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阿奶本着吓死人不偿命的心态,索性直接拿过一个盒子,放到祁家大少爷眼皮子底下打开…

第91章

一个个颜色各异造型独特的甜甜圈就这样呈现在了祁家大少爷眼前。

大少爷有点儿懵。

明明才一年未见,周家阿奶仍然是那副土里土气的模样,甭管是衣着打扮还是身材容貌,皆没有太大变化,怎的气势就这般足呢?还不等祁家大少爷琢磨出味儿来,就听周家张嘴就来:“我说傻…大少爷,少东家?你瞧瞧,我给你带了这许多东西,你就没想着我点儿?”

无论什么言语都不能表达此时此刻祁家大少爷那无奈到几乎要吐血的心情。说他没给周家阿奶捎带东西?怎么可能呢?这近一年时间里,他大少爷又要忙活祁家公中的事务,还要私底下联系他自个儿产业,还要依着家训在九州各处巡视。

饶是忙碌到这份上,他每到一处都会惦记着寻些特产叫人捎过来,为的还不是周家阿奶手里的所谓诸多方子。结果,方子还没到手,自己已经被奚落了又奚落,还硬生生的被冠上了无情无义的名头。

祁家大少爷委屈极了,尤其在看到这种类繁多几乎一个品种一个样子的甜甜圈时,心头完全是五味杂陈。

“周老太,你给我带好吃的,我是很感动。可你倒是给我准备一些容易存放的吃食呢,这叫我怎么拿回京城?就算我拼着几天不吃饭,也绝对吃不了那么多。你真不是故意为难我?…让我想想,这样好了,您索性把方子卖给我呗,我回去叫人琢磨琢磨,到时候每天吃,顿顿吃,也算不辜负您的一片心意了。”

周家阿奶乐呵呵的瞅着他:“又不是什么值钱东西,我家小娃儿天天都吃,不值当什么,权当是个心意了,你别跟我客气,只管安心收着。”

“我…行了,周老太,咱们就敞开天窗说亮话,多少钱你给卖?对了,先把这一年的红利拿过来,老太您先点点数儿?”祁家大少爷也是真拿周家阿奶没法子,好在关键时刻,他撑住了。

一个葵瓣彩锦盒被推到了周家阿奶眼前,祁家大少爷收了方才的蠢样儿,如今面上只余和善的笑意,倒是眼底里存了一丝看好戏的意味。

周家阿奶二话不说先接过盒子,低头一瞧:“这个盒子挺不错的,回头给我家好乖乖放首饰用。”

祁家大少爷再度感到无限的崩溃,其实他真的很好奇周家阿奶口中的那位好乖乖,怎么就能叫这个精明过了头的老婆子时时刻刻惦记着?时常提起不说,还每每碰到好东西都想给她留着,偏他有一回好奇的问过,却被周家阿奶用一种极为意味深长的眼神盯着半晌,唬得他再也没敢问

第二回。

幸而,就在祁家大少爷再度觉得撑不住要开口发问时,周家阿奶打开了盒子。

葵瓣彩锦盒并不大,估摸着也就成人两个手掌大小,厚度则再一指左右。就像方才周家阿奶说的那般,当首饰盒倒是够了,起码能放一对镯子几枚戒指。可要是放置旁的东西,估计就够呛了。

不过,如今这盒子里装的却是厚厚的一沓大面额金票、银票。

周家阿奶傻眼了。

“一共三万两千七百六十三两银子。我给你凑了个整数儿,三千两金票和三千两银票。”祁家大少爷笑得如同偷腥的猫,显然对于能够吓到周家阿奶感到无比的荣幸。

可惜的是,他并不曾高兴太久。

“京城里应该不缺旺铺吧?像府城这样,前头酒楼后头宅子的旺铺,搁在京城要多少钱?或者就是闹市里头的大开间门面铺子,要几多钱?”周家阿奶的惊讶来得快去得也快,没一会儿她就恢复了正常,还顺手把盒子给合上了,一派淡定的问道。

“这很难说,毕竟一个铺面一个价,再说地段不同,那店铺的价格自然也是天差地别的。至于你说的闹市,你道京城跟你这儿府城那么小?京城又叫四九城,分为外城、内城和皇城。外城有七道城门,内城九道,皇城四道。单就是外城,闹市也分为东西南北四处,你说这个价钱怎么算?”

祁家大少爷惦记着自己方才被狠狠奚落的事情,好不容易逮着机会自是要想法子掰回一城。可他正洋洋得意的说着呢,忽的就看到周家阿奶一脸鄙夷的看过来,登时奇道:“怎的了?”

周家阿奶叹道:“怪不得你脑子不够用,该记的事情不去记,这种芝麻绿豆大的事儿却是费心费力的记。你倒是琢磨一下哪里铺面价格不高租金却高,或者哪里比较安全没有痞子捣乱…唉,该记不记,难怪蠢成这样。”

他还能说啥?

还能说啥!!!

祁家大少爷深呼吸一口气,略微平缓了一下情绪,这才勉强开口邀请道:“提起京城,周老太可有想过去京城干一番大事业?”

“不去!”周家阿奶拒绝的干脆利落。

虽说早已料想到了这个结果,祁家大少爷还是倍感失望。其实,他早就想说服周家阿奶搬到京城去,毕竟老往这儿跑也挺累人的,可要是不来的话,又不知晓会错过多少好东西。就拿甜甜圈这事儿来说,要是搁在京城,他就可以专门弄一家店,来供应豪门大户、世家大族。就算不提从中所获取的利益,所得的人情也足够他赚回本来。

尽管想要说服周家阿奶出售甜甜圈的方子并不难,可祁家大少爷还是颇为不舍,只因他很清楚,甜甜圈对于周家阿奶来说真心算不上什么。偏生,人家不愿意去京城。

有心想要再劝几句,结果周家阿奶一见他那神情就知晓他想要说什么,索性直截了当的道:“我老周家祖宗十八辈儿都没离开过大青山,我也没打算换地儿,你死心吧。对了,要是你在京城寻到了合适的铺子,就替我买下来。”

说着,周家阿奶便将手里刚拿到还不曾捂热乎的金票都拿了出来,整三千两:“一定买最好的,宁可贵点儿也不能贪图小便宜买了茶一茬的。要是钱不够,你就先拿明年的红利给我贴上,回头再找我要便是了。”

听了这话,祁家大少爷心底里最后一丝期望也没了,很明显周家奶是绝对不会去京城的,既如此也就多说无益了。祁家大少爷一面叹息着,一面命人准备车马,叫人将这些甜甜圈一多半都快马加鞭捎回京城。

“这就是随便做来给你尝味儿的,你要带回去早说啊,我给你包一包收拾妥帖点做精细些。就如今这个样子,唉哟!还有个事儿,这个甜甜圈不能保温,你最好是敞开了搁在外头冻着,不然赶明儿就软趴趴的不能再吃了。等回头要吃的时候,再拿到烧着炕的屋里,让它稍微解解冻一下就成了。”

麻烦倒是不麻烦,就是难免叫祁家大少爷不由的在心里纳闷,到底谁才是那个乡下老婆子?

祁家大少爷苦恼上了,周家阿奶却很是幸灾乐祸,她就等着看这傻儿子要如何将棉花糖带到京城去。

第92章

周家阿奶大清早出门时,带上了一车的甜甜圈并其他几样吃食,等到了天擦黑回来时,也仍是一车东西,只不过比起早间那不值钱的玩意儿,她拿回来的东西却各个都是极为稀罕的。

主要是布料和皮子,当然也有其他的,却被周家阿奶藏到了她位于府城的宅子里。她还对祁家大少爷叮嘱再三,叫他先别忙着走,回头再给弄些吃食,顺便商量一下新的合作事宜。

吃食什么的,祁家大少爷其实一点儿也不在意。别看他见着新鲜吃食的样子比三囡还夸张,可事实上他并不是真正的吃货,而是仅仅从那些吃食里头看到了商机。不过,真要有好吃的他也不会拒绝,至于周家阿奶所说的新的合作事宜,更是叫他忍不住心头痒痒。

偏生,从杨树村到府城太远了,就算有牛车,一来一回也要大半日了。周家阿奶是大清早出门的,在府城停留了也就半个多时辰,就直接走人了。惹得祁家大少爷一叠声的叮嘱她下回别赶那破牛车了,索性定好时间叫马车去接她得了。对此,周家阿奶深以为是,当下便约好时间,就约在了三天后。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单说这一回,周家阿奶也是满载而归。

一整车的料子和皮子,全都是最上乘的不说,且还是从京城带来的,就算是府城也绝对买不到。周家阿奶挑了两张最好看的皮子,打散留给周芸芸当陪嫁,其他的倒是没留,因为祁家大少爷告诉她,这玩意儿以后每年都会送的,而且就算再好的料子皮子,搁久了一样会坏,既如此还不如直接分分掉算了。

明明还不到腊月,周家就已经热闹得如同过年一般了。

想也知晓,祁家大少爷带来的绝对是好东西,自家穿着舒服体面,拿出去送人也极有面子,再不济就是赶场子时拿去也能入账不少。

周家阿奶如今是干大事儿的人,对于这些个鸡毛蒜皮的事儿她才懒得理会,反正东西她发下去了,你们爱咋咋地。

料子的数量最多,每人都能得两匹。皮子则稍微少一些,可事实上也不能算少了,要知道祁家大少爷拿来的全是狐狸皮、貂皮之类的,整张整张上好的皮子,那那绝对不是周家人自个儿弄的野兔子皮能够相提并论的。周家阿奶扣掉了两张瞧着最好的留在了府城那头,打算回头给周芸芸当嫁妆。只拿了十张皮子回去,她自个儿不要,家里的女眷除了周芸芸和三囡之外都是一人一张,只要她们姐俩到底是亲孙女,自是应该给点儿优待,便是一人两张。

平白得了这些个好东西,自是极为高兴的,就连素来不在意穿着的周芸芸姐俩,都拿着皮子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多遍。原因无它,因为这些皮子跟先前他们家自个儿弄的差太多了。当下,周芸芸就决定给自己弄一套皮毛冬装,她本人是肯定不行的,自然要找救援。

整个周家,女红手艺最好的莫过于大山媳妇儿,其实大河媳妇儿的手艺也不错,只是因着二房那边画风越来越奇怪了,这近一年来,大河媳妇儿就没做过几样绣活,只一门心思扑到了养家禽的事情上。至于其他人,秀娘的绣活做小玩意儿还是可以的,做衣裳却是欠缺了不少,葛氏就更不用说了。

周芸芸盯上了她大堂嫂。

然而,跟周芸芸有着类似想法的人还真就不老少。没法子,这要是普通的冬衣,自个儿凑合做做也就成了。可这么好的料子,配上她们这破手艺,还能有好?

二房这头倒是实在,二伯娘不舍得这么好的毛皮,还把属于三囡的两张一并收了去,言明回头三张皮子都给她留着当陪嫁。底下的俩儿媳妇儿商议之后,分别拎着两只鸡两只鸭,并两筐子蛋上门去了。

大山媳妇儿还在月子里,不过乡下地头真没那么讲究,村里多的是刚生完孩子两三天就下地干活的,有时候运气不好摊上了春耕秋收的,生完孩子就干重活的也多得是。甚至还有顶着个大肚子下地,结果把孩子生在地里的,或是因着身子骨亏损严重,干活太累晕倒的,实在是太多了。

周家自不会这般,可大山媳妇儿也绝不可能任由自己闲躺着,所以她每日里也就是半躺在炕上做各种玩偶。这不,见妯娌拿了好些吃食并料子皮子过来,都不用问就知晓了她们的来意。又见窗户上闪过周芸芸的倒影,索性朗声把她也叫了进来。

“左右我闲着也是闲着,来吧,一并都拿来给我做。”大山媳妇儿原就是一副好脾性,生了孩子之后更是软和得不得了。这会儿,她家的小腊梅正躺在靠里侧的炕上,小嘴张张合合的睡得喷香。

自家人都互相清楚对方的性子,见大山媳妇儿都这么说了,当下也就不扭捏了,皆笑嘻嘻的把东西放下,旁的倒也没必要说的那般清楚,毕竟她们几个原也不是很计较的人。

而周芸芸见她二人都拿了自个儿屋里的吃食,自然也不甘落后,不过她却不曾拿吃食,只因如今周家真心不缺这一口,尤其灶间本就是由周芸芸管着的,自然不会亏了刚生完的产妇。仔细想了想,周芸芸回头拿了一个小银锭央求周家阿奶进城时,帮着给打一个小小的长命锁。

周家阿奶痛快的应下了,只道:“咱们家以前穷,也不讲究啥,如今有了钱,回头给那孩子办个满月酒。也不用多叫人,只叫你三奶奶他们过来聚聚。”

“那敢情好,到时候我可得拿出本事来,好生整治一桌。”周芸芸笑嘻嘻的凑到阿奶跟前,“阿奶可有啥想要吃的?”

“吃啥不是吃?咱们家有鱼有肉有细粮,这就成了。你三奶奶今年也得了不少钱,可她那人仔细得很,估摸着家里还在吃粗粮呢。反正你看着办吧,比着咱们家素日里吃的,也不会怠慢的。”

周芸芸想了想,还真就是这个理,只因周家的伙食要比整个村里明显高出一大截,就连张里长他们家,也不是餐餐都吃细粮顿顿都见荤腥的。

至于说三奶奶为人仔细,其实那就是穷怕了。试想想,要是手头有钱,哪个不希望吃穿用度好一点?就连周家阿奶头两年也格外的仔细,只因不仔细些,这钱和粮都不够用。

这头,大山媳妇儿忙活着给妯娌和小姑子做衣裳,秀娘顶着个硕大的肚子跟她作伴,二房则继续忙活着家禽牲畜的事儿,至于三房这头也没消停过,只因越临近过年,大金的买卖越红火。

而那头,三囡偷偷的带着好东西进村找周大囡去了。

周大囡也在发愁。

过年这事儿看着是热闹又欢喜的,前提是你得有钱过个好年。虽说老话有云,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可说到底,有钱还是没钱那是完全不同的。

周大囡发愁的就是这事儿。眼瞅着这都十一月了,天气早已冷了下来,若是在周家,哪怕前几年还没有发财的时候,周家也不曾短了吃穿,最起码冬衣都要开始做了,即便只是土布和翻新的棉花,那也是极为暖和的。还有满屋子的炭和柴火,好几个粮仓的粗粮细粮腌肉饼子等等,兴许周家阿奶还会叫人轮番上屋顶瞅瞅有没有哪里需要修缮的,要是摊上她心情好,指不定还能分得几块糖甜甜嘴儿。

可惜,在老丁家就不用想了。

丁家的屋子跟老周家一样都是上了年头的,起码也有二十多年了。在乡下地头上,老屋很常见,上百年的都不稀罕,可老屋却是需要实施修缮加固的。

譬如说,在冬天来临之前,要到处转转,看哪里漏雨哪里漏风,尤其是屋顶上千万要仔细检查,不然等到时候下了雪,再上屋顶却是麻烦极了。还有夏日里雨季过后,也是要四下查看的,很多时候都得一发现有小麻烦就要立马修缮,不然等问题越积越多,最后徒然爆发的话,那麻烦可就大了。

这些事儿,在老周家多半是由周家大伯他们三兄弟来做的,近两年大山子也出力不少,其他人基本上都是不管这事儿的。最起码,周大囡从未管过,甚至连上心都不曾。

结果,一朝出嫁,她发现过日子太难太难了。

修缮房子就甭说了,事实上这活儿连周家阿奶都不会,叫周大囡上那就是故意为难。下地干活也难,尤其是春耕和秋收那会儿,就算是老庄稼把式,也能累个半死。唯一看起来算是比较轻松的各种家事儿,其实做起来也不容易,就说灶间的活儿,别看周芸芸是自得其乐的,那是因为有周家阿奶惯着她,要什么就给什么,你要是叫周芸芸来老丁家的灶间,她一样得抓瞎。

好在,周大囡是个奇人。

房子漏风漏雨?那她就到处搬,专拣那等子完好的地方,最后更是直接搬到了粮仓里。地里的活计太艰难?她不干不就好了?反正先前硬要来的嫁妆还有多半,加上时不时的还能坑她娘一把,得三囡的一些接济,反正她是饿不死的。灶间的活儿她倒是没拒绝,可每次都是做好饭自个儿先个肚儿圆,至于剩下的够不够老丁家母子俩吃的,那就不关她的事儿了。

说真的,周大囡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可老丁家也是真拿她没法子,尤其眼瞅着老周家越来越富贵,丁家母子俩只能忍气吞声。

尤其是丁寡妇,她舍不得叫儿子上屋顶修缮,儿媳妇儿又使唤不动,只能自个儿上去。地里的活儿也是一样,她儿子体弱,她儿媳惫懒,所以闹到最后,还得自个儿上。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周大囡愣是在老丁家过出了自个儿的生活,所有的事儿都依着自己的想法来,旁人的死活她完全不在意,这么一来,日子过得倒也挺顺心的。

她男人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就算媳妇儿不惯着他,这不还有老娘吗?

唯一可怜的就是丁寡妇了,原想着苦心拉拔儿女长大,又将女儿高价嫁了出去,指望儿子长大以后赚钱养家,儿媳操持家事孝顺自己,结果弄到如今,她得伺候俩祖宗!!

问题时,祖宗之一的周大囡还不高兴,因为她发觉手头的东西已经不够她过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