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惠娘迟疑一下。

在乡下送福出去的东西是不能换的,否则对办事的主家不太好。

“这样好,也是双数,吉利着了。”姜氏笑得劝说,算是婉言拒绝了苏青青的提议。

“那对不起大舅妈。”苏青青带着歉意说。

姜氏不傻,知道她为什么这样做,所以也没有往心里去。她本来就是宽厚的人,自然也不会让苏家吃亏去。

贾氏看到苏青云手里的两个脏馒头,心里暗自高兴。

送走了秦家人,苏青青长舒了一口气。她可以肯定依着贾氏的个性,在贾氏亲眼见到少两个馒头情况下,回去肯定不会再打其他两个篮子的主意了。

“大哥大嫂,青青到底找你们干什么?”坐在苏家雇来的牛车上,贾氏不死心的问。

“大哥大嫂,青青人小不懂事就算了,你怎么也跟着她一直瞒着?”秦二浪当着秦大浪夫妇面质问。

老实人自然有老实人的犟脾气,得到苏青青的叮嘱,秦大浪夫妻就是不说话。

倒是秦菲儿听了不满,“二叔二婶,青青不让说,你们这不是为难我爹娘吗?”

“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秦二浪呵斥她,一点儿羞愧的意思都没有。

“闭嘴,现在知道眼馋了,早干什么去呢?”秦老爷子不客气地训斥他一顿。

“苏青青做得是不对。”秦二浪的儿子嘀咕一声。

“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罗氏瞪了孙子一眼。“不能坐车就都下去。”

老太太一生气,秦二浪一家终于老实了。

送走了秦家,这边金家二婶也跟着告辞了。

“这是十两银子,你们拿着别嫌少。”同样的,在屋子里都剩女眷的时候,苏青青当着金娟妹她们的面,将银子塞给了金家二婶。

“这不行,我们是过来贺喜的,怎么能拿银子?”金家大吃一惊,一把将银子推开了。

“二舅奶奶,你听我说。”苏青青将她的手按下去。

“不不,惠娘,你们的好心我心领了,但是银子我们坚决不能要。”二婶央求地看着惠娘。

“我们家可是青青当家,她既然给你了,二婶你就收下吧。”惠娘拉着她说。

至于金娟妹和青云两个,已经是满脸泪水了。

“我的外婆家我们也给了银子,给了大舅舅却没有给二舅舅,想来你们也知道为什么我这样做了。你们对大伯母好,我们都记着了。你也看到了,从今天开始大伯母算是彻底没有娘家了,但是她还有你们呀。要是你们不收下这份银子,大伯母要怎么想呢?你们这是见外呀。”苏青青将银子又放在她的手里。

这样的话,让金家二婶的手也不好再收回去了。

“我也只是惦记着故去的大嫂好,才帮着一把,却也没有护着她多少。就是当初嫁入你们苏家,我们也不是愿意的,却因为立场而没有阻止得了。不过现在好了,还是老天有眼,让你大伯母到了你们苏家呀。”金二婶一边说一边也流下了泪水。

“所以以后你要更疼大伯母一些,将她当作女儿一样疼,两位舅妈也要将她当作亲小姑一样看呀。”苏青青笑着劝慰。

“那是自然。”金家媳妇很真诚地回答。

另一个也附和着。

“那么银子就收下,这可是大伯母的一片心意。”苏青青满意地说。

临走时,金家也带走了一篮子鱼肉和一篮子馒头。

“青青,谢谢你。”等人走后,金娟妹抱着她感动地说,脸上的泪水就没有止住。

“青青,姐姐以后全都听你的。”苏青云也做了保证。

“感情你原来是不打算听我的呀。”苏青青大声问。

苏家几个干站着的男人听了都忍不住笑起来了。

搞得最后金娟妹也破涕为笑了。

等家里洗洗涮涮,天就完全黑了下来。

苏家将几个帮忙的小媳妇留下来又单独开了一桌,吃完以后将剩下的菜也给她们用自家的盆端着带回去了。

几个女人都很高兴,就是剩下来的这些菜都是好的,她们逢年过节时都吃不上了。

“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苏青青伸了一个懒腰说,“真累。”

“累了洗洗都睡了吧。”苏中义有点儿微醉,他红着脸说。

于是大家也都不客气一下子散去了。

“我给小狗喂点儿吃的。”苏青峰惦记着家里的新成员,端着一点儿汤饭给小狗送去了。

“少给他们吃肉。”苏青青叮嘱。

“知道了。”苏青峰大声回答。

苏青青一边走一边捶着腰进屋去了,再过几天,他们就可以搬到楼房里去住了。

可能是太累的缘故,第二天苏家的几个男人和苏青青、苏青云一直都睡到了太阳老高才起床了。

“大伯,爹,今天让赵大伯他们帮忙将家居搬到屋子里,然后一起通通风。”苏青青边吃饭边说。“等房子稳定下来,咱们再去看看地。”

“青青,这么多地真的就是你的呢?”苏中义到现在好像还在做梦。自家从一清二白一下子就多了这么多的地出来。

“爹,你是怕地契上的名字是我的,你们不放心吗?”苏青青挤挤眼调皮地问。

“才不是了,银子是你挣的,地当然都是你的。”苏青山严肃地说。

“那是自然。”苏青涧的表情也很严肃。

苏青青见了扑哧一声笑,“逗你们玩的。不过,过几天这个楼房的名字就换成你们的吧。这些房子本来就是留给你们娶媳妇用的。”

“就用你的名字。”苏青涧相当坚持,“要不我就不住进去。”他急了。

“青涧说得对。”苏中仁也开了口。他明白儿子是担心以后娶了媳妇,还不知道媳妇是什么样的人了。

“这样吧,大伯家的房契就写上大伯的名字。”苏青青微笑着建议。“我也不想今后大哥、二哥因为这点儿房产而让两家生分了。”

“我们才不会了。”苏青山和苏青峰异口同声地说,要是他们找的媳妇敢挑三拣四胡乱出主意的,他们就休了算。

苏青青却摇摇头,不是她不信两个哥哥,而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词叫做身不由己。要是闹到那一步还不如现在就做了正确的决定。

他们能想到的,苏青青同样也能想到,有时候话还不如说得明白一些更好。

“我看这样行。”苏老爷子感慨地看了一眼孙女下了决心。

老人都这样说了,大家就都同意了。

“爹也留心一点儿,看看村里有没有人要卖地,我给三个哥哥买一些地留着。我丑话说在前面,一个人十亩地,多了没有。”苏青青严肃地说,她可以给他们一些基础,但是却不会像养着米虫一样养着他们,“至于姐姐,只要找到了婆家,我也会给她盖房子,买地。”

“我?”苏青云红了眼睛。

“姐姐在家里忙里忙外并不少做什么。在我眼中只要是亲人都会一视同仁。”苏青青正色说。

“谢谢你,青青。”听到苏青青的话,最感动的莫不过金娟妹。“你们兄妹要是负了你二叔一家,就逐出家门。”

这话在古代算是狠话了,没有犯了十足的错,没有任何一个父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大嫂,你的话有些重了。要是这两个孩子成家以后不顾兄弟情,你们也可以不理他们。”苏中义也动情地说。

“只要哥哥姐姐记着家和万事兴就好。”其实苏青青也很感动。

两家人能处得这么好已经是很难得,在现代甚至都绝迹了。她当然希望这样美好的家庭氛围能永远继续下去。

敲打过小辈以后,大家的话题又转到了土地的问题上。

“等麦子收了以后,咱们就和大家一样种水稻。”苏老爷子说。

种田的事情苏青青几乎是门外汉,长辈说什么她听着就是。不过一些肥料的配置她还是知道的,因为种草药的时候也要用。“荒地得等秋天深耕后再用。”

那片荒地苏青青是知道的,别看是荒地,土质还很肥,又是沙土地,非常适合种植甘蔗和红薯。

而这两样植物正是苏青青目前比较感兴趣的东西。

苏家长辈听她有计划也就没有过多的操心。

吃完饭,一家人将赵大生和赵大宝以及村里过来帮工的一群人全都叫过去,到了瓷窑那边,将打好的家具用牛车一样样地往楼里搬。

这些家居可都是实打实木头做的,每一件搬起来还挺沉的,幸亏来的都是壮实的汉子。

村里人看着牛车一趟趟地拉着家具往楼里去,一个个都张望着羡慕着。

也有好奇的人过来问,“这些高高的柜子是干什么用?”

“装衣服的。”苏青青笑答。

“都是你们自己打的吧?”明知是废话,村里人还就有问的。

“是呀,是大伯和爹的手艺。”苏青青很自豪地回答。

于是又引来村民一阵阵啧啧的赞叹声。

赵大生他们将家居拉回来也不知道这些家居是干什么用的,就过来请示苏青青。

苏青青一时成了指挥官,在她的指挥下,家具很安稳地归位了。

“这样一看可了不得了。”看到整齐的家具,村长竖起了大拇指。

“村长叔觉得好,我也觉得很好。”苏青青高兴却不谦虚地说。

“嗯,是太好了。”村长找不到形容的词就这么反复说着。

两家厢房也完工了,这一批工人是柳煜介绍过来。本来他们来的时候还有些不服气,毕竟他们在城里也算是比较有名气的工队,但是柳煜却让他们盖得是厢房,有心不来,又怕得罪了柳煜。

来了,心里就带着火气。

可是在知道盖主屋的竟然是霖王的人,一个个就偃旗息鼓了。再过一些日子,见到苏家与众不同的楼房竖起的时候,他们就彻底服气了,这样的房子他们的确没有本领做好了。

边房的柜子还没有做好,苏青青希望等家里闲着的时候,让长辈们做一些放进去。

看到空荡荡的院子和墙壁,苏青青觉得自己还要花一段时间去整理装饰了。

“青青,明天是不是要买一些窗纸回来?”苏青云端详着窗子和门问。

提到这个,苏青青就相当无奈了,要是用纸糊,就是白天,屋子里也是黑乎乎的,她相当不喜欢。要是有玻璃多好呀!

即使是晚上,也应该比较亮堂吧?

不过做玻璃的工艺她不懂,只是一次去参观玻璃厂偶尔记得一些流程,那还是玻璃厂的车间主任介绍的。现在倒是默默模糊还能记得一些,但是要她亲自去做,她还真没有那个本事。

不现实的东西她暂时放弃了,“明天就去买。”

她还想着到城里买一些纱给家里做一些可以自由折叠的纱帐,要不到了夏天还不被蚊子给咬死了。

“咱们还要买一些花卉放进屋子里。”苏青青数着,“纱布也要买。”

算来算去还是要银子,听听就是一大笔的银子。惠娘和苏青云不清楚家里到底还剩多少银子,听了她的话,心里就在犯嘀咕。

但是苏青青不担心,做什么事情她都是有计划的。

这样简单的一收拾,一天就过去了。

第二天一家人早早起床,赶着牛车进城去了。到了城中时间比较充裕,他们到上次买棉被的店里。正巧了,看店的就是上一次那个小二,小二再也不敢怠慢几个人。

“几位,你需要什么?”说着,他亲自给苏青青她们倒了茶。

苏青涧、苏青山因为是男孩子对买布什么的也没有兴趣,干脆坐下来喝茶就守着。

“这些纱布和绢布怎么卖?”惠娘挑了最便宜的问。

苏青青看到这她问的这些布的颜色太素淡了,暗自摇摇头。

“纱布十八文,绢布二十二文。”小二笑着回答,倒是没有怠慢他们。

“娘,这些布咱们不要。小二,那些布怎么卖?”苏青青指着不远处颜色华丽却不失淡雅的纱布和绢布问。

“小姐好眼色,这些都是今天最新的料子,无论是花色还是布料都是最上乘的。至于价格了,就要贵一些。”小二偷偷观察她的脸色。

见到苏青青没有露出懊恼的神色,也就放心了,继续说,“纱布得二十八文,而绢布就得三十六了。”

“怎么多了这么多?”惠娘和苏青云吓了一跳,惊讶地看着小二。大有小二欺骗了她们的意思。

“这可是烟霞锦,就是这样的价格。小的可不敢诳几位,要是在京里几个还要多了。”小二极力游说。

“这个颜色的,那个、还有这些都给我来一匹。”苏青青指着几种看着顺眼的布料说,“我买这么多,你应该算便宜一点儿给我们。”

小二见她出手大方,早就喜欢坏了。“这是自然,等会儿掌柜就过来,他肯定会给你们算便宜一些。”

“青青,这个价格太高了。”惠娘担忧地看着她。

“没事,房子都盖起来了,也不差这点儿银子。”苏青青微笑着说。

正说着,掌柜的进来了。他的记性不错,一眼认出苏青青。

“苏姑娘又来买东西?”他微笑着问。

“都挑好了,但是你得给我算便宜一些。”苏青青指着一堆布料,“就是这些,还有这些棉布也给我抱起来。”她随后一点,挑选了几匹棉布。

已经快要入夏了,也该给家里人添置一些夏装了。

“好说好说。”掌柜的大喜。立刻拨打了算盘,以最优惠的价格算给了她们了。

“这样吧,仓库里还有一些去年进水的白色丝绸挤压着,算我免费送你们的。”

免费送的东西,苏青青没有挑剔,高高兴兴答应了。

等小二抱出来一看,还真不错,都是一些上好的丝绸,只是带了一些水渍罢了。

白得的东西,管家婆苏青云看了十分欢喜,脸上的笑容都一直挂着。

“你们果然在这儿。”就在这时候,李元亦急匆匆从门外走进来,脸色显得非常疲惫。

“见过晋王爷。”惠娘他们一见,赶紧过来行礼。

掌柜一听来的这位贵公子竟然是晋王,和小二吓得倒地就拜。

“免了。”李元亦不耐烦地挥挥手。

“苏青青,你赶紧跟本王走,本王找你有急事。”或许是太着急的缘故,他过来一把拉住了苏青青的手腕,完全忘记了男女之间的设防。

“你说来听听,再着急也得容我喘口气,让我知道是什么事情吧?”苏青青不耐烦地说,忍住了甩开他手的冲动。

“太傅今天跌了一跤,现在不能起来。很多御医看了,都说他一辈子都将卧床不起,六哥想让你给太傅瞧瞧。”李元亦简略将事情讲了一下,“别耽误了,咱们现在就过去看看。”

“跌到那儿呢?”苏青青吃惊地问。

“是臀部和大腿骨。”李元亦也说不清,“反正你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你们将人送过来再说,家里正忙着,我也有事情忙了。再说这几天就要收麦子,我就更走不开了。”苏青青不愿意,虽然想走出村子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家里房子还刚落成,她暂时没心思出去。

“你们家的麦子都交给本王了,本王会让人给你收。地也会找人给你耕好,这样总可以了吧?”李元亦不耐烦的说。

“我先声明,我可不一定就能治好他的骨头,要是治不好,你们不能赖我。”苏青青觉得和贵人打交道最麻烦的就是这些人动不动爱拿人治罪什么的了。

所以聪明的她先得将条件讲开了,“你不答应我肯定不去。”

看到她警惕的样子,李元亦又好笑又好气。“行,本王答应了,那么多的御医都没招,即使你治不好太傅,也不会有人责备你。”

“还有,我们不能跟着你一起进去。”苏青青看着他,“我可不想在京城里树立一大堆的敌人。那些御医要是知道人是我救好的,还不得将我给吃了。”

“这个你放心好了,后面的事情交给本王了,保证你不会受到影响。”李元亦不住催促她。

“等等,青青,我跟你一起去。”苏青山站出来看着他们说。

惠娘和苏青云两个早在听到事情的缘由后就担心不已,一听苏青山主动请缨,惠娘立刻答应了,像找到主心骨一样点头附和着,“对对,让你大哥跟着,我们也好放心了。”

说着,她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红了起来。

李元亦此刻有些哭笑不得,只是想找苏青青去京城看个病人,苏家怎么搞得像生离死别似的。

“本王可以保证,一定会让苏青青和苏青山毫发无伤地回来。”

“谢王爷。”惠娘得到保证,心里要安定很多。

“王爷,地里的事情…”

“事情都交给本王了。”听到苏青青还想啰嗦,李元亦直接打断了她的话。

苏青青叹口气,“那好吧。”

李元亦让手下的人负责将惠娘他们送回去,顺便找人将苏家庄稼给处理了。

他自己则让人赶着马车拉着苏青青和苏青山一路疾驰往京城里去。

“断骨接骨你有没有把握呢?”李元亦坐在马车里没话找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