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穆笑道:“还是父皇疼惜儿臣!”说着,先是接过一个小太监递来的湿帕子,擦了把脸,然后才接过了那放置在玉盘之中的糖酪浇樱桃,樱桃足有指头大,已经剔掉了里头的核,上头浇着冰镇过的甜酪,估计也是一直用冰镇着的,入手冰凉,上头还冒着白气。

圣上脸上露出了慈爱之色,说道:“这些冰品,少吃一些可以,可是却不能贪多!”

楚穆笑了起来:“儿子明白,儿子现在才知道,什么叫做可怜天下父母心!父皇你是不知道,如今天气热,两个孩子还小,不能随便用冰,陆氏用井水镇了一些酸奶,拌着蜜豆还有切碎的果肉果干什么的给两个孩子吃,每次只肯给一点点,生怕孩子伤了脾胃,元福大了还好,还算听话,元辰还小,可什么都听不懂,吃了两口还要吃,闹腾得厉害,几个奶娘都哄不住!”

圣上听了不由感慨:“可不是这样,唉,你三哥这么大年纪,居然还没个孩子懂事……”想着之前查出来的楚煜热得吃冰用冰水洗澡的事情,圣上更是伤感起来,这个儿子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苦头呢,结果如今将自个性命都送掉了。

楚穆感觉这话有点不好接,只得说道:“父皇节哀!”

圣上摆了摆手,说道:“算了,还说这些做什么!老五啊,你还没说你这进宫是要干什么呢!”

楚穆赶紧站起来,从袖子里头掏出一本折子来,怀安赶紧过来结果,双手捧着给了圣上,圣上接过折子,翻看了一下,脸上神情变得更加怅然起来,然后叹道:“你倒是一直惦记着,也罢,朕想想吧!”

楚穆听了,只得先告退,心里却知道,圣上的确是心软了。

第103章

没几天, 就有圣旨下来了, 主要就是针对楚瑞一家子。楚瑞谋逆造反,自然太子的位置是保不住了, 与其留下一个类似于戾太子之类比较不名誉的追封,不如给点实惠的, 因此, 楚瑞被追封为思悯亲王, 陪葬皇陵, 原太子妃刘氏也被追封为思悯亲王妃,刘氏所出的两个女儿被封为安悦郡主, 安宁郡主,而侧妃李氏所出的两个儿子因为不是嫡出,自然也欠缺一点,只是被封了镇国将军,在宗室里头也算是仅次于郡王的爵位了。

有了明确的处置之后, 自然会有相应的待遇,楚瑞与刘氏都已经去世了, 李氏虽然两个儿子还小, 但是已经有了爵位, 自然要被儿子奉养, 安悦郡主和安宁郡主圣上本来想着她们父母双亡, 总不能叫她们跟着侧妃过日子, 因此留在皇后宫中抚养, 只是想想还是作罢了。在宫中, 特殊的待遇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这样也有可能给人一种错觉,生出一些不该有的野心来。

圣上的旨意下来之后,许多人都觉得自己跟做梦一样,很多人都觉得圣上真是演技太好了,这么多年下来,大家都觉得他不喜欢太子,喜欢贵妃母子,可如今出了事,才看出来圣上到底喜欢谁了,太子明目张胆地造反,结果回头还得了不错的追封,可是楚煜呢,死了之后也就是以庶人礼下葬,日后子孙也就是寻常宗室,还被过继出去了。

楚穆对此嗤之以鼻,说白了,圣上是觉得自个受到了严重的背叛,太子这边嘛,可以说是被逼的,死也死得干脆,好歹还算得上是光明正大。

可是楚煜嘛,圣上觉得自己够对得起他了,要什么有什么,生母是贵妃,他封王之后,无论是赐下的府邸,财物还是田庄什么的,都是兄弟几个里面最好的,给他的差事也是最容易做出成绩的,结果呢,他还不满足,居然豢养死士,暗中鼓动太子谋逆,最后还弄了个死士来刺杀自己,这对圣上来说,简直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他觉得自己能留下这个逆子一条性命已经对得起他了,还想要别的,休想!

还是那句话,死人比较容易得到原谅,楚煜没有第一时间认罪,撇清干系,反而一个劲地想要将楚瑞那边彻底打下去,自己取而代之,圣上早就不爽了,至于楚循,也是差不多的缘故,圣上觉得他对这两个儿子已经是仁至义尽,更多的恩旨,那是暂时不可能再有了。

这般一番组合拳下来,大家对圣上都觉得有些高深莫测起来了。

楚穆觉得自个有点摸到圣上的脉了,圣上还真是有点小孩子脾气,不过,这样也很可怕,楚穆照旧按照自个的频率,偶尔去圣上那里刷点存在感,自个的差事也没放下,下头几个要开府的弟弟,将他们的王府修建出来。

这其实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以前还需要找地方,甚至还要想办法搞搞拆迁,让选定地方的民宅迁走,这次却不需要了,之前几番风波,栽倒的官员乃至宗亲很是不少,他们那些宅子不管是以前圣上赏赐的,还是自家建造的都是住不了了,直接被收入官中。

抄家抄出来的财产,正常情况下,现银什么的,直接收入国库,其他一些什么良田庄子铺子之类的,一般直接拿出来官卖,这些的价格自然比正常情况下要低不少,算是给站对了队的官员的福利,一般是轮不到普通人沾手的。而其他许多东西,比如说一些摆设之类的,一般就是归了圣上的内库了,多半都是由内务府处理,那些宅子也是如此,除了官邸之外,一般就是预留出来,要么赏赐给荣养的官员或者是外戚,要么就是改造一番给那些开府的皇子公主一流。

这两年抄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家,内务府手里头各种房契地契一大堆,楚穆还趁机置办了不少产业,如今选出几个地段好的,都不需要太费劲,只需要提升一下规制,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楚穆有的时候都觉得,时不时抄点家,真是个比较合算的交易。许多官宦人家,真正家风清正的也有,但是,有句话叫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官嘛,不给自个捞点儿,那简直是白考一次。有的人为了读书科考,甚至找那些商人借高利贷,回头当官了,不把自个当年欠下来的钱十倍百倍赚回来,岂不是要亏死了。因此,朝中上下,贪腐的官员着实是不少,当然了,许多官员虽说有着贪腐行为,但是其实还算是挺能干,任上也能做出不少政绩来,即便是当地的百姓,也觉得这样的父母官其实还不错。就怕那种没本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还贪腐的。像这种官员,抄上一波,那就是大快人心了。

楚穆这些想法其实挺幼稚,毕竟,很多事情,其实是瞒上不瞒下的,作为上位者,对下头人的了解还是来源于类似于吏部的考评,御史们的巡查,人家的人品本事如何,都不可能很直观地了解。楚穆知道的事情多,有的根本就是事后诸葛亮,有的道听途说,有的也就是人家栽了才知道。

不过,楚穆如今已经开始下意识地去了解这些,如官员的官声,能力,还有就是他们的品行如何。不经过这次抄家,他真是不知道,许多原本标榜着两袖清风,清廉如水的官员,实际上家中妻妾成群,不管是在老家,还是在京城,都有不小的家私。一些成天在朝堂上弹劾这个,弹劾那个的御史,日子也过得非常精彩,家里头各种放印子钱的借据还有包揽诉讼之类的帖子,总之,很是刷新了楚穆的三观。

楚穆如今开始琢磨着,自个其实应该出去看一看,老是在京城,只怕回头都叫那些官员骗得团团转。

楚穆很快就有了机会。

第104章

山东那边黄河决口, 这其实没什么,国家那么大, 哪一年没个什么天灾人祸的。

问题是, 这次主要是人祸。黄河泛滥早就不是新闻了,朝廷年年为此支付大量的钱粮,用于筑坝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工程, 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有了一整套固定的流程。因此,黄河算起来虽然时有泛滥之事,但是造成的影响都不大,顶多也就是河边几十里地的问题,就算是泛滥了,赈灾什么的也都比较及时。

只是,这次却压根算不得什么天灾, 而是人祸了。因为黄河这几年水流量都不算太多,泛滥也不严重, 这一任的一些官员到任之后,就产生了侥幸之心, 上下勾结,将用于筑坝还有其他水利措施的钱粮侵吞了大半,原本筑坝用的是石头,如今直接随便用泥沙混了点稻草就糊上去了, 刚开始的时候, 有原本那些堤坝挡着, 一时半会儿没太多问题,可是,这只是一时侥幸,今年春天雨水多了一些,顿时挡不住了,直接就溃了堤。

这种事情,谁敢承担这个责任,回头查起来,只怕上百个官员要人头落地,因此,当地官员捂着盖子,一直不肯上报,朝廷也不知道,自然不会有什么赈济,结果那些已经不能忍受的百姓直接揭竿而起,聚众造反,几十万饥民冲击县城,已经占领了一座县城,这下,盖子彻底捂不住了。

圣上在早朝上大发雷霆,下旨平叛,又命追究责任。只是朝廷承平多年,几十万饥民,说真的,也难以处置,杀官造反这种事情,开了个头,之后就不好办了,他们中许多人不能留在原籍,否则就是不安定因素,可是这么多人,要迁移到别处去,又是个大工程,而且稍微一个不小心,就要闹出乱子了,只要有心人挑拨一番,那些本来就反过一次的人,是不介意再反一次的。

因此,这个差事很难办,说不准就要把自个的前程甚至是性命搭上去了。

圣上在那里等着有人自动请缨,结果一个个都低眉顺眼,没一个肯主动为君分忧的,不由气得半死。最后,圣上只得点了两个还算差不多的武将,为主的是平北侯何毅,平北侯一脉也算是开国功臣,何家原本也想着从武转文,奈何家里几辈子没受文曲星君眷顾,至今没出一个能读书的,旁支里头最出息的也就是出了两个秀才,最后只得依旧从武。只是自tai zong以来,四海承平,北方也就是偶尔有些摩擦,蛮人并不能真的北下,因此,想要军功,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如今这位平北侯年轻的时候也曾去了北疆,混了点军功回来继承了爵位,在一众故交之中,好歹有着知兵的名头,如今也领着一卫禁军,之前楚瑞谋逆的时候,也立了点功劳,虽说不足以升爵,但是也得了不少赏赐。

圣上点了名,要是推脱那就是不识好歹了,何毅心里叫苦,不过还是出列领命。另一个为辅的是如今五军都督府的参军刘嘉,刘嘉是武进士出身,又结了个好姻亲,是知远伯府的女婿,因此这些年混得还算不错,之前围猎的时候很是出了点风头,圣上对他印象也可以,结果这次就把人点起来了。

光有人平叛还不够,军政互相干涉是大忌,因此,还得弄个钦差下去处置那些官员,安抚灾民,这绝对不是什么好差事,眼见着下头那些官员一个个低着头,恨不得立刻学会隐身法的样子,圣上就气不打一处来,结果就看到前头站着的,脸上还残存了一些震惊愤怒之色的楚穆了,圣上一时也没多想,直接就说:“老五,近来内务府也没什么大事,这次你就走一趟吧!”

“啊?”楚穆顿时有些傻眼,很过回过神来,“儿臣遵旨!”

等着退了朝,圣上又留下何毅刘嘉还有楚穆,一番交代,反正就是告诉他们这次的底线,领头造反的,甭管有什么难言之隐,都不可饶恕,他们能够挑动那些灾民造反,可见在本地也有些威望,又能带人攻入县城,说明才能也是有的,这等人,若是一门心思跟朝廷作对,那接下来可就叫人头疼了,尤其,如果宽恕了他们,日后有了什么事,大家都干脆跳出来造反,反正朝廷不会杀了他们,那么以后难道朝廷就要成天去平叛吗?因此,必须杀鸡骇猴,这些人绝不能留。

至于那些灾民,也得加以甄别,他们就算是留在家乡,也不能就这么让他们还回到原籍,要想办法将他们打乱了,甚至将原本就有些矛盾的灾民放在一起,前几年还得实行保甲连坐制,免得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来。而那些刺头们,直接让他们去实边。朝廷其实一直鼓励百姓前往边关开荒,只要你肯去,你开垦出来的田地都是你的,而且前五年免税,另外,前期朝廷会提供耕牛,种子还有农具,虽说除了种子之外,别的都不是无偿的,但是价格很低。只不过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故土难离,边关又很有可能直面那些蛮人,很是危险,因此很少有人肯去,如今直接就叫这些刺头到边关实边去,这些人有血性,即便是遇到蛮人,也不会束手待死。

对于楚穆,圣上想着他是头一次离京办这些事情,因此,很是叮嘱了一番,比如说对那些官员,民愤比较大的,就在当地砍了平息民愤,其他的,就得押送进京,别的不说,每年巡视河工的御史一流是怎么瞒过去的,或者是怎么跟他们同流合污的,就得审问清楚了,而且还得担心这些官员狗急跳墙,谁知道这些蠢货会做出什么蠢事来。私底下,圣上又告诉楚穆,民间兼并之事,如今趁着灾情,好好整理一下档案,将那些隐瞒的田亩人口都清查出来,若是当地那些大户有什么不满的,也干脆找了罪名,一并处置了。

山东那边最大的麻烦在于衍圣公,说实在的,朝廷对于衍圣公这一脉并不怎么看得上,孔家历朝历代都屹立不倒,足以明白他们的本质,甭管是谁当朝,是汉是胡,孔家都能立刻改变立场,只是天下读书人还认孔家这个牌子,所以,朝廷也只能捏着鼻子,叫孔家人继续沿袭这个爵位。

圣上不确定这事孔家人知道多少,有没有掺和进去,对孔家的处置也是轻不得重不得,圣上犹豫了一番,最终说道:“你先去查查看,如果孔家在此事里头做了什么不该做的,尽管一查到底,孔家繁衍多年,如今衍圣公这一脉也不是原本的嫡长,实在不行,换个人继承衍圣公这个爵位就是了!”

楚穆赶紧点头应了下来,心里有了底,回去之后,锦书抓紧叫人帮他收拾了行李,立马就跟着平叛的队伍出发了。

第105章

楚穆去了很长时间, 锦书如今真是觉得这年头消息太不方便了,尤其作为女子,外头的事情她能得知的渠道非常有限, 只能等着楚穆送信回来。

楚穆的信里头总是报喜不报忧,随信送回来不少东西, 毕竟, 他一个郡王, 当朝的皇子下去做钦差,谁不得好好巴结一下, 这位未必记得谁给他送过礼, 但是谁没给他送过, 多半是记得的,回头仗着自个是钦差, 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扣到自个头上来, 那可就糟糕了,毕竟, 当官的没几个真正经得起检查的。

楚穆也算是明白,什么是水至清则无鱼了,不过,这水也太混了点, 这些官员,有一个算一个, 几乎就没一个清白的, 只是他要是真嫉恶如仇到看到一个逮一个, 这次的差事也别想干了。

楚穆有的时候想想也有些沮丧,不过,对于这一点,别说他了,就算是圣上也没办法改变,人的贪欲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没钱的希望有钱,有钱的希望更有钱,还有的看着不错的,他们实际上是想要更进一步,但是更进一步到底是为国为民,还是为了他们自己,那就不好说了。

赈灾这种事情,总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对于灾民的处置更是麻烦,大灾之后容易产生瘟疫,好在如今天气已经开始转凉,要不然,乱子还在后头。

楚穆并不是什么热血上头的小青年,跟他一块儿过去的人都觉得这个皇子还算是老成持重,起码没有一上来就喊打喊杀,因此,倒也没有引起当地那些注定要倒霉的官员的反弹,这些官员也明白,不管是闹出民变,还是失土之责,都是祸及家人的死罪,不过,都是死罪,怎么死,还有对家人的处置,都是有区别的,何况,还有一个词,叫做戴罪立功呢!当初他们怕的就是来个愣头青,二话不说就将他们砍了平息民愤,如今楚穆还算是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个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挽回,因此,一个个也顾不得继续贪赃枉法,上下勾结了。几乎是用尽了自个的本事,绞尽脑汁开始安排起来。

这些官员熟知当地的情况,甚至对于那些乱民的首领也有些了解。能够鼓动灾民造反的,自然不可能是普通的灾民,他们在当地就有些威望,其中一个甚至是读书人,叫做赵勤,十几岁就中了童生,后来屡试不第,不得不做了个教书先生,主要给孩童启蒙。

屡试不第的人多了,有的是运气,有的就有自个的原因了,赵勤自个没注意,刚开始几次或许是因为运道,没碰上赏识他的人,才一直没有考中,但是后来,他的文章就显得有些刻薄,格局太小,甚至带着怨气,这样的文章,考官要是取了,那才叫怪了呢!

这次遇上大灾,赵勤家也遭了灾,大儿媳贪图家里的那点细软,没来得及跑,就被大水卷走了,大儿子摔了个跟头,跌断了腿,小儿子也跟他们失散了,后来衙门捂着盖子,不肯上报,没有赈济,结果两个孙子一个饿死了,一个饿极了去找野果吃,结果吃了有毒的果子,上吐下泻死了,老妻哭得眼睛都瞎了,身边只剩下一个孙女,遇到这种事情,赵勤满腹的怨恨自然是挡不住了,正好听到有人商议着劫富济贫,他心思一动,觉得还不如反了算了。

赵勤即便后来被抓了,依旧死不悔改,觉得谁都对不起自己,他有志不能伸,那些官员有眼无珠云云,满嘴都是怨愤之词,楚穆刚开始听着还觉得愤怒,后来只觉得好笑了,与他一样的人多了去了,人家也没像他这样,何况,当时的情况,也有些认识赵勤的人说过,赵勤他一向自诩是读书人,清高得很,虽说开了个私塾,但是也没真正教出几个学生出来,那些人家觉得孩子学不到什么名堂,因此也不往他那里送。

他两个儿子也都不是科举的料,本来按照他妻子的意思,别的不说,两个儿子都能写会算,去城里做个账房什么的,结果他觉得有辱斯文,说赵家要耕读传家,赵家土地就这么多,就算是会读书,也得靠天吃饭,偏偏儿子成亲了,家里吃饭的嘴也多了,收入却没有增长,因此,日子自然越过越差,若是家里还有些家底,他儿媳妇也不至于为了那三瓜两枣的,不肯早点撤离。等到逃走了,人家都是尽量有东西给孩子吃,赵勤倒是好,先满足了自个的嘴再说,这么一算,这人所谓的命不好,多半是自个作的。

至于领头的另外一些人,就是市井里头类似于游侠的这些人,他们有些家资,一向仗义疏财,跟上头保持着一定的默契,在寻常百姓里头也颇有威望,有的时候,出了什么事情,百姓们宁可找他们,也不愿意找上衙门,因此,这些人振臂一呼,下头那些百姓就很容易被鼓动起来。

这些匪首被抓捕起来之后,所谓的民乱也就差不多平了,下面就是加以甄别,这些人中,寻常的小头目还有杀过人的青壮直接送去实边,剩下的纯粹是被裹挟的打散了安排下去,总之,不能给他们再次串联的机会。

这些虽然不用楚穆亲自经手,但是却也需要他坐镇,因此,他就一直留在了山东。

衍圣公府在这次的民乱中的确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不说之前勾结官员的事情,眼看着堤坝撑不住了,衍圣公府先一步派人在自家田地较少的那一侧掘开了堤坝,等到灾后,衍圣公府又趁机高价卖粮,逼着那些农户贱价将田地卖给他们,至于原本的佃户更是彻底破产,许多不得不卖儿鬻女以至于家破人亡。

民乱中,衍圣公府自然受到了冲击,不过因为衍圣公府多年经营,重重高墙大院阻挡之下,那些灾民压根没能冲进去,只得撤退了。楚穆再查出了衍圣公的作为之后,直接写了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城。

圣上也极为果决,直接下旨夺了如今这位衍圣公的爵位,就在人们以为这个爵位会落在其他旁支身上的时候,另一封旨意直接往南边去了,圣上直接册封了当年南迁的那一支孔家族人,从此,那一支变成正宗了。孔家北宗这边如丧考妣,到处奔走,偏生之前孔家派人掘开堤坝的事情传开了,又有当年北宗接受过胡人册封的事情,即便是那些原本亲近孔家北宗的读书人,也不敢贸然给他们说话了,总之,最后此事成了定局。而等着孔家南宗到曲阜祭祖之后,楚穆也终于踏上了回京的路。

第106章

楚穆离京的时候是秋天, 回来的时候都快年关了,他这次差事办得还算漂亮,圣上又是一番赏赐下来,顿时,递到王府的帖子年礼又多了许多。

“这就是权势的滋味啊!”楚穆坐在书房里, 看着那厚厚的一叠礼单, 感慨起来, 上辈子的时候, 他可没遇到这种好事, 京中那些微末小官三节两寿冰敬炭敬都比他强不少,他那时候是真的只能指望着自个的俸禄还有开府的时候分到的庄子铺子过日子。

叫高德胜将礼单都收起来, 楚穆直接就往正院走去。

锦书这些日子以来,虽说不至于担惊受怕, 也是一直惦记着,不知不觉,她已经对楚穆很依赖了。

“云卿!”楚穆见锦书正拿着书给元福讲故事,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元福看到楚穆过来,脸上就露出了一个笑容:“爹!”坐在一边, 一直在抢锦书手上的书, 意图捣乱的元辰也往边上蹭了过来:“爹爹!”

楚穆笑着抱起了元辰,又拍了拍元福的背,这才在锦书身边坐了下来。

锦书笑道:“五郎看着很高兴?”

楚穆说了一下收到年礼礼单的数量, 脸上露出了一丝有些讥讽的笑意:“世人多势力, 若是咱们如今无权无势, 嘿,可就没人肯上门了!难怪民间说什么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呢!”

锦书说道:“五郎管这些人做什么,他们不过就是投机罢了,有的也是担心若是不送,被你惦记上。”

楚穆摇了摇头,笑了起来:“算了,管这些人做什么,云卿,回头你看看你喜欢什么,回头挑一些出来!”

锦书也不跟他客气,笑道:“那我可就沾了五郎的光了!”

元辰在那里扯着楚穆腰间的玉佩,楚穆干脆摘了下来,让元辰自个玩,嘴里说道:“这些不算什么,以后有更好的呢!说起来,元福也不小了,等到开春就让元福住到外院去吧!”

锦书点了点头,元福这个年纪,放在后世也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了,而且他去年的时候,就已经由奶娘带着在另外的屋子里睡了,不过她还是说道:“住到外院也好,不过隔几天还是让他回我这边住,他现在还小呢!”

楚穆笑了起来:“行,都听你的!我已经叫人开始收拾院子了,回头你看看让他带哪些人去伺候,要不要从陆家那边给元福挑几个伴读玩伴?”

说到陆家,锦书摇了摇头,陆家那边的情况,锦书还是知道一些的,楚穆这几年一直颇有圣宠,陆家也跟着水涨船高,陆春林对冯氏不喜,家里头光是小妾如今已经有了六七个,有的是丫头抬上来的,有的是外头采买的,还有别人送的。陆耀祖下头已经添了三个弟弟,两个妹妹。加上陆家老太太他们都在,将冯氏拿捏在手里,叫冯氏如今憋屈得不行。

陆耀祖不懂事了这么多年,也有了危机感,又有冯家那边的引导,毕竟,冯家如今跟陆家的联系就是冯氏陆耀祖母子两个,若是他们两个提不上来,冯家想要沾光就不容易了。因此,尽管陆耀祖作为嫡子,有着理所当然的继承权,不过冯家还是担心陆春林过河拆桥,因此,很是在陆耀祖身上费了不少功夫。

果然,没有天生学不好的人,陆耀祖纵然资质不怎么样,但是在发现,自家亲娘罩不住自个,老爹也不可靠的时候,总算知道用功了,虽说晚了点,但是如今看着也挺像一回事了。

陆春林虽说对冯氏和陆耀祖很冷淡,不过他终究是个读书人,有的时候,也就是吓唬一下冯氏而已,真要让他休弃冯氏,也是个很难操作的事情,冯氏如今也算是诰命了,没什么大罪,想要休妻,就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而且朝廷也有律法,庶子不得承爵,他年纪也不小了,就算有个虚职,想要再娶,也娶不到什么好人家的女儿。如今这样,冯氏自个心虚,冯家那边要巴结着陆家,几乎是予所予求,陆家才能过得滋润,要是没了冯家,别的不说,家里这么多人就得过得紧巴巴的。陆春林从来都是个非常实际的人,可不想为了一时冲动,最后得不偿失。

这也是陆家人的特点,陆家另外几房如今也是添丁进口,嫁娶上头都还不错,陆家老太太不愧是陆春林的亲娘,讲究的是实惠,不是虚头巴脑的面子。要不然,当初陆春林也不至于娶了冯氏这么个商家女。陆春林那会儿已经是秀才了,前头刘氏留下的就是个女儿,娶个小有家资的小家碧玉可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偏生同意了冯家这门亲事,别的不说,没有冯氏这样一个嫁妆丰厚的,一般人家可撑不住陆春林几次去省城参加乡试,考中了还能借着岳家的钱财谋个实缺。

陆家老太太知道自家在锦书那里是个什么地位,自然不去想什么不切实际的事情,叫锦书拉纤保媒,要求自家孙辈娶什么大家小姐,嫁到什么高门大户。反正不管怎么说,陆家如今才算得上真正的官宦人家了,他们结亲的对象肯定要比在渝泉县强得多,最起码也是京畿这边的富户地主,再又是京中那些官职不高的小官。几门亲事结下来,陆家在京中也算是站稳脚跟了。谁都知道他们家是寿昌郡王的岳家,都得给他们一点面子,自然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不过,这样的层次,家里的孩子给皇孙做伴读还是差了不少,何况,锦书并不打算给陆家太多的面子。陆家这些年沾的便宜已经够多了,她不希望再养大了他们的胃口,如今这样,却是正好。

楚穆也就是一提,他一直知道锦书跟陆家也就是面子上的情分,年节的时候除了常规的节礼,别的就没了,至于回娘家,或者是叫娘家人进府说话什么的,那根本就是没有的事。对锦书这样的态度,楚穆并不觉得凉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呢?何况,楚穆也不希望有个总也喂不饱的陆家,陆家如今这样正好,因为以前的事情,他们也不能理直气壮地找上门来,这可省了他不少心思。

第107章

圣上看着前些年的时候似乎身体不如从前,但是这几年像是越活越硬朗了。前面的几个皇子都已经出宫开府, 公主们及笄之后也纷纷出嫁, 你也别觉得后宫就寂寞了,圣上这几年又添了一个皇子, 两个皇女,宫里从来不缺了热闹。

但是与以前相比, 圣上对后宫的位份却那么大方了,四妃九嫔里头空着的位置至今也没人填上,几个原本生了皇子公主的,儿子女儿都已经成婚开府了, 也没等到晋位的旨意。而这两年生了皇子皇女的几个小妃嫔原本也就是个御女采女的身份,生了皇嗣之后, 也就是得了个美人才人的位份, 圣上对任何人都没有专宠,去后宫的频率也就是保持在三四天一次的样子,俨然要修身养性起来。

皇后那边如今算是稳坐钓鱼台,四妃里头德妃本来就不是什么嚣张跋扈的人,与她的封号相应的是,她一直很是宽和,不管是宫里的妃嫔还是下头的宫人,有什么难处,求到她那里去的时候, 她能帮手的总会帮个手, 当初楚穆可不就是在婚事上头欠了她一个人情, 这些年哪怕德妃几乎已经无宠了,内务府那边对德妃一直也是妥妥帖帖的。

位份最高的德妃尚且不生事,何况是其他人,因此,皇后如今可不像是前些年一样,空有个皇后的名头,却没有相应的权利了。不过皇后也是聪明人,她只有一个女儿,又没儿子,如今太过张扬,回头可就难以收场了,因此,依旧如同从前一般,还是初一十五才叫人来长春宫请安,至于宫务什么的,紧要的事情自己管着,琐事就分了一部分给了德妃管着,甚至还叫九嫔里头资历比较深的几个也管了一些琐碎的事务,倒是显得皇后宽和,不是那种只知道捏着宫权的人了。

而皇后得了圣上看重,下头的皇子皇女们也得表现出对嫡母的孝顺来,毕竟礼法上头皇后才是母亲,很多时候,对皇后应该要比对自个生母更孝顺才行,因此,皇后每年的千秋节,一帮皇子皇女们可以说是绞尽脑汁,竭尽所能讨好,皇后也没叫冲昏了头,对下头这些皇子依旧是不偏不倚,从来不会明确表示什么态度,一方面叫人失落,另一方面,也让人放心,不管怎么说,皇后没偏着自己,也没偏着别人不是?

圣上年纪大了之后,行事愈发铺张,讲究起了排场,皇后千秋尚且要大办,何况是圣上的万寿节,每年三节两寿,都是大事,臣子们不能怠慢,做儿女的自然更不能怠慢了,送上去的礼物一年比一年丰厚,这些都是大开支,稍微穷一点的,光是这些开支都要弄得力不从心了。

皇子封王开府自然不能光靠着俸禄养活自己,照旧要找个部门历练一下,圣上也不怕别人胡思乱想,反正根本不介意一帮儿子到底是个什么想头,六部,大理寺,督察院,理藩院之类的地方,各个皇子轮着转。便是楚穆,也时不时被提溜出去,在几个部门晃悠几趟,半点差事。

这让下头的臣子根本摸不着头脑,到底圣心在谁,很多人倒是想要明哲保身呢,但是身在局中,压根是身不由己,那些皇子哪个是省油的灯,就算是不想夺嫡的,为了自保,朝中也得有人帮着自己说几句话,要不然,被人坑了,都没人帮着求情的,何况,就像是楚穆之前所想的,你手上没权,不得圣上喜欢,下头人都懒得理会你,没有下头人的孝敬,每年的年节礼物,就能逼死人了。

皇子们互相之间较劲,对于臣子来说,就是灾难了,他们现在是不得不站队了,你要是站队了,好歹还有个缓冲的余地,你要是不站队,回头就被人给坑死了。

圣上对此甚至摆出了一副乐见其成的样子,这叫楚穆想起了一个词,养蛊,心里难免有些发寒。

这还只是个开始,等着一帮开府的皇子都有了儿子之后,圣上又吩咐叫皇孙们年纪差不多的都进宫学跟他们小叔叔一块儿读书,老实说,这并不是什么好主意,皇孙里头,年纪最大的莫过于楚瑞的两个儿子,那两个再过几年都改成亲了,楚祯的儿子也就小了一点,而元福就小好几岁了,比他小一点的楚煜楚循所出的皇孙如今身份尴尬,就是寻常庶人,是不可能进宫入学的,至于其他那些皇孙,比元辰还要小几岁,他们一块儿入宫学读书,进度肯定是不一样的,不过,宫学里头最不缺的就是先生,最次也得是翰林院的翰林学士,按照这些皇孙各自的读书进度,其实压根在家请西席差不了太多。

当然,这也就是安慰自个的说辞,其实差多了,宫学的规矩跟家里的规矩能一样吗?别的不说,在家上课,天天住在家里,在宫学里头,十天才有一次假,可以回家一天,其他时候就得住在皇子所那边,皇孙跟皇子们的待遇能一样吗?好在如今元福大了,而且很有主意,元辰也挺听元福的话,再带上几个靠谱的伴读,也就差不多了。

锦书在家担心得不行,这些年出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宫里头并不是什么善地,锦书从前认识的韩玉娘也曾得宠过一阵子,甚至怀过一胎,结果才报上去没多久,那一胎就落了,韩玉娘还落了个不知道保重皇嗣的罪名,如今的日子很不好过。后宫妃嫔之间的斗争尚且如此,下头那些皇子为了夺嫡,谁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锦书面上高兴,准备了书包还有各种文具,将两个孩子交给楚穆带进了宫,回头就经常做梦,梦见孩子被人欺负,被先生打了,白天的时候也有些精神不振,总是忘事,楚穆瞧了,难免担心,连忙叫了太医过来,想让太医给锦书先开几副安神的药,等回头两个孩子好端端从宫学回来,锦书也就该放心了。

结果太医过来一把脉,然后一句话把锦书和楚穆都弄懵了,锦书又怀孕了!

第108章

锦书有孕, 楚穆正好又觉得朝堂里头的那些事有些不对劲, 便跑去跟圣上软磨硬泡想要请假, 说是锦书这一胎怀得不怎么好,准备带锦书住园子里头去。圣上还以为怎么了呢, 结果就是孕吐比较厉害, 问题是, 这种事情不是很正常吗?圣上年轻那会儿,还挺稀罕孩子, 一个个怀了孕的妃嫔, 哪怕孕吐不严重,也要表现得比较严重,要不然怎么体现得出她们劳苦功高呢?

因此,在圣上的印象里,怀孕都是要孕吐的, 这有什么好折腾的。楚穆没想到圣上不清楚这些事情, 连忙跟圣上说,怀着元福和元辰的时候, 就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如今这个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才两个多月, 就很折腾人了。

圣上见楚穆一副媳妇很辛苦, 媳妇很难过, 我要陪着她的样子, 顿时有些好笑, 自家居然还有个习惯儿女情长的儿子,这可真是稀罕。然后他就多了一句嘴:“你媳妇现在有孕,要不要给你添个伺候的人!”

楚穆随口说道:“这种事情,哪里要父皇你烦心啊,我府里又不是没侧妃!”

圣上本来也不是什么关心儿子后院的人,听楚穆这么一说,想想也是,何况,皇子郡王哪里缺了女人,听说楚穆人在山东那边的时候,可有不少人想要将自个女儿献上去的,因此也便不再多说了。

楚穆如今对什么女人真是不感兴趣,在山东的时候,的确有人献女,甚至有一个都已经被送到他房里了,偏偏楚穆却提不起什么兴致来,心里头惦记的还是府里的锦书。楚穆这样的人,女色什么的,对他来说只是点缀,如果只有锦书一个人能让他安心舒服,他也犯不着去找别人。几年下来,锦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薄的印象,反而已经成了他生命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圣上瞧着这儿子模样,顿时大手一挥:“行了,户部那边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内务府还给你管着,反正你也管得不错,回去哄你媳妇去吧!”不管怎么说,疼爱媳妇总比喜欢干点其他出格的事情比较好,何况,老五家的也的确是个好的,其他王府里头总能闹出点笑话来,老五府里头却是一直安安宁宁的,也没人跳出来别苗头,两个孩子如今在宫学里头念书,圣上也瞧见过两次,教得也不错,聪明,大气,至于学业上头,宫学里那几个先生也说了,都还挺不错,而且很有想法。这就很不错了,皇宫里的孩子,又不要去考状元,死记硬背的功夫再好,也是没多大用处,要的就是有想法,别被一帮读书人牵着鼻子走。

楚穆临走又从圣上那里弄到了不少赏赐,乐颠颠回去了,当然,对于其他人来说,赏赐算什么啊,户部多么紧要的地方啊,说不要就不要了,你不要,我们要啊!

不过楚穆对此嗤之以鼻,户部是紧要的地方,但是真正紧要的事情,轮得到楚穆他们插手吗?不说别的,户部那些账目都是积年老吏做的,寻常人看了都稀里糊涂的,谁知道里头有什么猫腻,说不定回头一些黑锅就扣自个头上了。

圣上这几年看着没什么事情,但是楚穆总是觉得,圣上憋着一口气,等着放大招呢,所以他可不想触了霉头。最关键的是,这差事不好做,户部那边,如今国库竟然有了空虚的迹象,这叫楚穆就很警醒了。

其实也是难免的事情,当初楚瑞谋逆,钱自然不能从自家下属兜里掏,因此,他打上了盐税的主意,另外,还用各种法子,从各地的税收里头截了不少钱,但是他一个久居东宫的太子,这种事情总不能自个去操作,总得交给下头人,下头的人冒了这么大风险,总不能就是给太子谋福利吧,总得自个也跟着捞一点吧。

就像是朝廷收税,朝廷说一个人收一文,到了下头,知府就敢说收两文,再传到县令那里,县令要是只收三文都是好官了,等到再到了下头那些小吏嘴里,没个五六文,那岂不是白来一趟,当然,分了钱,也得往上面送,要不然,三节两寿,冰敬炭敬什么的,光靠着俸禄哪里送得起,总之,往往恶名都是朝廷得了,好处都叫下头的人分润了。

因此,太子起兵消耗了上百万两银子,实际上,户部流失的税收可远远不止这个数,尤其,这开了个坏头。圣上当初想着楚瑞走到这一步,差不多都是被自个还有被下头的弟弟逼的,因此,虽说将给太子办事的那些人都砍了,但是太子的这一重罪责一直没有宣扬出来,反而示意下头遮掩了起来。

如今,其他皇子想着要做大事,要弄钱,可不是也跟着学嘛!毕竟,虽说下头孝敬得多,但是下头孝敬的多半是实物,什么书画摆设,金石古玩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拿来继续送礼,但是拿出去卖就显得有些不像样了,谁家日子过不下去了,拿着别人送的礼出去卖啊,说出去多丢人啊!然而,跟着他们的人多了,花钱的地方也很多,幕僚门人有什么困难,你不要收买人心吗?拉拢下头的官员,不要有实际的表示吗?别的不说,下头人送上几个美人上来,这些美人可不是餐风饮露的仙女,都是要吃金咽玉的!

于是,在不光不能节流,开销还日渐加大的情况下,一个个只能想着办法弄钱了,有的干脆直接想了法子,巧立名目,找户部借钱。当然,不能说是借,应该说是预支,比如说捏造出一个帮着户部采购什么什么的项目来,先从户部预支一笔银子,至于采购什么,有良心的弄点东西糊弄过去,没良心的,钱到手,也就只当没这回事了。

皇子们这般,圣上如今排场也很大,许多花费可以从内库出,但是也有不少花费是要国库出钱的,因此,楚穆进入户部没多久,随便查了一下最近几年户部的账目,很容易就得出结论,国库的存银如今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关头,楚穆可不想去顶这个雷,干脆撤了算了。

第109章

户部的情况知道的人不少, 圣上其实也是知道一些的, 不过大概大多数人都没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

毕竟, 这些年纵然有些天灾人祸,总体来说,还算是风调雨顺, 政通人和, 因此, 国库还算是充盈, 这年头的政府没有什么赤字之说,国库里面要是没有一定的资金储备, 那万一出个什么岔子, 国家想要赈济都费事。

因此,国库这些年储备一直很足,大家都觉得自个掏点没问题, 结果掏的人多了, 现在问题就出来了。

楚穆管了几年内务府, 对于账目什么的很是清楚, 他都不用去看国库具体的情况,就发现这几年被以各种名义支出的银子加起来已经是个叫他心惊胆战的数字了, 楚穆可不想回头自个背这个黑锅,没好处还尽得罪人。

于是, 楚穆心安理得地带着锦书去了清逸园, 两个儿子在宫学读书, 逢休沐也不回王府,直接去清逸园。至于严敏还是留在府里,她如今总算是认命了,她原本还自诩有几分美貌,但是几年下来,相由心生,满腔的怨气还有嫉妒已经让她面貌都变得有些刻薄起来。

锦书虽说在各项供给上头没有亏待严敏,但是,也就是按照规矩来,严敏作为侧妃,一年的份例也就是一百两银子,另外一年四季,每季四身衣裳,两套首饰。

这种待遇的确很不错了,宫里头九嫔一流也就是这种待遇了。严敏又不需要出门交际,没什么消耗,这些完全就是她以后的私房。但是,不管是对于妃嫔还是对于她这样的侧妃来说,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任何开支,小厨房虽说每日里有相应的供给,但是,天天都是那些东西,想要换点口味,吃点份例之外的东西,就得掏钱,平常也得赏赐下人。

尤其,严敏之前折腾出来的事情多,不知道连累多少人受了罚,这些下人伺候起来自然不甘心起来,严敏哪怕是为了以后的日子好过,也不能吝啬打赏。这般下来,手里的那点钱压根不够用,甚至不得不将份例里的首饰托人带出去换成钱,虽说这样很不划算,但是总比直接拿首饰打赏来得便宜。

各种各样的不如意,下人对自个也不够尊重,严敏哪里还骄傲得起来,如今也不过就是在后院混日子而已。严家那边也是半点好处没捞到,当初为了严敏下的本钱算是浪费了,如今也只能认了,还得缩着脖子做事,免得叫人想起来,他们当年为了严敏进府做的那些事情。

楚穆早就把严敏乃至是严家人忘得差不多了,他如今安安生生地在清逸园里陪着锦书,也就是偶尔管一些内务府的事情,其他的一概不理。甚至,在听说之前楚瑞兵变的时候,府里头不能外出,没有新鲜的蔬果,只能发豆芽花生芽吃干菜之类的事情之后,还玩笑地在清逸园里开辟了一小块菜地出来,找了几个会种地的小太监洒了种子,似模似样地搭了几个架子,种起菜来了。

锦书的孕吐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直到满五个月的时候才算是平复了下来,一番折腾之后,她一下子瘦了一大圈,偏偏肚子很是明显,看得楚穆都有点胆战心惊,尤其私底下问了太医,太医有些含糊不清地表示,王妃这一胎似乎不止一个,更是紧张起来了。这年头,生孩子就是个坎,生一个都很危险,何况是多胎。

锦书听说之后却并不怎么担心,如果是头胎的话,她还会紧张,她如今都是第三次怀孕了,哪里还会像之前一样,何况,双胎的话,两个孩子相应地会个头小一些,生起来还会快一点。不过见楚穆这样紧张,她还是很受用的,为了让他放心,她也尽力多吃一点,另外也会在园子里面散散步什么的,至于其他事情,却是半点都不沾手了。府里头的规矩早就定下来了,又不需要她亲力亲为,想起来的时候过问一下,大家都知道她这个王妃不是好糊弄的,哪怕她如今怀孕了,也不敢胡乱捣鬼。

元福和元辰如今都是休沐日从宫里回来,他们在宫里一点也没有像锦书担心的那样被欺负,或者是不适应什么的,听他们的意思,他们过得很开心,元福已经是几个堂兄弟中的领头羊一样的人物,圣上对皇孙一直很是纵容,即便顽皮捣蛋搞出了什么乱子,也不生气,这般纵得一帮小家伙更是无法无天起来。

元福在家的时候,锦书与楚穆都很少约束他,因此,他本来就是个胆子大的,他进宫之后,楚穆又跟他说不要怕事什么的,因此,哪里有什么畏惧,反正在皇子所那边,就没他不敢折腾的事情。锦书给他启蒙的时候,讲过一些粗浅的自然科学,他拿出来将先生问得张口结舌,回来还很得意。

楚穆对他们的行为虽说不鼓励,但是也不阻止,却是在平常言语中,不动声色地指点他们应该怎么做,有些事情该怎么处理,面对什么人,应该是什么态度……

对于楚穆的教育,锦书并不会插手,这个世界跟前世不一样,不是那个人人平等的时代了,这边等级森严,他们现在年纪小,就算闯了什么祸,说了什么不恰当的话,还能以他们年纪小不懂事之类的理由推脱,但是,往后呢?他们必须将许多事情学起来,甚至很多都要融入他们的本能,必须意识到,坐在上头的那个,不仅仅是祖父,而是一言九鼎的皇帝。

就像是楚穆一样,除非是在圣上面前会叫父皇,其他时候,他只会称呼为圣上,这样一个称呼就能提醒自己,上头那个首先是君,然后才是父,何况,就算是父亲,也是不会容忍儿子所有的错误的。

眼看着在自己怀孕的这段时间里,哪怕是还是上幼儿园年纪的元辰都迅速懂事起来,锦书一面觉得欣慰,一面又觉得有些心酸,如果是前世的时候,这么大的孩子,哪里需要这样呢,正是该无忧无虑的年纪呢!

第110章

锦书原以为自己已经适应了这个年代, 但是看到自个的儿子年纪小小就需要承担那么多,还是忍不住开始怀念自己的前世。有的时候, 她会想, 如果在前世的家, 爸爸妈妈会特别喜欢元福元辰这两个漂亮可爱的外孙, 一家人可以到处去旅行,元福需要烦恼的事情大概就是天天要上学, 上学之余可能还会有各种兴趣班和补课(其实和现在差不多, 宫学里头除了读书, 也会教导这些皇子皇孙们其他的一些技能), 元辰只需要在幼儿园傻玩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