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上一章:第 33 章
  • 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下一章:第 35 章

黄助理回道,“是啊,听说土特产的事是周姐张罗的。”这岛国也真奇怪,怎么就盯着大兴村来买呢?

高煦头疼,他本打算将特供的事交给省委那边去办的,这下看来,他不走一趟是不行的,她这是打算做什么?

大兴村东边,吴氏族人聚集地

吴四爷的堂侄孙子吴刚高呼,“四太公,这可都是现钱啊。咱们吴氏一共有五六万斤稻谷,对方愿意出五元一斤的价格来购买。只要你点头,卖了这批稻谷,我们每家每户都能修得起房子了。”

“吴刚,是真的吗?你真找到了这样的门路?”

“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我哪敢驴你们?只要四太公一点头,你们在家准备粮食,我去通知对方,对方会开大卡车来接粮食。到时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吴刚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沓钱来,“诺,你们看,为了表示诚意,对方直接给了我两千块定金。”

“真的呀。”在场的人都知道,如果这钱不是对方给的,吴刚这寅吃卯粮的家伙是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钱来的。

所有人都热切地看向吴四爷,这诱惑太大了,正如吴刚所说,这稻谷一卖出去,他们吴氏的家家户户都有能力起新房子了。

“你们有没有想过,把冬稻卖了,怎么和周氏那边交待?”吴四爷反问他们。

他话音一落,在场的人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交待什么?我们用得着交待吗?稻谷是我们的,我们爱卖给谁就卖给谁!”

“而且周永正那天明确说过,岛国那边吃不下十数万斤的稻谷,人家就有这实力,五六万斤眼睛眨也不眨。还说,我们这边有多少要多少,价钱不变。等我们交易完成之后,四太爷可以去问问周永正,他们若是愿意出售手中的冬稻,我吴刚可以帮忙在贵人面前美言几句,让他们手中的冬稻也顺利出出去。”

“对啊,四太爷,指望那边,他们这几万斤稻谷还不知道要卖到什么时候?”他们吴氏这边明明也有能力卖出去了,为什么还要仰人鼻息?那纸承诺又算了什么,能当饭吃能当钱使吗?

最后,所有人都催促,“四太爷,快点头吧,过了这村就没店了啊。”

“你们啊——”吴四爷手哆嗦地指着他们,他能看得出来,财帛动人心,即使他不同意,他们也会越过他促成这事的。

罢了罢了,这锅就由他这个老不死的来背吧。

大兴村这一日,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先是早上十点左右,三辆代表了省外经贸合作厅、治化市市委、仪水县县委等三个不同单位的汽车依次驶进大兴村西边。最终是在周徽嵐家停下。

李桂香看到这阵仗,心里发忤,加上领导发话,这回来也是要见一见村长的,于是她连忙打发了人去将周永正请来,还有就是将在大棚里忙和的父女二人也叫回来。

周徽嵐和周永善回到的时候,院子里已经支开了两张桌子,客人们都坐下了。她在里面看到了高煦,他一个人独霸一桌。而周永正已经到了,正帮忙招呼客人。

“你——”李桂香盯着高煦看,“你不是金家的小胖虎吗?”

今天光临的大领导有点多,她没顾得上仔细看人,现在空了,她打量了一下这一行人中的这位年轻人,真是越看越面善。

正在井边洗手的周徽嵐惊讶,她妈竟然认识高煦?而且那个小胖虎的绰号也差点让她喷笑,这样的绰号会让她想起三和大神的。

“李阿姨好久不见。”只见高煦腰背挺直,双腿并拢,双手微微交握放在膝盖上,向他们问好,很有教养的样子。

周徽嵐没想到他们还真的认识,听着像是他还在大兴村住过一段时间的样子。可是他上次送她回来,可是一直都呆在车上没有下过车的哦。

高煦承认的话让李桂香很高兴,“真的是你啊小胖虎。”

等等,周徽嵐突然心中一动,胖虎?

“惠兰,他是金地主家的外孙啊,你不记得了?”李桂香急于得到认可,忍不住拉上女儿。她倒是想将她家老头叫过来认人,可一眼望去,他正帮忙招待客人呢,也不好大声叫唤。

高煦也看了过来。

周徽嵐摇摇头,直言,“没什么印象了。”

“也是,都那么多年了。”李桂香有些泄气,可难得遇到故人,她很快又打起精神了,“对了,你外公外婆可还好?”

“还好,就是年纪大了,身体比不上年轻的时候,而且人也念旧,时常怀念之前在大兴村的日子。”

李桂香罢罢手,“那样的日子有甚好怀念的。”

那十年动荡,他们这些小老百姓还好,最难过的反倒是被打成黑五类的知识分子,那才难过呢。也幸亏她家老头子抽身早,又是赤脚大夫,加上在大兴村,周氏族人占了一半,所以才没遭什么罪。

周徽嵐洗好了手,便进厨房去泡了两壶茶出来。来者是客,周徽嵐给他们泡了两壶野菊花茶。

这些野菊花是周父上山采药时顺手采摘的,然后由周母晾晒干。开水一冲,属于菊花的清香味在鼻畔弥漫开来。

周徽嵐先给另一桌客人上了一壶,然后再将另一壶给高煦端了过去。

周徽嵐在一旁看着两人说话,也不打扰。她的目光落在高煦身上,从上次送她回来,到这次见面,已经有两个月了。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他整个人比之前精神多了。

李桂香拉着高煦说了一会儿话,蓦然忆起了他是和那些大官们一起来的,定然是有要事的,当下有些不好意思地撤下,准备回厨房忙碌,下去之前她还叮咛高煦要在家里吃一顿午饭。

周徽嵐给他倒了一杯茶水,双手递给他。

他接过茶杯,周徽嵐注意到他的手很修长,骨节分明,端着茶杯的样子很好看。

清香的菊花味让高煦忍不住轻啜了一口,花的清香都沁进了水中,浓郁甘甜。

“坐吧,咱们谈谈。”

周徽嵐扫了一眼,坐到了他对面。

他今天穿的是西装,周徽嵐心想,打小他的家境应该是不错的。

因为这个时候穿西装衬衫的人还是很少的,即使有人穿了,有很多穿着都感到别扭,穿不出那种自如的感觉。

高煦不一样,那种自在,就如同西装于他而言只是常服罢了。

坐下之后,她的视线不自觉地落在他的腿上。上次他送她回来,她给装了两瓶水,分别滴入了一滴灵液,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喝?如果喝了的话,双腿的情况有没有变好一点呢?

周徽嵐目测他应该有一米八的个头,这样的个头在这个年代真的就比较少见了。

周徽嵐暗暗觉得可惜,套句后世用语,腰部下面全是腿。如果他能站起来,肯定是一棵挺拔的中年白杨,不是小白扬了。

“听说你最近在搞大棚蔬菜?”高煦扫了她一眼,她似乎在走神?

“嗯呢。”周徽嵐的心神还没拉回来,有些心不在焉地答道。

“可是你应该知道,我们全国农村那么多,并不缺菜吃,供应城市的量也是足够的,你搞这个大棚蔬菜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市场前景。”

周徽嵐笑了笑,“这个我确实一开始就预估到了。”

“你知道吗?你上次送的萝卜,被岛国那边看上了,他们想大量购买。”

“哦。”周徽嵐心想,这就是她送土特产的目的啊。

“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嗯。”周徽嵐知道,在高煦面前,撒谎没什么意义。

“所以你的目标是出口?”

“算是吧,嗯,这么说吧,我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走高端路线。正如你所言,低端市场相对饱和,利润薄。我弄的大棚一共才几亩地,人手也不足,注定走不了薄利多销的路子。”

高煦点了点头,算是认可她的观点,“那你的目标是岛国?”

“因缘际会。”周徽嵐心想,美国也行,她不挑的,这不是接触不到吗?

高煦点了点头,懂了,这一系列的事情发生确实挺巧的。

第59章

高煦定定地看着她,“你知道你们大兴村这一季的稻谷以及你的萝卜还有先前的杭白菊都有些不同寻常吗?”

话至此,几乎是摊开来说了。

周徽嵐迎视着他,他是为了这个来的?她刚才就在想之前两次外贸交易都是省外经贸合作厅牵头,这次他来是不是别有深意?因为从细节中可以看出,他的职务或者说权力在另一桌人之上。

而他也在回望她,他的眼睛里,深邃平静,她看不到不好的东西。

“嗯,我知道。”

高煦也不问她是怎么知道的,“那你还极力地促使它们外流?”

“要恰饭啊亲。”周徽嵐小小地说了一句玩笑话,她种了几亩地呢,她也没别的渠道,不卖出去,难道等着烂在地里,或者当普通蔬菜卖吗?“还有,这不是还给你们留下了百分之八十吗?”

果如他所料,大兴村对岛国限购的原因在这。

“你可以早点将情况和上面的人说的。”

周徽嵐双手一摊,“你觉得我该怎么说?”

高煦手指动了动,确实,这事她不好说。

等等,“你那个大棚种植的蔬菜,品质不会都和冬稻一样吧?”

周徽嵐点头。

“你——很信任我?”问出这些话之前,他想过她不会承认,甚至和他打哈哈兜圈子、狡辩,但没想到她会这么爽快。

“嗯。”周徽嵐承认了。

“为什么?”高煦眉头拧起来了,他十分不解,她对他的信任基础在哪里?难道就因为庆南那次救援?可她并不知晓其中的内情才对呀。

为什么啊?因为你是小胖虎啊,周徽嵐叹息。

在刚才李桂香叫破他的小名时,她想起来了一些事。

原书中,周永善去的很突然,周海很伤心。

在葬礼上,似乎来了一位坐着轮椅的人。

周永善去世之后,李桂香整个人的精神就不太好了,去世之前,她一直念叨着胖虎两个字。

周徽嵐之所以记得这一段,主要是这两个字让她喷笑。

中周永福一家子没有被除族,且势已成,钟树鸿官至省委常委,还是有实权的排名靠前,周惠竹也是苏省罕有的实权女领导,韩海的海威更是如日中天。

与之相对的是,周氏一族就他们一家一枝独秀,几乎族人都过得不太好。

周郢被压制得死死的,他的家人中有人染了赌,所以他家一直都在赤贫边缘徘徊。其他 冒头的优秀青年总会接二连三地遇到事,然后创业事业夭折。

现在想想,细思极恐。

到了后期,就是周永善去世之后的那段时间,曾描述周海遇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危机,公司机密被泄露,甚至被指从事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司法介入调查。

这次危机是周惠竹帮忙解决的,解决了之后,他们兄妹二人独自来到两老坟前,相对无言。

现在回想起这一段,周徽嵐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恶意。估计就是在这个时候,周惠竹知道了周海为了她究竟做了什么,或许有过挣扎或许没有,但从她能帮周海解决危机这一点来看,显然是默默地原谅了兄长当年的‘自作主张’。

而李桂香口中胖虎高煦应该是察觉出来不对的地方了,甚至后来周海那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是来自于他。

至于最后为什么没了下文,周徽嵐心想,大概是他出了什么意外吧?

心思电转之间,周徽嵐就已经意识到他是友非敌的概率非常大,但这些是不能述之以口的。

“哪有什么为什么,难道你觉得你不可信吗?”周徽嵐反问他,最好的防备就是进攻,对于回答不出的问题反问就对了。

她很清楚她她的坦白冒了多大的风险,但来人是高煦,她觉得她可以冒一下险。而且她妈叫破他的小名之后,风险就更低了。周徽嵐觉得不会再有人比他更安全了。

知道她这是不想回答,高煦淡淡地扫了她一眼,“你弄的大棚蔬菜你能一直保证品质吗?”

“我能。”

“只有你能保证那样的品质吗?”高煦忍不住问,大兴村的高品质植物是在她回来之后才出现的,他不由得多想。

周徽嵐扬了扬眉,“相信我,那样的品质只有我能种得出来。”

周徽嵐听明白了,也准确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那我知道了。”

高煦敲了敲桌子,“目的呢,你的目的是什么?”仅仅只是为财吗?

周徽嵐不自觉地歪了歪头,“我猜你不是普通人,我能问问你的权限有多大吗?”

高煦目光静静地看着她,一个三十八岁的三个孩子的妈,竟会不自觉地做出这样少女的举动,但她目光清明,显然不是刻意勾引人。

最终他移开视线,说了一句,“我的权限比你想象中要大。”

“诺,你不是问我我的目的吗?”周徽嵐递过去一张纸,“这就是我的目的。”

她做这一切的目的,其实就是想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生物实验室,这迟早都得摊开来说的。因为这里不是后世,后世她只要有钱,就可以随便买买买,这里不行的。这里很多物资都是管控状态,比如她要买的实验仪器。

周徽嵐很清楚,一旦她说出自己的要求,一定会让眼前的人大吃一惊的。毕竟她一介中年妇女,又没学习甚至接触不到专业的生物学知识,为何要购买专业的实验仪器?尽管她已对买了几本相关的专业书籍,周徽嵐知道这个糊弄一下别人可以,但绝对糊弄不了高煦的。想到这,周徽嵐就遗憾,怎么周思恬的专业不是植物学或者生物学呢,不然她就可以假借她的名义建设实验室了。

但周徽嵐管不了那么多了,有些东西,注定要被人议论或者以投以异样眼光的。就像马爸爸,她没穿前就经常听到有人吐槽他肯定是重生的。

除非她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但是她发现,她不行,她不想放弃,她喜欢她的专业。大二的时候她都已经想好了,等毕业之后就进入农科所工作,剪剪切切,和各种植物打交道。

试想,她穿到一个中年妇女身上已经被迫放弃了自己的身体,再放弃自己的理想的话,她做不到。

套用张宏文教授的一句话,她是一个固执又焦虑的人,如果不做这件事她就会睡不着,就会焦虑不安。

生命很可贵,但在生命之外,仍有一些她非常想坚持的东西。

既然不能放弃,那就一步步让别人接受,从她能做,到她会做,以及她做得很好,一步步让人改观。

购买相关的实验器材,就是她走出的第一步。之前没办法,她只能选择拿冬稻萝卜等受过灵液浇灌的资源来换,现在她明显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

色谱仪、波谱仪、晶体振荡式分析仪、光学式分析仪器……

高煦看着这一张清单上密密麻麻的专业的仪器名称,眼皮狠狠一跳,他抬起头来看向周徽嵐,“这张纸上的东西是你要买的?”

周徽嵐点头。

“好,我知道了。”高煦将那张折叠收好,“这些东西我会尽量帮你弄到手的,你大棚里的蔬菜什么时候可以采摘?”

总算将实验仪器的事过了明路,周徽嵐轻吁了一口气,对他的问题,她脸上露出浅笑,“有些已经可以了。”

“好,以后每隔一天,我让人专程来收菜,你们只需要负责采摘就可以了。至于价格,就按市场价十倍结算。然后仪器的费用就在里面抵扣,你意下如何?”

“就按你说的来办吧。”其实这已经相当于交换了,价格就无所谓了,不过他给出高价,还是很能体现诚意的。

“对了,这清单里有些仪器不好弄,二手的可以吗?”

“可以的。”

那厢,周永正等人也被领导们告知他们大兴村的冬季稻谷被甄选为特供食品。

听到这个消息,周永正激动极了,特供,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啊,搁古代,那他们就是专司贡品之人。

省外经贸合作厅副厅长魏平说道,“接下来你们要做的事就是统计大兴村的冬季稻谷的数量,然后我们每斤五元的价格收购走。”

这是他们经研究之后给出的价格。其实这个价格,放诸国内是非常不合理的,现在稻谷的价格每斤三毛多不到四毛,大兴村的冬稻竟然是他们的十几倍。但谁让先前有岛国珠玉在前,岛国都愿意出高价来收购了,没道理自己国家来了却要降价收购吧?当然,它的价值却是足以与价格匹配甚至超过这个价格的。

一旁的治化市市委大秘柳伯杨、仪水县县委书记葛洪涛、仪水县农业局局长杨天等,对此事都是乐见其成的。

周永正拍着胸膛保证把事情办好。

可他话音刚落,院子外就有一小辈冲着他们高呼,“村长爷爷,善爷爷、惠兰姑姑你快到东村,村西边进来了几辆大卡车,好像吴氏那边将冬季的稻谷都给卖了,正在装车呢,大志叔带人过去拦着了,你们也快去看看吧。”

这是赤裸裸的打脸啊,一时间,周永正的脸黑如锅底。

第60章

闻言,周徽嵐和高煦对视了一眼。

“这是怎么回事?”省外经贸合作厅副厅长魏平问。他不得不问,这冬稻刚被列为特供粮食,就听闻大兴村卖了几卡车的冬稻,他不问就是失职。

“是这样的……”周永正长话短说,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在场的领导书记局长们说清楚,包括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他们签了协议的事。

听到这样的情况,领导们一致决定将每一年大兴村甄选特供稻谷的事交由他周永正来负责。

原先他们打算,再从吴氏那边挑选一人作为辅助的,这下省了,吴氏这边大局观,还不守信用,给人观感太差,实在难堪重任。

放权之后,领导们就催促周永正赶紧去把事情处理了。

这事,高煦他们并不方便出面。

周徽嵐站起来,“爸,你留在家里,招待各位书记局长吧?我和永正叔去吴氏那边看看。”

对她这个安排,周永善和周永正都没意见。

大兴村东村,四五辆大卡车依次停在晒场上,吴氏的青壮年一个个陆续扛着一袋袋的冬稻扔上卡车,然后车上还有人搬进去一一整齐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