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站了起来,焦躁地在床前来回走了几步,最后猛地停住。

“他对咱家是有恩,我感激不尽。只再感激,也不会把你当谢礼送给他的。我是盼着你能再嫁,可也不会随便逮住个人便将你胡乱嫁了。不是说他不好。而是你不能嫁他!”话说着,回头看了眼发怔的初念,坐回到她身边,搂住了道:“女儿,你跟娘说实话,你可想要嫁他?”

初念泪水流得更凶。在王氏的目光之下,终于慢慢地摇了下头。

王氏松了口气,低声道:“先前我还怕你也糊涂了,一心想着跟了他。你既也无意,这样最好。你祖父,我也晓得一点。这徐家的大爷如今虽得势,只我不信他会抹得下脸把你再嫁回徐家。他丢不起这个脸的。你且看着再说吧!”

~~

次日,坤宁宫议事的中和殿里,皇后萧荣正坐于凤椅之上,神情略微凝重。直到殿外传来脚步声,太监安俊现身,传道:“娘娘,徐大人来了!”

萧荣命入。徐若麟跨入殿中,停于萧荣面前十数步外,行过臣子礼后,萧荣叫平身。二人叙了些赵无恙这些时日的日常之事后,萧荣道:“子翔,今日召你来,其实并非我的意思。我是受人所托来传话而已。”

“娘娘请讲。”

萧荣道:“男大当婚,何况是今日的你。京中看中你的人家想来不在少数。刚前两日,长公主便来见了我,意思是想让皇上做个主,赐婚你和她府上的云和郡主。你觉着如何?”

徐若麟眉头微皱,“臣恐怕没有跻身于郡马之列的福气。”

萧荣看了眼还立在殿内的安俊。安俊会意,领了太监宫女出去了。萧荣这才笑道:“我自然晓得。所以这事你不必再想。我会替你挡了。只是另有一事……”

她迟疑了下。

徐若麟心中微微一动,隐隐猜到她要说什么了。果然,听见她继续道,“另外一件,便是你归宗之事。”

“皇上他说什么了?”徐若麟望向萧荣。

萧荣笑了下。

“前些日起,便不断有御史上书至御前敦促此事。折子洋洋洒洒,无非是说‘自古帝王之治天下,必先明纲常之道’。你也晓得,皇上新登基,如今亟需为何。”她凝望他,“子翔,在你面前,我也就说直话了。方才长公主那事,我便可以替你挡去,皇上也不会强要你结下这门亲。但是这件事,恐怕由不得你了。魏国公不是在回京的路上了吗?我今日召你来,其实也是皇上的意思。他自己不便跟你说这话而已。他的意思,是待魏国公回来后,便开祠堂将你重新纳回徐家族谱。你是太子之师,也是皇上倚重的臣子。你一日不归宗,那些折子便一日不会断。”

徐若麟脸色微霾。

萧荣叹了口气,道:“子翔,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只是……咱们每个人都有身不由己的时候。便是皇上,他若想做明君,要受的掣肘恐怕也不会比你我少。”

徐若麟沉默片刻,终于道:“臣明白了。请娘娘转告陛下,臣领旨便是。”

萧荣微微点头。又问道:“你和那丫头的事,可有计较了?”

听她提起初念,徐若麟面上终于露出丝笑意。

“多谢娘娘记挂。过两日司老大人回府后,我便登门造访。”

萧荣想起那日从秋山回来,与初念在马车里同坐时,她的一番表白,此刻的徐若麟却又仿佛志在必得。实在忍不住,道:“子翔,不是我多事要泼你冷水。那丫头小心翼翼思虑过重。这且不说。只说司家人,恐怕未必也会爽快应下这事。只是我晓得你做事向来周全。莫非你有万全之策了?”

徐若麟哂笑。

“哪里有什么万全之策。不过是凭我对他司家女儿的一番赤诚心意而已。”

萧荣知道他这话不过是应付自己而已。笑了下,也不再追问。再说几句,徐若麟便要起身告退时,萧荣忽然想起一事。

“子翔,礼部上报,说下月中安南王的朝贺使者会到金陵。你应也晓得了吧?”

赵琚新近登基,四方藩国闻讯,纷纷派遣使者入京朝贺。安南国与云南广西接壤。一直是大楚在南方的一个重要藩属国,每一任君王,都接受大楚天子的封诰。只是十几年前老王还在位时,受人挑唆,杀了大楚派去的使者,天朝震怒,从而引发了一场征讨。直到数年之前,大楚的戍边士兵还不断割下安南战俘的头颅以邀军功。正数月前,安南老王去世,大王子继位。知道平王登基,便主动递国书朝贺,言休战,乞和平,愿世代为大楚之藩国。

赵琚雄心勃勃,一心想要打造一个万国来贺的昌盛帝国。自然接受了安南的国书。所以对下月的这场朝贺也格外重视,命礼部和鸿胪寺官员早做准备,到时务必要向安南人展示一个泱泱帝国该有的繁华和气派,以服四夷。

徐若麟应了声是。

萧荣道:“不止使者,安南的王子也会同来。皇上听说这要来的安南王子年纪和无恙差不多。便命他总揽下月的这场邦交事宜。你可有何建议?”

徐若麟自然明白。这其实是赵琚对赵无恙这个太子的第一次考核。沉吟道:“宴劳、给赐、迎送之事,鸿胪寺官员自会安排妥当,太子过问下便是。应不会有差池。唯护卫一事,大意不得。臣到时会亲自把看。娘娘放心。”

萧荣想的,正是这个。毕竟,这是赵无恙第一次在百官面前的露脸,她自然不敢怠慢。既有徐若麟这样的应话,便也放心了不少,称谢后,徐若麟方退下。

~~

魏国公府。

已经死气沉沉了许久的这座府邸,因了司国太一句“老大不日可归”的话,终于恢复了活气。

过去的大半年里,廖氏先是为初念归宗的事所愤,再遭丈夫生死不明的打击,后又担心娘家招祸,日子可谓没一天顺心,人都憔悴了下去,不大露面,更无心理家事。如今情势急转。这守寡的儿媳妇飞走是回不来了。但先是得知廖家无碍,并未获罪于赵琚。接着又有丈夫下落的消息,终于挣扎着缓了回来,能打起精神重新理事儿了。

那个乳名叫虫哥儿的孩子,如今已经两岁多,仍一直养在外头,连司国太也被瞒得分毫儿也不晓得。

廖氏从前无心于此,如今终于能喘口气了。第一件想到的事儿,便是给这孩子安排往后。这日去看过虫哥儿回来后,刚回房要与沈婆子商量,一个小丫头来通报,说“司家的亲家太太带着小姨子来了,正在老太太处”。倒把廖氏怔了下,以为是王氏来了,怒道:“她竟还有脸来我家?”又训斥那丫头,“早八辈子前就不是亲家了,哪里来的什么亲家太太?”

后头跟了进来的珍珠忙解释:“太太错想了。不是这位,是另位。”指指徐若麟那院子所在的方向,“是以前那位大爷的岳母带了女儿来了。”

珍珠服侍廖氏多年,知道她脾气。所以说话时,特意小心地在“大爷”前头加了“以前”,唯恐被认为说错话也讨骂。

廖氏这才明白过来。和沈婆子对望一眼,讶道:“竟是她?她这时候来做什么?”

珍珠摇头。

“不晓得。来的那会儿,太太您不在。早去了老太太那里。老太太打发人传话,说叫太太回来了就过去,大家都是亲戚,一道坐坐也好。”

廖氏微微蹙了下眉,却也换了衣裳,便过去了。

~~

黄氏既盘算好了想继续攀徐家这门亲,哪里还等得住?这日司彰化一回来,她便找了过去,把自己的意思说了下。然后惴惴不安地等着他开腔。

司彰化开腔了,却不过嗯了一声,道:“那你就去说说。”黄氏大喜过望,知道他是应允了。次日便果真带了初音坐马车往徐家去。她是司家二房的正经太太,徐若麟的丈母,和司国太又有一层亲戚关系,虽多年没怎么往来,只人既到了,自然也一路畅通无阻地被迎了进去。黄氏朝老太太见了礼后,命初音拜见姑奶奶。

司国太多年没见她了,见如今已经出落得这般好,穿件苏绣百花绛红的衫,配上芽黄的锦裙,十分鲜艳明媚,又轻言软语笑盈盈地朝自己下拜问安,忙招手叫到身边问了些话。见她应得十分乖巧,心中也是喜欢。命她也坐下来后,便与黄氏叙起了话。

黄氏见气氛融洽了,便笑道:“今日来拜望姑奶奶,实是有事相求。初音,你先出去玩下。”

初音早得过黄氏的提点,起身朝国太告了个辞,先出去了。待她一走,黄氏便把自己的意思给说了出来,末了,觑着司国太的脸色,道:“姑奶奶您想,果儿她娘原本就是初音的姐姐。她姐姐从前还在家时,对初音这个妹妹也是极其疼爱的,两姐妹好得就似一个人。如今不幸早走了一个,撇下果儿孤零零一人也没个人照看。我那女婿在外头是个能干人,只对家里的事儿,未必也能照顾得周全。他到如今既来未续弦,我便想着,何不让初音接了她死去姐姐的脚往后就照顾果儿。毕竟是亲姨母,比外人不知道要强多少。且我出来前,也把我这意思跟公爹说了。他也觉着妥。我这才来的。姑奶奶您看如何?”

司国太见这八辈子也不来的黄氏这时候出现在自己跟前,还带了初音。略说了几句话,便有些猜出她心思了。此刻过被自己猜中,不禁犹豫了下。

作为徐家的尊长,她自是希望徐若麟能归宗的。且她也相信,这个长孙绝不会真的一直就这样流落于外。一旦回徐家,以他这样的年纪,再加上如今的地位,做亲是理所当然——这么多波折下来,到了此刻,她早没了维持司徐两家世婚的念头,只是觉得这个长孙确实应该要成家了,至少,身边也得有个照顾的女人。从前就曾打发自己房里的玉箸过去服侍,却被他给送了回来。也不知他到底怎样想的,只好作罢。如今黄氏这样找上了门。她说的也不是全没道理。见初音人材也出众,沉吟了片刻,终于道:“你家老爷子既也开口过,那我便先问下若麟的意思。到时打发人给你回话。”

黄氏十分欢喜,正道谢不停,廖氏来了。忙面上堆出笑,迎了上去寒暄。

~~

屋里的太太们客客气气说着话时,外头的初音正百无聊赖地在司国太的院子里逛。

对于自己的这桩亲事,老实说,初音心里并不是很有底。

从前在她印象中,自己的这个姐夫,就是个不被家族所纳的无赖子弟,也就只能配自己庶姐那样的人。但如今不一样了。他虽老了些,但样貌好,权势大,是皇帝跟前的红人。若就此真能顺顺当当嫁给他做填房,她也不是不乐意。但上一回拜见他时留下的阴影却一直存在。老实说,与其说她对这个姐夫一见倾心,倒不如说她有点怕他。

确实是这样的。从那日后到现在,她对他当时望向自己的那双眼睛还记忆犹新。眼珠是半透明般的黑里透灰,也算不上冷冰冰,但望向自己时,看不出其中有半点感情。眼神锐利得像一把刀,仿佛一下便能刺破她脑袋挑出里头她的所想。

想象自己往后真和这样的男人过日子,她有点不寒而栗。

初音叹了口气,随手摘了朵花,一边在手上捻着,一边低头心不在焉地往前去。冷不丁听见身后跟着自己的司家丫头叫了声“三爷”,下意识地抬头时,却是迟了,已经撞上了个对面来的人,身子一歪,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两边胳膊便被一双手给扶住,随即听见一个如珠如玉的男人声在自己头顶响起:“姑娘小心!”

初音站稳脚抬眼,见是个穿了锦袍的年轻俊俏公子哥儿正扶住自己。唇红齿白,一双亮晶晶的眼正带了笑地望了过来,犹如桃花模样。何曾见过这样风流标志的公子哥儿?听到方才丫头喊他“三爷”,想来便是徐家的三公子了。一张脸顿时飞上红晕,方才捻着的那朵花也掉到了地上。

徐邦瑞这才松开了手,俯身下去拣起那朵花递回到她面前,笑吟吟道:“这位想是司家的妹妹?方才我大意了,竟冲撞了妹妹,实在是罪该万死,妹妹千万别怪!”

初音心如鹿撞,那朵花也不要了,哎呀一声,扭身便往回跑。一直到了自己方才出来的那屋廊下,听见里头说话声隐隐飘来,回头看了眼,见那三爷也正急急地往这边赶,忙往屋里去。

屋里头,廖氏与黄氏正说着闲话。见初音进来了,黄氏忙叫她见礼。初音知道这是方才那位三爷的亲娘,脸更是一阵燥热,低头娇滴滴地见了礼。廖氏笑着给了赏,她便立在了一边。没多会儿,听见外头丫头道了声“三爷来了”,心又一阵跳,拿眼角看去,见他果然进来了。

徐邦瑞到了屋里,叫了司国太和廖氏后,便朝黄氏见礼,又到了初音跟前,一本正经地作揖道:“给妹妹见礼了。”初音低了头,裣衽还了一礼,两人眼神却是一下对了上去。

再叙了片刻的话,廖氏留黄氏用饭。席间初音借故去洗个手。回来时,叫丫头在前面带路,自己故意落在后头慢慢地走。磨蹭了片刻,回头果然看见身后徐邦瑞探头探脑地尾随。心中一动,便装作不小心,将手中的帕子掉落在地,这才急匆匆往前而去。

徐邦瑞见她掉了帕子,急忙过去拣了,凑到鼻尖深深闻了口香气。趁左右无人,忙塞进衣襟,装作若无其事地离开。

黄氏哪里晓得不过半会儿的功夫,自家的女儿便和徐家的三爷已经有了这样一番往来?用完了饭,辞了廖氏,心满意足地带了初音回去,只等着司国太的回音了。

~~

数日之后,恩昌伯爵府,徐若麟再次登门。但这回,拜帖直接投给了司家的当家人司彰化。

朝堂之上,徐若麟比司彰化的品级要高。但不论官阶,只按辈分走的话,司彰化是徐若麟的舅公。所以此刻,在司家的这间大书房里,徐若麟便也恭恭敬敬地称呼他为舅公。见老头子不过从鼻孔里哼了声,膝上停了只黑猫,坐在那儿架子十足,也不以为意。入座后闲话几句,便决定开门见山。笑道:“舅公,昨日祖母打发人叫我回。我去了之后,才晓得是要给我议亲。议的不是别人,正是您的孙女。舅公可晓得这事?”

司彰化嗯了声,慢条斯理地道:“我家初音,原就是果儿她娘的亲妹子。勉强还算中上人材。你若看得上,娶了去也无妨。”

徐若麟心里忍不住骂了句老狐狸,面上笑容却更甚。道:“我这小姨子,秀外慧中,又正二八年华。我却庸碌不堪,年纪也比她大了一大截,实在不忍委屈了她。这桩婚事,怕是成不了了。”

司彰化喝了口茶。

“徐司两家,世代通婚不在少数。我那老姐姐既开了这个口,想也是存了延续世婚两家交好的心。你若不应,岂不辜负了她的一番心意?”

“舅公教训得是。我正也如此做想。我今日过来,为的就是承续徐司两家的世婚。”

司彰化似乎很是惊讶地望着他。皱眉道:“若麟,你这样说,舅公就不明白了。我家堪嫁的孙女,也就这么一个初音。你既不娶她,又要承续两家世婚,这话怎么说的?”

徐若麟笑了笑。

“舅公贵人忘事了。司家除了我这小姨子,大房里不是还有位刚归宗的女儿?将那位嫁我,也是无妨。”

第六十二回

司彰化面露骇然之色,连连摇头:“这如何使得?”

“有何使不得?”

“大房的初念,寡妇归宗而已。纵然蕙质兰心,也是明珠蒙尘譬如鱼目。若麟你英才足冠三军,何况龙兴功臣,如登百丈青云之梯,旁人惟剩仰望而已。我这孙女,哪勘嫁你为妇?”

徐若麟道:“她为寡,我为鳏,正好登对。舅公不必多虑。”

司彰化眉头锁得更紧。摇头道:“这便罢了,你若真不嫌弃她,我也不是不愿结这门亲。偏她从前还是你弟妹。若真如此,便是刚出徐家出,又入徐家门。古话说一女不事二夫,何况还是手足兄弟?人伦纲常,岂能堕落至此!我那孙女初音不入你眼,虽是憾事,却也只能如此作罢了,老夫再不敢肖想世婚延续。京中淑媛名姝,可任若麟你择选。”

徐若麟面上的笑意渐渐消隐,盯着对面的老头子,淡淡道:“我只知道大行不拘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只要大节无亏,馀者何必在意。且我癖性怪异,不喜淑媛,只好妇人。舅公府上的这位孙女,与我正是天造地设。我娶定了。”

“强人所难,强人所难!”

司彰化一脸不豫,不住摇头。

徐若麟略微扬眉:“什么条件,你开出来听听。”

司彰化凛然道:“若麟,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老夫在你眼中,是那局奇货待价而沽之人?”

徐若麟心里再次骂他一句老狐狸。面上却呵呵一笑。这回起身朝他作了个长揖,诚恳地道:“舅公误会。若麟岂敢如此造次。只是我仰慕贵府此女孙已久,说梦寐以求也不为过。若能得之,是我大幸,故登门来求。我也晓得舅公惜她若掌上明珠。我既来求,自然不好空取宝物。若能借此弥补一二,岂不更显我的诚心?”

司彰化看他一眼,放掉了手上的黑猫。起身双手背后,慢慢地在屋里来回走了几趟,沉吟不语。

徐若麟行完礼后,便站直身子,冷眼看着老头子来回踱步的背影。终于,见他停下了脚步,回过了身。

“老夫虽不通风月,却也被你诚心所感,又岂能断然拒绝?我这孙女命运多舛,蒙你相中,本该二话不说玉全才是。只是……”他仰头看了圈书房四壁,叹了口气,“老夫已近风烛残年,仍蒙万岁不弃厚恩于我,自当克勤克俭,夙兴夜寐,以报天恩。唯一遗憾,便是我司家在先父之时不慎获罪先帝。虽当时侥幸得以保全爵位,采邑之地却被剥夺。到如今也就不过空具一个爵名而已。老夫每每思及此,便椎心泣血,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倘若能再蒙恩,归复我司家的邑地,便真死而无憾!”

恩昌伯爵府自太祖建国,获封汝宁县的封地,食邑至司彰化的父亲时,因在朝廷的派系争斗中没体会到圣意站错了队,后虽经人提点见机得早及时抽身,只最后仍被御史参了个“结党谋私”,本来连爵位也要削的,好在当时司国太已是徐家第七代魏国公徐寿的夫人。靠了徐家的力,最后才保住了爵位,但自此,司家一蹶不振。

徐若麟听完司彰化的感慨,颇有几分意外。

这老头子完全就是个生意人,徐若麟对此早有认识。所以今天上门提亲,也准备好他会借机要自己替他谋取利益。但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把脑筋动到了邑地上头。

当应和不当应的事,徐若麟心中自然明如秋毫。这种涉及采邑的事,绝不是他这个太子少保所能干涉的。哪怕他有这个能力,现在也绝不是恰当的时机。

“换个条件吧。”徐若麟微不可察地皱了下眉,“这一点,我恐怕无能为力。”

司彰化望着徐若麟,面上破天荒地带了笑,笑眯眯地道:“若麟,你舅公别的无所求,眼睛就只盯着那么点封地。”

老狐狸!

徐若麟第三次暗骂了一声。

司彰化是官宦子弟,又在宦海沉浮了半辈子。可做与不可做的事,他绝对比自己还清楚。之所以要提这么一个自己不可能应下的条件,恐怕醉翁之意,根本就不在酒。

“舅公,这样吧,我来说说我能做的事,您看合不合意。如何?”

司彰化唔了一声,慢条斯理又坐回了椅上,那只黑猫又跳上了他膝盖。

徐若麟盯着他轻轻抚摸黑猫脑袋的那只枯瘦的手,慢慢道:“倘若您把她许配给我,司家便与我的本家无异。哪怕有一天舅公您老人家驾鹤仙游,您也放心,司家富贵绝不逊今日。邑地,不是不能归还,而是时候未到。时候一旦到了,便求更大的封邑,也不是妄想。而你司家人唯一要做的,便是站在太子的一边,永远不要做行差踏错的事。你觉得这样,满意吗?”

司彰化目光微闪,不紧不慢地道:“你如何肯定,你能长青不倒?你又如何肯定,太子能顺利登极?”

徐若麟哈哈了声,笑道:“舅公,我以为你是个敢下赌注的人。看清了,便会出手,乃至以身家性命为赌筹。未来我自然看不见,你也看不见。你又据何认定我方才所言不过是空口白话?我只两声问而已:我这样的条件,你赌,还是不赌?”

司彰化的头脑在这一刻清晰异常。他盯着眼前此刻这个面上带笑,而眉宇间却藏了傲色的男人,原本抚摸混沌脑袋的那只手也改成掐它脖子,越掐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