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臣立即响应。

“谢贵妃为谢氏嫡女,家世清贵,淑逸闲华,陪伴圣上于微时,与圣上同甘共苦,不辞劳苦。”

“爱女远嫁,贵妃该是何等伤痛?”

大臣默契地不再提起福康公主、朱氏这个尴尬敏感的话题,七嘴八舌地夸赞谢贵妃,同时暗示皇帝:他们追随李家左右,对前朝没有一丝留恋!

宰相郑瑜一直沉默着没开口,等众人夸了两轮,方趋步上前。

“圣上,当年谢家举族助圣上夺回魏郡,如今谢家满门壮烈,秦王为陛下开疆拓土,身受重伤,七公主为圣上的大业自愿代嫁,即将远嫁和亲……”

他顿了一下。

“臣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能长久无母。”

话音未落,大臣们瞠目结舌。

李德没有做声,目光从郑瑜脸上扫过,最后落到了瑶英脸上。

原来如此。

她并不是无所求,而是以退为进。

李德道:“谢贵妃多病……”

郑瑜拱手道:“圣上,公主愿意下嫁,叶鲁部落便主动出兵助我魏军收复凉州,若是七公主以嫡出公主的身份下嫁,叶鲁酋长岂不是愈发对圣上感恩戴德?谢贵妃多病,宫中内务可由其他几位贵妃协理。”

言下之意,皇后只是个虚名,更重要的是李瑶英成了嫡出公主,朝廷可以狮子大开口。

至于谢贵妃,既然痴傻,让她担一个皇后的虚名又能如何?

况且,当年李德许诺和谢家共富贵,如今谢家已经死绝了,李德也该补偿一下谢氏母子。

至于李仲虔因此成为嫡子、会不会和李玄贞争位,众人并不担心,瞎子都知道太子的地位有多么稳固。

礼部官员立马附议。

其他大臣迟疑了一下,跟着附议。

李德思索了片刻。

他永远理智而现实,谢满愿已经痴傻,李仲虔身负重伤,李瑶英远嫁……他刚刚以朱绿芸敲打警醒众臣,让众臣恐惧不安,这个时候,不能再让他们寒心。

李德心计飞转,很快做出决定:“传敕中书、门下,册封谢贵妃为皇后,七公主为文昭公主,和亲叶鲁部。”

众臣悄悄松口气,山呼万岁。

圣上愿意册封谢贵妃为后,说明暂时不会对他们这些老臣来一个狡兔死、走狗烹。

李德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眯了眯眼睛。

看来朝中有很多同情谢家的人,他必须注意分寸。

正待起驾,跪在地上的瑶英突然再度下拜,朗声道:“圣上,儿想起一事,请求圣上允诺。”

李德脸色微沉。

瑶英面不改色地道:“儿刚才思及舅父,心中沉痛不已。舅父为圣上鞍前马后,呕心沥血,谢家满门赤胆忠心,可怜外祖家代代忠良,却血脉断绝,未得善终……儿即将远嫁,想起谢家连个祭扫供饭的后人都没有,心中着实难安。”

“儿私以为,朝廷不可使忠良无后,不可让天下仰慕谢家的仁人志士寒心。”

她直视着李德,迎着皇帝淡漠的视线,一字一字地道:“儿的胞兄仲虔幼时受舅父教导,在谢家长大,承袭谢家训教,儿愿为圣上尽忠,胞兄亦愿为圣上分忧,儿请册立胞兄为谢家嗣子,承继谢家香烟,不使谢家绝后,让天下忠良之士感沐圣上恩德。”

言罢,瑶英伏首下拜。

殿中众人怔怔地望着她,犹如被人当头锤了几下,脑子里嗡嗡直响。

关中已经恢复安宁,日益繁荣。

他们纵情享乐,歌舞升平,而谢家只剩下那一座座荒草萋萋的坟冢。

“圣上,臣附议。”

郑瑜跪地。

其他人一个跟着一个跪地。

既然李仲虔威胁太子李玄贞的地位,谢贵妃又成了皇后,而谢家断了血脉,不如就让李仲虔过继到谢家门下。

既是延续谢家这个在百姓心中崇高无比的姓氏,避免皇子争位、朝堂动荡,也是保李仲虔一命。

李德坐在榻上,看着在群臣一声接一声的附议声中一动不动、沉着而坚定的瑶英,恍惚了片刻。

怪不得她那天来见他时会说那些话。

怪不得她刚才说无所求。

原来如此。

七娘根本没打算和他交易,他利用七娘威慑群臣、彻底解决朱绿芸这个祸患,七娘顺势而为,为她的母亲和兄长谋求一线生机。

先慷慨主动代嫁,提起谢家情分,再在群臣急需缓和气氛的时候煽动他们推举谢贵妃为皇后,最后提出过继李仲虔,每一步都算好了。

朝中大臣不会无缘无故帮她,这些人中,哪些和她私底下达成了盟约?

郑宰相可不是个会仗义执言的人。

他一直没把这个女儿当回事。

没想到竟然轻看了她。

真可惜啊,她是谢满愿的女儿。

若是唐盈所生,倒不失是李玄贞的左膀右臂。

李德摆摆手:“准奏。”

群臣叩拜不迭。

李德不想再看到李瑶英,起身还席。

裴都督没有跟上,扶起瑶英,关切地道:“公主,某送你回去?”

瑶英摇摇头,谢过裴都督,出了内殿。

谢青在外面等着她:“公主,金吾卫已经制住荣妃了。”

瑶英颔首。

她只向李德要求惩治荣妃、善待谢贵妃,因为她知道自己处于弱势,李德未必会遵守诺言,提再多要求也没用。

他连知己谢无量都骗,何况她呢?

所以她今天陪李德演一场父慈女孝的戏码,然后当众找他讨要报酬,让他没有反悔的余地。

从今天起,李仲虔不再是他的儿子。

阿兄自由了。

第29章 出嫁

高台之上一片狼藉。

秘书少监故意以和亲恐吓命妇内眷,在场的宫眷们也受了不小的惊吓。

直到台下传来叶鲁部吵吵嚷嚷的哄然大笑声,得知李德已经册封七公主为文昭公主、出降叶鲁部,她们才如释重负地松口气。

刚刚缓过神,一伙金吾卫忽然直冲上二楼,按住了正和宫女窃窃私语的荣妃。

几名内侍上前,请众位官眷回避。

官眷们巴不得早一点离开是非地,利索地爬起身,不一会儿就从飞阁挪去了另一座阁楼。

凉台上只剩下后宫妃嫔、皇子内眷和李氏宗妇。

荣妃大怒,厉声呵斥。

妃嫔们面面相觑,太子妃郑璧玉蹙眉,站了起来。

金吾卫朝众人拱手,道:“圣上口谕,荣妃殿下心思歹毒,阴谋毒害谢贵妃,证据确凿,着我等捉拿问罪。”

众人一片哗然。

这时,楼梯处传来声响,文昭公主李瑶英在扈从的簇拥中登上高台,一步一步走到荣妃面前。

众人惶惶不安地看着她。

瑶英俯视着荣妃,一言不发。

荣妃大叫着挣扎起来:“你陷害本宫!本宫没有毒害谢氏!本宫要见圣上!”

阉奴发出一声清喝:“圣上已册封谢贵妃为皇后,你得尊称皇后为皇后殿下。”

荣妃脸色青白。

瑶英淡淡地道:“我知道你不会认罪。”

她扫一眼金吾卫。

两人抱拳应喏,走下高台,不一会儿扯着两个中年妇人上了凉台。

中年妇人噗通两声跪在荣妃面前,抖如筛糠。

其中一个哭着道:“奴是李家世仆,十多年前认识了荣妃,荣妃身份低微,私下里常常怨恨谢家。十五年前,先皇后没了,谢贵妃……不,皇后殿下忧郁成疾,时常用药。荣妃假意照顾皇后,瞒着大公子给皇后用了婆罗门药,被奴撞破以后,荣妃骗奴说婆罗门药具有安神之效,不是害人的东西,奴怕被荣妃杀人灭口,不敢声张,又见皇后并无中毒迹象,信以为真,没有去告发荣妃。”

她哭着说完,另一个妇人哆哆嗦嗦着接了下去:“奴是荣妃的侍婢,荣妃用来毒害皇后的婆罗门药就是奴从胡人那里买来的。那药确实有安神之效,不过这药损伤极大,不能多用……皇后每日服用此药,没几个月就神思恍惚、疯疯癫癫,后来连秦王都认不得了……奴心中不安,劝荣妃收手,可是荣妃总说谢家人死绝了才好,这样就没人讥笑她是奴婢出身……”

妃嫔们认出两个妇人是荣妃的宫女,皱起眉头,看着荣妃的目光满是嫌恶鄙夷。

荣妃面皮紫涨:“胡言乱语!血口喷人!”

瑶英没有理会她,看向众位妃嫔,眼神清冽:“荣妃毒害我阿母,人证物证俱在。身为人子,岂能坐视此等小人毒害我母?”

不等在座的众位妃嫔开口撇清自己,她叫来宫中掌掖庭事务的女官。

“按律该如何惩治?”

女官声音响亮:“荣妃身为婢子、庶妃,毒害旧主、主母,阴险恶毒,丧尽天良,按律,当先斩手,再投入廷狱治罪。”

她话音落下,金吾卫立即拔刀,雪亮寒光一闪而过,鲜血喷涌而出。

霎时,惊叫声四起。

荣妃眼球突出,一脸不敢置信的惊惶茫然,呆了一呆后才意识到剧痛,撕心裂肺地大叫了几声,被金吾卫拖了下去。

地上一道长长的血痕。

贵妃们看着血痕尽头处那只跌落在地毯上的血淋淋的右手,脸色发白,浑身发软,瘫倒在坐席上。

七公主居然当真让人砍了荣妃的手!

瑶英立在众人跟前,环视一圈,荣妃的血溅了她一身,血珠顺着遍地洒金十二幅石榴红裙滴滴答答往下淌。

她曾经最怕见血,此刻却不能露出一丝怯懦迟疑。

“皇后多病,不能料理宫务,宫中潮湿,皇后以后会移居离宫佛寺修养。”瑶英目光从众位妃嫔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到了薛贵妃脸上,“我已经禀明圣上,凤印暂由薛贵妃代为掌管,此后六宫宫务多劳薛贵妃操持。”

薛贵妃一脸惊讶。

其他妃嫔和她一样震惊,尔后反应过来,脸上露出嫉妒愤恨之色:谢皇后不能理事,又搬出太极宫,凤印交给薛贵妃掌管,薛贵妃不就等于成了掌握实权的副后?

薛贵妃也反应了过来,颤动的面皮下是掩饰不住的惊喜。

瑶英转身离开。

她已经派人将谢满愿送去离宫佛寺,那里环境清幽,远离是非,护卫奴仆都是荆南谢家的忠仆,谢满愿住在那里很安全。

副后的人选也是她精心挑选的。

薛贵妃是李德部下之女,嫁给李德前曾先后嫁过两次,还生了一儿一女,后宫之中只有她不可能成为皇后。

她为人厚道,处事公正,又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不可能被册封为皇后,必须借着谢满愿的皇后之名威慑其他妃嫔,自然不敢怠慢谢满愿,是最合适的副后人选。

这也是李德想看到的,他一直提防着世家出身的妃嫔,无所依傍的薛贵妃管理后宫,他更放心。

台下的宴会仍然一派和乐,笑语喧哗,觥筹交错。

瑶英敛裙,从廊柱后的阁道退出大殿,忽然感觉到一道锋利如刀的视线在自己身上打转,心头一凛,余光扫了过去。

正好和对方四目相对。

那是一个辫发披肩,身穿圆领团花番客锦袍的异族男人,高鼻深目,肩宽体壮,一边漫不经心地喝酒,一边凝眸打量她。

就像在打量猎物。

烛火照耀下,他深邃的双眸似乎泛着淡淡的金色。

瑶英立刻收回视线,加快脚步走出大殿,心底隐约有种不安在翻腾涌动。

谢青跟在她身后,道:“那人是叶鲁酋长的儿子。”

瑶英闭了闭眼睛,手心冰凉。

叶鲁酋长年老,他的几个儿子正值壮年。

她疾步走下长阶,斜刺里一道人影闪过,一只粗糙的大手伸了过来,紧紧攥住了她的手。

瑶英抬起头。

李玄贞抓着她的手,咬牙切齿:“芸娘在哪儿?”

月华倾洒而下,笼在瑶英仰起的秀丽面孔上。

李玄贞怒视着她,突然一怔。

瑶英面色平静,月色下双眸幽黑如深潭,如凝脂的脸颊上零落洒了几点殷红的血珠。

血痕艳丽,更衬得肌肤胜雪。

仿佛浓雾缭绕中怒放的花朵,朦朦胧胧中舒展开婀娜的身姿。

清丽。

明艳。

还带了几分妖媚。

李玄贞手指颤了颤。

瑶英冷冷地道:“太子该去问圣上,抓走朱绿芸的人不是我。”

李玄贞低头看着她,凤眼斜挑,眸光阴郁:“七妹好算计,和我交易在先,又和圣上交易在后。”

瑶英微微一笑:“长兄,叶鲁部这样的胡族部落不会对魏朝忠心耿耿,即使和魏朝联姻,他们还是随时可能叛乱,我代替朱绿芸和亲,这一去凶多吉少,当然要趁机找圣上讨要些报酬。”

她挣开李玄贞的手。

“你我的交易是由我主动提出代嫁,如今赐婚旨意已下,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我没有任何失约之举,不是吗?”

瑶英知道,东宫不敢泄露他们之间的交易。

所以,她不如将这桩交易利用到极致。

李玄贞松开手指。

瑶英从他身边走了过去。

身后传来李玄贞的声音:“七妹,在你和叶鲁酋长成婚之前,我不会让你见李仲虔。”

瑶英脚步一停,背对着自己的长兄。

“李玄贞,我早就知道会如此。”

当初交易的时候魏明暗示过,只允许她派人确认李仲虔还活着,不许她和李仲虔见面。

她和阿兄最后一次见面是送他出征的时候,阿兄带走了她给他买的新马鞍,对着她挥了挥金锤,英姿勃发。

这样也好,见了面也不过是徒增伤悲。

瑶英笑了笑,没有回头去祈求李玄贞,一步步走远。

身后脚步声响,李玄贞高大的身影追了过来,再次攥住她的手,拽得她整个人翻过身去。

他看着瑶英,眼底比夜色还深沉:“七妹,你后悔吗?”

瑶英眼神示意准备拔刀的谢青,让他不必上前,抬起头,望着李玄贞:“太子殿下,我不后悔。”

她停顿了一会儿,轻声道:“我只后悔当初在赤壁见到你的时候,以为你是个锄强扶弱的好人,长生哥哥。”

李玄贞仿佛被什么刺痛到了,神情陡然变得狰狞。

“我说过,别那样叫我!”

瑶英轻笑,一点一点掰开李玄贞冰凉的手指:“殿下放心,我以后不会再提这个名字。六年前,我认识的杨长生已经死了。”

她轻拂衣袖,转身离开。

李玄贞留在原地,手指深深掐进掌心。

中书省连夜拟好册封诏书,朝中官员和叶鲁部讨价还价,就叶鲁部出多少骑兵、什么时候发嫁吵了几天,叶鲁部很快妥协,言称只要七公主下嫁,他们可以让步。

没几日,赐婚旨意正式颁布。

之前为福康公主准备的嫁妆全都成了瑶英的陪嫁,因瑶英现在是嫡出公主,朝廷想笼络叶鲁部,李德下旨妆奁加厚几分,郑璧玉和薛贵妃负责料理。

瑶英没有过问嫁妆的事,只要求郑璧玉帮她找一些会说胡语的胡婢。

“草原上语言不通,突厥语之下又有各种不同的部族语言,多找几个说胡语的胡婢,告诉她们,若愿意随我去叶鲁部,从此以后她们就是良家子。”

宫中和世家豢养的胡婢都是女奴,身份卑贱,一辈子都不能摆脱贱籍。

郑璧玉道:“她们既是女奴,只能听从命令,何必为她们脱籍?”

瑶英没有多做解释。

侍女春如等人听说她打算带胡婢去和亲,跪求也带上她们:“公主怎么不带上我们,却要带那些低贱的胡婢?”

瑶英叹口气。

因为她也不知道自己嫁去叶鲁部以后会遭遇什么。

即使她身为大魏公主,当叶鲁部被其他部落吞并时,她也不过是其他部落的战利品罢了。

她护不住自己的侍女,何必带她们和她一道踏上不归之路?

胡婢被胡商掳掠贩卖为奴,其中不少人思念家乡,想回到故土,奈何地位卑贱,不能脱籍,如果她非要带几个婢女去叶鲁部,不如挑几个胡婢。

各取所需。

春如几人哭得肝肠寸断。

瑶英没有心软。

两天后,郑璧玉派人将挑好的胡婢送到王府,个个模样清秀,手脚麻利,其中年纪最小的两个一个叫塔丽,一个叫阿依。

瑶英一一问询,确认她们都是为摆脱女奴身份、回到家乡主动要求随她远嫁的,命长史收拾房屋给她们住下。

大婚之前,叶鲁酋长亲自率兵出征,扬言要以阿史那氏的头颅敬献大魏。

魏朝成功和诸胡部落结盟。

有诸胡部落的铁骑帮助,魏军势如破竹,两个月内先后收复会州、鄯州,奸敌两万,救回大批被俘虏为奴的汉人,盘踞在凉州的几个胡族部落望风而逃。

又半个月,叶鲁酋长诛杀何氏首领,将何氏首级送回长安,要求魏朝兑现诺言。

礼部定下了婚期。

郑璧玉告诉瑶英:虽然叶鲁酋长还在征战,大婚仍然如期举行,叶鲁酋长的儿子会带着她去叶鲁部的驻地,等叶鲁酋长回牙帐,再以叶鲁部的风俗完成婚礼。

瑶英平静地点点头。

她整理好所有账册书目,交给管家。

这些年积攒的银钱一部分用来打点朝中大臣了,所以那晚同情谢家的大臣才会以情势逼迫李德答应将李仲虔过继给谢家。

剩下的瑶英已经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田产家宅书铺这些,也都有忠仆打理。

等李仲虔回来,谢家一切都井井有条,不会让他太烦心。

婚期越来越近,瑶英去了一趟离宫。

她怕谢满愿伤心,最近一段时间没有来见谢满愿,谢满愿已经认不出她了。

离宫栽了不少银杏树,已是初秋时候,金黄的叶片纷纷飘落下来,洒满整个庭院。

宫女、内侍陪着谢满愿在树下捡银杏叶子。

谢满愿满面笑容,高兴地道:“二郎,七娘,多捡些,娘教你们做银杏汤。”

宫女内侍笑着应是。

瑶英站在曲廊深处,看了很久,转身离开佛寺。

回到王府,长史刚从东都回来,抹了抹眼角,道:“二郎的伤好了很多,不过还是不能起身。”

南楚人擅用毒,李仲虔中毒太深,苏醒之后意识昏沉,坐都坐不起来。

魏明把他安置在东都,瑶英派谢家家将去东都守着他,等她出嫁,魏明放人,家将会送李仲虔回荆南。

瑶英问长史:“阿兄认得人了吗?”

长史眼圈通红:“二郎时睡时醒,有时候一睡就是两三天,我守了他几天,他没认出我。”

瑶英坐着出了一会儿神,道:“等阿兄好些了,别和他说我远嫁的事,他现在受了伤,连床都下不了,告诉他,他暴躁起来,还怎么养伤?”

长史点头应下,“公主……等二郎好了呢?”

等李仲虔清醒了,发现瑶英一直不去看他,肯定会怀疑。

瑶英坐在窗前,合上账本:“能瞒多久瞒多久。告诉阿兄,他是我唯一的指望,他得好好的。”

长史哭着点头。

转眼就到了发嫁的日子。

瑶英钿钗襢衣,被宫女妆扮得粉光脂艳,在李德和文武百官的注视中,由谢青搀扶着登上一辆装饰金箔玉璧的豪华马车。

谢青执意跟随瑶英去叶鲁部。

“我志不在建功立业,只愿追随公主,护卫公主,追随公主至天涯海角。”

瑶英劝他留下。

谢青头一次露出愤慨的表情:“公主瞧不起我的志向?士为知己者死,我谢青就当不得忠义之士吗?”

瑶英无奈,知道即使打发他走、他还是会偷偷跟出玉门关,只得点头让他留下。

钦天监定的婚期,正好是个明媚晴朗的秋日,天清气朗,鹤冲云霄。

马车从宫门前出发,缓缓驶出长街。

骑马跟在马车旁的谢青忽然敲了敲车窗:“公主,您看。”

瑶英被满头珠翠、步摇压得抬不起头,正靠坐着发怔,听到声响,掀起纱帘一角往外看。

她愣住了。

长街两旁站满了人,男女老少,黄发垂髫,有衣着鲜丽的富家少年,也有衣衫褴褛的穷苦百姓。

他们站在长街畔,从皇宫一直延伸到宫门外,黑压压一大片,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头。

有寒门出身、受过瑶英恩惠的朝中官员、芝麻小吏。

有昔日骑马追逐瑶英的纨绔少年。

有瑶英一次次顺手解救的平民百姓。

有饥荒时从谢家粥棚里讨过粥饭的灾民。

有因瑶英的出手相助而逃过为奴命运的女子。

他们没有欢呼,没有跟着喧天的欢快鼓乐声踏歌起舞,静静地站在那里,目送马车远去,神情凝重,眼中含泪。

瑶英泪盈于睫,朝着众人挥了挥手。

不止一个人问过她:为什么要出手救不相干的人?

这世上有英雄豪杰。

有很多忘恩负义的歹毒之人。

更多的是普通人,有自己的私心,会懦弱胆怯,会自私自利,但也会感恩知报、守望相助的普通人。

瑶英也是个普通人,一个在乱世中求生的人,她曾和流民一起逃难,曾在危难之时被素昧平生的流民救下,曾被真诚以待,也想以自己的真诚待人。

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为什么要见死不救?

眼前这些活生生站在她面前的百姓,就是她的回答。

沿路都有金吾卫戍守,百姓看不清马车里的情景,但还是有人眼尖地捕捉到瑶英轻轻挥动的那只手。

一个老妇人哭着叫出了声:“七公主,珍重啊!”

弱质少女,远嫁异乡,一定要珍重啊!

这一声喊出来,犹如冷水溅进油锅,轰轰烈烈地炸出一片巨大的声浪。

“七公主,珍重!”

一个个人喊出了声。

一个个人对着马车跪了下去。

所有人都望着马车,一遍遍地道:“七公主,珍重!”

他们想不出其他的祝福,只求七公主平平安安。

秦非、裴都督等人身着铠甲,护送马车驶出城门。

喧闹声、哭声、喊声、叫声汇成一股洪流,席卷而来,刚刚消退了几分,不一会儿,又掀起一波气势滔天的巨浪。

裴都督回头看一眼马车。

瑶英始终没有露面,只伸出一只纤纤素手轻轻挥动。

裴都督心弦震动,忽然想起郑宰相率领群臣在宫门前送别七公主时念的那句诗:

大魏公主出和亲,一身可抵百万兵。

第30章 劫人

以薛贵妃、郑璧玉为首的宫妃女眷立在夹墙之上,目送那一乘镶金马车在玄衣甲士的簇拥中消失在西边天际处。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宫妃们心中伤感,默然凝望。

郑璧玉收回目光,转身离开人群,问侍女:“福康公主今天怎么没来为文昭公主送行?”

侍女小声道:“殿下,福康公主病了。”

郑璧玉冷笑了一声,“去公主府。”

公主府长史不敢让郑璧玉一行人进门:“殿下,公主病了,不能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