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人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高中三年朝夕相处还没说够,大学了就算在不同学校,一天也要打上几个电话,发上几十条短信。吃了什么,在做什么事,就算没事,也会习惯性地打电话,听到对方的声音,话就自然而然地来了。

晚上肖濛回来,一听哥哥已经到家,立即往他的房间跑。

一边推门一边热切地喊:“哥你回来了!”咦,怎么哥夫也在…

“你这什么表情哦!”肖泷从床上坐起来,“不认识王珉啦?”

肖濛:“…珉哥好。”

王珉朝他点点头,两人心照不宣。

肖泷拉开自己的行李箱,把一包东西拿出来放在床上:“给你带了一堆好东西!”

“你说话都有北方口音了!”肖濛说着,扑到床上去看。

“喔~喔~~!”只见一袋子印着科大字样的记事本,圆珠笔,水笔…(王珉:这不是肖泷新生晚会上抽到的奖品么)

肖濛激动地嗷嗷叫,原本一张明信片就够飘飘然一阵子了(自己的亲哥哥在科大读书可以低调炫耀什么的),这会儿是一堆科大的纪念品啊哈哈!

肖泷看着弟弟,现在觉得他到底还是个把考大学放在第一位的小屁孩啊!

不过肖泷自己的优越感也是满满的,原本在人才济济的科大,自己就是个小菜头,一回家就被父母供起来当宝贝,被弟弟崇拜当偶像…真是一秒变大神!

“呐,还有这个!”肖泷从书包里拿出一张CD递过去。

“林肯公园最新精选专辑!啊啊——哥我爱你!!”肖濛把CD抢过来贴在嘴上亲吻。

肖泷说:“正版的呢,谢王珉吧,他买给你的。”

王珉也是托了穆涛关系,这种不进口的CD找起来不容易,一张要两百多块!

肖濛立即把莫名的偏见抛到脑后,感动地向“哥夫”道谢。

外冷内热地王珉淡淡地说了句“不客气”,心道能用一张CD买通“小舅子”还挺值的。

年前,肖泷接到于智志的电话,说成绩出了。

肖泷在电话里爆粗:“我操~大彘!你不会过完年再打电话来啊!”

大彘:“紧张啥,过了就行呗!我都过了,不过有一门才60分,低空滑过,险哉!”

肖泷挂了电话,挨个儿给每个人发了条短信:“嘿,哥们儿,出成绩了,大彘险些挂了。”

发完炸弹短信,肖泷一边祈祷着Pass万岁,一边打开科大内部查分网,输入自己的学号和身份证后六位,一张成绩表跳了出来——

姓名:肖泷

学号:200X050487

院系:航天航空专业

学期:200X秋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88

2.大学英语(一) 96

3.高等微积分 91

4.大学物理B 92

5.计算机信息技术 90

6.机械设计基础 95

7. …

Average 91.3 GPA 3.9

肖泷把自己的成绩上上下下看了N遍,然后越看嘴吧咧得越大…啊哈哈哈!一水儿漂亮的分数啊!

弟弟肖濛瞄了一眼屏幕,也震惊了:“平均分90以上?哥你也太牛了吧!”

嗷嗷嗷~!我是神!我是神了!!!肖泷乐得在床上打滚,这是自己给自己最好的过年礼物!

除夕夜,肖泷的外婆来肖泷家过年,饭后一家人一起看春晚,和乐融融。

晚上手机收到数十条新年祝福短信,千篇一律,肖泷也纂了一条群发,连带着发给了爸妈!

待到十一点五十分,肖泷躲进房间给王珉打电话。

“就等着你的电话。”王珉笑道。

他那边又是一家二十几个人,在外面吃年夜饭,现在已经回来了。

兄弟姐妹们一年聚一次,几天后又要各奔东西。这几天王珉都在帮着家里做事,还要应付一些来访拜年的客人。

“真烦,过年最麻烦了,还是你家好。”王珉抱怨。

肖泷:“给我们家当媳妇儿呗,嘿嘿…我们明儿还是去拜菩萨。”

王珉:“替我求个平安符。”

肖泷:“一定…啊,倒数了!”

王珉:“六、五、四…”

肖泷:“三、二、一!——新年快乐!”

王珉:“新年快乐!!!第四年了,小小,每一年都是你第一个和我说新年快乐。”

肖泷:“这才四年啊,以后每一年我都要第一个跟你说,十年,二十年,一百年!”

王珉:“呵呵,小傻帽儿…快去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

肖泷:“嘿~爱你,晚安。”

王珉:“晚安…”

过完元宵开春,肖泷和王珉一起回到学校。

大伙儿相互知道了成绩,除了秦霖挂了一门,其余人都过了。但考得最好的不是肖泷,而是赵柏,这家伙所有科目都上了90分,平均95,但肖泷已经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了!

秦霖心情不大好,313八个人就他一个开门红,来年他要跟下一届学生补考。但也没法子,是平时没怎么学,咎由自取。

还有一件事儿,邵英转系去念计算机了。

他考得一般,按理说不是年级前十很难转系,但因为一点背景关系也就这么低调地转了。好在宿舍没换,还是住在313。

奖学金公布下来,赵柏果不其然拿第一!肖泷勉强考到第五,竟然也有个三等奖学金,不过才500元(有钱总比没钱好)。

大伙儿得知消息,就围在一起把赵柏一顿狂扁,又拖出去宰了一顿!

之所以没“揍”肖泷,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肖泷实实在在努力了,他的钱是拿得理所当然的!不像赵柏这混蛋,平时根本没见到他读书,吊儿郎当的,有什么热闹他都要插一脚,考前还跟着黄宇他们在网吧玩游戏!这种人居然还能考第一,简直人神共愤啊!

几日后,肖泷得知王珉考了他们系第三,京大管院的学生可比肖泷专业的多了好几倍,王珉能考第三那才是真牛!

不过当肖泷得知王珉的奖学金有5000以后,他就立刻不淡定了!我考了第五才500,你考第三就有5000?果然科大都把钱拿去装空调了么?囧!

王珉:“我们宿舍有个比我考得好的。”

肖泷:“谁?喻年?”

王珉:“嗯,他总分才第二,但他参加学生会的活动有加分,就排到第一了。”

肖泷:“厉害!第一有多少钱?”

王珉:“听说有一万多。”

肖泷:“嗷嗷~我也要继续努力!”不过,在航天系考第一,奖学金也才一千五吧…

第24章 得了小傻瓜

喻年给杨嘉跃打电话,问他周末有没有空,想约他出来吃个饭。

杨嘉跃回复周末有事,喻年知道他又要以阿思的身份去“接客”了。

“周一到周五,随便哪一天都行。”杨嘉跃说。

喻年:“你不用上课么?”

杨嘉跃:“翘课啊。”

喻年:“…”

杨嘉跃:“呵,开个玩笑。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看着安排。”

喻年:“周四下午有空么?”那天下午他没有课。

“有一节选修,不过挺晚才上。”杨嘉跃道。

喻年说:“那我中午来找你?”

杨嘉跃:“行,你来科大,我十二点下课,到时候给我电话。”

周四。两人见面。

杨嘉跃穿戴得很学生气,中规中矩,不像“阿思”那样,从里到外都散发着一股“妖”气。

他上下打量喻年,道:“过年没吃好吃的?怎么没见你长胖点。”

喻年笑说:“哪能过个年就长肉的。”

两人发了一个假期的短信,从原本尴尬的“陌生人”成了熟悉的“好兄弟”,不过仅限于发短信,实际见了面,喻年还是有些不自然,可能是一开始“骚包”的阿思给他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

杨嘉跃问:“吃饭了么?”

喻年:“没呢,就是来找你,请你吃饭的。”

杨嘉跃笑道:“撞着什么喜事了?”

“我拿奖学金了。”喻年的语气中透着一丝雀跃,像是个跟家长报喜邀赏的小孩。

杨嘉跃很配合地露出赞赏表情,道:“不错么,拿了多少?”

喻年笑而不语。

杨嘉跃“嗤”了一声,问:“考了第几?”

喻年有些腼腆:“第一。”

“在你们学院考第一能拿一万二吧?”杨嘉跃问。

“…”猜得还真准!

“那我可要好好敲你一顿咯~”杨嘉跃自然地去揽喻年的肩,“吃什么好呢,K王自助?宝丽美西餐?”

杨嘉跃报的那两个都是人均三四百的餐厅,不过喻年一个也没听过,他还傻兮兮地想,两个人吃一顿饭能花多少钱啊,预算最多300元呗。

喻年道:“随便你,你想吃什么就什么。”

如果是请别人,他可能会心疼钱,但是请杨嘉跃吃,他不会。

在他心里,杨嘉跃终归是有些不一样的,尽管只见了他三面。

若要问哪里不一样,喻年未必能说得清楚…因为他半夜骑摩托车带自己回学校?因为他新年晚会上吸引众人眼球的表现?还是因为他强势地换走自己的手机,并用几乎宠溺地口吻说,“打给我吧”…

喻年觉得自己有点矫情了。

杨嘉跃轻声说:“那我决定了哦…” 买500块手机的小孩平时应该很拮据的吧,却为了自己说出“你想吃什么就什么”这种话,是不是应该感动一下呢?

杨嘉跃带喻年走了一段路,喻年默默地跟着他,来到一幢楼前。见杨嘉跃熟门熟路地进去,一楼左手第一间,从门口地毯下取了钥匙…

这里不是居民区么?喻年身体一僵,心猜这难道是他的家?

杨嘉跃推门而入,喊道:“邓老师在么?”

喻年略微松了口气,打量四周,眼前是一个很大的客厅,里头摆了三张方桌,朝北的半面墙都做成了书架,上面有各种教科书和大叠大叠的卷子。

一个身材有些发福的老妇人从里边出来,见了杨嘉跃,喜道:“小杨呵!好久没来啦!”

“嗯!”杨嘉跃摆出“阿思”男女通杀的笑脸,说,“最近忙死了!”

邓老师:“带同学来了?”

杨嘉跃瞥了喻年一眼说:“我弟。”

喻年:“…”

邓老师笑得眉眼弯弯:“可没听说你有弟弟啊!”

杨嘉跃:“这不是刚认的么!”

邓老师:“你就贫吧!”

杨嘉跃:“老师,我们过来蹭饭吃,饿死咯!”

邓老师急道:“哎哟哟,都一点多了还没吃饭?想吃什么?我给你们做去!”

杨嘉跃:“炸年糕汤!放辣椒油!”

邓老师:“好勒!你俩先倒点茶喝暖暖胃,一早煮的茶!我进去做饭!”

“诶,您忙着!”杨嘉跃似是很熟悉这里,径直到茶几处的保温垫上提了茶壶,给喻年和自己各斟一杯。

“坐吧,别拘束。”杨嘉跃指着一边的椅子对喻年道。

喻年道:“谁是你弟。”

杨嘉跃调侃道:“你比我小,给我当弟弟又有什么?”

喻年:“我…”

杨嘉跃:“来,叫声哥听听。”

喻年:“…”

杨嘉跃似笑非笑道:“跟你开个玩笑,喝茶。”

喻年低头啜了一口:“这是什么茶?好喝。”

清茶入口,米香浓郁,明明品尝无味,舌尖却有香甜味道。

杨嘉跃道:“苦荞茶。”

喻年喝了会儿,道:“以前看书时见过‘苦荞’,说古人把它当做仙丹老参,德国人还叫它‘东方神草’,原来苦荞还能泡茶喝,我是第一次尝。”

杨嘉跃:“嗯,外面也有卖苦荞茶,但都没有邓老师家煮的味道正宗,她丈夫老家是荞麦的源产地。以前和同学开玩笑说,师公他们每年回老家都要带一麻袋苦荞来,专给我们解馋…啊,邓老师和她丈夫都是科大附中的老师。”

喻年:“哦,怎么认识的?”

杨嘉跃:“我是他们的学生啊,笨!”

喻年:“…”

杨嘉跃:“他们已经退休了,老师没有小孩,所以把学生都当亲儿女。以前我在这里补习,一到周末连站的地方都没有…邓老师还烧了一手好菜,经常留我们吃饭,现在我还常来蹭吃蹭喝,都把这里当家了,呵呵,今天也带你来尝尝。”

喻年:“嗯…”

说着,邓老师端着满满当当的两碗年糕汤来了。

“你们先吃着,我去给你们煎几个饺子!”她放下碗又进厨房去了。

杨嘉跃朝她喊了句“辛苦”,转过头来同喻年说:“这年糕是油煎了再淋上鸡汤,煮到年糕在鸡汤里翻滚了,再放点儿雪菜鸡丝,起锅后加辣椒油拌一拌,味道一绝!”

喻年搛了一块尝,年糕外脆内软,鲜汤入味,果非一般。

杨嘉跃:“不错吧。”

喻年点头,专心吃那碗飘满辣椒油的雪菜鸡丝年糕汤,又心想,还好这人不知道我的外号叫“年糕”,否则不是吃我么?…他内心还为自己难得幽默一次而欢喜。

“说着话呐?”邓老师把煎饺端出来,坐到两男孩儿身边,又拿了个小碟儿替他们调蘸酱料。

“老师您吃了么?”杨嘉跃问。

“诶,我是肯定吃过了。”邓老师看向喻年问:“这个孩子从没见过啊,哪里的?”

杨嘉跃:“不都说了是我弟嘛!”

喻年斜了他一眼,对邓老师道:“我叫喻年,京大的,是杨嘉跃的…朋友。”

“哎,京大好啊,好孩子!”邓老师说话的口吻透着一股母性的关爱,那种语调会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