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伯卿饶有兴味地问舒绿:“小姑娘,你懂得医药?”

舒绿很干脆地摇摇头:“我只是听过这些药名罢了。”

这回答很符合她的身份。她才不会坦白说“嗯,我对医药研究很深”…这不是自找麻烦么?

这时厅中众人都在窃窃私语,探究这突然冒出来的小女孩是什么身份。大夫人来到凌老太爷身边禀报道:“那是九房的孙女儿舒绿,媳妇见她和她哥哥展眉独自在屋里过年,叫他们过来问问,看他们还需要些什么。”

凌老太爷微微点头,“唔”了一声。大夫人知道这是公公在对自己的作为表示赞同,关怀亲戚嘛,正是宗妇所为。

她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日后即使凌老太爷知道了是二夫人把人找来的,也只会怪二夫人乱来,不会责怪自己替二夫人“掩饰”。这种在长辈跟前讨好卖乖的功夫,大夫人素来做得很顺。

“那我再出一联,你看看能不能对得上?”

夏伯卿笑道。

舒绿同样报以微笑:“夏先生是大才子大学者,小女子可不敢说一定能对上。”她说“不一定”,那还是“有可能”了。

既自信又懂得给自己留下几分余地,这小女孩不错。夏伯卿说要出对子,其实心里却有些为难了——既然是特意出的对子,出得像方才那样浅显也无趣,可专门往深奥了出,又有难为小孩子的嫌疑。

他想了想,呵呵一笑,说:“好,既然如此,我让别人出一个你来对吧。”

他转头对那白衣少年说:“涵儿,你替为父想一个上联。”

舒绿这才知道,那美少年是夏伯卿的儿子。

夏涵听到父亲的要求,只是略加思索,便走到书案边提笔写下了一副上联。

他这一靠近,舒绿又闻到了他身上那淡淡的微香。

美少年果然连写字的姿态都很赏心悦目。舒绿纯粹以一种欣赏的心情看着他写下上联,无端端想起一句诗“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这可是满袖馨香的美少年出的题。舒绿很是荣幸地接过那诗笺,看到上头写的是一句“日望清河千帆渡”。

很普通啊…看来美少年果然是把自己当成稍微聪明一点点的小女孩了,不出太难的题目。

这题目唯一有点难度的地方,就是“清河”二字。这清河是江城外的一条河,连接大江,日日有渡船在此路过。看来自己对的下联,也得和上联一样,是这城里有的景致才好?

她侧头想着下联时,厅堂里的人表情各异,心思不一。二夫人对这讨厌的小丫头是恨到了极点,凌家的少爷们未必就有多喜欢她——明明人家夏山长是来考究我们学问的,你一个女儿家来出什么风头?

凌老太爷人老成精,此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慈和地看着舒绿。

美少年夏涵倒一如既往地面色安然,只是眼里多了些好奇。他平日里除了跟着父亲读书,最爱的就是自己调香、品香,刚才听这小女孩以香药名来对对子,正是对了他的胃口。

他难得对人有兴趣,这时也不想难为这小女孩,因此出了个平易的上联。

饶是如此,他也没把握她一定能对好。这小女孩…看着是很娇俏可人,不过看她衣着,不像是凌家嫡亲的大小姐,或许只是旁支里的一个女孩儿吧?这样家里的女孩儿读书有限,才学嘛…可不敢说。

就在众人以为舒绿对不出的时候,她突然绽出一个甜甜的微笑。

“日望清河千帆渡,夜观江城万灯燃。”

“哦…”

一阵嗡嗡声骤然响起。夏涵将这一副对联轻轻读了两遍,面上渐渐晕开了笑容。

“嗯,不错。”

这下联不仅对得工整,更难得的是嵌入了“江城”与“万灯”——江城的元宵节,也称为“万灯节”。到那日,城里城外万灯齐燃,火树银花,极为壮观。

“对得好!”

夏伯卿抚掌笑道:“小姑娘,你对得很好哇。”

他看向凌老太爷,又说:“贵府既有大公子这样的文才,又有如此难得的小才女,不怪乎如此兴旺。”

身为掌管着一家名书院的山长,夏伯卿除了学问精深,应酬功夫也是极好的。他知道凌家是巨富,说不上是“”,便用了中肯的“兴旺”二字。

凌老太爷听到夏伯卿这话,喜得眉毛胡须都跟着笑了起来。夏伯卿没有再逗留,和凌家众人应酬几句便带着儿子告辞而去。

等夏伯卿和夏涵走了,翟云星也跟着辞别,凌老太爷才把注意力放到舒绿兄妹俩身上。

“你们两个,且跟我来。”

凌老太爷对着他们吩咐了一句,便拄着拐杖转身先行。舒绿很抱歉地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厅外西沉的日头,心里不住叹气:“让你不淡定,让你乱出头…看,又惹上麻烦了吧…”

“走吧,别想了。”展眉伸手轻轻拍了拍妹妹的肩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第十九章:搬走

(这周开始上分类强推,于是加更。这是1月9日第一更,晚上8点还有一更。)

-----------------------------------

展眉与舒绿被二夫人召去后,大半天不见回来。邻居们便都疑惑起来,究竟本家把他们叫去做什么呢?

大杂院里的人们,还是善良的居多,他们对这俩兄妹的观感还是不错的。展眉不太擅长睦邻,舒绿却是见人便笑,和院子里的叔叔婶婶之类的亲戚都相处得挺好。

他们听赖大婶说二夫人的管事来意不善,都为展眉舒绿捏了一把汗。

过了一夜,直到年初二的早晨,人们才看到兄妹俩不紧不慢地前后脚走进了院子。

香秀早就惴惴不安地站在自家门口张望着——她平日里和舒绿交好,这会儿倒是可以大大方方地表现出自己的担忧,谁能知道她对展眉的担心并不在舒绿之下。这会儿看到他们俩,香秀喜形于色,忙小跑着过来拉住舒绿喊:“妹妹!”

刚喊完这话,她才发现兄妹俩不是孤身回来的。

他们身后,还跟着一位身着青缎掐牙棉比甲、腰挽水红长裙的少女,以及好几个穿着凌府家丁衣裳的壮汉。

那少女香秀是认得的,不但她认得,这院子里大多数人都认得。

这是大夫人身边的心腹大丫鬟玉兰。

她虽是个丫鬟,这些凌家的远亲们可都不敢真拿她当奴才看的,常常都得叫她一声“玉兰姐”或是“玉姐儿”。

香秀顿时有些懵了,大夫人的人跟着展眉哥哥和舒绿妹妹回来做什么?

舒绿对香秀歉然一笑,说:“不好意思啊姐姐,这会儿也说不清,改明儿我再过来跟你细说吧。我们要搬走了。”

搬走?

舒绿这话一出来,香秀立刻就往不好的方向联想。不仅仅是香秀,这时院子里的邻居们也都走出来了,大家一听这消息都很惊讶。

这两个孩子怎么得罪了本家,要在大过年的被赶出去?大家都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们,心想本家老太爷和大夫人待人素来很厚道的,怎么看也不可能会做出这种事啊!

这也太离谱了吧!天寒地冻的,让他们去哪过年?

只有三姑一家站在屋门前笑开了怀。石头更是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心想,顶哥的面子就是大,以后可得好好巴结巴结他才是…

“妹妹,你们要搬到哪儿去?”

香秀立时急眼了,差点就流下泪来,紧紧抓着舒绿的手臂不放。

她又看着玉兰,祈求道:“玉兰姐,这会儿就要让他们搬出去吗?不能延后几天吗?”

玉兰奇怪地看了香秀一眼,她一时搞不清这院子里人怎么是这样的反应。“不行呀,大夫人吩咐了,要我们几个立刻帮着展眉少爷和舒绿小姐把东西搬过去呢。”

赖大婶怕女儿说话冲撞了玉兰,赶紧过来拦着女儿,对玉兰笑道:“玉姐儿,小孩子不懂事乱说话。既然是大夫人吩咐的…那…唉…”

她内疚地看了看展眉兄妹俩。她也想替他们求情啊,可是人微言轻,哪里敢胡乱说话呢?万一被带累了一起赶出去…就这么个大杂院里的小屋子,还是她男人跟大夫人求来的。

舒绿知道大家误会了,呵呵笑了两声,对香秀说:“我们是要搬到另一边的院子去啦…就是本家大宅东南角上的竹院。”

什么?

大家听到“竹院”二字,都惊得长大了嘴巴。

原来他们不是要被赶出去,而是要搬到更好的地方去了!

竹院也是凌家大宅外的偏院,甚至比这儿还要小很多。但和这座大杂院不同,那可是个很精致小巧的院落,原来住的是寄居在本家读书的两位学子。去年这两位学子都考上了秀才,入了县学,才搬离竹院的…

展眉和舒绿兄妹竟然可以搬到那儿去?

“怎么可能!”

石头一下子跳了起来,气急败坏地叫着:“你胡说,大夫人才不会让你们去那儿住呢!”

舒绿才不会跟这种小人一般见识,只当没听到。玉兰却冷下脸来,沉声道:“大夫人的吩咐自有道理,休得胡言乱语!”

玉兰是大夫人的得力臂助,谁人不知。她人都来了,还说了这话,那展眉舒绿要搬到竹院的事情根本是不用怀疑的了。

三姑立马捂住了儿子的嘴,连连赔笑着。玉兰根本不去看他们母子,只对展眉说:“展眉少爷,天色不早了,咱们这就搬吧?”

“嗯。”

一直没有说话的展眉领头往阁楼上走。他是个外冷内热的性子,平时很喜欢和妹妹打嘴仗,对着外人却是懒得多说话的。

等一行人上了楼,众人依然保持着震惊的表情,齐齐仰望着那间小小的阁楼…

这…这兄妹俩怎么突然交上好运了?

其实他们突然要换住处,还是因为凌老太爷的一句话。

昨儿凌老太爷在后堂单独见了他们俩。

他先是问了舒绿是跟谁读的书。舒绿回答说,是祖父给她开的蒙,然后就由哥哥带着她读书了。

凌老太爷关注的重点,是在展眉身上。他认为当妹妹的都能出口成章,那展眉的学问应该不错才是,舒绿的回答印证了他心中的猜想。

他见展眉舒绿兄妹进退得宜,家教甚好,想着老九怎么说也是个秀才,教出的孙儿不会太差。原本他只是听说展眉跟着祖父读书,不知道他才气如何。但既然夏伯卿都夸奖过舒绿…舒绿又说自己是哥哥教出来的,老太爷对展眉的好感度立刻往上飙升。

尽管他们只是家中旁支,可对于有希望考得功名的年轻人,凌老太爷都会分外看重,极力栽培。

为此,他特意过问了他们现在的居住环境。原本他只知道这兄妹俩是住在大院子里,却不知道他们被安置在阁楼上。如今一听说,凌老太爷立刻让大夫人给他们换个舒适些的地方。

他说:“天这么冷,让俩孩子住在阁楼里怎么成?”

第二十章:新居,竹院

(1月9日第二更。无比猛烈地求收藏啊亲们!)

------------------------------------

“天这么冷,让俩孩子住在阁楼里怎么成?”

凌老太爷这话一出口,大夫人立刻自责不已,说自己考虑不周。

他们从老太爷跟前退下以后,大夫人便安排他们到竹院去歇息。

因为兄妹俩正在孝期,不好参加凌家大宅的新春晚宴。同样的,凌大爷新丧,就连大夫人也只能吩咐人去安置祭祀和晚宴,不能亲自动手更不能上桌的。凌展鹏亦如是。

“你们就别先别回那边去了,”大夫人的笑容更加和煦:“竹院里色色都是干净的,待会我让人给你们送饭过来。等明儿一早,就让玉兰陪你们去把放在阁楼里的衣裳家用捎带过来。”

“这…”舒绿当时还想推辞,便说:“大伯母,要不过些日子再说吧?正月水火不出门,不好搬家。”

舒绿并不是特别想领老太爷和大夫人的人情,但老太爷发了话,大夫人却是一定要贯彻到底的。

“这怎么是出门呢?”大夫人笑道:“只不过是换个屋子而已。还不都在咱家里?今儿天太晚了,正月初一也不好动扫帚。就这么定了,明儿你们也就是走动一趟,全不用你们自个动手,放心吧。”

大夫人说的也有道理——他们现在就是从凌家的一个屋子搬到另一个屋子里而已,算不上搬家。

舒绿还想开口婉拒,但大夫人总能一一将她的理由推了回去。无奈之下,他们俩只好到竹院里安歇了一晚。

昨夜在竹院,只剩下他们两人的时候,舒绿问哥哥:“哥哥,咱们真的要搬过来?”

“无所谓啊。”

展眉如常将双手枕在脑后,悠闲地说:“既然让咱们住,那就先住着吧。反正住大杂院是欠人情,住这儿也是欠人情…除非咱们现在就自己出去租房子单过,或是把那被火烧了的小院子重新盖起来。”

他并不为自己考虑,却希望妹妹能住得好些。对于他来说,风餐露宿并不是什么苦事,就算这身体稍微羸弱了些,也还顶得住。可是妹妹…在那阁楼里住久了,怕真要冷出病来。

舒绿觉得哥哥说得也有理。无论住哪边,还不是寄人篱下?倒也不必矫情了。想来凌老太爷是没什么歹意的,不过大夫人嘛…她的心思真的颇难猜测。

她有种预感,大夫人对他们这么亲切,怕真是在算计着什么。可是大夫人的目标,或许又不是他们兄妹本身…

毕竟,他们有什么值得大夫人图谋的呢?

初二这天,在大杂院众人或艳羡、或惊奇、或妒恨的目光中,展眉和舒绿兄妹搬离了这住了大半个月的阁楼。

正如大夫人所说,根本不必他们自己动手。在玉兰有条不紊的指挥下,那几个家丁将兄妹俩不多的家什分别打包,一人提着一包就搬到竹院去了。

竹院名副其实,是一处栽满翠竹的小院子。这位于大宅外墙东南角的小偏院十分小巧,只有三间屋子,一间小小的厨房,连水井都没有。可是里里外外,却打扫得极为洁净,看得出经常有人过来清扫。

因为这院子本来都是给备考的族人借住的,所以三间屋子里有一间是书房,另外两间坐北朝南的小屋就成了卧室,刚好让兄妹俩一人分住一间。

玉兰办事很利索。她带人把搬过来的东西逐一放置好,便对舒绿禀道:“舒绿小姐,你看看还缺些什么,好让奴婢去办。”

舒绿还真不觉得这儿缺什么东西。家具是现成的,被褥也是现成的——她昨晚睡在这儿的时候就觉得凌家真奢侈啊,客院里的被褥都用的是上好的丝绸锦缎…做饭的家什,大致也有了,再多她也用不了。

要真说缺的话,大概就是柴火和饮水之类的。不过人家玉兰也早想到了:“舒绿小姐请放心,奴婢一会儿就让人送十斤好炭、十斤柴火过来。这儿虽然没有水井,不过只要您在这住着,每天都会有人过来送水的。”

嗯,听起来真是完美的米虫生活啊。舒绿通晓世事,见玉兰正要告辞,便从自己怀里掏出个荷包送过去。

“玉兰姐,辛苦你了!这荷包虽说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也是我一番心意,请你笑纳。”

玉兰当然不能收,连连往回推。舒绿却不收回,看着玉兰很诚恳地说:“玉兰姐,莫不是嫌我这荷包太寒碜?日后我们兄妹要麻烦你的地方还多着呢!”

舒绿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玉兰也不好再推。再说她看那荷包的确不甚值钱,只是普通货色,方才入手一捻,里头也没装铜钱。既然人家亲戚小姐如此有心,她便也顺水推舟,再三道谢才收了下来。

等她离了竹院,在回大宅的路上,才发现荷包里装着两枚香饼子。拿起来闻了闻,是梅花香饼,味道挺不错…虽说比不上欧阳家香铺里卖的高级货,却也算是上品。

看来这位堂小姐的确很会做人呢。玉兰收好荷包,尽管以她的眼界也不至于这么容易就被两枚香饼就收买了,不过对舒绿兄妹的印象更好了些。

不多时,果然有小厮儿挑了火炭、木柴过来,又有家丁推着水车来送水。兄妹俩简单地把小院收拾一番,舒绿下灶烧了热水,泡了一壶茶出来和哥哥坐在书房窗下欣赏着新居。

窗外,落日熔金,竹影婆娑,微微的寒风吹动地上的雪粉,发出簌簌的声响,越发显得小院静寂清幽。

“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呀…”舒绿捧茶在手,先不忙着喝下,只是汲取着杯子透出的热气。她看着展眉笑道:“哥哥,这么好的环境,你可得好好埋头苦读,别辜负了人家的期望哦!”

“啊…那我就随便考个举人进士啦什么的,嗯,状元太抢眼了,不好,别上三甲了…得个二甲传胪就行…”

“你就贫吧。”舒绿记得上辈子的时候,她和哥哥一起上家庭教师教的国学课,哥哥并不怎么专心。让一个拿了半辈子刀枪的职业特工考科举…真是开玩笑。

“我没贫啊。我正打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不然…”

展眉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不然岂不是浪费了脑子里背下来的这么多四书五经?”

“呃?”

舒绿愕然。

第二十一章:大夫人的算盘

(1月10日第一更。求亲们爱怜…喵呜…)

---------------

玉兰回到葵院时,大夫人正在对着几个管事婆子吩咐事情。

等婆子们行礼退下后,玉兰才来到大夫人身边,禀报一声:“大夫人,竹院的那两位都安置好了。”

“嗯?”

大夫人的睫毛闪了闪,不知怎的突然笑了出来。

“那两个孩子,不错。”

玉兰不知大夫人这话有些什么涵义,不过她还是顺着大夫人的语气说了句:“是呀,奴婢也觉得展眉少爷和舒绿小姐挺好。”

“他们好在什么地方,你不懂…”

大夫人轻轻靠在椅背上,嘴边依然嚼着一丝微笑。

事情比她设想的还要好些。她还想着将凌展眉送去书院以后,怎么让他来挑拨老二家的那个蠢材出丑卖乖呢。

没曾想,昨儿大年初一,舒绿当着这么凌老太爷、夏山长和翟云星以及众多亲戚下人的面,让凌展腾出了个大丑。

很好,非常好。

这凌展腾,完全没得到他亲爹一点精明头脑,从头到脚都跟他那蠢货娘亲一个模样。

大夫人对于二房还是很忌惮的。原因无他,凌二爷在商场上,虽然和凌大爷生前相比稍有欠缺,但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就连凌老太爷,对这二儿子也不是不满意的。

二房有凌二爷这尊大神坐镇,才能将许多铺子把持在手里。除夕之前凌二爷回来给凌老太爷报账,一笔笔生意都做得很是漂亮。

这不得不给大夫人敲响了警钟。老太爷年纪大了,如果在自己儿子长成以前就生了重病,失去对整个凌家的控制的话,二房的上位简直是毋庸置疑的。

一定不能让老太爷存着“二房也不错”的心思。大夫人除了将凌大爷留下的那些掌柜们用心安抚下来,让他们继续替大房打理生意,以及督促儿子读书以外,就想着怎么拆二房的墙角。

幸好那对母子并不难对付。尤其是凌展腾,更是个没脑子的夯货…但是,二房还有个二小姐凌舒华。

这个女娃儿却难对付多了,也颇得老太爷欢心。不过目前她还不能对大房的事情产生什么影响,先看看吧。

总之,让凌展眉先进了凌家书院再说。她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办这事呢…这回他们兄妹俩彻底得罪了二房,怎能不乖乖替她办事?

还有那个凌舒绿,看起来也颇聪明。小才女么…聪明就好。聪明的人,应该知道怎么做才对自己有利,不是吗?她一个孤女,若没有本家替她做主,将来的亲事可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既然她长相不差,人也机灵,倒是值得好好调教的…大夫人暗想,这凌舒绿今年十二岁,慢慢教上个几年,到了适婚年龄时正好用得上。

谁说养女儿没用的?女儿养好了,也能派上大用场。大夫人想起自己已经嫁出去的长女凌舒雅,眼中笑意更深了。

她最自豪的,就是养出了这么一双得意的儿女。儿子读书争气,女儿呢,嫁得也好。

凌家长房大小姐凌舒雅嫁的是江城富商唐家的长子,这唐家和凌家一样是做布行的。当然豪富上不能和凌家比,可也算是行业中的翘楚。

长女是大夫人手中的另一张王牌。有了唐家这边的合作,她对大房的生意才能掌控得更牢…

展眉和舒绿并不知道大夫人在打什么算盘。搬到竹院以后的几天,他们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打着守丧的大招牌,他们理所当然地无需去任何长辈家里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