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霓牵牵唇角,朝锦儿呈出一点笑意,道:“夜深,殿门已锁,姑娘暂且在福宁殿中歇息一晚罢,明日再回去。”

言讫命宫人带锦儿去厢房歇息,这才跟在蕙罗之后进赵煦卧室查看。

赵煦闭目躺在床上,喘息未已,脸上有病态的潮红,间或逸出一声咳嗽。小霓观察片刻,见赵煦未有其他异状,便让内人呈上备好的汤药,请赵煦饮尽,再嘱咐蕙罗为赵煦更衣,如常伺候他就寝,然后欠身请安,带其余内人告退。

蕙罗为赵煦换下汗湿的中衣,触及他身体,但觉他手足冰凉,而无意间手伸至他腿下,发现那里一片湿滑,隐隐意识到那是什么,又是难堪又是害怕,捏着中衣缩回手,不知如何是好。

赵煦这时抬目看了看她,缓缓道:“你的事,只做了一半。”

蕙罗赧然取过洁净中衣,默默为赵煦换上。

赵煦四肢无力,像是疲惫之极,更衣后即沉沉睡去。蕙罗守候半晌,见他状甚安宁,才欲出门,而此刻赵煦忽然胸下一涌,猛地侧首,适才喝下的汤药尽数喷出,濡湿了大片床沿。

“去隆祐宫,禀报皇太后。”闻讯后的崔小霓发出了第一个指令。

待向太后来到福宁殿,已将近五更。见赵煦上吐下泻,跟上次症状一样,太后当即命太医院众医官速来视诊,又让人去通知太妃、皇后和众都知,然后让小霓随其入内室细问详情。

朱太妃与刘皇后相继赶到。见赵煦此状,太妃气急交加,握着儿子手哭了片刻,又睁着一双泪眼出来,厉声喝道:“崔小霓呢?”

崔小霓从太后身后移步出来,正要施礼,朱太妃已从发上拔下一股金簪,朝崔小霓猛甩过去。小霓猝不及防,金簪刺中她额角,一道血痕便蜿蜒着沿她左颊滑了下来。

“你是死人么?”朱太妃怒斥,“官家意气行事,你为何不阻止?”

小霓跪下,也不拭脸上血迹,低首看着滴落在地上的血珠,很镇静地答道:“官家命奴婢去给十大王送点心,回来时官家已带韩锦儿入寝阁。若此时撞入,一则怕触怒龙颜,二则也担心官家受惊,龙体亦因此受损,故不敢轻举妄动。”

朱太妃继续斥问:“你明知道他此刻不可近女色,仍任其召幸宫人,是何居心?见事已至此,不但不阻止,还命中官紧锁殿门,不及时禀告太后太妃,如此封锁消息,意欲何为?”

小霓道:“已过午夜,宫中诸殿按律理应锁门,若此刻忽遣人开锁四处传报,人马喧嚣,恐让人误以为宫中有变,传出流言。”

“你这贱人还想狡辩!你道我不知?你跟十哥…”朱太妃怒指小霓,还欲斥骂,但这回“十哥”二字甫出,向太后便扬声制止:“太妃!”

太妃垂手,忿然转顾太后。太后和缓了面色,拈着佛珠道:“小霓这番顾虑并非全无道理。一旦入夜,宫中诸门不可擅开。何况今日宣德楼上有宗室守岁,若宫中喧哗,轻则将此事传为笑柄,有损官家清誉,重则有人因此起意,借故生事,影响家国社稷。她知道严禁走漏消息,是懂事的。”

太妃冷笑,看着太后似有话说,太后淡然迎上她目光,不怒自威。少顷,太妃终于先掉过头去,对小霓道:“此番官家若龙体痊和便罢了,若有何事,我定不饶你!”

小霓静默不语。太妃又问:“韩锦儿呢?”

小霓道:“她在厢房歇息。”

太妃朝阁中黄门命道:“把她给我拖过来!”

“不必。”太后开口道,“韩锦儿纵有不是,但官家有令,她也不便违抗。且勿施刑,先把她拘禁于j□j,待圣躬平宁再作打算。”

顿了顿,太后又道:“她怎会前来面见官家,引得官家起意,倒是有些蹊跷。”

此时皇后刘清菁刚从赵煦寝阁掩泪而出,听见此言,立即嘤嘤泣道:“娘娘明鉴,新妇谨承娘娘教诲,不敢有违。昨晚官家命人传宣新妇,新妇自然不敢领命,若让黄门直接回复,怕官家以为新妇骄横,刻意抗拒圣意。欲细说新妇苦心,但此间涉及闺阁事,亦不便对黄门说,故而要觅一位阁中内人传话。新妇也知官家违和,不可此时动兴,须寻一位面目粗陋者前往。昔日官家说我阁中内人丑陋,看着碍眼,另选了一批好颜色者来为我做事。而今传话,新妇不敢找那些狐媚子,想来想去,也只有韩锦儿这浣衣内人容颜最次。原以为她面黄肌瘦的,官家必看不上,她却不知说了些什么,竟让官家…”

(待续)

作者有话要说:

议储

皇后的话激起了太妃尚未平息的怒火,抚着胸口,她一瞥刘清菁,切齿连称“反了”,又道:“既经魏典饰之事,官家自知节慎,未料如今出这等事,可见这韩锦儿必有手段,越发留不得了。处置魏典饰既有先例,现在也不便宽容韩锦儿,何况她罪责与魏典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哪怕杖毙都不为过,最轻也应让她受黥面之刑,配嫁贱卒。”

刘清菁只是一脉低垂螓首,点拭泪痕。她今日完全未着妆,双鬓发丝有几缕略显散乱,素颜梨花带雨,真是楚楚可怜。适才她说话语音轻柔,表情无辜委屈,柔弱香肩随着啜泣轻轻颤抖,立于殿角的蕙罗也看得有心神恍惚之感,不由心生怜惜,几欲去寻一袭衣物为她披上。霎那间她忽然有些明白为何赵煦对皇后如此迷恋。

“这般贱人,岂能还留在宫中?早早打了杀了才干净!”太妃恨道。她说的应该还是韩锦儿,但那雪刃般冰冷的目光指向的却是皇后。

在太妃坚持下,太后似改变了起初的决定,对崔小霓道:“传韩锦儿进来。”

这时一位内侍自赵煦卧室出来,躬身禀道:“官家适才传下口谕,进韩锦儿为才人。”

殿中婆媳三人相顾讶然,旋即复入寝阁见赵煦。未待母亲开口,赵煦便拼尽全力自病榻上坐起,蜡黄的脸上双目深凹,闪着两道幽光,他徐徐环顾面前三个女人。

“朕已宣口谕,进内人韩氏为才人。”他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从今往后,朕一切汤药须由她进奉,否则朕不会服用。”

皇帝的庇护使韩锦儿暂时躲过一劫,虽然有人不快,但这件事与随后情况相较,也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赵煦病势沉沉,每日遗精不止,完全卧床不起,莫说视朝,连行动都不能自理,后来神智昏昏,几乎连说话的气力也无。

向太后每日清晨皆会亲自来探视,见赵煦景况堪忧,便让人在福宁殿整理出一间净室,无事便在内长坐礼佛,闻说赵煦有异状,便立即起身去查看,直到入夜才回隆祐宫。

朱太妃见状也要求辟净室守护赵煦,被向太后以“关心则乱,太妃如此徒增烦恼”为由拒绝了。

太后净室焚香只用沉檀,对纯度用量要求极为苛刻,用具必须极洁净,焚时要以云母隔片隔开香饼炭火,香料置于其上,这样焚香可不见烟,若香炉上印有一个指纹,配方稍有偏差,或香饼燃烧过度,香味带有一丝烟火气,太后便有不怿状。福宁殿的宫人伺候了几日,均感苦不堪言,最后还是请蕙罗来做此事。

蕙罗心细,一切做得毫无差池,太后看在眼里,对她也颇有好感,与其说话和颜悦色,每日必有赏赐。太后闲时常问蕙罗赵煦日常起居之事,蕙罗谨慎应对,并不多话。

一日蕙罗如常伺候太后焚香礼佛,忽见勾当御药院刘瑗入内,向太后禀报医官为赵煦配药之事,太后闭目听完,也不说什么,颔首示意已知晓,而刘瑗并不退去,踟蹰须臾,又轻声道:“再过几日便是上元节了,太后赐予诸臣的年节礼物,还与往年一样么?”

太后依旧阖目,手拨佛珠,随意应道:“还按规矩预备罢。”

“今年连降瑞雪,乃祥瑞之兆,这年节礼物或可稍增一二…”刘瑗朝太后略略走近两步,声音又放低了一些,“听说圣瑞宫已向宰相章惇、尚书左丞蔡卞、翰林学士蔡京和御史中丞安惇等人送了上元礼,应瑞雪之兆,多增了一些…”

太后睁开了眼睛:“送的是什么?”

刘瑗道:“除了往年常例那些,据说还多了一个金盒…昨日章相公在宣德门内下马,立即有个圣瑞宫黄门迎上,有人看见,他朝章相公双手奉上的,是一个金盒。”

太后沉吟,少顷也只是点点头:“知道了。”

这日午后,太后应诸臣所请前往赵煦以往病中听政的内东门小殿垂帘议事。一个时辰后回来,都知梁从政立即趋上前去迎接,试探道:“官家违和,群臣无首,怕是有许多政事要劳烦娘娘处分了。”

太后看看他,淡淡道:“寻常政事相公们自可处分,只有一件,无人敢拿主意,要请官家定夺。”

梁从政欠身挑眉,有询问意。太后入室坐下,抚着蕙罗奉上的手炉,沉默半晌,才道:“大臣们都在劝官家早定国本。”

早定国本,这是在请皇帝立储。蕙罗一惊,想起赵煦现状,顿觉只怕所有人都会觉得他必死无疑,都在准备扶持储君了。心中泛起酸涩感,她默默退至殿角香炉后,执香箸做着添香的动作,自觉地给太后与梁从政充分说话的空间,然而他们的话她还是凝神在听的。

梁从政听了太后这话一时不语,太后抬目视他:“都知认为现下议此事当否?”

梁从政想了想,答道:“储君乃天下之本。古时天子即位,必立储君以受宗庙,天子有储君而天下获安。东宫久虚非社稷之福,宜早定国本,以保国朝万世之业,以系天下万人之心。但凡储君未立,何时议及此事都是妥当的。”

太后颔首道:“都知所言在理…官家无子,依都知之见,而今当立哪位亲王?”

梁从政立即下跪,道:“此等大事,臣一介宦者岂可置喙?娘娘理应垂询朝廷重臣。”

“哦?”太后微眯着眼看他,再道:“那老身问哪位重臣为好?”

“章惇章相公。”梁从政迅速回答,又解释说,“当年章相公曾在太皇太后帘前议立官家,是官家信赖之人,为人睿智有学识,如此家国大事,理应问他。”

太后漫不经心地拈一根银簪拨着手炉灰,又问:“若章惇说得无理,又该当如何?”

“怎会无理?”梁从政不知不觉提高了音调,“章惇是宰相,他的话安可不从!”

似被拨起的手炉星火烫了一下,太后缩了缩手,眉头也拧了起来。但不久后又恢复了平和神色,对梁从政和颜道:“梁都知在福宁殿应承大半日,兴许也乏了,回去歇息罢。”

梁从政自知失言,稍显尴尬,稽首告退,然后恭恭谨谨地退至门边才转身离去。

太后目送他,待他身影消失,再召刘瑗入内,对他道:“速往枢密院,宣知枢密院事曾布入隆祐宫觐见。”

(待续)

作者有话要说:

妾侍

“今日太后让刘瑗去枢密院,宣知枢密院事曾布入隆祐宫觐见。”傍晚圣瑞宫朱太妃摒退杂人,只留自己带来的心腹宦者蓝从熙侍立在侧,再靠近赵煦病榻,告诉他:“他们是在密谋立储之事。”

赵煦沉默不语。太妃取出一卷文书,直递到赵煦面前。

赵煦瞥了一眼,虚弱地问:“这是什么?”

太妃答道:“章相公与几位学士为官家草拟的诏书,说明立十二哥为储君,请官家过目,若辞句无须修改,姐姐这便通知章相公,带学士们入宫,恭请官家手书立储。”

赵煦不由愠怒,勉力摆手一拂,把文书打落于地:“朕还没死,你着什么急?”

“你快死了,六哥!”太妃抢上两步,一把握住他手,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牢他:“所有人都知道这点,太医、太后、皇后、宰执、宫里宫外的人…但是没人跟你说,他们都会哄你,说你并无大碍,好生将养就会痊愈,可身体是你的,你会没知觉么?”

赵煦胸口急促起伏,但没有反驳。

太妃伸手抚抚他潮红的脸庞,柔声说话,语意酸楚:“我是你的娘呀,只有我会对你说实话。你这次病势沉重,太后早在准备后事了,她想立的是十哥。章相公虽然向着十二哥,但知枢密院事曾布掌握的是兵权,他与太后联手,章相公也奈何不得。如今只有你先下旨立储,对百官宣布十二哥的储君身份,异日太后与曾布才无话说。否则,将来十二哥与我,孤儿寡母,再无官家扶持,难堪处境可想而知。”

赵煦摆首,边喘气边断断续续地说:“且莫说我现在还活着,就算真要死,这立储之事也须考虑周全再定。事关苍生社稷,不能仅以亲疏来论储君人选。十二哥本性纯良,但孤傲任性,太过耿介,不会顾全大局,若他监国,易生事端。”

“那你说说谁比十二哥合适?是那瞎了一只眼的九哥,还是一身纨绔习气的十三哥?”朱太妃反诘,冷笑又道:“或者,是那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十哥?”

赵煦不语。太妃继续抨击赵佶:“十哥打小心眼就比别人多,自己没了娘就知道去巴结太后,才多大呢,眼睛就瞄着官家御座了。真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朝廷大内,哪都有人说他的好话。可别人看不出来,你还不知道他是何种货色么?你拖着不立储,将来撒手离去,太后必然会与曾布联手把十哥推上皇位,十哥若做了皇帝,小人得志,野心得逞,小则弑母杀弟,大则祸国殃民,又岂是你愿看到的结果?”

“祸国殃民?你担心的只有你自己。”赵煦叹了叹气,道:“我累了,请姐姐回去罢。”

太妃拾起先前被他打落的文书,展开送至赵煦眼前:“六哥,你看看,措辞若不错,我便…”

“蕙罗!”赵煦忽然打断太妃,放声朝外唤道:“蕙罗!快进来,给我更衣,我要歇息了。”

在寝阁外伺候的蕙罗听见召唤忙疾步入内,见赵煦面色有异,语音刚落便大声咳嗽,顿时一惊,立即上前搀扶照料。

朱太妃却不离去,依然手捧文书要赵煦看,赵煦侧首蹙眉咳嗽着,毫不理睬。

蓝从熙见状,靠近太妃,躬身请她回去,太妃不闻不顾,只怔怔地盯着赵煦,俄而,一串泪珠簌簌而下。

“六哥,你真的不顾姐姐生死么?”她虚脱般曲膝跪倒在榻前,伏在床沿泣道:“你说我担心的只有我自己,不错,我是担心,因为这宫里除了我们血脉相连的母子三人,没人会关心我的生死。”

她抽泣着开始述说:“我入宫时只是个小小的御侍,没有显赫的出身,父亲早亡,连朱这个姓氏都是母亲改嫁之后跟着后父改的,而养我的又是一户姓任的人家…从小受尽白眼,入宫后宫人们勾心斗角,也吃了不少苦头。幸得先帝恩宠,先后生下你兄弟二人,境况才好了起来,一路进至德妃,但这日子也还是过得不舒坦。位分低的,挖空心思给你下套;位分高的,又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对我最严苛的,是你祖母太皇太后。她出身世家,是仁宗曹皇后的养女,英宗皇帝的元配夫人,尊贵无匹,也最瞧不起我这种身份卑贱的宫妾。她自己不许英宗皇帝纳妃,儿子的妃嫔她也不喜欢,常常告诫神宗皇帝,嫡庶有别,不得逾越。向太后是她精心挑选的儿媳,她爱如己女,绝不容嫔御对向太后有任何冒犯之举…我有风湿之症,你曾问我因由,我从未跟你说。现在,可以告诉你了…有一年向太后生日,众妃嫔侯在她正殿中准备贺寿。我与几位娘子说笑,一时高兴,没听见皇后入内,等她进来时还背对着她。太皇太后得知此事,便命我在向太后殿前跪了一夜。风寒浸骨,从此我两膝落下毛病,但凡天阴下雨都会疼,一疼我就会想到那跪在太后殿前直至晕厥的情景…”

讲至心酸处,她悲声愈甚,掩泪的丝巾亦湿了大半。赵煦本来在蕙罗搀扶下坐起想更衣,听着亦神色黯然,默默地又躺下,朝内侧卧,不看太妃。

蓝从熙欲扶起太妃,频使眼色,暗示太妃噤声,但太妃不管不顾,仍跪在榻前哭诉:“那日之后,太皇太后还命人向我传话,说天家严守嫡庶尊卑,我虽生有二子,但休想左右官家,以妾抑妻…神宗崩后,我护送神宗灵柩前往永裕陵,途经永安,当时老臣韩绛任当地知府,迎灵柩于永安城外。我代皇后以遗孀身份护灵驾于队列之后。韩绛听说我在后面,便又奔走数里,跪拜相迎。我回到宫中,跟太皇太后说起此事,原是想赞韩绛恭谨有礼,尊重天家,不料太皇太后听后竟扬手给我一耳光,怒道:‘韩绛是先朝重臣,做过相公,政绩卓著,而你不过是个皇家小妾,不前去迎他已是失礼,竟然还敢让他跪拜,受他望尘之礼?’”

这“皇家小妾”四字朱太妃一字字吐出,模拟太皇太后冷硬语气,听得蕙罗亦觉惊心。回想太妃素日盛气凌人,却原来当年曾被人轻贱至此,颇感恻然,见她声泪俱下,不由地出言相劝,但旋即意识到自己身份,这种状况也不知说什么好,便只得保持沉默,悄然退后,隐于幔帐之间。

其间赵煦肩头微微颤了颤,但还是未出声。

“我虽跻身四妃之列,但终神宗一朝,始终觉得自己只是个仰人鼻息的妾侍,就算成了新皇帝的母亲也不会有变化,太皇太后的耳光提醒了我这点。我不能有任何辩解,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跪下泣谢她教诲。”朱太妃肝肠寸断地哭了一阵又继续说:“你即位做了皇帝,照理说,我这生母是可被尊为太后的,但太皇太后只许尊你嫡母向氏为皇太后,我仅被尊为皇太妃。非但如此,在此后好些年中,给我这皇太妃的舆盖、仗卫、冠服还不如给皇后的。后来你大了,有大臣进言,说母以子贵,太妃礼数,务致优隆。太皇太后也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让你下令,一切礼数按皇后分例置办。尽管如此,也还是远远不能与皇太后相提并论。直到太皇太后不在了,你获亲政,我才有了些许扬眉吐气的感觉,但行事稍微畅快一点,太后便会暗地里命言官进言,说我僭越…她面上装得倒好,却还是把我恨到了骨头里,若不是对你有所忌惮,她也会像太皇太后那样对付我。”

太妃述说至此,见赵煦仍无回应,便伸手欲拉他转朝自己:“六哥,所以你不能让太后立别人为储君,否则我又会重新沦入那噩梦一般的境地,这一辈子都只能做个皇家小妾。何况,这几年我过得风光,嫉恨的人自然更多,但我面前浮华原是虚空,若你有个好歹…”

赵煦闻言猛地抽手避开她,一动之下又咳嗽起来。蕙罗上前照拂,他亦不转身,但厉声命道:“送太妃出去!”

蕙罗看看蓝从熙,面露难色。蓝从熙双手着力扶起太妃,哄她回去,太妃挣扎着又扑到赵煦榻前,哭道:“你这几个弟弟,只有十二哥是姐姐肚皮里出来的,你立取十二哥才稳便,姐姐后半生方能过几天安生日子,否则,将来受人冷眼事小,只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六哥!你回头看看我,看看你的娘呀!你不立十二哥,却忍心让你亲娘受人欺侮么…”

赵煦剧烈咳着,对她请求不置一词,间或朝她挥挥手背要她出去。

朱太妃哭得撕心裂肺,哀声不住唤“六哥”,惊动了外间的杨日言,带了几名宦者进来,连哄带劝地才把太妃架走。

蕙罗待太妃离去,再轻声问赵煦:“官家,现在是否更衣?”

赵煦仍朝内侧卧着,咳嗽声渐渐平息,但仍在喘气,良久才抬手示意。

蕙罗扶他坐起,见枕头上适才他脸庞所依之处有一片水痕。

(待续)

作者有话要说:先帝病危,圣瑞曾云:“只十二哥是姐姐肚皮里出来,你立取十二哥即稳便。”先帝自此气不复语。

——《曾公遗录》

清供

次日十哥赵佶入省请安,带来了一个紫檀盒子。

赵煦不豫之前,他原是众亲王中定省最勤最早的,常常天不亮就候在福宁殿前,而这次皇帝卧病后他倒显得没那么殷勤了,入省的次序在亲王中时而第二时而第三,既非第一也非最后,见了皇兄也不甚多话,除了说几句吉利话就等着皇兄让他退下,带礼物来也是年节后第一次。

他在赵煦面前打开紫檀盒,蕙罗重又闻到那缕如梦似幻的幽香,定睛一看,见盒中盛着一个金质累丝编织的香囊,那香气便是从累丝缝隙中散发而出。

赵佶双手呈上香囊,道:“这块龙涎香是臣自番商处购得。此香忌讳潮湿,臣便盛于金丝香囊中,不时佩带,以使香味常获人气,不致败坏。臣听太医说,龙涎香有行气活血、散结止痛、理气化痰之功效,可治疗咳喘气逆,心腹疼痛。故今日带来献给陛下,望陛下稍加把玩,或有助于圣躬康宁。”

蕙罗接过转呈给赵煦。赵煦自圣瑞宫哭闹之后精神愈发萎靡,语音虚弱之极,须蕙罗等贴身宫人附耳传话。此刻他抬眼看看香囊,淡淡道:“太贵重了,十哥自己留着罢。”

蕙罗向赵佶转述,赵佶应道:“臣爵位服玩,皆为陛下所赐,即便献上所有财物也难一谢圣恩。陛下违和,臣恨不能以身相代,此香虽贵,却无法尽表此间心意。万望陛下笑纳,有幸长伴君侧,此香也是生得其所。”

赵煦仍不接受,道:“香有灵性,既伴你甚久,便是你的,我强收下,也是无益。”

赵佶还想再说,赵煦闭上了眼睛。赵佶见状亦不敢再劝,接过蕙罗送回的龙涎香,正欲告退,赵煦却又出声唤他:“十哥。”

赵佶忙欠身恭听。

赵煦让蕙罗传话:“我做了十四年皇帝,你且说说,哪些事做对了,哪些事做错了。”

赵佶双目微睁,旋即道:“陛下处分政事无不周全,这些年海晏河清,国泰民安,臣钦佩之极,岂敢妄自置喙。”

赵煦道:“我只想听你说实话。我知道绍圣绍述,处置元祐党人,颇引人非议。你是怎样想的?”

太皇太后高氏崩后,赵煦亲政,立即召见被太皇太后摈弃的新党,任章惇为宰相,公开表明绍述继承神宗成法,并改年号为“绍圣”,大力贬斥太皇太后重用的元祐年间大臣,激化朝廷党争,亦致政局混乱。蕙罗虽极少听人说政事,但也知道皇帝行事乖戾,朝野民间皆有微词。只不知他此刻这样问赵佶,是何用意。

但见赵佶深深一揖,答道:“陛下圣明,绍述先帝成法,变法度,易风俗,恢复保甲、免役、青苗诸法,令国富民强,且出兵征讨西夏,使其向大宋乞和,文治武功,堪比祖宗。元祐党人墨守陈规,阻挠革新,废止皇考成法,陛下将之贬逐流放,并无不妥。”

赵煦再问:“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