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淑华看到父子俩又是不欢而散,气得向尹古声直跺脚:“你突然发什么急,拦都拦不住,好好的周末闹什么呢?”

尹古声不说话,其实他心里也后悔,不知道为什么情绪突然就冒了出来。他仔细想了想,发现原因是觉得烦心,但问题并非出在自己儿子身上。

凭什么还要帮别人管教儿子呢?他觉得这一点太不公平了。

那天半夜,尹古声起身上厕所,刚好看到儿子从房间里走出来,房间里还亮着灯、开着电脑。父子打了个照面,大同低下头,想从旁边走过去。尹古声“喂”了一声,叫住他。

儿子转过身说:“我现在就睡啦。”

“你等等,有个东西拿给你。”

尹古声走进自己的卧室。大同站在门口,听见父亲在房间里轻手轻脚地找东西。过了一会儿,尹古声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盒子。因为走廊里只亮了一盏夜灯,大同只看见盒子上写满了英文字。

“这个给你。”尹古声把盒子递过去。

大同接过来,看清盒子上的图片和英文字样时,他瞪圆了眼睛,并且吸了口气。

“摩托罗拉……是手机?”

“你说这东西以后会很普及,但是现在和粮票一样难搞呀。”

“你……你是在哪里买到的?”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

大同知道父亲肯定跑了很多地方,他在杂志上见过这部摩托罗拉的新型手机,但是在他们的城市没有上市。最近的专卖店在外省,那是一个需要坐火车才能到的地方。

他有点发怔:“但是你一直在忙店里的事,哪里有时间……”

“都说你不用管。我和你说,这个东西不是给你玩的,是给你做实验用的。”

“做实验?”

“你的毕业设计,你不是说要研究电子通信吗?我也不知道这个东西能不能派上用场,但是,没有实物只能凭空想象的研究,应该会很困难吧。所以,我想着,无论有没有用,都给你找一个来试试看。”

大同捧着盒子,无言以对。尹古声继续说道:“里面已经预存了电话费。明天我要出门,你可以试试给我打个电话。”

“明天,不是周末吗?”

“客户周末不上班,我可以上门呀。”尹古声的语气略显冷淡,“好了,赶紧去睡觉吧。”

大同小声说:“谢谢爸。”说完走进自己房间。

尹古声看到儿子关上门,在走廊里站了好一会儿,然后把夜灯熄灭。他心里突然觉得美滋滋的,感觉像做完了一件大事,整个人松了一口气。

5

领取了保险代理业务的经营许可证,尹古声从本市的人民银行正门走出来。他手里捧着那张薄薄的纸,有点后悔没有带适合的东西来装放。他本来以为,既然是证书,应该会有封皮,结果却只有一张纸,而且规格又大,很不好拿。虽然发证的干部告诉他,把许可证叠起来也无所谓,但是尹古声哪里舍得。

尹古声双手捧着,有时忍不住打开看一眼。看到公司名称那一栏,他的眼光停留在“有限公司”几个字上,心情就有点激动。从今天开始,他就是一家有限公司的老板了。就连保险公司那些大佬看到他,也要喊一声“尹总”。他想起刚才在人民银行,发证的干部告诉他,目前保险中介公司的设立门槛很低,但是明年国家就要设立独立的保险监督机关,到时候牌照政策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变化,所以,他算赶了政策末班车。尹古声觉得自己很幸运,同时心里慨叹世事变化之快。如果大半年前没有做出创业的决定,现在他还是一个天天为生计奔波的业务员。这么一想,尹古声就觉得下定决心多么重要。

尹古声在路上信步走着,因为心情好,也不想坐车。穿过一条马路,他突然发现一个牌楼很眼熟,停步一看,原来走到了儿子和外甥就读的学校门口。他看了一下表,刚过中午12点,应该是学校的午休时间。尹古声原地打了个转,决定进去走一趟。

最近大半个月,门店和申办公司的事情让他忙得像陀螺,尹霜这几周也没回家,所以一直没机会和他说上话。但是,和外甥谈话这件事始终得做,今天这个机会正好。

这是一所大专和技校合一的地方学校,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虽说办学质量一般,但是字号很老,关键是入读的门槛很低。大同差点初中毕不了业的时候,一个老乡建议尹古声把儿子送到这里来上学,说念完附属的技校可以升读大专,而且学校气氛活跃,十分适合有自主思想的学生。当时,尹古声觉得也没太多选择,就信了那个老乡的话。直到儿子入学以后,他才明白所谓的气氛活跃其实是管理松散。不过,这类三流院校的办学理念都大同小异,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管理太严,势必影响生源。就像那位黄老师说的,会来这里上学的学生,你能对他有什么期待呢?事实上,家长也对他们的孩子没有多少期待。儿子在这个学校无风无浪待了几年,好歹从技校念上了大专,尹古声心里只期盼他能够拿回来一张毕业证,好帮他谋个出路。

尹古声来过学校几次,儿子尹大同在电子工程系,他是熟门熟路。尹霜是在传媒系还是广告系,他则一时间想不起来。他打算自己先找找,找不着再问人。尹古声在校园里边走边看,可能是惯性使然,走着走着就看见了电子工程系的门牌。他原本想继续向前走,但忍不住,还是走了进去。

教学楼前有一面水泥砌的宣传栏,左上角贴了一张红海报。上面写着“电子工程系94级大专毕业设计评选大赛获奖名单”,下面是一串学生以及他们作品的名字。尹谷声立时站直身。因为有些设计作品的名字很长,字就显得小,加上那海报贴得高,尹古声像一只小狗般伸手扶着水泥墙,踮起脚想看清上面的字。蓦然,他觉得身体发热,因为他看到了儿子尹大同的名字。

从电子工程系走出来,尹古声心里很高兴。

“紧急信号一键式无线通信发射器”——虽然他搞不懂儿子的毕业设计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毕竟获奖了!这小子这回出息嘛,尹古声一边走一边想。他本来想上楼到教室去,但想起现在早就下课了,如果跑到儿子的宿舍问东问西,又显得夸张,估计儿子也不会高兴。思来想去,他决定还是等大同回家再说。

尹古声迈步走着,走出很远才想起还要去找尹霜。他转了个头,因为搞不清方向,打算找人问路,这时,腰间的BP机响起来。他拿起来看,发现传呼台发来一条信息:“你爸入院,请速到第一人民医院。”后面附了来电号码。

这是怎么回事?尹古声感到纳闷。他的父亲早在十几年前就不在人世,这是发错了还是有人跟他开玩笑?

虽然心里疑惑,但是因职业习惯他还是四下张望。他一眼看到学校图书馆旁边有个电话亭,就快步走过去,拿起听筒拨号。

不一会儿,电话那边有个姑娘应答。

“你好,第一人民医院。”

“你好,”尹古声心想,这还真是医院的电话,问道,“有人给我发传呼,说我爸进医院了,我问问是怎么回事。”

“你爸叫什么名字?”

“呃……是这样的,我父亲其实……总之,他不可能在医院里。但是有人联系我说,我爸现在在你们医院。”

“你在说什么呢?是刚才联系你的吗?”

“是的,不到十分钟前,就是用这个电话打的。”

“哦,刚才是有个年轻人借用我们电话发了个传呼。”

“年轻人?”

“就是个大学生,我听到他留言说‘你爸进了医院’什么的。”

尹古声困惑地抓着头发,完全搞不明白。这时电话那头的姑娘喊了一声:“哎,你等一下,我看到他了,我喊他过来——哎,同学,你爸回电话了!”

后面那句自然是向那个学生喊的。尹古声听着觉得好笑,医院前台的那个姑娘应该是医护学校的实习生,热情是热情,但是没经验,到后面连谁是谁的爸都混淆了。

等了半分钟,电话那头传来人声。

“喂,你是李木堂的儿子吗?”

尹古声愣了一下,因为李木堂这个名字他还真知道,当然不是他远在天国的老父,而是他的一个保险客户。而且,他还觉得有个地方不对劲,但是脑子一时转不过弯。

“你好,李木堂老人进医院了吗?”

“嗯,他在街上被人撞了,你快过来吧。”

“其实,我不是他的儿子……呃,等等,你是大同吗?”

尹古声搞明白哪里不对劲了,电话对面那个人的声音,分明是他儿子尹大同的。

6

赶到医院,尹古声直接走到对应的病房,看到客户李木堂躺在床上,左脚吊着,打了石膏。尹古声整理仪容,敲了敲门。

“哎呀,古声,你真的来了。”老人闻声抬起身子,脸上挂着歉意,“怪我,老糊涂了。”

尹古声连忙上前扶着对方:“您这是怎么了?”

“本来想叫我儿子过来,竟然顺口说成了你的号码。如果不是那个小伙子告诉我,我都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真是巧呀,他刚好是你的儿子……”

“李老,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您怎么会摔倒?”

“没什么,刚才在长顺街的路口被一个行人撞了一下。”

“我还以为你被汽车撞了呢,把我吓坏了。”

“呵呵,我好好地走人行道,怎么会碰到汽车?事实上,是一个孩子跑得急……”

“孩子?是不是大同那个臭小子?!”

“大同是你儿子?当然不是他撞的,撞我的是个女孩子。你儿子把我送到了医院里。他是助人为乐。”

尹古声闻言松了口气,但还是不放心,问道:“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他看见我摔倒在地,就过来扶起我,用自行车把我送到医院,连住院的手续也帮我办好了,真是个了不起的好孩子。”

尹古声四周看了看,但是没看到大同。他问道:“那小子呢?”

李木堂老人说:“他走开了,可能是去接你了。”

“他才不会费这个心。不说他了,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没什么大不了,医生说小腿有骨折。”

“需要住院啰?”

“本来我很讨厌住院,但是医生说一定得住,那就住几天吧。”

“嗯,您好好休养,保险理赔的事您不用操心,我会处理好的。”

“哎呀,你一过来就说这事,倒像我不放心所以喊你来似的。”

“不不,这是我应该做的。而且,提早做好单证保存,会比事后收集更方便。等会儿您儿子过来对吧,我把需要的资料清单告诉他。”

“那真是劳你费心了!每个月都帮我老婆报销医疗费,现在又轮到我,你不会被公司扣奖金吧?”

尹古声想起李木堂的妻子患了慢性肾炎,需要定期到医院做透析。每次老太太去完医院,尹古声都会到李木堂家里把医疗单证收集起来,有时还会陪同老太太到医院去。这些事花费了他大量精力,但是他觉得,为了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多花点时间也是值得的。

想到这里,他回答道:“怎么会?保险本来就是为这种时刻而存在的嘛。何况,我自己开了一家中介门店,也不用听保险公司的。”

“嗯,我听你爱人说你开了一家店。”

“淑华告诉你了?”

“是的,所以今天原本打算去登门造访,没想到还没走到地方就摔跤了。”

“啊?您是在去我们店的途中受伤的?您有什么事喊我上门就好了,干吗自己跑呀?”

“没什么事,就想过去看看你的店,和你说说话。每次都麻烦你跑来跑去,我自己走一趟就不行吗?”

“但是您因此受伤,我真的很过意不去。下次有什么事,您给我打个电话我就过去。”

“古声老弟,你太小看自己了。”

“呃?”

“我是去道谢的,我老婆的事情一直麻烦你。既然是道谢,哪里有叫人家上门接受道谢的道理。”

“哎,说什么道谢,那都是我应该做的。”

“所以我说你太小看自己。做了有价值的事,就应该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道谢。”老人李木堂摇晃着吊在半空的小腿,很认真地说,“还有,我觉得你不用每一次都亲自上门,偶尔也要让我们做顾客的自己跑跑腿。这和养孩子是一个道理,事无巨细都包办、代替,客户反而会不珍惜你的劳动哦。”

尹古声闻言一呆,他想起儿子尹大同也说过类似的话。这个建议也许真的有道理,他暗地里想,有时候越是端着,越是能吸引人。但他没打算和客户讨论这种问题,他伸手扶着李木堂的肩膀,让他躺下来。

“是淑华告诉您地址的吗?亏您能找得到。”

“其实我走错路了。”老人家自嘲地笑起来,“我差点走到了你家里,幸好你的小儿子给我指了路。”

“小儿子?”

“有个孩子在家,不是你的小儿子吗?”

尹古声“哦”了一声,心想可能是尹霜回家了,回答道:“那个是我的外甥,寄住在我家里。”

“原来是外甥,就是那孩子告诉我怎么走的。”

尹古声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问道:“他让你往长顺街走?”

“是呀。”老人点头。

尹古声心里有点纳闷。从李木堂家到保险门店会经过长顺街,但是如果是从尹古声家里出发到门店,长顺街就不是必经之路了,虽然也能到,但是会绕路。

估计是尹霜不熟悉路——但是既然不认路,为什么要胡乱给别人指路呢?而且,对方是一个腿脚不灵便的老人,又是自己舅舅的客户,他就不能陪着走一趟吗?尹古声这么想着,心里对尹霜感到不满,忍不住把李木堂摔倒受伤这件事记到他头上。如果不是他乱指路,就不会有这宗理赔案。尹古声又想到了事故追偿的问题。

“对了,那个撞倒您的女孩子,就这么跑掉了吗?您认不认得她的样子?”

“她从后面撞了我,然后急忙走了,我没看清楚她。”

“真是太过分了!”

“是我自己没站稳,也不怪她。”老人停了停,正容说,“但是,一旦有了对比,你儿子救助的行为,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我真的很感谢他,如果不是他路过,我还不知道要在水泥地上躺多久呢——果然是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儿子。”

尹古声听着这话很高兴,说道:“那小子上哪儿去了?肯定是知道我要来,所以躲起来了。”

“你要不要出去找找他?”

“不用,不用,找他干什么?”

老人定神望着尹古声,又笑了笑:“你们父子俩果然很像。”

“哎,哪里像了……”

“口上说话不好听,但是心里惦记着对方。我问他关于你的事,他也是不愿意多说。”

尹古声轻“哼”了一下:“他是没兴趣说。”他本来想说儿子看不起他,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但是知道我是你的客户之前,他可是说个不停的哦。”

“呃,说什么?”

“说你呀。他说他爸在学用一种新电器,但是脑瓜笨得很,用不好,最后还是要他画成图形,一步一步对照着来用。”

尹古声呆了一下:“什么新电器?”

“叫作电子脑什么的,说是能够自动算数。”

尹古声心里一震,想起妻子邓淑华给自己的电脑操作指南,难道那本小册子是儿子写的吗?

老人又道:“他还说了很多保险的事。”

“保险?”

“嗯,他问我有没有办理保险,我说有,他说那就不用担心了。然后他又向我解释了许多保险条款的问题。我当时还奇怪,这孩子怎么会这么了解保险。原来他是你的儿子,这就不足为奇了。”

尹古声惊讶得说不出话。

“那小子……他还说了什么?”

老人侧头想了想,“啊”了一声:“对了,他说要送我一个平安钟。”

“平安钟?”

“他发明了一个机器,像盒子那么大。”老人伸手,在空中画出一个四方形,“可以随时随地带着,如果发生了意外事故,譬如说像我今天在外面摔倒了,只要按一下按钮,可以立刻通知到想通知的人。当然在家里也一样,有什么事按一下,就不用打电话了。他说,这个机器是为了老人家的平安而设计的,所以叫平安钟。真是个厉害又贴心的发明!”

尹古声心里翻腾着某种情绪,他想起儿子毕业设计作品的名字——紧急信号一键式无线通信发射器,难道说的就是这个东西吗?

帮助老人及时联系亲人的平安钟?他完全没想到儿子会设计这种东西……

尹古声发怔的时候,身后传来细微的声响。他回过头,看到儿子尹大同站在门外,有点尴尬地别过头。

“哎,你跑哪里去了,怎么能把老人家一个人丢下……”

尹古声有点不知说什么好,因为他不知道儿子刚才在门外听到了多少话。

老人开口说:“古声。”

“啊,您说。”

老人打了个哈欠:“我有点累,想睡一会儿,你和大同能不能到外面说话?”

7

父子两人顺着医院病房的走廊走到后面的楼梯间。尹古声本来想掏出烟来抽,但看到楼梯间里有几个保洁工坐在楼梯的阶梯上聊天,他就把烟收起来了。

但是那几个保洁工看到有人来,立刻站起来,向外走。

尹古声说:“不好意思啊。”

保洁工们没有回应,鱼贯走出楼梯间。有两人走过尹古声身旁时,他听见她们在低声说话:“人家现在身份不一样了,哪里会理我们?”另一个狠狠地说:“那也不能比以前还苛刻呀,人怎么能这么坏!”

保洁工走了以后,尹古声就点了根烟。大同靠着墙,不说话。尹古声想了想,把烟盒递过去。

大同讶然张嘴,看着父亲。尹古声说:“你早就满18岁了,要抽就抽吧。你在学校里抽,我还不是管不着。”

大同用脚尖踢了踢墙脚,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尹古声把火机伸过去,大同缩着脖子靠近父亲。父子俩吐了几口烟,尹古声把烟灰弹进楼梯间的垃圾桶里。他一只手拿着烟抽,另一只手里拿着那张保险中介公司的许可证,小心不让烟灰沾到。

“那是什么?”儿子尹大同开口问。

“保险中介公司的牌照批下来了,不过,你也没兴趣。”

大同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说:“我没想到那个爷爷是你的保险客户。”

“知道就不帮人家了?”

“啧,怎么可能……”

“是在长顺街碰见的吗?你怎么跑那里去了?”

“今天毕业设计答辩完了,上街买点东西。”

“买什么呢?”

“给妈买点东西。”

“就你一个人?”

“呃……我一个人骑自行车去的。”

“因为看到老人家摔倒在地,所以就把他送到医院里吗?”

“总不能让他就这样躺在路上吧,也没有其他人去帮忙。”

尹古声点点头:“你做得对。”过了一秒钟,又补充,“做得很好。”

父子俩又静默了一阵,尹古声开口说:“今天是毕业答辩?”

“嗯,已经通过了。”

“还拿了奖吧。”

“嗯?”大同抬头看着父亲。

尹古声望着旁边:“今天事情都赶在一起了。中午的时候我去了你们学校一趟,刚好看到你们系贴出来的获奖名单。不错呀,你妈知道得高兴坏了。”

“只是撞大运而已……你去学校找我吗?”

“不是,是去找你弟,谈谈他最近上课的事。”

“哦……”

“不过没见到他,你的信息就来了。”

尹古声看儿子不说话,就把话题拉回毕业设计上。

“你的作品叫作‘紧急发射器’?是不是就是你和李老说的那个平安钟?”

大同点点头:“紧急信号一键式无线通信发射器。其实是很简单的东西,有事的时候按一下,就可以联系对应的人,相当于一键拨号的功能,只不过加了个紧急事故的噱头。”

尹古声说:“但是创意很厉害,你不是说设计最关键的是前瞻性吗?”

大同停了停,小声说:“爸,抱歉。”

“抱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