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穆听了,顿时明白了,原本冯氏在家虽说面子上要奉承陆春林,但实际上,家里小事都是冯氏做主,几百年又没一件大事,就算有什么大事,到头来,陆春林还得求上冯家,冯氏底气十足,因此自然能够从容自在,嘴上说些好听的话算什么,反正实惠在自个手上。

但是自从锦书成了皇子妃,事情立马不一样了。冯氏送锦书仅仅选秀,可不是为了让锦书咸鱼翻身,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结果一招之差,立马冯氏在家落了下风。

陆春林可不是什么惦记多少夫妻情分的人,甭管他与冯氏有多少夫妻感情,但是锦书对冯氏没多少感情那肯定是真的,陆春林想要借助锦书的身份得到足够的好处,自然不能对冯氏太有多少好脸色,结果冯家那边还捅了冯氏一刀子,陆家那边也久怀不满之意,两边这么一来,冯氏算是腹背受敌,里外不是人了。尤其,几个小妾,甚至还有一个良妾的存在,彻底刺痛了冯氏的眼睛,冯氏就陆耀祖一个儿子,以前还笃定,不管陆耀祖如何不成器,但是日后陆家还是陆耀祖的,但是若是陆春林有了其他儿子呢?尤其,如今争的已经不是陆家的家业了,日后还有官职乃至爵位,冯氏算是彻底心理失衡了,如今愈发沉不住气起来,难免举止言辞多有失当之处。

按照心理学的说法,冯氏如今已经有了偏执症,她自个不痛快,自然也不会叫别人痛快了,这种人,你跟她能有什么计较的。

这会儿想明白之后,楚穆便是说道:“云卿你放心便是,若是有人敢叫我受气,我难道就不会抽回去吗,只是难免要伤了云卿你的脸面!”

锦书摇了摇头,说道:“什么脸面不脸面的,难不成,这事咱们还宣扬出去不成?”

锦书明显对陆家没有太多感情,楚穆也并不觉得薄情,楚穆自个对那些兄弟甚至是对圣上感情也有限得很,他可不是那等腐儒,是愚孝之人,只知道听从长辈的话,那简直是蠢到家了。

两人达成了共识之后,就出宫往陆家那边而去,楚穆在外头骑马,锦书坐在马车里头,身边带上了宋嬷嬷还有春樱和春桃,方嬷嬷春燕她们留在宫中看家,另外也是要梳理一下皇子所那边的情况。

陆家那边已经在门外等着了,说是女儿女婿,实际上呢,嫁到了皇家,那就有了君臣之别,有几个人敢当着皇子的面摆什么岳丈的谱啊!

冯氏不情愿地站在一边,她穿了一身四季海棠的袄裙,站在那里,只觉得恼恨不已,谁家女儿回门叫一大家子在外头干等的,实在是不像话。

这般想着,冯氏只觉得时间格外漫长,不过是等了一刻钟的时间,简直就像是过去了半年一样,心中恨不得诅咒锦书的马车路上失控,直接一头从马车里头摔下来好了。

就在冯氏在心里头扎小人的时候,打前站的太监已经过来了,表示郡王爷郡王妃已经到街口了,一会儿就到。

陆春林赶紧整理了一下衣袍,瞧着冯氏站在那里木头一样的模样,不由皱眉道:“你要是不乐意等,就直接回去,这副丧气的样子,摆给谁看呢!”

冯氏勉强打起了精神,解释道:“老爷,想到今儿个王妃要回门,我昨儿个一晚上都没能合眼,一时间却是打不起精神来!”

陆春林也不想在这种事情上跟冯氏纠缠,只是说道:“行啦,我就当你说的是真的,今天来的是郡王爷,你要是不会说话,总会闭嘴吧,你若是今儿个再嘴上没个把门的,我听说城外有个白云庵,你就去白云庵修行吧!”

冯氏顿时吓了一跳,她进京这么长时间了,陆春林都听说过白云庵,冯氏哪里没听说过,那里就是许多大户人家教训家中犯错女眷的地方,那边的尼姑一个个都膀大腰圆,极为凶狠,那些女眷落到她们手里,只能任凭她们摆弄,很多人进去之后,不过半年时间,就熬不下去了。想着陆春林竟是有了这个想法,冯氏更是心中咬牙,面上却是不敢再露出来了,只是赔笑道:“老爷,我心里有数呢!”

陆春林冷笑一声:“这样最好!”

说话间,他们已经看到了寿昌郡王的车架到了。

第49章

楚穆从马上跳了下来,亲自去了马车前, 打开车门, 伸手扶着锦书从马车上面走了下来, 冯氏在后头看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陆春林前些年对她也算是体贴了, 可从来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如今瞧着楚穆这般,心中不免又生出了恶毒的想法来:那丫头的那点子贱命, 哪里压得住这样的福气,只怕过不了多久,可就要倒霉了!

这般的想法, 也不过就是一时罢了,空口诅咒有什么用, 冯氏心里嫉恨得要命,只是想到之前陆春林的警告,只得暂且作罢, 脸上勉强挤出了一个笑来, 瞧着陆耀祖在那边还有些傻愣愣的模样, 心中又是咬了咬牙,拖着陆耀祖一块儿上了前。

那边陆春林已经上前行礼:“下官拜见王爷!”

楚穆伸手扶起,笑道:“岳父真是折煞我了, 今日是王妃回门之日, 只叙家礼, 不论其他!”话是这样说, 楚穆可没有回礼的意思。

陆春林心里嘀咕了一下,今儿个回门论家礼,日后是不是就不行了,不过这也是难免的事情,正常情况下,他这样的六品小官,还是个虚衔,别说在楚穆这样一个郡王面前行礼了,能不能有机会看到还是个问题呢!何况,陆春林当日能对冯家那样的商家折腰,如今对上的乃是天潢贵胄,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冯氏脸上堆着笑,拉着陆耀祖过来,嘴上说道:“耀祖,快来见过你姐夫!”

成亲当日的事情,楚穆还记着呢,皇家很少会出那种宽宏大量的人,一个个都是小鸡肚肠,哪怕当时不发作,什么事都有个小账本记着呢,成亲当日,陆家一帮子男丁都闹了肚子,最后叫锦书的表兄背着锦书进了花轿的事情,别人能当做不知道,楚穆可不能,这会儿脸上露出个皮笑肉不笑的神情来:“原来是小舅子,这还是头一次见呢!”

陆春林听出了其中的意思,难免尴尬起来,当日陆家一帮人都软了脚,爬都爬不起来,虽说没抓到证据,但是大家都知道,这里头少不了冯氏做的手脚。

不过,陆春林也没想到,冯氏是想要故意给锦书难看,只觉得冯氏是想要让冯家人露脸,谁知道叫刘家截了胡。当然了,陆家在京城这边,认识他们家男人的有几个啊,因此,陆春林也就是训斥了冯氏一番,不管怎么说,冯家再如何,要不是冯家掏钱,陆家也别指望在京城过得滋润。别的不说,冯家已经掏钱将陆宅旁边的一个三进的宅子买了下来,地契也送了过来,院子也打通了,如今陆家一帮人就住在旁边了,估摸着日后还回不回去还不好说。

锦书对陆家的人并没有什么印象,乡下人家,丫头片子不值钱,陆春林也有两个姐妹,当日也就是胡乱找了个聘礼相对比较多的人家嫁了,家里的孙女一个个在家待遇也肯定是比不上孙子的,该下地照旧要下地,该干活还得干活,到了年纪,选个差不多的人家嫁了,还得觉得自家对孙女挺不错,起码没把人给卖了不是?因此,尽管大家都知道,在后妈手底下讨生活不容易,谁也不会为此去给锦书讨什么公道,毕竟好歹锦书没饿死不是?

不过,这会儿,一大家子都沾了锦书的光,一个个对上锦书早就不是从前那副嘴脸了,一个个私底下都说着一些自个都当真了的话,比如说锦书刚出生的时候就生得好,一看就知道天生的富贵命云云,有心的恨不得自个女儿将来也有这般造化,不过正常情况下,一个外戚之家下一代就别想参加选秀了,沈妍也不过是因为是侯府的远房亲戚,又不是同姓,也算是打了个擦边球。

这会儿瞧着锦书一身大红百花曳地裙,腰间束着巴掌宽的腰带,腰带上一串蓝色的如意绦垂了下来。头上挽着挑心髻,髻上点缀着几朵宝石花,斜插着一枝蝶戏海棠金步摇,耳朵上坠着一对水晶坠子,瞧着愈发显得肌肤胜雪,绰约动人,陆家的人里头,也就是陆春林见识过一些世面,如今瞧着锦书这般模样,哪怕是头上一枝宝石花,也晃得叫人眼花,一个个心中难免生了怯意。因此,肚子里头藏了一堆话,却也不敢挤到锦书前头来,只是胡乱随大流行了礼。

陆春林瞧着懊恼,只觉得自家叫人瞧了笑话,赶紧引着楚穆锦书往屋里而去。

不过在二门外头,锦书就要跟着家中的女眷去内院,而陆家的这些男丁就要在外院招待楚穆,而冯氏直接推着陆耀祖也跟了过去,不过稍微一看就知道,陆耀祖叫自个那些堂兄弟很是默契地排斥了。

锦书并不担心陆家人能叫楚穆吃亏,楚穆最大的依仗就是自个的身份,陆家只有巴结的份,何况,别看楚穆摆出一副客气的样子,实际上真到了时候,陆家这些人,除了陆春林之外,能在楚穆面前说句囫囵话的大概都没两个。

而锦书对自个也没什么好担心的,锦书对陆家的人那是真不熟,这会儿除了冯氏之外,还有就是陆家上头的几个伯母,陆家总共四个儿子,陆春林是老幺,上头还有三个兄长,老大陆春生,老二陆春田,老三陆春丰,陆家在乡下还算殷实,儿子成亲之后,都会请了村口的老秀才帮着取名,名字都不差,还都上过学,不过前头三个都算不上读书的料子,念了一年半载的,勉强认识几个字,不至于被人随便拿了契约糊弄了之后,就不再上了,回家继续务农。

陆春生的媳妇是童养媳,姓陈,还是快三十年前的时候,那时候遇上了灾荒,为了换两斗米,陈家将才七八岁的大女儿抵给了陆家做童养媳,陈氏那些年也苦得厉害,性子也有些懦弱,因此,虽说十三四岁就圆了房,但是好几年都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在家并不得陆家老爷子老太太欢心,直到后来生了儿子陆成文还有一个女儿草儿之后才算是处境好了一些。如今虽说跟着一大家子也到了京城,但是从来都是闷不吭声,对上锦书也是没话好说。

而陆春田的媳妇却是陆家老爷子一个嫁到外村堂妹的女儿,姓严,算是亲上加亲,在家一向挺有脸面,她口齿伶俐,会说话,虽说爱占一些小便宜,但是她一口气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大儿子陆成书还是个会念书的,前两年考中了童生,因此在家很有底气,即便对上冯氏,也没露什么怯。毕竟,这年头,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无非就是拼丈夫,拼儿子,陆耀祖名字倒是取得好,但是就那点能耐,堂兄弟里头谁真的能服气他啊!

陆春丰的媳妇唐氏是镇上的,家里在镇上开了个小杂货铺,嫁妆也不错,光是田地就陪嫁了十亩,陆春丰识字,后来又得了自家岳父的提携,学了算账,在镇上做账房,真要说起来,陆家四兄弟里头,日子过得比较滋润的,除了陆春林,就数得上陆春丰了。

很显然,冯氏是瞧不上自家这些妯娌的,之前因着冯氏使坏,导致一大家子的孩子都闹了肚子的事情,陆春林训斥了一顿,但是几个嫂子都将冯氏给恨上了,毕竟真要说起来,陆耀祖也就是十岁出头,又是个没用的,真要是背着家里姐妹出门,只怕力气还不够,本来这等好事,应该是自家儿子的,回头自家儿子在王爷面前露个脸,回头人家指头缝里露出一点,就能让他们过得滋润了,哪知道,竟是遇上个冯氏这样损人不利己的。

如今,她们也不怕冯氏了,冯氏再如何,锦书这个王妃是不会真的对冯氏如何亲厚的,锦书的性子,大概做不出提携着家里那些小妾压制冯氏的事情,不过,提携她们这些正经伯母,岂不是理所应当,因此,一个个可着劲在锦书面前表现,便是一向不怎么说话的陈氏,这会儿也是凑到锦书面前,有些拙劣地奉承起来。陈氏的女儿草儿已经出嫁了,这次没有跟着过来,不过,陈氏也是有儿媳妇的人了,儿子陆成文娶了村里一个小地主家的女儿田氏,这会儿直接拉着田氏,田氏也是嘴甜,嘴上就是小姑长,王妃短的。

这些人其实也不知道该跟锦书说什么,只是一意在那里夸锦书的模样,夸锦书的福气,然后夸奖锦书身上的衣裳首饰,锦书就是含笑坐在那里听着。

冯氏在那儿越听越不是滋味,干咳了一声,说道:“王妃今儿个回门,都凑这么近做什么,别叫王妃觉得憋闷!”

冯氏在那边才开了口,一直坐在边上看着一帮儿媳孙媳妇讨好孙女的陆家老太太就开了口,说道:“都是自家人,一块儿多说说话才觉得亲香呢!”

锦书笑吟吟地说道:“祖母说得是,一家子骨肉,若是总是拘谨,岂不是反倒是生疏了,那倒是不美了!”

锦书这般一说,陆家老太太就是笑了起来,虽说对锦书没什么感情,不过,陆家老太太也是占了锦书的光,因着陆春林做了官,回头就给自家老母请了诰命,陆家老太太如今也是朝廷敕封的老安人了。如今,陆家老太太瞧着锦书越看越顺眼,心里不由得暗恨冯氏,若不是冯氏当年仗着冯家的势力,把持着小儿子一家子,怎地叫这孙女对自家一家子都生疏了,如今虽说看着是通情达理的,但是,这么多年没有往来,能有多少情分,偏偏冯氏如今还在那里作妖,想到这里,老太太又是横了冯氏一眼。

只是,叫陆家老太太在锦书面前摆什么慈爱祖母的谱,一来,这位老太太也没这个技能,在家的时候,她就算是惯着家里的孙子重孙,也就是暗地里头将人叫到自个屋里,给人吃点小灶的份,小一点的还能搂着抱着喊一声心肝宝贝,如今锦书都已经嫁人了,再那般就显得有些奇怪了,二来,老太太也没这个勇气,按照乡下的说法,锦书这就是天生的贵人,不过就是陆家运气好,才投生到了陆家,捧着敬着还来不及呢,自个想要摆谱,怎么着也觉得底气不足。

因此,陆家老太太只得说道:“好孩子,就是这个话,我一乡下老太太,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就知道一个,一大家子,就该劲往一处使,平常和和气气的,这才是家族兴旺的道理呢!”

锦书抿嘴笑道:“祖母说的才是大道理呢!前些年的时候,孙女也没机会孝敬祖母,如今祖母到了京城,可算是叫孙女得了机会了!”说着,直接吩咐了一声,春樱就赶紧捧了一个匣子过来,锦书伸手接过,然后双手奉给了陆家老太太。

陆家老太太也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当时将匣子一开,就被里头的东西晃花了眼。

匣子里头赫然是一座高有一尺出头的黄金佛塔,佛塔总共七层,上头的佛像都是描金绘彩,还点缀着各种宝石,看着极为光辉灿烂。

锦书笑道:“听闻祖母一向好佛,这佛塔却是在京城慈恩寺那里由弘云大师亲自主持开光过的,最是灵验不过了!”

乡下人家所谓的好佛,无非就是嘴上念几句阿弥陀佛,有事的时候去附近寺庙里头上几炷香,给个一把铜钱做香火钱罢了,不过,如今这么一个掂量在手上都沉甸甸的佛塔在手上,就算是再不信佛的人,如今也不能不信了,陆家老太太简直是脸都笑开了花:“快,回头就将佛堂收拾出来,将这佛塔供上!哎呦,果然是王妃知道我老婆子的心意!”

锦书抿嘴一笑,然后接着给其他人礼物,这些都是之前准备好的,楚穆主持内务府以来,内务府孝敬得可是不少,何况,楚穆自个也有些本事,如今也有一些商户投靠,因此,如今库房颇为丰厚,锦书才嫁过来,楚穆便将库房的钥匙还有自个院子里的账册给了锦书,回门之前挑礼物的时候,楚穆瞧着锦书的选择,只觉得锦书实在是顽皮可爱,差点没笑出来。

果不其然,随着锦书一个个分派,冯氏的脸色越来越坏了。

第50章

锦书拿出来的东西, 多半是金光灿烂, 一看就是价值不菲, 偏生给冯氏的, 在别人看来,极为精巧,但是,冯氏这人是正经的俗人, 同样的赤金首饰,人家不看工艺花样, 看的就是重量, 其他人的东西一个个掂量着都手沉, 轮到自己,看着就轻巧, 这叫冯氏如何咽的下这口气。

偏生锦书还在那里笑吟吟地说道:“给太太的这头面可是宫里的手艺,宫里的贵人都喜爱得紧呢!”

这套头面的确是宫里的手艺, 在识货的人眼里,那真是千金不换,其他人的看着富贵了, 但是太过俗气, 反而显得不用心,不过对于乡下来的陆家人来说, 却是最妥当不过, 人家又不懂什么工艺, 看的就是表面上的价值, 因此只觉最是体贴不过,而给冯氏的,虽说看着轻了点,但是一听,宫里的贵人都喜欢,立马觉得高大上了起来。

冯氏心里有气,但是嘴上也不好说,只是皮笑肉不笑道:“王妃却是心细!”

锦书抿嘴一笑,孝敬了长辈之后,赠送了平辈,然后便是给小辈的,锦书无非就是按照男女,锦书那些侄儿侄女如今年纪都不大,因此男子的便是文房四宝,女子的便是珠花手串之类,都是些小巧的东西,不过进了京之后,也正能用上。

等着散了财之后,锦书才问道:“祖母这次来了京城,日后便要长住的吧?”

陆家老太太犹豫了一下,说道:“京城这边什么都好,就是放下不下家里的事情!”

锦书抿嘴一笑:“孙女虽说在家的时候也不知道家中家业几何,想来也是田产居多,这些就租给村里的乡亲,等到了收成的时候,叫了家里的管事去那边收租便是了!其实,依孙女的浅见,陆家如今勉强也算是官宦之家了,也该考虑传家之事,如今家中有个官职,未来若是王爷能晋封亲王,父亲应该还能再得一个子爵的爵位,回头也能传承三代。不过,总不能三代之后,就坐吃山空了,因此,孙女琢磨着,还是得叫族人和家人读书上进才是!不如拿了渝泉那边部分田产的出息,在族里设个族学,供族人上进,回头有了一二功名,父亲提携一番,便也是咱们陆家的福气了!至于京中,多有学堂,不如叫侄儿还有家里的兄弟们也去读书,回头便是有个秀才的功名,在六部考个笔帖式什么的,虽说官职不高,但是前程也是有了,祖母觉得如何!”

陆家若是没有远见,也不会倾尽一家之力,也要供陆春林念书了,饶是大半的果子叫冯家摘了,陆家也是得了好处的,起码陆家的那些地,是不用再交税了,日子自然也宽裕了许多。

一代富贵了,就想要子孙代代都富贵绵长,这也是人之常情。

陆家老太太听得锦书这般说法,自然觉得很有道理,因此便是笑道:“好孙女,说得有道理,回头我便跟你爹商议一下,日后,家中的子弟前程,还得劳烦你与王爷费心呢!”

锦书笑道:“朝廷法度在那里,不过,给家里的兄弟子侄某个微末的官职,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陆家老太太听得高兴,看着锦书越看越喜欢,瞧着一边拉着脸的冯氏,便是呵斥道:“做这副脸色作甚,你是咱们陆家的媳妇,陆家好了,你不也就好了?耀祖虽说不喜欢念书,不过年纪还不大,那性子还扳得过来,回头就□□林请了先生,好好教导,回头叫耀祖跟他爹一般,也考个功名出来!”

冯氏口不对心地应了下来,然后又是有些忍不住,说道:“如今老爷的心思全放在小儿子身上了,如何还记得耀祖啊!”

也难怪冯氏心气不顺,之前怀孕的两个小妾都已经生了,好在那位林姨娘生的是个女儿,倒是桐叶,生了个儿子,陆春林早就对陆耀祖失望了,这么大年纪了,早就养成的性子也扳不回来,他这边严厉了,冯氏那边就加倍地宠溺,能叫他有出息这才叫怪了。因此,对于时隔十多年才有的小儿子,陆耀祖还是很喜欢的,直接就取名为陆有为,气得冯氏几乎要肝疼。

对自家娘家侄女只生了个丫头片子,倒是另一个小妾生了个儿子的事情,陆家老太太还是有些郁闷的,不过也没啥,先开花后结果,能生就不怕,家里侄女年纪不大,身子也健壮,养个几个月,就能再生了,何况,小孙子也是孙子,都是姓陆的,陆家老太太也只有高兴的份。

如今听着冯氏这般嘀咕,陆家老太太心里就不高兴了,说道:“这说的叫什么话,那桐姨娘也是你身边出来的,虽说那孩子不是你肚子里爬出来的,不也得叫你一声娘吗,不管谁生的,都是咱们陆家的大孙子,你若是起了什么歪心,别怪我老婆子不给亲家脸面!”

冯氏忍着气,说道:“老太太,我怎么敢呢,那孩子,如今的份例都比当年耀祖还强了,谁敢委屈了他!”冯氏能甘心才怪,陆耀祖出生的时候,陆春林就是个秀才,如今陆春林却已经是六品官了,哪怕只是个小官,这身份也不一样了,自然,陆有为出生之后,一应待遇自然也是不同了,都仿着大户人家的规矩,奶娘丫鬟都配齐了,才刚生出来的小人儿,连份例都有了,也就比如今的陆耀祖低一点,但是比起陆耀祖刚出生那会儿,可是强太多了。

陆家老太太才不管这些,又是哼了一声,说道:“你心里明白就好!行了,王妃今儿个回门,日后想要回来也不容易,说这些作甚!”

说着,陆家老太太看着锦书,满脸堆着慈爱,说道:“王爷能陪着你回门,我们也就放心啦,看起来,王爷对王妃不错,你也要抓紧了,甭管什么人家,就是皇家,也是儿子最重要,趁着如今你们感情好,先赶紧生个儿子要紧,有了儿子,就算日后王爷有了新人,也越不过你去!”

陆家老太太这话自然也是正经的道理,这是这个年代对女人来说最基本的逻辑,女人的作用,无非就是那些,管家理事,生儿育女,大体如此,陆家老太太凭什么在陆家有着很高的话语权,因为她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最出息的陆春林也是她肚子里爬出来的。

冯氏为何如今愈发沉不住气,她只生了陆耀祖一个,还是个不成器的。

锦书心中对此表示腻烦,她才不想这么早就怀孕,这根本就是拿自个不当回事,这年头的医疗水平也就是这样,生孩子就是个鬼门关,她如今也就是刚刚十六,上辈子这个时候还是个中学生呢,即便是那会儿,生孩子也还是带有一定危险性的,谁知道会遇到什么情况,何况是如今呢,现在可没有剖腹产,就算有,锦书也是不敢做的,毕竟,这年头消毒水平不行,没有抗生素,万一感染了什么病毒,那简直是完蛋!因此,锦书总要等着发育完全了之后,过两年再考虑生孩子的事情。

不过面子上,锦书还是表示受教,摆出一副娇羞的样子,低声说道:“祖母说得是,不过这事还得看缘分,缘分到了,自然也就到了!”

陆家老太太瞧着锦书略微显得有些瘦削的身材,对着冯氏更不满了,这些年冯氏到底怎么苛刻锦书的,都多大的人了,还这般瘦,这身板生孩子可不容易,不过,当着锦书的面,陆家老太太也没有再跟冯氏磨什么牙,只是在那边传授了几样乡下人家求子的方子,锦书面上听得仔细,实际上过耳既忘。

后头一帮女人在磨牙,前头完全是陆家的人想尽办法奉承楚穆了,除了陆春林说话做事还算是有些水平章法之外,其他人就算是拍马屁都显得颇为拙劣,不过,楚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耐烦的,相反,楚穆还觉得挺有意思,上辈子,楚穆跟沈妍的娘家人并不熟悉,沈妍跟瑞宁侯府更加亲近,反倒是对自个娘家,并没有多少亲近之意,楚穆对沈妍也没有多少感情,因此,自然也不会越过沈妍去提携沈家人,因此,跟沈家那边几乎就没什么往来,也没见识过这等小市民的心机盘算,如今瞧着觉得挺新鲜,并不叫人觉得厌恶。相比较而言,陆家这些人的那点子盘算实在是太浅白,也太简单了。

楚穆算是明白了,为何祖制是那般规定了,给外戚一个限制,在这样的范围之内,他们想要的东西也就很有限了,如此,这些外戚的胃口也就是那样,对于皇家来说,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陆家便是如此,即便是陆春林,虽说没有明确开口,但是楚穆察言观色之下,陆春林也就是打算谋个差不多的实缺罢了,一个六品的实缺,算得了什么,就算出了什么岔子,补救起来也容易。

至于陆家其他人,依旧是乡下地主的思维,老实说,这样的人家。能养出锦书这样的人来,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回门的流程还是顺利走完了,等到吃过午饭,再稍微叙一叙话,也便到了回宫的时候了。

第51章

因着中午喝了不少酒, 楚穆便没有再骑马, 而是一同坐进了马车里头。

楚穆坐在马车里头,笑吟吟地瞧着锦书从暗格里头取了酸梅汤出来,给他斟了一杯,说道:“五郎瞧着喝了不少酒, 喝点酸梅汤先解解酒吧!”

酸梅汤盛在精巧的甜白瓷玉兰杯中,看着如同宝石一般, 晶莹剔透, 锦书的手指捏着杯子,更是显得莹白如玉,楚穆也不伸手去接, 凑过去就着锦书的手喝了一口酸梅汤, 嘴唇有些暧昧地擦过了锦书的手指,锦书只觉得似乎有电流通过, 手不自觉一个战栗, 几乎将杯子里的酸梅汤给洒了。

锦书收回手,嗔道:“五郎真是的,这还在外头呢!”

楚穆笑嘻嘻地说道:“这怎么就在外头了?”

锦书轻哼了一声,说道:“怎么不就在外头了!”

楚穆不再逗弄锦书,只是瞧着锦书笑个不停, 锦书饶是两世为人,也是有些羞涩起来, 不由脸一红。

边上春樱春桃瞧着楚穆锦书这般眉来眼去, 都是低下了头, 不再去看,宋嬷嬷却是瞧得暗自点头。

春樱春桃原本在宫里也没真的贴身伺候过什么主子,可是宋嬷嬷却是见识过的,男女之间无非就是那样,你来我往,这才有感情,若是天天干巴巴的,你对着我,我对着你,一句话都没有,那样的话,再如何鲜妍的容貌,也是留不住男人的。

宋嬷嬷她们当日分到了锦书那里,日后却是不可能再投靠别人了,因此,只有锦书好了,她们才能好,若是锦书不受宠,她们就算是能捧高踩低,再其他人那里依旧是抬不起头来的,因此,她们只会盼着锦书更好,日后她们的日子才好过。

不多久,锦书她们的马车已经进了宫门,锦书下意识地往窗外看了一眼,楚穆见锦书的样子,自然也明白锦书的心思,外头的人不知道要怎么猜测皇宫里如何富丽堂皇,富贵至极,实际上,皇宫对于许多人来说,简直与牢笼差不多,像他们这些皇子,在皇子所不过是一个院子,如楚穆这样,只有锦书一个王妃的还好,如楚循那般,有正妃,有侧妃,还有当年教导过他人事的通房,因此,除了正妃陈芳还算是有个小院子住着,侧妃进门就只能有个两三间屋子,至于通房,也就比宫女强一点,有一间单独的屋子住着罢了。

楚穆自个也觉得皇宫里头太过逼仄,眼看着长大的皇子越来越多了,到时候,能住的地方只有越来越少的。自家那位父皇,别的也就罢了,生儿育女的本事,那真是叫人没什么好说的,上个月的时候,还有人怀孕呢,如今皇子公主加起来,差不多都有三十出头了。

公主还好,一般都是跟着自家生母或者是养母住着,但是皇子一到年纪就得搬到皇子所,省得长于妇人之手,如今,皇子所这边从四皇子开始排下去,已经有十一二个人了,接下来几个小的年纪挨得更近,到时候只怕要一窝蜂挤进来,估摸着还得将附近的宫殿给腾出来,划到皇子所的范围里头,省得到时候不够住。

楚穆要是一直没在外头住过也就罢了,问题是上辈子他已经开府好几年了,哪怕那时候他不受宠,王府也就是那个样,但是也比皇子所宽敞多了,而且也是自由多了。

像楚穆如今,身上有个内务府的差事,因此,可以借着去内务府办差的机会出宫晃悠一番,但是时间还不能长,内务府就在皇宫边上,你要是跑远了,可来不及回来。楚穆没有生母,可没人帮他遮掩。

日后等着出了宫,那才叫自在多了,不像是在宫里,就这么大地方,宫里恨不得每一朵花,每一块石头都会说话,有什么动作,马上整个皇宫都听到风声了。

太子之所以这么多年来,常有些不顺心的事情便是如此,东宫就在内宫外头,里头伺候的人都是内务府出来的,做什么事情,都得在宫里转一圈,宫规森严,就算是想要遮掩,也是不能,甚至还会被人拿着放大镜去瞧,今儿个太子不小心泼了杯茶,明儿个一早就有人说太子气不顺砸了杯子,回头就有不利的流言传出来。

老实说,楚穆还是挺佩服这位太子大哥的,实在是挺能忍,换个寻常人,早就绷不住了。只是,再能忍也没用,太子这些年地位稳固,又担心自个被废,时不时还要显示一下自个的能耐,如此,圣上只会觉得他更碍眼的,虽说太子不至于动辄得咎,但是,圣上经常能抓到太子的一点小辫子,也不说太子如何如何,只要说太子被身边的人教坏了,时不时处理一下东宫的奴婢,如此,宫人们想要投靠太子,就得多想想了。

不过,楚穆对太子也没什么感情,太子一向也瞧不上楚穆这个兄弟,因此,对楚穆并不亲近,如今楚穆管着内务府,太子跟三皇子都想要拉拢了,只是,楚穆能怎么着,只能摆出一副,圣上怎么说,我怎么做的架势。当然了,太子占据了礼法上的优势,他一日是太子,一日是储君,那么,楚穆自然还是得听着他这个储君的吩咐的,不过,这些都不能瞒着圣上便是了。

楚穆对此也是心烦,有的时候,他都觉得自个还不如继续做以前的小透明呢,不过,这也就是想想而已,真要是继续做个小透明,那么,说不得到最后还是得完蛋,你自个不争气,也不能埋怨别人那你当梯子踩不是。

不过如今正是新婚的时候,楚穆暂时也不去想这些烦心事了,只是对着锦书,笑嘻嘻地说道:“过不了多久,王府那边也要修好了,回头咱们请旨搬出去,上哪儿都方便!”

锦书点了点头,又问道:“王府那边如今可怎么样了,我还不知道王府是什么样子呢?”

楚穆笑道:“我书房里头有堪舆图,晚上回去我便指给你看,你要是有什么喜欢的,趁着如今那边正在建,正好修改一下!”

锦书顿时来了兴趣,女人天生对这种事情具备着无与伦比的热情,上辈子的时候,锦书爸妈要买房子,锦书也为了装修的事情,提了不少意见呢,锦书自个的房间,就是多半遵照锦书的意思装出来的,虽说之后大一点了,觉得有的地方太少女心,太幼稚了,但是当时的满足之感,却是叫锦书一直难以忘怀。

锦书凑到楚穆那里,询问了一下大致的布局,就开始盘算起来。

这边才开始想,那边皇子所也到了。

进了自个的院子,锦书不自觉就松了口气,顿时就有些一愣,才几日功夫,自个对这里就比对陆家那边熟稔了。心中这般想,嘴上却是说道:“五郎,这会儿也不早了,一会儿也该叫膳了,五郎晚上想要吃点什么?”

楚穆笑道:“云卿你安排便是了!”

锦书琢磨了一下,中午陆家那边吃得实在是比较油腻,晚上就该清淡一些,因此便说道:“中午吃得腻了点,晚上就清淡一些吧,不如叫了粳米粥,配上几样清淡爽口的小菜,再喝一盅清汤,五郎觉得如何?”

楚穆点了点头,说道:“嗯,再加一盘糟卤的鸭舌鹅掌什么的,也好配了粥吃!”

锦书听了,便直接吩咐了下去。

皇宫这么大,虽说一些得宠的宫妃宫中都有小厨房,内务府直接就会将每日的份例直接送到小厨房那边,叫他们自个去做,但是,多半地方顶多也就是有个把炉子,可以炖点汤水什么的,皇子所这边却是没有什么小厨房的,本来地方就小,再安置什么小厨房,岂不是更加逼仄了,像楚循楚穆他们这些娶了妻的,能添一两个炉子,叫下头会点厨艺的宫女自个做些汤水,那等还没娶妻的,就算有炉子,也只好拿来烧点热水。一日三餐,全是叫身边的太监去御膳房取。

御膳房那边也是有主意的,得宠的主子,你每天去点菜都没事,恨不得撇开别人,单独给你做,要是不得宠的,今儿个做了什么,你就吃什么吧,想要额外加菜,可以,掏钱,他们理由也充分,每日里份例就这么多,都给你了,其他人怎么办?

楚穆如今管着内务府,御膳房那边哪里敢怠慢了,因此,这边才叫人去叫了菜,那边就赶紧准备了起来。

这边说是要的粳米粥,你不能真的随便端了粳米粥过去糊弄,因此,送过来的光是粥品就五六样,什么御田粳米粥,胭脂米粥,紫米粥,建莲红枣粳米粥,甚至还有一份鸭肉粥。

所谓清淡爽口的小菜,也是送了七八个盘子过来,配的汤,一样是火腿鲜笋虾丸汤,一样是冬瓜排骨汤,至于点名要的糟鹅掌鸭舌更是直接送了一小坛子过来。

对此锦书也是习惯了,这年头你真不能跟这些人讲什么勤俭节约,老实说,其实这年头真的是比后世节约多了,因为,主子吃剩下的东西,直接就是赏赐给下头伺候的人的。宫中的宫人,在饮食上头,讲究很多,正常情况下,连有味道的东西都不能吃,生怕身上有什么不雅的气味,最后熏了贵人,因此,若是他们自个去御膳房领自个的份例,无非就是些炖菜,还都没什么滋味,就算是偶尔有些点心汤水,也都是没什么味道的。

因此,他们想要打一打牙祭,还就得指望着主子留下来的剩菜。起码要比自个的份例有滋味得多,饶是如此,一个个也是不敢多吃的,有吃了什么重口味的,会自觉地暂时避开,不往主子身边凑。

锦书对于这些也没什么讲究,反正入乡随俗便是了,她要是在这边讲什么天赋人权,只怕大家第一想法不是主子真好什么的,只会觉得她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沾上了,恨不得立刻给她驱邪。

锦书中午也没吃多少,陆家中午的东西,考虑到了陆家一家子的口味,重油重盐,陆家老太太还喜欢甜烂之物,锦书看着就觉得饱了,因此,一直就是细嚼慢咽,盯着难得的几样当做配菜的蔬菜吃,一小碗汤喝了半天,这会儿早就饿了。

糟的鹅掌鸭舌味道很是不错,锦书一下子吃了不少,凉拌的菜用了蒜泥调味,锦书也不在意,瞧着锦书吃得自在,楚穆胃口也好了不少,一口气就着小菜吃了三碗御田粳米粥,还喝了两碗汤才作罢。

第52章

吃过饭, 锦书便跟着楚穆进了书房,虽说锦书刚嫁过来, 但是俨然这书房已经是两人公用的了。

锦书规整自个嫁妆的时候, 就借口自个那里摆不下, 直接将自己的那些书给摆到了楚穆书房里头,以后锦书没事看看游记话本, 楚穆也可以干自个的事情。

这会儿楚穆直接将堪舆图给拿了出来,这年头的堪舆图跟后世的其实也差不了太多, 一下子就是一大卷, 最外头的一张是整体的图纸, 楚穆将一大张堪舆图展开, 上头用工笔将整个郡王府的大致布局都给画了出来。

锦书粗粗一看,这是这个年代典型的布局,差不多就是对称结构,外院内院前后分了开来,外院日后便是男主人还有家中男孩生活的地方, 有书房还有一个看着不小的练武场。

而内院就分得很细了,内院最中间的自然是正院,面积也是最大的, 出了正院便是花园,花园的各处错落有致地分布了好几个大大小小的院子,锦书一看, 心里便有些不舒服了, 内院就是女主人的地盘, 问题是,锦书是正妃,下头还有侧妃侍妾呢,那许多地方很多就是留给侧妃侍妾的了。

锦书心中不爽,便是问道:“如今这些已经建好了吗?”

楚穆轻松地说道:“也就是规划出来了,还没真的开始建呢,毕竟长幼有序,上头四哥的府邸还没弄好,哪能先紧着我呢!反正有的是时间,云卿你仔细看看,觉得如何,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慢慢改也来得及!”

锦书心里一定,继而便是指着外院问道:“外院预留的空间小了点,开府之后,府里头总要养一些亲卫,内务府还要安排不少下人,这些许多都是要在外院那边住下的,何况日后子孙繁衍,总该给家里的孩子一人弄个院子吧,毕竟孩子小时候肯定是跟生母一块儿住,等着进学了,就要一个人住一个院子了,挤在一块儿可不像话!”

楚穆一听也觉得有道理,他是真没想到这么多,琢磨了一下,自个日后起码也该有个五六个孩子吧,哪怕其中一半是儿子,也得预留个三个院子才是,万一不止呢?自家老爹这么能生,自个肯定也差不了,因此,当下说道:“还是云卿你想得周到,我这就记一下!”说着,便取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了“外院扩大”几个字,下面还添了备注:至少要四到五个院子。

等着楚穆写好了,锦书才又说道:“这书房也便罢了,到时候肯定是在一块儿念书的,就算之间年龄相差大一点,再分出一两间屋子来,也算不得什么,不过,这练武场,还是小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