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城中有不少人外出踏春,还有外来前往上都城游玩的人。

在二月十一这天,苏家也迎来了从黔城远道而来的客人。

大年初一当天下午苏承南就派了人去黔城送信,快马加鞭半个月不到,那边就在元宵之后出发前往上都城。

“行了大把月的马车,总算是到了。”刘夫人进门口看了圈苏家前院,见到苏老夫人后更显热络,拉着便说起这一路来所经历的事,“以往跟着老爷出过远门,那也是年轻时候的事了,我还是第一回 来上都城。”

苏老夫人看刘家来了这么多人,心情甚好,叫苏承南和宋氏招呼着:“来一趟不容易,到时候带你们好好逛逛。”

“那是,可不能白来这一趟。”刘夫人扶着苏老夫人朝前厅走,经过苏锦绣时又特别热情的夸了她一通,“这就是锦绣吧,莞儿在信里都说了,说你特别照顾她,可真是个好孩子,出了年该有十四了吧,瞧这模样俊俏的,可许亲了?”

“还没呢。”苏老夫人拍了拍刘夫人的手,暗示着,“倒是莞儿,得赶紧定下。”

“是是是。”刘夫人朝女儿看了眼,“老夫人说的没错,我啊就想着她在黔城那么远,也不方便出嫁,倒不如借着苏家这儿把她嫁出去。”

苏老夫人没听出里面的另一层意思:“那自然是在苏家了。”

刘夫人面露喜色,更显殷勤了,便随口说了句:“原本宁延那孩子是想亲自送我们过来的,谁知中途有事,就让我们先来苏家,等他忙完了事儿再来拜访。”

苏老夫人脸色微变,宁延,什么宁延:“谁送你们过来的?”

“宁延啊,不就是你们上都城里的宁家,就是他派人到黔城与我们商量的婚事,正好承南也派了人去说要与我们商量莞儿的婚事,我们就收拾收拾东西过来,准备把他们的婚事定一下。”刘夫人说完后见苏老夫人神色不对,以为自己没说全,又笑着添了句,“老夫人您不是知晓的么,我还想着得好好谢谢苏家,为莞儿找了门这么好的亲事。”

刘夫人说罢,在场的苏家人,除了苏锦绣外,都愣住了。

第40章 040

前厅内足足安静了一刻钟, 处在对刘夫人那番话的震惊中。

首先反应过来的苏承南看了眼刘莞儿,对刘夫人所说的宁家不甚确定:“你说的宁延, 可是在户部当差的宁大人。”

“是啊,就是他。”说起来刘夫人对这个未来女婿是十分的满意,高大英俊不说, 家世又这么好,因为家里做着生意,还不会瞧不起刘家这样的商户, 这么好的女婿, 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这时宋氏也反应过来了,宁家和邱家有些交情, 她与邱夫人私交甚笃, 去邱家的时候她见过宁家的几位夫人,若是没记错,她记得这个宁延宁大人是成了亲的,孩子都有好几个了, 与刘莞儿如何谈婚事?

苏承南沉凝片刻:“你们可知,这位宁大人已有妻室, 是没办法另娶人进门的。”大魏朝没有那个官员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娶两个妻子, 就算他再位高权重也不可能有, 家中妾室成群的多得是,但明媒正娶的妻子只能有一个。

苏承南以为他们是不知情才会这样,谁想刘氏听了之后并没有觉得意外,反倒是认为宁延娶妻是正常的:“宁大人那样的年纪, 在我们黔城孩子都个把大了,肯定是成了亲的。”

知道你还说要嫁女儿,除了做妾还能做什么,苏承南有点说不出话来。

倒是宋氏,同身为女人说话也便利些,挑着和缓的字眼意有所指道:“如此一来,宁延怕是不能明媒正娶莞儿。”

却不想刘氏接下来的话让他们更为震惊。

“咱们刘家的身份,要想把莞儿嫁去那样的人家做当家主母,莫说是没那机会,就是有啊,我这心里也七上八下的。宁延派了人来黔城商议婚事,想纳莞儿做小,我与他爹思来想去,想着孩子自己也是心悦的,便也觉得不错,再加上承南派了人过来,就想来一趟上都城,把莞儿的婚事给办妥了,我们也好安心。”

简而言之,宁家家世好,既做生意又当官的,咱家女儿做不了主母,做妾也不错。

这下子,连宋氏也说不出话来了。

她出生于将军府,从小受的教育是女子宁做小户妇,不入高门妾,那些入府做妾的清白姑娘,各有各的无奈,其中不乏上赶子的,可对比这家世,这刘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找个门当户对的嫁过去做当家主母,不愁吃穿执掌中馈,有什么不好的,偏要做妾?

前厅内再度安静了下来,苏老夫人从这些话里回过神,推开了刘夫人转由林妈妈搀扶,缓缓扶着坐了下来。

刘夫人她们便都看向了她,见苏老夫人神情不愉,也知道在两个人的商量里,刘家算是爽约了,可水往地处流,人往高处走,能挑好的自然是往好的挑了,于是刘夫人笑的讪讪,也没说什么。

一肚子的话要从头问起,苏老夫人看向刘莞儿,眼底掩不住的失望:“你一直住在苏家,鲜少出门,你是怎么认得宁延的。”

刘莞儿轻捏着手中的帕子,脸色微红,难以启齿。

这不是她当初所想的方式,在这么多人面前曝露出来,让苏家人都看在眼里,各种眼光。

正欲开口时,门口那儿传来了洋洋懒懒的声音:

“上回林家小姐邀请她去林府小聚,在林府晕倒的时候,就是那位宁大人将表姨送回来的。”

苏锦绣挨着门框,挺直身子后朝宋氏走来,朝着刘莞儿满脸笑意,替她解释道:“后来宁大人还派了人到苏家来慰问,想来是表姨给他的印象不错,两个人相处的也颇为愉快,年前我陪表姨出去采买时才二府巷那儿的茶楼里也有遇见宁大人,几番相遇,也算是缘分了,我看那宁大人也是个有情人,还能特意派人去黔城请表姨的家人来上都城商议婚事,可见诚意。”

就见了这么两回面能发现到议亲的地步?不用想也知道私底下一定接触过许多回,苏老夫人脸一寒:“我倒是不知,上都城这么大,什么缘分能回回都遇见。”

还特意派人去黔城,看来是早有打算,难怪初一那天莞儿会说要回黔城去,怕是早就有了苟且,私底下早做了安排,要离开苏家,不肯留在这儿再给承南做妾。

“老夫人。”刘莞儿听出了话里的讽刺,一下红了眼眶,刘夫人有点不乐意了,敢情这事儿苏家不知情?那承南派人去接的时候怎么说的是商议莞儿的婚事,苏家什么情况他们是晓得的,要是做他苏承南的妾,哪里还要什么商议。

于是刘夫人笑着说道:“老夫人,莞儿有了好归宿,您也该跟着高兴啊,我们夫妻俩也就这么个心愿,只要莞儿她过的好,我们也就放心了。”

“商量什么婚事,我活了这么些岁数,没听说做妾的还要商议婚事。”苏老夫人哼了声,真倒是养不熟,这些日子以来好吃好喝照顾着,竟还想着攀别的高枝。

“话可不能这么说啊,我们莞儿是黄花大闺女,哪能就这么去了宁家,这婚事自然是要谈的。”刘夫人语气里藏不住对自己女儿的满意,没给她在黔城挑选亲事是对的,花这么大功夫养出来的闺女,怎么能嫁给那些个平庸小子。

“照你这么说,宁家还能八抬大轿把人抬进门不成。”苏老夫人一股气闷在胸口,涨红着脸,忍着点亲戚关系才没有爆发,“官家可没有平妻的说法。”

“老夫人,咱们虽从小地方来,没见过大世面,也知道这当官的是没有娶平妻的,不过那宁延也说了,他不能给莞儿名分已经是委屈了,绝不会再委屈莞儿这么进门去的,到时选了日子下小聘,之后到了日子会派人抬轿接莞儿回去,从宁家的侧门进去,该有的礼数不会失。”

纳妾本是很简单的事,就算是找个清白人家的姑娘,也是自己收拾收拾小轿一抬进了府,要什么礼数下什么小聘,更别说吹吹打打,但看刘夫人说的一副胸有成竹,料想宁延是下了一番重注。

“礼数不会少,礼数不少那也是个妾!”苏老夫人重重拍了下桌子,厉眼看刘莞儿,“莞儿,苏家可有亏待你!”

刘莞儿急急抬头,眼泪婆娑:“老夫人,您待我很好,苏家都待我很好。”

“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刘莞儿嘴角轻颤,似鼓着极大的勇气,朝苏承南看了眼后对着苏老夫人道:“老夫人,承南大哥和嫂嫂感情很好,对我也很好,我不想破坏他们。”

“你当初怎么不说。”苏老夫人这时哪里还会信她这种托词,在黔城问她时可不是这么说的,“当初我可有逼过你,是不是问过了你的意思才带你来的苏家,怎么,你是觉得苏家给你的不如宁家给你的多是不是!”

“老夫人,您要这么说我也有话要说道说道,咱们之前是说好了的,可你想让莞儿等多久呢,这都到苏家已经半年多了,她一个姑娘家,如何好意思去破坏承南和他媳妇。再说了,我看承南两口子年纪也不大,将来说不定还会给锦绣添几个弟弟妹妹,到时莞儿生下来的孩子也就是个庶子女,沾不上边儿,你许的那些话,不定作数。”

苏承南和宋氏齐齐一怔,苏承南的脸色当即就变的难堪,荒唐至极,为了让刘莞儿来苏家给他做妾,娘竟然许下那种话,她这时要将如筱和蓁蓁放到什么境地。

苏老夫人也是气急了,回过神时才发觉这话说的多了,后悔晚矣,不能退却,遂声音微哑,也是占足了道理:“我许给你的自然不会食言,只要莞儿能生下苏家的长子。”

苏锦绣握住宋氏的手,嘴角泛起一抹冷意,还真说得出口。

“绝不可能。”苏承南压着怒意的声音霍然响起,“刘夫人,我娘许你的那些事我从未答应过,至于你女儿和宁延的事,不必与我们商量,和苏家无关。”

场面一瞬变的异常尴尬,宋氏想说什么,被苏锦绣一把拉住,轻轻摇了摇头。

刘夫人也不觉得哪里丢人,直直看向苏老夫人,眼底的意思再明了不过,看吧,苏家能给莞儿什么呢,许下的承诺压根做不得数,说再难听点,就算现在作数好了,老夫人百年之后,这家还不是苏承南说了算,他要是不答应,她女儿委屈自己到苏家来做妾,求的什么啊。

再看那宁家,官儿比苏承南大不说,人家可是皇商,这生意可不是一般的大,诚意也足,开口就是几间铺子的给,能比么。

苏老夫人气的浑身发抖,儿子从未这样当众顶撞过自己,一口气上不来,险些背过去,林妈妈赶紧给她抚背顺气。

这时,院外的管事来禀,宁大人前来拜访。

刘夫人眼底一喜,叫了声刘老爷后,牵上女儿朝门口走去,这时管事也把人给带到了,宁延瞧着厅内的气氛,再看刘莞儿微红肿的眼眶,轻轻道了句安抚:“我来晚了。”

求的不就是依靠,刘莞儿冲着他暖笑:“我没事。”

而刘夫人却是一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的神情。

宁延冲着苏承南抱拳,谦逊有礼:“苏大人,我今日前来是为了商议和莞儿的亲事。”

“我们刚刚才商量过,你和莞儿的事我与他爹就能做主,老夫人也答应了我们,让莞儿从苏家出嫁,也算是有个依靠。”谨记着女儿说过的,刘夫人即刻将厅内刚刚发生的事淡了淡随意提过,“眼下我们该选个日子才是。”

“我已经差人去合了我和莞儿的生辰八字,过几日就派人来苏家送聘,日子就定在下月初八,您看如何。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准备这么,也是委屈莞儿了。”

“好,好。”哪里都好,这女婿啊越看越好,刘夫人乐的合不拢嘴,“只要你和莞儿好好的啊,都好!”

苏老夫人气的说不出话来,宋氏走到丈夫身边轻轻说了几句,苏承南神色沉凝,人是绝对不能从苏家抬出去的。

正想把刘老爷叫到一旁说两句,看够了戏的苏锦绣扬声道:“谁说祖母答应了让表姨从苏家出去的。”

厅内安静可片刻,刘夫人回过头,笑着打圆场:“这孩子,老夫人刚刚可是答应的明明白白,从苏家这儿把莞儿嫁出去。”

“你也说了是嫁,什么叫嫁,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是叫嫁人,人家宁大人已经有妻室,那这只能算纳妾,祖母说的是想给莞儿姐姐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嫁过去,可没说让她给别人去做妾。”

“你祖母什么时候说过…”刘夫人及时刹住了车,在宁延面前苏家人不会说是要让莞儿给苏承南做妾,他们刘家人更不能把这件事儿说出来。

“苏姑娘,我虽已经娶亲,但该有的礼数不会少,也不会亏待莞儿。”宁延的脸色也不好看,可苏锦绣是个姑娘家,他能和一个小姑娘多计较?有失风度。

“下再多聘礼讲再多礼数,纳妾就是纳妾,你拿什么掩饰它还是纳妾,说得再多嫁娶,纳就是纳,不会变成娶妻。宁大人你为官多年,读了这么多的书,这道理想来是比别人更明白。我们苏家门楣虽不高,却也没有把自己家孩子送出去给人做妾的传统,今日要是让表姨从苏家抬出去,传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苏家送谁去做妾,被人指指点点,今后我爹在工部怎么抬头做人,我和我娘也丢不起这个人。”

刘莞儿的脸色煞白,苏锦绣所说的就是她心中藏得最深的,本来已经拿了层层的理由将其遮盖,苏锦绣一番话又都给翻了出来,再风光的妾又能如何,没有三媒六聘,进门后也上不了台面,家中有什么宴会都参加不了,更别提坐在一起吃饭。

纳妾就是纳妾,说再多明面上的嫁娶,它还是纳妾。

宁延神情骤冷,这是连他都骂进去了,纳妾就纳妾,作什么好看脸面,偏要说娶。

“既然宁大人将一切安排的这么妥当,想必也不会介意再安排一处宅院,让刘家人和表姨住过去,到时你要下聘也好,派人抬轿也罢,嫁娶也罢,都从那儿进出,只要你们高兴就好。”苏锦绣看了眼刘家来的这一大家子,轻哼,“毕竟我苏家小,住不下这么多人,老夫人这厢被气的不轻,这热闹咱们也受不起。”

“老夫人啊,您可是答应了我们的,这说过的话可不能不算话。”要是不从苏家抬出去,换个不知那儿嘎啦的地方,那谁能瞧的见啊,她可是要莞儿风风光光的从苏家出去。

刘夫人哪肯罢休,直冲进了厅里,在苏老夫人身旁求了起来。

苏老夫人抬了下手,瞪大着眼珠子,喉咙微动,像是一口气上不来脸色憋的铁青:“你…你…”

“莞儿去了宁家,宁家生意做的这么大,对苏家也是帮衬啊,咱们这么多年的亲戚,你怎么忍心叫她冷冷清清就这么去宁家呢。”刘夫人伸手要拉住苏老夫人的手,苏老夫人重重一推,喘息的更厉害了,气的胸口猛烈起伏,直直瞪着刘夫人。

“咱们前头也说好的,老夫人您可不能食言啊,您在黔城的时候就说喜欢莞儿,可是把她当亲外甥女来看待的,今儿她顺顺利利找了个好人家,您应该高兴啊。”

“你,住口。”好人家,巴着去给人做妾也算是好人家。

“老夫人啊,到苏家来也是这般,倒不如去宁家。”刘夫人朝苏老夫人靠近,用着只能旁边听到的声音道,“总不能越走越低是吧,咱们莞儿这么个大闺女,到苏家来的确委屈了不是。”

苏老夫人猛的一甩,身子抖着,指着刘夫人的手忽然垮了下来,竟是直接晕过去了。

一旁的林妈妈即刻将她推开,朝外面喊:“快,去请大夫!”

刘夫人讪讪退到了一旁,对苏老夫人忽然晕厥过去有些惊魂未定,刘莞儿走过来扶住她,刘夫人握着女儿的手撇清关系:“这,这可和我们没关系啊,她自己晕过去的。”

苏承南沉着脸呵斥:“钟管事,送客!”

守在外头的钟管事带了几个人进来,对着刘家这一大帮子人请道:“刘老爷,请吧。”

“怎么能这样啊,我们可是老夫人的亲戚,怎么能这样赶我们出去。”刘夫人嚷了声,被刘莞儿拉着到了门口,依旧是不满意的很,“这苏家怎么这样,来之前说得好听,我看这半年不知道让莞儿受了多少委屈。”

“娘,别说了。”刘莞儿一转头,没有赶去厅内的苏锦绣就站在不远处好整以暇的看着他们,就像是那天在茶楼里撞见她和宁延一起出来时的神情,让人没由来觉得心底不安。

宁延眉头微皱,这般年纪的姑娘怎么会说出那番话来,转而安抚他们:“不用担心,我已经替你们安排好了住处,收拾一下我现在带你们过去。”

“莞儿啊,你真没看错人。”刘夫人一听宁延已经另外给他们安排了住处,拍了拍刘莞儿的手,叫人赶紧收拾东西,跟着宁延出了苏府。

都没回头关心一下晕过去的苏老夫人。

苏锦绣目送他们上了马车,浩浩荡荡的离开了苏府的门口,转头看厅内,爹娘已经将老夫人送到了后厢房内,就等大夫过来看了。

“表姑娘这一家子真是太过分了!”一大帮子人过来,那刘夫人吵吵嚷嚷的,真是太可恶了,“小姐,咱们就这么算了么,这么大的事难道那宁夫人不知道?”

说完后冬罄又忙摇头:“不能让宁夫人知道,万一她拦着表姑娘不让她进宁家,回头再来苏家赖着不走怎么办。”

“你去把翠丹和翠萍那两个丫头叫来。”

经此一闹,苏老夫人晕厥过去,到了第二天早上才醒过来,醒来时整个人囫囵的很,连话都说不利索,抬手时一旁守着的林妈妈才注意到,看着老夫人直打哆嗦的手,张嘴却怎么都说不出话来的模样,惊的即刻叫人去请老爷过来。

苏承南和宋氏都在外面守着,听禀报说老夫人醒了,赶忙进屋看她。

“啊。”苏老夫人看到了儿子,微微颤颤抬了下手,却使不上劲儿再抬高一点,一直不断打颤,怎么都控制不住。张嘴想要说什么,可出口的就只有‘啊’‘嗯’的声音,嘴角还一抽一抽,口舌歪斜,像是麻痹了一般。

“快去请陆大夫过来。”苏承南一看不对劲,叫人把还留在苏家的陆大夫请过来,苏老夫人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儿子身上,艰难的想要开口想要起身,却控制不住身体,手一直不停地抖动。

陆大夫进来后众人退到了一旁,诊脉过后,陆大夫脸色微凝,对着苏老夫人问道:“老夫人,您有没有觉得头晕目眩,嘴巴苦干难下咽。”

苏老夫人晃了下头,似是在点头,嗯嗯了声,眼底满是焦急,她这是怎么了。

陆大夫拿出一片木扁片,对林妈妈道:“还请按住老夫人的头。”

待林妈妈按住后,陆大夫用扁片抵住齿关节轻轻顶开了老夫人的嘴巴,见舌苔薄黄,松开后转身对苏承南与宋氏道:“老夫人这是中风了。”

宋氏一愣:“怎么会这样。”

“风火上扰,老夫人晕厥过去之前是不是受了刺激,年纪大的人最忌这些。”陆大夫叹了一口气,“老夫人这偏身麻木,舌强不语,就是风邪所致。”

“大夫,我们出去说。”宋氏看了眼苏老夫人,叫丈夫留在屋里,带着陆大夫到了外屋,这才敞开了问,“陆大夫,这可还有得治?”

“想要治好,难,老夫人病的有些严重。”陆大夫摇摇头,“我先开药,再施以针灸,看看能不能先帮老夫人恢复些力气。”

陆大夫开完药后宋氏叫人去抓,随后陆大夫就进屋给苏老夫人施针,夫妻俩等在外屋,都有些担忧。

“这回刘家的事,把老夫人气的不轻,可不能再让他们上门来了。”宋氏对那宁延的做法也是不能理解,“他这么做的话,让宁夫人知晓,刘莞儿进门后必定不会好过。”

“都熬了一夜了,你先去休息,这儿有我。”苏承南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不用都在这儿守着。”

担心夜里出意外,夫妻俩在荣园这儿守了一夜,确实都累坏了,但要让宋氏一个人去休息,她也放心不下:“那我去看看蓁蓁,你在外头歇一下,到时我过来替你。”

夫妻俩昨天才知道刘莞儿和宁延的事,但看蓁蓁却像是早就知道,苏承南知道妻子在想什么,点了点头:“好。”

宋氏离开荣园去如沁轩,到的时候苏锦绣正在准备去李家拜访时的礼,见宋氏进来,叫清竹把保温的粥端来,拉着宋氏坐下:“我正准备去荣园给跌和娘送点吃的,您过来正好,趁热喝一点。”

“你祖母中风了。”宋氏的神色有些疲倦,可心里却轻松了一些,刘家这么一走,事儿总算是结束了。

“往后祖母就不会再提要给爹纳妾的事了。”苏锦绣轻轻靠到她怀里,“娘,你们不会怪我擅自做主吧。”

“你瞒着刘莞儿和宁延的事的确不应该,但你爹他不会怪你。”宋氏一下一下拍着她的背,眼神飘远,想的是昨日老夫人在厅堂内说的那番话,这就是因果报应。

苏锦绣低低嘟囔了声:“四哥说外祖父快回来了,我想去宋家呆几天。”

宋氏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发,这才想起昨天一早有人送来了一个匣子:“也不知是谁送的,说是给你的谢礼,正好那时刘家的人到了,我就给忘了。”

第41章 041(捉虫)

隔天一早, 宋氏派了人将匣子送过来,苏锦绣打开匣子后怔了片刻, 拿出匣子左侧放着的两本画册,轻轻嘟囔:“竟然是这些。”

画册内的内容是关于建昌府外一个小属国越骆,这个属国王姓氏为晏, 如今在任的王叫晏竑,底下三子一女,长子晏祁已逝, 二子晏黎失踪, 三子年幼,女儿嫁给了越骆附近的一个大族部落。

长子是王后所出, 据传是被次子晏黎所杀, 晏黎带着生母赢夫人出逃后,王后派了许多人追杀这母子二人,而如今的越骆王重病在身,小儿子才五岁, 急需有人回去能主持大局。

这些就是苏锦绣当初要四哥去查的,四哥没给她送回消息, 反倒是施正霖先给她送过来了。

他们在定北王府的酒乐宴上遇见, 她好奇定北王和这个晏黎的关系, 太子也在暗中查,若说查的能力,太子手底下的人自然是在四哥之上。

苏锦绣拿起另一边的书信,里面写的更为详尽, 是这阵子来镇守建昌府的周家军传回来的一些消息,越骆国在内斗,王后想拥立三王子,有些大臣想要找二王子回去主持大局,而那个已经出嫁的公主,似乎也掺和其中,近日的建昌府边境十分的混乱。

这就是他给她的谢礼。

“他是怎么知道的。”苏锦绣也没透露出自己想查这个晏黎的念头,难道是四哥在派人查的时候被他发现了。

四哥应该和外祖父一块回来,那还有些日子,她得先去十里铺看看,不知风掌柜有没有查到什么。

想罢,苏锦绣让清竹备马车,前往西市。

不赶上集会,西市热闹归热闹,还不至于挤。

苏锦绣坐着马车一路过了万贯街,进西市后到了牛角巷子口才停下,苏锦绣下马车走进巷子里,两边的摊子还没收干净,大大小小的笼子里关着不少赏玩的小动物。

绕过这些摊子后苏锦绣到了一间不起眼的铺子前,门口的牌子挂的十分随意,十里铺三个字刻在牌子上,‘铺’字的后头已经有点掉漆。

门槛边上蹲着一只黄花猫,慵懒的蜷缩在那儿晒太阳,苏锦绣上台阶时正好遮挡了阳光,黄花猫抬起身子,弓着伸了个懒腰,随后绕着苏锦绣走了一圈,到一旁太阳晒的到的地方继续睡。

这时铺子里走出来一个伙计,看到苏锦绣进来,笑着打招呼:“是表小姐啊,快请进。”

“风掌柜呢。”

伙计从炉子上拎了茶壶,给苏锦绣泡了一杯茶:“今儿是掌柜夫人的忌日,掌柜的去严华寺给夫人烧香去了。”

苏锦绣一怔,她险些忘了,三年前七娘就是在二月十三这天过世的。

“去了有多久了?”

“才去了半个时辰都不到。”伙计抬头看了眼柜子上的沙漏,“怕是还得个把时辰,表小姐有事找掌柜的?我这就去寺里叫人。”

“不必了,我自己去吧。”苏锦绣放下杯子起身,“正好我也去拜祭一下七娘。”

从十里铺出来后外面的街市更显热闹,苏锦绣沿着街市走到严华寺,清竹在附近的摊子上买了些香烛,陪着苏锦绣走入寺里。

赶早去寺庙里上香祈福的,这时辰已经出来了,寺里的人反倒少了些,苏锦绣走上百步阶后朝着后殿的方向走去,后殿旁边是往生堂,七娘的牌位就供奉在往生堂内。

往生堂内很安静,苏锦绣没有在七娘的牌位前看到风掌柜,转头看一旁盆子内烧剩下的灰烬,看来她迟了一步。

清竹把带来的金元宝和纸钱都烧在盆子里:“或许是去了掌柜夫人的墓地。”

走出往生堂,苏锦绣朝后山方向望去,她听四哥说起过,风掌柜怕七娘寂寞,没有带她回老家,而是葬在了严华寺的后山上,但具体在哪儿她也不清楚:“去找找看。”

主仆俩走下青石板台阶,十几米后就是一段在山坡上凿出来的路,严华寺的后山很大,苏锦绣走的这段比较陡峭,往南那儿还有两条上山坡的路,许多香客会到这儿来观光赏景。

山坡上有不少休憩的亭子,再往上还有一些阁楼,苏锦绣走的这儿往上有一片竹林,南边的山坡是一片的桃林,再过一个月等桃花开的时候这边就会异常热闹。

苏锦绣心想着,风掌柜不会将人葬在南边,所以爬了一路的陡峭,终于到了山坡上。

可这儿遍布是竹子,苏锦绣望前面和后面都差不错,七娘的墓没找到,自己险些迷了路。

“算了,回去铺子里等人。”

苏锦绣见再往里都能进山了,果断转身往回走,寻着原路走了好一段,很快就要绕过个阁楼出林子时。

忽然听到阁楼的前方传来了说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