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你先留下。”太后像是整肃了精神,抬手打断道:“你辖理着后宫诸事,没那么多闲工夫,哀家先跟你说几句。”侧首看了看文才人,又道:“秀姝,你原先没来过懿慈宫,先下去随便逛逛罢。”文才人微微一怔,忙福礼跟着宫人退下去。

慕毓芫替太后满了满茶水,轻声问道:“母后,近日可觉得好些?”

“什么好不好,那些都是唬人的话。”太后接茶饮了一口,慢悠悠道:“哀家的病不过是拖着日子,想来…”突然一阵猛烈的咳嗽,倒呛的脸上泛起些许血色,喘息了一阵,忽而叹道:“秀姝这孩子,太固执了。”

慕毓芫有些不明其意,只好笑道:“文才人很懂得规矩,太后不必担心。”

“秀姝那点小心思,你断然不会看不出来,只是碍着情面不说罢了。”太后双目微阖,缓缓摇头道:“你不必替她掩饰,也不必在哀家面前掩饰。她年轻不懂事,你好歹担待着些,别跟小孩子一般计较。”

“儿臣不敢。”慕毓芫向前欠了欠身,眼光却落在文才人带来的一叠佛经上,青油油的细薄竹纸,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工整小楷,“况且,文才人也不是孩子脾气,只瞧她给母后抄的佛经,便知心性稳妥大度。”

“哎…”太后突然悠悠叹了一声,淡笑道:“你只当哀家是护着秀姝,所以才这么说话,却不知哀家只是替她担心而已。”

慕毓芫不便多加辩解,只道:“是,儿臣聆听母后教诲。”

“你且放心,回头哀家自然会嘱咐她。”太后从袖中取出一方盒子,一脸庄肃的递给慕毓芫,自己慢慢的倚到团福软枕上,平声说道:“这是当初太皇太后留下的,可惜哀家却没能用上,辜负了她老人家的厚望。你的性子不似哀家这般懦弱,想来对你将来必有用处,打开看看就明白了。”

慕毓芫带着疑惑将盒子打开,展开内中细长卷绸,不由倒抽一口凉气,上面全是带着官阶的人名,既有京官,亦有外省大员,别的并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想来当年太皇太后心思深刻、谋虑甚远,所以才将这份法宝留给孤儿寡母依靠,只可惜没有派上任何用场,故人便已然逝去。

“当年,高祖皇帝驾崩,哀家只恨不得跟着他去了。”大约是年岁已久,太后的神情并不特别哀痛,缓缓说道:“可是太皇太后年事已高,晔儿又只是个孩子,这人世间竟有那么多丢不下,放不开…”

“母后…”好似有无形重物朝胸口压过来,慕毓芫有些喘不过气,缓缓跪到太后面前,哽咽道:“儿臣,儿臣…”却说不出完整的话来,只是慢慢抿紧了嘴唇,一任自己轻声啜泣。

太后伸手揽住她,幽然叹道:“好孩子,快别哭了。”

到底,是什么让自己这么痛?慕毓芫抬手握紧胸口,觉得疼痛正以迅疾的速度蔓延开来,像蛛网一样铺天盖地的裹住自己,却是无力挣扎。他去了,而自己活下来。一步步走到今天,万般辛苦,亦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何却总也看不到出口?原来,那时苦痛只是个开始,而纯粹的幸福,早在那一刻就已经完全葬送。

“----皇帝他,待你好么?”太后问道。

慕毓芫在惊诧中抬起头来,不知该回答好还是不好,而且横亘在二人中间的是非太多,远非简单的一句话能够说得清楚。心中一片茫然迷乱,魂魄也好似游走在回忆和现实之间,沉默良久方才点了点头,轻声道:“嗯,还好。”

“那就好。”太后微微笑了笑,又道:“皇帝虽非哀家抚养,却也知道一些,那样多疑不稳的脾性,只怕是让你受委屈了。”

慕毓芫缓缓摇头,轻声回道:“儿臣很好,母后不必担心。”

“说句后悔的话,若是当初高祖皇帝没有传位给晔儿,只怕我们母子还要好些,再凄凉,也好过如今阴阳两隔…”太后终于忍不住流下泪来,颤声道:“晔儿,晔儿他自幼倍受娇宠,哪里懂得什么帝王之道,反倒害了他…”

恍然又是那一段岁月,藩王们四起崌立,北方霍连国的骚扰亦是不断,刚刚登基的少年皇帝乱了分寸,渐渐焦虑成疾。幸好北边有云、慕两军镇守,国中有太皇太后把持朝政,如此方才大致稳定住时局。待太皇太后薨逝,朝中大臣顿时分出派别,元老们又倚老卖老,少年皇帝的病情却日渐缠绵,最终因沉疴无治而驾崩西去。

“母后----”看着悲痛难忍的太后,慕毓芫忍不住要说出那个秘密,却只是不断的犹豫着,最后只轻声说道:“儿臣会好生照看晔儿的孩子,母后也请多保重身体,莫要太过伤怀了。”

“你为小芊想的很周到,哀家很放心…”太后慢慢止住泪,顿了顿道:“你好生收妥当那卷名单,莫学哀家当年那般只顾悲痛,却全然没有半分远见。”说话间一阵连续的气喘,掩嘴咳了半日,“哎,彼此见着反倒难受。等会让秀姝把小芊带回去,你出来的时辰也不短,先回宫去罢。”

慕毓芫沉默片刻,起身道:“是,母后多保重。”

第二十九章 华倾

延禧六年九月初三,历书曰:天顺,上上吉。

元徵城内一片热闹欢腾,树上的茜素红纱迎风舞动飞扬,宝檐琉瓦、金铃玉铛,在阳光下灼灼生辉,连空气里都漂浮着令人眩晕的喜庆之气。平日冷清无人的仪和殿,此刻正在举行隆重的四妃之礼。四妃乃正一品妃位,规格要高出平常妃礼许多,其专用的金册、金印皆由礼部拟制,交由制器库专人打造。

慕毓芫头戴赤金六扇缀玉翅宝冠,身穿蹙金丝双绣牡丹锦春团纹吉服,接过淑妃专用的金印、金册等物,再乘金鸾鸟顶珠宝舆前往奉先殿,行大礼叩谢圣恩。今次盛典非比往常,同时册封的妃嫔还有七人,惠嫔徐氏、龄嫔谢氏、纯嫔朱氏,均册为妃位,另有贵人叶氏册为萱嫔,容华陆氏册为陆嫔,婕妤江氏、才人文氏册为贵人,以襄助淑妃协理六宫。

盛大的仪式繁琐冗长,一直延绵持续到巳时末,才算大致结束。不过泛秀宫的宫人却还不能歇息,仪式完毕,先要升鸾座让淑妃接受嫔妃叩拜,接着在椒香殿设宴款待六宫妃嫔,以贺封妃之喜。椒香殿内坐着大半殿的人,东西六宫的妃嫔们都已悉数到齐,燕瘦环肥、夭桃秾李,盛装丽服下的各色女子,或清丽,或娇柔,或温婉,恍若春日里争相绽放的满园繁花。

席间众人言笑不断,极是热闹。因不断有嫔妃上来敬酒,慕毓芫脸上便有些微泛红晕,更兼绯罗色的鸾服相衬,越发显得笑靥如花、顾盼生辉,夺目的丽色几乎浓到有些化不开。明帝自金莲花盘中拾起酒盏,斟满酒杯递过去,低声笑道:“宓儿,你且多饮几杯,越醉越好看了。”

“呵,皇上只管拿臣妾逗乐。”慕毓芫接过酒杯一口饮尽,只觉胸口微暖,脑子也有些水漾般的眩晕,因笑道:“头晕的厉害,这酒不能再饮了。”

“娘娘,要不要喝一点?”双痕捧了一盏醒酒汤过来,不合时宜的问道。

慕毓芫刚嗔她几句多事,却觉得双痕的目光另有所指,顺着方向看过去,只见熹妃正沉着脸,眉眼间似乎隐隐藏着郁气。此次册封的妃嫔数目不少,几乎覆盖东西六宫所有正主,没有升到低位妃嫔亦有不少赏赐,颇有些皆大欢喜的意味。认真说起来,后宫中最不遂心之人便是熹妃,妃子中以她资历最深,服侍皇帝时日最长,大封六宫之日却没有她的份,想来心中恼恨的非同小可。

“嗯,知道了。”慕毓芫微微蹙眉,心中琢磨着如何才能周全,静默片刻才道:“大家正热闹着,别扫兴,先把醒酒汤端下去罢。”

“怎么?”明帝刚饮完纯妃上来敬的酒,笑着嘱咐了几句,回头笑道:“莫非当真醉的厉害,要是身子不舒服,就少饮几杯,朕也不深劝你了。”

“没事,臣妾坐坐就好。”慕毓芫反手握了握自己的脸,像是在取手上的凉意以降温,侧首正好看到大公主,于是笑道:“寅馨,今儿怎么一直坐着不说话?前几日不是还念叨,说好几日没有看到你父皇,还不过来敬酒?来,到旁边坐着罢。”

大公主原本随坐在熹妃身侧,闻声忙端了酒盏过来,换过发式的少女已经洗去孩子稚气,软绵绵的桃红儒裙勾勒出婷婷身姿,举起酒盏敬道:“祝父皇无事烦忧、笑口常开,同时也贺慕母妃荣升大喜,儿臣满饮此杯。”说着,一仰脖饮尽。

明帝悦意满然,将手上的一串沉香珠赏给大公主,问了几句家常闲话,又笑道:“难怪淑妃成日夸你,说你秉性纯孝、识礼有节,果然长大懂事了。”

“寅馨过来,陪你父皇坐一会。”慕毓芫伸手携了大公主,让她坐在自己身旁的小杌子上,婉声笑问道:“平日里事情多,记性不好,仿佛记得已经十四了?行过及笄礼没有?”

大公主微微红了脸,垂首回道:“多谢慕母妃惦记,正是二月里行的礼。”

“嗯,寅馨也长成大姑娘了。”明帝朝慕毓芫颔首,微笑道:“还是你心细,连孩子们的小事都记得清楚,不似朕这般丢散落四的。”

“皇上每日忙着大事,自然分不出精神来。”慕毓芫端了糕点递给皇帝,像是不经意想起什么似的,随口问道:“说起来,寅馨也该行公主大礼了。想来皇上已经安排妥当,不知道是哪天的好日子?”

“嗯?”明帝微有迟疑,顿了片刻笑道:“正是呢。也不拘是哪一天,只要日子好就成,回头让司礼监挑个好日子罢。”又侧首朝大公主笑道:“你是朕的长女,今后更要给弟弟妹妹做个表率,赐字还按以前说的“安和”二字,这就很好了。”

慕毓芫看了看大公主,微笑道:“寅馨,快谢恩罢。”

大公主很快回神过来,起身朝下面的嫔妃们扫了一眼,目光落在熹妃身上时略微停顿,转身叩道:“儿臣叩谢父皇恩典。今后须更加孝顺父皇和众母妃,与弟妹们友爱和睦,让父皇放宽心。”众妃皆是聪明伶透之人,都齐声给大公主道起喜来。

--------------------------------------

深秋的午后稍显清冷,已有半黄半绿的树叶开始飘落。秋风卷得一地的残叶漫天飞舞,与树上千丝万缕的红绸相比,更透出一些萧瑟的意味来。慕毓芫正独自倚着云窗出神,目光落在一地斑驳杂乱的树叶上,自语般轻叹道:“原来,所谓秋风秋不尽是这个样子…”

“娘娘,不是奴婢多嘴。”双痕自梅花海口缸里取出温茶,沏了一盏捧过去,放在流云榻上的小高几上,念叨道:“你在这儿坐了大半日,难道不觉得酸乏么?不如唤香陶进来捶一捶,或者进去躺一会?”

“你呀,真是越来越噜苏了。”慕毓芫饮了两口茶便起身,三尺余长的绯罗裙尾摆顺势垂下,边缘上的小金珠被摩得“簌簌”有声,不由低头笑道:“这裙子穿着倒是累赘,还是换身寻常的衣衫舒坦些,走罢。”

双痕扶着她往里走,笑道:“奴婢年纪长,自然噜苏些了。”

“呵,倒忘记了。”慕毓芫垂首想了想,颔首笑道:“记得你比本宫还大一岁,今年二十五了罢?本宫身边少不得你,反而把你耽误了。赶明替你谋一门好亲事,嗯,最好是近侍里头的,这样才能够两不耽误。”

“好端端的,怎么说到奴婢身上来?娘娘只管混说,奴婢可不想听,等会便到外面做事去。”双痕仿佛忆起什么旧事,眼圈便有些微微泛红,勉强笑道:“况且,嫁人又有什么好的,不过是自寻烦恼罢了。”

“双痕姐姐----”慕毓芫用了旧称,轻声叹道:“那年,若不是三哥染病不治,只怕你早就已经…”主仆二人各有无限心事,彼此相对无言,但听窗外有树叶掠地发出阵阵响声,时光顿时流逝的缓慢起来。

“娘娘,出事儿了!”外间传来咋咋呼呼的声音,只见香陶笑眯眯跑了进来,自个儿弯腰笑了半日,嘴里嚷嚷道:“可了不得,笑坏人…”

双痕伸手拍了她一下,斥道:“别闹,好生说话。”

“是。”香陶朝慕毓芫福了礼,平息片刻才忍住笑,回道:“方才奴婢去咸熙宫送东西,碰巧萱嫔在那边请安。熹妃的脸色看起来不大痛快,不过说了两句,收下东西便要打发人。谁知道----”说着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反手揉了揉自个儿的脸,“大家刚要准备出殿去,就听见正中一声闷响,大伙儿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都装作没听见,也没敢笑出声。”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的,这也当着正经事来取乐?都是本宫平日太宽待你,没半点规矩,回头打你一顿才好。”慕毓芫摇头笑了笑,“嗯----,你方才说出事?什么事?”

“萱嫔啊,萱嫔被罚了。”香陶不敢再笑着说话,敛色回道:“萱嫔一时没忍住,就笑出来了。熹妃直说她没规矩,乱了套数,当场就砸了手里的茶盅,还让萱嫔以嫔位礼听训受教,连个蒲团也不给,听说到现在还没放出来呢。”

慕毓芫微微蹙眉,问道:“哪不是有大半个时辰了?”

双痕瞧她脸色有些不快,忙撵了香陶出去,自衣橱里取了家常的宫衫过来,小声询问道:“娘娘,是不是要过去瞧瞧?还换衣衫么?”

“不,不去。”慕毓芫缓缓摇了摇头,曼声说道:“眼下熹妃正恼怒上火,萱嫔又正被羞辱难堪着,谁去劝解都是吃力不讨好,本宫何苦赶着惹人嫌?只是熹妃的性子没个回转,萱嫔也未必受过这等闲气,再如此僵持下去,怕是又要闹出风波了。”

双痕锁眉想了想,道:“不如,让人去回禀皇上?”

“胡说!辖理六宫是本宫的职责,做什么知道却不去调解?”慕毓芫淡声喝斥了一句,思索片刻吩咐道:“你去,悄悄的找到大公主,那是个聪明伶透的孩子,不会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她说起话来比别人方便,咱们也不用多管闲事了。”

双痕恍然大悟,点头道:“是,奴婢知道该怎么说。”

-------------------------------

整个下午,皇帝都在霁文阁跟大臣议事,群臣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谁知道激烈陈述半日却没个结果。眼看天色渐渐浓郁,殿外天空已是落日西坠、晚霞满天,小太监赶着上来请示何处晚膳,明帝也显出些许疲乏,遂挥手道:“你们都先回去,各自写个折子上来,明日早朝再接着往下议。”

“是,臣等告退。”群臣们方才渐渐打住,行礼退出。

“皇上,这是前儿说的丹心蜜露。”多禄捧着八宝彩漆盘子呈上来,内中躺着一支羊脂白玉小瓶,笑道:“太医院首座孙太医亲自调配的,说里面不光有赤芍、黄精、丹参、蜜草等物,还添有上等珍珠粉、琼脂膏,秋日干爽,临睡前涂抹均匀,次日便可一整日滋润无忧了。”

明帝原本有些蹙眉不快,听多禄啰里八嗦扯了半日,不由笑道:“你收了太医院多少银子?有的没的,先天花乱坠的说了一箩筐。”说着站起身来,将白玉小瓶拾起来揣进怀里,迈步往大殿外走去。

多禄赶忙紧跟着撵上,口中道:“冤枉啊,奴才可不敢。”

明帝却摇头笑笑懒怠理会,待龙辇行至椒香殿仪门,方才吩咐道:“去问问前面的小太监,要是淑妃午歇还没起来,就不用通报了。”多禄片刻就跑了回来,带回来的消息却说大公主也在,不过早到一炷香功夫。

“朕来的不巧,打扰你们说体己话罢。”明帝自个儿打起水晶珠帘,嘴里说笑着往里走进,坐下笑道:“没外人,不要行那些虚礼了。”伸手接了茶盏,朝大公主笑道:“寅馨,过几日就该行公主礼,也算是大人了。回头你自个儿想想,缺什么就跟淑妃说,一定办得热热闹闹的。”

“是,谢父皇关怀。”大公主赶忙起身谢恩,又看了看慕毓芫,笑着回道:“父皇无须担心,慕母妃素来替儿臣想的周全,样样都打点的很妥当,想来已预备下不少难寻的宝贝,只怕父皇心疼还来不及呢。”

明帝听她说的有趣,笑道:“如此说来,倒是做父皇的多操心了。”

“寅馨的这张小嘴,真是越来越甜。”慕毓芫也忍不住笑了,伸手拉大公主在身边坐下,微笑道:“天色不早,正好你父皇高兴,你也留在椒香殿用晚膳,过会儿再让人送你回去。”

大公主腼腆的笑了笑,歉声道:“谢过慕母妃的一番好意,只是儿臣出来时没打招呼,只怕母妃还在等候着用饭,还是改日再领罢。”

慕毓芫微微一笑,颔首道:“那好,就不留你了。”

看着大公主领着人出去,明帝渐渐收敛了笑意,问道:“朕看寅馨眼圈有些红,像是刚刚哭过,难道是被熹妃训斥了?还是有什么别的事,专门跑过来找你?”

慕毓芫看了皇帝半日,嫣然一笑,“呵,皇上双目如炬。”沉吟着顿了顿,“只因寅馨砸碎了东西,被臣妾训斥了一顿,小女儿家脸皮薄,所以就委屈哭了一场。”

明帝却摇了摇头,笑道:“你又唬朕,断然不会是这个缘故。”

慕毓芫只笑着不答,翩然起身道:“小孩子哭鼻子,也值得让皇上着紧?晚膳已经预备好,先吃点东西,等臣妾长点力气再说罢。”明帝笑了笑,只好跟她一起出去。

因中午的宴席格外丰盛,已然吃的有些油腻,晚膳特意准备了些清淡的小菜,帝妃二人略吃了些,便吩咐宫人将盘盏撤下去。底下又奉上膳后的甜汤来,慕毓芫盛了一碗银耳莲子甜汤递过去,方才说道:“下午的时候,熹妃和萱嫔绊了两句嘴,臣妾想大喜的日子不便多加约束,便让寅馨过去劝了几句…”

明帝顿时不悦,打断道:“朕看她们是闲的,非得闹出些不痛快来。”

慕毓芫却神色悠闲,微笑道:“大家天天一块相处,难免有个磕着碰着,这又算得上什么大事?过不了几日,姐妹们依旧是有说有笑的,皇上不用太担心。”

“听你说来,朕倒是多操了些心。”明帝有些不愿意再说下去,转而一笑,从怀里掏出小瓶子来,笑道:“你前几日说腿上干燥生痒,这是太医院新配的丹心蜜露,最是滋养肌肤的,晚上细细的抹上一层…”

“皇上…”外面传来多禄小心翼翼的声音,明帝说到一半被打断,十分不悦,回首蹙眉问道:“什么事?越来越没有规矩了!”多禄不敢进来,隔着水晶珠帘跪道:“玉粹宫那边来人,说是萱嫔娘娘有些不适,想请皇上过去瞧瞧。”

“嗯?”明帝想到先前说的事,心内一阵不快,加上下午议事没个结果,更是觉得心烦不愿走动,只道:“朕又不是太医,去也没用,等太医诊断过再来回。别杵在这儿惹人嫌,还不退下?”

多禄不敢再多嘴,忙道:“是,奴才告退。”

明帝消了消气,回头问道:“朕方才说到哪儿?”

慕毓芫垂首抿嘴一笑,带动耳间银线串珊瑚珠坠子跟着摇晃,反手抚了抚,指着白玉瓶子趣道:“皇上说到----,此露乃采天地之精华,集日月之灵气,神力无比、一两千金,比之观音瓶的净露还要珍贵呢。”

“好了,知道你是哄朕开心。”明帝将慕毓芫抱了起来,大步流星往寝阁走进,温柔的放到流云美人榻上,低低笑道:“朕也该礼尚往来,到里间再好好的答谢你。”宫人一个个都视若无睹,皆很知情识趣,赶紧退了出去。

“皇上!”慕毓芫突然惊呼出声,双手紧紧捂住宽广的裙摆,羞红之色一直烧到了耳根,急急阻道:“这是做什么?皇上,别闹了。”

“你怕什么,朕想给你抹点蜜露而已。”明帝大笑起来,打开手中的瓶子,一阵浓郁的香气韵散出来,“来,朕亲自给你抹上。”

慕毓芫渐渐松了手,只是红着脸垂首不语,任他轻轻掀起绣花百褶儒裙,褪掉莹白若雪的绫袜,卷起裤腿,露出盈掌一握的纤细小腿来。明帝将花露倒在自己手心,先双手合着温了一会,再认真细致的抹上去,口中笑道:“朕的淑妃乃是后宫表率,一点也不能输给别人,有损到这双腿可是万万不行。”说着低下头去,一边吻了一下,抬头笑道:“好了,有朕加盖的印章在上头,定然有效。”

“嗯。”慕毓芫抬眸看他,声音细不可闻。

“宓儿…”眼前的女子明眸中水光不定,难得一见的羞怯教人无限怜爱,明帝的目光渐渐有些迷离,喃喃道:“不论何时,你都是朕心中最珍贵的瑰宝今后…”仿佛置身于一处澄澈无尘的清泉,明帝情不自禁的俯身下去,沉醉其间不愿醒来。

第三十章 意难平

晨光透过纤薄窗纱洒进来,似千丝万缕的素白丝带,浅淡透明,依稀勾勒出寝阁内摆设的大致轮廓。慕毓芫在混沌中朦胧醒来,透过层层叠叠的冰鲛帷帐,只见天色已近大亮,不免唬了一大跳。皇帝若是误了早朝,嫔妃难免会担上以色误君的罪名,倒是有口难辩,连忙轻声唤道:“旻旸,旻旸…”

“嗯…”明帝含混不清的嘟哝了一句,却丝毫没有打算醒来的意思,翻身找了个舒适的姿势,复又悠然睡去。慕毓芫有些哭笑不得,却也不便用力弄醒皇帝,遂随手拾起一件杨妃色锦披,伸手挽起纱帐欲要下榻。

“哈哈,果然着急了。”明帝突然大笑着翻身坐起来,抚掌笑道:“朕今儿不用去早朝,等会用完早膳,陪你去玉霞泉那边钓鱼散心。”说着伸手掀开绫被,一把将慕毓芫搂进去,将她锁在自己怀里,“外面风凉得很,咱俩多渥一会再说。”

慕毓芫这才解悟过来,回头笑嗔道:“既然如此,皇上昨儿怎么没说?”

“为何要说?”明帝笑着反问,贴在她耳畔柔声说道:“若是早早的说出来,怎么看得到你着急的样子?方才,要不是看你打算下去,怕你穿少了衣衫着凉,朕还打算多忍一会呢。”

有温暖的气息在脖颈间流动,慕毓芫被摩挲的一阵发痒,不由往后缩了缩,故意打趣道:“平日总说祉儿淘气,今儿才算明白,原来都是跟他父皇学的本事。”她越是闪躲回避,越惹得明帝起了兴致,因怕伺候梳洗的宫人瞧见,赶忙扬声唤道:“来人,服侍皇上更衣!”

“好哇,你敢抗朕。”明帝又气又笑,起身将她双手摁住,佯怒笑道:“看朕今天怎么处罚你…”他含笑缓缓俯身下去,越来越低,越来越近,慕毓芫挣扎不开亦不能回避,只好缓缓闭上眼睛。

“宓儿…”

“嗯?”并没有如预期那样的吻落下来,慕毓芫不由睁开双眼,却见明帝依旧撑着身子俯视自己,脸上却是一脸坏笑,疑惑道:“怎么了?”

明帝“哧”的一声笑出来,忍俊不禁笑道:“谁说朕要亲你了?素日常听人夸你聪慧敏透,原来也有上当的时候,哈哈…”慕毓芫顿时飞红了脸,只是咬着嘴,恨恨的说不出话来,明帝却突然在她脸上吻了一口,松手笑道:“你看,这次又猜错了。”

“皇上,你----”

慕毓芫急得话也说不出完整,索性拉起绫被将自己兜住,正巧双痕领着人进来服侍更衣,见她蒙着个头只当不适,不由问道:“娘娘,是不是头疼病又犯了?要不,奴婢去取点八珍安神丸来?”

“出去,出去…”慕毓芫在被子里嘟哝着,却不肯伸出头来。

“哈,没事。”明帝乐不可支,朝一脸迷惑的双痕挥了挥手,笑道:“你们的淑妃是在撒娇,等会朕服侍她更衣装束,都下去罢。”双痕等人都是面面相觑,赶忙放下东西退出去。

经过如此一闹,再加上梳洗早膳等琐事忙碌,殿外早已是通明大亮,朝阳也在冉冉初升,帝妃二人将近巳时才算步出泛秀宫。华辇路过月韶门的时候,正好撞见两名太医从玉粹宫出来,明帝见二人神色凝重,不由拦住问道:“怎么?又有谁不舒服?”

两名太医赶忙上前请安,其中一人叩道:“回皇上的话,昨日诊得萱嫔娘娘有了喜脉,所以今日过来送些安胎补气的药丸…”

“萱嫔有喜?!”明帝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不快,回头喝道:“多禄!这么大的事,怎么没有回禀?朕看你是皮痒了!”

多禄吓得有些手足无措,张着嘴却不知辩解,底下的太医忙道:“皇上息怒,只因昨日萱嫔娘娘说…”像是忘记萱嫔的话,回首朝同伴看了一眼,另一名太医赶忙接着回道:“萱嫔娘娘说,皇上每日政务繁忙、分不开身,且自己的胎像并无不稳,所以不愿轻易打扰皇上,打算等得空时候再回禀,故而多总管也不知晓。”

明帝回想起昨日的大概,脸色便沉了下来,慢慢放下帘子道:“嗯,朕知道了。”

“皇上----”慕毓芫一点点弯起嘴角,拼凑出一个合宜的微笑,柔声劝道:“这是萱嫔头一次有孕,她年纪小,又无家人在京城,皇上要不要先去看看她?”

明帝略缓了缓心内气息,却道:“时辰已经不早,再耽误下去都快晌午了。既然萱嫔胎像安稳无事,已无大碍,那就回来再看罢。”说着便吩咐小太监驾辇出宫,却被慕毓芫出言止住,小太监有些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慕毓芫垂首笑了笑,执了明帝的手道:“皇上,正好玉粹宫就在前面不远,说话的功夫没多少耽误,咱们玩一整日尽够了。再说,想必萱嫔此刻十分想家,等皇上遣人给闽东王报喜时,也好把话一并捎带回去。”

明帝望着她水波盈转的明眸,只觉再说什么话都有些多余,自己反倒有些不敢久视那清澈的目光,勉强笑道:“还是你想的周全,跟着一起进去罢。”

慕毓芫却揉了揉额头,仿佛有些轻微的疲乏,淡淡微笑道:“臣妾清早起来有些懒怠,想到醉心斋里面坐着歇一会,此刻就不进去了。”

明帝略微想了想,颔首道:“也罢,你到里头暖阁歇息着,朕很快就出来。”

---------------------------------------------

“嫔妾叩见皇上,金安万福。”先迎接出来的是凌波馆的江贵人,明帝顿住匆匆的脚步,抬手免了她的礼,二人同往萱嫔的寝阁走进。

萱嫔的眼圈有些粉光融滑的痕迹,面色亦没有往日鲜活,满头青丝只随意松松的挽了一下,抬头时倒是有些吃惊,着急下去请安却被明帝摁住,遂在床上欠身道:“臣妾失仪,还请皇上恕罪。”

明帝温和的笑了笑,道:“你有孕在身,不必像往常那样拘礼。”

萱嫔忙点头谢过,江贵人在旁边笑道:“正是呢,娘娘如今身子尊贵,万事都应以小心为上。只要安心养好胎,皇上也放心多了。”

明帝问了几句闲话,看了看萱嫔,又道:“既然昨儿就知道喜事,怎么也不赶着回禀?朕要是早点知道,也好提前过来看你,不似今天这般慌慌张张的。”

“皇上。”江贵人不待萱嫔开口,急急回道:“皇上每天为朝事繁忙,后宫之事有淑妃娘娘辖理着,也没什么可担心的。”说着朝萱嫔艳羡的看了一眼,恭维道:“早看出娘娘是福泽深厚的人,所以才有今日之喜,嫔妾心里也好生欢喜呢。”

萱嫔看了明帝一眼,垂首微笑道:“皇上雨露均沾,姐妹们都是一样的。”

明帝颔首,笑道:“看着你们如此和睦,朕也很高兴。”

江贵人又奉承了几句,突然仿佛忆起什么似的,自顾自说道:“说起来,昨儿萱嫔娘娘在咸熙宫时受责罚,当时香陶也在场。不知为何淑妃娘娘却没遣人过来,若是一早晓得玉粹宫来过太医,自然也就听闻喜讯,皇上也不用等到今日才知道了。”

明帝原本没甚留意江贵人,此刻方才渐渐将心思移过来,却朝萱嫔温声问道:“熹妃素来性子急躁,做事没个轻重,你有没有伤到哪?”

萱嫔柔和的笑容有些黯淡,微微垂了头,云鬓上的翡翠蝴蝶双翼轻轻颤动,低声回道:“都是臣妾失仪,所以才惹得熹妃娘娘生气。不过教导了几句,并没有处罚,皇上无需太过担心。”

江贵人却拿起丝绢掩面咳了咳,叹息道:“娘娘也太肯委屈自己,膝盖上的红肿到现在还未消,还只是如此说,想来都是怕皇上担心罢。”

明帝冷眼朝江贵人看去,笑问道:“听你方才说,淑妃原本知道此事?”

江贵人好似有些替泛秀宫担心,忙解释道:“想来是奴才们偷懒,没有回禀也是有的,所以淑妃娘娘怕是不知道,皇上切莫错怪了。”

明帝眸中的阴霾越发浓厚,冷笑道:“错怪?朕还不至于那么糊涂。”抬眼看了看有些憔悴的萱嫔,忍了忍气,侧首吩咐道:“江贵人照料萱嫔辛苦,先回去歇息罢。”

江贵人面色一喜,忙道:“多承皇上关怀,臣妾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