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屋子里的气氛就不同了,空气迅速生温,很快就到了仿佛要燃烧起来的边缘。

如初坐在喜床边缘,掩在宽袍大袖中的手紧紧握着,紧张得恨不得立即逃掉。戚继光那灼热的目光令她有无处躲避之感。其实她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也很期待,只是不明白到了关键时刻为什么想退缩。她想嫁人,想嫁给小光,如今一切都如意了,她居然害怕起来。

太没出息了,丢穿越女的脸哪。那种事……她虽然没有亲身试验过,但毕竟听说过、看到过、甚至听别人讨论过,怎么着也比处男小光有经验吧?现在怎么能这么不镇定呢?这可是大日子,她要正式成为女人了。勇敢点,胡如初,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定要好好表现,这可关乎着你后半辈子的性福呀。

啊~~~他走过来了!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眼见戚继光慢慢走近,眼神灼灼,就像猛兽接近猎物似的,如初尽管提醒自己要坦率对视,甚至做点什么挑逗媚人的眼神,结果……却低下头去,露出后颈一大片雪白,令戚继光本就跳得像擂鼓的心几乎冲破胸腔。

“如初,你真是美丽。”戚继光弯下身子,捧着如初的脸,修长有力、布满旧茧的手掌轻轻抚摸着她的脸,喃喃地、重复地说着,似乎才从梦中醒来般。

而当他看到心上人的眼皮跳动着,脸颊上浮上醉人的粉红,再也克制不住,俯头吻了下去,顺势把如初压倒在了床上。

自从成功订亲,他们就再没见过,刻骨的相思几乎把他烧为灰烬,如果不是想着会拥有她,他几乎忍耐不住。渴想了她这么久,之前总是处于崩溃边缘的理智在这一刻全数放纵。

一碰到她的嘴唇,他饥渴的舌尖就迫使她张开樱唇,不管她半真半假的挣扎,以炽热的吻攫取她所有的意志,直到她本能的抵抗消失。在一阵几乎令人心跳停止的时刻过后,他感觉全身都热了起来,其温度足以烧掉身上的衣服,所以他迅速褪掉了外袍。

从没有一刻他这样清楚自己的想法,他想将她全面占有,完全地吞噬掉。而她欲拒还迎地在挣扎中发出一声轻吟,整个人却陷入他的怀中。

翻滚中,如初被头上的钗环硌了一下,痛哼了一声。也只是在此时,两人的唇才稍微分开,急促地喘着,戚继光的手更是快速把如初头上、身上碍事的东西全部除掉。

“小光……”如初不知道为什么会叫他,而且声音中充满柔弱的哀求,“停下……我们说会儿话好不好?”

“现在让我停,真是难为死我。”戚继光浓密睫毛下深黑的眼睛充满热情,觉得如初长长的秀发凌乱地披散在肩膀上,手不安地搁在肚兜的上端的羞涩模样更加诱人,再度吻了下去。

感觉身上最后的阻隔也被撤掉,感觉那双灼热发烫的手在身上游移,带去一团团野火,如初发出一声屈服的叹息,双手勾住戚继光的脖子,在他高亢的喘息声中,完全放弃了事先设计好的女方主动计划。

将来一定有机会反攻的。她安慰着自己。望着他那被海风和烈日锻造成的古铜色皮肤,还有他宽阔的肩膀与胸肌显出优美的体形,完全融化了。

有些事不用别人教导也自然就懂得,那是人类的本能,所以如初担心小光“不会”是完全多余的。第二天早上她躺在床上起不了身时才知道,某光不仅“会”,而且是很会。

第三回 拜见长辈

拜威猛新郎所赐,如初的早请安迟到了。

“大少奶奶干脆中午再过来多好,顺便一起吃晌午了。”戚家两个丫头中的一个咕哝了一句。其实哪有那么夸张,不过是晚了半个时辰,离中午还远得很呢。

如初连这个丫鬟的名字都不知道,但想必是白凝若的拥趸吧,所以对她很不友好。不过她早有心理准备,因此也不太介意。倒是戚夫人骂了一句,“谁让你说话的?也太没规矩了。咱们戚家虽然贫寒,却到底是官宦世家,老爷再世时也是文武双全的,怎可胡来?”

那丫头一听,立即跪下认错。

如初低眉垂目地站在一边,心知这番话其实是说给她听的,下马威呀。恨只恨古代重男轻女,戚老太太只疼孙子不疼孙媳妇。她和小光是一起来的,小光没事,一进堂屋就被戚老太太拉到身边坐着,嘘寒问暖,可她就只能站在下首,给长辈敬茶,给弟弟妹妹和有数的几个下人发红包,现在还被数落。

昨天晚上又疼又累的是她好不好?那个尽情欢乐、今天早上还神采奕奕的人倒被安慰。切,戚家的种子流失一点有什么关系,说不定已经在她肚子里成馅了,生出来还不是姓戚?

如初暗暗腹诽着,打算一会儿回屋好好修理某人,发泄自己的一腔委屈。现在嘛,在旁人面前要给男人面子。别看她胡如初嫁人前闺誉不好,喜欢四处跑,但嫁人后一定会是个好老婆。哼,不信大家走着瞧!

“算啦,新媳妇呢,在家又是娇生惯养的,难免有个不周到。”戚继光怕如初受委屈,滚在老太太怀里撒娇,老太太就受不得了,出来圆场道,“咱们家如意别的本事没有,背家规到是顺溜,回头教教你大嫂子也就得了。”

戚如意在一边应了,偷眼看了看如初,只觉得这个嫂子行为举止与众不同,虽然一直低着头做恭顺温柔状,但骨子里那种自信与傲气是掩饰不住的,怪不得母亲不喜欢她。

不过,她倒觉得挺有意思的。之前那个一向刚强的大哥为了她寻死觅活的,她想想都觉得羡慕。将来要是有别的男子能对她这样……

这丫头正值豆蔻年华,自己走小心思去了。可如初见戚如意嗯了一声后就不言语了,以为又是一个白派死硬分子,不禁感觉头又大了一号。再看戚继美,一年不见,已经变成了潇洒少年郎,颇有当年卫学中戚继光的模样,就是稍嫌文秀些,也更一本正经。

这一个……也是不太乐意接受她的吧?唉,她的为人妻之路还真难走呀。

戚老太太既然说了话,戚夫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温言教导了几句,就让如初过了新婚第二天,堂前拜见长辈的这一关。一边的戚继光见好就收,怕如初又犯了什么忌讳,连忙找了个借口带着她开溜。

“您看看,果然是娶了媳妇忘了娘。”戚夫人望着两人消失在走廊尽头的背影,心里的感觉不知道是生气还是好笑。

“小两口新婚嘛,是人打小就这么过来的,还有什么不明白?”戚老太太笑。她不像戚夫人那样对如初的成见那么深。她年纪大了,而且自感时日无多,只要看到孙子娶上媳妇,每天高高兴兴的就行。她也知道儿媳不喜欢孙媳,但如初那丫头看来是个机灵懂事的,早晚会和全家人都和睦起来,她瞎掺合反而坏事,倒不如装聋作哑的好。

而就在戚家人非常有保留的接受中,如初渡过了新婚后最初的几天。虽然每天吃的是粗茶淡饭,不像在娘家一样被父亲精致喂食,也没有奴仆成群,甚至在她不想太累着八重时,还会亲自洗衣铺床,但因为她和戚继光好得好像蜜里调油一样,所以她也并不觉得辛苦。

所谓有情饮水饱,她是第一次体会到了其中的滋味。再说,她从来不是娇生惯养的人,在外这么久也随便惯了,只是因为胡大海太宠爱她,她又想顺着老爹的意思,让他宠个过瘾,这才给人以富贵人家任性大小姐的印象。

最令她感到开心的是,有时候戚继光会趁家人不注意帮她做些家务。这让她感到特别幸福,毕竟小光是大明朝的男人哪,还是有官爵的人,没奴役她就不错了,居然懂得分担家事,实在是太难得的老公。此刻,她愈发觉得自己嫁得对,这一注真是押对宝了。

当然,他们的闺房生活也极其甜蜜和谐。小光学什么都快,艾克斯艾克斯哦哦的事也一样,而且他极为体贴人,不管什么样的快乐都先照顾着如初的感受。而就在新婚后的第二天,小光找到了如初私藏的绣像本春宫图,诱哄着如初和他把所有的花样都研究实验了一番。

如初很庆幸自己只是买了小册珍藏版,如果买的大本普通版,非得累死不可。相应的,她反攻的计划一直没有实现,恨得牙痒痒。

不过再甜蜜的日子也有暂停的时候,过了半个多月,小光要回海防卫了。因为如初是长孙媳,不能跟小光一起去,要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弟妹,所以两人在最如胶似漆的时刻却不得不面临分离。

“如初,对不起。再忍耐一下,过阵子我就会和奶奶和母亲说,把你带在我身边。”戚继光又是觉得亏欠,又是不舍,“如果有什么委屈,记得写信告诉我,只要海防无战事,我就一定赶回来。”

“好啊好啊。”如初强抑着心头的离别伤情,努力绽放着大大的笑容,“我受了婆婆的气,肯定召你回来,修理你一番解气。现在嘛……先让我预支一下……”说着走上前去,略带粗暴地把小光按在床上,再以一条早准备好的绸带把他双手的手腕绑在床柱上。

“你想干什么?”看到如初媚人的眼神,看到她把上衣脱掉,胸前春光在散落的长发下若隐若现,戚继光只感觉口干舌燥,却又期待万分。

如初邪恶地笑,“欺侮你呀。这半个月,你每天欺侮我好几次,现在我要找回场子。”

戚继光很喜欢被欺侮,只求如初能快点。

【第二十六计 远交近攻】

第一回 小鬼难搪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兑为泽。

此计是战国时范睢提出来的,更像是外交策略,是指由于地理条件所限,对于远处的敌人不必去攻击,要和他们结交,而对于相邻的敌国却应该进攻,这样既可消除本国的隐患,又用向邻国借道,而且不致树敌过多。本书中是指如初初为人妇,要搞好家庭关系而采取的无害策略。)

……

小光走后,如初感觉自己被孤立了起来。

其实理智地想想,别人对她并没有敌意,一切都是因为戚家人并没有完全接受她所致。所以说到了此刻,她收服人心的艰苦战斗才开始打响。

她观察过,老太太对她不反感,她老人家的原则是:只要孙子高兴就天下太平。这就是说,只要小光为她说说好话,她就是天下第一的好孙媳。

之后是小光的妹妹戚如意。

这小丫头比小光小六岁多,今年才及笄,长相继承了戚家人的优点,很是清秀漂亮。不过大概是家教太严了,行为举止很老成,少了小姑娘的天真烂漫。

如初想,但凡是少女都是活泼心性,尽管表面上端庄严肃,但内心深处一定渴望着自由奔放。另外从戚如意偶尔窥探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从没出过家门的小丫头对她有些好奇,甚至是……羡慕。因此她打算从这一点上入手,先争取戚如意。

当然啦,她不是要把人家好好的戚小姐带坏,像她一样四处疯跑、耗到这么一把年纪才嫁人,而是要给她讲讲见闻、开阔眼界、增加自信心,这样将来嫁人也不会受欺侮嘛。

但估摸着小丫头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她比较防备,所以不能急着接近,所以她决定叫八重先打头阵。毕竟八重的身份是丫鬟,而且和如意的年纪接近些。然后,她计划过几天叫戚如意来教她家规,那样彼此间就会熟悉起来,今后的事也能顺理成章。

然后是小光的弟弟戚继美。

从表面上看,戚继美是最排斥她的,见了面也不和她说话,小脸儿总是板着,似乎很厌恶她似的,那个傲啊。但听小光说,当他们的婚姻不顺时,继美是最先同情他们的。所以说,他现在的这种表现只是因为羞涩罢了。

不过,他似乎很崇拜哥哥,那只要她脸皮厚点,总是主动打招呼,并且多讲讲天津卫学的事以及小光参与抗击俺答汗、参加武举考试的事就应该能接近他。只要让他了解她是真心拿他当弟弟看,想做个好嫂子,收服他的心应该不难。

再后是戚继总共才四个的仆人,看门的勇伯、帮助戚夫人操持家务的张妈、两个丫头红羽、翠羽。

普通情况下,卖身为奴求的是温饱,赚得多,干活儿少是上选。而身在戚府,他们却赚得少,干得多,但因为戚夫人待他们好,从不克扣折磨,所以他们居然对戚府一片忠诚。

他们对如初最不好,如果说戚夫人还要注意面子上的事,态度虽然疏远,但还算温和,他们却完全没有顾忌,只要戚家人不在,总是对如初冷言冷语,交待要办的事也推三阻四,有时甚至说:“大少奶奶不是自己陪嫁了奴婢吗?戚府这么大,我们人手不够,请大少奶奶叫自个儿的丫头办事吧。”

还有人说,“听说庆家老爷是大富豪,怎么不多买点下人做陪嫁?”

这些话每每把八重气个半死,要找他们理论理论,“戚老太太和戚夫人还没说什么呢?何时轮到他们说话?我看就是奴大欺主!自以为在戚家久了,有功了怎么着?连小姐你的话也敢顶回去!不行,我得跟他们掰扯掰扯,治治这帮恶奴!”

看到八重摩拳擦掌的样子,如初又是好笑,又是心疼。

八重虽然只是个丫头,但在胡府时也有更小的丫头服侍呢,八重只是专门侍候自她,吃穿用度比普通人家的女儿还好,性子也张扬得很。跟她在外时,更是情同姐妹,哪儿干过重活?可自打跟她嫁过来,为着怕她为难,怕被人说暴发户没教养,凡事都要忍三分,劳动时间比以前多了几倍不止,但她从没有怨言。

现在,是看到有人对她不好才会发作。

“不用啦。”如初拦着她,“阎王好过,小鬼难搪,历来如此。再说我觉得他们并不是故意针对我,只是因为戚夫人不喜欢我,前头还有白凝若的印象左右着呢。”

“他们是一群狗眼看人低的,其实咱们胡府也不是一般的商旅之家,老爷之前做的官比戚老爷还大呢。小姐,你不能再这么容忍下去,不然他们会蹬鼻子上脸,这样多早晚才能过平安日子。老爷若是知道了,指不定多心疼呢。”八重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提起胡大海,如初也有点心酸。倒不是戚家虐待她,只是婆家再好,也不及亲生的爹那么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她,捧在手心怕摔到,含到跟里怕化了。有了委屈,想想胡大海,心头总是酸涩,时常会想起那种被宠爱的感觉。

不过是人就要长大,长大就会疼痛,长大就意味着失去一些什么,长大就要担起责任,那种被无条件宠爱的感觉,偶尔回娘家体会一下就好,倘若抓着不放,怎么过好自己的日子?怎么能上人生有所得?有事就往娘家跑,让爹担心,那也是不孝呀。

所以,自打成亲,她只回了娘家两次。一是回门时,去看了还逗留在济宁州的胡大海。二是在送小光回海防卫时又偷跑去了一回。现在胡大海有事回金陵了,她要自己解决所有的事。

“八重,吵架不是本事,能收服他们的心才了不起。”如初安慰八重道,“难道你觉得小姐我连这点困难也抗不过去吗?”

“怎么收服?看他们的态度,一个个恨不得小姐被休了才好!”

“我正在想办法,你要相信我。”

第二回 洗手做羹汤

“全是一群没心的白眼狼,没必要跟他们费心。要我说,全换了得了。”八重在气头上,一句话也听不进去,“还好意思嫌咱们没陪太多的奴婢,老爷想送,他们得要呀?一家子又臭又硬的脾气……我这可不是说姑爷。可是小姐为着他们家的尊严,有钱也不能使,天天吃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穿的又是什么,比之前差得不是一轻半点儿,就连这屋子,还说是修过的,前几天下雨还漏水呢。姑爷确实是天下难寻的好良人,可是这日子……小姐你过得多委屈呀。”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嘛。”如初态度倒平和,“嫁给他,就要有跟他同甘共苦的准备,只想享福,不是个好妻子,也不可能过好日子。你觉得,小姐我是那种女人吗?”

八重叹了口气,“正因为不是,这不才受罪呢吗?可是往后,小姐有什么办法吗?”

如初甜蜜一笑,因为想起老公说过的话来,“小光说哦,他已经攒了一点私房钱了……”

话还没说完,就让八重打断了,“什么?小姐在这边过苦日子,他居然还存私房钱!”

“你听我把话说完嘛。”如初神神秘秘地道,“小光存钱是为了给家里买个能管家的仆人,再放家里一些余钱。你也知道,他是长孙,又承袭了爵位,有义务照顾这个家的。假若他连这个也不承担,他就不是那个我爱的男人了。嫁给他,我本来应该在家操持家务,可是他心疼我,怕我辛苦,又舍不得和我长期分居,所以打了这个主意。”

“姑爷是想找个丫鬟帮戚夫人操持家务,家里有了闲钱,也不在乎多这一个人的嚼用了,对吧?”听到这儿,八重的气儿才有点顺过来。

如初点头道,“差不多吧。不过小光说,买丫鬟进家,未必能帮得上大忙,最好是年纪大些的女子,进门就能办事的,不用戚夫人再费力气调教了。戚老太太和戚夫人虽然身子骨还硬朗,毕竟上了年纪,继美娶妻前,家里不能没有得力的帮手的。”

“要买这样的人,只怕一时半会儿寻不到。”八重有点着急,“恐怕小姐还要多受些苦了。”

如初微微一笑,知道八重是为她着想,但她虽然有些委屈,有时想起在胡大海身边过的幸福生活,也会暗中落几滴眼泪。可那只是一时的心绪波动,她对自己如何能真正融入戚家是有心理准备的,也是有计划的。就算小光要把她接走,她也要把家里的事理顺了,让所有人都承认她之后再走。

否则,彼此的感情会更加疏远,将来她也更加难为,目前逃避困难是容易的,但那样会给自己的未来制造更大的麻烦。有困难就要上嘛,她不当鸵鸟,现在完全是打仗的心态,也坚信一定能赢得戚家人的心。

对仆人,她打算采用笼络的手段。这四个仆人喜欢白凝若,不正是因为被笼络了心吗?当然,这不是说他们见利忘义,以财物就可以打动,否则他们就不可能待在穷困的戚家了。他们对戚家很忠诚,并有强烈的参与感,把自己都当成了戚家的一员。

不过钱毕竟是好东西,白凝若的好就是因为手头大方,外加态度亲切,这些她也可以做到。若说对戚家的真心真意,她也绝对不比白凝若少,只能是更多。人心都是肉长的,仆人们肯定也在暗中观察她,只要她不怕被拒绝,好处给得得当,体现出关心和爱护,并让别人感受到她的心意,以行动表明她会为这个家努力辛苦,这样就算不能马上让仆人们接受,也能软化他们的心。到了戚夫人从心底认为她是戚家长媳的那天,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

为着戚家的面子,她在婚事上处理得相当低调。可尽管如此,她的嫁妆还是不少。之前她不急于拿出来,并不是舍不得给戚家花,而是等着别人不再有防备心时再使用,不然戚家上上下下自尊过盛,会以为她奢侈傲慢,好事也变坏事了。

钱嘛,花得润物细无声才是最高境界,虽然小光很大方,没介意过她比较富有的事。

最后的、最困难的、最难打动的是戚夫人,她老人家简直是海水中的暗礁,表面看着没什么,其实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其实戚夫人也不是跟她有仇,不过是因为儿子不听她的话而怨恨到了她的身上,觉得“小妖精”蛊惑得儿子不听话了,再有些面子上过不去罢了。不过天下间的婆媳之间,在开始时多少有些对立的情绪,她的情况不过是比较严重。对戚夫人,她得忍耐、她得怀柔、她得表现得大方,时间长了,有了一家人的觉悟,情况就一定会好起来。

她和小光是真心相爱的,小光舍不得她辛苦,她何尝不是如此?让自己爱的男人受夹板气,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伤害彼此的感情。不知是谁说过,爱情和婚姻是需要经营的,现在她终于明白了这一点。

安抚了八重后,第二天如初天才亮就起床了,打算到厨房去给全家人做一顿早饭。戚家家风简朴,只是因为戚夫人和戚老太太岁数大了,戚继美和戚如意年纪还小,不能饿着,一天才吃三顿。

如初自从嫁过来,每天都被小光缠着,所以除了奉茶,还没下过厨房,今天她是有心要露露厨艺。常言道人老惜子,小光要到海防卫去,戚老太太和戚夫人虽然嘴上鼓励,心中却仍然是舍不得的。而在这时候,她显示出为人妻、为人媳的能力,应该会给老人以安慰,也会给人好印象吧?

“做小姐上回说的广式早茶吧?”八重在一边帮手,想到小姐的手艺,口水都要留下来了。

“你倒会点菜。”如初敲了八重的头一下,“广式早茶花样很多的,听你这意思要做很多种才解馋,可是咱们这是第一回,不要太精致,免得落人口实,说咱们吃不了粗茶淡饭,这来摆谱了。所以,今天只要做普通、简单,但味道超级好的就行,还是照戚家的习惯来煮粥,再加点凉拌小菜就行了。”

第三回 初试牛刀

八重想也没想的就点头道,“也好也好,反正小姐煮粥也特别好吃。”

“那当然,粥也有很多种煮法的。”如初白了八重一眼,“煮粥不比煲汤或者蒸排骨那么省心,非得时时去看看逐渐变得粘稠的粥才行,差一点火候就前功尽弃了。不过如果真花了时间和心思,花上一个时辰去煮,那粥的味道就绝非从别处可得,会很美味的。你要记得,煮粥如同修行,要很有耐心才行。不过你倒提醒了我,就做皮蛋瘦肉粥吧。刚才我听外面有叫卖鲜虾和豆腐的,你去买几只,回头再做一碗虾仁青豆豆腐羹。凉拌菜嘛……就老醋花生和爆腌萝卜丁吧,其他的花样,时间上来不及了。”这些食料都是现成的,皮蛋、瘦肉是那天送小光上任时开小灶剩下的。此时天气热,再不吃就坏掉了。

八重高高兴兴地领命而去,回来后就在灶间给如初搭下手。不过粥才煮到一半,戚家的四个仆人就起了,像往常一样,大家先到后院洗漱,然后红羽和翠羽做全家人的早饭,张妈和勇伯清扫院落。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才一进后院就闻到了一股诱人的清香味,跑过去一看,见大少奶奶主仆正忙活着呢。

“呀,煮饭是我和翠羽负责的,怎么好劳动大少奶奶?”红羽先是一惊,随后又有点戒备,觉得如初是在要买人心。

她这样一说,其他三人也上来劝解,貌似是体贴主子,实际上是潜意识中的拒绝,拒绝如初的示好。

如初完全不在意,只道,“我既然嫁过来了,就是戚家的长孙媳,孝敬老太太和夫人是应该的。我知道你们是心疼我,但你们倘若不让我动手,岂不是要我不孝呀?”

她这话两头堵,别人哪敢还说什么?只是翠羽不放心,闻着香味,咽着口水道,“奴婢多嘴,提醒下大少奶奶,老太太牙口不好,消化也差了,还是做点软乎、不油腻的才好。”

“谢谢你,我知道的。”如初善意一笑,继续回厨房,埋头于锅铲去了。

外边,张妈拉过红羽,低声道,“你管她那个做什么。她要露脸,就让她现眼好了。她到底年轻,不知道老人家不是要吃山珍海味,是要吃好克化、有滋味的。她做得不好,自有夫人骂她,看她下回还敢不敢显摆自己有钱。啧啧啧,光闻味儿这么香,得放多少贵重东西呀。”

勇伯也说,“可不是,不知道日子过,就算在厨上有好手艺,到底当不得家。唉,大少爷也不是哪根筋筋不对,硬是放着真金不要,非要黄铜。”话虽这么说,也忍不住闻闻从厨房飘出的香气。他记得,白大小姐也有一手好厨艺,不过……好像……做饭没这么香过。

他们说话声音很小,自以为如初听不到,但如初是继承了前任如初的好武功的,耳目比一般人灵敏得多,因此全听到了耳朵里。

不过她对仆人们的话完全不介意,因为知道待会儿自己就算得不到表扬,至少也不会太丢人。八重可会买东西了,买了十只大虾,才花了六文钱。这要是在现代,这点钱只够看一眼大虾的。

呵呵,古代就是这点好,食材新鲜,水产丰富。不像现代,水里都快捞绝了,贝类要论个儿卖。在大明朝,普通贝类是几文钱一小木桶的。

而既然她占了厨房,红羽和翠羽就去帮勇伯和张妈打扫,然后从从容容侍候老太太和夫人起床。至于说戚继美和戚如意,那是从小就会照顾自己的,所以一家人准时在卯时中(早上六点)坐到了饭堂。

戚继美此时才十七岁,所谓半大小子,吃跑老子,因为还在发育,胃口奇好,所以平日里总感觉吃不饱,又馋油腥,鼻子比狗还灵,此时才一落座就闻到从后院飘来的香味,不禁高兴地问,“娘这是怎么了?大清早就给我们做好吃的吗?好香啊!”

“二少爷,恐怕不是往常的饭食。”红羽站在一边道,“是大少奶奶下厨呢。”

戚府虽然贫穷,对下人也好,但规矩还是很大的,仆人们要先侍候主人,然后到厨下去吃。而红羽已经告知夫人,说大少奶奶今天抢了早,占了厨房,亲手做全家的早饭。夫人闻言只是皱了皱眉,担心如初从富豪之家嫁过来,终究挨不过苦日子,要挥霍了,但嘴上却没说什么。老太太倒很期待,想知道宝贝孙子要死要活娶过门的妻子有什么过人之处。

戚继美“哦”了一声,收起馋样,扮成少年老成的样子,可胃里好像有勾子,恨不得飞到厨房去。

好不容易等到如初主仆端着大盘,提着小木桶来了,戚继美差点绷不住,把脑袋直接扎桶里,简直太香了呀。

“你这是做的什么呀?”戚老太太食欲不振好久了,不过为了活命才好歹吃一口,此时却忽然有了饥饿感,心下高兴。

“奶奶,也没什么呀,就是往常咱们吃的粥,不过加些花样。”如初放下大盘子,里同放着两样别致的小菜,还有两小碗加一大碗白白的、上面点缀着鲜红色和碧绿色的豆腐羹。卖相极好,让人看着就想吃。

除此之外,还有十几只两寸大小的、新蒸的小花卷,热气腾腾,又的又软,比平时吃的馒头好看多了。

“您们再尝尝这豆腐羹看看。”她把两只小碗分别入在老太太和夫人面前,“若合了口胃,以后我再做给您们吃,不过豆腐属阴,老人家不能常吃,今天就算试试鲜了。”说着,对戚继美和戚如意使了个眼色,意思是那大碗的豆腐羹是给他们两个的。

翠羽侍候老太太浅浅吃了一勺,老太太立即赞不绝口,“没想到你这丫头居然有这手艺,难道是这份心思,果然好吃。”

老太太有了回应,如初大为高兴。而戚继美和戚如意见奶奶开了口,也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开始时还你让我让,后来就开始抢,好在戚家教育到位,兄妹俩虽下手很快,姿态倒还文雅,礼仪也勉强保持住了。待到后来喝到那皮蛋瘦肉粥,更觉滋味绝佳,普通的一顿饭,吃得像过年一样。一小桶粥,很快就见了底。

第四回 巧女难为无米之炊

“两只馋嘴猫,也不说给你嫂子留点。”老太太平时只吃一碗底粥的,今天破例吃了半碗,心情大好。

“没关系啦,我久不下厨,怕手生了,刚才在厨房尝尝咸淡,倒先吃过了。”如初也挺高兴,捂着嘴笑道。事实上,但凡做饭的人,都喜欢听食者夸奖,那感觉非常好。而所有的夸奖中,没有比全吃光更真实自然的了。

“张妈和勇伯年纪也有些了,这豆腐羹只怕也合他们的口味,哪天要做来犒赏他们一下。”老太太在兴头上,又疼起下人来。

“灶上留着呢,粥也还有。”如初微笑,假装没看到四名仆人复杂的神色。因为早上买的虾少,厨房留的豆腐羹没那么多虾仁,但是虾味倒是不差。至于她,其实是没吃东西的,但偏心地让八重先吃过了。

她偷瞄了下一直不发表意见的戚夫人,见她也把碗里的粥和豆腐羹吃完了,好像还特别喜欢老醋花生似的,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她从不担心自己的厨艺,不过却担心戚家人的口味,现在看来她这第一关算过了,但估计戚夫人得说些严肃的话,好让她别得意洋洋吧。

果然不出她所料,戚夫人漱了口,打发仆人们下去吃饭后才说,“如初,想不到你女红不行,下厨却是很好。不过咱们戚家一向勤俭,比不得你娘家,做好吃的孝顺你祖母和我固然是对的,但也要惦量家里的银钱,不要入不敷出才好。”她很细心,没当着下人们的面这样说。

一边的戚继美和戚如意听了这话,不禁对视一眼,觉得母亲这要求实在有点过高。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不给钱,又要嫂子做好吃的,那根本不可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