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竹韵笑道:“那边的伯母恼哥哥,的确有她的道理……但这整件事上,哥哥并无做错……我听闻前日里铁骨御史自泰州过去?”

应兰风听他提到林沉舟,便道:“正是前知府便是因此人头落地,京内莫非已经有了传闻?”

应竹韵果然笑说:“何止,早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应兰风道:“都是怎么说的?”

应竹韵道:“说什么的都有,离奇的仿佛话本儿一般了,什么‘贪知府夜刺林御史,三太子仗剑保忠良’,热闹的紧……”说着便大笑起来。

应兰风也不由笑问:“这又是怎么说?前面那句还可以,后面这句又如何?”

应竹韵道:“自然是说东海王家那位三公子了……小小年纪,倒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应兰风脱口道:“是小唐?”

应竹韵看他:“小唐?他的本名是唤作唐毅……前年才入大理寺的,不知怎么给林御史挑了去当副手,因他素来判案清明,说一不二,端的勇毅,因此又人称‘不二郎’。此番他为保护林御史而斩了知府,十分神勇,他排行第三,家里又有东海王的绰号,又有天家骨血,故而那民间的百姓们,便都用‘三太子’来指他。”

应兰风摇头叹说:“这也太过了,怕圣上若听闻了会不喜。”

应竹韵便道:“哥哥好似对此人十分上心?又唤的那样亲密……莫非真个儿有交往么?”

应兰风一惊,便道:“并不曾。”

应竹韵复意味深长笑说:“然而在京内已有风声流传,说是林御史对哥哥很是另眼相看来的。”

应兰风听到这里,才蓦地明白了为何他来此四年府里冷落四年,转眼间应竹韵却盛情而来的原因了。

且说李贤淑领着应佩,出门去找应怀真,走过廊下,见如意吉祥两个兴兴头头地往后院去,她便叫住问道:“不正经干活是做什么去?”

如意道:“听闻府里的三爷来了,还带了好些物件,奴婢们便想去看个热闹。”

李贤淑咳嗽了声,看一眼应佩。应佩却一本正经说道:“叔叔带的东西有些杂乱,怕府里的人不知如何料理,恐怕还要母亲操劳,母亲自去忙碌便是,孩儿自己去寻妹妹无碍。”

李贤淑见他果然懂事,心里大悦,便道:“这大家子的公子到底是不同,那好,你看着路,往前去就是花园,你妹妹习惯在那里玩耍,你直走该就见着了,也不难找。”

应佩毕恭毕敬行礼,果然自去了。

李贤淑打量他背影,叹说:“今儿见了佩儿,才明白郭家的那个小表弟为何是那样厉害,这府里养出来的个顶个儿都是人尖子不成?”

两个丫鬟掩口而笑,吉祥道:“奶奶何必说这样的话,若说人尖子,咱们这儿不是现成的也有一个么?”

李贤淑只当是说她,便啐道:“竟敢拿你娘打趣!”

吉祥道:“奶奶别急,我说的可不是奶奶……而是咱们大姐儿。”

李贤淑听了,不由也喜道:“可不是么?若说人精,我们阿真可也不比他们差。”又忙回神,嘱咐两个丫鬟道:“来的可是府里的三爷,你们认真些,别见了什么东西都失惊打怪的,免得叫人笑咱们小家子气。”

李贤淑自忙着去整理物事,应佩得了指点,一路往前,过了月门,就见眼前郁郁葱葱,便是花园到了。

应佩扫了一眼,见狭窄逼仄,也无什么奇花异草,反而种着许多果蔬之类,俗不可耐……跟府里的花园不可同日而语,他心中便道:“这也算是花园么?为何连朵花儿都少见,何况连做仆人的院子都算小的。”

如此又走几步,果然见到前方有两道人影在栏杆上对面坐着,一个是应怀真,另一个生得面黄肌瘦,乃是个七八岁似的男孩儿,自然是方才应怀真口中的“表哥”了。

应佩站住脚,便听那表哥道:“妹妹怎么像是有心事?你那个哥哥来了,莫非你不高兴么?”

应兰风沉默了会儿,才叹息道:“表哥,我觉着我像是做了一场梦,今儿才有些睁开眼了似的。”

李霍不解,便问:“是不是困了?我陪你回房睡好么?”

应怀真摇了摇头,不言语,李霍见她闷闷地,便要逗引她开心,想了想又道:“那么我把张珍送的那本‘哪吒闹海’拿来,你再给我讲故事好么?”因李霍尚不识字,只能靠看图猜测剧情,始终不如详细解说的明白,应怀真闲暇就给他说,一本书尚未说完。

应怀真本懒懒地,见他双眼含光,不忍拂他意思,只好答应说:“那好。”李霍见她应了,兴冲冲地就去取书了。

当下只剩下应怀真一人坐在栏杆边上,垂眸若有所思,双足悬空,不时地晃一晃。

应佩见状,迈步就走了过去,应怀真正低头出神,一抬头看见应佩靠近,略有些受惊。她待要起身,应佩却上前一步,恰好挡在应怀真身前,道:“妹妹在这里呢,让我好找。”

应怀真见他面上带笑,又靠得极近,令得她无法动弹,便只好仍是坐着,勉强笑说:“哥哥怎么来这里了?”

应佩笑道:“我在公府里就常听人说起爹十分疼爱妹妹,所以很想来看上一看,好不容易见了,自然要多亲近些才好。”他靠得太近了些,个子且又高,应怀真须得竭力仰头才能看见他的脸,两人间又是这般姿态,委实有些不舒服。

应怀真便稍微往旁边挪了挪,想换个地方跳下地,随口应付着说:“我也听爹说起哥哥,还有一个二姐姐……”刚说到这里,忽然应佩伸手,在她胸前用力一推!

应怀真猝不及防,加上身子又是悬空,当下坐不稳栏杆,整个人天旋地转,往后倒了出去!

第21章

身子失去支撑,猛然往后摔出,应怀真抬头,双眼所见便是头顶那略有些阴霾的天空。

就像应佩推出的这猝不及防的一掌一样,有些往事,也同样以猝不及防之态呼啸而过。

应佩,应尚书的大公子,被誉为公府之中脾气最好的人,有口皆碑。对应怀真来说,同样也是个总是对她温柔关切,值得尊敬的兄长。

他们虽并不十分亲近,但这无碍应怀真对他的印象极佳。

然而……真的如此?

应佩一把推出去,忽然听到有人大叫道:“你干什么?”

应佩年纪虽小,机变却快,当下手并不缩回,反而叫道:“妹妹小心!”竟做出一个要拉住应怀真不叫她跌出去的姿态。

那人又叫了声:“真真!”原来是李霍,魂飞魄散地,把手里的书一扔,撒腿跑了来,仓皇跳过栏杆,便去扶应怀真。

亏得因为李贤淑委实太过“贤淑”,故而这一片儿也没种什么花儿草儿,反而栽了满地的大白菜,正是秋末,白菜一棵棵长的十分肥壮,舒展着大叶子,正是慢慢要卷心的时候,应怀真往后倒下,正好儿就跌在一颗白菜上面,松软的白菜叶子托着她,却并没有受什么伤。

然而李霍早就吓得魂飞九天,把应怀真扶起来,颤声问:“真真你怎么样了?不要吓我!”

应怀真眼睁睁地看着头顶的天,一声不响,李霍的心绷的死紧,见她并未如何伤着,但这幅模样,必然是给吓坏了。

李霍心疼之极,忽然一眼看到应佩站在栏杆那头,李霍大叫一声:“你干吗推她下来!”

应佩极快地镇定下来,反道:“是妹妹没坐稳掉了下去,我本要拉她回来的,可惜……”

李霍看他振振有辞的模样,腾地站起身来,咬牙说:“我看的清清楚楚,分明是你推的。你还抵赖!”上去翻过栏杆,揪住应佩的衣领就打。

应佩在公府长大,应公府祖上是武将,故而应佩每日读书不说,且还跟着习武,虽然此刻习武已经只为强身健体罢了,但相比较而言,李霍生得瘦弱,又并没学什么正统武功,哪里是应佩的对手?

应佩见他扑上来,便冷笑一声,伸手一格,轻轻易易挡住李霍的手臂,复一把把他推开去,嫌恶地喝道:“滚开!”

李霍因亲眼见他推应怀真,早就气炸,不退反进:“我跟你拼了!”

应佩见他来势凶猛,很不耐烦,又怕他大叫起来给人听见,当下一脚踹出去,正好踢在李霍肚子上,李霍跌跌撞撞倒了出去,疼得皱紧眉头,冒出冷汗。

这会儿应怀真已经坐起身来,正好把这一幕看得仔仔细细,清清楚楚。

那些记忆的碎片,复蜂拥而至。

声音嘈嘈杂杂,在耳畔响起:

“那个霍哥儿又不好生上学,不知躲到哪里玩耍去了……”

“真是个不长进的下作东西,穿了锦绣也不像是大家公子气象!”

“惯常喜欢撒谎,且无端端的竟跟大公子打架,把大公子的手都弄伤了,原不该收留他在府内。”

潮水一般涌来,令她忽然头疼欲裂。

而廊间,李霍虽然落败,却仍挣扎着要起身,就在这功夫,却听有个声音说:“唉?你们怎么在打架?土娃……这是谁?”

原来竟是张珍从廊上来,因为应怀真跌在栏杆外,他一下子竟没看见,只看着李霍跟应佩打架了。

李霍见他来了,便叫说:“他欺负怀真妹妹!”

张珍一听,瞪大眼睛问道:“你说什么?”

李霍十分悲愤,指着栏杆外的应怀真,叫道:“我看到他故意把怀真推下去的!”

张珍大吃一惊,这才看到躺在白菜上的应怀真,见她呆呆地坐着,双手抱头,头上肩头还有些零碎菜叶子,显然是受惊太狠的可怜模样,当下怒不可遏,骂道:“哪里来的野小子,敢欺负怀真妹妹,找死不成!”

张珍大怒之下,便如一头小野牛似的冲了过来。

应佩见又来一人,却也是个孩子而已,便更不惊慌,等张珍来到跟前,才举手擒住他的胳膊,本想把他也扔出去,奈何张珍虽然年小,却不似李霍一样瘦弱,反胖墩墩地颇有些力气,加上来的快,因此竟把应佩顶住了。

应佩皱眉,张珍挥拳趁机乱打过来,口里叫着:“叫你欺负妹妹!”

应佩见他出招毫无章法,只是乱披风似的打过来,他招架不及,竟吃了两下,一怒之下便道:“哪里来的浑小子……”觑空揪住张珍的衣裳,就要把他推出去。

地上李霍却在这时候爬了起来,咬牙冲过来,挥拳向着应佩脸上打来,应佩正忙着对付张珍,未曾留神李霍,眼前一黑,脸上已经吃了一拳,虽然并未受伤,却也疼得叫了声。

张珍趁机用力一顶,应佩站不住脚,踉踉跄跄后退两步,身子撞在栏杆上,应佩临危不乱,脚下一绊,张珍哪里见过这个,被他绊得身子一晃,一屁股跌在地上。

应佩顺势握住李霍的手腕,用力扭在身后,疼得李霍脸上顿时冒出冷汗,应佩便冷笑道:“凭你们也敢……”

话音未落,张珍从地上爬过来,斜身一把抱住应佩的腿,张口就在他腿上咬了口。

应佩尖叫了声,大惊失色,又疼又怒,伸脚就去踢张珍。

李霍见势不妙,一弯腰用力挣脱应佩的手,同时张开双手抱住他的腰,又把他摁在柱子上。

应佩从不曾见过这般无赖的打法,气得发昏,于是伸手只拼命地在李霍背上头上乱打,奈何李霍虽然瘦弱,却是个极为倔强的性子,竟然忍痛也不肯放开手。

张珍得空,就跳起来,又扑上来厮打。

应佩没想到这两个孩子比自己年纪小,却竟如此难缠,咬了咬牙,正要再反击,忽然间目光一动,看到远处急急来了数人。

应佩当下便垂了双手不再殴打李霍,也不再抵抗,反而叫说:“我说了是你们看错了,一场误会,不要打了!”

李霍跟张珍两个见他忽然乖乖地不动,话里很有投降的意思,虽然惊讶,但毕竟是两个孩子罢了,哪里懂其他的,张珍就叫说:“还嘴硬,打死这混账!”

耳畔却听有人叫说:“都不要动,快住手!”

原来应佩身边本有个小厮跟随着,远远地因看到打架,不敢插手,偏张珍也来了,他身边两个小厮见状,也不敢乱动,就忙飞奔告知,应兰风跟应竹韵闻讯慌忙来看,正好看到张珍跟李霍两个“围殴”应佩。

应兰风大吃一惊,忙上前道:“这是怎么回事?”一眼看到应怀真坐在白菜堆里,受惊匪浅,赶忙过去抱了出来。

李霍跟张珍才要开口,应佩已经先满面愧色地说:“父亲,是我的不对,方才妹妹在栏杆上未曾坐稳,我看她要掉下去便想拉她回来,不料给他们误会了。”

此刻应佩浑不似方才那样衣冠整齐,好好地衣裳被拉扯的很不像样,脸上也淤青了块儿,头发散乱,颇为可怜。

李霍见他空口说白话,便怒说:“不是,是我看到的!是他推的妹妹!”

应竹韵横他一眼,见他形容其貌不扬,便道:“胡说,佩儿怎么会去做这种事?这必然是看错了的。”

张珍摩拳擦掌,恨不得仍冲上去打,叫道:“怎么会看错?你问问真真妹妹就知道了。”

此刻正好应兰风细哄应怀真,道:“真儿,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自己跌得?还是……”说着就看了应佩一眼。

应佩低了头,不再言语。应怀真道:“爹你放我下来。”

应兰风忙将她放下,应怀真走到李霍跟前,问:“表哥你伤的要紧吗?肚子疼不疼?”

李霍被她温声一问,便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疼,真儿……”

应怀真向他使了个眼色,回头道:“是我自己跌了,表哥关心我的缘故,一时看错也是有的,这不过是一场误会,想必哥哥也不会怪表哥的,对吗?”

应佩听了,猛抬头,面色惊愕之极,竟未曾回答。

应竹韵在旁笑道:“你哥哥又不是小气的人,这自然不会了,只要怀真无事就行了,男孩子间打打闹闹,才是好事呢,只大家别记仇就是了。”

应怀真点点头,回头又对应兰风道:“方才表哥被哥哥踢了一脚,怕伤着了,爹你找个大夫给表哥看看吧?”

应兰风早知道她常有些令人意外的举止,便忙叫小厮去请大夫。

张珍却有些不信,还想说话,应怀真拉拉他,张珍到底跟她从小玩闹,即刻会意,李霍说:“我的书……”张珍又忙把那本《哪吒闹海》捡了,三个便一块儿回房去了。

应佩站在原地,盯着应怀真身影离去,满面疑惑。

应竹韵便笑着对应兰风道:“二哥,小怀真可真不得了,这样懂事聪明,真真叫人惊叹,若是回了府里,老太太也必然是喜欢的不得了。”说着又回头对应佩道:“这次多亏了你妹妹替你作证,以后你可得更加疼她才是。”

应佩忙低头,恭谨答道:“佩儿自然会越发对妹妹好。”

应兰风在旁看着应佩看似认真的脸色,却只淡淡一笑,并未说什么。

三个小的回到房中,张珍先按捺不住问道:“妹妹,真是你自个儿跌下去的?我可不信土娃会看错。”

李霍虽然平日少言寡语,此刻却道:“真儿这样说,必然有她的用意,张珍你别急。”

应怀真看他一眼,见这张并不如何出色的脸上仍还带着伤,她心中的滋味竟似打翻了五味坛子,酸,甜,苦,辣,咸,你来我往,难以描述。

如果指认了应佩,就算应兰风跟李贤淑信了,但还有一个应竹韵在场。

应佩那样会装,故而应竹韵绝不会信他推应怀真,若应怀真一口咬定,对应竹韵来说,未免会想:好好地孩子来到县衙认爹,竟被后娘的孩子联合两个小子打了一顿……

应竹韵未免不会对应佩心生同情,却对应怀真心生恶感,也让应兰风难做。

但是今儿发生的这场,却并未算坏,吃了点亏,反看清了许多事。

前世,仿佛是因为李兴搬去北边……曾有段时间李霍在公府里住着,虽然是跟着李贤淑应兰风,却也算是寄人篱下了。

不知从何时起,对应怀真而言,耳旁所听见的,多数是说李霍不好。

而应佩是她的亲哥哥,且对她时常是温和可亲的脸,所以她当然是向着他且相信他的,加上说李霍不好的声音越来越多,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她心中,一提起李霍,便也皱眉,觉着是个不长进的浑小子罢了。

后来李霍便离开了公府。

听闻他去了边塞。

后来的后来就没了任何消息,而她也并不关心。

在被应佩推倒的那刻,看着他稚嫩的脸,被沉埋心底的一幕场景也摇曳浮起。

那年夏天她在湖畔玩水,不知怎地就失足落水……跌入水里的那刻,她仿佛看到水面上有道熟悉的影子。

本以为应佩是来救她的,可是他只是冷冷地站着。

当她被人救上来后,却得知应佩并不在场。于是她便把那一场当作意外,而她落水那刻看见的应佩,估计也是她恍惚间的幻觉。

毕竟那是她可敬可爱的亲哥哥。

那样禽兽般的行径,怎可疑心到他身上。

如果换了那被千夫所指的李霍,倒有几分可能。

应怀真笑笑:她在二十年里,所见的一张张脸,到底几为真几又为假。

她那上一世所遭逢的生死关,原来,也不仅是最后被凌绝背叛的那一次。

当然不能怪别人狠诈,也都怪她,听惯了甜言蜜语,看多了阿谀奉承,于是都把那些当了真,有眼无珠地,浑然看不到鲜花锦绣底下的刀光剑影。

前世李霍为何跟应佩打架?经由今天这幕,原因可想而知。

张珍跟李霍两个眼巴巴地看着应怀真,她不做声,他们也不敢打扰。

应怀真出了会儿神,终于摸摸李霍的头,轻声说:“表哥,你放心,我会为咱们把这口气争回来。”

虽然不如何明白这话的意思,李霍还是十分快活地笑起来,而张珍暗暗羡慕,把头探过来道:“方才他踢到我的头了,隐约有些疼,妹妹也来给我摸一摸。”

应怀真忍着笑,果真也给他的头顶摩挲了一下,张珍即刻咧嘴而笑,仿佛吃了十万罐蜂蜜似的甜。

三个正笑,外间有人进来:“好了,看你们这幅模样,就知道没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第22章

这进门儿的正是徐姥姥。

先前徐姥姥听说来了京内的客,又是府内的,便暂且不好出来乱逛,只在屋内给应怀真做那冬下要穿的小棉袄鞋袜等,忽然间听闻打起来了,里头还有李霍,便忙不迭地跑来看。

因知道李霍素来是个不声不响的性子,纵然别人说他什么,他连辩解也极少的,垂头耷脑就如同没听见似的,更别说是动手了,故而徐姥姥听了很觉诧异,以为必然是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才会如此了。

路上听吉祥匆匆说了缘由,徐姥姥才有些了然,但又暗暗地忧虑真个儿打出什么三长两短来,没想到一进门,看到三个小的彼此笑哈哈地,那颗心才又放的稳稳地。

徐姥姥上前来,先看看脸上的伤,听说踢了一脚,又忙掀起衣裳看看,果然肚子上的一块青。徐姥姥唬了一跳,忙试着摸了摸,李霍不由“嘶”地一声,自然是疼,但忙咬牙忍着。

徐姥姥自然有些心疼,却仍笑着说:“亏得你向来摔摔打打惯了还算皮实,该是不碍事的。”

应怀真也觉难过,红着眼圈说:“爹已经请大夫去了,姥姥别着急。”

徐姥姥笑了笑,说:“不碍事!我瞧着还好,毕竟都是小孩儿,下手再重又能重到哪儿去呢。”说着就抱住李霍,问:“你是因为妹妹被欺负了才跟人动手的?”

李霍点了点头:“我亲眼看他推妹妹了。”

徐姥姥点了点头,想到来的路上吉祥说是“一场误会”,便对应怀真说:“那真哥儿怎么不跟你爹实说呢?”

应怀真道:“我怕三叔不信,何况他们刚来就打起来,显得不好。”

徐姥姥就笑,一左一右抱了两个:“你们两个,一个难得地懂事,一个能护着妹妹,都是好孩子。”

应怀真靠在徐姥姥怀里,心中转来转去地想事情,见张珍在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便说:“大元宝,你陪表哥说说话,先前本要给他说哪吒闹海的故事,因这事耽搁了,你给他说说。”

张珍是最听她的话,当下果然拉着李霍,在旁指手画脚地说了起来。

应怀真趁机就小声地对徐姥姥说:“姥姥,你信我跟表哥说的,是应佩推我的吗?”

徐姥姥想了想,点头:“姥姥自然是相信的。”

应怀真道:“可是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对我……明明看起来是挺好的……”

徐姥姥抱她入怀,轻轻拍着胳膊,说:“你得想想,你这个哥哥,他从小没了娘,还不到一岁,爹又离开了,他在那深宅大院里长大,无依无靠的,大户人家的事儿又极复杂,指不定他在里头遇到什么呢……可是你从小跟着你爹你娘,你爹偏生又那样的疼你……就算从来没见过你,只怕他心里也是嫉恨你的。”

应怀真皱着小小地眉心,说:“是那府里的夫人留下他的,不是爹要留的,若是他们答应,爹自然也会带着他,他做什么这么怀恨我?我瞧他也很不喜欢娘。”

徐姥姥道:“他也不过是个小孩子罢了,再懂事也不过是个孩子……在那府里又是偏听偏信的,谁知道那些人对他说了些什么?这就好比是一棵小树苗子,若有人整天拽扯他,未必就能长高,反会长歪了……”

应怀真似懂非懂,徐姥姥看她一眼,又道:“别说是你这哥哥嫉恨你和你娘,就算我见过的……连那亲生的母子、母女反目成仇的也有呢。”

应怀真听得呆呆地:“这是怎么说?”

徐姥姥道:“我们原先有个相处的不错的人家,他们家有个妾生了儿子,大娘就抱了去养着,从小儿不叫他跟他那当妾的娘见面儿,又总说他亲娘的各色不好,故而这孩子长大后,也百般地厌恶他的亲生母亲,甚至也跟别人一样轻贱唾弃,恨不得不是从他亲娘肚子里出来的呢。”

应怀真听得打了个激灵,又想了会儿,就问:“姥姥觉着我该怎么做?如今他已经像是长歪了呢。”

徐姥姥笑说:“你人小小地,想这些做什么?大不了咱们离他远些儿就行了。”

正张珍在那里对李霍讲得兴起,便举手做哪吒三太子状,疾言厉色道:“故而那哪吒就剔骨还父,割肉还母,剖心挖肠……对李靖说:‘从此以后我便不是你们的儿子,你也不是我的父亲……’”

应怀真听着这字字刺心,不由一阵寒颤,思忖了会儿,忽然又问:“姥姥,以后他……会不会因为仇恨我,变得更坏、做更多坏事?”

这次徐姥姥并没很快地回答,隔了会儿才说:“这个也不一定,幸好他现在不算太大的年纪,比起来也算是一棵小树,若是用法儿强把他端正过来,也未必不成……假如他已经大了,那就没法儿了。”

应怀真怔怔问道:“真的有法儿?那到底是什么法子才成?”

徐姥姥大笑:“这个姥姥可不知道了,毕竟这人又不是树,若是树倒是好办了,实在歪的不成样子了,那就锯了他完事儿。”

傍晚时分,用了晚饭,应竹韵便同应兰风在厅内说话儿,夸道:“哥哥有福气,才娶了这样能干会照料人的嫂子,看你竟是比先前在府里更加容光焕发了,更兼把怀真也养的这样好,真真是羡煞旁人。”

应兰风道:“这些年的确是多亏了她,里里外外地操持辛劳,若换了第二个,也是不能够做到这般。”

应竹韵道:“我看着花园里种的都是些能嚼用的菜蔬……莫非也是嫂子的手笔?”

应兰风大笑:“可不是么?我头一次看她这样来弄,还觉得焚琴煮鹤,有些煞风景,慢慢才知道大有用处,省了多少钱银不说,还得了新鲜的菜果来吃,你看今天吃的,多是院子里种的,也有大部分是你嫂子亲自下厨做的。”

应竹韵也笑道:“嫂子可真是个妙人,怪道我觉得那饭菜格外可口,是别处难比的呢……我看怀真容貌上多随哥哥些,那等乖觉灵巧,却有些像是嫂子呢,若长大些,必然了不得!”

应兰风听他夸赞应怀真,便又哈哈大笑起来,也是心花怒放。

窗外,一道人影静静站着,听到这里,便低头缓步离开。风把走廊上的灯笼吹得摇摇晃晃,明明灭灭地光芒照在他面无表情的脸上,看来有些阴冷,正是应佩。

正走间,忽然听前方灯笼有说话的声音,道:“你们不用跟着我了,去回吧,我自个儿走走就行了。”

应佩听了,神情一变,停住脚步犹豫片刻,终于迈步走了过去。

那道小小地身影在前,似是往白日里他们打过架的那花园而去,沿着走廊拐了两拐,应佩怕跟丢了,不由地加快了步子,然而花木扶疏,已经看不见那个人。

应佩不由地伸长脖子四处张望,正看着,却听有人说:“你在找我?”

应佩竟吃了一惊,一转头,看见旁边站着的果然正是应怀真,月光下不言不笑,脸庞却越显得皎白如玉,更透出几分精灵。

那双黑若曜石清若水晶的眼睛,月光下微有几分寒浸浸地,应佩蓦地想到方才应兰风跟应竹韵交谈之语,便道:“你……你白日为什么没有当着父亲的面指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