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讲,我自知对他不起,过门之后,定然尽心尽力弥补。他若是外头有了相好的人,要多娶几房妾,一切由他,我不会多一句嘴,上奉公婆,下教子女,内外事务,绝不叫他操心。这算是害了他么?”

张李氏脑子本就不灵光,被她这么一说,更是晕乎的厉害,细细一琢磨,忽然就觉得这事如同买菜过秤细较斤两一般,也是一桩不错的交易。

“奶娘,”姚蔓青的声音愈加柔和,“此事于他无害,于我而言,更是解我燃眉之急,将眼下这桩十万火急的事遮将过去,奶娘不是说天无绝人之路么?哪有这么巧的事,他今儿便到了,莫不是上天派来救我的命中人?奶娘,你是要我死还是要我活?蔓青的性命,就托付在奶娘手上了。若是奶娘不愿,蔓青也无旁话说,还请奶娘看在蔓青是被你奶大的份上,年年今日,坟头烧一捧纸钱……”

到后来,她说的凄楚,眸中珠泪盈盈,看的张李氏心里一阵紧似一阵的难受。

“小姐,你千万想开着些,这世上哪里真就有过不去的坎了……”张李氏的口气终于松动了,“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我倒是想从长计议,可此事哪里是拖得了长得了的?”姚蔓青轻轻吁了口气,“奶娘,那人只在此间暂住一两日,若是下手不及走脱了他,奶娘就等着给我收尸吧。”

“又说这档子丧气的话!”张李氏啐了她一口,末了心一横,“罢了,横竖不是害人,给他送门好姻亲,有什么做不得的!”

“话是这么说,总还要带三分小心,”姚蔓青微微一笑,将那纸包重新塞到张李氏手中,“这展大人是武官,身子定然比一般人能捱,剂量下重些,否则成不了事。”

————————————————————

论理吃的该是午饭,但是一来拜会耽搁了时辰,二来姚家张罗准备也颇费了功夫,拖延下来,竟至天擦黑时方才开席。

陇县地近西北,多的是酒性极烈的烧刀子,姚家用来待客的酒虽已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上品,仍脱不了烈酒本色,初饮时尚不觉什么,下肚不久才觉得腹中似有滚烫的火焰在烧,展昭知这酒后劲极大,不欲多饮,但架不住姚知正频频劝酒,陇县之行又极顺,称不上什么凶险,自己亦有些掉以轻心,不觉多喝了几杯,去席之时,步子竟有些虚浮,回房歇息了一阵,仍觉得脑子有些昏沉,因出来吩咐外间送些醒酒汤过来。

不多时便有个老婆子擎了茶托过来,除了醒酒汤之外,亦有一壶清茶,展昭谢过之后,自去取那醒酒汤喝,老婆子觑他喝了那汤,暗暗松了口气,不动声色地掩门出去了。

这老婆子正是张李氏。

她刚一出门,便背倚着廊柱大口喘气,却也不是不慌的,俄顷定了定神,向着屋子后头过去,黑暗中,姚蔓青急急迎上来,低声道:“奶娘,怎么样了?”

张李氏亦将声音压的低低,道:“我眼看着他将那放了药的醒酒汤喝下去了,不多时他必口渴倒茶喝,那茶里亦下了药,这便是双份的了,便是头老虎也扛不住。”

语毕,又从怀里掏出块帕子给她:“这帕子上拍了迷烟,兴许待会用得上。”

姚蔓青奇道:“要这帕子做甚么用?”

张李氏笑道:“你这丫头就不懂了,他是练武的,手底下本来就没个轻重,如今又被下了药,还不把你折腾的死过去?你若受不住,用这帕子迷晕了他,自己也少受点罪。”

她说的这般露骨,姚蔓青面上直如火烧,将帕子攥在手中,声音细如蚊蚋:“知道了。”

————————————————————

展昭一杯醒酒汤下肚,登时就觉出不对来了。

若说先前腹内如火烧,那还确是酒劲,混着一股子难受,可现在却将这难受全转作了燥热,一时间坐立难安,将那一壶清茶尽数送进肚去,这一下非但没将焰头压下去,反似淋上火油一般,焰苗腾一下自腹部窜至四肢百骸,连咽喉处都炽烫发干,在这遍体难耐的不适之中,陡然生出的欲火如同长了利爪,在身体里面四处挠抓,似是下一刻就要破体而出。

展昭的眼前渐渐模糊起来,才抬脚要往外走,只觉双腿一软,竟跪倒在地上,膝盖处碰撞到的疼痛让他有瞬间清醒:莫非是被下了药了?

这个念头如同尖锐的冰棱,稍稍冷却了一下似滚水般混沌的脑袋,展昭伸手抓住桌腿,咬了咬牙站起身来,衣袖略略滑下,露出青筋暴起的手臂,表层的皮肤碳烤般赤红。

才刚立定,周身一个痉挛,又一次跌在地上,脖颈处如同拴了个绳套,越收越紧,展昭的气息粗重起来,伸手便将衣襟扯开,陡然暴露在夜间清冷空气中的皮肤有片刻适意,但眨眼功夫又是赤红一片,那情形,似是即便淋上冷水,也会似滴上火炭般转作白烟。

展昭的牙关几欲咬碎,忽的齿上用力,重重咬破嘴唇,齿间瞬间蔓延开的血腥气略略唤回了些许神智,下一刻迅速探手如袖,拈了枝袖箭出来,想也不想,一手握了上去,锋利的箭尖深深刺入手心,尖锐的痛楚让他浑身一震。

方定了定神,门口处突然传来惊呼:“展大人,你,你怎么了?”

好听的女子声音,若是平日里听来,只是脆生生的好听,此刻听来,似是抹上了脂粉,说不出的甜腻,余音袅袅,蛊惑人心。

展昭未及开口,那人竟惊怔着扑了过来,捧起他受伤的手,展昭只觉女子的馨香味道充满口鼻,低首见到她莹亮发丝与白皙纤细的手指,脑袋轰的一声炸开,拼劲力气一把推开来人,声音沙哑道:“快走!”

姚蔓青被他推得一个趔趄,尚未反应过来,就见展昭腾的一下立起身来,双目充血,面上神情极是痛苦,忽的攥住她胳膊,拖起她往门口带。

姚蔓青被他带的跌跌撞撞,急道:“展大人,你听我说……”

展昭哪里还听得进去,恨不得一把把碍事之人扔将出去了事,姚蔓青惊惶之至,脚下一绊,摔倒在地,展昭趋身过来,忽的被一方帕子迎面蒙住,待要伸手拿开,却被人死死扑将上来捂住口鼻,展昭怒喝一声,浑身一挣,将那人震飞出去,正待坐起,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姚蔓青挣扎着慢慢坐起身来,她素日里娇生惯养,展昭这一震,几乎没将她浑身骨架给震碎,她忍着痛站起身来,将门自内闩上。

慢慢去到展昭面前,俯下身细看,惊诧于展昭竟生的如此好模样,颤抖着伸出手去抚住他眉梁,心下忽的有几分安慰:好在,自己并不是委身给那些其状如猴的粗鄙之人。

顿了一顿,她伸手去解展昭的衣裳,不知为什么,这一幕让她想起之前同刘向纨的种种,泪水如珠般滑落。

展昭的呼吸一下重过一下,饶是昏迷之中,眉头仍拧的紧紧。

姚蔓青动作极轻地帮他除去里衣,手指忽的碰到他起伏的厉害的炽热胸膛。

她的手指冰冷,凉意水一般荡漾开来,展昭忽的就睁开了眼睛。

姚蔓青没想到他居然会醒,脑子嗡的一声,半边身体都僵住了。

展昭的眼睛里,再无素日清明,有的只是炽焰漫天。

他一把将姚蔓青拉到怀中,铁箍样的手臂牢牢环住她身子,一个翻身便将她压在身下。

姚蔓青缓缓闭上了眼睛。

她的脑海中最后闪过的,是刘向纨的脸。

第122章 【春情劫】-三

端木翠回到家的时候,刘婶已经拉着公孙策嘀嘀咕咕老半天了,一边嘀咕,眼神儿一边往院中那方青砖砌起的花坛上飘。

“端木姑娘是说,这花坛空着可惜,种上些花花草草的热闹些,我改天就给她带来了老多花种,我怕年轻姑娘家没长性,还特意跟她说,端木姑娘,有些花开的晚,花期长,你得耐得住……”

“她笑笑没说话,头天晚上全种下了,第二天白日里倒也罢了,晚上……”

说到此,刘婶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那天晚上是怎么个情况?她本是睡下了,半夜觉得口渴,摸黑穿衣起来去灶房倒水喝,房门刚拉开条线……

她看到端木翠就站在花坛前面,微红色的烛光盈盈冉冉,把整个花坛都拢住了。

刘婶觉得很怪异,开始她也没想到到底怪异在哪里,片刻过后,她突然就反应过来了。

端木翠两手空空,根本没有持着蜡烛!

后来端木翠俯下了身,刘婶终于看见那根蜡烛,静静悬在端木翠肩膀偏上的地方,微红色的烛光像是春蚕抽丝,一丝一丝地吐出来,将整个花坛笼在烛丝织就的茧里。

刘婶一颗心都快要跳出来,她避在门后,目光慢慢移到花坛正中。

她惊诧的发现,所有的花都开了!

当季或者不当季的,紫荆、金钟、慈姑、金鱼草、腊梅、金桂,还有大爿罗盘样碧叶托着的粉荷。

刘婶是没念过书,但常识是懂的,再怎么说,这荷花不应该是院子里一方小小花坛就能养得活养得住养得长的。

而且,所有的花都是破败的。

枝叶凋零,藤蔓枯皱,花瓣萎缩,有的从中折损,露出惨白的茎干来。

端木翠忽然动了一动,疑惑地向着刘婶这边看过来。

刘婶吓坏了,身子一颤,居然很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将门给关上了。

寂静夜里,门被砰的关上的声音,分外刺耳。

刘婶暗骂自己浆糊脑子,紧紧背靠着门不知所措,惶然间,她听到端木翠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刘婶,你别怕。”

说不怕是假的,刘婶屏着气不作声,自欺欺人地装着自己已经睡着了,暗暗祈祷着端木翠快些离去。

过了许久,外头似是已无动静,刘婶这才觉得后背凉飕飕的渗满了汗,三步并作两步奔到床边,哆哆嗦嗦拉起被子蒙住脑袋,一夜无眠。

第二天早上,日光大片大片把屋中照了个敞亮,白日果然是让人心里踏实的,刘婶心定了许多,披衣下床。

花坛里光秃秃的一片,还是松的软软的泥土,莫说是花了,连根草也看不见。

刘婶做好了早饭,给端木翠送过去,端木翠已经起身了,正将簪子插在发间,见她进来,粲然一笑。

刘婶也笑了笑,笑的同时,她心里犯嘀咕:昨晚儿那个,不是端木姑娘吧?

她一点也不怕眼前的端木姑娘,非但不怕,心里还透着三分喜欢,但是昨晚上那个,她真的有点怕。

“刘婶,以后晚上,你就不用陪我了。”

先前是展昭拜托刘婶晚上在端木翠这边留宿的,他的考虑自是周到:端木翠是个姑娘家,一个人住恐她害怕,若是刘婶能陪着就再好不过了。

他这样拜托的时候,怕是没想到端木翠没什么,刘婶是险些吓掉了半条命。

“从那以后,我晚上就不在这住了。”刘婶叹了口气,抬头看了看西斜的太阳,“时辰差不多了,我就该回去了。”

公孙策嗯了一声,有些心不在焉,顿了一顿,问道:“这里的事,你还跟别人说起过么?”

“没有没有,”刘婶赶紧摇头,“做下人的,得有张闭的牢的嘴。我在外头从没提过,姑娘说过开封府的人不是外人,我才跟先生说的。”

公孙策点了点头,又问:“这些日子,端木姑娘还好么?我差张龙赵虎他们来过几次,只是见不到人。”

“那倒是,姑娘很少待在家里。”刘婶皱着眉头,“展大人刚走那一两天,姑娘无精打采的,连门槛都没迈出过,后来就老往外头跑,有几次,夜深了都不见回,我还想着给她开门来着,谁知道自己捱不住就睡了,也没听见叫门,隔天起来一看,她就在房里了,也不知怎么进来的。”

公孙策笑了笑:“端木姑娘是江湖人,行止自然跟一般的闺阁小姐不同。”

“江湖人啊……”刘婶惊讶不已的同时又有几分恍然大悟,“那难怪呢,我听说江湖人都会飞檐走壁的。”

又些许聊了聊,眼见天黑下来,刘婶拾掇拾掇也就回去了,这几日她的侄女采秀办婚事,要忙的事情多的数不清。

刘婶一走,公孙策看似毫无心事挂碍的表情渐渐换作了愁眉紧锁,他来来回回不安地踱着步子,时不时伸出手去,按住怀中的一封书笺。

书笺外的封壳纸有些硬,每次按过去,便有挺刮的纸声,悉悉索索,嘈嘈切切,让他本就烦躁不安的心更加纷乱。

信是姚美人的父亲姚知正写来的。

说是信,倒不如说是状纸更贴切些。

状告御前四品带刀护卫行走,开封府展昭,德行沦丧,恃酒行凶,强*暴了姚美人的妹妹,姚家二小姐姚蔓青。

————————————————————

天已黑透的时候,端木翠终于回来。

看到公孙策的时候,她心情大好,笑嘻嘻道:“公孙先生,我方才去府里了。”

去府里了?

公孙策略一思忖,旋即反应过来:“你是去看红鸾姑娘?”

她点了点头,面色说不出是难过还是释然:“红鸾已经……我把她接回来了。”

说话间,她伸手一摊,雪白的掌心,一粒黑漆莹亮的种子,木棉花种。

公孙策看了看那粒花种,又转头看了看花坛,突然间就福至心灵:“你这花坛里是……”

“刘婶跟你说的吧?”端木翠一点就透,“也不全是。”

“不全是?”公孙策目中露出疑惑之色。

端木翠眉头微颦,似是思考着该怎么说才能让公孙策更明白些,顿了一顿,才道:“我先前有一次出外散心,在外耽留的久了些,回来时已经很晚,路过一条巷道时……”

她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描摹自己遇到了什么,眉头皱的更紧:“公孙先生,我虽然在冥道失了法力,但是似乎又不尽然,我对某些东西的感知,总是要超过常人许多……”

“莫非你在那巷道遇到了鬼?”

时至今日,怪力乱神,妖魔山精,公孙策谈来,终于如拈纸笔,无惊无怖。

“也不是鬼,是打散了的三魂六魄,换言之,即便已成了鬼,还被别有用心之人打散了魂魄,七零八落,无法聚合,也无法投胎,当然,也不会害人。”

公孙策了然。

“我不想多事再去追查她们身前之事,只想做件功德,将她们的魂魄散片一一找回,以种子育其命,让她们在此静静休养,秉受日月精华,待她们魂魄养成之时,送她们去酆都鬼界,重入轮回,投胎做人。”

“所以,这花坛里的全是……”公孙策有些心惊。

端木翠微微阖首。

两人的目光一齐落到那花坛之上。

这花坛已经有了动静,所有种子,在天黑之后始萌发,根芽一齐破土抽生,瞬间长成。

刘婶方才的描摹还不尽然,这一方小小土壤,盛置的远不止是花,他看到有芜杂野草,有攀爬藤蔓,甚至还有一棵金黄色的稻禾,坠着空瘪的穗子。

孕育生命的都是普普通通一粒种子,至于之后的千差万别,枯荣繁华,登殿堂或是任人践踏,却不是先时人所能料到的了。

端木翠伸出手去,轻轻扶住一棵快要折落的芍药,叹气道:“这一个折损的太厉害,或者是养不成了。”

“端木姑娘,展护卫出事了。”

“啊?”端木翠扶住那棵芍药的手一下子缩了回来,那芍药失此稳持,摆荡了几下,更近末路。

“出事了,是什么意思?”

黑暗中,公孙策清癯的面容之上,少有的镇重,也少有的沉重。

“出事了是什么意思?”端木翠又问了一次。

“端木姑娘,这件事非同小可,你一定沉住气,听我说完。”

“展昭死了么?”端木翠声音都颤抖起来。

“端木姑娘,你听我说……”

“公孙策!”端木翠炸毛了,“我烦死你这个死老头说话了,我问你展昭死没死,死就一个字不死两个字,你扯那么多没用的干什么?”

鄙人认为,这确实是公孙策的不是,公孙先生可能素日里给苦主传达瞬息惯了,凡事喜欢委婉,但是端木翠出身军伍,讲究单刀直入直切主题,好消息也罢坏消息也罢,一定要马上、即刻、确切知道并且立时作出反应,不妨设想一下,人这边火烧火燎地问攻城攻下了没,你只要回答:“攻下,前锋卒。”

这不就结了么,干脆利落,简单明了,不拖泥带水。

但是换了公孙师爷,先摆出一脸沉痛的表情,然后开腔了:“将军,此事非同小可,你一定要沉住气,听我说完……”

你还指望她沉住气?马上拖出去打一百军棍!

好在公孙策马上也就摸清她这边的路数了:“没死。”

“受伤了?”

“没有。”

“中毒了?”

“没有。”

“他好端端的是不是?”

“姑且可以这么说。”

端木翠长吁一口气,双腿一软,跌坐在花坛沿上,方才的那番气焰好像借来的般,瞬间就被债主连本带利讨了个空,现下哪怕是高声说话都提不起气来。

她轻声道:“只要人好端端的,没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公孙先生,你说吧。”

第123章 【春情劫】-四

公孙策的称谓又从死老头变回了先生。

公孙策叹了口气,将陇县的事情一一道来,端木翠静静听着,她似乎还没有从先前的惊悸中回过神来,公孙策先还担心她接受不了这事,不过看起来,只要展昭人还是好端端的,端木翠的接受能力还是挺强的。

端木翠一直听他说完才开口问话,此次算个不错的听众。

“我不知道展昭酒量如何,但是展昭素日里是个极稳重谨慎有度的人,不可能放任自己酒醉,即便醉了,也不可能作出这样的事。”

公孙策点头:“我和大人也是这么说。”

“展昭是不是被人陷害了?是不是被人设计的?”

公孙策苦笑,缓缓摇了摇头:“端木姑娘,你想到的也是我和大人想到的,我们都不相信展护卫会做出这样的事,这件事日后一定会查清,但已不是迫在眉睫。”

“为什么?”

“展护卫没有答应姚家提出的要求,姚知正勃然大怒,带了信到开封,他算是还给包大人几分面子,暂时未将此事宣扬开,愿意让开封府的人从中斡旋,如果展护卫还不改口,他就要告御状,届时非但展护卫身败名裂,只怕这条性命都难保。”

“姚家提出什么要求?”

“三媒六聘,娶姚蔓青过门。”

端木翠不说话了。

公孙策叹了口气,低声道:“端木姑娘,坦白来说,姚家的要求不算过分。”

端木翠不吭声。

“事后让稳婆验过姚姑娘的身子,她的确已非完璧,而且她的衣服上有落红……这件事,展护卫难辞其咎。”

“那说不定是别人啊。”端木翠忽然就哭了。

公孙策惨然一笑:“姚家的下人听到姚姑娘的呼救冲进去的,可以说是……抓了个现行。”

任你一千张嘴,一万张嘴,众目睽睽,证据凿凿。

端木翠痛哭失声:“展昭会难受死的。”

她现在想不到别的,只是一心一意心疼展昭,忽然间觉得,哪怕就是这辈子,上辈子,生离也好,死别也好,一颗心都没这么疼过。出了这样的事,依展昭的性子,该自责到何等地步?更何况是众目睽睽之下,被人一哄而入夹枪带棒捉拿起来,那些乡野村民,该是怎么样羞辱展昭?堂堂南侠,四品护卫,这一下岂非生不如死?

她摇摇晃晃站起来,泪落如雨,眸中却透出狠戾的杀伐之色来:“我去杀了这帮人!”

公孙策拦住她,又是无奈又是心疼:“端木姑娘,你设身处地为姚家想一想,姚家是无辜的,尤其是那位姚姑娘,事发之后,她悬梁自尽,若不是奶妈子发现的及时,怕是早就死了。”

端木翠听不进去,想到展昭现时处境,心中一阵接一阵的绞痛。

公孙策微微阖上双目,极力将上涌的酸涩压伏回去,顿了一顿,强自语气平静道:“端木姑娘,当务之急,是不能刺激姚家。展护卫是个极有担当的人,哪怕虽非情愿,为节义计,他也会答应迎娶姚蔓青,但是这一次却出人意料之外,原因无非两个,第一是他也发觉此事蹊跷,不愿意如木偶般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上任人摆布;第二是……”

说到第二,他忽然顿住了。

端木翠等了半天不见他回答,抬头问道:“第二是什么?”

公孙策极其苦涩地笑了笑:“第二是什么,你还不知道么?有些事情,展护卫知道,你知道,连我这个外人都知道。只是你装着不知道,展护卫怕你为难,也从来不说,大家总想着,有一日峰回路转,说不定皆大欢喜。谁知这一日没有等到,反而横生变故,既是事出突然,我这个外人不妨腆着老脸,多事一回,来戳破这层窗户纸。端木姑娘,展护卫心中喜欢你,你一直都知道吧?”

端木翠轻轻点了点头。

“只是你身份不同,今日不知明日事,能守在一处的日子少之又少,更不用侈谈什么长相厮守了。端木姑娘,你既不能嫁他,展护卫娶了谁,都没什么分别,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端木翠眼睫一垂,硬邦邦道:“不明白。”

公孙策叹气:“端木姑娘,你不用跟我赌气,大家都是为了展护卫好,他若真是为了这件事身败名裂,他这一生可算是毁了。”

端木翠冷笑道:“你想让我去同展昭说,让他娶那个姚姑娘,我为什么要劝展昭做自己不情愿的事?我……”

她突然顿住了。

“那展昭足上还没有系上红线,保不准就是一个天煞孤星……”

这是当年月老三跟她说的。

还没有系上红线……

那就是说,即便展昭答应了这门婚事,中间也会横生枝节,让此事不能卒了。

不管中间横生的枝节是怎样的,这枝节一定是救展昭的关键。

公孙策见她突然不说话了,只脸上的神色阴晴不定,不由得心下惴惴,不知这姑娘又转什么念头。

正忐忑间,端木翠忽然就开口了:“好,公孙先生,我答应你,我会劝展昭娶那位姚姑娘。先生几时动身?我收拾了好同行。”

公孙策不知她为什么转的这么快,但听她如此说,还是依言道:“明日一早便走。”

————————————————————

送走了公孙策,端木翠一丝一毫的倦意都无,在花坛边呆呆坐着,脑中转来转去,都是展昭。

先时总觉得做神仙很烦,现在想来,神仙还是好的,起码,她若还是神仙,现下一个土遁,就可以到展昭身边。

若是展昭不想说话,她定不吵他,只陪他坐坐都是好的。

一时间思绪如潮,下巴一下下磕着膝盖。

忽然又想起进冥道前一夜,她也是这般,抱着膝盖点着下巴,那时展昭在一旁看了好久,忽然就伸手盖住她膝盖,她一个不留神,下巴点在展昭的手背上。

端木翠唇边浮出温柔笑意来:展昭待她,的确是极好的,极好极好的。

她目光逡巡,落到一旁行将折断的芍药之上。

许是因为对展昭的想念,她对这原本准备弃之不理的芍药,竟也起了怜爱呵护之心。

她伸手在自己发间捋了几下,拈出一两根来,放在手心中微微捂住,默念法咒,俄顷摊开手来,将那发丝一圈一圈缠绕在芍药断茎之上。

说来也怪,那芍药原本黯淡枯萎衰垂如死,经这一缠,又慢慢挺了起来。

过了片刻,枯萎的花盘之上泛出幽碧的绿光来,绿光隐现间,透出一个女子苍白委顿却不失清秀的脸。

那女子满脸感激,向着端木翠微微顿首:“小女子姚蔓碧,谢过姑娘。”

端木翠回以一笑:“举手之劳罢了。”

第124章 【春情劫】-五

清晨的陇县有些过于安静,晨雾静静在巷陌间流淌,这时节,搁着开封理应是春暖花开了,但在这偏远的北地,依然冷的有点过分。

端木翠倚着马车的辕架,脚尖在地上蹭来蹭去,他们到的时候天还没亮,公孙先生不让叫门,说是再等会。

等会,再等会,日头像是给什么绊住了,总也不见升起来,端木翠急的不行,心里把三足乌骂了个狗血淋头,如果此刻让她见到,她一定要把三足乌圆滚滚的身子踩的扁扁,扁的不能再扁。

她盯着姚家黑漆漆的门扇看,展昭应该就在这扇门里,他在哪呢?在干什么呢?姚家是不是善待他?门扇或是高墙,对她来讲都不是障碍,但是公孙先生不让她进,说是等等,不要轻举妄动。

好,等就等,反正已经到了面前,也不急这一分。

于是她耐着性子等,她觉得很委屈,她盯着马车里的公孙策看,心里对自己说:这个人不是好人。

也说不清为了什么,这两天看公孙策横也不顺竖也不顺,她憋了一肚子的气,这气像是火炉上的水,从开始的微沸到滚沸,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把盖子给掀了。

公孙策却不识趣,掀起车帘跟她说话:“端木姑娘,大老远的赶路,怎么还带一盆芍药?”

“我乐意!”端木翠的火气像是找到了出口,毫不客气地呛回去,“我爱带什么带什么,管得着么。”

公孙策好脾气地笑,这丫头这一路看他都不顺眼,为了什么,他是心知肚明。

女娃娃家真是小心眼,他不就情急之下说了句让她劝劝展昭迎娶姚蔓青么?瞧她这脸拉的,都能量布了,一路上就没给过他好脸色看。

公孙策微笑着看端木翠的侧脸,皱眉,翻白眼,咬嘴唇,小声嘀咕,多半是在嘀咕他,嘀咕的也多半不是好话。

“明明已经到了,为什么不能打门?”她终于忍不住。

“我们不急。”

“不急?”端木翠险些跳起来,“这一路火烧火燎的,饭都没正经吃过,到了跟前你不急了?你不急我急,你慢慢等,我先进去。”

她作势就要走。

“端木姑娘,”公孙策无奈,只得下车,“我们此趟来,是为了跟姚家有个交代的。”

“那是你,”端木翠斜他,“我来可不是为了什么姚家不姚家。”

“话是这么说,”公孙策一点点分析给她听,“你当然能大喇喇闯进去,找着了展护卫就走,但是然后呢?举国追缉,身败名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莫说是开封府回不去,连江湖中都不能立足,你为展护卫想过吗?快意恩仇当然是好,手起刀落也痛快,但是事后那一大堆烂摊子,你让谁去收拾?”

端木翠咬了咬嘴唇,似是想说什么,到底没说,再顿了顿,突然就火了。

“哎,公孙策,我哪里留下一大堆烂摊子了?我不是老老实实在这等了么?你罗里啰嗦这么一大堆,你比姚家还烦!”

末了脚一跺,看红日东升,下巴颌儿对着公孙策。

公孙策目瞪口呆,挣扎了许久,才把要和她继续理论的念头压伏下去。

原因很简单:他觉得这姑娘不讲理。

对牛弹琴,哼,对牛弹琴,君子不欲为之亦不屑为也。

————————————————————

终于等到“吉时”,公孙策严整衣襟,款步上阶,朱门三叩,不卑不亢地道明身份和来意。

一切无可挑剔,换来端木翠嗤之以鼻的一声:装吧你就。

公孙策暗暗发笑:的确是在装,但你还不是得好生配合着?

在门厅慢条斯理地饮茶,一杯未尽,姚知正已匆匆赶过来,大老远的朝他拱手:“公孙先生,久仰久仰。”

姚知正到底也是在官场上跌爬滚打过的,知道就算自己占着理,也得给对方留足颜面,不像某些人,一上来就气势汹汹,诘问不休。

公孙策兵来将挡,面上带笑,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焦急愠怒,你来我往地讲些寒暄场面话,路上如何,吃住如何,京里如何,风物如何,讲到后来,连端木翠都禁不住有点佩服他了,也有点为他可惜:若是生在春秋战国,合纵连横场上,公孙策的名字,怕是也不输苏秦张仪。

然后话锋一转,终于点题。

“小女姿色平平才学稀疏,若是常日,也不敢高攀展大人,只是……”

夹枪带棒话里有话,公孙策哪会听不出来,当下微微一笑:“展护卫年轻气盛,性子执拗鲁莽,一时间转不过弯来也是有的,临行前大人托我带话给他,姚大人若能行个方便,容在下和展护卫点明其中利害,也就皆大欢喜了。”

姚知正大喜:“公孙先生顾全大局面面俱到,得先生臂助,实乃包大人的福气。只是……”

他似有隐忧:“展大人武艺高强,寻常屋子,也是关不住他,为了留他在此,多有得罪……”

公孙策不动声色:“无妨无妨,姚大人前面引路便是。”

姚知正哈哈一笑,长身站起,右手前托作引,目光忽的就落到端木翠身上。

“这姑娘仪态不俗眸光灵秀,不像是个普通的丫头啊。”

端木翠不说话,反冲着公孙策挑衅似的瞥了一眼。

公孙策知道她的意思,临行前,他让她换上普通庄户人家的衣服,蓝布撒白花的卦裙,发饰简简单单,背后的长发总两根油亮辫子拖在胸前。

端木翠很是不情愿,虽是换上了,还是一叠声地跟他抱怨:“公孙先生,你是想让我装作随行的丫头,可我这通身的气派,也不像啊。”

果然一下子就让姚知正给叫破了。

公孙策不慌不忙:“这姑娘是练家子,这一趟过来,恐路上不太平,特意邀了她同行,又怕招摇,这才作此打扮。”

姚知正哦了一声,也就不再追问。

————————————————————

姚家算是清白为官人家,想不到竟是有地牢的。

拾阶而下的时候,公孙策的脸色有点难看,姚知正多少猜到,解释道:“此地靠近北方,不比京城,本朝未立之时,频有匪寇之扰,大户人家起宅子,多设了地牢水牢,后来日趋平定,也就废了不用了。”

他说的倒是实情,越往里走,地牢里长年累月积着的霉味儿就越重,里间过冬的柴火堆的高高,这里的确不是专门用来关押人的。

当真细细究起来,姚知正也没那么大的胆子羁押朝廷四品官员,只是一来事出突然,展昭的确百口莫辩,二来展昭当面拒婚,愈发叫他怒不可遏,索性不管不顾,先关了再说。

方走到阶下,姚知正止了步,将手中提的马灯递给公孙策:“那公孙先生跟展大人好好聊聊,在下就不奉陪了。”

马灯的光晃晃悠悠,边缘所及处是个牢房,里间的人听到声响,略略向这边转过脸来,看身形轮廓,应是展昭无疑。

公孙策大怒,姚知正送到此地即止,摆明了没有把牢房的门打开的意思,那他们此趟前来,岂非成了探监?你姓姚的有什么资格,先定了展昭的罪?

费了好大气力,才将这股子火气压下去,伸手接过马灯,平静道:“多谢了。”

语毕,提着马灯快步向牢房过去,端木翠正要跟上,姚知正伸出手臂拦住:“这位姑娘。”

端木翠眉眼一冷,眸光如刀:“干什么?”

她口气凌厉的很,姚知正心头激灵灵打了个突,强笑道:“没什么,公孙先生跟展大人有事要聊,姑娘不妨上去饮杯清茶。”

端木翠冷冷道:“不用了,我是开封府请来保护公孙先生的,理当寸步不离。”

说话间伸手一挡,将姚知正的手臂拨开了去,姚知正只觉得半边手臂发麻,心下骇然:这练家子的姑娘可真要不得,这么不懂规矩。如此想着,不住摇头,自上去了。

那一头,展昭起身走到牢栏边,公孙策见他身上无伤,面色虽然苍白,精气神倒还不差,心里头先自松了口气。

展昭隔着栏柱向公孙策微微点了点头,目光旋即转到正往这边过来的端木翠身上。

忽的就淡淡一笑,声音压的很低,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向公孙策说话:“端木瘦了许多。”

公孙策正不知该如何开口,听他这么一说,呵呵一笑,顺势接了下去:“能不瘦么?展护卫,不跟这丫头同行,不知道她有多挑食,荤菜不吃,素菜做的不可心了也不吃,豆芽菜拈那么一两根,瓜丝儿夹那么一两条,我说她比皇帝还挑,现今还长的好好的,也真是上苍庇佑了。”

端木翠走到跟前,正听到公孙策向展昭编排她的不是,立时就不干了:“哎,我哪里挑食了?”

展昭是素知端木翠脾气的,连一贯老成持重的公孙策都能小孩儿一般跟她顶上,足见这路上是受了她不少气的,当下含笑摇头:“端木,不可对先生无礼。”

端木翠闻言抬头,一眼见到展昭长身而立,还是行前那熟悉的一身蓝衫,眸间带着淡淡笑意,面上却难掩憔悴,顿时就把公孙策及挑食问题忘到爪哇国去了,几步赶过去,两手抓住牢房的栏柱,急急道:“展昭,你好不好?”

展昭低头看她,正对上她黑玉般莹亮的眸子,心头只觉平安喜乐,笑道:“好。”

说话间,伸手出去,似是要抚她面颊,忽的念及公孙策就在一旁,不觉顿住,缓缓收回。

公孙策看在眼里,只作不知,蓦地咦了一声,背过身去东张西望,大声道:“这陇县的地窖,修的甚是精巧,也不知立柱怎生承重……”

说着说着,竟行到另一边,对着立柱煞有介事。

端木翠知他用意,倒有些羞赧起来,展昭伸手将她拉至身前,俯首以额相抵,轻轻吻了吻她面颊,低声道:“你怎么来了?”

端木翠仰头道:“我自然看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