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怕的是,没两句话下去,事儿就扯到了她身上。

呃,应该是她的宝贝儿子三山身上。

“娟儿呀,你瞧丽娘咋样?她比三山子小了一岁半,打小就手脚勤快,人又老实,配三山子挺合适的。”

大伯娘她娘忽的就拉过了闺女的手,笑得一脸菊花开,卖力的推销着她的亲孙女。

王家这头因着老太还尚在的缘故,一直都不曾分家。嫁给了周二山的王秀是王家长房的孙女,而周家大伯娘王娟却是二房的闺女。而方才所提到的丽娘,是二房的孙女,也就是大伯娘亲弟弟的闺女,她的娘家内侄女。

这年头,亲上加亲视为美事,加上周王两家早已有了先例,在王家看来,这事儿是水到渠成的。

可大伯娘不这么认为呢!!

“不行,丽娘哪儿成呢?我不同意!”想也没想,周家大伯娘就断然拒绝。

只这话一出口,她娘的脸色就“唰”的一下变了。好在,不是所有人都跟大伯娘似的那么没城府,略缓了缓,她娘再度开口劝道:“我知晓你在顾虑什么。对,丽娘是没秀娘长得好看,也没秀娘那么嘴甜讨喜。可这过日子哟,可不单单看一张脸和两片嘴皮子的。要我看,单论过日子,丽娘可一点儿也不比秀娘差。”

“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大伯娘一脸的恼怒,有心想要多解释两句,话到了嘴边却还是咽了回去。

这事儿真的没法解释。

咋解释呢?她嫌弃丽娘不单单是因着丽娘长相普通,而是纯粹就没打算让三山子娶一个乡下的丫头片子为妻。就算丽娘是她娘家内侄女,也改变不了配不上三山子的事实。

只是,就算她再傻也知晓这话绝对不能说出口,要是没跟周家闹翻,那或许还无妨,左右她原也不靠着娘家人。可如今,老周家那头还不定打算怎么对付她呢,这档口要是再得罪了娘家,她却是真的走投无路了。

这般想着,大伯娘只生生的将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只沉着脸道:“别听人瞎说,三山子还没准备成亲呢。他多大?十五岁的小伢子,娶啥媳妇儿?先前大山二山哪个不是十六七八了才娶媳妇儿的?”

大伯娘这话乍一听倒是挺有道理的,毕竟大青山这一带,丫头们是嫁得早,普遍十四五岁就嫁人了,没嫁人的一般也已经说定了亲事。可相较而言,伢子们却很少早婚,哪怕一家子就一个金玉疙瘩,那一般也是在十六岁以后才开始说亲的。

可这不是特例吗?

她娘还没弄明白闺女不答应的真实缘由,因而只顺着她的话接下去反驳:“搁在先前我也不提这事儿了,可老周家这不是急着要嫁那个好乖乖吗?你那侄女比三山子可还小了一岁,跟咱们家丽娘同一年生的,对吧?这她要急着嫁人,前头的哥哥们,杵在那儿像话吗?只有那些个穷得叮当响的人家,才会先嫁妹妹换取钱财,完了才准备给哥哥娶媳妇儿。”

顿了顿,她娘满脸的不信道:“这种事儿你那婆母做得出来?她自个儿倒是没啥,叫旁人在背后说她家好乖乖给哥哥们换媳妇儿…她不拿着刀子追上去砍人?”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都是我瞎说乱说胡说的,成了吧?反正我家三山子不娶媳妇儿!”

大伯娘也是恼了,这都叫什么事儿!她的三山子将来可是要考秀才当大官的,娶一个乡下媳妇儿这像话吗?万一真的娶进了门,人家官太太都打扮得漂亮大方,只三山子的媳妇儿一股子乡下土妞味儿,这叫三山子的脸往哪儿搁呀!!

不行,绝对不行!

“为啥不娶媳妇儿?周家老太不是答应了吗?怎么就不能给三山子娶媳妇儿了?咱们家也没打算多要钱,按着一般的礼数给就成了。我还可以给你保证,甭管周家下了多少聘礼,回头一定都叫丽娘全须全尾的给你带回去!”她娘也是急了,这么好的亲事,就是求都求不来,正好撞到跟前,要是放弃岂不是后悔一辈子?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那你倒是说说理由…”

“我说过了!!不行,绝对不行!!我才不会叫我家三山子娶一个乡下丫头当媳妇儿,他将来是要当大官的人!!!!!!!!!”

王家忽的就静了下来。

农家房舍本身就挨得近,房屋本身也不大,至于隔音效果更是全无。偏巧,今个儿天气略有些糟糕,一家子人都蹲在家里头烤火歇脚。冷不丁的,周家大伯娘蹦出了这么一句话,更是惊得所有人都看了过来,不巧待在隔壁间也赶紧过来瞧情况。

再紧接着,丽娘捂着脸“呜呜呜”的哭着跑了出去。

见状,旁人的面上或是尴尬或是恼怒,可大伯娘面上却只有愤恨。真的是什么亲事什么人都敢往她跟前凑,二山子是娶了秀娘为妻,可三山子他不一样啊!就丽娘那长相身段性子样样都不出挑,哪怕想好生夸赞一番,也只能勉强找出一句“适合过日子”来形容。

可这话能叫赞美吗?

这得旁的有多糟心,才能扯到“适合过日子”上头?

大伯娘的面色难看得要命,一旁的王家其他人更是不知晓说什么才好。还是丽娘的两个嫂子并她娘担心她有啥不好的,赶紧追上去,这才略闹出了点儿动静,打破了屋里的平静。

“你到底会不会说话啊?!”大伯娘她娘这会儿也缓过来了,只是一回神她就气得浑身直颤,索性拿手指狠狠的一下又一下的戳着闺女的脑门,“听听你方才说的那叫什么话!!你侄女她咋了?她咋就配不上三山子了?对,她长得是不如秀娘好看,可在咱们这村里也算是美人胚子了。再说当年你是咋跟我抱怨的?抱怨秀娘太好看了,嘴儿太能说道了,把二山子的魂儿都给勾走了,知道会这样你一定不会来娘家提亲的…这会儿呢?!”

“这会儿咋了?这就不是好看不好看的事儿!”

“对,不是好看不好看的事儿,是你觉得咱们老王家太土气,配不上你老周家,对不对?”说到这里,她娘两眼已经开始冒火了,语气更是差到了极点,“那你老周家那么能耐,你还回来做啥?走啊!你走啊!这辈子都别回来!!”

她娘也是真的被气到了,前两年因着秀娘的事儿,她在家里的地位骤降。

这也难怪,谁叫秀娘原就是家里头最得宠爱的囡儿呢?先不说她阿太格外宠着她,长辈们也喜欢她这个嘴甜又爱笑的性子,就连底下的弟妹侄子侄女都格外喜欢亲近她。在这种情况下,一听说秀娘在婆家受了委屈,且给她委屈受的人还是她亲姑姑…

那段时日,大伯娘她娘只觉得自己活得很不容易。既要被长辈责怪,又要被自家男人埋怨,连带那些小孩崽子都敢瞪她,只怪她养出了一个敢欺负秀娘的闺女。

等好不容易过了那段难捱的日子,结果又来?!

“算了算了,这男婚女嫁本就图一个你情我愿的,没的这般强求的。阿娘,你也别说了,少生点儿气,你身子骨不好。”丽娘她爹开口劝道,“先前是觉得这门亲事好,可阿姐自然不乐意,就当没提过这事儿。”

“凭什么?她有事儿就回来找娘家人帮衬,有好吃好喝的从不惦记着咱们,还整日里嘀嘀咕咕的说着婆家的坏话,要不是秀娘嫁了过去,我还道老周家真那么刻薄呢!白累了我这些年替她觉得委屈,还替她担心了那么久,白日里操心晚间还落泪,连个安稳觉都没怎么睡,结果她就是这么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大伯娘她娘也真的是气狠了,虽说她是疼闺女的,可手心手背都是肉,孙女也是她一手带大的。

虽说孙女丽娘是不如隔房的秀娘打小那般出挑,可那孩子性子憨厚手脚勤快,打从五六岁时就知晓帮她干点儿力所能及的活儿,前不久连着刮风下雨的,她的老寒腿又犯了,那孩子天天晚间帮她洗脚水,还特地跑去跟村里的赤脚大夫讨了些药草回来泡着。尽管效果是一般般,可这份孝心却不能不叫她感动。

“说一千道一万,反正这门亲事我是不会同意的。还有…”周家大伯娘像是忽的想到了什么,冷着脸警告道,“你们别想故意栽赃诬陷,要真的打算豁出去丽娘的名声死缠烂打也要嫁给我家三山子的话,别怪我心狠!我可不是那软蛋孟秀才!”

第102章

如此决绝且饱含着无限恶意的话一说出口,王家堂屋就陷入了冷寂之中。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瞪向了周家大伯娘,目光里俱是冰冷和怨恨。

而在这其中,周家大伯娘的亲娘显然是最不能接受这话的人:“娟儿,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话音未落,大伯娘却反而先炸了:“我什么样子?我如今变成这样不都是你们给害的?”

“整日里就知晓惦记着那些吃喝,老王家就差这么点儿吃食?见天的光会说秀娘有多惦记着你们,她凭啥不惦记呢?她的银子多得用不完,宁愿花在那些个吃食上头也不肯拿出来给我的三山子买笔墨,你们不说她不懂事还觉得她很孝顺?她要是真孝顺就该把银子都给我的!!”

“老周家那头人人都过着好日子,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就我!独独就只有我!恨不得从牙缝里抠下一点儿钱,就为了叫我家三山子能多写几张字。可你们呢?哪个帮过我了?”

“王家还没到要饿死的地步,你们就不能先帮我把三山子供出来吗?等他当了大官,你们就是要金要银,我也一定给啊!!”

说着说着,她索性蹲下身子把头埋在膝盖上失声痛哭起来。

见她如此做派,王家那头反而不知晓该拿她怎么办了,每个人都是一脸的茫然,互相之间看来看去,只想从旁人处寻求解决的法子。

许久,才从里屋传来王家阿太苍老且虚弱的声音:“进来,都、都给我进来!”

王家众人自不敢有异议,赶忙纷纷走进里屋。有几个聪慧的马上就想到阿太可能是想见到周家大伯娘,顺手也将她拖了进去。

大伯娘还在哭泣,王家阿太却是看着她许久不曾开口,任凭她哭够了哭完了哭得连蹲都蹲不住时,才慢慢的吐出话话来。

“娟儿,你这是魔障了啊!”

“我没有,我才没有,我的三山子以后一定会当大官的,他会很孝顺我的,他一定…”先前也只是哭泣的大伯娘,却在听了她阿太说的这话后,浑身不住的战栗起来。莫说早已看透了是非的老人家了,就连王家其他人也面露古怪。

王家阿太长叹一声:“魔障了,真的是魔障了,造孽啊!唉,想当年,咱们老王家才是杨柳村第一富户,到这会儿也才勉强糊口,就是因为你们的老阿太造了孽。”

老阿太指的是王家阿太的公公,那位可是个能人,这不是嘲讽而是真的夸赞。那位曾经外出经商数十年,年年都会托人带银子回家,少则几十上百两,多则几百上千两,几十年下来,硬是让原本只能算是小康人家的老王家成为了杨柳村第一富户。

可惜,好景不长,那位在年近六旬时回到了杨柳村,说是身子骨垮了不能再跑生意了。这也很正常,别说已经年近六旬了,乡下地头多得是四五十岁就不想再干活的人,更别说比起其他人,那位起码攒下了不少的家当。

因着离家几十年未归,当初离开家乡时生下的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连孙子都娶了媳妇儿。尽管全家人都对他不熟悉,可因着年年都有银子过来,家里人对他都不差。可不知晓是因为落差太大还是怎的,那位并未在村里停留太久,就时常出入县城…的赌坊。

赌,是万万沾不得手的,一旦沾手极有可能毁了一个家族。

“…这些事情我从你们小时候就不停的说道,你们咋就记不住呢?娟儿啊,你老阿太那会儿就是魔障了,总觉得下一把就能赢了,一定能赢了,叫家里人卖牛羊鸡鸭,卖田产家当。等都卖完了,他就开始卖人,我那可怜的小闺女,就是被她爷给卖了啊!那会儿她才八岁啊,我的老来女!!”

王家阿太之所以这般疼爱秀娘,一方面的确是因着秀娘可人疼,另一方面或者说最初就是因为她长得格外像她的姑婆,那个打小就被卖掉的可怜小姑娘。

“娟儿,你在学你老阿太你知道吗?他比你能耐多了,在外头跑了几十年的生意,攒下了那么大的家业,可最后呢?你以为他真的不知道自己逃不回本儿?不,他知道!”一面抹着眼泪,王家阿太带着浓浓的哭腔,半是控诉半是恳求的道,“收手吧!娟儿,我知道你舍不得,你已经花了大价钱一下子叫你收手你肯定舍不得,可你要是不收手,以后咋办啊?”

“不…”

周家大伯娘整个人如坠冰窟,浑身脱力,却不由自主的颤抖战栗,仿佛冻得要命,又似是怕得几乎要魂飞魄散。

王家阿太猜得没错,她的孙女是知晓自己在做什么的,甚至很清楚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是得不到回报的,却还是要做,不得不做。

她为了三山子的前途付出了太多太多,甚至不惜为此跟她的男人两个大的儿子闹翻,连带隔房的人也看她不顺眼,隐隐开始孤立她。至于前两日的事情,更是直接将她推到了绝境,她早已退无可退。

似是看明白了她的意思,王家阿太老泪纵横,却只能无可奈何的冲着她摆了摆手:“走吧,走吧…”

王家阿太是真的无奈了,上一次是她的公公,且她那会儿也没有完全看透,就算是想劝都无从下手。这一次是她的孙女,却是已经出嫁二十来年,早已不算自家人的孙女,她就算看透了一切,也将心里话都说了出来,人家不肯听,她除了眼睁睁的看着之外还能怎样?

见王家阿太已经表了态,王家其他人互相交头接耳的商量了一番,而后唤了个小辈儿去灶间拿了十个玉米饼子塞给了周家大伯娘,并将她“客客气气”的送了出去。

对于已经魔障了的人,除非自己撞了个头破血流知晓疼了,不然旁人说得再多也没有意义。左右不是老王家的人,作为娘家,王家这头也算是情至意尽了。至于老周家会如何做,王家这头商量好了,只要别伤人命,他们都不会有意见的。

王家这头倒是安心了,周家大伯娘却只能拎着那一袋玉米饼子拖着脚步离开了杨柳村,又慢吞吞的挪回了杨树村。

彼时的杨树村一派热闹。

老周家太富裕了,家里良田数百亩,余粮上百石,猪牛羊鸡鸭鹅成群结队,更别提先前周家阿奶无意间透露出来的口风,却是表明了攒了几千两的积蓄。

这样的人家便是在镇上、县城都是极为稀罕的,偏生这回周家挑孙媳妇儿的要求格外的接地气,或者应该说周家阿奶几十年来就没有改变过审美,找儿媳妇儿、孙媳妇儿都是一样的标准,顶多就是因为秀娘的缘故略微放松了那么一丁点儿。

总的来说,首先要勤快能耐不惜力气,再然后就是敦实易生养,最后则是长相稍微好看一点也是能够接受的。

别小看了最后一点,之前周家阿奶可是坚决不要长相标志的孙媳妇儿,若非秀娘用几年时间证明,长相跟品性毫无关系,指不定周家阿奶到如今还嫌弃着好看的姑娘们。

不管怎么说,比起嫁到镇上、县城,老周家这边更加叫人心动。虽说姑娘们不可能亲自前来,可哪家没个长辈的?再说了,所谓的不能亲自前来也得看具体勤快,若是在杨树村有亲戚在,带着姑娘顺道儿过来逛逛呢?办法总归是人想出来的,这不,杨树村眼瞧着就比素日里热闹多了,甚至连村道上的人也多了不少,但看这热闹程度,丝毫感受不到如今已是隆冬季节了。

“听说老周家已经挑好人了?天呐,怎么会那么快?”

“你听谁说的?老周家那个馋嘴丫头?不能吧?那丫头都好几日没出来了,咋知晓的?”

“哦,这样哟,那兴许是真的。唉,真是可惜了,老张家也是不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