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其实仿佛还想再对她说什么,但是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还想说什么。一切都随光阴逝了。他已不是当初的他,她亦然。他心中只觉一片茫然,几分惨淡。

“那个贱人和她的儿子,你可处置了?”

到了最后,他搭在她肩膀上的那只手终于还是无力地滑了下来,不过只挤出了这样一句话。

“是。”她望着他,很是清晰地道,“她被送入了冷宫,安乐王还留在原处,待万岁的旨意。”

“给她送去三尺白绫!”赵琚咬牙切齿地道,“至于她的儿子……幽闭起来,朕这一辈子都不想再看见他了!”

萧荣只是微微眯了下眼。既没胜利者该有的笑,也没什么悲天悯人的表情。

这样的处置,全在她的预料之内。这就是她同床共枕了这么多年的丈夫赵琚。

114第一一四回

午后,刚下过一场雨,嘉木院里花木清润。廊子上,还积在瓦檐的水滴不急不缓地一滴滴下坠,滴答声中,四下更显静悄。

徐若麟入了内室。微风正从半卷的南窗牗帘中入,吹得一幅烟色绡帐如水波般微微摆动。他轻手轻脚到了床前,掀开帐子,看见初念娘俩已经在睡午觉了。她穿得单,云鬓半散在枕上。儿子的一张小脸正贴在她怀里,一只小手还紧紧抓住她的衣襟,把她衣襟扯歪到一边,露出了里头的杏黄抹胸,胸口随了她的呼吸,微微地上下起伏。

他的目中带了温柔笑意,凝视睡态娇憨的这娘俩,伸手过去,小心翼翼地扳开儿子抓她衣襟的几个小手指。喵儿被扰,不满地嘟了几下嘴,翻了个身便又睡去。初念大约因了昨夜和他厮缠太晚疲倦的缘故,也没察觉醒来,仍旧闭着眼睛。

徐若麟轻轻坐在了边上,歪着脸再看片刻,仿佛被这安谧的气氛所染,渐渐竟也觉到了眼皮黏腻,见外侧还有空位,便跟着躺了下去。还在睡时,朦朦胧胧忽然觉得脸上被什么东西啪嗒打了一下,下意识地便睁开眼,这才发觉打中自己的是儿子的一只小脚丫。微微侧过头看去,见妻子已经不见了,床上只剩自己和儿子。这睡相霸道的小家伙不知何时便横了过来,摊手摊脚地仰卧着不算,此刻还老实不客气地一脚踹到了他的脸上。

六七个月大孩子的小脚丫,嫩嫩软软,如同一块嫩豆腐,他闭着眼睛,睫毛微颤,感受着自己儿子脚丫的滋味,最后经不住满心仿佛要从里溢出的那种柔情,顺势张开嘴便咬住,直到喵儿有所感觉,要缩回脚去,却偏被做爹的咬住不放,睡梦中含含糊糊嗯呜了几声。

初念方才一觉醒来,见儿子还未醒,外出的丈夫不知何时也酣眠在了外侧,不欲吵醒他父子俩,自己先便蹑手蹑脚地下了床。正坐在梳妆镜前梳着长发,忽然听见帐子里传来儿子的嗯嗯呜呜声,以为他醒了,忙放下梳子过来,掀开帐子,见到徐若麟已经醒了,正咬住他脚丫不放,又是好笑又是好气,白了他一眼,徐若麟这才恋恋不舍地松了嘴。

喵儿的脚丫可算得了自由,圆圆脚趾蜷了好几下,再委屈地嗯呜几声,吧嗒一下翻个身,趴过去便又睡了去。

“你可真是……”

初念轻声埋怨一句。

“他先踹我脸的……”

徐若麟一脸无辜地辩解。初念一怔,忍不住又笑了起来,摇摇头,放下帐子自顾坐回了梳妆台前。

~~

这几天,徐若麟过得可算是这两辈子来他最放松的了。那天,他在徐家人或惊、或喜,或恨的目光注视之下跨入魏国公府的大门,入了嘉木院后,几乎未出去过一步。睡饱足后,白天里,他教导果儿功课,抱着小儿子逗弄,怎么也逗弄不够。晚上,等孩子们都香甜睡去之后,对烛摇曳中的锦绣帐下,便只剩一对鸳鸯双卧被底。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感觉到与她的契合,无论是从身体还是心灵。他惊喜地发现,短短几天功夫,他的妻子就像换了个人,从里到外都散着妩媚动人的风致。他极尽所能地让她欢愉,也痛快享受着来自于她的空前热情和柔顺。

隔着绡帐,她坐在那里的背影影影绰绰。他望了片刻,脑海里浮现出昨夜她的檀口、香舌,美人恩,浑身一阵燥热,从床上飞快起身,跟着到了她的身后,笑吟吟地挤着与她同坐一张椅中。她看起来有些无奈,不过睨了镜中的他一眼,便任由他从后抱着自己。渐渐地,她执梳的手停住了,呼吸声也微微紊乱,忽然按住他正游移在自己衣衫下的一双手,摇头,再指指帐子的方向。他望着她明明已经含了一汪春水的眼眸,低声一笑,抱了她便利落起身,将她放在了外屋摆着的一张贵妃榻上,闩闭了门后,回来压了上去。只是没片刻,里屋忽然发出银铃连续晃动的声音,外头走廊上也开始传来下人穿行而过的脚步声。

徐若麟抬头,苦恼地呃了一声。

银铃声晃得更厉害,喵儿醒了,见不到熟悉的人在近旁,在床上努力地滚啊滚,依依呀呀地叫唤。还不见人,开始哇哇地哭。

初念推他,他叹了口气,伸手捏了把她晕红的脸颊,凑到她耳边低声道了句“晚上再来”,这才放开了她,吁出一口气,一只手枕着自己后脑倚靠在榻上,懒洋洋笑看她手忙脚乱地拣起散落的衣裳穿上,一边掩着衣襟系着带,一边匆忙往里去,用最温柔悦耳的声音道:“乖乖,娘来了——”

徐若麟目送她背影,长长伸了个懒腰,唇边浮出一丝笑意。

夜间,白日睡够了的喵儿总算不再折腾大人,跟着乳母香甜地睡了过去。夫妇二人可算能够安生地躺下来时,他想起白日未完的好事,抱住她求欢时,见她懒洋洋提不起劲,手指只是下意识地在他胸膛上来回划过,欲言又止的样子。

“在想什么?”

他想了下,问道。

初念微微叹了口气,终于道:“我在想你明日的朝会……那些人虽然罪有应得了。可是我担心,万岁怕也会迁怒于你……”

徐若麟看起来有些惊诧,随即笑了下,微微点头。

“你说得不错,但只对了一半。其实,即便他不迁怒于我,照如今情势,他迟早也难容我于朝廷。朝廷里原本有方熙载与我,还可相互牵制,如今他去了,剩我独大。骨肉父子,尚且离心,何况是我这个外人。他又如何能放心?立在朝堂之上动动嘴皮子的安稳日子,我是不可能再有的。”

他说完,见初念一双秀目中满是忧愁,再次一笑,道:“你别被我吓住了。话自然要这么说,好叫你有个准备。只是你放心。现如今再怎么样,他也不会真的对我如何。就算过去这十数年的随驾经历可以一笔勾销,但边境仍旧未宁,他还需要我去对付他们。”

初念迟疑了下,道:“边境最大的祸患便是北宂,刚数月前,你不是打败了他们?两国正在议和吗?”

“这只是表面,你不知道,如今情况早又有了变动。北宂皇帝年迈,尤烈是他幼子,他早有心将皇位传给他。大皇子对此早心怀不满。此人野心不在尤烈之下,只是从前一直被尤烈所制而已。尤烈一死,他便暗中行动,半个月时,就早两国使者还在边境为各自利益吵得不可开交时,他在国都逼宫成功,已经揽了皇权,下的第一道令便是中止和谈,召回了北宂使者。”

“这个消息,数日前已经急递到了内阁,”徐若麟道,“朝廷之中,元康朝可用之将本就平平,否则也不会这么快便败退。嘉庚乱后,更是寥落。放眼满朝,能够对抗北宂之人,便只剩下我。所以只要北宂还在,皇帝他便绝不会对我下手。”

初念怔怔望着他,“这些,你是一早就都想好了的吗?”

徐若麟将她收到怀里道:“娇娇,我如今不是孤身一人,有了你和孩子们,做事自然也要考虑退路。方熙载一党,一定要除,否则皇后与太子永无宁日。只是这样一来,我卷入其中,势必要被皇帝迁怒,甚至忌惮。倘若我没有丝毫与他谈判的资本,等着我的下场,你也知道。所以我必须有所考虑。北宂对于之前的那场战事,极其看重,几乎可谓倾巢而出,兵分两路。一支由尤烈王所率,另只军力稍弱些的,由大皇子统领。我排兵布阵时,着重对付尤烈王,与大皇子几乎没什么正面剧烈冲突,到了最后,大局定时,更未对他所统的那支兵马赶尽杀绝。此外我还做了一件事。尤烈王的头颅,我并未照咱们大楚军中的惯例割了带回以证军功,而是派人用快马,以最快的速度,投给了大皇子……”

见她眼睛越睁越大,徐若麟淡淡一笑,“你方才说的其实也没错。北宂如今的局面,正是我先前希望看到的。对大楚极具威胁的尤烈王被我除了。但是北宂执掌权力之人对大楚的威胁却还在……”

“这是养寇自重啊……”

初念喃喃地道。

徐若麟呵呵笑了起来。

“聪明!”

他赞了她一声,随即叹了口气,“我也不愿这样。身为大楚之将,于国于民,又岂会愿意做这样的事?只是身不由己罢了。你当知道萧皇后的父亲。当年他统领家族亲军,数十年征战沙场,无论对东南倭寇还是东北赤麻人,都力求尽数歼灭。也是打了与北宂的最后一战,打得当时的北宂元气大伤,短期内绝难恢复,便如此刻一样主动求和。顺宗以为从此北患可平,便将他闲置,过后没两年,更传来了他坠马意外而亡的消息,从此萧家亲军被连根拔掉。前车之鉴,我不得不防。”

初念伸手紧紧抱住他宽厚的胸膛,“可是……这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总有一天,皇帝会无法忍受的。”

徐若麟凝视着她,目中满是爱怜之色。他深深地亲吻了她,直到她开始呼吸急促,这才分开了唇,他沙哑着声,在她耳畔低声道:“傻孩子……再过个几年,情况如何还未定。再说了,就算比如今正糟糕,咱们还有一计。孙子兵法里,最厉害的一招是什么,你知道吗?”

初念茫然摇头,“什么?”

他一笑,伸手捏了下她鼻子,“走为上!”

“万岁此人,脾性我还是知道几分的。他极重脸面,看重旁人对自己的看法。心中就算再恨人,只要别被逼到份上,面上也不会随意表现出来。倘若真到了那一天,他有了可以取代我之人,咱们也早谋好了退路。我客客气气和他告别,料想他也不会为难我的。”

初念出神片刻,忽然一惊,慌忙抓住他胳膊,“你说,倘若你去了北方,皇帝会不会要我带了孩子留在京中为质?”

“他自然想。只是我无论如何也不会丢下你们的。我和他的关系,还未坏到这种程度。”他见她似乎还要说话,一个翻身便压了上去,低头堵住她嘴,含含糊糊道,“你别多想了,我怕你小脑瓜想疼了又要嚷。一切有为夫在……唔……咱们已经说了好多话了……还是先继续正事……”

~~

次日,皇帝陛下龙体恢复康健,停了几日的朝会终于重开。

这一天的朝会,注定非同寻常。先前数日在众人口中私下议论猜测的几件事,一一得以证实了。

其一,失踪了数月,众人原本以为凶多吉少的徐若麟,果然如这几日暗传的那样,已经安然回来了。先前等在侧殿之时,对于围拢过来寒暄,纷纷表示欣喜与关切之意的的众人,他一律以笑容回应。如今他就立武官列首,神情自若地等着皇帝的现身。

其二,这件事比徐若麟安然回来还要叫人震动。方熙载,原本的皇帝近臣,这个在内阁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在凭空消失了数日之后,今日仍旧没有现身。然后,当神色阴暗的皇帝现身,坐在金銮宝座之上,接受臣子的朝拜之后,执事太监发布的第一道圣命,便叫殿中之人目瞪口呆。

圣命说,方熙载勾结外患,意欲对征北经略徐若麟行不轨,通敌叛国之举已得查证,证据确凿。狼子野心,实不可忍。本当受酷烈极刑。唯当今万岁念其旧日随驾之功,不忍刑之,故夺一切封爵禄位,准其饮鸩得留全尸之自请。首凶既伏罪,相关牵连之从犯,待查证后,各得其惩,以儆效尤。望余下群臣诫之慎之,行忠君报国之事,等等等等。

太监拖长声调,还没念完这段话,大殿里的人在一片死寂后,顾不得座上面无表情的皇帝,情绪忽然便似炸开了锅。平日和方熙载对立的,纷纷面露惊喜激奋之色,平日依附他的,此刻均面如土色,纷纷低头缩背,只有几只老狐狸,诸如廖其昌、司彰化之流,面露短暂的惊诧之色后,看了眼始终平静的徐若麟,便不动声色了。

待这阵子骚乱终于过去了,执事太监看了眼仍旧面无表情的皇帝,望向徐若麟,转为笑,道:“徐若麟上前听封。”

徐若麟在左右两列大臣的注视之下,出列下跪。

执事太监继续,云:御北有功,擢定远侯,赐金三百两,银二千两,钞三千锭,文绮、绫及金盔金鞍名马各数目。

徐家本就是公爵门第,如今再封一侯爵,一门出双爵,这样的荣华,令人侧目。

太监报完,徐若麟在众人欣羡目光之中叩谢皇恩。皇帝略微点头,面上现出一丝笑,起身退朝。

皇帝走后,众多大臣仍留在大殿里不走。方熙载之事,实在太过惊悚。既然与徐若麟有关,自然纷纷围过来,一番恭喜过后,便拐着弯地探听内情。不管旁人问什么,如何发问,徐若麟统统一问三不知,摆脱了众人之后,到了御书房外,请求面圣。

崔鹤很快便带出圣意,命其入内。徐若麟进去,见赵琚正坐在老位置上,与方才面对群臣时的冷硬表情截然不同,面上带笑,他依礼节拜见时,他疾步而来,双手将他扶起。

徐若麟再次谢恩,说自己不敢居功得此厚赏,诚惶诚恐。赵琚摇头笑道:“子翔何须如此自谦?此次北方战事大捷,你居功至伟,如此封赏,乃是你该当所得。”

徐若麟再次谢恩,得了平身。赵琚坐了回去,开始饶有兴趣地问了些他在关外与尤烈王缠斗经过,徐若麟一一道来。君臣二人谈笑风生,只是谁也丝毫未提及方熙载之事。末了,赵琚掌心轻击桌案,叹息道:“子翔,朕原本以为,经前次一战,从此北患可平,你也好安心留于朝中,一来,朕需能臣辅佐,二来,你也正好行你太傅之责,代朕好生教导太子,只是没想到数日前,朕又得知消息,北宂朝中竟生剧变,皇位更替,极其嚣张,遍发檄文,称要复仇雪耻。往后只怕……”

他摇头不止。徐若麟便郑重道:“臣愚钝,朝堂之事,自有真正能臣为万岁分忧。臣身为武将,唯一可做之事,不过就是凭了几分血气之勇,披挂战袍上阵杀敌,此乃天职。万岁倘若信得过臣,臣愿再次领命北上常驻,以防北蛮再次生事。至于太傅一职,不过是与太子幼时偶然投缘,承蒙万岁念旧,这才忝获此殊荣。臣文不及翰林院诸多学士,武亦无可再传太子,至于治国安邦之策,万岁更是太子之良师。恳请万岁削此荣衔,臣愧不敢当。”

赵琚哂笑道:“子翔何必如何过谦?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此万万不可。”沉吟片刻,像是终于下了决心,道:“子翔有如此忠君之心,朕甚慰。只是你刚回家没几日,难得享受天伦,朕也不忍这么快便又叫你们一家分离。北边如今暂时还算安定,北宂也只不过叫嚣几句而已。朕放你些日子,过些时候再准备动身也不迟。”

徐若麟顺势下拜。赵琚惊诧道:“子翔这是何意?”

徐若麟道:“臣下决心赴北之时,便想着一个不情之请。原本还心存顾虑,不敢向万岁提及。方才听了万岁言语,臣感动于万岁对臣的体谅,索性便厚颜相求,盼万岁首肯。”

赵琚一怔,不等他开口,徐若麟立刻又道:“诚如万岁所言,臣与内子成婚以来,聚少离多。此次归京,幼子已六七月大,臣却才见他第一面。他见到臣,亦茫然如见陌生之人。臣抱他时,他竟惊惧,泣而以手推抵。臣心中十分难过。父母子女,上天既叫生而一家,便当亲近,如此才不会冷了一体相承之血脉。此次北上,臣预计难以短时凯旋,不欲与妻儿再次分离。全是出于私心,臣大胆求告,恳请万岁准许臣携带家眷一道北上。”

武将被派驻在外,确实极少有携带家眷的先例。之所以这样,一是怕引起下面官兵不满,二来,也和将领本身的意识有关。大凡为人臣者,总希望给皇帝留下一个甘为君王之事舍弃小家的大公印象。而且,在赵琚的潜意识里,多多少少,确实也有些效仿当年自己妻子被扣在京为质的意思。只是万万没想到,徐若麟竟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愣了片刻,也不好一口拒绝,犹豫着道:“这……恐怕有些不妥……”

徐若麟郑重道:“万岁,臣别无所求,此唯一心愿,求万岁恩准。万岁放心,到时臣会将家眷安置于燕京,远离军营,绝不会落人口实。”

赵琚还在犹豫,徐若麟已经微微一笑,慢慢道:“莫非万岁信不过臣?”

赵琚一惊,猛地看向徐若麟。见他望着自己,神情依旧恭敬带笑,目光却炯炯,丝毫没有避退自己的意思。刹那间脑海里闪过无数念头,立即哈哈大笑,上前再次扶起徐若麟,道:“子翔何出此言?朕与你十数年相交,撇去君臣礼节,早视你为手足兄弟,何来信不过之说?”他叹息了一声,仿佛陷入了回忆,“你方才那一番话,倒是叫朕想起了当年之事。当年倘若不是被迫无奈,朕又岂会舍下妻儿,让他们留在京中独居多年?至今心中仍是倍觉遗憾……”他拍了拍徐若麟的肩,点头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朕感念于爱卿的一番坦诚,有何不允?”

徐若麟面露笑意,诚恳致谢,道:“多谢万岁!臣无以为报,此生唯有誓死效忠万岁。一日不平北蛮,一日不敢忝立丹墀之下!”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

115第一一五回

是日,国公府中便无人不知徐若麟受封定远侯之事。白日里宫中除了送来侯印金册及封赏,也一并有赐给初念的侯爵夫人赏,计大红蟒衣一袭,银钱二百两,玉花坠七件,金嵌宝石头面一副,甜食盒二副等物。原本以为徐若麟必定凶多吉少的廖氏沈婆子等人见他不但安然回来,而且在御前受如此厚封,暗中不忿自不必提。府中下人纷纷过来恭喜道贺。许是心中放宽了的缘故,就连先前病势沉重的司国太,自徐若麟回来后,这几日起,精神也开始恢复了。

初念已经知道丈夫获准携带家眷北上的事。能离开这个地方过自己的日子,这是她心中期盼已久的事。自然欣喜。欣喜之余,想到从此要与娘家亲人离别,不知何年何日才得再次相见,心中又生出一丝怅惘之意。只是无论如何,期待毕竟还是多余惆怅。当晚,派了人去告知自己母亲这消息后,初念便与身边的人一道着手准备着行装之事,一直忙到徐若麟回来,这才暂且丢下。夫妻二人并头而睡时,就着窗外斜斜照进的一片月光,她与徐若麟议论着未来的生活,心里充满了期待。

今夜的月,如此皎洁。皎洁的明月之下,却亘古上演着不变的几家欢乐,几家惨淡。就在魏国公府那位年轻的侯爵夫人,她在与她的丈夫谈论他们未来的生活之时,高墙深锁的皇宫中,在那处永远见不着天日的所在里,却正上演着这月光之下的另一幕人间阴暗——一个女人,她被剥夺了继续存在于这世界的资格,但她却拒绝接受。

“我不信万岁真会如此对我!你们都给我滚!滚出去!再靠近一步,我就杀了你们!”她蓬头散发着,手上紧紧握了一把剪子,朝试图靠近她的太监挥舞,口中赫赫作声,状如疯狂,哪里还有平日半分的优雅之态?

“你们这些阉奴!胆敢背着万岁这样对我!我有儿子!我儿子是安乐王!万岁最宠他的!他生病的时候,万岁整夜不睡地守着他边上!你们等着,等我出去了,你们一个个都死无葬身之地——”她嘶声力竭地吼着,“皇后呢!我要见皇后!你们去给我通报——”

正午时分,太监便用朱红漆盘盛着白绫送到了她面前。红如血,白胜雪,相映之下,艳丽无比,也刺人眼目。

冷宫中,也不知道哪朝哪代起的头,向来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但凡嫔妃获罪赐死,执事太监必定会选正午时分动手。或许是想藉正午的阳气来辟邪,以免惹祟上身——毕竟,这地方本就阴气森森,加上那些即将要死的后宫女人,哪一个不是自觉满腹冤屈怨气冲天?人尚且如此,做了鬼,更是厉鬼。

只是这一次,从正午一直拖到现在,因了这女人的凶悍,她一直都没死成。执事太监这才不得已,最后请来了姓吕的冷宫大太监。

吕太监盯了她片刻,冷笑了起来。

一年又一年,每一个被送到这里的女人,刚开始的时候,谁不是这样认为的?这种话,他早就听得再习惯不过了。从前再艳冠群芳,再得君王宠爱,那又如何?一旦入了冷宫门,永无翻身之日,更何况是这个被赐白绫的废妃?

宋碧瑶看见烛火映照下,对面那个太监的森森脸色,蓦然无比真切地仿佛闻到了一股行将要死的腐败气味。她的肩膀颤抖了一下,终于停止喊叫,用嘶哑的声音继续乞求道:“我要见皇后娘娘!求你了,给我传报!我要见她……”

她已经嘶喊了一个下午。

吕太监不予应答。他的耐心已经消耗殆尽。这座皇宫的主人要她今天死,倘若拖到明天,那就是他的失职。此刻也顾不得什么正午的规矩了,朝身边的人做了个眼色,七八个太监立刻朝着宋碧瑶蜂拥而去,宋碧瑶惊恐地退到角落,拼命挥舞手中的厉剪,当头的一个太监操起准备好的棍子,毫不留情地朝她的手猛地击打过去。宋碧瑶发出一声凄厉的惨痛叫声,剪刀脱手,人也扑倒在地。

“我要见皇后——”

她被太监死死按在地上,脖子上缠住白绫的时候,还在用力地挣扎叫着。

“等什么,动手!”

吕太监面上不带丝毫表情,冷冷下了命令。太监立刻分拉住白绫两头,用力绞紧。

宋碧瑶脖子剧痛,头脸之上,瞬间仿佛有千万根针在扎。很快,昔日动人的那双眼睛,此刻向外用力凸着,眼球仿佛就要夺眶而出了。

“我……要……见……皇后——”

她翻着白眼,胡乱蹬着脚,喉咙里却仍下意识地发出已经重复了无数次的这句话。

“要见皇后娘娘,下辈子吧!”

吕太监道了一句。

宋碧瑶已经听不到他在说什么了。纵然她万分不甘,万分不舍这人世,但是她柔软的喉咙已经被如刀的白绫绞得咯咯作响,死亡正在朝她迎头扑来。

她要失去意识的那一刻,脖子忽然一松,肺里重新涌入空气。她也被太监们放开了。她趴在地上,剧烈地咳嗽,等那阵痛苦过去,回过魂儿来,她抬头,才发现身边那群原本凶神恶煞般的阉人们不知何时都已退了出去。她的面前站立了一个人。她一身真红宫装,整肃而华美,此刻正微微低头下来——她在望着自己。那双生得极其英俏的眉,平展而舒缓。

皇后萧荣来了。

下意识地,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宋碧瑶猛地从地上坐了起来,想要挺直胸膛——但是她还没来得及挺直胸膛,立刻意识到今非昔比。她从前是尊贵的皇后,如今还是。而自己,却已经彻底失去了与她相较的资本,一丝一毫也不剩了。

她仰脸,怔怔望着萧荣,双肩开始佝偻下去,整个人缩成了一团。

“听说你要见我?”萧荣道,口气如同她平展舒缓的眉。

宋碧瑶慢慢低下了头去,颤抖着身体,朝她跪拜了下去。

“娘娘——”她现在的声音早没了从前的娇脆,嘶哑不堪,如同一面被敲破的锣,“我的儿子他如今在哪里?他怎么样了?”

萧荣注视着她,“他很好,他还是安乐王,但是皇帝从今往后,再不会见他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