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王校尉当年还是裴泰之手下一名亲兵之时,曾随他南下江州,自然晓得荣荫堂。此时听阮洪天这般说,仔细看了他一眼,依稀有些认了出来,脸色这才放缓,露出了丝笑意,抱拳道:“原来是江南阮家的家主。方才不知,倒是得罪了。还望见谅。”

阮洪天见他一改方才的态度,也是松了口气,笑道,“晓得官爷在执行公务,我自然不敢不从。两船所有人等都已聚在了此处,唯独我家一双儿女还留在上舱之中,因了平日娇养惯了未见过世面,有些胆小……”

“好说。既是江南阮家的船,想来也不会有问题,过去便是。”王校尉手又一挥,这般说道,已是大声命人下来。

方才上船四散开来的兵丁闻声,都纷纷出来了。阮洪天欢喜,忙道了谢,正要再把方才那银票塞过去,忽听船尾有声音大声嚷道:“王大人,船舷侧发现有血迹,瞧着可疑,搜还是不搜?”

阮洪天大吃一惊,还未想明白怎么回事,便见那王校尉脸色一变,转眼跳上了船,大步往船尾而去。定了下心神,急忙跟了上去。果然看见船尾的一侧船舷之上,竟真滴了几滴淋漓的血,血色虽有些淡,只也能一眼便辨认出来。

“阮先生,我从京中出来,追踪要犯一直到此,昨夜伤了那要犯,却不慎被他负伤而逃。你船上这血迹,到底怎么回事?”

王校尉扭头看着阮洪天,厉声喝道。

阮洪天一时虽也摸不到头脑,只心中坦荡,倒也不是很惊慌。正要解释下,见他已是亲自带人下去舱底搜查,只得跟了下去。

舱底满是茶叶框篓和布匹织锦,原本都堆叠得整整齐齐。此时刚下去一看,却是目瞪口呆,见角落里的几个茶叶框篓竟倾覆在地,拿灯凑近去照了一下,甲板上赫然又是一堆血迹,边上丢了半张吃剩的饼。

饶是阮洪天再镇定,此时也大惊失色了。只得任由众兵丁在舱底翻找一通,弄得货物乱七八糟,连角落都没放过。寻了一圈,并未见人,刚呼出一口气,却听那王校尉下令搜检全船,每个舱房都不许放过。他原本是不想一双儿女受惊扰,万没想到如今情势竟会如此急转直下,哪里还能再多言?只好随了众兵丁上去,一间间带着搜过去,忽然听见外面响起了阵嘈杂呼喝声。王校尉已是飞奔上了甲板,他也急忙出去。站定一看,后背已是出了身冷汗,看见自己女儿竟被个满面须髯的大汉用刀挟持着站在了舱房的窗口一侧。那大汉一身血污,面目狰狞。

“我晓得裴泰之命你们抓我活口。只老子既干了那等的事,便也早把脑袋提在裤腰上了。今日我若走不脱,便是死,也要抓上这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一道,好陪我阴间也有个伴!”

那大汉目露凶光,磔磔怪笑起来。

明瑜感觉到自己脖颈之侧那仿佛割入了肌肤的刀锋,强忍住心中的恐惧之意,只身子也已是在微微颤抖了。

方才舱房中只剩下了她与安墨。她隐约听见船尾起了喧哗响动,有些不放心,到了舱房门口,想靠得近些听仔细,眼风便扫见一个满身血污的凶汉手执刀具,正慌慌张张往自己方向闯了过来。转念之间便飞奔而回,刚将安墨推进了床底,命他不许出声,舱门便被推开,那凶汉已是闯了进来,看见有人,一把抓住了便用刀抵着她脖子推到了窗口。

瞬间生变,自家的船上何以会有这样一个凶徒?

明瑜突然想起昨夜她听到的那几下水声,今早厨娘又埋怨丢失大饼,心中一下已经明白了过来。必定是这人昨夜偷偷潜上了船,藏身在舱中的货物堆中。原本大约是想这般避过官兵的追捕,没想到却还是被拦住了,这才狗急跳墙,顺手抓了自己为要挟。

如今她倒是庆幸被捉的是自己,而不是弟弟安墨。只盼他此刻千万要忍住,不要被这凶徒发觉才好。

“王大人!我女儿在他手上!千万不要伤了我女儿!”

阮洪天心急如焚,慌忙朝那王校尉连声央告,声音已是有些发颤了。

王校尉略微踌躇了下。

他倒并非冷酷无情之人。这阮家的女儿看起来娇娇弱弱,自己若是命人一拥而上,只怕当场就要血溅三尺了。只是若就这样放过那已经追捕了数日的朝廷要犯,却又是绝无可能之事。被裴大人晓得,自己就要提头去见了。

“裴大人来了!”

正僵持着,忽然听见岸上有声音疾呼,随即是一阵马蹄之声,远远地便看见几骑人在马上飞奔而来,当先一人形容严峻,身后锦袍翻飞,正是此次受命追捕这要犯的裴泰之。

“怎么回事!”

裴泰之转眼便到岸边,勒马喝道。

王校尉心中一松,急忙上岸迎了上去,飞快把情况道了一遍。

阮洪天早认出了裴泰之,也顾不得许多了,如今唯有希望他还能念数年前自己应他所求放了顾选给他的一点旧交,今日莫要将那凶徒逼得太过伤了自己女儿。三步并作两步地上了岸,已是伏地跪了下去道:“裴大人!在下江州荣荫堂的阮洪天。求大人看在数年前与阮某的几面之缘上,顾念下我女儿的性命!”

56 第五十六章

裴泰之看见飞奔而来的阮洪天,略微一怔,已是认了出来,当即飞身下马,上前将他扶了起来。

“裴大人,我此行是要去余县,本今日就能到阜阳上岸,却不晓得那犯人何以会潜上我家的大船,如今更捉了我女儿为质。若是逼他急了,我怕我女儿要遭不测,求裴大人多加悯恤!”

阮洪天极爱这个女儿,此刻见她如此被人挟持,便说心肝被人摘去了也不为过,说话之时,声音已是颤抖了起来。

明瑜被人用刀抵住,且那人显见是个亡命之徒,这样的场景,她从前何曾想到过?自然不敢乱动,正惶惑之时,远远竟看见裴泰之出现,自己父亲上前跪拜,被他扶起,又朝他急急地说了什么。他转头望了过来,二人一下四目相对。正午烈日映照之下,见他微微眯了下眼,并辨不清是什么神色,自己的一双手心和后背,却已是被汗湿透了。

前世十六岁嫁他,到二十岁殇,四年的时间,再加上这一世这多活出来的几年,裴泰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明瑜觉得自己到现在还是不清楚。

这般情势之下,他可会顾念数年前的那几面之缘,为她考虑下吗?

她真的不敢肯定,只是睁大了眼,直直地望着他,等着他接下来的决定。

裴泰之方才纵马而来时,远远便看到那艘停在闸口受检的大船舷窗侧,一碧衫少女被身后的汉子用刀抵颈。此刻听阮洪天一番话,立时便望了过去。见被通缉的那凶犯已藏身于舷窗之侧,只露出半个头,那少女却是整个人被推到了窗边,脖颈上紧架着柄明晃晃的匕刃,立在哪里虽白着一张脸,只眉目宛然,一眼便认了出来,正是数年前自己在江州时见过的荣荫堂大小姐。

裴泰之略微踌躇了下,便朝埠头缓缓而去,众官兵的目光都望了过来,随他而动。王校尉亦是如此,注视着他从自己身前而过,目光落在他的背影之上,只等着他一声令下,自己必定随命而动。

跟随了他数年,他对自己这位上司的判决力极是信服,尤其是此次,更叫他佩服不已。

三天之前,当朝太傅宣正老大人在下朝回府的途中遇刺身亡,刺客得手后立刻逃走。消息传开,满朝皆惊,正德皇帝大为震怒,命裴泰之全力追捕凶手。他受命一路追踪,在此一带发现了刺客的行踪,带人围捕。不想那刺客凶悍异常,虽受了伤,最后竟还是被他突围跳河逃走。他深为惶恐,向赶来的裴泰之负荆请罪之后,便道要将功补过,带人继续沿着运河南向搜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却被他拦住,叫不但要在南下的河口设卡,连北上入京的方向也不可放过。他当时虽有些不解,只也不敢多问,照他的吩咐办了,在这一带的南北两向水路上都设了卡点,盘查来往船只。如今竟果真在北上的船中发现了刺客。此时才有些恍然。一般人都只以为刺客此时若还活着,只怕恨不得多长几条腿速速往逃离京城的方向去才好,哪里还会想到他竟反其道而行?他若不是遵了指令往这北向的河道亦设了卡点,只怕如今是要越追越远了。

“都给我走开,再靠近一步,老子先一刀割了她脖子再自尽!”

那刺客从舱房里看见裴泰之靠近,突然露出了张脸,厉声大叫起来。

她原本心中极是惶惑,此刻事已至此,反倒是渐渐镇定了下来,举目望着对面的裴泰之。

裴泰之终是停了下来,站在距离大船十几步外的岸边埠头上,望着舷窗中被扣为人质的那个阮家女孩。

对面的这个女孩,这几年中他其实一直没有忘记。或者说,很难真正把她忽略掉。其实平日他也没怎么想起过她,但这一刻,当与她再次四目相对,和这个女孩有关的几场往日记忆,却忽然像是被唤醒了一般地奔涌而出。

他第一次见到她,是意园望山楼前的那一场离奇遭遇;第二次在瑜园,她现身引开了三皇子对杜若秋的注意力;而第三次,甚至到了现在,他脑海中还记着那一夜龙船上她被火球射伤倒地,自己蹲在她身前欲抱起她时,她看着自己时的那种凄迷目光。那一刻他甚至有过短暂的错觉,人若有前世往生,自己会不会就是与她有过未断纠葛的那一个?

她现在应该也是很害怕的,他注意到她的一只手紧紧抓着窗棂,指甲白得看不到半分血色。但她看着自己的目光里,他寻不到乞怜之色。

“谁指使你刺杀宣老大人的?”

裴泰之喝问道。

“我自与他有仇,与旁人无干!你再啰嗦,我先刺死她!”

刺客手上的刀刃一紧,明瑜觉到自己颈侧一阵刺痛,想来已是被割破了皮肤。

“裴大人!裴大人!”

阮洪天看见一道殷红的血迹顺刀刃从明瑜颈侧皮肤渗了出来,骇得肝胆俱裂。

裴泰之微微皱了下眉头。

活捉对面这个刺客,对他而言极其重要。

太子母系势力日渐式微,他本人又生性疏懒,正德皇帝私下里时常评他毫无帝王之魄力。反观三皇子兆维钧,这几年随了年岁渐长,不但隐敛了年少时的锋芒,且把皇帝委派的各项事务办理得妥妥当当,更兼他母系严家势力正如日中天,朝中已有不少大臣开始观望,甚至暗中揣测皇帝的心思。唯有这宣正老大人却对太子大力保举,时常在正德面前赞他有宽厚悯人之心。因了宣正乃是两朝元老,还与裴泰之的外祖安在松一道,曾做过正德年少时的太傅,故而平日威信极高,连正德对他也是敬重有加。不想他竟会这般在市井中遭人刺杀身亡,实在不得不令人起疑。

若是旁人被这刺客如此挟持,就算不立刻命人围上去剿捕,也必定不会放他离开。只是如今这被挟持的人却是阮家的这个女孩……

“今日老子要么活,要么死!绝不会落在你们这帮人手上!快给我让开,我要一匹快马!”

明瑜身侧的刺客仿佛感觉到了他的犹豫,一下兴奋起来,改用单手勒紧明瑜的脖颈,挥刀大叫。

“照他说的行事!”

裴泰之沉吟片刻,终于对身边的王校尉道。

王校尉一怔,有些意外,只也不敢多言,应了一声,忙去备置。

阮洪天没想到裴泰之竟真会这般放了那凶徒而去。虽自己女儿还在他手上,只总比当场血溅三尺要好,稳了下心神,朝那人大声道:“裴大人答应放你走!你不要伤我女儿!”

“待我到了安全之地,我自会放她走!”

明瑜听见身后那人冷笑一声,仍是挟持着自己慢慢往舱房外挪去。埠头之上,原先围着的众多官兵已是后退了些,空地上停了一匹应他所求的马,裴泰之就在十几步外负手而立,目光投了过来,脸色却沉沉如水。

“阿瑜,你莫怕,爹一定会救出你的!”

阮洪天眼看女儿白着张脸,被那人挟持着一步步上了船头,靠近那马匹,自己却是无能为力,眼中已是迸出了些许泪光,哽咽着道。

“爹,女儿不怕。你莫要太担心……”

明瑜不想自己父亲太过难过,朝他勉强笑了下。

“走开,都退到五十步外,一个也不许留!”

那凶徒打断了明瑜的话,冲着岸上的官兵吼了起来。

“大人?”

王校尉试探着看向了裴泰之。

“我既应了此刻放你走,断不会再拦你,你莫要伤了这姑娘便是!至于往后如何,那就看你再有无今日这样的运气了!”

裴泰之看向那大汉,朗声道。

大汉一怔,见埠头边原本围着的官兵随了裴泰之的话,都已是慢慢退散开来,中间让出了一条空道,也不多话,推着明瑜便往岸上去。

“裴大人,这等重犯,如何能放他走!”

岸上此刻忽然又来了一行七八骑人,急促的马蹄声中,有人出声阻拦。

阮洪天猛地回头,已是认了出来,见那人竟是三皇子兆维钧。此刻正高高坐于马上,发束金冠,锦袍玉带,一张俊美的面庞之上,犹挂着一丝笑意,只眉梢眼角,却隐约似有寒光掠过,心中一震,已是叫苦不迭。

裴泰之看向了兆维钧,淡淡道:“皇上任命我全权处理此事,我自有决断。真当办砸了差事,我自会向皇上请罪求责。我倒是奇了,三殿下何以会突然出现在此地?”

兆维钧翻身下马朝裴泰之走去,靠近了些停住脚步,这才道:“宣正老大人遇刺身亡,消息传来,我亦是十分悲恸。只我听说有人竟怀疑此乃我暗中谋划,这等含冤莫辨之大罪名,我又岂敢担当?这才亲自向我父皇求了旨意,定要协助裴大人一道捉拿到这凶犯,好为我自己正这名声!”

他话音刚落,明瑜便觉自己身后那大汉陡然又后退了几步,背靠着舱壁而立,狂吼道:“谁敢上来,我立刻杀了她!更休想我活着落入你们的手!”

兆维钧目光掠过脸色苍白的明瑜,微微眯了下眼睛,忽然朝她带了歉意似地略微一笑:“阮姑娘,实在对不住了,皇命难为,我会叫我的人好生护住你的。你莫怕……”

“三殿下,我要的是活口,你此番特意过来,只怕是为了逼迫他自戕吧?”

裴泰之打断了兆维钧的话,冷笑道。

兆维钧这才看向他,哼了一声道:“你为了私交这般放走朝廷要犯。我却是请命而来!我今日偏要抓他,谅你又能如何?”说着已是大步往前。

“锵”一声,裴泰之已是拔出腰间佩刀,拦在了兆维钧身前。

兆维钧脸色微变,停了下来,侧头看向了他:“裴泰之,我晓得我父皇对你不一般。只我却不信你有这胆子,敢真对我动刀!”

“三殿下,我只是不欲伤了无辜,更不欲搬一具尸体回去交差。你若不插手,我自然不会对你如何。叫你的人都让开一条路!放他们走!”

“裴泰之,你好大的胆子!竟对我这般说话!”兆维钧脸色铁青,转头朝自己的人怒吼一声,“我亦有皇命在身,谁拦拦我?你们都给我上船去,抓住刺客!”

“谁敢上!格杀勿论!”裴泰之大喝一声,刀尖已是点在那冲在前之人的喉头上。

明瑜万没料到竟会发生这样一场突变,眼见两方带来的人就要动起了手,忽然觉得被勒住的脖颈处猛地收紧,听见身后那刺客竟狂声怪笑起来。骇然回头,见他双目圆睁,神情状若疯狂,一只手举起匕首竟已朝自己刺了下来。心中一下已是明白了过来,晓得他大约是被追捕了数日,一根弦崩到此时,终于戛然而断。这亡命之徒必定是觉得走脱无望了,这才要杀自己,再如他之前所言的那样自戕了断!

岸上之人都被这笑声所吸引,无数双眼睛齐齐投了过来。裴泰之陡然变色,飞身扑过来想要阻拦,只他距离过远,只怕已是来不及了。

“阿瑜——”

阮洪天大叫出声,声音里满是撕心裂肺般地惊惧和痛楚。

明瑜挣扎了下,只身后那卡住她脖子的手力道之大,却哪里是她能撼动的。

罢了,想不到这一世竟会这般死于非命……

明瑜低叹一声,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咻——”

耳边忽然响起一阵尖锐的破空之声,她只觉耳畔仿佛有风拂过,还没反应过来,便有“噗”一记沉闷的响声,仿佛利簇钉入血肉发出的畅快之声。自己脖颈一松,随即“咣当”一下,脚下的甲板上仿佛落了什么东西,那等待中的匕首利刃却迟迟没有刺入她的身体。睁开眼睛,回头见那大汉方才执匕之手的手腕处竟被钉入了一支羽箭,箭头穿刺过整只手腕,深深没至箭尾。

那大汉仿佛被羽箭的凌厉去势所带,蹬蹬蹬往后一连退了数步,这才仰面摔倒在地,惨叫出声。

明瑜猛地回头,一眼便看见对面岸上百步之外的青青杨柳之侧,有一青衫之人高高骑在马上正奔驰而来,臂上搭着的弓尚未收去,方才那一箭想来便是他所发。待近了些,已能看清他一张面庞之上仿佛尚沾有未来得及拂去的尘土之色,只眉间眼角,却尽是遮掩不住的凌厉煞气。

四下俱寂,空气仿佛凝固,无数双眼睛都只望向了岸上那快马引弓的一骑,明瑜亦是。她的目光随那一骑而动,胸中骤然一热。

那引弓发箭、救她于千钧一发之际的,竟会是谢醉桥。他宛如自天而降,正催动马蹄,在狂乱蹋蹋声中溅起岸边点点的纷飞草泥,正朝她飞驰而来。

“阿姐,小心!”

明瑜骤然听见身后响起一个稚嫩之声,霍然回头,见方才那仰倒在地的大汉不知何时竟又翻身挣扎着爬了起来,目眦欲裂地朝自己扑了过来,状极可怖,未料到他竟会凶悍如斯,惊叫一声,堪堪让过,便又闻一声怪叫声起,方才被迫远远让开了的柳向阳已经飞身扑了上来按压住那刺客,随即便有十来个官兵纷纷跳上船头,一拥而上,牢牢制住了那刺客。

船体因了方才的那一场骚动而微微摇晃,明瑜惊魂未定,一双腿再也站立不住,一下软坐到了甲板之上。面前飞奔来了个小身影,正是方才出声给她提醒的安墨。

“阿姐不是叫你一定不能出来的吗,你方才怎的不听话!”

明瑜伸臂一下抱住了弟弟飞扑而来的身子,声音还在打着颤儿。

“阿姐,我真没用。你被坏人抓住,我却只能躲起来看着……”安墨眼中已有泪光闪动。

“你没吓得哭叫起来,已是很勇敢了。再说方才你不是还救了阿姐一回?要不是听到你的话,阿姐不定又被那坏人给抓去了。墨儿就是小英雄,阿姐定要好生谢你……”

明瑜忙安慰他。

安墨破涕为笑,忽然扭头,伸手指着岸上道:“阿姐,谢家哥哥才是英雄。我方才正躲在窗后,看见他射出了箭,把坏人的手都射穿了!”

明瑜转头看去,见谢醉桥已翻身下马,奔至埠头岸边的那块大青石上站定,与她隔了十数尺的水面,就那样毫无避讳地直直望了过来。并无言语,只他眼中那仿佛亟待言明、却又被生生抑住的焦急殷切之意,却分明正在一寸寸地蚀入她的心中。

在他这般的目光注视之下,她忽然又想落泪,却极力忍住了。怕被看出来,忙低头下去。稍顷,待方才那阵情绪过去了,终是又抬头注视着他,朝他微微笑了起来。

谢醉桥明明已经看见她眼皮上泛出桃花般的浅浅娇红之色,分明就是要泫然欲滴了,却又生生忍住,这般朝自己颔首微笑。他知道她在向自己表达谢意,如此而已。但这一笑落他眼中,却足以倾城。

对面她的弟弟在朝自己挥舞着手兴奋叫嚷,凶徒被绳索牢牢缚住架上了岸,身侧的官军在来回奔走收队,运河水在不断漾拍着他脚下的那块大青石……

这一切他其实都没怎么注意到,他只是注视着她,沉浸在了她刚才特意为他而绽放的那个笑容之中。

他的目光落在了她脖颈一侧的那道殷红之上,那是方才被匕刀所划,心中忽然又起了阵后怕。

幸而让他追上了她。如果再晚一步,他只怕真的就再也见不到她方才那般的笑容了。

他想上船,到她近旁抱起她,把她护在自己怀里安慰她,叫她不要怕。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那样靠近她也好。但他却上不去。围了上来的春鸢和另些丫头们已将她从甲板上扶起,急急忙忙簇拥着送回了舱中去,她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他的视线之中,满目唯留澹澹水光。

57 第五十七章

一桩意外

阮洪天眼见那重犯被缚得如粽子般地下了船,一场本是要摧折心肝的大祸转眼消弭无痕,抹了把额头淋漓的汗,终是长长松了口气。忽见谢醉桥还站在埠头上,忙到他身侧道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谢醉桥正欲开口,见裴泰之还刀入鞘,已朝自己走了过来。阮洪天忙转身,朝他亦是道谢。错眼间,见那三皇子已翻身上马坐定,神色有些阴沉地看了过来。心中虽对他方才举动极是不满,面上却是不敢显露半分,一咬牙,朝他亦是见礼。

兆维钧唇角浮上一丝若有似无的笑,闲闲道:“不必多礼。方才我为捉拿要犯,心急了些。你心中怕是在责备于我吧?”

阮洪天道:“公事为重,小民不敢。”

兆维钧瞟了眼阮家的大船,出神片刻,忽然笑道:“今日之事,我日后自会补偿你家。还望阮先生代我向令爱表下歉意。”

阮洪天见他突然这般和颜悦色,心中有些纳罕,口中连称不敢。兆维钧一笑,转头朝谢醉桥道:“醉桥老弟,许久未见你射箭,今日出手,方知愈发精进了,便称神技也不为过了。待你回京择个日子,你我二人再切磋一番!”

“三殿下若有兴趣,醉桥自当奉陪。”

谢醉桥抬眼望着兆维钧,淡淡应道。

兆维钧哈哈一笑,看了眼裴泰之,一扯手中马缰,掉马而去,随他来的人转眼便退了个一干二净。

裴泰之目视兆维钧一行离去,眉间的冷意这才消隐了去。朝阮洪天摇了下头,露出丝笑意道:“今日全仗醉桥的最后一箭方定乾坤。你真要谢,谢他便是。”

阮洪天见他二人似是有话要说,且自己心中也挂念一双儿女,又道谢了几句,便急急先上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