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昶轩昏沉沉地躺在床上,微微地睁了睁眼,那眼瞳里的光竟是散的,仿佛不认得人一般,又糊里糊涂地把眼睛闭上了,他浑身是伤,不能盖被,只拿了轻薄的毯子软软地覆了一层,而露出外面的胳膊全是青紫色,肿得老高,竟是个皮开肉绽的模样,更不消说别处了,虞太太大恸,几乎要昏厥过去,要被瑾宣和敏如架着才站得住,戴医官在一旁对瑾宣道:“还是先把你母亲扶出去罢。”

瑾宣点点头,和敏如一起扶虞太太出去,就听得虞昶轩忽然含糊不清地发出细微的声音来,瑾宣吓了一跳,虞太太却没听清楚,就慌道:“昶轩说什么?”瑾宣忙就道:“呻吟了两声,倒不像是说话。”

琪宣在一旁道:“好像是说……什么军的……”

瑾宣道:“这是还挂念着陆军部的事儿呢。”她这样敷衍过去,一旁的敏如就擦着眼角的泪,道:“我倒觉得像个人名。”瑾宣就挡住了敏如的话,道:“恐怕不是,大嫂和咱们都听得真,他念的可是什么君,却不是君什么。”

敏如把嘴一撇,就要说话,对于她们姑嫂之争,虞太太早就是洞若观火,这会儿心烦意乱,便谁的面子也不给了,皱眉道:“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在这里费这些心思,都给我闭上嘴罢。”

这话就按住了瑾宣和敏如的话头,她们都一起陪着虞太太到北面厅,瑾宣让琪宣和敏如在那里陪着,自己存了个心思,从北面厅走出来,见副官吴作校还站在楼梯口那里,便走过来压低声音道:“这是怎么了?昶轩和平君出了什么事儿?”

吴作校道:“这个……二小姐得去问五少。”

瑾宣就咬咬牙,恨道:“他现在那个样子让我怎么问,你去看看你们家五少,还想着那个女人呢,你快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他这样糊里糊涂的,若是说出点什么不该说的梦话,叫我母亲听到了,我还能给你们搪塞搪塞。”

吴作校见不能隐瞒,便把十几天前在枫台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瑾宣当然是一脸震惊的模样,半晌道:“竟有这样的事儿,那平君现在人呢?”吴作校就道:“走了,我们一开始还以为叶小姐去了东善桥她母亲那里,后来顾侍卫长派人去探查,竟发现东善桥的宅子里也没了人了,她和她母亲竟都走了。”

瑾宣更是怔在那里,半晌道:“昶轩怎么说?”

吴作校道:“五少从叶小姐走了以后,就回了官邸这边,再没提叶小姐的事情,我们也不敢说,都以为他把这事儿给忘了,可谁知今天就出了这么一个……”

瑾宣听得这半天,才明白了今日这事儿的前因后果,这会儿就替弟弟心酸,更是心痛那个未出世的孩子,只从肋下的旗袍扣子上抽出一条手绢来,擦擦泛泪的眼眶,站在那里低声说道:“他没忘,他这辈子好容易认真了这么一回,他怎么可能忘得了。”

虞昶轩这一身的伤,直到将近半个月才能下床走动几步,伤势才稍稍好了一点竟就回了枫台,虞太太拦都拦不住,没办法只好依从了他,戴医官就每日到枫台来给虞昶轩换药,再回官邸向虞太太汇报。

才下了些雨,房间里的窗户开着,墨绿色的洋式窗帘就在那里随风吹拂着,一阵热风一阵凉风地交替,吹在人身上,只让人一阵阵地烦躁。

虞昶轩躺在床上,定定地望着窗外,窗外的景物却仿佛是蒙了一层雾,渐渐的很不清晰,乌瞳里的目光仿佛是散了一般,他觉得冷,从心里往外散发着的冷,窗外的光照到乌木格子上,支离破碎的。

黄花梨木梳妆台上面挂着一面回文雕漆长镜,他仍然记得她对镜梳妆的模样,就像是他们最初的那一夜,他从睡梦中醒来,就见她临着月光坐在梳妆台前,慢慢地梳着长发,洁白的手指拂过乌黑的头发。

他叫她的名字,“平君。”她默默地把头转向他,双眸里氤氲着湿润的雾气,他轻声对她说:“我一定会好好待你。”

枕面上似乎还残存着她的香气,幽幽的,恍若盛开的玉簪花,他想起与她在一起的每一夜里,她孩子般蜷在他的怀里,长长的眼睫毛贴伏在柔白的肌肤上,呼吸均匀地睡着,他沉醉痴迷于这样的香气,他长久地凝视着她的睡容,却生怕惊醒了她,连动都不敢动一下。

他那样爱她。

房间里一片寂静,门外传来几声轻轻的敲门声响,顾瑞同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五少,找到叶小姐了。”

傍晚的时候,他在南门的一处花厂子外面看见她。

她走过来的时候手里端着一小盆白山茶花,很小心翼翼地捧着,旁边跟着她的是白丽媛,总是笑嘻嘻地要伸手去摘那开得正好的山茶花,她一面护着山茶花,一面躲着白丽媛,脸上是温柔安静的笑意。

他坐在车里望着她,一旁的侍从官报告道:“叶小姐的同学中有一个叫白丽媛的,父亲是明德女中的校长,帮着叶小姐开了一个小花店,就在前面的巷子里。”

他低声道:“她在笑。”

侍从官茫然了一下,不明白他想要做什么,疑惑地道:“五少……”

他看着她的背影渐渐地远去,宽阔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天边是一片灿烂的晚霞,空气温暖得仿佛是压在身上的棉被,一切都恍惚的像一个梦,他慢慢地向后靠在车座的椅背上,轻声道:“不要去吵她。”

他总归还是会回来找她,只不过不能是现在。

风雨爱恨,又见故人

金陵的梅雨季很快就过去,盛夏艳阳、金秋飘香、冬雪严枯,时光荏苒,转眼就是又一年冬季来到,这一年天气极冷,才十二月初,竟就下起雪来,金陵的气温较北方稍高,雪珠还未落地就变成了水珠,更是冷的刺骨。

陶公馆内,大小姐陶雅宜穿着件黑呢斗篷,只在翻领处显露出一条宝石金链,斜斜地挂到另一侧,这也是金陵政府官家太太最时髦的装束,陶雅宜嘴唇上涂着猩红的胭脂,正是巴黎这一季新拟的“蜜丝”,这会儿稳稳地端坐在一张西洋软椅上,不疾不许地道:“如今江学廷非比往昔,我公公认了他当义子,他就算是牟家的人,现在又当了政府的宣传部长,前途不可限量,他对你也是不错的,你怎么人家一来就是一个大白眼,你若不嫁他,你还要嫁谁去?”

归国休假的陶紫宜站在一旁不耐烦地一下下拉着珍珠帘幕,昂首道:“我就跟你实话实说,我就是要做虞家的五少奶奶!”

陶雅宜怒道:“胡闹,你也不想想,如今楚家后继无人,终究没有做大的机会,将来必是虞牟两家争天下,我既然嫁了牟家,你就别想着虞家的五少了,难不成咱们陶家统共两姐妹,竟是虞家一个,牟家一个,你让父亲到时候站在哪一边?”

陶紫宜便把头一甩,转身走到一旁的钢琴前坐下,一个键一个键地敲着,赌气道:“父亲想站在哪一边站在哪一边,我不管。”

陶雅宜一听她这话就上火,当下站起来指着她大声斥责道:“你是不能管,就算你想嫁给虞昶轩,也要看虞昶轩能不能从前线活着回来,他从秋初领军上了前线与萧北辰打到现在,十战九败,如今被萧家军死死围住,虞家这次栽在江北萧家的手里,真是颜面扫地,你还指望他能反败为胜么?!”

陶紫宜的眼泪立时就流出了出来,双手使劲地往钢琴上一砸,“轰”的一声,自己转过头来,一面哭一面嚷道:“我不许你这样咒他,他总是要回来的,我谁也不嫁,我回英国去,不淌你们这浑水总可以了吧。”

陶雅宜真是被气得发抖,气急反笑道:“二妹说的真轻松,我们这里是浑水,可惜了你这样的干净人,你怎么不想想我,我为了咱们陶家,我连牟家那个傻儿子我都嫁了,你倒好,跟我在这里哭天抹泪,你有我委屈?!你让我向谁哭去?!”

陶紫宜见姐姐一急,她历来是有点娇生惯养的,竟大哭起来,转头就往门外跑,一面跑一面哭道:“我说我不回国,你们非让我回国,却原来就是算计着我,让我嫁给那个姓江的小子,他算个什么东西,自己有名有姓的,反认了别人当爹,我就是不嫁,偏偏不嫁!”

楼下的仆人见二小姐这样穿着件单薄的衣服,脚踩着软缎绣花鞋就一路跑下来,吓得慌忙来拦,陶紫宜拼着满腹的委屈,竟一口气跑出了大厅,顺着二门一路跑到了自家的花木小院子里,她跑得太急,迎面就与一个人撞上,这才一怔,两人同时退后一步,陶雅宜看着眼前的人,怒道:“你是谁?”

叶平君穿着件普通的棉裙子,淡淡地几丝刘海垂在额间,乌黑的头发在脑后编了一条长长的辫子,在发尾束了一根鹅黄色的绒绳,她这样的装束极其简单朴素,但一眼就可以看出不是陶家的仆人,她听到陶紫宜这样问,便笑道:“我是来送花的,你们家里的人昨天在我们花店里订了一盆玉簪。”

陶紫宜正是火冒三丈的时候,果然就见叶平君的手里端着一盆玉簪,显然是要往花房里送的,当下就夺过那一盆玉簪花来,道:“我明明最喜欢黄玫瑰,为什么要买玉簪?连你们都要这样欺负我么?!”直接就把那一盆玉簪摔在泥地上,还恨恨地用脚去踩,边踩边气呼呼地道:“我要你的命!我要你的命!我要你的命!”

叶平君呆呆地站在青石板上,就见那一盆玉簪转眼就被她踩得稀巴烂,只听得忽而一阵脚步声传来,原来是陶家的仆人都跑出来请二小姐进去,陶雅宜的声音也传过来,道:“这天寒地冻的,没有你这么闹脾气的,你快给我回来,有话咱们好好说还不行么?”

就有仆人簇拥着陶紫宜走了,叶平君还站在青石板上,身边喧嚣的人声渐渐地远去,她低着头看着那一盆已经稀巴烂的玉簪花,呆了半天,就听身后有人道:“叶姑娘。”正是看管花房的老太太往这边来,叶平君满脸歉色刚要说话,就听到那位老太太道:“你不用说,我都看见了,这陶二小姐……哎……”

叶平君便道:“你能不能借我个小铲子?我把这里收拾收拾。”

老太太就点头,不多一会儿就转身拿了一个花铲和小袋子来,帮着平君把花根和残土收拾起来,老太太就道:“你看这花根好好的,那边有个小佛堂,是专门为了信佛的夫人搭建的,旁白就种着几株玉簪,眼下虽都是枯的,你把这个花根种到那里去,指不定还能活。”

平君就点头,不多一会儿就把花根埋在了佛堂旁边的花圃里,这才转身离了陶家,回了自家开在西门胡同的小花店,这小小的店面其实就是丽媛家里的,这也是幸亏丽媛的资助,才让她和母亲有了一个落脚之地。

平君走进店里,叶太太正巧从里面的屋子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些钱币,一看到平君,就笑道:“那个大主顾又来了。”

平君一怔,道:“他这回订了什么?”

叶太太就笑道:“这回是珊瑚晚香玉、还有茉莉、白兰花什么的……都是些不合季节的花,真是什么贵买什么……你看,这定金给的也痛快,哦,对了,我看他这样大方,就免费送了他一串白兰花串,这一个月真是多亏他这样的大主顾照顾咱们家的生意……”平君不等母亲说完,就道:“他往哪边走了?”叶太太便往南面指了指,“往那边走的,刚走。”平君听完,从母亲手里抽出那一沓子钱币,转身就跑了出去。

她一路往南追着,才一过了胡同,果然就看见一辆军用小汽车停在那里,四个卫戍站在汽车的两侧,另有一个挺拔的青年军人背对着她,正跟一个穿西装戴礼帽的人说着些什么,那穿西装戴礼帽的人,正是每过四五天必到平君的花店里订上许多昂贵花朵的人。

平君上前一步,一个卫戍立即向她喝道:“站住!”平君便站住了,只向那位背对自己的挺拔军人轻声道:“顾先生。”

那笔挺的背影就是微微一顿,才慢慢地转过头来,那军帽下就是一张清俊的面孔,果然就是顾瑞同,他的手里还拿着那一串白兰花串,正是他面前的那位先生刚刚交给他的,顾瑞同看到平君,他愣了片刻,开口道:“叶小姐,五少说,不能让你吃苦头。”

平君把眼眸垂了下来,刹那间心中转了无数种滋味,默了半晌,轻声地问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顾瑞同道:“还好,年前打新店的时候受了点伤,不严重。”他的语气顿了顿,才道:“叶小姐,五少现在……和以前不同了……”

平君便道:“他那样骄纵,若是真能吃点亏,经些历练,也是好的。”顾瑞同业只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叶平君便走上前去,将那一沓子钱币交到他的手里,笑道:“我已经离开了枫台,这些钱我不要。”

那些钱递交到了顾瑞同的手里,顾瑞同看见她的纤细手指上竟然生着一个小小的冻疮,脱口道:“你这手……”叶平君便用另一只手捏住了自己生了冻疮的那一根手指,放在唇边轻轻地呵了口气,再对顾瑞同轻轻笑道:“这样就好了。”

她说完那一句话,从顾瑞同面前转过身去,静静地朝着自己家里走,那一道纤瘦的身影依然是玉立亭亭,乌黑的辫子在她的背后垂下来,发尾的一小段鹅黄色绒绳随着她的走动轻轻地晃着,仿佛是初春里盛开的一小朵蒲公英。

平君总是习惯着忙忙碌碌的,连着几天从花厂子里搬了好几盆盆景回来,将一些新办来的盆栽都摆在温暖的屋子里,做出一个满泱热闹的样子来,另将新折的梅花插在花瓶里,摆放在店面的小窗前。

这天下午,叶太太出门去了,花店里烧着小炉子,正是暖气袭人,平君就坐在店面里面的小花架旁收拾一盆荷包牡丹,她的背后就是堆得如花山一般的大花架子,那花架子正对着店门,平君正忙乎着,就听到有人站在大花架后面道:“有没有黄玫瑰?”

平君回过头去,那大花架子略略挡住了她的视线,只是看清有个人站在那里,她笑着回答道:“有,您要几朵?”

“一百零八朵。”

平君一听这话,便知道这定是一个大买卖了,忙就放下喷壶,绕过那层花架子,向着站在空地里的那一个人笑道:“这样多,恐怕一时凑不……”她的目光才一停留在那人的面孔上,脸色刹那间便是一白,竟是朝后退了一步,就见站在店中央的那个人,穿着件浅灰色风衣,戴着皮手套,双眸温润而隐侠气,竟然是江学廷。

江学廷骤一见平君,也是一怔,失声叫道:“平君。”他着急往她的面前走,竟然不小心踢翻了一个小迎春花盆景,“啪”的一声,就见门外人影一闪,已经奔进来两个背枪的卫戍,叫了一声,“江部长。”

江学廷回头扬了下手,道:“没事儿,你们出去等我。”那两个卫戍说了声,“是!”立正行了一个持枪礼,转身走了出去。

江学廷重新回过头来看着平君,当即情绪激动地上前来拉着她的手,眉宇间都是笑意,连声道:“我可算是找到你了,这真是笑话了,我们这样对答着说了好几句话,竟都没有听出对方来。”

平君看着他毫无芥蒂的笑容,也跟着笑了一下,道:“就是,你还砸了我们小店里的花盆,记得要赔给我。”她从他的手里抽出自己的手去,转身走到一旁将那一小盆被踢翻的迎春花收拾好,江学廷看她竟是这样平静,他却是愈加的不平静,也不犹豫,上前一步就把平君拽到了自己的怀里,激动地道:“平君,这样久的时间,你跑到哪里去了?我真是到处找你……”

他也许是刚从外面走进来的缘故,身上的冷气没去,平君的身体一僵,就觉得那一抱仿佛是冻到了骨髓里,连他的声音,都仿佛是带着冷意的,他是在笑,可是平君就是觉得生疏的冷,她简直无法控制自己要从他的怀里逃出来,忽听得门外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就是叶太太惊愕的声音,“学廷。”

平君忙就从他的怀里挣出来,转过身去,叫了一声,“妈。”

叶太太的目光停在了江学廷的身上,江学廷自小没有父母,兄嫂不容,他几乎就是在叶家长大的,叶太太对他很是有抚育之恩,关切照顾一如慈母,江学廷笑道:“姨母。”叶太太已经快步走上来,抓住了江学廷的手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双眸竟是泛泪的,“你这个孩子,总算是出息了……不枉我们家平君当年为了你……”

平君道:“妈,你别说了。”叶太太忙就住了口,却还是禁不住流下泪来,道:“我啊,每次做桂花糕都想起你,每次都想,学廷要是想吃桂花糕怎么办?这孩子又吃不惯别人做的……正好,我早上做了一点,我去端给你吃。”

叶太太这样喜气洋洋地往后面的小屋子走,不多一会儿就端了一盘白桂花糕来,放在桌子上,道:“平君,给学廷倒杯茶,学廷,你坐着。”

江学廷的目光就一直停留在叶平君的身上,竟是没听到叶太太叫他坐的话,叶太太一怔,想到学廷和平君之间只怕有更多的话要说,便也不说什么,转身掀了帘子进了里屋,叶平君从一旁拿过茶叶罐来,见江学廷还站在那里,便笑道:“你看,我母亲还没忘记你爱吃的那点东西呢,你过去坐着吃。”

江学廷这才坐下来,从盘子里拿起一块桂花糕,却是拿起来先看了两眼,才吃了一口,又放了回去,平君站在一旁倒茶,目光只是那么略略地一闪,就把那一杯茶缓缓地放在了江学廷的面前,微微笑道:“这不是什么好茶叶,你将就着喝点罢。”

江学廷忙就端起茶来喝了一口,道:“这怎么不是好茶?我喝着真好。”

平君便微微一笑,继续道:“你刚才不是要买黄玫瑰,我去帮你数数,看店里有多少,若不够,再到一旁的花厂子里去帮你扎一些。”

江学廷稍稍地顿了一下,笑道:“因有朋友开了珠宝店,所以我准备送个花篮给他。”他说完,却又抬起眼眸看着叶平君,半晌低声道:“平君,你怎么这样冷待我?”

他终究还是问出这一句来,叶平君默然站在那里,竟望着那一整排的花架子,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江学廷放下茶杯,道:“难道我们不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你如今这样对我,算什么?”

她一下子就被问怔在那里,呆呆地凝望着那摆放了一花架子的繁花盆景,满泱泱的姹紫嫣红,眼睛里渐渐出现一片迷惘的颜色,交握的手指无声地绞了起来,心里更是揪得慌,青梅竹马的恋人……她走了那样大的一圈,竟又走了回来,但是好像一切都不同了,就连眼前的这个人都不同了,她的手心里竟慢慢地沁出汗来……

江学廷走过来,拉住了她的手,低低地叫了一声,“平君。”

她的眼眸里一片迷茫疏离,轻声道:“江学廷,我这两年去了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你都不问?”

江学廷微微一笑,伸手将她揽在了自己的怀里,无限温存地轻理着她鬓角有些散落的头发,柔声笑道:“傻丫头,我问那些做什么,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你现在已经回来了。”

她的心口忽然一阵阵地发疼,耳边竟然响起一阵阵轰轰的声响,如潮声,如海浪,那是枫台的松柏,在山风吹拂下发出的声响,她留在枫台那样久的日子,竟将这一切都印在了脑海里,他的脚步声,他身上淡淡的硝烟味道,他对她的每一分溺爱,甚至他和她差一点就共同拥有的那一个孩子……

原来,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么?

第七回 烈焰冲天慈母成隔世 寒冰消融儿女终结情

情缘已尽,物是人非

平君性格中带着一点男子的志气,做起事来更是十分认真明白,将一个小花店打理得十分出色,就连江学廷都有时要笑她,竟是俨然一幅小老板的样子了。

这天下午,平君刚送了几盆花回来,就见店门外停着一辆小汽车,走进店里,果然就见江学廷已经等在店里了,正跟叶太太聊天,桌子上摆放着老字号糕饼店“稻香村”的核桃酥,和金陵传统名吃五色小糕,叶太太一看叶平君回来了,就笑道:“平儿回来的正好,学廷说要带你去山上春游呢。”

平君走上前来,拈了块小糕吃,笑道:“太阳都快落山了,还游什么游,我可不去。”叶太太就道:“学廷现在这样忙,还想着带你出去玩,你怎么还推三阻四的。”

江学廷在一旁对平君笑道:“你别躲懒,姨母最信佛的,我们到山上去拜观音罢,好不好?”平君见推不过,就笑一笑,道:“那好吧。”

江学廷被牟家老先生一路提携起来,眼下正任金陵政府的宣传部长,党部要员,身份自然是举足轻重,出入都有护兵押车,这回带了叶平君出来,却并没有带侍卫,自己亲自开了车带着平君去了郊外的观音阁,就把汽车停在了山下,两人顺着石阶一路上山,就看那远远近近山木凋零,山风阵阵,虽然是早春时节,草地却依然是光秃秃的,江学廷走了几步,道:“天这样冷,我看你忙了一天了,不然咱们就雇个轿子上去罢。”

叶平君笑道:“这是来拜观音的,乘了轿子就没什么诚心在了,再说以前都能这样一级一级地走上去,难道现在就走不了了?”江学廷笑一笑,上前来搀了她一把,道:“我是怕你累了。”

他二人这样携手顺着石阶往上走,就见远处的落日快要落到山后了,一片暮色苍茫,这个时候,香客也几乎绝迹了,叶平君笑道:“叫你早一点来,这回可倒好了,待我们走上去,庵门关了,我们就得灰溜溜地走下来了。”

江学廷笑道:“就算是庵里关了门,见了你来,也是要打开的。”

平君疑惑道:“这话怎么说?”

江学廷看着她,笑着道:“因为你长得像观音啊。”

这话说得平君不禁一笑,两只手一扬,做出一个无奈的样子来,“依你这么说,我长得像观音,你长得却不像如来佛祖,那也只能我进了观音阁,你却进不了了。”

江学廷笑道:“若是我进不去,那我就老老实实地在这石路上等你出来罢。”他这话刚说完,平君的身体却是一晃,竟是踩在了石阶上的一块青苔上,差点滑了一跤,江学廷忙就拉了她一把,看着她站住了,便道:“从小到大就这个毛病,走路总爱摔跤,石阶这样硬,摔一下可够你受的。”

她看学廷竟然是比她还要紧张的样子,笑一笑,这才抽回手来,两人这样一路走上山去,就见那庵门竟还没有关,两人就站在观音阁的大殿里,燃烛插香,这才同时跪在蒲团上,平君才拜了一拜,就听到一旁的江学廷念道:“观世音菩萨保佑,我愿与平君结百年之好,此生此世绝不相负。”

平君竟然忘了拜,转过头来看着双手合十虔诚拜下的江学廷,江学廷连着拜了三拜,才直起身来,转过头来对着愕然的平君微微一笑,伸手过来握住了她的手,平君下意识地就要躲闪,就觉得有一个凉凉的东西落到了她的手心里,正是一枚金戒,闪着黄澄澄的光亮,她抬起头来,他微笑着对她说:

“平君,我们结婚吧。”

平君怔怔地看着江学廷,心里忽然一阵阵发空,平静犹如一潭死水一般,她可以感觉到戒指的棱角略略地刺着自己的手心,那样些微的刺感让她回过神来,她才意识到原来江学廷一直都在看着自己,那一双清澈侠气的双眸里竟然充满了期待,仿佛她已经答应。

他的声音有些愧疚,也有些坚定,他说,“因为我现在身份特殊,所以我们结婚,不能登报,不能签婚书,而且我怕你有危险,我过几日就在泸州给你买个房子,挂在你的名下,你和姨母住到泸州去,我只要一有空,就去看你们。”

他看着平君发怔,也知道自己的理由实在薄弱的很,便亡羊补牢一般地补充道:“有这枚戒指给你我定情,你还不相信我么?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妻子,我是你的丈夫。”

平君忽然低声道:“丈夫?”她的眼神忽然掠过一丝失神,江学廷看她这样,心中着了慌,只怕她不答应,便什么也顾不得了,索性右手伸出,做出一个发誓的样子来,斩钉截铁地说道:“平君,我江学廷即便是负尽天下人,也绝不负你,若我将来违了这句话,就叫我不得好死!死后也不得安宁!”

她终于听清了他这一句,却是心中一慌,忙道:“菩萨面前,不要发这样的誓!”

江学廷也是一怔,下意识地转头去看高高在上的观世音像,就见那一张普度众生的佛颜掩映在一片香雾缭绕之中,他竟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然而她这样的关心他,他心中又是欢喜,禁不住握住了她的手,轻声地念了一句,“平君,你这样对我,我真高兴。”

平君却是依然低着头,那一张清秀的侧脸上都是温和的神情,不管他有多热切,却只是默默地说了一句,“你这傻子,以后不要胡说了。”

到了晚上,天空上挂着一轮微黄的月亮,江学廷一直开了车把平君送到花店门口,这才走了,平君走进店里,就见母亲坐在靠窗的藤椅上歇息,见平君回来了,便朝着她招了招手,道:“玩了这样久,过来坐会儿。”

平君便走过去,倒了两杯茶,放了一杯在叶太太身边,自己另外端了一杯坐在一侧的藤椅上,喝了一口,叶太太笑道:“今天都看了什么风景?”平君略低了头,只将一杯茶缓缓地放在桌子上,道:“妈,你看。”她拿出那一枚戒指,连同盒子都放在了桌子中间,叶太太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却是半天没说话。

平君就低着头,脸上亦是淡淡的表情,长长的眼睫毛略略地垂下来,嘴唇轻轻地抿着,只将系在纽扣上的那一条手绢子解下来,在手指间无声地绕了绕,半天,叶太太却是轻声地说了一句,“平儿,学廷变了啊。”

平君回过头,“不怪他,是我先变了。”

叶太太道:“那么,你还想跟他……”平君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只摇摇头道:“妈,我不想,我现在什么都不想,这戒指是他今天硬塞给我的,明天我还给他。”叶太太点点头,微笑道:“好,妈都听你的。”她见平君轻轻地松了一口气,竟是如释重负的模样了,自己心中也轻松了不少,又道:“明天丽媛生日,叫你过去呢。”平君点头道:“我明天晚上过去。”

叶太太这才点点头,起身往里屋歇息去了,平君看着母亲走了,她一个人坐在花店里,这才略低了头,从衣襟口袋里拿出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来,用手帕子垫了手心,又将那一个小物件放在帕子上,那样仔细,那样小心。

她离开枫台的时候,什么也没带,就只带了这样一个小白玉老虎,

这一只玉虎静静地躺在她的手心里,她用手指去摩挲它,手指间都是滑腻的触感,她望着玉虎出神,却是半天都不出一声,就见她的影子淡淡地映在墙上,窗口的两盆青竹在夜风中晃着,她这样默然出神的情景,却是自己不知有多凄凉,唯有本想出来叫她歇息的叶太太,见她这样,心想一个才满二十岁的女儿,怎么就有这样多的牵累,竟然就成了快要开尽的荼靡,一辈子的幸福竟都了结了,叶太太悲从中来,不禁落下两行泪。

第二天早上,叶平君端了一盆新开的小春梅盆景送到前街口新开的一家古玩店里去,这天天气略有些阴沉,飘着几片雪花,街道上的两侧摆着些卖水果、切糕、豆汁的小摊子,她双手端着盆景走了几步,忽然就站住,朝侧面一望,就见一个穿着西装的俊雅男子,手里捧着一个照相匣子,正在那里对着她照相,见她发觉了,却镇定地把匣子收起来,朝着她友好地笑一笑,很是斯文的样子,脱口道:“How do you do!”说完自己就是一怔,拍一拍自己的头,生怕平君听不懂,忙重新笑道:“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