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痛是乐都已分不清,只要彼此交融,只要不顾一切共赴云端。

小番外

从前听说孕妇的口味会大变,兴许是随孩子变,昭阳也没相信过。直到她也有孕时,这个预言成真了。

她从前爱吃咸,如今嗜甜到了一种境界,无甜不欢。

宫里做的马蹄糕,不行,不够甜,得再加好几勺白糖进去!

银耳莲子羹,不行,淡的要命,至少得加五六颗冰糖!

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好像是肚子里那一只对甜有种莫名其妙的执着,一下子要把她前半辈子没吃够的甜都给吃回来。这可苦了她了,体重直线飙升,小肚子出来了,胳膊粗了些,双下巴也整出来了,整个珠圆玉润,像只胖胖的白豆腐。

她成日里愁眉苦脸的,她是姑娘家,哪个不爱美?怎么就她怀个宝宝居然变成这样,万一宝宝出生她都胖成猪了,那可怎么办?皇帝可不会爱一只猪,他就是在死心塌地的,约莫口味也不会一下子从人变成动物。

心塞,太心塞。

可皇帝倒好,好整以暇坐在那儿,摸摸她的小胳膊,再捏捏她的小胸脯……哦,不,如今是大胸脯了。

他很满意地点点头:“不胖,这样刚好呢。”

^o^

可他分明就是敷衍她!别以为她不知道,他每夜搂着她入睡时都喜欢无意识地蹭她的肉!他也知道她满身都长出赘肉了!

昭阳很气恼,硬逼着自己不吃那么多甜,可她现如今只能吃进去甜食,那些端上来不甜的东西,她是半点食欲也没有。

后来皇帝发现她食量小了,一问小春子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神情严肃地把她拉到窗子边上。

“朕听说你要跟朕的娃过不去?”

她噘嘴:“你就只关心你的娃,不关心娃的妈。”

他用手倏地捏住那两张翘起来的唇,就跟夜里捏她身上的肉肉一样。昭阳大怒,一把拍开他:“你看,你都知道我胖了,成天都在暗示我!”

“……???”皇帝委屈,“你是我媳妇儿,不捏你捏谁啊?”

昭阳怒指肚皮:“捏他!捏死这没良心的兔崽子!”

“……”真是任性的娘,皇帝很同情自己那还没出生就失去母爱的儿子。

他想了很多办法去劝她,可最后她却自己好了,突然又不再抗拒甜食,乖乖坐下来,长胖就长胖,该吃吃,该喝喝。

后来他在夜里捏着她的小肚皮问她:“怎么又好了?”

她没好意思抬头跟他说,自己一个劲儿作,可作着作着,才发现与她一同吃饭的他明明爱咸不爱甜,却为了她一声不吭吃了这么久甜食。她不提,他也好似没有察觉到,可作为他的前任厨子的她分明知道他又多不爱吃甜。

他都能为她和宝宝做到这个地步,她略微胖些又有什么不可?

昭阳笑着抱住他,在脖子上蹭了蹭:“因为我知道就算我胖乎乎的,你也还是会爱我啊!”

他没好意思,板起脸问她:“多大脸?”

她拉扯着自己的脸皮,委委屈屈:“是啊,人长胖了,脸都大了,你说多大脸?”

他扑哧一声笑出来,亲亲她:“再大,也没有我对你的喜欢大。”

“你对我的喜欢有多大?”

“和这里一样大。”说着,他意有所指地往下看。

噢,孕妇涨奶了哦!

昭阳气急败坏:“走开,快走开!”

他就哈哈大笑,末了坏心眼地说:“这下你总算知道我是真心喜欢你胖了吧?”

她知道,知道个屁啦。

第74章 一个样

慈宁宫里一年四季都燃着沉香,香气浓郁,一走进偌大的宫殿,总觉得空气里都有一朵朵无形的花,馥郁芬芳。

两名画着浓妆的戏子正在大殿中央唱着黄梅戏,那曲调宛转悠扬,韵味丰厚,正是有名的曲目《再生缘》。

大殿上方,太后斜斜地倚在软塌上,李勉在她身后替她捏肩膀,她半眯着眼,听着那凤阳花鼓调。

戏子之一扮演的是年轻天子,只见貌胜潘安的“皇帝”身着黄袍,与惊才绝艳却女扮男装的年轻宰相——郦相孟丽君并肩而行。

“天子”已然动心,一语双关地唱道:“牡丹掩映芙蓉面,紫薇花对紫薇郎!”

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任凭皇帝如何倾心,孟丽君就是不为所动。

最后皇帝按捺不住了,直截了当地唱着:“奇才可以为良相,风流又应当娘娘。”

丽君却面色一端,转身举目远眺:“自古来君明臣直国运昌,君戏臣谀危家邦,今日戏臣失礼仪,不敢谄媚侍君王。”言毕回身拱手为礼,白衫飘拂,面色凛然。

这一出戏讲的是皇帝爱上了女扮男装的孟丽君,可没有强逼丽君入宫,在这个故事里,当真是君明臣直国运昌,当真是不愿谄媚侍君王。

太后本来还好端端听着,这当头倏地睁开眼睛,冷声喝道:“别唱了!”

一边弹琵琶和鸣锣鼓的戛然而止,殿中的两名戏子也不敢再唱。

李勉也停下了手中捶背的动作,轻声问了句:“娘娘?”

太后笑了两声,眉目间却没有半分笑意:“好一个君明臣直国运昌,君戏臣谀危家邦。这戏文写得好,可全是华而不实的虚假东西!都给我滚下去!”

那群人不敢多留,抱琵琶的抱琵琶,收东西的收东西,一行人匆匆退出大殿,额上冷汗直冒。

李勉知道太后的心病,却不怕她,只把她攥得紧紧的手拉了过来,一点一点又掰开了。她的末尾两指戴着纯金打造的镶红宝石指套,那尖锐的棱角扎进肉里,红印触目惊心。

他顿了顿,低声说:“娘娘,你这又是何必呢?横竖只是出戏罢了,听戏本就是图个开心,你怎的还跟自己怄上气了?”

太后咬牙说:“这种东西,叫我如何开心得起来?字字句句都在诛心,我这里,这里难受得紧!”

她收回手去捶了两下胸口,颓然靠在软塌上,不言不语了。

李勉是知道她的心病的,当初她是世家贵女,京城赫赫有名的才女。她读过万卷书,随老父一同行过千里路,于家事国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政事上也多次帮着父亲出谋划策。老侯爷一心想让她当个守灶女,将来就留在家中,要一个入赘的上门女婿。

可哪知道先帝在春闱时见到了她,春心大动,一发不可收拾。

那一日定国公仗着自己位高权重,次次都让人抢夺老侯爷的猎物。春闱是世家贵族的大事,先祖们也是在马背上打下大兴江山的,若是身为世家贵族,春闱却一无所获,只会沦为来年的笑柄。

可老侯爷年老力衰,无法与定国公相比,一而再再而三被抢了猎物,也有些气急了。

那时候,赵氏还未成为今日的太后,正值妙龄,看见老父吃力,受尽折辱,当下拉过小厮手里的马,翻身就坐了上去,取下箭筒里的箭,三下五除二瞄准目标,拉弓射出。

一声锐利的箭响,那支箭擦着定国公的耳朵射了出去,一箭命中灌木丛中的那只梅花鹿。

这一幕被先帝瞧见,他甚至没能顾得上安抚盛怒的定国公,只朝着赵氏走了过去,俯身含笑问道:“你是哪家的姑娘?”

赵氏从马背上一跃而下,英姿飒爽地抱拳脆生生地说:“宁国侯府赵辛月参见皇上!”

守灶女的气度与千金大小姐是完全不同的,她不娇憨不做作,笑起来像是国色天香的牡丹,爽朗大方。

先帝顿时看直了眼,就此把她放在了心上。

后来发生的一切就顺理成章起来,已有衰败之势的宁国侯府忽然间撞了大运,长女被皇帝相中,一朝入宫,封为皇后。

赵氏一直记得入宫前老父与她秉烛夜谈到三更天,他说:“如今皇上为奸臣所惑,听信谗言,亲小人,远贤臣。你能入宫为后,实乃天赐良机。为父自你幼时起,就只得你一个女儿,可我从不认为你会不如男儿。我将你当男儿养,你也果真成长起来,成为今日这个与天下事都颇有见解的好姑娘。辛月,此番入宫,不止是为了我宁国侯府,更是为了诸位朝臣,为了天下百姓,黎明苍生。你要尽心辅佐皇上,在后为妻,在旁为臣,一定要让他知道奸邪不可亲,忠良不可离!”

她背负着父亲的嘱咐入了宫,那时候也太年轻,太天真,顾家人的样貌都是一等一的好,她见他英气勃勃,眉目俊朗,那颗姑娘家的芳心暗许,私心里将他想象成了一个仁慈善良的君王。

他只是被小人蒙蔽罢了,并不是真的昏庸——至少那时候她是这样以为的。

而她入宫前两年,皇帝对她有请,也真心实意地对她好。

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床笫之事上他对她温柔有加,众人面前他也对她宠爱呵护。那时候她说话,他也还能听进去,她委婉地告诉他政务上该如何处理,似是不经意间提起定国公等人在京城作恶多端。

他知道她说得是对的,起初也还真的听了进去,照着做了几件事。

只可惜后来他的真情就不在了。那个男人是个多情之人,风花雪月,树月廊桥,天下的女人都有万千风情,他从不愿意久久停留在某一处。

没有港湾容得下帝王的心。

没有女人能永远拴住他。

真情一旦不在,她曾经的聪慧灵敏就都成了累赘。他听信定国公的话,斥责她后宫妇人妄自干政,与她大吵一架。

个性高傲的她不肯屈服,亲自去勤政殿找他,妄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他三番两次不见她,所有人都把她拦在外头。

夫妻之情就这样没有了吗?

在他又一次无视忠臣被定国公之流残害致死时,她再也忍不住了,擅闯勤政殿,想将他骂醒。可殿门推开后,她竟看见他在那指点江山的龙案上与他的司寝宫女苟合,那样神圣的大殿,那张承载着多少帝王心血的龙案,他竟这样荒淫无道!

这一刻,夫妻的感情被他彻底践踏,君尘之谊也就此破灭。

赵氏面色惨白地问他:“皇上,您置天下人与何地?您置臣妾于何地?”

正在兴头上,却被人忽然打断,皇帝大怒,命人把她撵出乾清宫,还怒斥她“毫无皇后之仪,形同疯妇”。

她看见他毫无眷恋的眼,看见尚为宫女的静安皇贵妃得意的眉眼,心如死灰。

多少年的少女憧憬就此幻灭,原来她嫁的人不是良人,也绝非明君。她曾以为能与他携手共度百年,俯瞰江山,却不知他要的只是她韶光尚在时那最美的一段时光,待他倦了,这份感情便可弃之如履,过往种种都成云烟。

……

慈宁宫里,太后木木地坐在那里,明明保养得当的容颜此刻却透露出些许颓然来,让她看上去无端苍老了很多。

李勉就这样从身后抱住了她,他生得白净好看,面容不似寻常太监那么卑微谄媚,反倒有几分晴朗温润的气质。

他在太后耳边温言道:“都是过去之事了,早就说好昨日事,譬如昨日死,怎的今日又惦记上了?”

不待她答话,他就轻轻地叹了口气,颇有几分幽怨地说:“好,奴才知道了,您的心里还有那走了很久的人,他那样对您,您也还惦记着他,半点不留位置给我。”

他收回手来,失笑说:“可怜我陪您这么些年,却还不如一个过世多年的人。”

这一招总是很管用。

太后当即回过身来,把头搁在他肩膀上,低声说:“你又来了,明知道不是这样。我对他早就没有半点感情,只有怨恨。可我更恨那个毒妇,若是他们真心相爱,我成全他们就是,眼不见心不烦。可她非但要对我赶尽杀绝,还与定国公等人同流合污,要将他的双眼蒙蔽起来,将这天下都玩弄于鼓掌之中。我恨的是自己无能为力,只能偏安一隅,明哲保身。”

李勉的双臂将她环抱在怀中。

“都已是往事了,合该随着那些已故的人尘归尘,土归土。如今天下太平,皇上圣明,早已无需担忧。您也该过自己的日子,向前看,向好看。”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外面有人求见。

门口的太监通传说:“是佟贵妃宫里的一个小宫女,听说是有跟皇上有关的要紧事,须得亲自跟太后娘娘禀报。”

与皇帝有关?

太后从李勉的怀里站起身来,理了理鬓发,又整了整衣衫,端坐在榻上,说:“传。”

门外,那个战战兢兢、左顾右盼的人发着抖进来了。

她的袖子里还揣着沉甸甸的金镯子,送出宫去够她那贫寒的一大家子吃上好多年了。贵妃还说了,这事只要办得好,还会叫人送金银财宝去她家里,她咬咬牙,心想,就是死了,一命换一家子的命,那也值得。

这样想着,她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将佟贵妃嘱咐的事一五一十跟太后秉了。

太后抓着李勉的手,胸口大起大落,所有的血液都在往脑子里冲。她勉强问了句:“你说什么?那宫女,那宫女是什么人?”

地上的人瑟瑟发抖,照着佟贵妃的话说:“皇上刚把她弄到乾清宫去当御前女官,成日就在乾清宫里寸步不离,听说,听说……”

“听说什么?”太后又惊又怒。

“听说勤政殿里她也是侍君左右的,皇上在龙案上批折子,她都能立在一旁服侍。”

又是勤政殿!

又是那张桌子!

太后霍地站起身来,浑身发颤地死死攥着手心。好啊,真是父子俩一个样!

都是一个样!

第75章 脱缰马

忙里忙外一个来月,上上下下把承恩公府的下人都给认了个遍,昭阳与明珠流云仨人的这差事总算是接近尾声了。

老太太的寿宴终于来了,可到了这节骨眼上,没人敢打马虎眼,相反的,人人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个道理在眼下也行得通。上上下下布置那么多,全都只为今日的大宴。

昭阳如临大敌,让明珠负责去会客的大厅里守着,流云负责监督传菜流程,她则亲自守在灶房里,能指点就指点,不能指点就亲自上手。

好在承恩公府的人都是训练有素的,等闲人也没法子来这等地方做事,这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干果四品与蜜饯四品已经上了,前菜七品是凤凰展翅、五丝洋粉、五香鳜鱼……都在挨个挨个上。

为了做这么多菜,满府下人不到三更就起来了,凉菜是前一日就备好的,热菜却全都要今日现做。昭阳不到三更就与明珠流云做轿子到了承恩公府,帮着一起做这做那,虽是宫里派来的人,可到了这紧要关头,哪里还分什么位高位低的,总之哪里有活句往哪里去做。

这厢她是忙得不可开交,面上都熏出油来了,那头的赵孟言却被母亲催促着去前厅里尽地主之谊。

他自打被昭阳拒绝了,就有些萎靡不振,那日还天不怕地不怕地去了乾清宫,把她的身份摆上了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