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周芸芸忙活好了走到书房里来找人时,就看到大金顶着一脸生不如死的表情站在书案前头,书案后头的孟秀才则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周芸芸:…可怜的孩子,烤糊了吧?

都不需要问,周芸芸也能猜出发生了什么事儿,毕竟大金这副神情搁在她上辈子是真没少见到过,包括她本人也时常露出这么一副神情来。

当下,周芸芸走上前,故作不知的问道:“这是怎的了?大金你又做什么了?”

大金哭丧着脸,他什么都没做,他好委屈啊,早知道这样就不该跟阿爹抢着来送周芸芸。这不,累也就不说了,关键是还要挨批!!

“他什么都没做。”孟秀才忽的开了口,却并非为大金开脱,而是皱着眉头教训道,“我知你无心科举仕途,可到底当初也是花了精力和时间念书认字的,如今才过去几年就全给忘光了,你对得起当年付出的心血吗?”

“全忘光了?”周芸芸挑眉,“你是打算跟三山子比一比谁更蠢吗?”

“阿姐…”大金真的要哭了,明明已经是少年郎的样子了,论个头比周芸芸还高出了一个头,这会儿瞧着却像是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可怜儿,“这都好几年了,三四年了!!”

本身就只学了不到一年,三四年过去了,忘光了似乎也不算啥?

周芸芸认真的想了想,片刻后却摇了摇头:“还是蠢,不然就算十几二十年也不至于全给忘光了。”

“我也没全给忘光了!”大金不乐意了,他多少还是记住了一些的。

譬如,算筹。再譬如,记账。

这么说吧,但凡是在现实生活中用得着的东西,他全都记住了,非但记住了还越用越顺手。旁的不说,单就算筹而言,连孟秀才都不是他的对手。

可惜,周芸芸完全不吃这一套。

转身走到书架前,周芸芸看似随意实则故意挑了一本唐诗三百首,假意随手翻了翻,之后便捧着翻开的那一页走到孟秀才跟前,指着上头的长诗,询问道:“这首诗你教过大金吗?”

孟秀才低头一看,呃,是长恨歌。

“没有。”

有才叫怪了,唐诗三百首从来就不是科举用书,哪怕偶尔会挑几首简单的叫学生们赏析一番,却绝不可能挑那么长且难的长恨歌来为难人。

关键是没那个必要啊!

“没有就好,那谨元你来念一念。嗯,太长了,也不用全部,我看就到这里好了。”周芸芸随手指了指上半段,抬头看向孟秀才,“可以吗?”

“可以是可以,只是你想做什么?”孟秀才一脸的不解,挑眉问道,“让大金背诵吗?”

大金直接慌了:“别闹了成吗?我连三字经都快忘得差不多了,那玩意儿是啥呀?咋那么厚实呢?”

孟秀才再度黑了脸,眼神往书页上一瞥,道:“这样吧,今个儿你就将这首诗背诵出来,背不出来就不用睡了,明个儿也不用回了,阿奶那头我去解释。”

大金:…

打击还在后头,周芸芸笑道:“免得你回去抱怨咱俩欺负你一个,索性我也跟着背。这样总成了吧?”

长恨歌诶,她上辈子就倒背如露了,更别提前半部分是最经典的,即便没刻意背诵过,有几句也是熟悉的不得了。

不等大金开口反对,孟秀才便已开口,他没看书,直接张口就是背诵:“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周芸芸低垂着头,假装在认真的默念,实则却是一直偷眼瞧着大金。

此时的大金已经面如土色,因为他已经发现了,这里头多半的字和词都是他所不熟悉的。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觉得他阿姐大概比他还不如。

然而,现实直接给了大金一记闷棍。

孟秀才并未诵完整首诗,他只背诵了前头一段,拿眼瞧了下周芸芸,又在周芸芸的要求下再度重复了一遍。

再之后…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周芸芸磕磕绊绊的背了下来,还挑衅的看了大金一眼,“阿奶说的真没错!”

备受打击的大金开始努力回想周家阿奶说了什么,结果还不等他想起啥,就听到外头传来一阵尖利刺耳的叫骂声:“蠢货!那蠢货!!我老周家一帮子蠢货!!!”

大金彻底蔫吧了。

背个诗而已,能有多难?

孟秀才和周芸芸有志一同将大金丢在了书房里,俩人结伴回了房。当然,还顺手将不知何时偷溜出房门的小八逮了回去,随后熄了油灯睡觉。

至于大金…

反正次日一早他是顶着俩熊猫眼出来吃早饭的,且早饭一下肚,他就急吼吼的表示要回家了。

对此,孟秀才只道:“往后这样好了,正好阿奶叫你每旬都来这儿瞧瞧你阿姐,我就顺便再考考你。”见大金一副活见鬼的神情,孟秀才沉声道,“别以为不考科举就不用做学问,我不指望你写出锦绣文章来,最起码你也得看得懂,便是那些商行的掌柜们,也都是肚子里装了不少墨汁的。”

大金还能说什么?人家三山子求都求不来的事情,如今平白落到了他头上,他要是再不老实受着,那就是不知好歹了。

当然,不知好歹其实也没啥,关键是他姐正杀气腾腾的瞪着他。大金不由的怀疑,他若是敢说个“不”字,他姐回头就能在阿奶跟前告他一状,到时候才叫真的造孽呢!

“谢谢姐夫,姐夫您放心我一定会认真苦读的,绝不敢辜负了您对我殷切教导!”大金的内心在淌血,面上还要做出感激涕零的模样,怎一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送走了生无可恋的大金,周芸芸心情极好的下厨做了点儿小饼干,拿个竹篮子装好,上头还覆了一层细棉纱布,拎着篮子就出门找街坊邻里说话去了。

孟秀才目送周芸芸脚步轻快的离了家,转身进了书房,却并不曾立刻开始做学问,而是裁了一张纸,研磨提笔书写起了教学计划。不是针对于大金的,而是专门给周芸芸写的。

心下且道,周家阿奶有句话是对了,整个老周家除了阿奶本人,最聪明的只怕就是周芸芸和周大金姐弟俩了。既如此,他就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美玉蒙尘。

周芸芸绝不知晓,自己一时心血来潮作弄大金,结果却把自个儿给坑进去了。孟秀才这人做事极为认真,可以想见,周芸芸未来一段时日将会有多惨烈。

不过,即便如此那也是她自找的。

与此同时,远在杨树村的周家阿奶也正式向全家提出了分家一事。

第119章

分家这种事情,说寻常也是寻常,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哪怕是那种传承了几百年的大世族也不敢保证一定不会分家,更别提像周家这种小门小户了。

在大青山这一带,对于分家一般就两种情况。

一是遵循父母在不分家的规矩,也就是只要上头还有长辈在,底下的儿孙就不能提出分家一事。最好的例子就是周家大伯娘和秀娘她俩的娘家,也就是杨柳村的王家,他们头上的老阿太还在,因此王家是五世同堂,大几十号的人。这种情况下若是上头的老阿太没了,多半家里的财产都是几房均分的,再不然就是请族里的族长以及宗老参详一下,总之会给出一个大家都比较能够接受的分家方案。

二是一成家就滚蛋,像张里长他们家就是如此。张里长本身是家里的长子,底下的弟妹甭管是娶妻还是嫁人,总之一旦成了亲,那就立马离开张家。若是儿子则分得一部分安家费,闺女就更好办了,不过是得些嫁妆罢了。至于家中多半的产业则是归张里长所有,其他儿女是没有资格分分家产的。

而周家又是另外一种情况。

周家阿奶明着就说了:“家里的财产我会均分给你们仨,哪个也没说我偏心眼儿。”

话是这么说的,可周家儿孙还是略有些感觉微妙。

怎么说呢?均分这档子事儿,倘若今个儿是长辈没了,请来族长和宗老帮着均分财产那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可周家阿奶如今还活蹦乱跳的,她所谓的均分…

凭良心说,你信吗?

得亏周家阿奶这几十年来在家里头建立了至高无比的威信,以至于即便周家儿孙本能的觉得周家阿奶公平不了,也没一个敢吭声的。且转念一想,其实也未必不公平,毕竟周芸芸已经嫁了,还是带着极为丰厚的嫁妆出嫁的。周家阿奶即便再偏心眼儿,还能将周家的家产给一个外嫁女?真要给,你倒是提前给呢,左右在嫁妆里多给一匣子银票,旁人也看不出来。

这么一想,众人就都淡定了。

不过,话虽如此,身为儿孙还是应该尽可能的阻止一下分家一事,哪怕只是做做样子呢?这要是长辈一说分家,立马上赶着叫好,这不是缺心眼是什么?

当下,身为长子的周家大伯先开了口。

“阿娘,按说你打算怎样咱们做儿孙的都不能反对,可家里的孩子还没成家呢。你看,我家三山子,二弟家的三囡,还有三弟家的大金…”

“他们成不成家跟这事儿有啥关系?”不等周家大伯把话说完,周家阿奶直接打断了他的话,“难不成咱们老周家分了家,他们还成不了家了?哦,三山子怕还真是成不了。”

当然不是…

周家大伯迟疑了一下,他家三山子的情况其实很特殊,年岁到了,也有的是姑娘愿意嫁,可三山子看不上,当长辈的虽无奈却也不愿意为了这种事情闹得小辈儿心生怨气,尤其结亲又不是结仇,万一三山子把气撒在人家无辜之人身上,这不是作践人吗?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三山子自己想通,不然他就别想成亲。好在乡下地界也不是那么讲究,哪怕三山子不成亲,底下的堂弟堂妹们,只要外头人不嫌弃,也没啥不能成亲的。

“也不是说三山子一人,这不是还有三囡和大金吗?”迟疑了一下,周家大伯改口道,“三囡倒是不用愁,我是说三弟他们那一房,如今芸芸也嫁出去了,这要是分家了,谁管家里的事儿?”

三囡的亲事自有她爹娘来操心,就算周家大伯是周家的家主也没那么大脸去管侄女的亲事。不过,他的担心也没错,毕竟这会儿的他还不知道周家阿奶打算跟三房过日子。

当然,他很快就知道了。

周家阿奶翻了个白眼,很不客气的道:“这事儿就不用你操心了,到时候我跟三牛和大金过,家里头的事儿我来管,大金的亲事我来操办!”

“啥?!”周家大伯傻眼了。

可惜,周家阿奶才不管她儿子咋样,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这么办!把所有的家产归拢统计一下,先分成四份,我拿一份,其余三份你们仨兄弟分。到时候,我要是在咽气前没把钱花完,再分给你们仨。”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面面相觑。

其实,除非是按人头分的,不然甭管怎么说,占便宜的都是三房。不过,大房和二房也没法子,说到底周家的家产只有极少部分才算是祖传的,也就是已故的周家阿爷攒下来的。绝大部分的家产却是跟周家祖上没有任何关系的,说难听点儿,周家阿奶愿意给谁就给谁,甚至谁也没法说清楚,她手头上究竟捏了多少钱财。

只迟疑了片刻,周家大伯就做出了决定。

“阿娘,这些年来发生的事儿,家里人都看在眼里,要是没有你,只怕咱们老周家早就散了。对旁的事儿我没想法,就是阿娘…我到底是长子,本该由我来照顾阿娘你。”

“免了吧,跟着你过,我操不完的心!”周家阿奶断然拒绝,“就算是分家了,我也得跟你叮嘱一句,千万别把家产给你婆娘,不然保不准哪天我就在街面上看到你们这一房排着队出去要饭!!”

周家大伯被这话说得面红耳赤,愣是半晌都憋不出一句话来。

倒是周家二伯,听了这话立马表态:“就照阿娘你说的办吧!”

二房众人纷纷点头,尤其是三囡,一叠声的附和着:“阿奶说得对,阿奶最最厉害了,阿奶干啥都是最对的!”

“你个小马屁精!”周家阿奶立马瞪了三囡一眼,可看她的面色,却仿佛挺受用的。又看向三房,“三牛、大金,你俩说呢?”

周家阿爹这才仿佛如梦初醒一般,忙道:“阿娘你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