,抿着嘴微微冷笑,只不敢上前多言而已。

明帝回头扫视屋子一圈,朝下问道:“跟前服侍的人都有谁?好生把当时情况说清楚,若有半句虚妄,统统拖出去乱棍打死!”

产婆正在侧殿候审,另有巧莲和两个小丫头,三个人像是商量好似的,一口咬定徐婕妤诞育的是皇子。徐婕妤痛哭得越发伤心,滚泪泣道:“当时姐姐不在身边,巧莲她们刚替小皇子洗完澡,敬妃娘娘就赶过来照料。臣妾怕没人乱了规矩,吩咐巧莲去寻姐姐,又有劳秋穗去给皇后娘娘报喜。再后来,臣妾脑子疼痛昏睡过去,谁知道醒过来就…”

明帝双眸中星光闪烁不定,最后在敬妃身上停留片刻,声音静凉渗人,“当时,可只有你一人在场?”

敬妃脸色已是惨白,浑身微微颤抖着,径直跪下回道:“皇上知道臣妾的为人,素来老实愚笨,怎会做出偷龙换凤之事?今日之事实属被人冤枉,还请皇上明察。”

“皇上…”徐婕妤呼天抢地的痛哭起来,朝着明帝痛声呜咽,“难道,臣妾放着亲生骨肉不要,还去要别人的孩子么?臣妾只当自己是命薄,这孩子…臣妾不要了…”

“胡说!”明帝脸色好似笼上一层寒霜,越凝越厚,“朕的骨肉是皇家血脉,岂能胡来?这件事情,一定要彻查清楚!”

后赶忙上前,劝解道:“皇上,且先消消气。”

殿内正在纷乱,却见陆才人领着小太监们押人进来,敬妃大惊失色,五花大绑的正是沐华宫的小宫女墨玉。陆才人上前行礼,回道:“臣妾听说出事,正要赶过来就撞见墨玉偷出宫门,方才从她身上搜出这个瓶子,特来交给皇上查看。”说着,冷冰冰瞥了敬妃一眼,又慢慢侧开目光。

皇后上前细看了下,忙道:“像是个药瓶,让太医瞧瞧。”

“皇上,皇上…”门口有管事太监蹑手蹑脚走进来,不敢抬头看帝后目光,结结巴巴回道:“产婆,两名产婆都已中毒死了。”

“混账!怎么看人的?”明帝脸色铁青,目光迫人。

“皇上…”一名太医赶着上来,上前禀道:“回皇上的话,瓶中装着剧毒药物五子附骨散,正是产婆所中之毒。”

众人不由轻呼起来,慕毓芫转眸看向徐婕妤,啜泣中却哀而不痛,再把事情前后联系思量,于是略微明白几分。墨玉跪在地上浑身发抖,哆嗦着哭道:“那瓶子,不,不是奴婢…”

“住口!”明帝断喝一声,满脸厉色,“这毒药瓶子,分明从你身上搜出来,竟敢在朕面前抵赖,难道是陆才人污蔑你吗?来人,带下去打死!”

敬妃骇然不已,喃喃道:“皇上…”

“父皇,父皇…”殿外传来孩子哭声,三皇子跌跌撞撞跑起来,拉着明帝衣襟哭道:“父皇…寅祺以后听话读书,父皇不要责罚母妃…”敬妃泪如雨下,忙上前抱紧三皇子,母子二人哭得哽咽难言。

“皇上?” 皇后见众人皆不敢出声,只得上前询问。

明帝深深吸了口气,终于出声说道:“徐婕妤产后虚弱、神智恍惚,故错将公主认成皇子,方才之事皆是误会。今后若是听到谁胡言乱语,都不必再来回朕,一律带下去处死!”众人大吃一惊,都是不可置信。

徐婕妤小声哭道:“皇上,臣妾…”

“好了,不要多言。”明帝不容她继续说下去,接着说道:“徐婕妤诞育皇女乃是喜事,著册为正四品贵人。陆才人在朕身边侍奉多年,向来贞静安分,因此一同行册,著册为正六品容华。敬妃郑氏照顾产育不周,期间多生事端,致使后宫中不得安宁,今褫夺封号,降为嫔位!”

一场偌大的风波,被皇帝轻描淡写带过去。皇六女赐名佑艴,徐贵人并无抚养子女资格,因此由惠嫔带为抚养。宫中上下都说这个女婴好命,稀里糊涂做了公主。也有说郑嫔好命的,犯下逆天之事,不过才降一级位分而已。若按先例,不被处死已算莫大天恩了。

“皇上,外面都说…”王伏顺往上看了一眼,没敢把话说完。

“够了,朕知道!”明帝回转身来,淡淡反问道:“难道,要朕把她们都处死?后宫之事,终究还是安宁为上。”

王伏顺小心陪着笑,偏生有个小太监慌慌张张跑进来,急忙喝斥道:“没规矩的东西!没头没脑乱跑什么?”

“回…回皇上的话。”小太监垂着头猫腰站着,战战兢兢回道:“掌折狱的史大人,派奴才来回话。今早在城西发现一具尸体,方才验明身份,正是上月遣送出宫刘太医,已经死有好几天了。”

原已平静的庸医误胎,此时又闹出风波来。明帝脸色越发不好,小太监捧上一方黑漆盒子,递上去道:“史大人让奴才把这个交给皇上,说是好似宫内之物,不敢私自隐匿,等皇上看过再做定夺。”

王伏顺赶忙上前接过,小心翼翼打开盒子,赫然躺着一枚双耳同心玉莲佩,吓得双手一抖,差点失手摔了盒子,“这,这是…”

“朕从前赏给沅莹阁时,由你亲自送过去的。怎么,如今认不出来?”明帝拈起玉佩对空看去,冷声笑道:“上次陆才人小产,说是因为刘太医误诊,那件事原本就很是蹊跷,偏生还有这块玉莲佩。”

“皇上,虽然玉佩是徐婕妤的…”

“你以为,朕糊涂了吗?”明帝一掌拍向黑漆长头书案,额上青筋微微爆起,嗓间声音好似数把冰针,“朕生气的是,她们整日绫罗绸缎穿着,琼浆玉液喝着,到底有什么不满足?整日算计来、算计去,弄得后宫一团乌烟瘴气!朕每天为国事烦心,回到后宫也没有半点清净,谁来体谅朕的辛苦?”

王伏顺不敢深劝,忙道:“皇上息怒,都是年轻主子糊涂。”

“糊涂?朕看她们精明着呢!”明帝怒极反笑,待看到桌上奏折更是烦心,“她们只知自己不痛快,朕这何尝又遂心?照此看来,还是朕太宽容她们了!”越说越是怒不可遏,用力在桌上一拂,只听“哐当”一片乱响,镇纸、水洗、笔盏、新茶盅,稀里哗啦洒了一地。

“皇上,龙体要紧呐。”王伏顺急得团团转,却寻不出什么劝解之语,侧眼看见窗外有白色物事落下,忙道:“皇上你看,外头雪正下的大呢。让老奴出去瞧瞧,瑞雪兆丰年啊!”

明帝凝气侧目,被那大气的白银气象所吸引,负手立在窗前极目远望,如絮的素花渐渐大起来,象是满天的绒毛在四处乱飞,素白之色铺天盖地落下,将偌大的元徵城笼罩其中,飞雪果然越下越大。

雪花带着美丽的六棱之形,在窗上却耐不住暖炉所熏,一点点融化成晶莹雪水,新糊秋香色软烟窗纱被划出更深痕迹,蜿蜒扭曲漫开,好似窗纱上随意泼洒的新画。素白之色铺天盖地落下,将偌大元徵城笼罩于其中。不论世道如何沧桑叠变,不论朝代如何更替,大自然的规律恒久不变。尘世间,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喜乐哀苦,在永恒不息的天地之间,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第三十三章 镜花水月

转眼二月初,天气渐渐回暖起来。树上枝条开始吐发新芽,嫩得发黄的绿尖儿着实招人喜欢,仿佛一夜之间,春天就已经落入大地。花木扶疏的连廊之下,慕毓芫一袭新春的青白绣裙,正立于书案前写字。书案上镇着新制竹绢纸,双痕在旁边研墨,“听说徐贵人不喜欢那孩子,成天也不去看望,每次都是惠嫔娘娘抱过去给她,才勉强逗玩两下子。”

慕毓芫提笔斟酌词句,左手轻轻摁住纸角,迅疾地往下写着,似是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对着字迹端详了会,方才抬头淡笑道:“是么?其实惠嫔把孩子抱过去,跟徐贵人亲自看望有何分别?若真不心疼,为何前几日帝姬病了,却又那般焦急?”

双痕小心扇着风,好让墨迹快点干透,“宫里的人,都说这孩子好命。依我看却是有些命薄,自小便不招皇上待见,不知今后是什么格局。只是不明白,徐贵人就不怕弄巧成拙么?”

“弄巧成拙?因为生得是女儿,才有如今的事故。若是诞育的是皇子,徐贵人自然是大喜,郑嫔却有照顾不周、导致小产之罪。”慕毓芫细细叠好信纸套进锦封,细心涂着浆糊,“女子催生不顶希奇的事,宫里头御医们侯着,若有万一,最多不要孩子保大人。你别忘记了,当初咱们不也用过么。”

双痕诧异道:“那样,岂不损失大了?”

“那样的话,恐怕就没有郑嫔了。”慕毓芫迎风吸气,初春清风仍冷孜孜沁人,“阴谋迫使皇子夭折,还有她的活路吗?”

双痕吃惊抬头,“这----,真是好手段。”

慕毓芫将信封晾到一旁,接着说道:“从前,咱们都有些小觑徐贵人,她如今年纪渐长、位分渐高,若论行事倒是个人才。至于那位郑嫔娘娘,皇上留她嫔位不过为皇子着想,若不然的话,寅祺就不能由生母抚育了。郑嫔现在身悬一线,需忙着应付徐贵人和陆容华找茬,估计已是自顾不暇。”

“小姐----”双痕似想起什么来,突然问道:“郑嫔照顾徐贵人产育,都是皇后娘娘的意思。莫非,当初就有什么深意?”

“呵,深意。”慕毓芫缓缓绽开笑容,却不再说。

“娘娘,乐楹公主驾到。”

外面话音未落,就见乐楹公主三两步走下台阶,大声嚷嚷道:“宸妃嫂嫂,你陪我出去逛逛可好?”走近看到书案上的信笺,伸手去拿,“咦,这是给谁…”突然看到上面“云琅”二字,象是烫了手,赶忙把信丢回去。

慕毓芫拾起信笺,诧异笑道:“怎么,上面有刺?”

乐楹公主脸上一红,忸怩着上来扯央求,“好皇嫂,你陪我出去玩罢。前些日子皇兄不让我进宫来,说什么整天乱跑不成体统,每天在公主府听奶娘念叨,真是闷都闷死人了。”

“新年一过,公主也大了一岁。”慕毓芫笑着拉她回殿,边走边说,“你皇兄不让你四处乱走,也是有道理的。没准,正在替你物色好驸马呢?”

“皇嫂!”乐楹公主着急起来,夺手跑出去。

“公主怎么了?”双痕自后面跟上来,探头瞧了瞧,“公主一向不拘世事,今天怎么突然害起臊来,难不成真有中意的人?”

“中意的人?”慕毓芫联想起方才情景,觉得乐楹公主甚是古怪,心中一动,莫非她喜欢上云琅不成?看云琅素日情形,对乐楹公主半分爱慕都没有。可是,乐楹公主是皇帝亲生胞妹,她若真有此意,云琅岂能有其他选择?难道也要和自己一样,一生都不能自在活着?

“娘娘----”

“没事。”慕毓芫微笑着,缓缓转过身去。在遥远的北方,同样湛蓝天空下,身在青州军营的云琅,此时正在做些什么?

“以蓝,让马儿们自在吃草,你先过来。”云琅用剑拨弄着草丛,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猛然发现一枚陌生佩件,拾起来擦拭干净了。

不远处,有一抹爽心蓝色迎风翩飞。沐以蓝清凉浅笑走过来,拿起云琅手中佩件细看,红艳欲滴的小巧配坠,“这是霍连山上的鸡血石,再错不了。”

“大哥猜得没错,确有敌军过界查探地形。”云琅点点头,瞅了瞅鸡血坠子,“看着还不错,不如你拿着玩罢。”

“不要。”沐以蓝随手仍在地上,边走边回头,“地上捡来的东西,你也好意思拿来做人情?”她脚底下并不停留,走到远处骑上小栗子马,含笑扬着手中细鞭,“你再不跟来,我可要先回去了。”

“要不然----”云琅只说的半句,捡了坠子跟上去。

远处金红夕阳即将落山,满天彩霞好似天空打翻了颜料缸,七彩铺展,绚烂夺目的余晖美得让人惊艳。那清风也似欢快鼓动起来,马背上蓝衣女子笑颜如花,几缕柔长发丝掠过脸庞,犹如人在画中…

卫村被霍连人烧毁,沐以蓝因采药未归逃得一劫,但是家人却无此幸运,父母姊妹皆在大火中死去。转眼几个月过去,沐以蓝似乎也融入军中生活,只是偶尔安静时,眸中总会笼罩一层浅伤。云琅凝目看了一眼,上前牵马笑道:“你的马术学得倒快,没几个月,我都快追不上了。”

“那好,今天咱们比一比。”沐以蓝扬鞭欲要抽那乌稚宝马,云琅口哨响起,那马儿便撒蹄朝这边跑来,“得得”声训练有素,落住马蹄还仰天嘶鸣了一声。

云琅翻身上马骑上去,笑道:“它可不听你的话,别费力气了。”

“我不信!”沐以蓝正要落鞭下去,却猛地看前远处来人,“云琅,你看那边,好像有人过来了。”

“将军。”陆海青利索跳下马,从怀里掏出两封信来,“京城里来了两趟信差,前后脚挨着,末将不知是什么急事,所以赶着送过来。”

云琅弯腰接过两封信笺,回头朝沐以蓝笑道:“不用看,薄的必定是朝廷送的,厚的肯定是姐姐写的。”

“是么?”沐以蓝也是一笑,“看起来不少,不如到旁边坐着再看?”

云琅点点头,回头道:“陆参将,你先回去。”

一望无垠的草海,随着暮风如浪般四下起浮波动,零星开着细碎小野花,颜色甚是浅淡,稀疏明丽,更映衬出碧海的广阔无边。两匹马儿悠闲啃着草,马儿主人面对着夕阳赏景,两个人并排坐在草地上。云琅嘴里咬着一根长草,一页页翻着信纸,上面字迹很是娟秀利落,竹绢纸被霞光染出金黄色泽。

“说什么了?”沐以蓝见云琅蹙眉,不由问道。

云琅将信笺末页递过去,用手指了指最后几行,“…太医诊断已有两月身孕,一切安好,勿念!另有要事切记,圣旨近日即将送至青州,乃召汝率军回朝之意,速与兄长商议诸等事宜,切切!…”底下是些琐碎的关切之语,沐以蓝叠好信纸递回去,“原来你姐姐已有身孕,也是一件大喜事。”

“看来,另外一封不看也罢。”云琅迎风坐直起来,将信笺揣回怀中,取出一柄小刀在鸡血坠子上刻着,有些沉默不语。

沐以蓝甚是好奇,笑道:“做什么呢?”

“嗯,再送给你。”云琅吹了吹上面碎屑,将鸡血坠子递过去,刀功并不精巧,确是十二分干净利落,正中刻着一个字----蓝。

“好…”沐以蓝细细应了一声,眸色微动。

暮色悄无声息层层加重,霞光逐渐变淡,远处青烟袅袅、母唤儿归,田间农夫正收拾着回家吃饭。清风摩挲树叶,发出一阵阵“沙沙”之声,林间鸟儿鸣叫,众多声音混在一起,生出一种奇异的宁静。

“以蓝,我回去快则两月,慢则----”云琅蹙眉想了想,迅速估量大致情形一番,“慢则半年,总之,我会尽早回青州来的。如今边境上不安宁,你自己凡事小心,千万不要独自离开军营。还有----”话到嘴边却又咽回去,脸上有些烫,这比在战场杀敌何止难上千倍?

“云琅,我知道了。”沐以蓝缓缓低下头,别开目光。

云琅见她低头不语,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忙道:“呵,天色快黑透了。咱们出来时间不短,还是早些回去,免得大哥他们担心。”

远处最后一抹霞光隐匿,皎月散发光华,更微弱散碎小白点隐约透出,渐渐明亮璀璨起来。在深茶色天空下,云琅与沐以蓝少女各执缰绳,步子不急不徐,漫漫长路似是走不到尽头。一点点远去,逐渐消失在蓝黑夜幕之中。

第三十四章 掐枝

延禧三年春,圣旨宣召藩王以及外省大员入京觐见,除周身护卫外,特许携带千人以下精兵良将,以参加元徵城中举办的华誓会。本朝太平盛世数载,国内兵壮民富,皇帝特旨举办此次盛会,士兵不论职位高低,均可以武艺角逐高低胜负。

西林皇家猎场内,设置跑马、射猎、摔跤、比剑等诸多项目。士兵们或彪悍、或勇猛,都是各怀一身好武艺的地方精英。加上难得如此机会,华誓会上各显身手,让皇帝看得喜笑颜开,龙心大悦!半个月的盛会,终于热热闹闹分出结果,今日皇帝亲临,是赐予获胜者奖赏的大日子。

为此次盛会之故,西林猎场特意修筑一座九重龙极筑台。筑台总体分为三层,数尺长的阔角青杠石垒成台底,上等汉白玉雕刻成柱用以围合边缘,整个筑台饰以云纹龙身为装饰,正面纂刻着两个大字----龙极,乃是皇帝御笔亲书。筑台每层都站立着表情肃然的羽林禁卫,一层层往上,最上面平台用工整六边金砖围合,正中御案之处是皇帝站立之位。

龙台之下候立着万人余兵士,其中以五位藩王领的队伍最为精锐出众,挨次看过去分别是闽东王、夏烈王、汉安王、辽王、广宁王。藩王们统领封地时间长久,并不把京城达官显贵们放在眼中,身上颇有些桀骜不驯的味道。

皇帝孤绝的站在数尺高的龙台之上,十二旒天子玉藻遮挡住真颜,嘴角一抹隐约微笑看不出喜怒,唯有玄色蹙金九龙华袍在风中掠动,一股强锐王者之气从空散下。礼仪官员开始宣读吉本,先是称颂朝内国富兵强之语,接着便是皇帝对华誓会的褒奖,底下王将兵士们整齐跪地叩拜,口中山呼万岁!象征性仪式结束后,司仪官员开始唱名,被唱到之人出列走到龙台端口,每一份赏赐都由皇帝亲自动手颁发,仪式整整持续一个时辰余。

“免!”或许是因为许久不曾开口,明帝声音里有一丝跳动,短暂音弦震动后龙台上便静默下来,比之厉声严色更让人心悸。

众人久不闻圣音,不免都有些惴惴不安,性子急的悄悄抬眼往上小觑,原来皇帝身边还站着两名少年。左边锦袍少年身着皇族服饰,眉目慵懒、与生俱来,乃是当朝天子皇弟---海陵王。右边少年一袭青色薄铠,将孱弱之气洗去不少,脸上也有些风沙吹蚀痕迹,更添一股骄傲飞扬的霸气。

听闻云大将军有外甥云琅,不仅年少善战,还是皇帝宠妃慕氏之弟,如今手里统领六万精锐之兵,号称关宁铁骑。如此说来,多半就是眼前这位少年了。只是看着模样太过秀美,众人不免觉得皇帝任人唯亲,底下略有低声窃语。

“本次华誓会精英云集,看到朝内有这么护国卫家的良材,朕心甚悦。”皇帝的声音不急不徐,略微停顿,话锋陡然一转,“朕决意给优胜者另加一项殊荣,便是编制于皇家十六卫之中,今后就在京城为朝廷效力。”此话有如炸开马蜂窝,几位藩王勃然变色,下面顿时窃窃议论不绝。

进京之时,藩王们就早有顾及,担心朝廷借机铲除地方势力。虽然此次参加华誓会的人并不多,但是藩王们带的都是精英。万一皇帝要扣留人质,五藩联合再加上地方其他大员,也可保得全身而退。谁知皇帝竟会由此旨意,看起来是在提拔地方将才,但对藩王们来说,无疑是削去左膀右臂,队伍里便有些躁动起来。

本次华誓会上,以夏烈王的兵士最出风头,还没来得及多高兴一会,就生出这等变故,率先站出列道:“皇上,将士们各自身居其职,如果全部留下来便造成空缺,地方上必定滋生动乱!”

“将士们个个都是出类拔萃,朕一个都舍不得。当然,夏烈王的担心也不无道理…”明帝见藩王们面上一松,接着往下说道:“因此朕已决定,再从朝廷中抽出良将来,好跟着你们回去历练。正好弥补上空缺,岂不是两全?”如此一来,藩王行动举措更受限制,因此各自脸色愈加不好。

“咔嚓!”场内有握剑的异动声,场内气氛一触即发!夏烈王手中剑已出鞘,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出手,汉安王部众就迅速其他藩王们包围,生生将藩王们与其下部众分离开来,场上顿时乱作一团。

龙台上的帝王微笑不语,只听整齐一致的铁甲碎步声重重传来,西林猎场迅速被内外三层黑甲铁骑围合。云琅右手一挥,训练有素的关宁铁骑整齐止步顿枪,整个西林猎场好似猎物,被装在一个巨大的黑色铁口袋之中。正午阳光明媚,黑色精铁泛出夺目光芒,好似明帝眸中冷笑,凌厉的让人周身簌簌发寒!辽王和广宁王相互对视一眼,率先上前跪呼皇帝英明,一直沉默不语闽东王也随后跪下,夏烈王眼见大势已去,亦只有跟着跪地伏拜。

“宓儿,朕回来了!”

“皇上,皇上快放我下来。”慕毓芫在半空中旋转的头晕目眩,只是却阻止不了明帝的兴奋,只好闭着眼睛喊道:“孩子,孩子…”明帝这才减缓速度放她下来,慕毓芫只觉得天旋地转站立不稳,心中恶心感觉越发强烈,捂着嘴朝下面招手,小宫女赶紧捧了个白玉菱盂上来。

“哇”的一声,慕毓芫稀里哗啦将早膳几乎吐尽,明帝见她脸色潮红不禁着急,忙道:“都怨朕方才太欢喜,忘记你如今是有身子的人,现在觉得怎么样,要不要传太医过来瞧瞧?”

“不用,只是方才转得厉害,坐下来歇会就好。”慕毓芫接过清水漱口,搭着明帝的手坐在床沿,微笑道:“前面的事,臣妾也听说了。难怪皇上高兴,晚上召云琅和敏玺进宫,大家饮酒叙一叙。”

“前些日子,宓儿有身孕让朕欢喜已极,今日藩王们的事情更是高兴,近段时间真是登基后最舒畅的日子。”明帝双手环住慕毓芫腰身蹲下,将她的手覆在自己脸上,“另外,朕这几日琢磨许久,想给这孩子取了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