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面前的盘子里有,叫醉排骨。”苏青青笑着回答。

“都带酒,青青想我们一醉方休吗?”苏青峰调皮地问。

“只是带着酒味,你们不多喝酒就不会有事。”苏青青没好气地说。古代用得是米酒,度数还可以,过节了,苏青青倒是有些馋起现代的红酒和葡萄酒了。她想要是到了夏季,一定要多购买一些葡萄,或者是用山楂也好,这样可以做一些葡萄酒或者是山楂酒。

“听到没有,少喝点儿。”苏青山教训自己的弟弟。

“嗯,我才不贪杯了。”苏青峰摇摇头说,对于酒他还真不是很喜欢。

“去取一些好酒过来。”难得聂惊风高兴,就吩咐身边的人到他们住的地方将好酒拿过来。这些酒是蜀地送过来的,都是陈年的美酒。本身他们也没想到要带酒过来,没想到苏家人喝的只是自己酿制的米酒,喝酒起来就不太过瘾了。趁着节气,他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凤银公主听了也不阻止,只是笑着看着。

“公主多吃点儿这些清淡的。”惠娘招呼凤银公主。

“满桌都是美味佳肴,还不知道从哪儿下筷呢?”凤银笑着回答。看着满桌子的佳肴,凤银内心充满了震惊。

苏青青一个农家女孩子怎么会做这么多的菜肴,就是她这个大庆最尊贵的公主,这一桌子她叫上名字的也没有几样。

苏青青凭着这一手进宫做御厨都是绰绰有余了。

所以她的话不仅仅是恭维的话,也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感叹。

“宫里的御厨比起苏姑娘也差一些了。”聂惊风就着酒劲说出了凤银内心的想法。

“过奖了,只是青青的个人爱好,雕虫小技罢了。”苏青青只是想家里人尝尝鲜,可没想引起别人的怀疑。

“做菜和研究医药一样,需要对材料有十分了解和喜爱才能作出满意的东西来。”她解释。

“要是世人都有你这样的认真执着,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事情了。”凤银一番感叹,却是想到了国家大事情上。

“今儿是除夕,别的事情就不多说了,我是小辈先起个头,在新的一年中,我祝爷爷身体健康、寿比南山,祝爹娘、大伯大伯母事事如意,儿孙满堂,祝公主驸马夫妻幸福、世子健康,祝大哥、哥哥来年夫妻恩爱,早添贵子。”说到这儿,她恶作剧似的瞄了一眼,满心期待看着自己的苏青峰和苏青云,“祝二哥和姐姐早点遇上知心如意的另一半。”

一席话让桌子上的人听了心里都满意得不得了,就是苏青云和苏青峰几个小辈羞涩地红了脸,一个劲说她坏。

在她的带动下,餐桌上的气氛都热闹起来,你敬我一杯,我回你一杯。

凤银和聂惊风对视一眼,幸福地笑起来,这个年是他们最幸福的一个除夕。往年在蜀地或者是宫中,哪一顿饭吃的不是心头冒火,桌子上的人尔虞我诈,个个说得都是违背良心的话,原来幸福的生活真的很简单,可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最难的。

下午的时候,村里更加热闹起来,家家户户开始贴起了对年和串钱子。

苏家就是厂子的窗户上都是琉璃,她就剪了一些窗花让人贴上,村子里看着稀奇,围过去不少人看着,但是却没法贴,谁叫每家每户都是草房子外加纸糊的窗户了。

还没等晚上,村子里家家户户就开始张灯结彩起来,今年在苏家做工,谁家都不缺那几个铜板,所以大家比赛似的挂上了新灯笼。

村子里也到处可以见到穿着新衣服拿着糖果或者是瓜子什么的孩子,最幸福的就是他们了。

苏青青看着村子里一片祥和,心里也痛快着。

“小姐,估计新年第一天就会下雪。”看着外面阴沉的天气,半夏看了一眼说。

“这样才好了,瑞雪兆丰年。咱们蔬菜都有大棚罩着,不怕下雪的。”苏木不以为然地说。

“就是怕村子里人都睡不好,也不知道这雪会下多大了?”有了上一场大雪的前例,白芷倒是有些担忧。

“没事,村长肯定让人守着的,咱们厂子里和家里都不会有事情的。”苏叶站在长廊上说。

“倒也是。”

苏青青听着几个丫头的话,心里一动。“要是村长安排人守夜巡逻,咱们也安排一些人手也跟着。按照三倍的工钱结算,算是加班的费用。”这也是上一辈的规矩,春节值班是要加倍给奖金的。

苏青青不想给村子里村民心中造成不好的印象,不能因为苏家富起来就脱离了村子的事务。

“你做得好。”苏老爷子听到了,心里十分满意。他走过来看着逐渐蜕变的孙女,心里一阵自傲。富了不能忘本,这样才是立足之本呀。

“爷爷,要是出去的话多穿一些衣服。”苏青青看着苏老爷,关心地说。

“不怕,爷爷身上穿的暖着了。”苏老爷子笑哈哈,照例到村里走了一走。

到了晚上的时候,天空中果然飘起了雪花,而钟白过来将愿意参与村里值班的名单送了过来给她过目。“让他们用心做。”

“是。”钟白在苏家这段日子里,算是诚心诚意待下来了。对苏轻轻也真的看做了主子。

吃完晚饭以后,按照惯例是要守岁的。

大厅中摆满了各色的点心和坚果,大家都聚集过来了。

凤银也想留下来,但是苏青青让她好好养胎,他们夫妻只好回去了。

“教会你们一点儿游戏玩玩。”苏青青笑着说。

阿拉伯数字,她已经通过自己的教学让村里的孩子学会了,这种简单而好记的计数方式很快在村子里流行起来,就是村里的老太太都能算出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别说年轻人和孩子了,他们能将大庆通用的数字在脑子里快速的换算成阿拉伯数字,因此算数速度也快了起来。

不过苏青青说过这种方式是她师傅教会的,大庆还没有流行,希望这种计数方式是清溪村的一个独特的联络秘密。

一个村子有自己的文字当然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情,再加上村里人现在对她又十分信服,所以阿拉伯数字还真的没有外传出去。

当苏青青让丫头们拿出前几天糊了几层的硬纸板,然后裁成大小一样的长方块作出了纸牌的时候,大家只有好奇却没有惊讶。

“听好了,我说规则呀。”苏青青拿着简易的纸牌,笑着开始教大家。

在经过她的讲解,先是年轻人开始摸索着实践。

“不对,大哥,你出错了,一条龙只能出五张。”苏青峰龇牙笑着说。

“不是说最多出六张的吗?”苏青山紧张地看着手里的牌。

没错,苏青青教会他们的是现代比较流行的惯蛋,这种牌好玩又需要动脑筋。

“青青,他是不是在赖皮呀。”苏青山大叫。

“没有。”苏青青好脾气坐在一边,又将规则讲了一边。

经过几圈以后,苏青云他们这一桌就打得有模有样的了。

苏中义等人看着有趣,也加入了战场中。只有金娟妹身体有些弱吃不消,早早回房里休息去了。

最后因为是除夕,苏青青主动让几个丫头也开了两桌子玩起来。

一直等村里炮竹集中响起来,苏青青就就回房睡觉去了。而其余的人一直玩到了五更,鸡都要叫了几遍,他们才回房休息一会儿。

初一早上是要吃水饺和汤圆的,寓意是一年弯弯顺,一家人团团圆圆。

凤银公主和聂惊风并不知道这些民间的风俗,只觉得好玩。大喜年的,他们过来也不能空着手,一进花厅就给苏家的女眷打赏了上好的首饰,好在苏家算起来只有四个女主人,所以,惠娘和金娟妹一人得了一个玉镯子,而苏青云和苏青青则得了一块上好的玉佩和簪子。

就连家里的丫头、小厮们也得了他们的赏钱。

连客人都给了礼物,苏青青这个主人也不能含糊,她在给了家里忙碌的丫头和小厮们红包后,也给凤银身边的人一份。

赏钱不在乎多少,大家在乎的是心意。昨天那顿午饭已经让凤银身边的人动容了。试问那个府的主子用餐是和下人们的一样的?

夜里下的雪还在纷纷扬扬地飘,地上的积雪已经漫过了脚面。外面到处都是银装素裹,简直是美不胜收。

“孙女给爷爷、爹娘和大伯大伯母磕头。”作为现代人的苏青青其实并没有下跪的习惯,但是苏家人对她是真的好,所以叩头是她心甘情愿的。

“好好,起来,新的一年事事如意。”惠娘和金娟妹抢着将包着板糕和银角子的荷包塞给她。

因为知道了板糕的寓意,所以苏家长辈们特别的在意。

“这是爷爷的。”苏老爷子也乐呵呵地送上了一个大红包。

连苏中仁和苏中义也分外包了一份递过去,乐的苏青青合不拢嘴吧。“我赚了,哥哥姐姐,我是老小,你们的红包呢?”

“你是家里的小财主还好意思打劫我们?”苏青云躲着她。

“但我是家里最小的。”苏青青才不让了,笑着追逐她。

苏家的长辈们看着都笑了,这时候看起来她才像个孩子了。而不是往常那样是家里的主心骨。

“青青,她小气不给,二哥给。”苏青峰小大人似的将准备好的红包塞给了她。

苏青山和苏青涧当然也不甘落后,同样每人也准备了一份。

“算了,这是我的。老小。”苏青云故意将老小拉长了说,大家听了又乐了。

等苏家用过早餐,村里就有人过来拜年了。虽说村民之间往年也有走动,苏家也从来都没有摆过架子,但是今年村民们过来都是小心翼翼,毕恭毕敬的。

大伙都没有空手过来,将家里收藏的一些土特产或者是做得点心都带来了。

惠娘和金娟妹就张罗着让大家坐下来做点心和坚果,村民们也不敢哄抢,都学的温雅起来,但也没有落下面子,一个个少抓了一些吃起来。

上门来的孩子大丰收,惠娘和金娟妹作为家里的女主人,负责招待他们,只要是上门来的孩子,每一个人都给了五个铜板。

凤银作为家里的客人也没有摆架子,再说她肚里有孩子,对上门来的孩子自然友善很多。而且她还想着讨个彩头,所以凡是上门的孩子,她也一个人给了五个铜板。

之所以用这个数,她也是有考虑的,并不想越过苏家去。

买来的孤儿在学院边上的宿舍了用过餐也过来了,凤银公主和惠娘也没有落下他们。

这样一来转眼间就到了中午,因为早上吃的比较迟,所以中午就吃青菜豆腐汤,就着馒头和小菜,一个个倒是很满足,就是凤银公主都吃了两碗。

下午的时候,雪还在下,各家各户就忙着扫雪。扫雪很辛苦但也很快乐,村子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

苏青青没有出去,而是和惠娘、金娟妹和苏青云一起商讨着婚礼的事情。

家中地方大,人手也多,就是村子里的人全来了,也忙得过来。

赵家就在隔壁,倒也不用太忙活,用一顶轿子抬着沿着村子里走一趟就是。但是秦家离这儿有十来里路,用花轿必然会花费太久的时间。

“这样吧,我们直接用马车过去接,多去几辆,将马车打扮好了,也不会落了表姐的面子。”苏青青提议,现代人成亲用车队是很有讲究的,要不在这古代她也派场一下?

“用马车能行吗?”从来没听说谁家娶媳妇用马车的,惠娘有些担忧。

“反正,明天要到舅舅家去下聘,娘跟过去正好问问他们的意思。问清楚了,咱们这儿也好做安排。”苏青青想了想,或许觉得古代人不能接受她新颖的想法,于是做了妥协。

“菲儿不是那种死板的人,岳父和岳母他们也讲理,我看或许行。”苏青涧红着脸插话。

“你不用担忧,那是你的岳父家,也是我舅舅家。但成亲是女人一辈子的大事情,你过去问清楚会更好一些。”苏青青看着他紧张的样子觉得好笑。

她坏心的想,很多人在成亲的时候都有成亲综合症,哥哥和嫂子也不知道有没有?

她猜测苏青山或许好些,毕竟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但是苏青涧这么爱红脸,心里肯定有些紧张。

苏家现在有银子,又是第三代第一场亲事,所以两家人都很重视。下聘用得东西也很丰富,那些箱子装着的都是满满的。

从穿的、用得到贵重的首饰都有,虽说比不上官宦富贵人家,但是却比小户或者是普通有钱的人家下聘的礼物要重得多。

景宁送来的东西也在里面,凤银公主也差人送来了添妆的首饰,这些首饰都很名贵,苏家人自然是谢了又谢。

连在京城里两次“打劫”的东西也在里面,光是这些首饰就不止千两银子了。

忙活了一下午,清点了箱子里的东西,在确认没有出错以后,“用红绸子将箱子扎起来。”苏青青吩咐。

很快,箱子上就扎了大红绸带,看起来喜庆极了。

第二天早上,苏家先将东西送到了赵家,引得村民们都围过来看热闹。在见到苏家下聘的箱子以后,大伙好一顿羡慕,都说赵杏儿是掉进蜜里了。

等这边安排妥当,惠娘生怕懦弱的金娟妹到了那边遇上二哥一家,所以她又跟着上了马车往秦家去了。

这样大的事情,苏青青作为未出阁的女孩子自然是不好跟着过去的。她不放心又让苏叶、苏木和月娘跟着一起帮衬一下。

中午的时候估计是那边留饭了,所以几个人都没有回来,苏青青也不担心,而是躺在软榻上抱着一本农记的书看的津津有味。

或许她是不懂种田,但是在看了一些有关种田的农记以后,还真让她找到了一些窍门。

原来种田和种药材一样,深耕、浇灌、施肥和勤管理一样不能缺少了。

肥料她不担心,古代人不知道肥料是要发酵的,但是她懂呀。家里养猪养牛还有鸡鸭鹅,这些有机肥有了她按照各种比例发酵,她不相信自己种出来的田会差了。

下午的时候,惠娘他们终于回来了。

“你外公外婆和舅舅是一口答应了,用马车也是可以的。说不能耽搁了吉时。”一回到家里,惠娘就欢天喜地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亲家很通情达理的。”金娟妹对秦家是十二分满意。

“你们过去没有出什么事情吧?”苏青青意有所指地问。

“你是问你二舅一家吗?”说到二哥,惠娘的语气明显一顿。“满儿和你二舅妈虽然不满,但也安静地一起吃了饭。”

看到苏家送过去那么多好东西,秦满儿竟然没闹?就是她不恼,依照贾氏那看不得别人好的脾气也容忍不下来呀?她其实也算准了,秦老爷子虽然说将二儿子给逐出去了,可是心里那份亲情还是在的,再说秦大浪更是憨厚的人,女儿出嫁,一定会将老二一家请过去。

苏青青一时倒没想出他们想干什么。算了,不管他们怎么样,要是敢对苏家作出什么,她苏青青也不会饶了他们。

“贱人,死贱人。”从秦大浪家回来后,秦满儿就气得哭起来。

“乖女儿,别哭了。哭有什么用?”贾氏阴沉着脸劝说。

“娘,我不服,秦菲儿哪里有我长的好,那苏家真是瞎了眼睛。还有姑姑就知道想着秦菲儿,有什么好处都给了她。怎么不想想我也是她的侄女?”秦满儿趴在床上哭起来。

她虽然长的好,但家世摆在那儿了,要想找到苏家那样的门第简直比登天还难了。

------题外话------

感谢冰幽若茹 送了6朵鲜花

第115章 成亲风波

“你别提那个姑姑了,在她的眼中,也只有秦菲儿才是她的侄女,你算个啥?”贾氏火上浇油,想到苏家送来的那么多值钱的聘礼,气的她胸口都要炸开了。

“你自己没本事,抓不住苏青涧那小子的心,现在哭有什么用?”同样难受的还有秦二浪。别看他在城里做工家里生活要好过一些,可是现在看看老大和妹妹一家,他家简直就是个笑话。

苏家今天过来的两个丫头和一个下人穿的都比他们一家要好,更别提苏家送过来的那些聘礼了。

“你还说我,你怎么不说自己?”秦满儿一听炸毛了。“你还是做父亲的吗,也不知道为自己的女儿争一争?为什么好处都给他们一家占去呢?”

“你咋不长脑子呢?要不是你们母女两个成天就知道算计那些蝇头小利,能将他们给得罪了。就像你自己说的,秦菲儿长的不如你,可是人家为什么会选择她呢?”秦二浪怒气冲冲地吼。

刚才见到那么多的好东西,他也想抢也想争,可是苏家带来的两个丫头可不是好惹的,瞧人家将那么重的箱子像拿豆腐似的轻而易举就搬起来了。

他们一家四口要是真的敢动手,估计都不够人家塞牙缝的了,别提马车边上还有那么多车夫,一个个都和老大家很熟的样子。

“当家的,现在可不是置气的时候,你说要怎么办呢?”贾氏咬牙切齿地说。

“咋办,凉拌呗。”秦二浪冷笑着说。

“你不会真打算不管了吧?”贾氏一听急了。

“怎么不管,满儿是我亲女儿,我的胳膊肘能往外拐吗?”秦二浪没好气地回答。

“当家的,你一直都在外面做事,见过大世面,你赶紧给出个主意吧。”贾氏见到有门,眼睛一亮。

正在哭泣的秦满儿听到自己老爹要出主意,也停止了哭声。

“将家里的银子给我找出来,我出去一趟。”秦二浪奸笑着说。

“你又要银子干什么?”贾氏一听不乐意了,“我还打算用银子给儿子交滫束了。”

“头发长见识短,告诉你…”秦二浪出门张望一下,没见到有人,才回屋子低声告诉了妻女自己的打算。

“当家的,你真行,要是…”说到这儿,贾氏已经是满脸的笑容了。

“哼,可要是到时候苏家不肯休了她怎么办?”秦满儿还有担忧,她爹的主意是好,可苏家说过了不会再娶的。

“一个女人要是没有孩子傍身,能得瑟多久,倒是你这阶段一定要表现好,再也不能捏酸吃醋的,让苏家小子讨厌了你,就是在你姑姑和苏青青那个丫头面前,对了还有你爷爷奶奶面前都得表现大度一些,否则爹的一番心血全都会白费了。”秦二浪严肃地吩咐自己的女儿。

“爹。”一听秦二浪说自己的不是,秦满儿就不乐意了。

“听你爹的,那边已经厌烦了你。要是再出什么岔子,你真的别想进门了。”贾氏也白了她一眼。

“就是你也给我将脾气压一压。”秦二浪又没好气地叮嘱一声贾氏,要是这对母女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也不会被爹娘断了关系,更不会遭受村里人的笑话。

等满儿进了苏家的门,看那些人再笑话试试!能笑到最后的人才是厉害的主!

“当家的,这是银子,你拿好了。”贾氏从里屋翻出一个小荷包咬着牙递给了秦二浪。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你们在家里等着。”秦二浪接过小荷包,掂量了一下然后走了。他要的东西可不便宜,之所以知道这些还是因为在帮工东家家里听那些下人说的。

“这下子你放心了,还不起来好好打扮一下,过几天可就是你那好姐姐出嫁的日子,怎么样也不能让她将你给比下去了。”贾氏用手指戳了一下自己的女儿。

秦满儿娇笑一下起床了。

苏家到秦家下聘,造成的风波可不止秦二浪一家。村子里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聘礼,连村长和族长都惊动了。

苏家到底有多少家底,向秦家直接打听好像不是很好,于是和秦大浪在一起做工的秦锄头一家就围着很多人了。

“锄头叔,你说说呗,秦家姑姑现在是不是发达呢?”有人过来巴结。

“他叔,现在瞒着有什么意思,我们也就是问问而已。”问话的就是苏青青特别讨厌的胖妇人胖子齐。

面对村里人的七嘴八舌,老实的秦锄头一家只是憨笑,但就是不说话。

气的村民们脸色都紫了,又不好得罪他,急得所有的人都差点儿跳脚了。

“锄头,大伙也就是好奇,她家再有钱,那也是苏家的,咱们又不能过去抢。”关键时刻,坐在上首的族长发话了。

其实苏青青在秦大浪他们走的时候,就交待了,要是秦家村有人问起来,他们就实话实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