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的日子过得比县城更为清静自在,周芸芸也是过了有两日后,才在孟秀才的感慨下觉察到了原因。

孟秀才是这么说的:“没小八在旁鼓噪,写文章都顺畅了不少。”

是啊,这次来府城,小八直接被抛弃了。

其实不止是小八,小三山子以及胖喵俩口子都在县城那头没过来。它们的吃喝倒是用不着操心,来之前周芸芸就拜托过周家阿爹了,叫他每日里去瞅瞅。当然主要还是照顾胖喵俩口子,至于那俩傻鸟,周芸芸是半点儿不担心,总觉得就算真正的三山子饿死了,它们都能继续活蹦乱跳的。

凭良心说,没了小八在旁边鼓噪,整个世界都清静了。

瞬间觉得生活很美好的俩口子,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喜悦。

周芸芸很快就跟街坊们打成了一片,别看他们赁的院子不大,可府城地价贵,周围的街坊邻里家境都不算差,才入住不到两日,周芸芸就被带着熟悉了周边的菜市和商铺。哪怕先前周家阿奶来府城时,每次都会带回去不少新鲜吃食,可跟当地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特别是早市的一些稀罕食材,周家阿奶可从未买过。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周芸芸才知道府城这边的早市上,天天都有河鲜,而且价钱还不算太贵。

有什么比稀罕食材并各色调料更叫厨子高兴的?尤其周芸芸手头上并不缺钱,加上她也技痒了,干脆见天的往家里买各种河鲜,还顺道采买了不少调味的原料,亲自鼓捣各色秘制酱汁调料。

基本上,除了出门采买吃食,她就把时间耗在灶间了。

孟秀才也忙活,不过比起那些临近考期各种上火的学子,他反而格外得淡定。主要是他先前因着守孝耽搁了太多年,用他的话说,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妥当了,没的临时抱佛脚的。

也因此,他忙活的是旁的事儿,譬如玩命的折腾大金。

大金简直要活不出来,他完全不明白为啥先生兼姐夫的孟秀才突然怼上了他,明明他什么都没做来着。

先前,周家阿奶叫他留在府城,说的是孟秀才忙于做学问,叫他来帮周芸芸的。所以之前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小厮加护院,结果临到头了,却发现事实完全不是如此,他直接变成了严师手底下的蠢徒弟。

他这是造了什么孽哟!!

过了十来日,大金终于吃不住了,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跟周芸芸哭诉:“姐啊,我要回家去!我宁愿叫阿奶可劲儿的使唤,忙得跟个陀螺似的也比在这儿做学问来得强!姐啊,你说我到底是咋得罪姐夫了?”

周芸芸心疼的看了他一眼,她当然知晓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可她没脸说。

思忖了一番,迟疑的道:“要不回头我跟他说说…”

“别别!阿姐哟,就算我书读得少也知道尊师重道。他是我先生,又是我姐夫,还是咱们县城里上百年来最年轻的秀才,肯教导我做学问我就该偷着乐了,没见三山哥愿意学,他还不乐意教吗?”

顿了顿,兴许是觉得这么说有些太直接了,大金又添了一句,“当然哟,三山哥蠢成那样,搁谁都不乐意教,可怨不得姐夫。对了,三山哥还想着今年考秀才呢!”

“考秀才?他能行?”被大金这么一打岔,周芸芸瞬间忘了要跟自家那口子提的事儿,只一脸狐疑的问道。

这搁在穿越前,周芸芸倒是真没觉得科举有多难,好像连考状元都是随口一说就能中似的。可之后,尤其是嫁给了孟秀才以后,她才真切的理解了对于普通人来说,科举之路有多坎坷。

隐隐的,周芸芸还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可没等她往深了想,大金就斩钉截铁的道:“肯定不行呢!就三山哥那蠢样儿,哪怕苦读个二三十载也没那可能!”

就是不知道三山子这辈子能不能成为传说中的白头秀才了…

“阿姐,左右你们也安顿下来了,城南这头治安挺好的,要不我先回县城去,也不知道二伯那头收拾得咋样了,等过些日子我再过来瞧你,成不?”大金又道。

“成啊,原就是阿奶太小心了,我跟谨元又不用下地干活,也没养家禽牲口的。见天的也不过忙活些洗衣做饭的小事儿,没的把你绊在这儿。”

周芸芸知晓大金是读书读烦了,这有读书天赋跟喜欢读书就不是一码事儿,就连她跟孟秀才“学”了不少字,也爱上了看话本游记,可对于那些个正经书还是谨谢不敏。

得了周芸芸的话,大金当下就跟孟秀才道了别,连午饭都没吃,就欢欢喜喜的跑路了。

直到大金走的都没影儿,孟秀才这才皱着眉头略有些不解的问道:“方才我在屋里好像听到你们说周三山打算今年考秀才?”

虽说明知道这事儿一听就很扯淡,可到底是事实,也没啥不能承认的,当下周芸芸只点头道:“对啊!”想了想,又描补道,“叫他去试试也好,大不了考不中呗!”

“可是,他连童生都不是,怎么考秀才?”孟秀才奇道。

周芸芸:…

她说咋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呢!!!!!!!

第136章

先前小八见天的瞎嚷嚷,说什么“就三山子那蠢货连童生都考不上”。这话,周芸芸倒是听在了耳里,问题是她就没往心里去!

见周芸芸一脸的懵逼,孟秀才格外的无奈:“怨我先前没说清楚,这考秀才不是人人都有资格的,得先通过童生试才成。这童生试的难度倒是不高,就是过程略繁琐了些,先要过了县试,再过了府试,最后才是院试。对了,院试就是考秀才,下个月开考。”

县试和府试时间早就过了,院试倒是近在眼前,问题是三山子他并没有参加院试的资格啊!

周芸芸彻彻底底的傻眼了。

见状,孟秀才出言安慰道:“其实也没啥,反正就周三山那能耐,连县试都过不了,能不能参加院试根本不重要。”

…这算是安慰吗?

继续处于懵逼之中的周芸芸刚要开口说话,忽的闻到一股子焦糊味儿,登时心下大急,只赶忙三步并作两步往灶间跑去。

早间,周芸芸去菜市买了一尾活蹦乱跳的大鲫鱼回来,想着中午炖了喝鱼汤吃饼子,结果先是大金忍不住开溜了,之后又同自家那口子说起了话,一时就把灶间那头的事儿抛到了脑后。

万幸的是,糊是糊了点儿,好在还能抢救一下。

周芸芸赶紧拿盆子装饼子盛鱼汤,尾随进来的孟秀才也顺手取了碗筷,且道:“可惜大金先跑了,不然倒是能叫他帮着递个话儿。”

午饭抢救及时,周芸芸心下早已把三山子那事儿抛到脑后了,及至听了这话,才道:“左右没法子了,说不说都一样。”

“那倒不是。”

饭菜已上桌,谈的又不是什么紧要事儿,家里也没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俩口子索性一面吃喝着一面闲话家常。

科举一途虽说是给了寒门子弟一架通天梯,可事实上想要成功通过却是千难万难的。旁的不说,每年倒在童生试的学子就有成千上万个,反正一些世家子弟压根就不会去考童生试,他们往往会选择直接参加三年一次的秋闱。甚至还有些人能萌祖荫越过秋闱直接参加春闱,哪怕压根就没考上,也依旧能谋个一官半职的。反而那些寒门子弟,纵是一路顺畅的考过了,往往谋不到实缺。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所幸的是,朝廷对此也是有章程的。

“…我当年参加院试时,中的是第一等生员,唤作廪膳生员,就是廪生,朝廷年发廪饩银四两,月给廪米六斗。咱们这儿统一是半年领取一回,廪饩银二两,廪米三十六斗。”

孟秀才随口解释了一下,今年上半年的银米早在年初成亲前就领了,而下半年的银米则尚未到领取时间,所以周芸芸才会不知晓这事儿。

廪生除了可以领取朝廷发放的银米外,还能替应考童生试的学子作保,保证他们无身家不清,以及无冒名顶替之事。

其实,要是三山子是参加童生试,孟秀才作为他的启蒙恩师,是愿意帮着作保的。毕竟三山子他只是没读书天赋,蠢是蠢了点儿,却谈不上有多坏。哪怕瞧着是自私了点儿,可人家从不伸手索要,至于周家大伯娘愿意给,那是她的事儿,并不能因此断定三山子人品不行。

关键是,三山子他错过了开年的童生试。

“补救的法子倒不是没有。参加童生试需要廪生作保,要是想越过童生试直接参加秋闱,那就要举人帮着作保了。那些世家子弟其实也都是依着朝廷的规矩来的,只是那些人家多半交友极广,寻个举人作保并不算难…这鱼汤很是鲜美。”

孟秀才喝着鱼汤还不忘夸赞周芸芸,“前几年每到夏日里,我总是胃口不开,倒是去年间得了周家大娘送的吃食,看着虽都是普通的食材,滋味却极是不错。”

“当时你不是还不乐意收吗?”周芸芸原还在想科举的事儿,偏她这人极易被人岔开话题,孟秀才虽不是故意的,可一提到吃食,她就立马把三山子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老周家祖宗十八代都是乡下泥腿子,寻举人帮忙作保?做梦还差不多!

“贫者不受嗟来之食。再者,虽说我是周三山的先生,也没得叫周家整日为我的吃食忙活的。”顿了顿,孟秀才忽的道,“成亲后我才知晓,原来那些吃食是芸娘你做的。对了,那会儿有一种切成小段的米饭叫什么?我记得上头裹着一种海藻。”

到底是有段时日了,周芸芸回想了一下,才恍然大悟:“紫菜包饭?我记得那会儿旁的食材都容易寻到,倒是那紫菜,还是大伯娘特地去镇上药铺里头买的。”

提到了紫菜包饭,周芸芸不禁想起了上辈子种类众多的各色寿司,虽说她本人更热爱各色蒸焖煎炒的菜肴,可搁在盛夏里,冷菜才是王道。

当下,周芸芸就道:“不如咱们明个儿就吃寿…各种包饭好了,紫菜包饭只是其中一种,那会儿在村子里,就算能去镇上买食材,那也没法跟府城比。明个儿一早,我跟街坊刘大娘、沈大嫂她们一道儿去早市瞧瞧,回头琢磨些新鲜吃食出来。”

一提到吃食周芸芸就止不住兴奋起来,唯一麻烦的是,寿司这个名儿听着很是别扭,略一迟疑,周芸芸很快就决定回头换个名字,反正在这个年代,那就是她原创的菜系,叫啥名儿还不是她说了算吗?

孟秀才原先并不在意吃喝,只道能填饱肚子就成。不过,自打成亲以来,周芸芸没少变着法子做好吃的,他只是不讲究又不是真的傻,到了嘴边的好吃的哪里有拒绝的道理?

“可惜大金没口福。”孟秀才笑道。

大金并非三囡,周芸芸深以为比起口福,他更向往自由。想起了三囡,周芸芸猛地忆起忘记把自己来府城一事告诉她了,又思及二房那头大概很快就会回到杨树村,到时候她们姐俩一个在府城一个在村子里,恐怕很难再碰头了。那小囡子估计会抱着大花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吧?

话虽如此,周芸芸还是很快就将三囡丢开了,左右又不是完全不碰面了,回头等秋闱结束了,她和孟秀才肯定是要回县城等消息的。至于万一孟秀才高中以后…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午饭后不久,小俩口就去屋里歇午觉了。如今正值盛夏,天气极为炎热,便是勤勉如孟秀才也不会在大中午的做学问,既如此倒还不如好生歇歇,等略晚些凉爽点儿了再用功。

歇了小半下午,俩口子差不多同时醒转过来,略洗漱后,一并去了书房。

成亲数月,周芸芸的“读书天赋”叫孟秀才刮目相看,直叹三山子要是有周芸芸这份天赋,起码考个秀才决计不是问题。然而,周芸芸本人对于经史子集实在是全无兴趣,好在孟秀才并不打算为难她,只寻了些话本、游记给她解闷,间或督促她练练那笔狗爬式的字体。

不过今个儿,周芸芸却没去看她那叠话本子,而是站在书架跟前上上下下的端详着,似是在寻什么书。

说起来周家阿奶也是真的能耐,他们俩口子不过是搬到府城暂住两个月,就将家里所有的书籍统统搬过来了。倒是衣裳被褥拿得很少,周家阿奶的意思是,如今是夏日里,一张草席一条薄被两个枕头,外加三五身换洗衣裳就成了,真要是不够用了,去府城再置办也使得。

书籍全部搬来也是有好处的,周芸芸就记得自家有几本医书,不是什么传世之宝,仅仅是最普通的基础药理。她要找那几本医书也不是为了学医,而是给自己接下来的举动做个掩护。

先前孟秀才提了紫菜包饭,周芸芸则借此想到了前世各种消暑的汤品,顺带也忆起了几样药膳汤,不是什么格外珍贵的,仅仅是开胃通气清热解暑的。

绿豆汤其实就是一种解暑的汤品,算是最普通的,冬瓜汤也是其中一种,不过都不算效果特别好的。周芸芸是想着,除了日常汤品外,最好再弄点儿调理的药膳汤以及解暑的饮料。

日常汤品容易得很,像冬瓜生鱼汤就很不错,比单纯的冬瓜汤效果好很多,正好早市上常有鲜鱼出售,再配上赤小豆、蜜枣和生姜,既美味又消暑。再不然,沙葛猪骨汤也好,有着清热祛湿、健脾开胃的效果。还有雪梨猪肺汤、苦瓜鸡脚汤、茅根胡萝卜汤等等,搁在村里要凑够食材真不容易,可在府城却是太方便了。

至于药膳汤,周芸芸觉得还是先缓缓吧,很多上辈子很普通的药材,搁在眼下却是很珍贵的。这费钱倒没啥,关键是很难解释她到底是怎么想出这些需要中医知识的汤品来的。

还有就是消暑的饮料了。

在琢磨了半晌后,周芸芸毅然选中了薄荷柠檬冰爽茶。

第137章

薄荷柠檬冰爽茶搁在周芸芸上辈子只能算是一道极为普通的夏日消暑饮品,在琳琅满目的各色饮料中丝毫不起眼。不过,若是搁在如今,情况却是大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