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也就不客气地应下,虽让林妈妈去收拾东西,但还是坚持要等蒋长扬回来。蒋重忍得脖子上的青筋都涨了起来,却也只有忍着。二人一直等到酉时三刻,犹自不见任何音信,不要说牡丹焦急,蒋重也担忧起来。

他把前事后事一联系,突然就觉得皇帝让蒋长扬办这差事是不安好心的。倘若皇帝真的因为昙花楼的事情憎恨他,那么一定连带着蒋长扬也不会受待见,所有的恩宠大概都是表面功夫,不然怎会恰恰就让蒋长扬去办这差事呢?看看闵王那嚣张恶毒样儿,皇帝真的会不知道?他才不信!但也不见闵王受了什么惩罚,还是一样的咄咄逼人,不见有任何收敛,可见自己的猜测果然有道理。蒋重越想越觉得心惊肉跳,越想越坐立不安——倘若蒋长扬被揪了错处,下一个就是国公府。

他索性站起来,命令牡丹:“大郎媳妇,跟我回去。”如今只好让牡丹跟他先回国公府是最好的。万一出了什么事,总比她一个妇人独门独户地在外头妥当。

牡丹不知他心中所想,推道:“我等大郎回来。”

蒋重发怒:“我的话你都胆敢不听?你可知道什么叫做孝道?”

却听蒋长扬的声音在门口凉凉地响起:“国公爷来了?怎不提前使人来说一声,儿子也好在家恭候。”好威风,跑他家里来耍威风了。

蒋重看到蒋长扬完好无缺,衣着光鲜,那根紧紧绷着的神经终于松了一松,脸色却极其难看:“明日是你三弟的正日子,我亲自来接你们回去。”他把“亲自”两个字咬得重重的,谁家的父亲会亲自来接不孝的儿子儿媳?也只有他了。他要不是想着怕又遇到什么疯牛疯马的,他也不耐烦。

蒋长扬淡淡地道:“不是明日么?我记着的,到时候自然会去。”说着接了牡丹递上的茶汤一饮而尽,喝了一盅又要一盅。牡丹猜他怕是一天都没喝水,便低声问:“饿么?”

蒋长扬点点头,抓起旁边的糕点就往嘴里喂,那糕点是牡丹特意为他弄的椒盐味,吃着倒还顺口。于是便把因为饥饿而产生的烦躁渐渐压了下去。

他舒畅了,蒋重却不舒坦了。蒋重想着自己为了他焦虑了这许久,好容易见着了人,也不见他把事情经过和自己说一声,来了就是冷冰冰的,专和自己对着干,心里越发恼怒。可想着当牡丹的面吵将起来,最后丢脸的还是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便生生忍下,用越发冷淡生硬的口气道:“记得就好。你家的马车不能用,我把府里的车带过来了。映雪堂也收拾妥当了,你们马上跟我回去。”

牡丹见蒋长扬垂着眼不语,记得他一饿肚子就会烦躁,便低声问他:“先让人给你弄完热面汤。”

“不必了,就吃这个垫垫底,稍后吃晚饭。”蒋长扬微微一抬下巴,看着蒋重:“也行。正好我手里的差事交了,过几日便要去兵部。”

牡丹一愣,随即回头盯着他看,是不是真的?蒋重也一愣,皱起眉头看着蒋长扬。

蒋长扬无比淡定地道:“听说是兵部职方司郎中。今日已经拜见过张尚书和两位侍郎了,正式的任命过两日就下。”

蒋重一喜,兵部职方司郎中,从五品上阶,掌地图、城隍、镇戍、烽候、防人道路之远近及四夷归化之事,也是要职了。以蒋长扬的资历和功劳来看,得到这个职位其实是很恰当。可随即他的眉头又一皱:“我记得原来在这个职位上的人是韩士钊……”

蒋长扬打断他的话:“他的祖父死了,匿不举哀,已然被革职。”

这韩士钊是闵王那一派的人,匿不举哀绝对不会是最近的事情,可恰恰就在蒋长扬要去兵部的关口刚好出事,蒋长扬又刚好顶上,这中间绝对不会是偶然和碰巧这么简单。蒋重惊疑不定地看着蒋长扬,蒋长扬的神色淡淡的,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来。

蒋重情知他不会和自己透露半点情由,只得叹了口气:“只怕你这个差事不好办。”单是闵王只怕就会更疯狂。

蒋长扬无所谓地道:“这个你就无需操心了。我吃得下。”

“那个差事……”蒋重心情复杂地看着自己这个不在身边长大,可以说是半个陌生人的长子。蒋长扬的行事风格和他完全不同,想要的就一定要拿到手,这个性格其实是很令人担忧的。

蒋长扬不想多说,“天色晚了,走罢。”硬生生地将蒋重的后半截话给堵在了嗓子眼里。

简单地吩咐过邬三几句后,父子二人沉默着各自上了马,护着牡丹的车,踏着暮色往朱国公府而去。

到得朱国公府,早有人去报给府中众人知晓,当时又正值饭点,于是所有人都凑到老夫人房里吃饭。牡丹不想动桌上的东西,又不想做得太明显,便起身伺候老夫人用饭。杜夫人见状,暗自嗤笑不已,那是个什么老货,任人怎么伺候怎么尽心都别想得到她的真心。

蒋云清倒是有些心疼牡丹,怀着身孕,害喜还厉害,被接回来还要伺候老夫人。蒋长扬也不说话,也不吃饭,就淡淡地看着老夫人。老夫人被他看得不自在,偏还堵上这口气了,就要牡丹伺候咋滴了?

蒋重看不下去,低低地咳了一声,道:“大郎媳妇,你不是身子不妥么?不想吃就在一旁歇着,还有夫人和云清呢。”然后又趁机宣布了蒋长扬的事情:“大郎过两日要去兵部职方司任郎中。”

众人都小吃了一惊,心思各异,杜夫人一时之间竟然似被魇着了似的,傻傻的坐着反应不过来。只有蒋长义反应最快,立刻就起身恭喜蒋长扬,提议上点酒。

这个消息算是风雨飘摇中的国公府最好的消息了,老夫人挑了挑眼皮子,放过了牡丹:“你身子不妥,就别折腾了。想吃什么,让厨房另外给你做。”

牡丹轻声道:“家里事多,厨房还要准备明日的宴席,我让林妈妈给我单独做点就好了。”言下之意就是要开小灶。

蒋重也就想起自己许诺过牡丹的话,便吩咐杜夫人:“让人弄几个行灶和几筐好炭送到映雪堂去。吩咐厨下,他们要什么食材,只管供给。”

这府里只有老夫人有,她自己都没弄小厨房呢,杜夫人一时怒火中烧,愤懑不已,脸上却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来:“好。”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三喜(二)

牡丹心满意足地吃着林妈妈用从自己家里带出来的食材做的吃食,不时快乐地晃两下头,轻轻推一下躺在她身边一动不动地想事情的蒋长扬:“你真的不和我一起再吃点?”

蒋长扬宠溺地拍拍她的背:“不吃,你快吃吧。”

牡丹放下碗筷,趴在他身边轻声道:“你说的都是真的?以后你都可以按时回家了?不会再弄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了吧?”相比蒋长扬进兵部做了职方司郎中,她更关注他能不能按时回家,安全不安全。

蒋长扬失笑:“什么乌七八糟的事情?乱说。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真的可以按时回家了。”他对视着牡丹的眼睛,“丹娘,这些日子苦了你啦。”

牡丹轻笑着摇头:“没有啦。”她翻身躺在蒋长扬身边,轻声哼歌,“今天天气好晴朗……”

蒋长扬听不清她在唱什么,好奇地道:“你再唱什么?怎么都听不清的?”

牡丹摇头晃脑,做得意状:“不告诉你,自己听。”哪儿能和他说呢,反正她心情很好就是了。

蒋长扬翻身坐起,伸手去呵她的咯吱窝:“哟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还和我对上了?”

牡丹笑得喘,伸腿去踢他的屁股:“我看你才是欠揍……”

“娘子?”林妈妈在外面咳嗽了一声,二人立即停住,坐起身来互相整理了一下衣服,确认妥当了,蒋长扬方板着脸道:“进来。”

林妈妈走进来,目不斜视:“夫人那边的柏香送了东西过来。”杜夫人非常精明,不会送那些汤汤水水的,送的都是些米面和油之类的东西。

牡丹便道:“收下就是了,让人给她拿点赏钱。”

林妈妈低声道:“柏香想求见您。”

牡丹一怔,随即想也不想地道:“不见。就说我乏了,已然躺下了。”

林妈妈也拿不准柏香要做什么,只知道柏香是杜夫人身边数一数二的心腹亲信大丫头,一准幺蛾子极多,无论听她说什么都是浪费牡丹的精神。便点头应下,自出去回绝柏香。

柏香忐忑不安地坐在旁边的茶水房里等候林妈妈,一时见了林妈妈,充满希望地站起来:“妈妈?”

林妈妈笑着把个荷包递给她:“辛苦姐姐了,这是少夫人赏你的。”

柏香心里就明白了,牡丹不见她。不然这赏钱怎么也该是牡丹当着她的面说赏,而不是先就命人给了赏钱。柏香的脸上露出几分哀求的神色来:“妈妈,请帮我通融一下,我有话要同少夫人说。”

林妈妈的笑容不变,语气却是半点不妥协:“少夫人已经睡下了。大公子也在里头……姐姐有什么话要同少夫人说的,可以和老奴说,老奴一准儿给您传到。”

她这话怎肯能通过旁人传给牡丹知晓?多一个人知晓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柏香绝望地喘息了两声,带着豁出去的决绝道:“这话说给大公子听也是一样。”

林妈妈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一字一顿地道:“大公子也睡下了。他今日面圣,可辛苦呢。”

柏香顾不上去理解林妈妈眼里的含义,她茫然无措地走出映雪堂,漫无边际地走了一会儿,把手里的气死风灯灭了,幽魂似地走到空无一人的园子里,爬上最高的那座假山,看着远处的蒋长义院子里的大红宫灯,眼泪渐渐模糊了她的双眼。

今日家宴散了以后,杜夫人就真的把松香给了蒋长义,虽然口头上说的是蒋长义那屋子里伺候的人少,新妇进门诸事不便,要个妥当的人去看顾着。待到日后有了合适的才又让松香回来,可是大家都知道,这不过是个好听点的话头罢了,松香从此以后就是蒋长义的人了。而她,只怕永远都不会再有那个机会。新妇能容许婆婆给的一个丫头,却不能容忍两个,好吧,就算是新妇能容忍她,杜夫人也不会放过她。

柏香缩进石头夹缝里低声哭泣起来。她回想着当时蒋长义僵硬的笑容,看向她时的那种无奈而悲凉的眼神,又想着松香明明有些欢喜,却又故意装着很惶恐的样子,心里恨透了杜夫人。她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恨过杜夫人,她替杜夫人做牛做马,到头来却什么都不是,什么都得不到。没错儿,杜夫人当时是“好心”地问过她,愿不愿意跟了蒋长义去,但她心里比谁都清楚明白,不能答是。如果杜夫人真的有意让她跟了蒋长义去,就不会问她愿不愿意,而是像指派松香一样地直截了当地就指派了。

如今她能接触到的重要的事情越来越少,说明杜夫人已经在防范她了。不行,她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只要大公子知道了那些事情,啧,能容得下杜夫人才怪!柏香狠狠地擦干眼泪,少夫人不是不见她么?没关系,少夫人这会儿又不走,还有明天,还有后天。总之,总会给她找到机会的。想到此,柏香的身上又充满了力量。她轻轻摩裟着藏在胸前的那个小小的平安扣,心里充满了甜蜜。

她正在臆想,就听有人在假山石下喊道:“是柏香姐姐么?你怎会在这里?”

是金珠的声音,柏香的冷汗都吓出来,她第一个反应就是屏声静气,不说话,不动弹。却见自己提来的那盏气死风灯又被点燃,并且往她面前晃了晃,灯笼后头是金珠那张娇憨天真的笑脸:“柏香姐姐,夫人让我来看看,你怎会一去不复返,她还等着你给她上夜妆呢。我刚还想,难不成,你是被少夫人留在映雪堂了?谁知道你却躲在这里哭。你哭什么?”

柏香记不得自己和金珠有仇,金珠也是第一次做出这种攻击状态。她迅速地反击:“我没哭。我就是突然想起,那天听扫地的婆子说,在这上头可以看到平日看不到的好景色,兴之所至,走上来看看。”说着提了裙子准备往下走。

金珠扫了一眼,掩着嘴笑:“果然好风景,从这里看过去,恰好就能看到三公子的院子。这红彤彤的一片,看着真是喜庆。”她天真娇憨的脸上闪着恶毒的光芒。

柏香全身的汗毛都竖立起来:“是么?我还真没注意。”

“三少夫人真是出身名门世家,我今日看了铺房用的那些东西,真是太华贵了。”金珠笑道:“我刚才去找你,听说一件事,不知真假。和你有关哦,你要不要听听啊?柏香姐姐?”

被人威胁的滋味不好受,特别是不知道对方手里到底握了自己多少事情,不知道对方任何底细的时候。柏香口干舌燥地干笑:“说来听听。谁会说我什么?”

金珠靠近她,呵气如兰:“有人说,你恨夫人,想出卖夫人,投靠大公子和大少夫人。”

“你胡说什么!”柏香心跳如鼓,脚趾都险些把鞋底抠破,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带着一种平时从不曾有过的冰冷坚硬:“小姑娘不要乱说话,当心风大闪了舌头。”她冷冷地看着金珠,“我打小就服侍夫人,我的忠心夫人最是知晓。我知道你迫不及待想坐我这个位子,但你也不用这么急。迫得太急了,会摔跟头的。”

金珠的瞳孔一缩:“今夜无风,我不怕闪舌头。柏香姐姐,你记得去年被活活打死的那个卫婆子么?”

那是老夫人扔了蒋长扬拿回家的御赐之物后,被揪出来的替罪羊。是杜夫人亲自下令打死的,事后又让人去念经超度,给那几家人的家人寻了差事。但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差事,而且离国公府远远的,主子们不可能蠢到把结了仇的人放在身边。这个金珠是从哪里钻出来的?柏香皱起眉头:“你是她什么人?那事儿不关我的事。”

“我是她什么人不重要。”金珠摇头,“重要的是,那差事就是你一手操办的。今天,你也会尝到那种滋味的。你猜,夫人要是知道你今晚做的事情会怎样?”

这丫头多半是讹诈。柏香挺直腰杆,冷笑:“我做什么了?你去说呀?走,咱们一起去见夫人。”

金珠的眼里却露出十分惊恐的神色来,她看着柏香的身后惊慌失措地道:“夫人,您怎么来啦?”

柏香同样惊恐的回头,却没看到杜夫人的身影,接着她飞了起来,她看到假山石下的那个冰冷的池塘离她越来越近,黑洞洞的,就像是巨兽的口,冰冷的水汽如同怪兽的触手,把她缠住缚住,半点挣扎的余地都没有。当头撞向水面的那一刻,她艰难地扭头,看到金珠挑着那盏气死风灯,高高地站在假山石上,冷漠而无情地看着她。

她不想死,柏香爆发出一声大喊:“救命!”接着呛了一口森寒刺骨的冷水,她拼命挣扎着,竭力喊着,这样寒冷的夜晚,空旷无人的园子里谁又能听到她的呼救声呢。在沉下去的那一刻,她浑浑噩噩地想,金珠,你也会有这一天的。

金珠把那盏气死风灯随手扔在了假山石上,任由它燃烧,燃尽。她淡淡地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借着树木阴影的掩蔽,走回了杜夫人的院子。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喜(三)

林妈妈瞅着蒋长扬和牡丹的房里灯灭了,却不敢就此躺下,要等牡丹二人熟睡才好去睡。忽听院门被人轻轻叩了几下,接着看门的婆子立在廊下小心地道:“妈妈,是夫人院子里的。”

林妈妈皱起眉头来,这深更半夜的,来回折腾什么?却不敢怠慢,迎了出去,只见一个十来岁的小丫头挑着盏灯笼站在门口,冷得缩脖缩脚的:“妈妈,我来接柏香姐姐。”

林妈妈一愣,随即道:“柏香不是早就回去了么?”

那小丫头一惊,忙道:“没有呀!她来这里后就一直不见回去。”

“兴许是去了其他地方,你去其他地方问问。”林妈妈不高兴起来,这么个大活人,腿长在她自己身上,难不成整个国公府,就只有映雪堂一个地方可以去?莫名其妙!

小丫头可怜兮兮的道:“妈妈容禀,都不敢来这里打扰大公子和少夫人的,先前也想着是去了其他地方,可是一路问来都说不在,便想着她大概是在这里和姐姐们说笑话忘记时候了。若是不在……那,那也就算啦。”边说边往里探头,口气却是确定人一定就在他们这里了。

林妈妈便侧开半边身子给她看,皮笑肉不笑地道:“她就算是想留,我们少夫人也不敢留她。谁不知道她是夫人面前最得力的,夫人随时都要用?你要实在找不到,去回了管事的,各房各处问一问,一准儿很快就找到了。”

“那到底是去哪儿了呢?”那小丫头愣愣地站了一会儿,才想起面前的林妈妈来:“打扰妈妈了。”

林妈妈命看门的婆子掩上门,走回房中又坐将下来。

恕儿和宽儿早听了个仔细,都道:“真是稀奇,一个大活人竟然活生生地就不见了。怕是故意挑事,要不要和娘子说?”夫人房里的掌事大丫头不见了,可不是小事。

林妈妈看了看牡丹和蒋长扬的房间,轻声道:“挑什么事都不干咱们的事儿,她扯得上么?何必为了这种事把人给叫醒?明日慢慢再说也不迟。”

恕儿和宽儿想着也有道理,便都依言洗了各自睡下不提。

第二日蒋长义去迎亲前,照例要祭祖,牡丹和蒋长扬早早就起了身,林妈妈这才把昨夜的事情说出来。牡丹也没放在心上,一个大活人能去哪里?多半也是找到了的。可这里才刚梳洗完毕,一个管事婆子就来了,也不敢说要找牡丹和蒋长扬,只问宽儿和恕儿昨夜见着柏香没有。

这是明知故问了,左一遍右一遍的问,宽儿和恕儿这才惊觉事情不一般,便去同牡丹说。牡丹略微想了想,便叫那婆子进去回话。

那婆子表现得诚惶诚恐的:“昨夜就找了半宿,一直不见人,因着映雪堂是最后见着她的地方,只得再来问一回。”又再三表示,不单是映雪堂这里,其他地方也是一样的询问查探,毕竟一个大活人突然就不见了,真是蹊跷。意思是她是办差的,不是故意来找谁的麻烦。

一个丫头不见了,也要跑到主子的屋子里来寻?若是逃了,便要往外头去寻,若是没逃,她也不可能藏匿。分明就是故意找茬了,有人要叫她在这里住得不舒坦。牡丹索性道:“既然如此,领这位妈妈在这屋里转一圈。”

那婆子偷眼觑着一旁面无表情的蒋长扬,赔笑道:“怎么敢?怎么敢?少夫人说了不在就是不在。”

牡丹微微一笑:“这屋子不是我的,我也是暂住的,里头的犄角旮旯都不清楚,趁便一起看看罢。大家都放心。”

那婆子怎敢真的挨着看?随便瞟了几眼,便道不敢耽搁二人,忙忙地退了下去。

牡丹便问蒋长扬:“人大概是真的不见了,你说这是要做什么?”想着昨夜柏香一定要见她,也不知是有什么事,心里就有些不安。

蒋长扬淡淡地道:“管她做什么?且等着看就是了。摆饭。”

二人一同用了早饭,到得老夫人处,迎面就看到蒋长义衣衫簇新的立在门边,眼神有些飘忽。

里头老夫人正在骂杜夫人:“这当口出这种事,一个大活人,莫名其妙就不见了,真是好笑。若是白日里人多事多的时候不见的,还有个想头,深更半夜不见,还无影无踪,可真真是好笑。把看门的拿来重重拷问。”她一连说了两个好笑,眼神锋利如刀。她倒也不是关心柏香,甚至早就巴不得拔了柏香,可是这当口出事,却是她不能容忍的。心里早就认定了就是杜夫人主仆搞的鬼。

杜夫人垂着头道:“是。”又有些难过:“昨日还好好儿的,我待她也不薄,她怎会逃了?”看见牡丹和蒋长扬进去,便回头问牡丹:“丹娘,你昨日见着柏香,可见她有什么反常?”

牡丹淡淡地道:“我不曾见着她。我是过后才知她去过的。是林妈妈接待的她,今早我也问了,只交割了东西就走了,统共在映雪堂呆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夫人过后可以问林妈妈。”

一个管事婆子在外头晃了晃,红儿出去片刻后回来,低声道:“在园子里的假山上头找到一个被烧了的灯笼,有人说昨夜看到柏香从映雪堂出来后就进了园子。可园子里除了这个灯笼,不见她的踪迹。”

众人面面相觑,都觉得有些不妙。蒋重当机立断:“还能插翅膀飞了?过后再说!现下先祭祖,办了大事才是最紧要的。”

于是众人纷纷往外头走,牡丹瞧见红儿趁着众人不注意,飞快地贴着老夫人的耳边低声说了一句话。老夫人便抬眼朝她看了过来,牡丹心中坦荡,便回了老夫人一个微笑。老夫人便又垂下了眼睛。

接下来祭祖,结亲,新人到家,拜堂一系列事情都很顺利。萧雪溪被引着认亲的时候,来了一位客人,先恭喜过后,把蒋长忠送来的一匣子礼物和一封书信交给蒋重。

蒋重不在意蒋长忠送了什么东西给蒋长义贺喜,也忙不过来看那书信中写了什么。只忙着应付客人,客人来得比他想象中的多,虽然许多是蒋长扬的朋友,但好歹没有出现他最害怕的冷场。

杜夫人却不同,急急忙忙地同身边的女客告了罪,撕了书信开看。一看之下,她满脸喜色,控制不住地捂着嘴笑出了声,如此明显的作为,由不得身边之人不好奇,纷纷都问她有什么喜事。

杜夫人抿着嘴只是笑,命人把书信拿去给蒋重看。她越是不说,众人越是好奇,都缠着要她说。杜夫人这才勉为其难地道:“忠儿立了一个小功。”可众人看她那样子,怎么都不可能是个小功的样子。她却是不说了,只道:“办正事,办正事,这个改日又再说。”意思是此刻是蒋长义的好日子,不谈其他事抢风头。

那边蒋重看了书信,也是喜上眉梢。他深深的觉得,他把蒋长忠送到军营里去是最正确的决定,蒋家的男儿果然最适合那种地方。这不,这才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又立功了,坏毛病改了不少,也能得到上司的赏识,这次做了云骑尉,虽然官职不大,但他年纪小,若是这样一直下去,前途自不必说,重振家风也指日可待。于是蒋重有意无意地拿给宾客们看,就有人说是三喜临门,大家都凑趣,恭喜主人家。

蒋长义一整天都有些心神不宁,萧雪溪脸上也不见有多少喜色。二人都是按着司仪的指示,似个牵线木偶一般地行礼,问候,问候,行礼。特别是萧雪溪,愤恨不已。她的心还没从刚才给蒋长扬和牡丹行礼问候,那二人郎情妾意,刺了她眼的伤痛中回过味来。再看着蒋家这些需要她行礼问候,好奇地打量着她的亲眷们,心中充满了轻蔑和鄙视。老天待她何其不公!

可突然间,众人的注意力不在她身上了,好多人都在低声相询蒋长忠如何,恭喜的对象也不是她和蒋长义,而换了旁人。这是她的婚礼,而不是蒋家其他的庆功宴!萧雪溪愤怒地看着蒋长义,却见自己的丈夫满脸都是讨好的笑,对着亲眷们认认真真地行礼,有人问的时候还不忘夸赞上自己的两位兄长一回。

再看看满面春风的杜夫人和甜甜微笑的牡丹,萧雪溪不由悲从中来。是了,蒋长义是什么?一个庶子!他在这家里什么都不是,他不讨好这些人还能怎么办?而她,就是这个庶子的妻子。老天待她何其不公!她怎么就会摊上这个灰兔子?!

蒋长义正向族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行礼问候,却迟迟听不见萧雪溪的问好声,不由回头去看他的新婚妻子,可得到的却是两道充满了轻视和愤怒伤心的目光。他的心中那点微薄的喜悦顿时丝毫不见,变得冷硬起来。

第三百一十五章 温柔

蒋长义含着笑,温柔地看着萧雪溪,声音不大,却清晰可闻:“该行礼了。”

萧雪溪身后的嬷嬷用力推了萧雪溪一把,这是什么时候?是所有人都盯着看的时候,萧家的女儿不懂规矩,岂不是要被人笑掉了大牙?再不满意也得把规矩礼数给做足了。再说萧家的女儿不愁嫁,可这名声也是要的,她后头还有那么多待嫁的女儿呢。

萧雪溪恍然惊醒过来,心不甘情不愿地行了礼,尽力想把周遭她不想听不想看的一切都隔绝在耳朵和眼睛之外。虽然在来之前,家里人早就和她说了许多,分析了许多利弊,可是,知道道理是一会事,真的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到底意难平。

要说拜客这一关萧雪溪就不满意,那么最后的弄新妇更是让她不满意,乃至于让她感到一种深深屈辱。她觉得她就像是一只猴,被一群莫名其妙的人弄来弄去,一旁的蒋长扬和牡丹却在那里看她的笑话。她想哭,又想喊,可是却哭不出来,喊不出来,她只能把蒋长义恨了一遍又一遍,都是这个不要脸的下贱男人,毁了她的一生。她却要奉他为夫,伺奉他的家人,为了他在这里被人嘲笑戏弄……

那许多的人上前来围着调笑戏弄新妇,为的是讨个热闹欢喜,可这位新妇虽然没有发脾气却也绝对不配合,一直就板着脸,嘴抿得紧紧的,下巴抬着,目光冰冷不耐烦,全身都散发着疏离与倨傲,还有轻慢。宾客们都看出些意思来,谁肯去看她的脸子?于是冷了场。

有人不忿,冷笑:“什么东西!怪有脸面装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根尖刺,深深地刺入了萧雪溪的心口。她紧紧握着拳头,一任指甲刺入雪白的掌心,抬起眼来望着那个人粲然一笑,她看到那个人讶然而有些胆怯地缩回了人群之中,她笑得更灿烂了。她还要活下去,她不能被这些人给吃了。

蒋云清站在牡丹身边,同情地看着笑容越来越僵硬的蒋长义,先前阴沉着脸,此刻却笑得古怪嚣张的萧雪溪,不由轻轻叹了口气,这不相称的婚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会有多幸福。那么她自己呢?蒋云清陷入沉思中。

见冷了场,司仪忙领着进入下一个流程,引着新人入青庐,饮合卺酒,结发,去烛,下帘,礼成,众人退出。

黑暗中,蒋长义闷声不响地去解那根将二人的脚趾拴在一起的丝线。他的手指不可避免地摸到萧雪溪的脚,萧雪溪厌恶地一缩脚,蒋长义却死死压着他的脚不动,她一扯,钻心的疼。再扯,还是疼。

他并没有如同她所想象的那样迁就她。这是萧雪溪认识到的第一个真相。这个男人沉默而灵巧地将那根把二人束缚在一起的丝线很轻易地就解开,然后径自在她身边躺了下来。他没有化身野兽,扑在她身上,也没有哀怜哭求,求她与他行敦伦之礼,成就夫妻。他对她,从始至终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这和她所想象的新婚之夜相差太远,这个男人和她印象中的那个男人相差太远。

十月底的夜,青庐中阴嗖嗖的冷,被一心以为很爱自己的新婚丈夫漠视了一夜的萧雪溪抱着她残存的尊严扶着双腿在榻上坐了一夜。她听见蒋长义的呼吸轻缓而平静,也听见外面的风声一阵急过一阵。蒋长义睡得很熟,他根本没把她当回事,这个认知让她控制不住地流泪了。她不敢出声,只是使劲咬着唇,拼命拼命地忍。

模糊的晨曦中,一块帕子递到了她的面前,她任性地把它挥落,那块帕子又被捡起递在了她的面前,她又挥落。私心里,她是希望蒋长义重新捡起来再递给她一次的,她想,如果他再捡起来递给她,她就原谅他。

尉迟氏曾经和她说过的,她这辈子就是这样了,她得认命,好在蒋长义真心爱她。要真是过不下去,和离也是将来的事,反正不会是现在。她自己也清楚,婚前失贞,那可和再嫁不同,再怎样也配不到好的姻缘。倘若不是因为父母疼爱她,兄长疼爱她,她早就是家族的弃子,最好的结局就是把蒋长义扶起来,让她得到该有的尊荣,而这件事,父兄都已经在做,而且对蒋长义的表现还很满意。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她在几年之内,她都要在国公府呆着,她要活得好,就得把他牢牢地握在掌心里。这新婚之初,就是树立威信的时候。萧雪溪已经不哭了,她就等着从心理上以绝对的优势压倒蒋长义,她要做到,她让他往东,他绝对不敢往西,让他往西,他绝对不敢往东。

但是蒋长义让她失望了,他没有再给她捡帕子,他轻轻笑了一声,异常温柔地道:“你心里不高兴?”

这还用说么?萧雪溪决定不回答这么白痴的问题。却听到蒋长义轻声道:“我也不高兴。你昨日让我丢尽了脸,也丢尽了萧家的脸面。你的父母一定不会高兴。”

萧雪溪的第一个反应是愤怒。他也有资格教训她?他有什么脸面?他恰恰就是这世上最不要脸的人。却听蒋长义心平气和地继续道:“我知道你觉得我不要脸,可是我心里,觉得你也是不要脸的。比如元帕,你能拿得出来么?”

还不是他这个不要脸的东西干的好事!他怎么可以说出这样不要脸的话来!萧雪溪猛地抬头,愤憎地瞪着蒋长义,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

蒋长义侧对着她,晨光把他的侧影照得线条分明,最分明是他唇边那缕笑容,他回头温柔地注视着她:“你别生气,其实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是一样的人。你心里一定非常不服气吧?我也是。马上就要天亮了,我们商量商量以后这日子怎么过,我呢,我不想就这样一辈子屈居人下,我猜你一定也是。”

他的目光很温柔,声音很柔和,但是无一不透露着一种彻骨的冷,是真的冷,冷静,冷漠,反正萧雪溪是真的觉得冷。那一瞬间,她明白一件事,他的眼里心里丝毫没有她,所以他才会如此的冷静。他的冷静奇异地传给了她,她抬起下巴,刺猬似地冷冷地道:“怎么过?你不想屈居人下,那也得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

蒋长义伸手摸了一下她的脸,萧雪溪身上顿时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她猛地甩了一下头:“别碰我!”

蒋长义点点头:“你看,你讨厌我碰你,我就不会勉强你。这是相安无事的第一个条件。”

萧雪溪从里头听出另外一层意思来:“如果我不怎样,你就要勉强我?”

蒋长义镇定地道:“不是勉强,而是行使丈夫应尽的职责。想来岳父岳母一定不会乐意我不碰你的。也不会乐意我多出许多妾室和通房。你大概也不乐意。”

萧雪溪冷笑:“你敢把我怎样?”他应该求着她,国公府已经式微,他得在她面前摇尾乞怜才能得到前程不是么?否则单靠着他自己,靠着这灰扑扑的朱国公府,他能得到什么?

蒋长义却一句话不说,抬腿往她身上一压,一手捂住她的嘴,一手去撕她的衣服,萧雪溪这才发现她以前那些骑马拉弓啥的锻炼出来的力气半点都不见了,这个斯文瘦弱的人像极了一个力大无穷的魔鬼。她根本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外面传来下人们弄出的沙沙的扫地声和收拾东西的声音,她顾及着脸面,不敢出声,只是忍。他却松开了她的嘴,越来越得劲,良久,他终于停止了动作从她身上下来。她觉得她被一百辆马车从身上碾过般的痛。可是先前那种被漠视,被忽略的挫败感却荡然无存,尽管她不肯承认,她的内心深处却觉得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他到底还是想要她,百般手段不过是想得到她。于是她响亮地打了他一个耳光。

蒋长义没有还手,而是把一块帕子扔在冰冷的水中,拧起,覆在她身上,温柔地替她擦拭,边擦便低声道:“冷吧?我的心里比这还冷。你心里想着我大哥,是不是?你从前对我好,都只是在利用我,骗我。你今日不过是罪有应得罢了。”

萧雪溪冷得打了个寒颤,她弓起身子:“我……”

蒋长义的一根冰冷的手指压在她的唇上:“嘘……听我说完。以后你想过什么日子,你自己决定。要么,和我一起,我把你当仙女,当眼珠子;要么,任人践踏,直到一拍两散的那一日。说到一拍两散呢,要迫我和离,得等到国公府撑不下去的时候。不然,我倒是想放你,国公府也不会放你。”

萧雪溪愣愣地看着他。她第一次认识他。

蒋长义温和地对着外头喊:“采莲,拿热水来。”

热水被送进来,蒋长义呵呵地笑着,换了热水给她擦拭:“你别闹,我就真心待你好。不然……”他用力在她的臀部甩了一巴掌,疼得萧雪溪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

“以后不要再轻易打我耳光。我对你好不过是因为我愿意。”蒋长义命人进来给她穿衣服,温柔地笑:“弄快点,家里人等着的,不许再失礼。”

第三百一十六章 挑拨(一)

天不过蒙蒙亮,屋里却已经挤满了人。牡丹坐在蒋长扬身边,垂着眼听大管事在帘外回老夫人的话:“人找到了,是在池塘,已经捞出来了,嗯,没几个人知晓。”

老夫人瞅着脸色十分难看,看似十分伤心的杜夫人,淡淡地道:“怎会想到去池塘里捞的?”

大管事道:“因着进了园子就没出去过,又在假山上发现了那灯笼,其他地方都找过了,就那池塘里没找过……驶了挖淤泥的小船进去,用叉子和网……”

“别说了!”老夫人皱了皱眉头,“先把人埋了,好生安抚他家的娘老子。不要叫我听见任何流言蜚语。”

杜夫人在一旁喃喃地道:“好端端的,她为何深更半夜去那种地方?”

老夫人便扫了牡丹一眼,淡淡地道:“谁知道她怎会突然想不开?没得污了我的园子!”

大管事小心翼翼地道:“从她身上搜出些东西来。内里有个物件,怕是她有不起的。不过兴许是主子们赏的也不一定,不知该不该一并给了她娘老子。”

老夫人皱着眉头道:“拿上来。”

死人的东西谁愿意碰?红儿站着不动,只看向绿蕉,绿蕉忍了一忍,上前在大管事手里接过了那个小漆盘。

牡丹看了一眼,漆盘里放着个品质上佳的羊脂白玉平安扣,上面系着大红色的梅花结,丝绳已经被泡得褪了色,惨淡的红配着那漂亮的羊脂白玉,硬生生显出几分凄冷来。

老夫人厌弃地缩了缩脖子,回头看着杜夫人:“这是你赏的?”

杜夫人毫不犹豫地摇头:“不是。”

老夫人便看向屋子里的其他所有人,人人摇头,最后落到牡丹身上就不动了,蒋长扬淡淡地道:“要查出这玉是从哪里来的,其实非常简单,悄悄儿拿到外头铺子里去一打听,总能知道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