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轻声啐道:“你当老天爷下雨,跟咱们吐口水一样,说吐就有么。”人家要先累积到下雨的条件,才能来一场瓢泼大雨好不好,话说,今年夏天的确燥热的很,不由催道,“二爷,再用点力扇风,好热…”

姜筠斜眼看着逢春,笑问道:“既热成这样,咱们去冰窖住好不好呀。”逢春连连点头,“好呀好呀。”姜筠无语,“…怎么愈发像个傻丫头了。”逢春朝姜筠眉花眼笑的嘟嘴,“都是你哄的,把我都哄成傻妞了。”

侯府本家长房终于要有孙辈,除正有孕的韩雅之外,姜大夫人姚氏、姜二夫人孟氏、姜二奶奶逢春、以及三姑娘姜篱都往忠敬侯府贺喜而去,除已经为官当差的姜策外,姜筠和姜筑这一日也一同前去,也算是看望一下姜简大哥。

离了如意苑之后,逢春一点也不傻白甜,贤淑端庄起来的模样,直看得姜筠嘴角抽呀又抽,一旁的姜筑无意瞥到曾经的‘傻’二堂哥,一脸似乎想笑又强忍住的模样,不由奇道:“二哥,你怎么了?”

姜筠淡定地收拾好表情:“无事。”

姜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哦,无事就好。”

姜简身子病得不利索,自然在屋里躺着,小赵氏才将有喜,便也在屋里养着,于是,从嘉宁长公主府来的一票子人,不管是四位夫人奶奶姑娘,还是两个少爷,均往姜简所居的蘅清苑行去,这会儿虽还是清晨,但因天气无风,又闷热无比,是以,一行人有的摇着折扇,有的打着团扇。

逢春跟在姜夫人右手边,手中打着一柄双面绣蝶恋花的细绢团扇,下头垂着樱红色的流苏,随着逢春动作的一摇一摆,红色流苏也轻悠悠的荡来飘去,看得姜筠心里酥□□痒的,姜筠在心里轻轻微笑,原来真正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不拘是一颦一笑,哪怕是随意的一举一动,也能叫人心神如醉,他以前从未想过,自己会对一个女子着迷到这般地步,糊了心窍似的在意,掏了心肺似的喜欢。

进了蘅清苑的大门,再过垂花门,才入正院,逢春随众人又略走一阵,才进到姜简和小赵氏的卧房。

姜简身为侯府的嫡长子嫡长孙,他的住所自然十分有档次,然而,姜简病了几乎一辈子,这所宽敞明朗的居室,也似乎染上了浓重的中药味,明明阔然富丽,逢春却无端的觉着阴凉,知道会有人过来探望,此时,姜简半躺在床铺里,小赵氏安静的坐在床边。

姜夫人一行人进来后,小赵氏忙从床榻边站起身来,姜简似乎想起身行礼,却被一个箭步上前的姜筠按住,面带和气道:“简大哥,我娘和二婶又不是外人,简大哥就别多礼了。”

姜简是两家孙辈里的老大哥,所有的兄弟姐妹见了他都要行礼,但两位姜夫人姚氏和孟氏亲临,姜简却不能一点表示也没有。

“筠儿说的是,都是一家人,简哥儿不必多礼,快靠着垫子吧。”姜夫人微笑着走近床边,一脸和蔼的说道。

接下来又是你来我往的一番行礼问好,礼罢,孟氏坐在丫头端来的椅子里,细细瞧了姜简的气色,然后笑道:“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简哥儿要当爹了,连气色都好了许多,且好好养着,待你媳妇生了,你说不准也好利索了,你筑兄弟明年办喜事,你能来喝喜酒,才更是热闹呢。”

姜简看着有些虚弱,精神头却很是不错,听了孟氏的话,笑着回道:“借二婶吉言了。”

目光再转视到小赵氏脸上,姜简的神色里,不仅带着喜悦,更多的是感激,感激这个小表妹赋予他做父亲的渴望,他已经足足等了十几年,等得几乎绝望。

逢春顺着姜简的目光,也去看小赵氏,只见她穿着一身水红色遍撒金石榴花的衣裙,恭敬的站立在床边,在姜简含笑的目光望向她时,小赵氏却似乎不敢与姜简对视,立时微垂了臻首,似乎十分害羞腼腆的模样。

孟氏瞧见了,打趣道:“都当了这么多日子媳妇了,这丫头还羞呢。”

逢春的目光微打了个转,再去瞧赵氏的表情,然后,逢春心里微吃了一惊,赵氏看小赵氏的目光…相当复杂,复杂到逢春根本无法解读那目光里的涵义。

宽慰过姜简的身体,两位姜夫人又关问了小赵氏几句,不多时,便以不打扰夫妻两人养身为由,离了蘅清苑,逢春还属于小媳妇级别,长辈们说话时,不好随意插嘴的,是以,逢春并没怎么开口说话,只在行礼问好时说了几句,离开的时候,又万金油的说了些‘简大哥简大嫂好好休养,这就告辞了’之类的话。

姜简终于有后,虽是去除了赵氏的一块心头病,然而,赵氏依旧愁眉不展,姜夫人蕙质兰心,轻声开口道:“阿筝的临盆期,就是这几天了吧,筝丫头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大嫂千万别自己先乱了,阿筝生产的时候,还得靠你给她鼓劲呢。”

因赵氏仍心事重重,姚氏和孟氏不想叫赵氏分心招待,在看过姜简和小赵氏后,不多时,长公主府一行人就告辞了,回到如意苑后,姜筠和逢春换了一身干净的新衣,上午那身已在来回的轿马行程里湿了不少热汗,两人换过衣裳,习惯性的陪伴一儿一女,不多时,就到了嫤姐儿和晏哥儿的吃饭时辰。

一张长方形的红漆雕花矮桌上,嫤姐儿和晏哥儿并排而坐,胸前各围一块柔软的大帕子,两人坐在小板凳上,手里分别握着一只小竹勺,一口一口的自己舀饭吃,吃状依旧非常惨不忍睹,原本干净的饭桌上,已经洒满了饭粒,雪白干净的小脸上也磕巴了不少饭渍,嫤姐儿一边吃一边傻乐,有时候还想溜着去玩儿,被逢春瞪过一眼后,小屁股又乖乖落回小板凳上。

姜筠几乎不忍再直视下去。

逢春双手捧腮,无语地白了姜筠一眼——真是少见多怪,俩孩子已经很进步了好不好,你闺女当初掀饭碗玩的场景,你还没机会瞧过呢好吧。

俩孩子吃完饭的桌后场景,堪称被鸡飞狗跳过了一般,姜筠摇了摇脑袋后坐回炕床上,丫鬟和奶妈已领着俩孩子出去,到各自屋里换干净的衣裳,完成让孩子独立吃饭的工作任务后,逢春也坐回炕床,继续捧着香腮,嘴里轻声嘀咕道:“二爷,我总觉得大伯母和简大嫂子有些怪怪的。”

隔着小炕桌,姜筠伸手掐了一把逢春的鼻子,笑问道:“哪里怪啦。”

逢春摇了摇头,也不明说,只道:“反正就是有些怪怪的。”姜简的神情和表现比较正常,她之前被诊出有身孕时,姜筠也是那幅傻模样,但赵氏夫人和小赵氏的表现,略有一点不对劲儿,她的第六感这样告诉她。

第80章 逢春V

三天后的半下午,天空忽然乌云滚滚,且狂风骤起,逢春一看这架势,二话不说,立马吩咐所有丫鬟关好门窗,很快,宛若爆炸似的雷鸣声轰隆隆响起,还在午睡的嫤姐儿猛被惊醒,嘴里呜呜哭了起来,逢春忙搂住小心肝宝贝,柔声安慰道:“嫤姐儿不哭,只是打雷了,别怕,娘抱抱…”

只被母亲安慰了一会儿,嫤姐儿便不哭了,长长的眼睫上挂着晶莹的泪珠,逢春拿柔软的帕子给她拭了眼泪,又将一旁安静听雷声的晏哥儿搂着,温声哄着两个小娃娃:“一打雷就要下雨,嫤姐儿和晏哥儿是不是觉着天很热呀,一下雨就凉快了,都别怕,咱们今天玩个新游戏,一会儿再打雷的时候,娘一说开始,你们就把耳朵赶紧捂上,看谁捂得快,好不好…”

逢春正哄两个孩子的同一时刻,忠敬侯府的姜大老爷收到了一封匿名信,在拆看完之后,面色倏然变得相当难看,冒着狂风大雨,直接从衙门乘车回府,一进府门,立即叫人唤小赵氏,盘问小赵氏约摸小半个时辰后,又命人去东兴伯府请赵氏夫人回府。

暴雨倾盆中,逢春领着俩孩子玩得上劲,嫤姐儿正咯咯喜笑时,姜筠忽然浑身湿透的归来,逢春先是愣了一愣,随即怒道:“下这么大雨,外头还打着雷,你这个时候跑回来做什么!”

后半句没说的是——你不要命了!雷雨天气出行很危险的好不好!

湿哒哒的水流从衣服上淌下,姜筠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珠,好脾气地笑道:“我听雷声这么响,怕吓着两个孩子,就回来看看…”

逢春正要再说话时,忽见窗外有闪电划过,忙先回头对两个小娃娃道:“开始捂耳朵!”

嫤姐儿一抬小手,立即紧紧捂住小耳朵,脸上又紧张又渴盼的等待雷响,晏哥儿反应慢半拍,也用小胖手捂紧耳朵,只轻轻眨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炸雷声蓦然响起时,一身湿哒哒的姜筠微愣,随即忍不住扑哧而笑:“逢春,你可真行…”

“行什么行!”逢春粉面含怒,简直想咆哮姜筠一顿,碍着两个奶妈还在旁边,逢春忍着怒气,黑着脸吩咐奶妈照看孩子,又叫丫鬟去准备热水,自己则拉了姜筠进到里屋,帮他脱下湿漉漉的衣裳,又拿给他一件袍子,然后推他进了净房。

待姜筠从净房出来,逢春给了小姐弟一人一块棉巾子,叫他们给姜筠擦湿头发,俩孩子哪会擦头发,是以,姜筠的脑袋差点被刨成狗窝,叫两个孩子玩了会老爹,逢春才亲自上阵给姜筠揉湿发,嘴里低声斥道:“你呀,苑里有这么多人,难道还哄不住两个孩子?我就这么不让你放心?打雷下雨的时候,在外头乱跑,很危险的,以后可别再这样了…”

“你怕我被雷劈啊。”姜筠一手揽一个小宝宝,笑问正在他身后擦头发的逢春。

逢春揍一下姜筠的后背,颇没好气道:“能不能说点好听的。”

姜筠张口便道:“你今天真漂亮。”

逢春翻了翻白眼:“…”

给姜筠揉干、束好长发,又过了一会儿,晴雪捧着茶盘过来,上面搁着一碗热乎乎的姜汤,逢春搂着活蹦乱跳的嫤姐儿,对姜筠说道:“二爷淋了些雨,赶紧喝一碗姜汤罢,别染了风寒。”

健康至上,姜筠半句废话也无,端起姜汤碗就慢慢啜饮。

.

许是闷热太久的缘故,这一场暴雨直下了个酣畅淋漓,待到深更半夜时,雨势才略微减弱,窗外雨声仍是哗啦哗啦作响,逢春坐在炕边,守着两个已睡着的小娃娃,这样恶劣的风雨天气,逢春自是不会让一对小儿女,吹到一点风,淋到一点雨,故而,两个小娃娃今天留宿在正屋。

逢春扭头看了下滴漏,发现已快亥正了,便轻手轻脚地起身,去右侧的小书屋叫姜筠歇息,除有时候和逢春闹夜外,姜筠的起居作息时辰,一惯都比较有规律,一看时辰已不早,姜筠径直吹熄书房内的烛火,随逢春回了卧房,当然,回屋睡觉之前,姜筠各香了两个孩子一口。

“晏哥儿的睡相可真漂亮。”香完两个孩子,姜筠对儿子的睡姿和睡容品头论足。

逢春微微扬眉,嘴角含笑道:“那是自然,小睡美人嘛。”

姜筠眼角温柔的呵呵一笑,拉着逢春回到里屋,在哗啦哗啦的雨声中,两人头抵着头,氛围温馨而美好的渐渐入睡,他们还不知道,在并不算很遥远的忠敬侯府里,府中的许多主子彻夜未眠,也不知道东兴伯府里兵荒马乱了一整夜。

雨后的早晨,空气分外清新,嫤姐儿和晏哥儿被抱踩在游廊上,看着一院子凋零逶地的落花,不由伸手指地嚷嚷:“花…花掉了…”

扶着嫤姐儿站立的姜筠,笑着回道:“对,是被昨天的大风大雨打掉的,好了,小乖乖,已经看过外头了,咱们该回屋里洗脸扎小辫子了吧。”

嫤姐儿仰起璀璨如珠的小脸,眉花眼笑道:“爹爹扎,爹爹扎…”

逢春将晏哥儿抱回廊下,哼哼笑道:“筠二爷,你姑娘要你给她扎辫子呢,你就多劳累劳累,把晏哥儿的小辫子也给扎一下吧。”

姜筠也将嫤姐儿提溜回地面,挑眉笑道:“那你做什么?”

逢春眨了眨眼睛,嘿嘿一笑:“我在旁边,看二爷怎么扎小辫呗。”

如意苑美好生活的一天,从姜筠亲自给儿子女儿扎头发开始,一家四口收拾妥当后,踩着湿润的青石地板,往明萱堂行去,一路之上,瞧到许多被打落的花朵,还坚韧留在枝头的,均沾着雨露的芬芳,请安回来后,一家四口共用早饭,饭毕,姜筠自去书房上课,逢春也开始新一天的主妇生活。

次一日中午,逢春被一连串的噩耗,几乎砸懵了脑袋,姜筝生产不顺,母子俱亡,赵氏夫人闻此惊讯,中风在床,小赵氏行走不慎,摔了一跤,孩子小产,姜简急怒攻心,吐血昏厥,命悬一线。

一个月后,小产后的小赵氏病故。

再小半个月后,已然临近中秋,四月即出门远游的长公主夫妇返京,秋高气爽的天气,阖家女眷在府门外列队相迎,这日,正逢休沐之期,姜大老爷、姜二老爷、姜策、姜筠、姜筑亲去城门外相迎。

待衣饰华丽的长公主,缓步从马车上走下时,等在府门口一众女眷,纷纷行礼问安,嘉宁长公主微笑着让众人免礼,看了看两个儿媳妇,又瞅瞅两个孙媳妇,在韩雅快六个月的大肚子上顿了一下,然后招手让嫤姐儿和晏哥儿上前,面色和蔼道:“不错,又长大了不少,两个小家伙,还认识我是谁么?”

嫤姐儿小嘴一张,甜甜喊道:“曾祖母好!”长公主满意地摸了一把嫤姐儿,笑赞道,“嗯,真乖!”又拿眼睛去看安静秀美的晏哥儿,只见晏哥儿有模有样地拱手作揖,嫩声嫩气的唤道,“曾祖母安好!”长公主挑眉一笑,也夸奖道,“好,也是个乖娃娃。”

长公主在大门口略停一下后,就坐入软轿之内,一路被抬回颐华堂,因车马劳顿,洗尘宴便安排在晚上,晚宴散后,迎着舒爽凉快的夜风,逢春和姜筠领着俩孩子一道回了如意苑,回去之后,姜筠自去沐浴洗漱,然后挑灯读书,逢春则先陪俩娃娃去西厢,给他们一一洗了小脸蛋、涮了小脚丫,再分别哄他们入睡。

事毕,逢春离了厢房,沿着抄手游廊一路行走,到游廊尽头时拐个弯,守在门口的丫鬟打起帘子,逢春跨进屋内,脚步一歪,直入姜筠所在的小书房,听到有轻盈的脚步声进来,正持笔写字的姜筠抬起头来,笑道:“都睡了?”

“两个孩子玩累了,睡得快。”逢春笑着应道,走到姜筠的书案之前,摸了一下茶杯,见水温已凉,便去给他新换一杯热茶,“二爷,仔细眼睛累着,歇一会儿再写吧。”

姜筠是个很听老婆话的汉子,媳妇叫他歇眼睛,他立即从善如流搁下笔毫,且长臂一捞,将体态柔美的媳妇拉到腿上坐着,逢春安静地偎在姜筠怀里,低低叹道:“这两个月…过得跟做梦似的。”

微默一下后,姜筠淡声接口:“事儿…还没完呢。”

逢春明白姜筠的意思,姜简大受刺激下,彻底病入膏肓,眼瞧着快不行了,赵氏夫人犯下弥天大错,现下又中风在床,离被‘病故’的日子,估计也没多远了,赵氏与高氏的情况还不一样,高氏能在荒园里慢慢熬着,赵氏却不能,赵氏病故之后,侯府的姜大老爷就能再续娶正妻,有了年轻健康的新妻子后,便有可能再诞育嫡子。

夫妻俩静默一阵后,姜筠抚着逢春的后背,忽然轻声开口:“那一日,你说大伯母和简大嫂子有些怪怪的,你…到底是怎么瞧出来的。”

逢春闷声道:“说不清,就是感觉不对劲嘛…二爷,你说,那份告密信,到底是谁写给大伯的?”以她的角度来看,其实赵氏的行事非常隐秘,除非时时刻刻有人监视着,不然,绝难暴露这种闻者色变的丑事。

姜筠轻轻摇了摇头:“说不好,但大伯母的所作所为…实不可恕。”

逢春的嘴角微抽,要挟儿媳妇给自己儿子戴绿帽,这等荒谬绝伦的事情,赵氏居然也能做得出来,逢春真是大开眼界,且…无言以对:“爵位有那么重要么,大伯母这么一来,害人又害己,她图的什么呀。”

姜筠低声回道:“真是个傻瓜,大伯母此举虽然铤而走险,但你想一想,若是事情没有败露呢…”

逢春低低接口道:“若是事情没有败露,简大嫂子顺利生下儿子,哪怕简大哥日后病亡,也算后继有人了。”换言之,肖想忠敬侯府爵位的人也都可以退散了。

夫妻俩略说一会话,姜筠又喝了半杯热茶,然后继续读书写字,逢春轻轻托起香腮,坐在一旁陪着,经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拼凑,逢春已基本得知这一系列事情的始末。

姜简大哥总也无后,身为其母的赵氏夫人,不仅心焦,似乎还陷入了一种魔怔,她的移花接木计划,应是从休弃吴氏开始的吧,换掉年岁渐大且总也不育的吴氏,换上自家年轻健康出身卑微又好掌控的庶女,再以小赵氏的生母和亲弟为要挟,逼她与别的男子偷欢,若是怀上孩子,就拿来充当姜简的种子。

侯府女眷轻易不能出门,不过,在去佛寺上香祈福的掩饰下,一切都合情合理了。

据闻,小赵氏每与姜简同过一次房后,赵氏就会带她去普济寺进香,明为祈求小赵氏能够怀上孩子,实则,赵氏在普济寺附近刚巧有一处庄子,赵氏与小赵氏每回进过香之后,并不在普济寺内留斋饭,而是去她的庄子用午饭,午饭过后,赵氏夫人都会在庄子内小憩一阵,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小赵氏去与赵氏夫人安排的男人偷情一次。

因姜简身体条件差,每月能与小赵氏同房三次,都算顶天了,碰着姜简生病的时候,也许连着两个月都没机会出去,是以,小赵氏与人私通的频率不算高,自也不会叫人生疑,平均十多天才会与小赵氏同床一次的姜简自然更发现不了。

从头一回偷情开始,到终于怀上孩子,约摸用了一年功夫吧。

小赵氏有孕的消息,才传出没几天,就有人给侯府的姜大老爷寄匿名信,细细想来,恐怕是早对赵氏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小赵氏一直没有怀孕,那人便隐声不发,小赵氏才暴出喜讯,那人立即出手揭发,这寄信之人的意思很明显,你们的丑事我不管,但丑事若结出坏果,我就不会坐视不理。

此事被揭露之时,恰逢姜筝的临盆期,赵氏夫人被叫走的当夜,姜筝开始腹痛发作,姜筝胎位不正的事情,东兴伯府肯定也知道,姜筝的生产过程,果然很不顺利,虽有东兴伯夫人不住地宽慰鼓劲,姜筝依旧生不出来,稳婆只会接生,又不是神仙,到了危机关头,只能请示保大保小的问题。

东兴伯府衡量一番后,决定弃小保大,毕竟忠敬侯府势大,不能结出大怨,古代女人生孩子难产时,不管是保小保大,手段都相当残忍,一个是剖剪母亲,一个是碎剪孩子,东兴伯府虽弃了小的,但大的最后也没留住。

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百分之百有把握的。

姜筝与孩子俱陨的消息传回忠敬侯府后,被姜大老爷快骂死的赵氏夫人,一个经受不住昏厥过去,等她再醒过来时,大半个身子已动弹不得,小赵氏肚子里的孩子,乃是孽种,姜大老爷宁肯断子绝孙,也不会要这肮脏孩子,这孩子有赵家血脉,与姜家可无半点关联。

小赵氏一跤重重摔倒,随即腹痛难忍,因不请大夫救急,自然小产落胎。

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妹妹亡命,母亲中风,连妻子也‘意外’小产,接二连三的打击,叫姜简支持不住,生生吐出了一口心头热血,之后就病得昏昏沉沉,呈现出油尽灯枯之状,如今,只用参汤吊着续命。

其实,姜简应该也猜出来了吧。

狂风骤雨的恶劣天气,父亲忽把有孕的妻子叫走,去东兴伯府的母亲也被叫了回来,之后妻子总也不回屋,再后来,便传来妻子意外跌跤的消息,妻子肚子里的孩子,不知是多少人多少年的期盼,哪会叫她出现‘意外’,更何况,吴氏自如花之龄起,就一直陪着他,吴氏都快熬到三十岁了,也没见有过一次身孕,怎的小赵氏进门不过两年就有了,且还是在他身体更差的情况下。

一切的一切,只能说明,那根本不是自己的孩子。

妻子对自己不贞,与别的男子背地有染,固然让姜简愤怒,然而,小赵氏性子懦弱,哪有这个胆量,怕是受性子强势的母亲所摆布,这一点,只怕才是让姜简更痛心的地方。

眼前灯光冉冉,烛泪滚滚,逢春轻轻叹了一口气。

室内寂静,姜筠正在埋头写字,陡闻逢春轻微的叹息声,不由停下笔端,问道:“叹什么气啊你。”不待逢春出声回答,姜筠已自顾自再道,“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你每知道一件悲事,就叹一口气,你叹的过来么,别人家的事,勿要太多想,过好我们自己的日子,才是正经事。”

这时,亥初的梆子敲响起来,逢春放下捧腮的手,说道:“已经二更了,我今日叫二爷早半个时辰去睡,二爷可乐意?”一般情况下,姜筠读书的时辰,差不多要到亥正的时候。

姜筠搁下笔端,微微一笑:“乐意之至。”今日嘉宁长公主返京,他没去上课,先生自没留功课给他,他不过是想多练两笔字,叫自己的字体更精神端正些。

夫妻俩达成一致意见后,吹熄烛火,自回卧房歇下,一夜好眠。

次一日,府中出嫁的两位姑奶奶姜箩和姜箬,各自从夫家回来娘家,拜见数月不见的长公主祖母,嘉宁长公主对孙子稍严厉,但对孙女却十分宠爱,不管是大孙女姜箩、二孙女姜箬、还是三孙女姜篱,都经常带在身边出游,当然,姜二老爷那里又新添了一个庶出的四姑娘,姜筌,年底时才满三岁。

姜箩身份贵重,又生得貌美,嫁到承恩侯府薛家这几年,虽一连生了两女,但碍着姜箩娘家的权势,薛家也不敢轻易怠慢,是以,姜箩虽面带几许清愁之容,但并无多少凄苦之色。

这就是娘家非常给力的表现。

而大多数的女子,却没有姜箩的好运,迟迟生不出儿子,被婆婆当面酸言酸语还是轻的,最让儿媳妇有苦难言的是,婆婆以开枝散叶的名义,送貌美女孩儿给老公,你敢有半句意见,善妒、不能容人的帽子,就会咣当一声扣下来,而古代的富贵公子哥儿,大都有着‘贤妻美妾’的渴望,再加上孝顺母亲的名头,很少有男人会拒绝母亲的‘美’意。

所以,在很多人眼里,姜筠委实是朵大奇葩,论出身,姜筠是长公主嫡孙,而逢春只是个公府庶女,还是个旁支庶女,在自己占尽优势的前提下,姜筠居然连第二春都没开,着实瞪掉了不少人的眼睛,外人哪里会知道,姜筠已将逢春当成了他生命中的整个季节,四季如春。

再观姜箬,同样是出身富贵,容貌秀美,她已成婚四个月,虽不是公主,却被董临瑞当成公主宠着,但凡姜箬回来娘家,小伙子每次必定亲来接媳妇,休沐之日时,更是常陪姜箬回来,一待就是一整天,据姜箬脸带娇羞的透漏,董临瑞打算学姜筠来着,貌似在成婚之前,姜筠给董临瑞灌输过什么思想。

长公主府一共有四位姑娘,截至目前为止,前头两个已出嫁,最后一个还太小,已经十三岁的姜篱,她的婚事渐渐被提上了日程。

姜篱的相貌在众姐妹里最是普通,不过,她将来的夫家,有可能是众姐妹里最好的一个,第二任太子留下的两个儿子,其嫡长子正巧十四岁,与姜篱年岁相当,孟氏似乎…很有意他。

第81章 逢春V

中秋才过,姜简便亡故了,姜简的丧事还没料理完,中风在床的赵氏夫人,也跟着蔫蔫地咽了气,忠敬侯府乃是姜氏本家,长公主府里的姜家亲眷,也尽着亲戚本分,该帮忙的去帮忙,该料理的去料理,等两桩丧事尘埃落定时,已入了九月。

短短几个月里,忠敬侯府连办丧事,京城人氏自然众说纷纭。

最大众的流行说法是,姜筝难产而亡,是导|火|索,赵氏夫人毕竟年纪大了,唯一的女儿红颜薄命,一个经受不住也是有的,忠敬侯府世孙的身体病弱,京城的权爵官宦之家几乎无人不知,他赶在这个时候病故,似乎也没有什么说不过去。

至于小赵氏,许是赵氏夫人心底有鬼,小赵氏有喜之事,并未大肆宣扬开来,只一些近亲才知道,又因小赵氏的丧礼,办得诸事从简,隐约知道内情的亲眷,又个个缄口不言,是以,并没激起多大议论的浪花。

赵氏夫人和姜简的出殡发丧之日,京城一栋不大的宅院里,已经顺利生下孩子的吴氏,正轻轻哄着一个熟睡的男婴,神色温柔,心满意足,秀丽的眉宇之间,再无过去那些化解不开的愁意。

不知过了多久,有凄惨悲切的哀乐声,似乎从远方遥遥传来,吴氏缓缓抬起头,望着关拢的红木格子窗棂,忽觉一阵无言的悲伤漫上心头。

她知道,今天是她前任夫君出殡的日子。

男婴睡得安稳祥和,吴氏从床边站起身,往放箱子的屋角走去,拿钥匙开了婚箱,那是存放她第二次成亲物品的地方,有喜冠、有喜服、有喜鞋,还有一个精致描金的紫檀香木盒,盒子里装的是一把长命金锁,锁片呈盛开的花朵之状,上面的纹案雕的栩栩如生,锁片的正反两面,各刻四个字,一面为‘一生平安’,另一面为‘一世喜乐’。

吴氏缓缓取出金锁,捏在手里一下一下摩挲着。

那一年,她的月事推迟了半个月未来,丫鬟们偷偷的议论声,被他听到了,他心里高兴,便悄悄叫人去订了一幅长命金锁,后来,大夫诊脉,说她并非有了身孕,只是经水不调,他难掩失望,时常摩挲着这幅金锁发呆,再后来,便将小孩子的长命金锁收了起来,再也没有拿出来过。

她和离再嫁后,没几个月就怀了身子,一朝美梦成真,她喜极而泣。

养胎的日子安静而闲逸,孩子约摸四个月大时,曾经夫家的一个妈妈,突然登门拜访,送来一只小紫檀木匣,淡香袭人,闻着宁静而平和,另带来几句简短的话——你之前跟着我,算是毁了小半辈子,终是我对不住你,以后,好好过日子吧。

遥远的哀鸣哭泣声,在一瞬间似乎又消失不闻。

吴氏怔然回神,放回金锁,关上匣盒,锁上婚箱,拭干眼角的泪痕,再安静地回到床边,目光温柔地凝视熟睡的婴孩,一如刚才的模样,似乎从来没有离开儿子的身边,也没有缅怀旧时的过往,更没有为故人的逝去落过眼泪。

一路走好——吴氏在心底轻轻说道。

.

秋雨淅淅沥沥地缠绵坠地,逢春懒懒地躺在炕床上,神色萎靡,与逢春的衰样相对比,嫤姐儿却玩得十分开心,几个丫鬟在屋里陪她躲猫猫,欢笑声几乎能把屋顶掀翻,晏哥儿比他姐姐有一点点良心,他没有乐得失去自我,而是歪在母亲身旁,抱着母亲的胳膊,一脸安静的看姐姐玩。

逢春目带哀怨地叹了口气:两个不懂事的小娃娃哟,你们亲娘现在需要一点点安慰好吧。

临近午前,绵绵秋雨仍不止落势,姜筠撑伞回来如意苑,因雨小风轻伞又大,姜筠不曾被淋湿一星半点,只脚上穿的靴子踩了一鞋底湿润,袍角下头溅了几小点泥巴,换过干净的鞋子和外袍,姜筠坐到炕前,贴心慰问身子不爽的逢春:“还是没劲儿么?”

逢春没精打采地点点头:“嗯,估计得过了明天。”今天是头一日,极度没精神中。

姜筠抚抚逢春柔嫩的脸颊,笑道:“那你这两日好好养着,两个孩子先叫奶妈和丫头看着,你不用再事事亲力亲为…你这个不舒服,我也爱莫能助。”

逢春幽怨地看了一眼姜筠,然后道:“用午饭吧。”

午饭过后,略作消食,姜筠便与逢春一道躺着,两个孩子已被领回各屋去午睡,没有天真孩童的欢笑声,屋子里显得十分静谧。

湖水蓝的浅色帐子中,姜筠揽着有气无力的逢春,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声音清淡而平和:“侯府那边的事情,算是暂且完了,你这一阵子也累了,好好歇一阵吧。”韩雅正有孕,且月份已大,自不能前往侯府,姚氏和孟氏为长辈,没有逢春闲着、却让长辈劳累的道理,所以公主府这边出力的女眷,主要是逢春,因整日在侯府那边忙碌,嫤姐儿和晏哥儿这阵子经常留在长公主的颐华堂玩儿。

逢春轻轻‘嗯’了一声——办完姜简和赵氏夫人的丧礼,侯府那边的确再无甚大事,估计再有大事,也该是侯府的姜大老爷续娶之事,在姜筠怀里拱了一拱,逢春轻声开口道:“大伯是…明年就续娶么?”

姜筠低低唔了一声,回道:“兴许吧,大伯尚不足五十岁,身子又康健,还是可能再生孩子的…对了,刚才吃饭时,你说你家老夫人要过七十大寿,日子是九月十二对吧。”

“对,二爷记得没错。”逢春轻笑着回道,“往年祖母过寿,只请自家亲戚小聚一回,因今年是整寿,所以,大伯预备给祖母热热闹闹的大办一场。”

姜筠温声道:“应该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你祖母…也是难得的高寿了。”

逢春抬起眼眸,悠悠的畅想道:“我还不知能活多大岁数呢。”到明年正月十五,她就满整二十岁了,按照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她估计再有三十年左右的功夫,差不多就该歇菜了,若是中途再染个什么重病,说不定会挂的更早,这可是一个小小风寒就能要人命的地方。

姜筠没好气地拍一下逢春,嗔道:“小小年纪,正当风华,想这个干嘛。”说着,忍不住给逢春灌输自己的生活理念,“不管我们能活多大岁数,每一天,每一年,我们都要珍惜度过,方不负此生。”这世上哪有什么长生不死,连长命百岁都是极稀罕的奇事,他这辈子的心中所求,也不过在是闭眼之前,能够做到圆满的死而无憾。

逢春嘿嘿一笑:“现在是午睡时间,不能浪费,开始睡觉。”

姜筠亲一口逢春的眉心,柔声道:“好。”

待一觉再醒来时,窗外仍是秋雨淅沥,而姜筠却早已不见人影,逢春在床上懒懒地滚了几圈,才叫人进来,进来的依旧是晴雪和碧巧,自己都快二十岁了,这俩丫头自快奔二十一了,逢春盘腿坐在床上,偏头拢着散下来的秀发,开口道:“本说夏天就张罗你俩的事,谁知一耽搁,竟到了秋天…”

正悬帐子的晴雪和正捧衣裳的碧巧,不由自主全部涨红了脸色。

两人的亲事已算订下,就差正式的礼节了,晴雪被陈妈妈相去做了小儿媳妇,碧巧被姜筠的一个长随求走了,当然,陈妈妈的小儿子和那个唤作陆平的长随,都是不错的小伙子,逢春答应之前,已仔细打听调查过,且还找机会让晴雪和碧巧亲自相看过。

拢了几下头发,逢春伸腿去穿软底睡鞋,再接着道:“我早上已想过了,碧巧年岁大点,先给她办,待过了老夫人的寿诞,碧巧就回家备嫁,年前把事给办了,晴雪,你年底再回家,明年开春办喜事,再具体的,我找陈妈妈和陆妈妈细说。”

伸手去拉晴雪和碧巧,逢春眼角弯弯地笑道:“你们跟了我这几年,尽心尽力,我定把你们风风光光嫁出去,以后你们还算是这府里的人,咱们照样能天长地久地处着。”

晴雪和碧巧纷纷行礼:“多谢二奶奶恩典。”

“什么恩典不恩典的。”逢春轻轻笑道,“咱们也算是因缘而聚,你们待我尽心,我也不会薄待你们…瑞云和小雁已接顶上来,碧巧过几天回家后,晴雪,你也不用再忙别的了,绣绣你的嫁妆,再调|教调|教分来的小丫头就行了。”

嫤姐儿和晏哥儿慢慢大了,身边也该一步一步置放大丫鬟小丫头了,据说,一起长大的主仆,忠诚度和信任度会比较高。

自立府之日起,嘉宁长公主从未管过府中庶务,在没有娶儿媳妇之前,府中一应琐事,皆有身边的苏嬷嬷和柳嬷嬷料理,待长子娶妻姚氏后,苏嬷嬷和柳嬷嬷便渐渐脱了手,将府中庶务转托给姜大夫人,姜大夫人接手家务后,一掌管料理就是二十来年,等大奶奶韩氏进门后,姜大夫人也会分担一部分家务给韩氏,如今,韩氏有孕在身,要静养歇息,不能劳累,姜大夫人便常抓逢春去干活。

干活的日子久了,逢春也慢慢清楚府中的一应事务。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媳妇若要管好一大家子,首先得有生活之根本——银子,关于银子,嘉宁长公主府家底十分丰厚,根本无需为银子的来源发愁。

首先,嘉宁长公主地位尊崇,只要她活一年,其名下的陈州赋税,便一直是嘉宁长公主的私房钱,陈州乃富庶之地,几十年的积攒算下来,府中的积蓄可想而知,再者,嘉宁长公主名下还有多处皇庄,姚氏进门之后,又发展了不少商业铺子,都颇有一些盈利。

除长公主老驸马夫妇之外,府中|共有两房人口,两位姜老爷都是官身,各有不菲的俸禄和补贴,他们的俸禄无需孝敬父母,只留着自使即可,逢年过节时,宫中还多有赏赐,另府中办宴时,送礼者更是纷沓而来,总而言之,府里一点也不缺银子。

关于府内的人事和花销,是什么职位,就领多少月例,姜大夫人虽掌管总府务,但孟氏的二房那里,她却是不插手管的,每月只将总花销支到二房,至于孟氏怎么分配,由她自己来安排。

其实,不止孟氏那边是自己做主的模式,韩氏的瑞瑾院,以及逢春的如意苑也一样,每个月初,姜夫人都会按时将各房主子和各房仆从的月例支出来,主子的月例是可以提前使用的,而各房仆从的月例,需要在干完当月的活计之后,才由各房主母发放下去。

长公主府家资富庶,几乎不会出现克扣下人份例的事件,当然,犯错之后的罚俸要除外。

自逢春生下嫤姐儿和晏哥儿后,如意苑每回收到的月例,比之前都有所增添,新多出来的部分,一份是嫤姐儿和晏哥儿的月工资,另一份是新拨进如意苑小丫头的月工钱。

逢春搂着俩懵懂无知的小娃娃,十分好笑的叹气——才呱呱落地,什么都不懂的年纪,就能享受高工资的待遇,真是天生好命啊。

“娘,弟弟不玩,又睡…”已经两岁半的嫤姐儿,穿着一身石榴红的小薄袄,叽叽喳喳地给母亲告状,另一旁,晏哥儿趴在松软的团枕上,栽着扎辫子的大脑袋,一脸昏昏欲睡的模样。

韩氏有孕,逢春才帮姜夫人料理家务归来,一进门,就被活泼爱笑的嫤姐儿扑了个满怀,逢春搂着柔软喷香的大闺女,笑眯眯道:“好,好,娘知道了,弟弟又睡懒觉,那娘不在的时候,嫤姐儿乖不乖呀。”

嫤姐儿一扬白嫩的小脸,笑咯咯道:“乖,我乖,我很乖…”

逢春陪女儿玩了会儿,就到了俩孩子吃午饭的时辰,逢春把漂亮儿子刨下暖炕,让小姐弟俩坐在一起吃饭,经过近半年的培养,嫤姐儿和晏哥儿的吃相已好了许多,撒饭和糊脸情况明显减轻,俩孩子吃饭的胃口极好,每次鼓着小脸嚼饭吃的模样,都特别可爱喜庆,逢春时常想扑上去啵一口。

俩孩子吃过饭没多久,姜筠踩着一地艳阳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