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罄没忍住轻叫了声,就差整个人挂在清竹身上,吓的眼泪都要掉了:“那怎么办啊,我们…我们还是去福泽寺吧。”

“什么怎么办,小姐是在吓唬你!”清竹笑着拍了下她,“这里哪有鬼。”

“可可可是,我是觉得有些冷啊,寒嗖嗖的。”冬罄摸了摸手臂在衣服上搓揉,眼底露着惧怕,“屋子里也冷。”

“这儿是在山上,这么高当然冷了。”清竹把她从自己身上划拉下来,见她这幅样子好笑道,“平时这里香客少,禅房久不住人自然会潮冷,你去把香点了,我们把屋子熏一熏就好了。”

冬罄这才意识到小姐是在逗她,扭头看苏锦绣,后者已经乐的直不起腰,冬罄气呼呼的跺脚:“小姐,您把我吓坏了,可没人给你做饭!”

苏锦绣敛了笑意哄道:“好好好,那你赶紧去,走了大半天我也饿了。”

冬罄转过身正要出门,不知想着什么,回头又拉上了清竹:“我对这儿不熟,咱们一起去。”

等着的功夫苏锦绣离开禅房往云山寺的几座佛塔走去,前世她也是从快过世的外祖父口中得知云山寺中可能藏着有关于塔坨人的书,几年后等她来找的时候却已经找不到了,到底是她晚了一步还是这些书并不在这儿,说什么也要及早来看才行。

走了许多路苏锦绣才遇见两个僧人,到了塔前更是一个人都没瞧见,望着数十层的塔,苏锦绣心中起了意。

不行,塔中的钥匙在恒问大师手里,能求见恒问大师的必定也不是俗人,不知对方要做什么,为了以防万一,她不能等到明天正式拜见。

思及此处,苏锦绣绕着塔走了一圈,趁着四下无人时,扶着石栏翻了上去。

就此时,不远处的一间禅房外,恒问大师正带着客人,朝佛塔方向走来。

第20章 020

佛塔内很暗,从二层窗户跳下后苏锦绣闻到了香烛气味,入眼几排架子,中间放满了蒲团,昏暗中墙上挂着的都是佛像,佛像下是供奉用的佛龛,这大约是寺庙里僧人禅坐静思的地方。

四处看了看后苏锦绣在角落里发现了往上的楼梯,快步朝那儿走去,从二层到四层都是如此,唯一的区别就是蒲团少了许多,佛像下的佛龛上都摆着未点的油灯,空架子靠在了墙边显得更加空旷。

苏锦绣站在四层的中央环顾四周,没有楼梯了,难道不在这儿?

这想法生出后就被否决了,佛塔六层,四层的顶也没有那么高,一定有什么办法可以再往上一层。

于是她看过几个蒲团后顺着墙沿检查起来,在摸到第四个佛龛时苏锦绣停了下来。

比起之前四个,这个佛龛上的油灯有些不同,没有灯芯。

苏锦绣拿出火折子吹燃,凑近了看,佛龛上的图案和其它几个一样,底部托盘却要高出半寸,放置佛龛的桌子还比别的来的干净,苏锦绣忙将火折子吹熄,双手扶着底部,缓缓朝着一侧转动。

佛龛很沉,用力转动才转动一半,之后再用力都没法继续往下转,继而苏锦绣听到了闷沉的响动,扭头看去,位于右侧的墙上,那空架子斜着裂开,竟延展出了两人宽的楼梯。

苏锦绣没作停留,收其火折子后快步走上楼梯。

到五层后苏锦绣看到了数个并列排着的架子,上面放满了书,虽铺满了灰尘却列的很整齐。

久不通风的塔内散着一股浓浓的腐旧气味,苏锦绣从最前面的架子上抽下一本书,轻轻拍去上面的灰尘,翻开首页看到了上面写着梵字经三个字。

书的纸页已经泛黄,边角处也有些破旧,这些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岁月的藏书安安静静的留在佛塔内,在苏锦绣的印象中,它们未曾面世。

将书放回去后苏锦绣开始找有关漠北外族的书,架子上还依稀可以辩出记号,苏锦绣一个架子一个架子往后找去,忽然,底下不知那层传来了动静声。

而且那声音越传越近,似乎是在往上走。

苏锦绣粗略扫了一眼架子上的书,这个架子上放着的都是过去那些名人写的传记手札,要再往后找又怕引起别人注意,匆匆扫了下四周,苏锦绣的视线定在了架子旁角落里堆起的一堆书。

恒问大师带着客人走上佛塔四层,正要介绍,视线落到靠墙的楼梯时愣了愣,转头问随行的僧人:“有人上来过?”

“昨天夜里净空师叔他们在塔里静思,兴许上去找过经书,忘了关。”

恒问大师点了点头,随后对身旁的客人恭敬道:“塔中藏书颇多,有许多收集自民间,其中有些由来已久,你说的那些这里或许找得到。”

施正霖颔首致谢:“劳烦大师。”

“施主不必客气。”

随行的僧人点了灯,带着他们上楼梯,到了五层后,恒问大师指了指架子的第四排:“施主可以去那里看看。”

僧人将灯架到书架的空钩上给他照明,随后轻轻点头示意后退到了恒问大师身后,施正霖朝里面走去,很快到了大师所说的第四排,这儿列的书比前面还要多,甚至书架上都要放不过,在墙角堆起了许多。

施正霖抬起头从左看到右,缓缓踱步朝墙角过去,半响,他停了下来。

在他上方的架子上列着几本不起眼的书,薄薄的夹在这堆书中,若不是漠北二字,很容易就被忽略掉。

施正霖抬手将书从架子上抽了下来,忽然脚下有什么抽动了一下,他低下头,一缕衣袖飞快的从他脚底抽离,窜进了一旁的书堆里。

视线往那处挪去,四目相对。

两双倍感意外的眸子撞在了一处,前者略有惊讶,后者更诧异,苏锦绣蹲在书堆背后仰头看着他,一只手还维持着拉裙摆的动作,此时此刻她那瞪的澄圆的眸子显露着她内心的情绪。

怎么又是他!

秋闱的成绩才公布几天,他作为解元正是得意时,好好的不在上都城里受人追捧,跑来云山寺做什么。

施正霖也料想不到会在这儿遇见苏家小姐,看她这样子更像是偷跑进来的。

“施主,你身上还有伤,要不我让济礼来帮你找。”

外面传来了恒问大师的声音,苏锦绣神色一凝,未等她反应过来,迎头压下来了一本书,摊在了她的头顶遮住了她,随后是施正霖清冷的声音:“多谢大师,我已经找到了。”

他要找什么?苏锦绣下意识抬头去看他压下来的那本书,眸色一缩。

济礼已经走到了书架这儿,见施正霖手里确实拿了几本书,抬手朝他行了下礼又退了回去,施正霖转身取起压在苏锦绣头上的书,一只手飞快的拉住了书的另一边,作势要夺。

苏锦绣飞快看了眼他手中的书,手中的力道半分未减。

施正霖没有松手,两个人僵持不下,苏锦绣也不敢使太大的劲,既怕把书扯坏了又怕他喊僧人过来,在他嘴角微动,似要开口时苏锦绣狠狠瞪了他一眼,你敢出声试试!

施正霖眼神微闪,在她满眸的警告下开口:“恒问大师,可否让我在此单独呆一会儿。”

外面静了片刻,随后传来了下楼的声音,直至听不见了,苏锦绣霍的从书堆里起身,趁着他不注意快速将书夺了过来。

施正霖看着洒落一地的书眉头轻皱,苏锦绣已经从这儿跃开离他好几步远,也担心他闹动静,抬手先发制人:“哎,我先来的。”

施正霖没有要拿回来的意思,反而是好奇她这样的反应,“你要这做什么?”

苏锦绣反问:“你来这儿做什么。”

“奉太子之命前来。”说罢,施正霖静静的看着她,似在等她的回答。

没想到他会交代的这么轻易,苏锦绣一时语噎,避过他的视线:“这和你没关系。”

从刚才发现她开始,她的周身就散着一股不可靠近的气息,更像是针对他的,可施正霖反复想都不明白为什么。

见她时不时看他手里余下的几本书,施正霖心念一动:“这些对你很重要?”

“你会给我?”

“我先下去,没人了你再离开。”施正霖将两本书收入袋中,没有回答她的问题,直接从书架这儿走出去,下了楼。

苏锦绣轻哼了声,难怪之前她找不到,原来早就被他拿走了,奇的是奉太子之命前来。这时朝中应该无人重视这些,太子殿下怎么会对此感兴趣。

拿着余下这本,苏锦绣心中总感觉有些事没理清楚,等到底下再无动静后苏锦绣将书往怀里一藏,快速离开了佛塔。

回到禅房时冬罄为她准备的午食已经凉了,苏锦绣也无心吃,草草填过肚子后让清竹备了纸笔,将拿出塔的书抄了一份,一面抄一面看,心越惊。

随之而来的是更为沉重的念头。

她若不来,施正霖走这一趟后太子殿下应该早早就收齐了这三本书,以太子的为人和贤能,那时若知道塔坨人和驱兽族联合的危险,应该会及早告知外祖父,有所提防的话也不至于伤亡如此惨重。

可为什么事情会发展成那样。

外祖父这一生保家卫国,未曾做出过逾越之事,没了他关北门就会乱,皇上信任外祖父,还没登基为皇的太子更没理由要宋家倒下。

倘若不是太子,那就是有人从中作梗将这些消息瞒下去,又会是谁要置外祖父他们于死地?

苏锦绣原以为找到了这些可以给外祖父一些线索,让他和两位舅舅能够及早知晓有所准备,可似乎找的越深,她的疑惑就更多,外祖父他们素来在外,留在上都城的日子并不多,朝中也不该有树敌才是。

“小姐,适才有僧人前来告知,您可以去拜访恒问大师了。”

“清竹,把东西收拾一下,我们明早下山。”

苏锦绣“啪”一声合上书,起身走出禅房朝着恒问大师所住的地方走去。

回来时天已经黑了,苏锦绣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想的都是宋家的事,想要赶快回上都城去。

后半夜实在是困的不行苏锦绣这才沉沉睡去,第二天在云山寺的早钟声中醒来,启程下山。

到了福泽寺后并没有租车的车夫,约莫一个时辰之后遇见了一对昨日在福泽寺祈福留宿的夫妇,他们见苏锦绣一个小姑娘,还带着两个丫鬟,于是将她们捎到了云山镇。

这时接近傍晚,再赶路回上都城就要夜宿在路边,委实不安全,于是苏锦绣决定在镇上留一晚再回去。

第21章 021

每月的十五云山镇上都很热闹,平谷峰下许多村子的百姓会特地挑这天连赶一夜路到镇上赶早市,当地人称月圆节。

天才刚刚开始昏黄,路边就已经吊起来灯,苏锦绣站在客栈二楼的客房内看着窗外,下边的街上人渐渐多了,吊灯的两侧都是摊子,有些搭着简易的铺棚,有些直接铺了张布在地上,摆满了零碎玩样儿。

这与上都城中的集会没什么分别,左右是城里更热闹些,苏锦绣倒是更喜欢简单些的,早年刚去漠北的时候她十分的不习惯,关北门内一有集会她就会拉上四哥去逛,一来靠着这些念想上都城,二来,由百姓身上传递而来的安宁欢乐,能够安抚到自己。

清竹收拾好床榻过来,笑着建议:“小姐,我们陪您下去走走吧。”

“对啊,外头这么热闹。”冬罄点点头跟着劝,“以往您也没来过这儿,今天正好赶上,可别闷在客栈里头。”

见她们卯足了劲儿要她开心,苏锦绣眉宇微展:“来都来了,那就下去逛逛。”

主仆三人走出客栈,天色比刚才又暗了些,街上人群熙熙攘攘,都朝着这条街的末端前去,冬罄点起脚好奇的望过去:“小姐,那儿好像人更多。”

跟随人群过去,摊贩的吆喝声汇入这热闹,前边还传来了鼓乐声。

清竹和冬罄护着苏锦绣在众人围着的地方挤出些位置来,中间的空地上,几个穿着奇装异服的人正跳着夸张的舞,每个人手里带着铜铃,拿着面鼓边跳边打,后头坐着几个人敲着乐。

他们的脸上画着夸张的妆容,看不清楚真容,往细了看,裙摆下赤着的脚上也戴着铜铃,跟随着手的动作,看似杂乱,却能和乐声交融在一块儿,奇妙的融合。

“小姐您看。”素日里最为稳重的清竹也被这欢乐的气氛带动,苏锦绣朝她指着的方向看去,那边还有五个孩子在跟着跳舞,穿着一样的服饰,不同的是他们脸上没有添妆,而是戴了面具,从那头正往这儿跳,一面还给围观的人塞面具。

苏锦绣手里也被塞了一只,几个孩子齐齐在她面前跳着,塞面具给她的孩子双手捧着不断示意她。

“你要我戴上?”

小孩点了点头,面具下的眼眸中透出的满是善意,苏锦绣笑了,将面具戴在脸上。

几个孩子一拥而上,清竹和冬罄都来不及阻拦,苏锦绣已经被他们给拥到了空地里,跟着那几个大人绕住了她,笑着簇拥她跟他们一块儿跳舞。

难以拒绝他们的热情,苏锦绣提了提裙摆跟着学了起来,那边人群中又被这些孩子拉来了几个人,最初还扭扭捏捏不敢跳,后来也被带动了,戴着面具谁也不认识谁,于是放开了跳。

忽然苏锦绣的后背被人撞了下,转头过去,一个带着面具的男子正低头拉衣袍,看他这幅紧张忙乱的样子,没看到他的脸苏锦绣也能感受到他的尴尬,极为生疏的舞步,不是踩了就是撞着。

大概是哪个推脱不开,被那几个孩子硬拉出来后又不好意思拒绝,这会儿只能无奈跟着。

“来。”苏锦绣把他往自己身旁拉了下,笑着示意舞步给他看,男子抬眸看了她一眼,不晓神色,慢了半拍跟她学了两步。

“对就是这样。”苏锦绣拉住一旁的孩子,示意他去拉住男子,被这么一凑,就算是不会跳也得跟着跳两步,看着他依旧是慢别人半拍的东西,苏锦绣笑出了声。

此时乐声变的更加欢畅,舞步也更快了,面具下的人脸色微变,一只手拉住了他,抬起头时那孩子和这姑娘已经把他带到了跳着舞的人群里,越渐强烈的节奏后,乐声戛然而止,随之这些带着铜铃的人边踱步边拍手散开,被拉进来跳舞的百姓忙退了回去。

几个孩子端着盘子问围观的人讨赏,大家看的尽心,给的也痛快。

已经回到清竹她们这儿的苏锦绣拿出一两银子放在了盘子内,抬手摘下面具,轻甩了下头发。

“谢谢姐姐。”

苏锦绣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真乖~”

这一幕落入到还在空地里的男子眼中,他看着她,久久未动。

苏锦绣很快注意到了这视线,抬头看去,不禁觉得好笑,别人都散了这人怎么还站在那儿,该不是吓傻了吧。

并未在意这些,苏锦绣礼貌的朝他颔首,带着清竹和冬罄离开了。

不知何时,男子身边出现了两个人,对他毕恭毕敬:“少主,原来您在这儿,夫人一直在找您。”

男子伸手摘下面具,轻轻握了下右手,似在回想刚才。

见男子不说话,这两个人又重复了一遍:“少主,夫人说外面不安全,让您快点回去。”

听此,棱角分明的脸庞上,这双深沉的眼眸里闪过一抹阴沉,很快淹没下去,将面具捏在手中,转身离开。

看着并不远的距离,跟着人群过去,也花了不少时间才走上桥。

下了桥后再走一段路就到了云山镇上的庙宇,初一十五要到庙里烧香拜菩萨,大部分的人潮都去向了那儿,桥上这里反而空阔了些。

苏锦绣走到桥顶后没有再继续往下,她的脚下是这座桥的最高点,堪比客栈三层,从这儿往下看,能够将云山镇尽收眼底。

刚才热热闹闹跳舞的地方如今已经被行人挤满,表演的人也走了,苏锦绣还想着这些人。

靠杂耍吃饭的人又很多才艺,其中不乏装扮成外族人跳舞表演,用新鲜感来吸引人赚钱,但这几个孩子的口音并不是大魏人,反倒是和住在关北门的那些外族人很相似。

大魏朝是有明令规定,山青门以内外族人想要进入需上报到州府后发放临时民簿后才可通行,而这民簿也不是通用的,这个州发放的只能在这个州内通行,想要去别的地方还得继续上报,越靠近上都越繁琐。

过程中还有被扣留审问的风险,除了经商货运外,杂耍表演的人极少会为了赚钱到这里来。

想到这儿苏锦绣摇了摇头,兴许是自己想多了,几个孩子的口音而已,也许是为了扮相故意这么说的。

桥下不远处的船上忽然绽起了一抹光,往上窜在天空中绽放开来。

砰的一声,船上又冲上了一道光,烟火尚未落下的地方重新绽放了开来,如此接连四五道,半边天都衬亮了。

夜色怡人,苏锦绣趴在了桥栏上望着夜空,烟火过后许久才有繁星露出,如在墨画上撒下的晶莹。

苏锦绣看的专注,没有注意到有人走近,施正霖在她几步远的地方停下,视线落在她微微莞起的嘴角,心跟着放平下来。

每回见到她,不是懊恼就是嗔怒,第一回 这样安安静静。

“苏姑娘。”

苏锦绣神色一收,这声音熟悉到不需要看到人她就知道是谁,可这是幻听了吧,总不至于上哪儿都能遇到他。

“苏姑娘。”

再一声,苏锦绣有些磴怒,转过头去,赫然是他站在那儿,神色平宁的看着自己。

苏锦绣的下一个动作便是挪脚,像是知道她要做什么,施正霖也跟着挪了步,苏锦绣抬起头看着他,眼神平寂下来,不躲了!

施正霖见她停了,微拱手,谦谦有礼道:“施某疑惑,有件事要向苏姑娘请教。”

要问佛塔的事?苏锦绣眼神一转,客气道:“请说。”

“施某冒昧,请问苏姑娘,我是否有得罪之处。”

若单单是茶楼那一次见面,施正霖也不会放在心上,可鼓楼那回她救他时的反应加深了他的疑惑,总觉得自己有得罪了这位姑娘的地方,却始终想不起来。

后来施正霖思来想去,莫不是他得罪过别人,因而如此。可他既没入官场,在书院内也不曾树敌,远不及会招来这么大的厌恶。

毫不知情下几次三番如此,时间久了,这便成了刺。

苏锦绣克制下心中的翻腾,脸上露出一抹不解,好笑道:“这话问的有趣,我与你素昧平生,并不知道你所说的得罪是什么意思。”

施正霖微怔,素昧平生。

很快缓了神色,施正霖诚恳道歉:“茶楼那一见苏姑娘像是认识我,我原以为这其中是有什么渊源,只是我忘了,如今看来是我冒昧了。”

“施公子想多了。”捏着衣角的手微紧,苏锦绣平静道,“我只是认错了人。”

“上次的事还没谢谢你,多有打扰,告辞。”

“扯平了。”

苏锦绣说完后快他一步走下桥去,施正霖这时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扯平是指佛塔里他替她遮掩这一事。

真的只是他想太多了么。

施正霖走到她刚刚的位置,周遭似乎还留有淡淡的芬芳,既是认错了人,又为何见了他就躲?

第二天天未亮苏锦绣离开了云山镇启程回上都城,两天后回到苏家,没等她好好看从佛塔带回来的书,城中忽然传出了施家大公子途中遭遇山崩,生死未卜的消息。

第22章 022(捉虫)

在崧泽书院念书时就富有名声的施正霖,经历过秋闱夺得解元后更是受人关注,他出事的消息自然传的非常快。

官府和施家很快派了人去找,在狭窄的山谷中挖了整整一日才初见马车的零碎,后来又挖了大半日将人救了出来。

救出来的时候施家大公子看起来狼狈不堪,身上的衣服破败不说,满是伤痕,幸运的是这些都只是皮外伤,没有大碍。

消息传回来后人们便开始议论起这件事来,怎么这施家大少爷如此惨,这才多少日子,秋闱时才遭了绑架,伤还没好利索呢,这会儿又赶上了天灾。

此时的尚书府内,施夫人等在外屋,红着眼眶满是焦急。

扶着她的妈妈轻声安慰着,内屋那边门打开时她们又齐齐望过去,见大夫出来赶忙迎上,着急问:“何大夫,怎么样了?”

“一些皮外伤,敷了药就好,就是手臂上的伤得多注意些,好之前不能再用劲了,否则会留疾。”何大夫随管事出去配药,施夫人没忍住,进屋看儿子时眼泪就已经莹在了眼中,等看到躺在床上面色苍白的儿子后,哗一下往下掉。

“你说你,伤没有好全就去什么云山,什么事能及过你的性命,上回的事都还没查清楚你就又出事了。”施夫人轻手往他手臂上摸了摸,见他皱眉,泣不成声,“你说你要有个好歹,娘可怎么活啊。”

施正霖轻咳了声:“娘,我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