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苑的后面有一个小小的水池,池中的水来自一条隐秘的水渠。这条水渠的源头,在王宫外的神殿里面,一处幽静的泉眼。当年湘夫人开凿这处水渠,是为了从神殿引来圣水,好养活她的白芷花。

这水有灵力附着。渠边有一种带刺的灌木,生得极为茂密。一年四季中,倒有三季挂满了灯笼一样的红彤彤的小果实。

灌木丛下面遮掩着一杆淡蓝色芦苇。苇花笼了一层薄暮般的浅金色,青蓝色的苇叶又宽又大,锋利有如新月。他折下一片苇叶,放在水面上。苇叶在渠水的拨弄下打着转儿。他低声的吟哦着一段歌谣。于是那片叶子渐渐定住,过了一会儿,竟然沿着水渠逆流而上,一直消失在宫墙之外。而他自己也随着那片叶子涉水而去。

神殿很大,几进院子后面,有一个僻静的院落,幽幽的掩映着青夔国最大的藏书楼。午后日光下,一地青茅吐着醉人的芬芳。

隔着窗户,他看见一个白衣少年正在爬在案几上奋笔疾书。那少年生得颇为俊秀,发色是黑中带着青色,白晰的肤色和墨玉般的眼睛显出一种慑人的清冽气息。

“朱宣,”里间传来幽幽的女声,“午间天热,回你房中去睡一会儿罢。”

名为朱宣的少年停了笔,道:“我把这段经文抄完就睡。”

“又不急在这一时。”那个熟悉的女音语带嗔怨,“难道你不赶在今天抄完,明日就不能再抄写了?”

朱宣乖乖地停下笔,收拾起桌上的纸卷:“师父你不休息么?”

“你不用管我。”帘子一动,闪出来一个家常装束的女子。她看起来苍白消瘦,一双大眼睛明晃晃地瞧着少年,“下午这书房里有别人来,你可回避了。”

“那么,我可以把剩下的经文带到我房里去抄写么?”朱宣睁大了眼睛问。

“随便你。”女子微笑道,“不过——这倒是什么经文,值得你如此上心呢?”

朱宣脸红了红,并未作答,只是把手里的书卷捧给了那个女子。她低头翻了翻,本来苍白的脸忽地更加煞白如纸。

“你从哪里找到的?”她竭力平静地问。

朱宣淡淡道:“是师父您自己的收藏。师父二十年前,从天阙山深处辛苦觅回这《冥灵书》,又特意带来郢都。我想,这是万分重要的典籍,应当好好研究。而且,师父也应当不会反对我看这个。”

那女子听得双手一抖,那书卷就落在了地上。朱宣说完话,俯身拾起了书卷,紧紧地握着,又重复了一遍:“您不反对的,是吧?”

女子哑然良久。

朱宣亦以沉默相候。

末了,那女子长叹了一声:“我不反对。”

“谢谢师父。”

朱宣捧了书卷,默然退下。

“朱宣。”走到门边,那女子忽然又叫住了他。

他睁大了眼睛望着。

“既如此,我盼你好好研读此书。”她郑重地说。

朱宣点了点头,辞别女子出来。

清任躲在窗外偷窥,正思忖着《冥灵书》究竟为合物。不料朱宣迎面走来,和他撞了个满怀。他有些狼狈,下意识地要躲。然而朱宣只是迟疑了一下,似乎觉察到院子里有人,看了一圈却没发现什么,于是抱着书匆匆离去。

青茅的香气愈发浓烈了。他看着那个少年的背影,心中说不出的怅然。一边又不由得嘲笑自己。

暮春的窗下,绿影婆娑。她坐在案头出神,薄长修利的两根手指,无意识的撩拨着额前的一绺头发。日光从窗棂中斜漏出,发丝闪着冰色的光。

清任忽起好奇,悄悄地跟了那少年出去。

朱宣出了藏书院的门,却并未走远。门外的有一棵菩提树生得骨骼清奇,他蹑手蹑脚地走到树下,拉下一根枝条,把一条随身的衣带挂在了树枝上,然后迅速离去。树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只是一阵午后凉风轻轻滑过。

清任不解,他飘然走到树下,抬头去看,那衣带上隐隐有字迹。

小院的门吱呀一声开了,进来一个青衫少女,面容年轻而宁静,怀中抱了一卷书,大约就是“书房里下午来的别人”。少女四顾无人,便步履轻盈地飞奔到菩提树下,几乎从清任的身体里穿过去。清任慌忙躲过,回头看时,她已经灵巧地摘下了树枝上的衣带,顺手塞进了衣袖。

清任哑然不解。只见那少女片刻间,已经换了肃穆的神情,恭恭敬敬地站在了书房帘外。

这时他方觉得有人把青茅草投在他身上。回过头,看见了薜荔。

傀儡默默无语,只顾把手中的青茅揉碎,往他身上洒,脸上的表情分明在说她动怒了。每一次他利用苇叶和渠水的灵力,生魂出窍进入神殿,都被她狠狠的斥责过。

这种秘道是上代大祭司扶苏留下的,只用于他和前王后湘夫人之间的秘密往来。清任得到苍梧苑的时候,这个秘密也就落到了他手里。他毫不犹豫地学起了扶苏的榜样,运用在黑塔里学到的知识,操纵自己的生魂,沿着无人知晓的秘道离开宫廷,走向那个神秘的所在。

薜荔跟他说过无数回,生魂出窍是一种极为毁损元气的做法,只有真正的巫师才有足够的灵力规避这种损害。但他毫不介意。因为只有这种方式,他才能够悄悄地探望那个女子一眼。

薜荔毫无办法,也不敢告诉巫姑。有时她会发现他的行踪,但也只能马不停蹄地跟过来,不停地用青茅做法,助他恢复。

他本来想向薜荔道歉。可是刚才的那一幕却让他一口气堵着,开不了口。末了还是她先问:“别忘了晚间还要吃药,不要在这里耽搁太久了。”

他蓦然问:“她很爱那个少年,是吗?”

薜荔点点头。

“她爱他,甚至爱到了不让任何人接近他的地步,但有近身者格杀勿论。”他冷笑道,“这不正常吧。”

薜荔道:“那只是因为,除了那个少年,巫姑她不能去爱任何人啊。”

清任沉默了一会儿,欲言而止

于是他踏着苇叶又回到了苍梧苑。远远的就看见几个人影在草丛中晃动。他一惊,赶快回到自己的身体里去,然后举步显身。

“站住,是谁让你们闯进来的?”青王清任怒道。

那几个人恍若未闻,飞一样的踏着草丛逃开。

清任顺手取出腰间的弓矢,四枚羽箭连珠般的飞出,那四个人影登时就扑到在了草丛里。清任疾步赶上,分开草丛找了一周,却并未发现偷窥者的形迹。

四枝羽箭落在地上,各自穿着一张小小的树叶。清任拾起羽箭,发现那树叶呈七叶分开,状如鸟羽,形貌奇特,树叶中心还用小刀雕砌了一个古老的字符。

“是咒术驱使的式神么?”清任狐疑地望着薜荔。

薜荔接过那树叶,念着咒语揉成了粉碎。“倘若主上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你去找巫姑,这些式神就能不留下。”

“他们的主人是谁?”清任问,“竟敢放出式神来窥探我。”

“我不知道,不过,应该是你们青族的达官显贵干的吧。驱使七叶树式神,是青族大行天派的巫师所最擅长的咒术。虽然我无法查出是谁干的,不过,刚才那一下子足以使作法的巫师毙命了。”

清任的瞳孔缩了一下:“我会叫人留意。”

薜荔点点头:“那么,主上心中,大约有所倾向了?”

清任并不回答,只是说:“告诉巫姑,让她当心。”

是夜月落之后,城东一条空荡荡的大道上,一架罩满黑色布幔的马车,踏着石板大路疾驰而过,仿佛鬼魅出行。走了不远,驾车的马忽然停住了脚步,车夫鞭了它几下,催他快走,马却猛地拐了一个弯儿,直奔入一条小巷之中,跑了几丈远,才缓缓停下脚步。

停稳之后,车中却毫无动静。车夫小轻轻跃下,走到车前向内打探,脸上露出一个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呆立在地下,释然出了一口气,重又翻身上车,沿着原路退回小巷。

马车在小巷的青砖路面上,车辙划出一道淡淡的圆弧,仿佛在青砖地上,浮起了一朵血色的花。

车到巷子口,停了下来。车夫已经闻到了夜风中飘来的阵阵躁动的香,仿佛初夏的山林中的奇花异草。车夫勒住了马,狐疑地四处张望。后半夜,郢都的街还是那样的静,没有一点人的气息。过了一会儿,车夫就靠着驾辕睡着了。

胡同口的屋檐上,跳下来一个背着弓的夜行人,直接跃到马车前,挑开了车上的布幔。

车里面空空如也。

夜行人仿佛也吃了一惊,爬到车上去探查了一番,并无所获。这时他忽然看见地上红色的车辙,追了几步上去,发现那淡红色的光芒漫漫的铺展开,一直到巷陌的深处去,那条巷子的深处,通往青夔神殿。

夜行人忽然明白了什么,他急忙收身而回,依旧躲在屋檐上。过了许久,车夫才悠悠醒转,仿佛只是做了一个梦,全然记不清刚才发生了什么,只顾着催马快走,好赶在天亮前回去。

清晨的时候,青王清任就收到了密报。昨天并没有任何一架车带了尸体出城。只有一架空车曾经在神殿附近的一条巷子里打了一个转儿,然而车里面什么也没有,是空的。

“你看见地上的血迹了?”清任问道。

“看见了。”

“淡红色,有鱼腥味的?”

“是的。”

巫姑的猜测果然不错。清任心想。

“那架马车从谁家院子里出来?最后回到哪里去了。”

依然穿着夜行衣的武士,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清任微微一笑:“其实我不用问你,我只让你盯了首辅一家的家门,不是么?”

“的确是从首辅家里出来的,也回到了首辅家里。”武士说。

“嗯。”清任淡漠地点点头。

“不过……”武士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清任挑了挑眉毛,“还有什么别的情况吗?”

“马车是傍晚从首辅家里出来的,据臣那时候看,车中定然有东西。这车并没有出城,也没有在城里游逛,而是直接去了一家簇新的宅院。直到后半夜,马车才出来,奔城门而去,直到被引至小巷。”

“如果他们直接去城门,那么守城的卫士看见一架空车,不会有任何疑问。”

“但是显然车夫也不知道车子里面已经变空了。他发现之后,离开小巷,又回到了那第二家。这一回,不到一会儿他就出来了,直接就回了首辅家。”

清任点了点头:“这第二家人,也是巫师?”

“不是。臣下不熟悉京城的情况,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司礼监御史采大人的宅院。”

“采梦溪,”清任道,“夏妃的父亲,是他?”

“正是。”

清任愣了一下,旋即淡淡笑道:“他还挺能耐的。”

这一日,清任便称病免了早朝,独自在书房中等候。薜荔从巫姑那边来,回话内容与夜里的武士相榫合。清任一面思考,一面心中忍不住的烦躁起来,忽然听见书房有人窃窃私语,喝了出来,看见是夏妃宫里的几个宫娥。

宫娥们面面相觑,中有一人连连叩首:“是夏妃娘娘催促我们立刻找到陛下,她在绿波宫相候。”

还没做上王后,就已经有人这么听话了。清任心想。

不出清任所料,原来是那个庆小姐来了。因为是未嫁的女儿,所以按礼规避,躲在了屏风后面。夏妃笑盈盈上前,奉上凉茶一盏,是庆小姐亲手调制的。清任略微尝了尝,称赞了一声。夏妃又把庆小姐夸赞一番,就要为她引见。清任点了点头,于是那个少女就携着一阵环佩声,从屏风后面转出来。

珠围翠绕的庆小姐,远远看去煞是夺目。看来为了晋见,着实打扮了一番。许是花钿太沉,她一直垂着头,瞧不见面容如何。清任心想,这毕竟是首辅庆延年嫡亲的孙女儿,不可怠慢了去。于是他摆出一副和蔼的面容,等她上前叩拜完毕,便教她抬起头来,也顺便瞧瞧是何佳人,要夏妃如此吹捧。

那少女却只是低着头,下巴都要抵到胸前了。

“姑娘家这般害羞,”夏妃连忙打圆场,“洛如,陛下叫你免礼呢,还不谢过?”

就好像地上有磁铁吸着她,那女孩就是抬不起头来,一只白晰的手,死死揪住裙角。

“她叫洛如啊?”清任有些不耐烦了,盘算着要抽身。

“是阿是阿,”夏妃连连道,“庆小姐出生的时候,城里开了洛如花,是祥瑞之兆呢。”

“祥瑞?”清任险些失笑。

就在这时,余光里忽然闪过一抹淡白色。他不由得侧过头去,发现陪着庆洛如同来的,还有一个贵族少女,穿一身素净衣裳,眉眼清明细致,另有一番说不尽的幽雅风韵。那女孩一直未曾开口,神情疏疏落落,静候在艳光夺目的庆家小姐身旁。清任看着她眼熟,想了半天,忽然记起,这是在巫姑书房里出现过的女孩子。

他想问问那个少女的来历,却又碍着庆小姐在面前,不便开口。夏妃早已注意到他的眼神,忙说:“这是臣妾的内侄女,名唤婵娟。她和洛如自小相好的。因洛如不惯独自晋见,我就让婵娟陪陪她。”

“是你哥哥车提的女儿么?”

“是啊,可怜她父母早死,只留下这么一个女孩儿,家父膝下也就唯有这么一个孙女……”

“我忘了……你兄长是因何而死的?”

夏妃低下头,道:“今日大家高高兴兴的,提这个做什么?”

“回主上,”婵娟不待人唤,自然而然地走了上来,“家父车罗,十三年前跟随白定侯征战海疆,死在了那边。”

“原来是我青族勇士的遗孤。”

婵娟跪下叩首,淡淡道:“主上错了。家父虽死,他却并不是什么勇士。”

“婵娟——”夏妃喝住了她。

至此,清任已然看出了夏妃的用意。

引荐庆家长女,必然不会是夏妃的本意。只是因为有庆延年的要挟,她不得不为这个洛如小姐尽心。

那么,昨晚她的父亲采梦溪帮助庆延年处理做法巫师的尸体,是受其要挟还是自愿的呢?清任心中自有心思,眼前这些莺莺燕燕的女孩儿,根本不曾未入他的眼。眼前的夏妃又是在做何打算呢?她是否知道他父亲在做什么?清任转头去那个语笑盈盈的妃子。

虽然引荐庆洛如无疑是庆延年的授意,但夏妃怎可能如此任人摆布。她一面把庆洛如打扮得明艳无双,带到清任面前,一面却让自家的女孩子像一株空谷幽兰一般,陪衬在主角儿的身旁。

庆延年等大臣们,或许并不了解清任的口味,但夏妃却是了如指掌。只是她也未曾想到,像婵娟这样的女孩子,往往自有主张的,并不会按照她的意思来说话做事。

眼下,这女孩虽然在夏妃的喝止下噤声不言,脸上那种清高自许的神情却是毫不掩饰的。清任不由得又多看了她几眼。

夏妃见青王不语,又补充道:“其实是家兄自己不好……在海疆上办事出了点差错,白定侯为振军心,只得行军法处死。只可怜了这孩子,成了戴罪身……我为了替她赎免,就将她送到了巫姑那里,做了一个寄名弟子。”

“神殿巫姑么?”他喃喃道。

“是啊,从九岁起,婵娟每个月都到神殿去三次,跟着巫姑诵读经文,祭拜神灵。所幸这姑娘也聪明过人,跟着巫姑学得了不少东西。如今人说起郢都城里的女才子,除了婵娟,竟不作第二人想呢。”夏妃絮絮道,“其实,说起来,巫姑这么多年,身边也没有再收留一个徒弟。所以,婵娟可是巫姑唯一的弟子啊。”

清任有些懊恼。原来夏妃的内侄女婵娟,早就是巫姑的徒弟了。而他竟然一无所知。他只能满足于悄悄地窥视,却不向任何一个人提起她的名字。有多长时间没有过问过她的事情了,是不愿,还是不敢呢?

婵娟仿佛根本没听见夏妃对她的评价,只是僵直地站在那里。清任有些好奇地打量着她,抑或是受了夏妃的暗示,悄悄地在这个清秀少女身上,寻找她师父的痕迹。婵娟似乎感觉到了青王不寻常的眼光,蓦然抬起眼帘。清任冷不防被她的目光击中,那其中除了少女清澈和内敛,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冷冽的戒备……

真是无礼,清任不免恼怒起来。

他忽然怀疑起来,采梦溪之所以能够参与庆延年的密谋,也许就是这个懂得巫术的孙女在出力。他眼前忽然浮现起了神殿中看到的一幕,那个少女在巫姑的眼皮子底下,与少年朱宣偷传信函。是个不简单的人。

他转过头去,不再看婵娟,也不接夏妃的话,只是“嗯”了一声,低头继续喝茶。

又是一阵有些难堪的沉默。

忽然,庆小姐站了起来,一把扯下了头上的珠冠,霎时间一头乌发滚滚的散了下来。

清任愕然。

“恕婢子无礼,”女孩忽的又跪下了,“实在……戴不惯珠冠……都快掉下来了。”

清任忍俊不禁,差点把一口茶喷了出来。

夏妃气得连连道:“还不快扶了小姐下去梳头。”

像水中投石,沉闷的气氛一下子被打破了。宫人们纷纷忙碌起来,捡珠冠的捡珠冠,递梳子的递梳子。婵娟默默地退到了一旁,让宫人们靠上前来服侍庆洛如。

“算了算了,这样也挺好。”清任反倒来了兴致,“洛如,你再抬起头来,让我看一眼。”

女孩微微仰起脸,迎着清任。

竟然这般容光照人,使华堂顿时失色。清任一时眩目,竟哑然无语。一张小脸儿飞红,那有如三春红桃浓到了极处。眼睛湿漉漉的像哭过,却只管望着青王。

清任深吸了一口气,微笑道:“原来是你。”

庆洛如瞪大了眼睛,掩藏不住欢喜:“陛下记得我?那天承蒙陛下表奖,却没有来得及谢恩呢。”

“阿蓝,”清任幽幽地说,“你竟然给我请来一个神箭手,首辅大人养的好孙女啊。”

这庆洛如便是庆后去世那一日,在神水苑射天罗花燕子的少年箭手。夏妃显然是胡涂了,可是她也听得出,清任优雅的声音里,隐隐透出怒意来。清任此刻想到的,不仅是夏妃为首辅作伐,更有怀疑庆延年在此之前,早就有意将这个女孩儿塞到自己眼前来。

“谢陛下夸奖。”庆洛如却毫无知觉,只顾说下去,“陛下箭法神奇,小女子敬仰得五体投地,只恨无缘得见。春狩没有女子参加,小女子不得以女扮男装,还请陛下恕罪。”

清任笑道:“我不治你的罪,却要问你爷爷。你爷爷家法不严,竟然放任女孩子到处乱跑。”

庆洛如吓了一跳:“求陛下千万不要告诉我爷爷——”

“呃?”清任眯起眼睛,细细观察那女孩。

“爷爷家教很严的,”懵懂无知的少女,显然是被清任吓到了,连连磕头,“我的箭法是偷学的。去参加春狩也是……也是费了好大力气才瞒过家里人……陛下要治罪就治我的罪,千万不要告诉我爷爷。他总骂我是野丫头,要是知道了我做这种事情,我……我会被打板子的。”

清任心中好笑,奇道:“你怎知我就不打你的板子?”

庆洛如一句话都说不出,噎得眼泪汪汪的。

清任撂下茶杯,哈哈大笑。笑毕方才起身,亲自把少女扶了起来,顺手替她理了理乱发。庆洛如从未被男人亲近过,此情此景,手脚都不知何处放了。两只大眼睛慌慌张张地只朝夏妃脸上看。

此时此刻,夏妃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少不得打起精神来,朝庆小姐递了个勉励的微笑。庆洛如看见,心知已然无事,顿时又羞红了脸。

“我还没说饶你呢,”清任道,“随我去江离山,你要是不能给我射三只大雁下来,依然要重重地打板子。”

“多谢陛下。”庆洛如喜孜孜地说。

“还有,这茶不是你烹的吧?”

“呃?”少女一低头,幽怨地望了夏妃一眼,低声道,“不是啊,我不会茶艺的。”

夏妃眨眨眼睛,苦笑道:“原是我多事了。”

清任不理会,只顾携了美人,往射箭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