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止平时清静惯了,突然来了个黑壮敦实的傻小子,到也稀罕,闲时无聊了,就爱让人把傻小子抱来逗逗,说起来“奔霄”这个名字还是陆琉嫌弃“二傻”难听,随口给他取得大名,意为夜行万里的良马。只是平时大家小名都叫惯了,难怪陆止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想让他做大郎的僮儿。”陆希说。

“他?”陆止脸上露出显而易见的嫌恶,“他身边不是已经有七八的僮儿了吗?”

“被耶耶都打发了。”提起大郎之前的胡闹,陆希忍不住皱眉,“连他那几个伴读都打发了。”

“哦?他那怂样还能闯出让阿弟生气的祸事?”陆止稀奇的问。

“…”

“好嘛!”陆止面对侄女瞪视,无奈的摇头,拉着她继续坐下,又让人叫来阿景,“说说他闯了什么祸?”

“阿姑,大郎还小。”陆希为陆大郎辩解了一句,“前日耶耶检查大郎练字,发现他练字的时候,有意偷懒…”她将前日晚上发生的事重复的了一遍,说完后陆希眼底闪过一丝阴郁,她本就不喜欢这个弟弟,他这么行事,让陆希添了几分厌恶。

“我还是小看他了。”陆止啧啧称奇,果然是惯会取巧投机,像极了他亲娘!她转眼见陆希神色阴郁,知道她在想什么,安抚的轻拍着她的手,“既是如此,你要二傻做什么?那傻小子可不通诗文,我之前教了他半天,他就能不当个睁眼瞎罢了。”说起这件事,陆止还有些郁闷,想外面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求她授课,她都不理,偏这傻小子看到她就溜!幸好还有个乖巧聪明的皎皎,不然陆止非揍死那臭小子不可!

“只要不是睁眼瞎就够了。”陆希说,“奔霄性子憨直耐性,我想让他看着大郎做功课。”陆希说。

“你——”陆止摇头笑道:“倒是会他着想。”二傻个性憨直,又是陆止养大的,对陆止陆希言听计从,陆希若是让他看着陆大郎读书,他定能不折不扣的执行,让陆大郎一点偷懒的余地都没有。

“他总是我阿弟。”陆希淡淡的说道,对于陆大郎,陆希比陆止更膈应,但正如大母和自己说的,他是和自己一父同胞的兄弟,她不能不管自己亲弟弟。陆希不可能像陆言一样,对陆大郎进行体罚,她也做不了,不然常山公主非翻天不可,但给她找几个治得了他的伴读僮儿还是可以的。陆希之所以对陆大郎不亲,一来是常山护得紧,二来也因为陆大郎的身世。

陆琉和前妻感情极好,同表妹萧令仪成年七年,仅陆希一女,陆琉也没纳妾。后来萧令仪薨逝,陆琉再尚常山,两人结婚数年,也只得了陆言一女。就在陆希的祖母袁夫人担心陆家好不容承传的香火又要断了的时候,府中突然传出了一名姬妾有孕!可陆家上下还来不及为即将出生的小生命欣喜,这场惊喜就在常山的主持下,活生生的演变成了一出悲惨剧!常山在得知府中姬妾有孕后,居然下令让甲士把姬妾的肚子活活剖开,将腹中胎儿挖出,又让人塞了一包稻草缝进姬妾的肚子。

常山这番举动,让袁夫人在惊气之下病倒了,陆琉也为此同常山大闹了一场。常山受了委屈,哭着入宫求母兄做主,却不想被自己的嫡亲兄长,也就当今圣上狠狠的训斥了一顿不说,还亲自让高皇后挑选了五名家世清白姿容出众个性温柔的宫女赐给了陆琉,又警告常山再有此狠毒之举,就停了她的公主的封邑!圣上难得的大发雷霆,让崔太后都噤声了,更别说从小就敬畏长兄的常山。

陆大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生的,但令人难堪的是,陆大郎的生母并非圣上的赐下的宫女,而是萧令仪的女官!也是陆希当时的礼仪女师!她在萧令仪忌日的前一日,穿着萧令仪生前最常穿的衣物,跑到了当时服用了五石散的陆琉面前,春风一度后,就有了陆大郎。这样的举动,无疑等于当着所有人的面狠狠打了陆希一个耳光,同时也侮辱了萧令仪!

如果不是那时候袁夫人已经病重,唯一的心愿就是想在合眼前,见到孙子出生,陆琉是无论如何都不许陆大郎出生的。可即便这样,袁夫人生前再怎么劝解,陆希对唯一的弟弟都亲近不起来。对她来说陆大郎的出生,就是她和母亲的耻辱,为此她甚至足有一年没有和陆琉说话。最后还是袁夫人的病逝,让父女两人结开了心结。陆止同样也看不惯陆大郎生母无耻的举动,在大家的漠视下,陆大郎的生母生下陆大郎就难产死了。

“也好。”陆止微微颔首,“他也渐渐大了,跟着我也没什么出路,还不如给大郎去当伴读。”

陆希知道陆止对奔霄的感情不同,也有意安阿景的心,笑着说:“阿姑,你放心,我一定会给奔霄安排个好前程的,他现在还小,等再过个三四年,我就让他去阿兄那儿,让阿兄给他谋个出路。”陆希本身也很喜欢这个傻乎乎的小黑胖,当然不会让他在陆大郎身边当一辈子僮儿。三岁看老,她这阿弟,这辈子也就那样,活着让耶耶有个香火就好。

刚入内的阿景听陆希这么一说,双目一亮,他是知道陆希口中的阿兄是高严,高家在军中的地位无人可及,若是陆希真肯让二傻跟着高严,高严看在陆家的面子上,怎么都会给他一个好前程的。二傻说是自己侄子,实则和自己儿子无异。

“我一会就让二傻跟你走。”陆止说。

“阿姑,耶耶都给他取名叫奔霄了。”陆希嗔道,就算贱名好养,二傻这小名也太难听了。

“我倒是觉得二傻这小名挺好的,你耶耶就会矫情。”陆止不以为然。

陆希哭笑不得,从袖中取出一封家书,“阿姑,敏行阿兄要回建康了。”

“哦?阿纳要回来了?”陆止欣喜的问,“这臭小子一走走了五年,好不逍遥!”

陆希说:“阿姑,等敏行阿兄回来后,你也回祖宅住吧。”家里稍微能制常山的,阿姑算一个,耶耶算半个吧?如果敏行阿兄回来,常山再闹,她说不上话,也有阿姑压制。两人口中的陆敏行,名纳,字敏行,是陆琉堂兄陆璟的次子。

“好吧。”陆止有些不情愿的答应了,她就是看不惯常山,才一直长居道观,原本在袁夫人未去世前,她是一直住在主宅的,“对了,常山今天怎么想到来万松寺了?”

“她想让候莹嫁给元尚师。”陆希说。

“元尚师?元家的长子?她倒是会给女儿盘算。”陆止冷哼,不由转目看到也已经长大成人的陆希的时候,若有所思的微笑,说起来皎皎也大了呢!

陆希被陆止的目光看的浑身发毛,“阿姑,你做什么这么看着我?”

“皎皎也大了啊!”陆希笑叹道,“难怪我都老了。”

陆希撇嘴,“等我老了,阿姑都不会老。”她姑姑是千年老妖。

“胡说!”陆止轻敲她的额头。

“观主。”姑侄两人正说笑间,管事悄然入内,屈身行礼,“外面几位娘子路过庄上,想在暂时歇息下。”说是暂歇,其实就是女眷想找个如厕的地方。

“打发她们离开。”陆止眉眼也不抬的说,她性子本性孤傲,这个别庄等闲人都进不了,更别说在她别庄排污了。

陆希起身道:“阿姑,时间也不早了,我要先走了。”

“你今天不住下吗?”陆止问,“天色都晚了。”

“阿姑,还有几天就是崔太后大寿了,我这几天还是住主宅的好。”陆希说。

“也好,我让阿景送你。”陆止对阿景吩咐了一声,阿景屈身退出。

“还有奔霄。”陆希提醒陆止道。

“知道了。”陆止好笑道,“我都答应你了,难道还会反悔不成?”

“我知道阿姑对我好。”陆希撒娇着说。

阿景见天渐黑,路上还有积雪,干脆亲自驾车送陆希回家,奔霄骑着马在后面跟着。

作者有话要说:

听风给大家拜年!祝大家健康长乐!恭喜发财!O(∩_∩)O哈哈~

谢谢小狮子 投的霸王票 ^_^

就如我前面一章所说,其实娘家给力的话,身为大老婆要治个小妾是相当容易的,当然常山太过简单粗暴残忍了,换个法子把小妾卖掉什么的,那是完全木有压力的。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些笔记小说,都是大妇把怀孕的小妾卖掉,老公回来也不敢说神马,那些大妇还不过什么高门贵女,就是普通的人家的正妻。

粑粑,我越写越你越可怜了,到处被色猛女摧残啊

15入城 ...

冬季天亮得迟,黑得早,陆希的车队赶回建康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下人将风灯挂在了车头,两旁的骑士们也点燃了松明照路。

陆希不知不觉在车上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不觉精神,反而精神更短了,额头也有些胀痛,难道是睡多了?春暄见陆希在车上一连翻了两次身,担心她休息不够,给她点起了一柱安神香,这时车身突然震动了下,犊车缓缓停下。

候在外车厢的伺候的烟微,掀起了半角车帘问:“阿景叔,为什么突然停了?”

“前面有两个车队挡路。”阿景沉声道。

烟微将车帘稍稍抬高,就见城门口挡了两个车队,看似两家人互不相让,都准备入城,她皱了皱眉头,回头对陆希说:“姑娘,前面有两家人在城门口争执,把城门都堵住了。”

春暄见陆希不住的皱着眉揉额头,担心她会生病,“姑娘,让阿景把那两队挡路的人撵开吧,我们也好早点回去歇息。”

“不用。”陆希一口拒绝,那些巡城的甲士又不是吃干饭的,这么嚣张的在城门口堵着,除非宫里那几个大头亲至,不然就算是皇室宗亲都没好果子吃,顶多再有一盏茶时间,这事肯定能解决,她可没兴趣出这风头。

春暄见她实在难受,干脆帮她散了发髻,让陆希靠在自己腿上,慢慢的揉着陆希头上的穴位,安神香的香味也让陆希精神放松了许多。

“我们是崔家的人,哪家这么大胆,敢拦崔家的车?”城门口一名貌似管事模样的中年男子站在车头,扯着嗓子喊道,“你们里面是谁吗?是我们国舅爷崔家的三夫人!”

“三夫人?”另一同样坐在车头的管事,听罢冷笑一声,“崔府大夫人现在好端端的在宫里陪着崔太后呢?哪里又来个三夫人?”崔家能称得上的夫人的,仅崔振之妻一人而已,余下女眷极少身有诰命,“崔家怎么样?崔家就不讲理吗?明明是我们先到的,凭什么要我们让行?”崔家又如何?左右不过是外戚而已,哪里比得上他们高家?不过这句话那人是不会说出口的。

“你——”崔家的家仆恼怒之下,卷起袖子就要同那人动手。

高家的管事眉眼不抬,几个身强力壮的部曲往他前面一档,就吓得崔氏的家仆抖了几下。高家本是军功起家,家中的部曲,都是他们精心训练的私兵,崔家的那些家仆哪里比得上。

城门口的守门的甲士头都大了,一个是崔家一个高家,哪个都不是他能得罪得起的。

“你看!”同伴突然撞了撞他肩惊喜的说道。

“什么?”甲士茫然的问。

“你傻啊,快看前面啊!”甲士顺着同伴的指向望去,只见城门口不远处停着一队车队,一眼望去,足足有七八辆犊车,周围护卫着起码百名劲装彪悍的骑士,为首的一辆犊车有四匹健壮的牛犊牵着,整个车体都刷了一层清漆,垂下的幔帐虽是深色,但也可以清楚的看出是锦缎,甲士顿时来了精神,“你等着,我去问问。”这架势不是皇亲贵戚,也是士族豪门啊,等闲人哪敢用四匹牛犊驾车?更别说身边的护卫全是骑士了。

同伴点头,甲士的一溜烟的跑至车队旁,也不敢上前,只对着一名离犊车最远处的一名侍卫拱手道:“不知哪位贵人在此?”

“我们是齐国公府的。”那侍卫简单的说。

齐国公府!甲士更来精神了,“车中是齐国公,还是府上女眷?”

那侍卫冷冷瞪着甲士,甲士问话一出,也知自己失言了,忙抬手拍了自己一巴掌,“看你多嘴!”又点头哈腰的对侍卫连声道:“小的不敢让贵人等候,贵人快请!”崔家高家都不是士族,寒门给士族让行,名正言顺。再说看这车队的架势,也知晓车上乘坐的绝非普通人。不像那两辆骡车,嘴上口口声声说着是家里的夫人娘子,若真是崔家的夫人高家的娘子出行,怎么可能去坐骡车呢?

那侍卫望向阿景,阿景不敢擅自做主,让烟微禀了陆希。

车里点了安神香,陆希在春暄的按摩下昏昏欲睡,听得烟微的回报,她想了想才道:“那就先过去吧。”不用看车外的情形,陆希就知道自己算是被这几个守城的甲士利用了,但陆家不会主动挑事,可守门的甲士都上前亲迎了,她也不会示弱,这可不是低调的时候。在这个时代,寒门庶族给士族让路天经地义,哪怕那寒门如今正喧嚣赫赫,而士族已经败落了,而他们陆家如今还没败落呢,放眼建康,能和他们家做对的还真没几个。

阿景得了陆希的允许,示意甲士前面领路,驾着车往城门口驶去。

城门口甲士的同伴接到暗号,连忙客气的同崔家高家的管事道,“两位管事,有贵人亲至,麻烦让行!”

那高家的管事看到缓慢驶来的车队,一声不响的示意车夫移开犊车,他是待惯建康的,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仗着高家的权势作福作威,什么时候需要避让。

而崔家管事犹自不休的叫嚷道:“什么贵人,要我们崔家的人让行——”

“啪!”一条粗长的鞭子狠狠的将他抽下了车头,巡城的军士怒喝道:“何人如此张狂,敢堵城头,扰乱众人出行!”

那管事被一鞭子抽下车头,半天没回缓过气来。

一旁围观的众人指指点点的嘲笑,他们两家这么一堵,耽搁了不少人进出城门,要不是看着两人是豪门仆役,早有人抱怨了。这军士的一鞭子,让大家心头大爽。在建康纨绔有,可嚣张的纨绔还真少见,建康是什么地方?随便一块招牌砸下来,说不定就是个皇亲国戚高门显贵的地方!想要横行霸道,还要掂量看看家里到底达没达到这个水平!

阿景照着陆希的吩咐,先让人将一张公文递给巡城的军士,那军士不认字,却认得文公上那个印章,他示意手下的军士将城门大开,朝陆希的车厢行了一个军礼,恭敬道,“参见县主!县主请——”

陆希当然不会回应那军士,不过阿景还是趁着同军士交接公文,递了一个小银锞子给军士。用银子打赏,是大娘子的习惯,据说大娘子从小就喜欢用银子打赏下人,为此老夫人还特地让人给大娘子做了各式的银锞子。阿景心中暗忖,不愧是陆家大娘子,出手大方,随便的打赏就用银子。

那军士会意的收下,送走陆希的车队后,先让高家通行后,方让崔家的骡车入内。

“你给我记住!”崔家的管事色厉内荏的丢了一句话后,匆匆钻进骡车,下令车夫赶快离去。

军士不屑的哂笑一声,转身又去巡逻了。守门的甲士不敢得罪崔家,他却不怕,他本身就是高大少君手下的军士。

“五叔,之前那车队上坐的是县主?”高家的骡车传出少女娇柔的声音,车帘掀起,露出一张秀美的小脸。

“六娘子——”高家管事见这小娘子不避讳的将车帘掀起,嘴动了动,“那是陆家的安邑县主。”

“县主不是王爷的女儿吗?为什么姓陆?”六娘好奇的问,话音刚落,车帘就被人重重的拉下。

“六娘,你一未出阁的小娘子,怎么可以随意在外面掀起车帘,同外男说话呢?”车厢里一名四十出头的老妇人板着脸教训着六娘,狭窄的车厢里除了老妇人和六娘外,还有一名穿戴比老妇还要寒酸的中年女子和两名同六娘差不多年纪的美丽少女。

“阿媪,我以后不敢了。”六娘对着老妇人吐了吐舌头说。

“阿媪,刚驶过去的陆县主,就是不让我们歇息的人。”另一名少女注视着车队半晌,看到落在最后的奔霄后突然道。

“五娘,你说什么?”老媪一愣。

五娘把之前路过陆止别庄,想要休息下,然后被陆止拒绝的事说了一遍,末了强调道:“我看清了,这个车队里有好几个家仆都是那别庄里的。”

“那是清微观主的别庄。”老媪面无表情的说,“常人等闲不得入内,也不是光针对小娘子一人。”

“清微子?”车里的五娘六娘七娘不知道清微子,那中年妇人却有些激动,“那真是清微子真人的别庄?”那妇人是信道之人,对自然知道大名鼎鼎的清微子真人。

“是的。”老媪无意同四人多说话,见骡车快停了,忙掀帘招呼角门处候着的小厮,帮她们抬行李。

五娘等人也在骡车停稳后下车了,刚下车,就听有人喊了一声“二少君来了!”原本有些吵杂的府门口一下子安静了,偏门大开,一名神情冷峻面如冠玉的锦袍少年从门内大步跨出,他头冠皮弁,腰佩宝剑,英气俊挺的模样让三位小娘子心头扑扑直跳,只是那淡漠冷峻的神情,让人不自觉的收敛了声息,缩在了壁角不敢吭声。

少年出来大门,翻身刚上马,一名侍卫提着一只食盒走来,对少年说了不知道几句什么话,少年竟然微微笑了,冷峻的眉目一下子柔和了许多,原本就俊美之极的容貌,更添了几分隽雅之气,五娘六娘和七娘何曾见过如此风姿卓绝少年美郎君,脸一下子红透了,只觉原本昏暗的府门口,一下子亮如白昼了。

老媪望着三人含羞带怯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不屑,转念想起夫人接三人来的目的,又隐隐露出一丝同情,也不知道这三人中哪个会倒霉。

这会高严翻身下马,竟是不骑马了,而是让人牵来了犊车,亲自拎着食盒跳上了犊车,高家下人屏息小心翼翼的送走了高严,等高严的车驾走远了,才松了一口气,原本近乎凝滞气氛才活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yuemao 投的霸王票 ^_^

今天一会如果来得及话,我晚上七点还会更新一章,如果过了七点十分没有,那么大家就别看了。

白银虽然从春秋战国时起,就已进入货币序列,但早先的地位并不高。秦始皇还曾经规定过,白银只能作为器饰收藏,不能作为货币使用。白银正式成为中国古代法定货币是在明朝。

而本文设定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常年战乱,经济并不发达,曹魏时期,更是以政府法令废止了铜钱的货币资格,并规定布帛谷粟为法币。到两晋南北朝时,世家豪族占有了大量土地,农民大批沦为世家豪族的依附人口,豪族地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是靠自己的佃户生产,不需要市场供应,故只有简单的物物交换。

而且那时候拜金思想极为流行,所以后来士族中还出现了反拜金思想,很多士族官员鄙视金钱。那时候的人,都习惯以物换物,下人打赏什么的,如果能赏点布匹食物之类的,已经属于很好了。女主小时候刚穿来,对钱还没概念,就以为古人货币都用银子,其实不是。

另外,我每章都有挺多作者有话说的,大家会不会我废话挺多的?汗,其实这些基本上都是我百度到的东西,也不算什么考据,就是觉得挺有意思的,跟大家分享下,顺便炸炸大家留言(其实这是我的真实目的 )大家如果觉得不舒服的话,我以后就不弄了。

16赵王宴会 ...

车厢中,高严揭开了食盒盖子,六碟精致可口的素食整齐的摆放在食盒中,上面还罩了一层保暖的芦花毯,上面还附了一张纸条“小酌怡情大饮伤身”高严嘴角止不住扬起。

陆家的万松寺曾收留了一名身世可怜的妇人,那妇人无旁的手艺,就做了一手极为精致可口的素食,而万松寺离陆家温泉别庄也近,那别庄除了种了一片桃林外,各处种满了各色菜蔬瓜果,陆家冬季每日的蔬果都是温泉别庄供应的。

高严因小时候的一些事,最不喜的就是吃瓜果菜蔬,平时饮食非大鱼大肉咽不下饭,旁人对他饮食习性早已习以为常,唯有陆希总是叨念着,不许他多吃荤菜,每次同他一起进食,非让他吃些菜蔬才罢休,后来高严在陆希的纠正下也渐渐的好歹肯进些素食了。

万松寺的素斋是高严以前夸过的,也是他唯一肯多吃点的素食,陆希后来也就养成了习惯,每次去万松寺,回来总会给他带些素斋回来。高严没想到自己一走快两年,皎皎还没忘了这小习惯。他也懒得让人把斋菜取出,直接拿了一双食著挟起里面的菜就往嘴里丢。

一旁的侍童看的目瞪口呆,他何曾见过郎君如此无礼的举动了?除了那些不讲究的人家,有哪家郎君娘子会直接用食著进食?

高严见侍从错愕的表情,想起他当初在雪地捡到皎皎的时候,她不过才三岁,就跟玉捏的娃娃似地,粉团团似地小手里还握着比她手更大的石头,一下一下砸着他农庄的大门。等他从屋里走出来,就见她水汪汪的大眼可怜兮兮的瞅着他,一声不吭,小手小脚上全是磨破的伤痕,他心一下子软了。

等他抱着她回家后,才发现小丫头除了知道自己叫皎皎,家里有祖母父亲外,其余一概不知,平时起居更是连衣服都穿不好,可把自己折腾的够呛。偏吃饭的时候,一双食著使得相当顺溜,也正是这个缘故,他当时只当这丫头是某个富户丢失的小娘子,并没有往其他地方想。

当时农庄上,旁人都怕他惧他,唯独这小丫头整天跟在自己身后,阿兄阿兄的唤着,自己凶她,她也不走。他气急吼她,她就睁着乌溜溜的大眼要哭不哭的瞅着自己,直到自己心软又让她跟着了,她才会破涕为笑的重新拉住他的衣摆,糯糯的叫着阿兄。那时候高严就想,干脆他就不给她找亲身父母,反正能弄丢自己儿女的父母也不是什么好父母,他养她一辈子好了,让她一辈子叫自己阿兄,永远跟自己在一起。

等陆家找上门来,他在知道她有何等显赫的出身,而他的人生也因为救了她,而彻底的改变,他也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异想天开,堂堂齐国公府的嫡长女怎么和他这种五毒俱全的人在一起?可真正到了陆家后,他才知道那个一直软软叫他阿兄的小娃娃,处境是何等艰难,令人忌讳前朝皇室后裔的身份恶毒的公主继母,疼惜的她的大母身体又不好;真正可以教导她的亲姑姑常年在外游历;先生宠她,可平时大部分时间不是忙着公事,就是专心修道…

“郎君——”侍童小心翼翼的打断了高严的回想,“赵王府到了。”

高严淡淡的扫了那侍从一眼,侍童打了一个寒噤,低着头再也不敢说话了。高严手下食著不停,快速的将食盒中的素斋吃个精光,连菜汤都被他喝得一滴不剩,高严嘴角一弯,若是皎皎在,定要说喝菜汤如何对身体不好了,这丫头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高二少郎君。”赵王府的管事站在犊车前,殷勤的迎着高严,心里暗暗奇怪,怎么还有高家人会坐犊车来。高家以军功起家,家中弟子无一不从武,除非是天气不允许,不然出门一样是骑马,绝少见乘坐犊车的。

“二哥。”清朗的少年声音响起,一名俊秀文雅年约十五六岁的少年翻身下马,惊讶的望着自己二哥,“你今天怎么乘犊车了?身体不舒服吗?”

“没有。”高严神情已经变成一如既往的冷峻,哪怕是见到自己的弟弟,也没有丝毫的缓和,王府管事躬身迎两人入大厅。

大厅内已经一派欢声笑语,大厅正座一名身材硕壮的中年男子,正在十几名美姬的簇拥下喝酒,赵王是先帝的堂叔。此人辈分颇高,年纪却和今上相当,先帝微寒之时,得赵王之父庇护,赵王父亲早亡,先帝登基之后,就册封其为赵王,对其恩宠有加。此人在朝中并无实权,封邑也是虚领,甚至不需要他去其领地,但不可否认,先帝和当今圣上,对其都恩宠有加,每年宫中赏赐无数。

赵王生平有三好——好财好色好酒,故赵王府几乎十天半个月就要举办一次酒宴,每次都会邀请不少官职不高不低的官员赴宴。不过此人生性豪爽,又远离朝政,同朝中官员们,关系都不错。这次临近元旦,高威和高严长兄高囧事务繁忙,脱不开身来,就让高严带着五弟来了。

“哈哈——我们的小将军来了!”高严刚踏入大厅,就听到赵王豪迈的笑声。

“赵王。”高严朝赵王行军礼,大宋君臣关系较前朝要相对严谨许多,但除了朝堂之上,身为臣子即使见了皇帝都不需要行大礼。

“哈哈哈,不用多礼,来人!给二郎君看座!”赵王举杯,同时示意美姬给高严满上,“来,本王先敬你一杯!”说着他一口气喝完杯中美酒。

高严也不推却,等美姬斟满酒有,也仰头一饮而尽,同时想起了皎皎那种字条,不由莞尔。

“好!不愧是虎门将子!”赵王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看他亢奋的模样,就知他已经喝多了。

高团目瞪口呆的望着二哥同赵王在几息间,喝下了三大碗酒,心中直打鼓,这个喝法二哥会不会马上醉了?要是喝醉了,出丑了怎么办?二哥第一次来赵王的宴会,要是在这里大发酒疯,那就出大丑了!须知之前就有一位年少入仕的寒门少年,就因在赵王宴会出丑而羞愤自尽呢!不过又见高严喝下三杯酒后,依旧神色自若,而赵王又同其他人闲聊起来,才稍稍放松。

“咚咚——”皮鼓声响起,数名身着雄装的美丽少女,随着皮鼓声起舞,手中各拿了一柄寒光闪烁的宝剑,这是赵王府上最出名的剑舞——《剑器》。赵王生性豪爽,府中舞姬跳得也不是那些娇柔宛转的舞曲,基本都是健舞,这《剑器》正是赵王最得意之作,此舞一出,众人连说笑声都压低了,专注着欣赏着这曲剑舞。

“啧啧,这柳大娘舞技越发的出众了。”

大家指着大厅正中,一名身姿如柳形如疾风的美丽女子说道。

“不过王爷也是好功夫,居然能教调出柳大娘这等舞姬。”旁人赞道。

“你们还不知道吧!”一人貌似对王府之事极精通,捻须道,“这柳大娘十岁初入王府之时,王爷听其莺声呖呖,便让曲师教她唱曲,教调了足足一年,这柳大娘都唱不出一个好调,气得王爷直嚷浪费了一副好嗓子。凑巧那时元澈先生在场,只看了柳大娘一眼,便道此女虽听似莺声呖呖,实则嗓音虚浮,绝非唱曲之料,倒是其身姿如柳,若能好好教调,说不定将来又是一上官大娘。”上官大娘在二十年前,是前梁出名的剑舞姬。

众人听得啧啧称奇,纷纷夸道,“元澈先生慧眼品人,绝无看错。”

“哼!就看清了一舞姬而已,有什么好夸的!”一声不合时宜的冷哼响起,“他也只会看看这些舞姬罢了!”

众人听了脸色顿时一变,连一直沉默不语的高严都抬眼顺着发音处望去,只见末座一名青年男子正满脸不屑望着厅中诸人。

“又是想惹赵王注意的人!”大家见惯不惯的移开了视线。

那人却不顾同伴的阻拦,蓦地站了起来,大步走向赵王,“殿下,剑乃百兵之君,古之君子所佩,乃上阵杀敌之用,焉能被这些贱婢玷污!”

此人话音刚落,厅中歌舞顿时一寂,舞姬中除了柳大娘外,全部停下了舞步,战战兢兢的望着赵王。

赵王睁开了朦胧的醉眼,“你是谁?”

“在下通江武直。”武直拱手行礼道,“殿下,剑乃百兵之君,君子之器,阳刚最重,岂是阴柔之人可以施展出剑意的!”

“剑意?”赵王坐直了身体叹道,“本王一生好剑,沉迷于剑,也曾先生说过,最好的剑士必定剑中有意!只惜本王愚钝,迄今尚未体会到先生提及的剑意为何物!”

“剑意——必定要把人逼到极致,方能发挥出来,王爷位高权重,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能体会出剑意,也不奇怪。”武直拱手说道。

“依武郎君所言,郎君已经体会出剑意了?”赵王饶有兴致的问。

“当然!”武直傲然道。

赵王眯着眼睛打量着武直,武直毫不示弱的回视着赵王,“好!”赵王突地拍了下大腿,对厅内舞姬吩咐道,“你们都退下!”他又转而对武直笑着说,“武郎君,可否让本王一睹你的剑意!”

“直谨遵王爷之命!”武直朝赵王拱手,左手一挥,他套在外面的深衣落地,右手把剑鞘往半空中一丢,剑鞘精准的落在深衣之上。

“好!”光是这一起手式,就引来了众人的喝彩。

高严同赵王喝了三杯酒后,没有再饮酒,只拿了一盏茶水轻啜着,阗黑的双目凝视着武直,眸色深深,让人看不出丝毫情绪。

高团对武直的举动很是不以为然,只要有真本事,想要出头有的是机会,何必踩着那些舞姬上位呢?人家已经够可怜了!“二哥,那人的剑法,很好吗?”高团悄声说,高家的孩子从小习武,高团对剑法不是很精通,只觉得武直的剑法看着让人寒气凛冽,似乎有几分架势。

“尔尔。”高严评价了两个字,他这说是剑法,还不如说是剑舞,难怪他把自己和柳大娘相比,高严放下手中的茶盏,吃惯了皎皎泡的清茶,这种煎茶他还真有点不习惯了。至于他说的所谓的剑意?不过是比软趴趴的剑舞多了几分煞气罢了,此人应该是上过战场历练过吧,或许手中还有人命。

“当——”武郎君再次施展出他最得意的那手宝剑归鞘,又引来了如雷鸣般的掌声。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