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的巴末族长当天就去拜访了若风族长, 并且见到了努尔汗公主,巴末族长笑, “努尔汗妹妹,今天拜见王妃肯定很顺利。”他的目光在炕上放着的精致绸缎上一扫而过。

努尔汗很不喜巴末族长,这里面涉及一段她现在的年纪看来是终生难忘的耻辱。不过, 努尔汗是族长的女儿, 而且是立志成为族长的女子, 她想着自己的志向,很淡定的点了点头,“是的。王妃是位尊贵智慧的娘娘,我建议巴末族长如果有空,不妨也去拜见一下王妃。”

“既然是努尔汗你的建议,我一定去。”巴末族长的眼神中透出男人打量女人的神色,努尔汗不禁心生厌恶,却没有做出失礼的事,她说,“去或不去是你自己的选择。阿爸,我想整理一下明天送给朋友们的礼物,先失陪了。”

若风族长的眼神中满是宠爱,“去吧。”

努尔汗向巴末族长微微颌首,对自己的父亲微施一礼,便去做旁的事情了。

巴末族长笑,“努尔汗真的很惹人喜欢,刚来王宫就能交到朋友。”

“这孩子一向如此,谁会不喜欢努尔汗呢。”若风族长看自己的独生女更是百依百顺,包括努尔汗已经不打算嫁给巴末族长,而是要继承部落做女族长的事,若风族长也在考虑之中,他总不会拂逆女儿心意的。

巴末族长细长的眼眸眯了起来,自从努尔汗说了不会嫁给他之后,这个原本空有美貌的姑娘似乎多了些让人郑重以待的东西,巴末族长点点头,“是啊。”

巴末族长打算亲自向努尔汗说的尊贵且智慧的王妃娘娘请安,他甚至有些后悔没有带自己的大夫人过来,其实三夫人的年纪应该与王妃更相仿,不过汉人的规矩很奇怪,他们只以大夫人为尊贵,哪怕三夫人与他同来,也是见不到王妃娘娘的。

巴末族长的运道很不错。

李玉华吃完第三个酸菜肉包,喝了两碗鱼茸粥,才算饱了。穆安之眼中带笑的递过帕子,每天看玉华妹妹吃饭这样香甜,心情便有说不出的安稳。

“这酸菜腌的真好。“李玉华擦擦嘴角,“三哥你是不是觉着有点酸,我看你半个包子都没吃完。”

“不是有点儿,是忒酸。”穆安之直乐,“以前听人说有身孕后口味儿怪,我还不大信。如今才算眼见为实。”

李玉华摸着肚子,“我以前吃饭都不能吃十成饱,现在总要吃的饱饱的才觉满足。”

“吃饱些好。”穆安之也摸了一回宝贝儿子,问孙嬷嬷,“小章太医到了没?”

“已经在外侯着了。”

“让他进来。”

三天一诊平安脉,自李玉华有了身孕,穆安之总要看着诊过平安脉再去办公。

小章太医放下药箱取出小脉诊请娘娘将腕放于脉诊上,孙嬷嬷仔细的搭上块素色丝帕,小章太医方将两指置于娘娘腕上,仔细诊了诊,面上露出淡淡温和,“娘娘放心,脉象强健,玉体安好。”

李玉华说,“我这几天吃的特别多,可是有什么缘故?一天得吃七八顿。刚吃过饭,一个时辰就会饿,这可如何是好。”

小章太医收拾着脉诊的手一滞,面庞中露出为难,穆安之登时一颗心吊起来,“可是有什么不妥?”

李玉华更是紧张的盯着小章太医,小章太医连忙道,“没有没有,殿下放心,娘娘脉象安好。只是月份尚短,臣近来诊着,娘娘腹中似是双生。”

夫妻二人登时如同中了头彩,用以后李玉华的话说,中了头彩都没有这样欢喜。李玉华双眸生辉,熠熠如同宝石,惊喜的跟穆安之四目凝视,李玉华说,“三哥,是龙凤胎!”

穆安之已是激动的抱住李玉华,喜悦的声音都在微微颤抖,“玉华妹妹,你可是,你可是太能干了!我的天哪!我的天哪!玉华妹妹!我,我真是太高兴了。”穆安之双手都在颤抖,他忍不住将李玉华抱在怀里,悄悄隐去眼角泪意。

这,这真是想不到的大福!

穆安之忍不住很俗气的想,看来我真是个有福的。

小章太医见王爷夫妻如此喜悦,心中很能理解,不过,他依旧本分的提醒一句,“如今娘娘月份尚浅,凭小臣医术,尚难确定是小世子还是小郡主。”

“不管是世子还是郡主,今天你都是大功一件。”穆安之终于放开玉华妹妹,改抱为挽,挽着玉华妹妹的手,对小章太医道,“这样的大喜事,你谨慎些也是情理之中。孙嬷嬷,拿两锭金元宝给章太医,一同喜庆喜庆。”

小章太医笑着谢赏,是啊,这是娘娘与殿下的第一胎,是世子自然好,可即便是郡主,难道就不吉祥了吗?双生胎多难得啊!

小章太医退出去时还听王妃娘娘满是疑惑的同殿下说哪,“那晚明明只梦到一头麒麟的,怎么会是双生胎呢?”

穆安之也觉奇异,想了会儿,忽然道,“你不是说梦到许多的水,然后一只小麒麟就腾云驾雾的飞到你跟前了么。梦里不只有麒麟,还有海水啊。”

李玉华使劲一拍大腿,“是啊,把海水忘了。我以前听老人们说,梦到水也是特别吉利的好梦。”

“肯定吉利。”穆安之一言笃定,

李玉华摸着肚子说,“虽说龙凤胎也很吉利,但是给三哥你生一对儿子也不错。”

穆安之笑,“看你,就是生俩闺女又怎样?都是咱们的孩儿,你可别一口一个儿子,儿女都是咱们的骨肉,生什么我都欢喜。”

“我知道,我还能不疼闺女么?可我总想着,头一胎生儿子吧,有了哥哥,以后妹妹们出嫁娘家也有撑腰的。”李玉华笑嗔一句,同穆安之道,“我们老李家就是血脉好,你看红梅姨也是一下子生俩,我也是。”

孙嬷嬷已是双手合什朝四方拜了一遍,喜不自禁道,“娘娘这真是皇家罕见的大福,以前宗室里只有襄阳侯与其兄长沙郡王是双生,当时这喜事传到宫中,宫里与宗人府都给了极重的赏赐。娘娘跟殿下真是三年没动静,一有动静就是惊天动地的,可见是应了那句老话,贵人降生都有时辰。”

“北疆这地方也好,多旺啊,我一来就有身孕了。”李玉华搞迷信活动绝对是一把好手,听的孙嬷嬷等人连连点头。李玉华还与穆安之道,“我在白马寺求的那签准吧,说我多子多福,子孙繁茂。我就说嘛,我怎么可能运道不好,原来是大福憋后头哪。”

穆安之笑眯眯地听着李玉华吹牛,一面回味着当初玉华妹妹晚上偷偷亲他的事,哎,当初真不该戏弄玉华妹妹,要是他早知道玉华妹妹这样好,也不能耽搁那大半年的功夫,若不耽搁那些时日,如今儿女都会叫爹了。

所以,巴末族长过来时,正遇到王妃娘娘心情最好的时候。

唐墨是陪着巴末族长一起过来的,同来的还有努尔汗公主,不过,努尔汗公主请过安后就同大姑娘几人出去玩儿了,窗外女孩儿们在黄莺般的说话声,很快随着女孩子们的走远消失不见。

巴末族长先贺过王妃娘娘有孕之喜,王妃一幅浑身上下沐浴圣光的模样,谢过巴末族长的礼物,赐他坐下说话,然后就问起巴末族长家中有几个儿女,年纪多大云云。

听说巴末族长的长子都有十五岁了,李玉华颇是惊讶,“那是个大小伙子了呀。”

“是,西日阿洪是个非常健壮聪明的男孩子。”巴末族长说,“这次他也随我一同来了新伊城。”

“那下次有时间带了西日阿洪过来给我看看。”李玉华笑道,“我特别喜欢孩子。城里已经在建书院了,西日阿洪的年纪有些大,不适合在书院读书。明年书院建好,各官员的儿子们都会过来念书的,如果族长部落里也有适龄愿意了解汉家文化的孩子,也可以送来。至于有几个免费名额,以后唐大人会告诉族长的。”

巴末族长眼神闪动,“我们部落的孩子就可以来么?”

“是的。不一定非是族长家的孩子,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族长放心,书院建好只是为了彼此更好的交流,也是想让你们更了解汉家的文化,并不会强制族长的子嗣参加。”李玉华含笑的面孔仿佛会发出慈爱的光芒,令被道破心事的巴末族长有些不好意思。

巴末族长惭愧道,“尊贵的王妃娘娘,请宽恕臣的浅薄,北疆从来没有藩王降临,臣第一次面见娘娘,心里激动又忐忑。”

“这无妨,了解总要有个过程的,待日子久了,族长就知王爷与我的人品性情了。”李玉华笑悠悠的说着,又随口说了些官学的事,像各部落子弟主要就是教授汉文、武艺之类的学识,是非常实用的。

李玉华耐心的说了几项,话间完全没有半点强迫的意思,还说若是有部落不愿意来也不勉强,剩下的名额会安排给其他愿意来的部落。毕竟,每个孩子过来学习生活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之所以会有免费名额,完全是出自藩王的仁厚之心。

巴末族长认为这次拜见的确是有所收获的,巴末部一向与新伊城关系很好,藩王殿下还未降临时,若风部巴末部就一直臣服于陆侯,如今藩王殿下要开办官学,如果陆侯也支持的话,巴末族长是愿意把适龄儿子放一个过来的。

李玉华让白肇东先去找唐墨,然后与两个族长谈谈,看能不能交易一批皮子过来。另外让李玉华有些吃惊的是,两位族长请安告辞之际,努尔汗公主提出想留在新伊一段时间。她留下的目的很明确,她想跟胡安黎学习练兵。

人家公主主动坦诚的没有半丝隐瞒,李玉华问过胡安黎的意见,就是胡安黎练兵是不是机密,要是个秘密事儿,不好轻传,她就回绝努尔汗公主。

胡安黎道,“娘娘只管答应公主,她同我提过想学习我训练士兵的方式,我答应了。这其实没什么不能学,练兵再好,到真正做战时依旧是要靠临场指挥的。”

于是,努尔汗公主便留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PS:晚安!

☆、二七九章

第二七九章

唐安抚使拿回热腾腾的批复,果然后面一个龙飞凤舞的“可”字, 唐安抚使拈须笑道, “王爷人逢喜事精神爽, 这字也写的神采飞扬。”将札子里的取银票据递给幕僚,“赶紧着,把银子领回来。”

幕僚接了票据,立刻就去领银子了。想着,也不怪王爷高兴的挥金如土, 就是寻常人家知道要得双生子, 也要欢喜非常的,何况是王爷府上,还是王爷与王妃的头生子。

碍于主上有欢喜懵的倾向, 杜长史不得不去进谏一回, “殿下这两天就拨出去了五万银子, 殿下再这样大手大脚,到年底咱们就要喝西北风了。”

穆安之眉眼带笑,劝臭脸的杜长史,“看小杜你这脸色,坐下说。我拨出去那么些银子吗?行行行,知道了, 明天不拨他们了。”

一幅从善如流的样子, 也不知有没有听进去。杜长史无奈, 也忍不住笑, “知道殿下欢喜, 臣等与殿下是一样欢喜的。殿下如今赏赐太过,待世子降生,还要怎么赏赐呢?殿下暂且忍着些吧。”

“行啦,明日再有要钱的公文,我会斟酌的。”穆安之很有优越感的感慨一声,“小杜你还未成亲,是不明白这将为人父的喜悦的。”

杜长史心说,以后谁成亲还不生孩子啊,估计殿下是成亲好几年没动静给憋的啊。不过,杜长史真有些好奇,悄悄同穆安之打听,“殿下,这一次生俩,是不是有什么秘诀,你也跟臣讲讲。”

穆安之眉开眼笑,他虽然很想传授给小杜,不过,穆安之道,“这应该看家族血缘,玉华妹妹家就有双生的传统,红梅姨就是龙凤双生,却也不是个个都能如此,你看木香姐就没有双生的孩儿。所以,多看机缘吧。”

穆安之美滋滋的喝口奶茶,“也不知玉华妹妹会生龙凤胎,还是两个臭小子,两个小丫头也不赖,女孩子都美美的。”

杜长史简直气死,忍不住瞪眼,“殿下!”

穆安之不明所以,“怎么了?”看你这脸色怎么像臭狗屎。

杜长史正色道,“王妃有梦麒麟吉兆,定会生下世子!殿下莫要口无遮拦!”

穆安之不屑杜长史这样儿,撇撇嘴,说他,“要你这么说,我要得俩闺女还不行啦。看这没见识的样儿,世上若无女子,那男人岂不都要打光棍。你若要瞧不起女孩子,本王的闺女肯定与儿子一样出众。”

“那臣也希望王妃能早日诞下世子!”杜长史还说,“明天我就去庙里给王妃烧香!”

穆安之哭笑不得,“好了好了,肯定如小杜你说的一样。先生儿子,以后再生闺女。等小杜你有了儿子,说不定咱们还能做回亲家。”

杜长史谦虚,“犬子岂敢高攀郡主。”

穆安之嘲笑,“你先有了媳妇再说犬子的事儿吧。”

杜长史实在看不惯穆安之这得瑟,请教他,“殿下您这么喜欢孩子,如何当初还胡闹耽搁了一整年的功夫未与王妃圆房?”

穆安之震惊,“你怎么知道?”

“虽说太后娘娘一直偏爱殿下,也未尝就离了格。可那时在围场,突然间重赐王妃,殿下你又一幅做了亏心事的模样,成天也不出来了,就陪王妃左右。臣稍一打听,就知道了。”杜长史掖揄,“臣原还以为殿下对娘娘有所不满。”

“没有的事。”穆安之坚决不承认,他有理有据,“我跟玉华妹妹成亲与你们不一样,先前都不大认识,忽然就做了夫妻,总要相处一段时间,有了感情才好生儿育女啊。甭瞎想,我怎么可能会对玉华妹妹不满。”

杜长史心说,您现在是不可能了,人家王妃娘家人都在身边儿了,您要再干出什么没谱儿的事,娘家人就不能算了的。白大人可是但在高官!

掖揄了穆安之一回,总算出了口穆安之嘲笑他没媳妇的恶气。杜长史提醒道,“王妃娘娘有妊双生之喜,殿下不若亲笔写了奏章送回帝都,也让太后娘娘同喜。”

“这话很是。”穆安之道,“第一封奏折应该送到帝都了吧。”

御书房。

陆国公平生最尴尬的一天,穆宣帝将陆侯的信交到陆国公手里,“这信朕未打开,老三的折子里说,文嘉也未看,他那性子朕也是没法子,再有什么事你与朕说,朕同他讲。信拿回去吧。”

陆国公接过信,神色中却是透着轻松,“是想着三殿下就藩,臣方去信叮嘱他几句。他不与臣来往多年,臣也曾想这信他不一定会看,可臣身为叔叔,心里总是记挂的。如今这信经三殿下的折子退回,臣总算放心了。可见文嘉与三殿下君臣相和,相处融洽。”

穆宣帝道,“是啊。老三折子上就是抱怨北疆军械多有不足,请朝廷下拨些个,你怎么看?”

“这些年北疆未有战事,在役兵卒约有十万,驻边是足够的,兵甲之类想是以往旧物。这几年北疆开始有些不太平,想是承平日久,人心生变。臣让兵部开始筹备,希望明年能尽早拨下去。”陆国公说。

“行,就这么办吧。”穆宣帝打发陆国公下去。

一时,内侍悄声禀道,“陆国公去了东宫。”

穆宣帝起身,“去慈恩宫。”

自穆安之一家就藩后,蓝太后便点拨着太子妃学习宫务,奈何太子妃如今有身孕,也不好太过劳累。故而,宫务大部分仍在蓝太后手上。

蓝太后见到皇帝儿子过来,自然高兴,笑道,“是不是闻到我这里的好羊肉香了?”

“可不是么,听内务司的人说这次西北的羊很肥美。”穆安之在新伊安置下来后就写了请安折子,连带陆国公给陆侯的私信一块儿令信使捎了回来,兼带还有孝敬宫中的许多东西。不过多是些西北土物,虽不值什么,也是穆安之的心意。

“阿慎自然是挑上上好的肥羊送来。玉华信上说,他们是到新伊的路上,在北疆部落现买的肥羊,说这羊喝的是天山上的雪水长大,滋味儿比寻常的西北羊要好。”蓝太后笑着拉皇帝儿子与自己同坐,“玉华信上是说一切都好,阿慎折子上怎么说的?新伊那地方寒苦些。”

“没什么事,他们刚到,安置在旧时北疆王宫,倒是省了一笔建王府的开销。”穆宣帝说。

蓝太后神神秘秘地,“可是有件喜事,阿慎大概没跟皇帝说。”

“什么事?”穆宣帝其实心情不怎么好,但看母亲这样一幅着实有大喜事的模样,也不禁来了兴趣。

“玉华说,她到王宫的第二天,晚上就做了个特别吉利的梦,梦到一头麒麟腾云驾雾,涉水而来。她问了年长的女眷,都说是个胎梦。”蓝太后放下重重心事般问穆宣帝,“你说这是不是个好梦?”

“麒麟送子,自然是好梦!”穆宣帝笑,“若能应了这梦,母后也能放心了。”

“不只是我,难道你不记挂。”寻常人家孩子成亲三年无子,家里都得着急,何况是皇家。

“记挂也没用,老三那性子,他又不要姬妾。”穆宣帝自然愿意多子多孙,“母后只管备下给重孙的赏赐,我看这事八.九不离十。”皇家虽然经常人造祥瑞,人造胎梦,但不管这梦是真是假,只要皇孙是真的,就是喜事一件!穆宣帝笑,“看来是要多喝几杯。”

“我让人烫好酒。”蓝太后道,“咱们这里尚未入冬,北疆已是冰雪早至。”

今日傍晚在慈恩宫用膳,穆宣帝晚上也未召幸宫嫔,便在昭德宫偏殿就寝。太子昏定时提及陆国公过去东宫的事,奉上穆宣帝漱口用的药茶,太子道,“舅舅把那信给我看,听说父皇、三弟都没看,我就打开来看了看。”

穆宣帝漱过口,问,“如何?”

“跟我猜的出入不大,都是些让陆侯与三弟好生相处的话。”太子说。

“你猜?”

“陆侯与国公府一向冷淡,舅舅就是写信也不可能有什么离了格的话,又赶在三弟就藩的当口,不写这些话能写什么?”太子的话引的穆宣帝露出个笑意,太子道,“我只是觉着,舅舅这信写的有些多余。”

“多余在哪儿?”

“他与陆侯这些年也未曾亲近,何必在这时写这样一封信去提点陆侯呢?陆侯是朝廷功侯,在朝多年,自知轻重。论地位,两人都是朝中重臣。陆侯官位与舅舅比肩,并不需要这提点啊。”

穆宣帝笑了笑,拍拍身边软榻,太子坐下,穆宣帝握住太子的手,“当年,陆家兄弟人称陆氏双杰,你大舅舅陆伯辛战功显赫,旧勋新贵,无不叹服。”

“世上的人是不一样的,小宝少时读书懒散,我曾问他,你这书读的不通,以后怎么办?小宝跟我说,他娘是长公主、他舅是皇帝、他一堆的表哥表弟都是皇子,他书读的通不通,都过得日子。”穆宣帝说,“小宝看着有些笨,其实是个难得的通透豁达性情。有人天生容易接受旁人比自己强,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这是世间常理。可有的人不一样,仲明虽然一直不说,可我知道,当年有人说陆氏双杰,其实名不符实。这些名号绰号,不过是坊间议论而已,他却是一直在意的。”

“他希望世人明白,陆家不只有陆伯辛,他并不比他的兄长差。”

作者有话要说:PS:晚安!

☆、二八零章

第二八零章

穆安之给蓝太后写报喜折子, 通报他媳妇怀双生的喜讯, 李玉华知道后也给蓝太后写了封信,信中充满迷信思想。从她在天祈寺连续抽中三次大牡丹签开始, 一直说到她做的麒麟和大海的胎梦,从各方面证明她是一个多么有福气运道旺的女子, 旺夫旺子旺家,基本上属于隐形大吹大擂,而且, 就李玉华写的那信, 穆安之二十多年的教育看着都有些脸颊发烧。李玉华在灯下意犹未尽的搁了笔, 扶着有些酸的腰说,“暂且先写这些吧, 不好写的太露骨,以免有人嫉妒。”

“这已是很好了。”穆安之指尖不轻不重的给李玉华按着腰后,“是不是酸的厉害?”

“一点点,就是坐久的缘故。”李玉华指指隐囊, 穆安之给她倚在腰后,李玉华问,“咱们麒麟和大海的大名儿想出来没有?”

“想好了, 取了三个字, 麒、麟、淼。麒麟为瑞兽, 雄为麒, 雌为麟。玉华妹妹你不是还梦到大海了, 淼为三水, 这字男女皆宜。”

李玉华学着穆安之的话,把穆安之给儿女取名儿的来历告诉大家伙儿。白木香都说,“三殿下这名字取的真好,既应了胎相,还很吉利。”

“我说也是。”李玉华也觉自家三哥给儿女名字取的好,她看着院里跌跌撞撞还跑的跟风火轮似的龙凤胎说,“我要是跟红梅姨似的生对龙凤胎就好了。”

白木香道,“双生子也好。我听说三殿下身边的两位长史一起到庙里给你烧香,保佑你生下世子。”

“真的?我的天哪,我都以为他们说笑哪?竟然真去了!”李玉华在圈椅里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这生儿子是我跟三哥的事,他们急什么呀。”

坐在冬日暖融融的阳光里,郡王妃依旧身姿笔直端正,“当然急了,不论民间还是皇家,子嗣都代表传承。皇家亲贵又有不同,譬如我膝下只一女,郡王府没有嫡子,便会有庶子相争。再譬如咱们殿下,莫说没有庶子,便是有一百个庶子,也不及嫡子贵重。每一位嫁进皇室的正室,都会面临嫡子的压力,却也不只是因子嗣传承,更关系到江山稳固。功高如明圣皇后,当年辅佐三代帝王,以太皇太后之尊时,犹有曹氏之乱。虽有曹氏悖逆,幽帝糊涂的缘故,可若文皇帝是明圣皇后亲后,曹氏安敢有犯上之举?”

郡王妃道,“当年曹氏悖乱,明圣皇后未曾大作追究,可因此牵连入狱的犯官及家眷人口也多达万人之众,受此影响的家族更不知凡几。所以,有时皇家盼嫡子,更是为了江山稳固,天下太平。”

红梅姨听的直咂舌,想着真是什么事到了皇家就格外不一样,这要小华生不出儿子,都影响天下太平了。不行,赶明儿我也到庙里给小华儿烧柱高烧,保佑小华儿头胎生儿子才好。这没儿子的生活,简直吓死个人哪。

信安郡主也说,“嫡子天生贵重,娘娘与殿下情分好,多生几个才好。”

李玉华拿着银签子挑酸杏干吃,边吃边说,“嗯,我跟三哥说好了,要生五男三女的。”

郡王妃笑,“娘娘这话,定能应的。”

白木香瞧着李玉华吃酸杏有些嘴馋,也挑了几个含在嘴里,顿觉口舌生津,十分痛快。郡王妃见表姐妹两个争相吃酸杏干,心说李家果真运旺,竟出了这么能干的一对姐妹。

大家伙儿正聊些生孩子的事,就见内侍小凡进来回禀,“娘娘,帝都楚世子府上送来年礼,这是礼单与给娘娘的信件。”

云雀上前接呈礼单与信件,李玉华笑着展开信,随口对小凡道,“阿瑶跟惜今出去了,穆庆将军正当值,先将来人安置了,待阿瑶回来,再让他们过来请安吧。”视线已是将信看了大概,李玉华当时就一声讥笑,“见过痴情的,没见过这么痴情的。”把信递给郡王妃,“姨妈也看看,我真是开了眼界!”

转身把信上楚世子妃说的事跟大家伙说了,当时就藩途中,穆庆带着个乐伎就令穆安之极是不喜,穆安之一向规矩严,让穆庆把人送回去了。这才刚在新伊安置下来,穆庆竟然又打发人把乐伎接来了新伊。

估计楚世子妃写信时都憋着一口老血,再三托李玉华照顾孙媳妇萧瑶萧姑娘,给李玉华送的礼自然厚重。

白木香听完这事前因后果道,“这狐媚功夫可不容小觑。”

只要是正室,没人会喜欢侧室,更何况这种连侧室都算不上的乐伎。红梅姨说,“有这么个人忤中间可怎么过日子?要我说,不如给这狐狸精找个人家。不过,这也不是咱家的事,华儿,你别一片好心倒落不了好儿。”

“要这么容易,楚世子妃跟楚家大奶奶早处置了,听说穆将军把这乐伎当半条命,但动这乐伎一根头发丝,穆将军便不能活的。”李玉华道,“这可是楚世子的嫡长孙,难道真因个乐伎要了嫡长孙的命?”

郡王妃信安郡主皆是无语且不屑的模样,郡王妃说,“楚王因楚王妃刚强,便给楚世子寻了这样心慈意软的世子妃,倘楚王妃尚在,楚王府出不了这样的儿孙。”

信安郡主亦道,“当年天下诸藩王府,楚王藩以规矩肃穆为名,如今竟有这样的荒唐事,简直贻笑大方。我听安黎说穆庆文采武功都不错,怎么在女色上这般糊涂。”

“我只可怜阿瑶,多好的姑娘偏遇到个瞎子。”李玉华说。

郡王妃道,“有娘娘怜惜她,她便也不可怜了。”

李玉华可不这样看,李玉华性子要强,离了男人也不是活不了,倘是遇着穆庆这样的男子,倒不如一人过日子清静。可李玉华非常清楚,女子一人在世不易,夫妻二人相互扶持、恩爱到老才是好日子。

穆庆出身好,人也本事够,李玉华还听穆安之夸过穆庆当差仔细,虽说女色上有些不检点,可用穆庆用的是他的本事,只要穆庆差使上稳妥,穆安之也不可能去管到穆庆后院。李玉华就很惋惜萧瑶,这样既温柔又端庄的女孩子,一路上话语不多,从不抢旁人的风头,跟穆惜今、大姑娘、江珣之妻何氏都相处的好。

郡王妃那里有大姑娘的消息,对此事格外清楚,私下都跟李玉华说,“如今真是妖孽横生,我听大妞说那乐伎一来,穆庆就在新伊城自己置了宅子,却是不说把阿瑶接去,而是把乐伎安置下,如今那乐伎正头娘子一般张罗起家事来。”

李玉华好奇,“大妞怎么知道的?”

“穆庆置了宅子,相熟的总要请一顿安宅酒,安黎去吃安宅酒,大妞每天都陪努尔汗到练兵所去,可不就知道了。回来跟我说,真是气的慌。她们几个丫头想去替阿瑶出口气,阿瑶倒是把她们拦住了。”郡王妃道,“我看阿瑶不是个没主意的性情,娘娘不妨问一问她是个什么意思。”

“是不是阿瑶跟穆庆相处的时间短,才生疏的?”李玉华自己是个很主动很会创造机会的性情,她同郡王妃道,“亲卫将领在府中都有居所,穆庆的院子就与江珣的院子挨着,我听小琪说,平时看他们相处还和睦,也看不出穆庆是这样的昏头货色。”何琪,江珣之妻何氏闺名。

郡王妃心说,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说不得都是跟九五之尊学的。

李玉华道,“姨妈看,要不我让殿下赐给穆庆一套宅子?可若引得别的官员不明就理争风吃醋就不好了。要不我出银子借楚世子妃的名儿,给他们置处宅子,有这名正言顺的,那套自然只能算私宅外宅了。”

“这也是个法子。”郡王妃说,“娘娘真是受楚世子妃之托,倒要为她家事这样费心。”

“我主要是看阿瑶性情好。”跟在李玉华身边的年轻女子,大姑娘有郡王妃这样的生母,还是穆安之正经嫡亲表姐,再加上大姑娘性情直爽宽阔,爱交朋友,穆安之对这位表姐也很不错。穆惜今是正经宗室女,兄妹俩都跟在穆安之李玉华身边,全将前程交托夫妇二人,自然是心腹。何琪出身大族,丈夫江珣年轻位显,自然也无人小瞧。萧瑶则是父母早逝,孤女出身,娘家全无依靠,才投奔到姑妈楚大太太那里。倘不是穆庆的事闹的太大,楚世子妃想给这位嫡长孙寻个门当户对的亲事难上加难,实际上就是降一等,略疼闺女的人家也不愿意嫁给穆庆这种痴迷女伎的宗室。

更难得的是,遇到穆庆这种眼瞎的丈夫,萧瑶不悲不怨,将生活料理的很好,与众人相处的也好。

李玉华就难免更疼她一些。

不过,待李玉华问及萧瑶此事时,萧瑶眼中透出感激,“让娘娘为我们的事劳神了。”然后大大方方道,“如今我与阿琪姐是邻居,日子过得很好。至于那乐伎之事,既是相公的心爱之人,便由相公去吧。我有件私事想跟娘娘商量。”

“你说。”

“当初家父尚在时,颇爱医术,我那时年纪还小,家父就抱我在膝头讲解医书。我后来也读过几本医书,只是没人指点,都是纸上谈兵。如今裴大夫正在城中义诊施药,这几天我时常过去帮忙,不瞒娘娘,我想拜裴大夫为师,学习医术。”比起提及穆庆时的云淡风清、不争不怒,说起医术的萧瑶反是目光灼然,面露期冀。

李玉华心说,看来阿瑶也没把穆庆放在心上,李玉华道,“什么时候多门手艺都不是坏事,何况医者济世活人,无上功德,你要愿意学医,自然是好。”

萧瑶笑着施一礼,“那我就跟师傅商量正式拜师之事,到时娘娘不必亲临,我也给娘娘送帖子过来。”

“咱们府里小章太医的医术也是好的,你怎么不找小章太医学,离得还近哪。”李玉华说。

“我问了,章家医术是祖传,而且,章家没有收女弟子的先例,小章太医与相公都是殿下属官,他觉着我跟他学医术称呼上也有些别扭,我就去跟裴大夫学了。”萧瑶眼眸含笑。

“穆庆那里我帮你提一句还是你自己跟他说?”

萧瑶温柔如水的说,“我体贴相公对那乐伎一片痴心,他怎会不体贴我学医的诚心呢?”

穆庆初听到萧瑶要学医是有些皱眉的,“学什么医术,纵是学了,女子还能抛头露面给人问诊抓药不成?何况你是宗室女眷,倒惹人笑话。”

萧瑶翻着手中医书道,“那也成啊。不如我学学怎么调.教外室,正一正嫡庶规矩?”

穆庆的脸色当时就不大好看,萧瑶放下书卷,自发间拔下簪子挑了挑烛心,她肘间撑着小炕桌看向穆庆,烛光映得她双眸明亮,“相公,听说你书读的不错,怎么相敬如宾的道理都不懂了。我让你痛快,你就得让我痛快。我给你面子,你也得给我面子。我敬你三尺,你就得还我一丈!这才叫相敬如宾!”

穆庆看向萧瑶的眼神仿佛从未认识过她一般,“你,表妹,你从前可不这样?”

“从前寄人篱下,难免得谨小慎微,装个样子呀。”萧瑶起身,挽起他的手,扶他坐在炕沿,“我原也没想嫁你,觉着你为着个乐伎要生要死,简直有病。后来表姑妈有了这意思,三天两头在我耳边说这些年府上对我的养育之恩。表姑妈待我不错,只是为了你,她什么法子都要试一试,何况,表姑妈的确待我有恩。我想了想,嫁你倒不错。你门第好,除了对乐伎犯病外,读书习武都称佼佼,咱们只要相敬如宾,我一辈子不愁生计,还能清静过日子。可清静日子也不容易,你要拿我当木头人软柿子,我一辈子就艰难了,谁会把个窝囊人放眼里呢?表哥,我替你在外充个牌面,该我的责任,我都会担起来,但你该给我的面子也要给我,要不然,我就让你知道,我可不是好欺负的!”

“我备好了礼,明天表哥就去师傅那里,禀告师傅后去庙里请大师算个皇道吉日,我拜师那天,表哥要陪我一道过去,做足我的面子。”萧瑶拍拍穆庆的手,问他,“如何?”

穆庆觉着自己从未认识过这位一向温柔少语的表妹,他此时方知什么叫“女人心海底针”,几乎是提心吊胆的抽回手,“你说怎样就怎样吧。”

作者有话要说:PS:晚安!

☆、二八一章

第二八一章

大姑娘把萧瑶拜师的前前后后, 如何算吉日如何登门拜师,裴大夫还摆了几席酒,因为有红梅姨招呼大家, 大姑娘几个女孩子都过去热闹一回,总之是很正式的拜师仪式。

李玉华听了很高兴,问大姑娘近来在练兵所可好,“我听说安黎练兵可严厉了, 你们跟努尔汗是女孩子,自己悠着些, 一别累着, 二别伤着。”

“那怎么能学到真本事呢。”大姑娘说。

“男女在力量上天生是有差别的,打打杀杀的事, 还是男人更擅长。女人的长处在智慧上, 咱们多动脑筋, 学聪明些是一样的。”

大姑娘有些苦恼,“要是对寻常男人自然是可以的, 努尔汗是想做族长的, 以后她要打交道也是族长一级的人。这些男人就怕武功也好智谋亦佳,现在受点累总比不如人时受辱来的好。”

李玉华想了想,觉着也很有道理, 不过不是叮嘱大姑娘,“凡事也要量力而行, 尤其习武一途, 真累坏了倒得不偿失, 有句老话说么,细水长流。再如何天资过人,身体不好也不行。”

“这倒是。”大姑娘点点头,“娘娘放心,我陪着努尔汗哪。”

大姑娘把跟努尔汗谈的养马的事也跟李玉华说了,“努尔汗是很愿意的,这可以增加她们部落的收成。而且,他们部落有足够的草场。不过,她说这事传出去,巴末部肯定会打听这里面的内情。是王府要养马,还是算商贾之间的事,咱们得提前拿出个说法来。”

李玉华道,“还事就挂你的名字,你当个前头掌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