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上一章:第 36 章
  • 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下一章:第 38 章

周大志吆喝几声,领着已经起来的青壮汉子直奔村东。

这一夜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夜晚,虽然这走水的情况发生在村东吴氏那边,但他们整个村子都动起来了,能去帮忙的青壮年都冲过去了。

水火无情,人命关天,一般都会摒弃成见,先救人救火要紧。救火之后,该如何还如何。

“女人和孩子都回去睡吧。”

周永正几个族里的老人聚在一起等结果,却不想让女人孩子跟着熬夜。

在他的吩咐下,女人孩子陆陆续续回去睡了,周徽嵐也一样,反正也帮不上忙。

翌日醒来,周徽嵐他们才知道昨晚吴氏族人聚集地遭贼了,有两家人家的钱被摸走了,那火也是贼人放的。

火是从放置柴禾的屋子烧起来的,殃及猪圈和厨房,一共烧了三间屋子。幸亏着火的时候猪圈里的猪一个劲地叫唤将人给吵醒了,不然这火会蔓延得更厉害。

一共烧伤了两头猪,清晨的时候就被主人做主杀了。

吴氏为感谢周氏和其他小姓氏的帮忙,分别给他们都送了猪肉。

周大志得了周永正的吩咐,拿了钱给吴氏那边送去,相当于拿钱买肉,不占他们半点便宜。

看着周大志送过来的钱,吴四爷叹着气让主人收了。

第64章

吴氏那边被贼人入室盗窃以及那场火给吓着了,虽然天亮后报了警,但确实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阴影。而且附近的几个村子都知道他们大兴村因为售卖冬稻赚了大钱,亲戚朋友上门打秋风借钱的人不少,让人烦不胜烦。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发生,不少人家陆续购买了砖头泥沙瓦片等材料。他们本来就想建房子的,这样做不过是顺手推舟罢了。通过这一举动告诉贼人,钱没了,全都买建房材料了,你们要偷就把材料偷走吧。

可这材料一买,看着就让人心痒痒。此时又正值冬天农闲时候,大家伙都闲着,那干脆就将房子盖起来吧。

只要请上一两位建房子方面的大师傅老把式,父子兄弟齐上阵,亲亲戚戚再帮上一帮,花个十天半个月,就能将房子盖出来了。要是没有之前那事,请周郢来帮忙掌掌眼挺好的,但是现在却不好张口了。

不过也没啥,盖几间房子而已,难度不大,大师傅老把式可以胜任的。说干就干,于是吴氏这边动了,打地基拉砖拉瓦建房子,一片热火朝天。整个大兴村东村除了被偷了钱的那家倒霉蛋,吴氏那边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盖房子。

周氏这边看得眼热,要说钱,他们赚的不比吴氏少,总不能吴氏那边住新房他们还住旧泥房吧?于是族人们纷纷找到周永正,想批地基,然后盖新房。

周永正有些拿不准主意,晌午的时候又溜达到周永善家来。

他到的时候,周徽嵐正在吃早饭,稀饭咸菜再配两个鲜肉包子。

看到周永正进来,她连忙站起来打招呼,“永正叔,没吃的话来点?”

周永正罢罢手,“我早就吃过了,你吃吧,我和你爸聊几句。”

周徽嵐没再推让,重新坐下,拿了个包子吃了起来。

她刚从大棚那边回来,真饿了。

周徽嵐的大棚现在请了人。

高煦那边安排的运输车会在七点左右抵达大兴村,所以每天四五点左右就得开始采摘。这么早也没办法,为了保证蔬菜的新鲜度,所有卖给部队的蔬菜都是当天新鲜采摘的。而且采摘的量是很大的,光靠她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周徽嵐也不想累着家人。

所以她请了一对勤快且手脚麻利的中年夫妻帮忙,每个月给他们开一百块钱的工资。他们需要做的事,除了隔天摘一次菜之外,还负责菜地的锄草以及施肥等工作,肥料用的是周徽嵐积好的农家肥。

这对夫妻也是他们周氏族人,男的名唤周大成,因为前些年父母相继病故,还有个孩子小时不小心烧坏了脑子。给父母治病,给孩子治疗,夫妻将为数不多的积蓄都花了个精光还不算,还将亲戚里头能借的都借遍了,落下了不少饥荒。

这次大兴村冬稻丰收,他们家卖稻谷也赚了大几千块,一口气将外债全都清了。夫妻俩对村长和周惠兰感激得很,得知她的大棚缺人手,就跑到家里来了。偏俩人嘴笨,话都说不清楚,最后还是周徽嵐问出来他们的想法。对于工钱他们一开始是拒绝的,但周徽嵐说了,他们不收工钱,那就别来帮忙。他们没办法,只好应下来,暗暗决定干活要卖力一点。

第一次进棚时,周大成夫妻俩还吓了一跳。也是这个时候,周大成才知道周徽嵐的大棚里蔬菜长得多好,他敢说,就是经年的老庄稼把式种出来的菜都未必如她。

周徽嵐一边吃一边听着她永正叔和她爸说起族人想建房子的事。

对于村里建新房一事,周徽嵐是有些想法的。

她在后世见过太多建设的时候没有一点规划的农村了,都是谁家赚了钱谁家就盖新楼房,就像吴氏这样的,很随意的,谈不上美感布局。而且他们还喜欢沿着路边建房,最终导致进村的主干道路非常窄,后来村村通政策下达,有些村子的主干道宽度甚至不足一米二,汽车进入都很困难。

吴氏在村东边,她也不去操那个心了。

但周氏在村西边,她希望能好好规划一下。以后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裕,买车也不在话下,如果到时因为路太窄车开不进来就搞笑了。

“永正叔,郢哥这两天不是在家吗?他就是干建筑的,何不请他过来问问呢?”

周永正一拍大腿,“是了,怎么忘了这一茬!”说着他就推推自己的孙子,“福哥儿,去,将你郢伯伯请到你善爷爷家来,就说爷爷有事找他。”

周郢来得很快。

“阿郢,你知道今年咱们族里靠着卖冬稻都赚了笔钱,现在呢,他们看到吴氏那边在建新房,都有点意动,已经有好几个人来找我批地基了。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我心里就是有点拿不准。惠兰建议找你问问,你看?”

周徽嵐此时笑着插话,“永正叔,你是不是觉得吴氏建的房子丑哇?然后族里的宅基地又不多,你不忍心被糟蹋了?”

周永正叼着烟道,“嘿,我是真心不觉得吴氏建的房子好看,但房子不就是那么回事吗?”不过她这话,正巧说中他的心思了。

“永正叔,还真不是那么回事。”说完这句,周徽嵐转而对周郢说道,“郢哥,妹妹这里有几句建议,你要是觉得有道理就听听,没道理的话就当我是外行瞎说就行。”

“嗯,你说。”

周徽嵐的意思是现在族里大多数都是泥房,大家都有建房的需求,希望周郢的建筑公司能帮忙将族地当成一个大型社区来好好规划一番。族地的建设,房屋之间最好不要太过密集,适合宜居为主,兼顾交通绿化等等,最好能出个图纸,再由村长统筹安排,做好族人的思想工作。

周徽嵐说这些时,周郢眼中闪过一道亮光。

两位老人都很认真在听,暂时没有表态。

为了方便他们理解,周徽嵐还画了简易的房屋设计图,因为她是非专业的,所以图有点抽象……

周郢看了一会,明白了。

老人的想象力弱一点,看了半天图纸,还是不明白。

看完图纸,周郢的眼睛是越来越亮。

周徽嵐不知道,在韩惠竹重生的前一世,周郢也是干建筑起家的,建立了国内知名地产品牌。在新世纪的时候,他牵头,在大兴村建设新农村。整个工程由他出资,族人们出个人工材料费,统一规划建设样版小别墅。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巧合了。

“做个模型吧。”周徽嵐建议。

这样视沈上会更直观。

毕竟他们还要说服族人的,有了模型,她相信他们会更容易信服。

“怎么做?我也来帮忙。”周永正感兴趣地道。

周郢动手能力很强,他先在薄木板上打上墨线,周永善周永正两人负责拿锯子锯,周郢打磨,最后由周郢和周徽嵐一起负责组装。

很快,一幢迷你别墅的模型就出来了。

这是一幢三层半的小别墅模型,总面积近五百平方,每一层一百五十平左右。

一楼大厅很大,配两个卧室一个厨房和两个卫生间。二三楼分别有三卧两卫,外加大客厅和阳台。顶层加盖半层,两个房间,近百平的平顶,完全满足农村人的晾晒要求,夏天还可以在上面乘凉赏月。

这一百五十平是实打实的面积,不像后世因为有公摊,两百平的房子,室内面积只有一百六七这样。

这是周徽嵐考虑到农村家庭人口多特意设计的,比起后世很多农村小家庭一层才七八十个平方的房子,已经算得上豪华了。

当然,一百五十平小别墅是给大家庭准备的,小家庭她准备的是一百坪左右的,端看族人自己选择吧。

看着这个模型,结合她刚才的想法,周永正激动了,就是这个了!

周郢不激动,他很冷静,他告诉他们,保守估计,建一座这样的房子,人工材料等等算下来,估计得两万出头。

周永正倒吸一口气,要知道吴氏那边的房子,盖四五间青砖瓦房,整个下来也才花三千块,而他们要花的竟是对方的六七倍?

这也不奇怪,他们一层就兑完他们五间了。也就是说,光是他们的房子是吴氏那边的三点五倍大,这样就兑去了一万出头了。

多出来的近万块钱,主要还是在建筑材料和人工上。

因为建的是三层半的房子,所用材料的质量就必须过关,而且最好是请专业的建筑公司承建。当然,村里的人可以帮忙做个小工。而且他们还要用到大量的钢筋水泥,这两个材料就很费钱了,要不是周郢自己开了一家建筑公司,有固定的进货渠道,恐怕他们想买都很难买到呢。

周永正的脸色不断地变幻,无疑他是喜欢这样的房子的。

他有眼光,能看出来,这样的房子一盖,住个四五十年不成问题。吴氏他们在建的青砖瓦房,等以后有钱了,恐怕还是得另建的。

但就是太贵了,这次卖冬稻的钱全填进去都不够。

可是它除了贵没别的缺点啊。一时间,周永正非常难取舍。

周徽嵐可以理解他老人家的纠结,“这样吧,永正叔你先压着批基地的事。”

然后她又对周郢说,“郢哥,你给咱们村西头我们周氏所居的这一片地画个大致的设计图,最主要的是将公共区域的设计给画出来,记得大湖应该做一个中心点,其他的地方有些偏差先不必理会。等设计图出来后,咱们召集族人开个会,听听大家的意见吧。”

“如果反对的人多呢?”周永正问。

周徽嵐道,“那就咱们这一片族地拆分南北两个区域,愿意的将来房子就规划在南区,不愿意的就在北区安家。”

周永正和周永善点点头,“这也是一个办法。”

第65章

本以为事情解决了就结束谈话了,周徽嵐却突然叫住了周郢。

“郢哥,听说你的建筑公司资金有些吃紧?”

抬腿欲走的周永正闻言看了过来,又重新坐下,“怎么回事?”

周郢无奈,问周徽嵐,“阿祁那小子又跑你跟前胡说八道了?”

周永正没让周徽嵐说话,“阿祈怎么样另说,我就问你这事是不是真的?”

周郢沉默。

沉默就是默认,周永正气得给了他一脚,“你拿谁当外人呢?之前没钱也就罢了,你不说也行,反正说了咱们这些老不死的也帮不上忙,现在我们都有钱了,你有困难也不张口?”

“阿郢,你太见外了。”一旁的周永善也跟着说道,。

周郢苦笑着解释,“其实这缺资金,并不是那么必须的。”并不是说他们公司运营期间资金捉襟见肘了。

“主要是有个挺好的工程,体量有点大,我们公司的盘子还够不着。阿祈主要是觉得可惜。如果我们能争取到这个工程,我们公司的实力和名声都能上一个台阶。”

其实这个工程就是海威弄丢了的酒店工程,有政府扶持。韩海出事之后,这个工程沉寂了一段时间,近期重新招募承建单位。因为近期这段时间他们公司完美交付了几项中小工程,甲方对他们的工作非常认可以及赞赏,这事被那个政府工程的相关负责人知道了,曾到挚诚来了解过,盘子太小这事也是对方透露出来的。

“这是好事啊。有大工程业主亲睐说明你们公司现在势头很好。阿祈的做法是对的,有了这次经验,以后你们挚诚工程公司就有了承建一些官方性质工程的资历,也更容易被中小单位认可。总之好处多多。但这个机会你们要是不抓住,接下来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补足没有抓住这次机会无形中造成的损失。郢哥,咱们国家开始发展了,有时候一步慢步步慢,就是这么现实。”

周徽嵐没说的是,国人都喜欢追涨杀跌,花花轿子众人抬,他公司发展势头好,不管是借钱还是融资,人们都乐意。如果经营不善,那借钱和融资的难度就很大了。

周郢没说话,算是默认她的观点。

周永正周永善一直耐心地听着,虽然有些术语他们听不懂,但不妨碍他们知道这次的机会对周郢以及他的公司来说很重要。

周郢说道,“做买卖有赚有赔——”

周徽嵐明白他的担心,可惜现在没有银行给私企贷款一说。周徽嵐心里很清楚,如果有,周郢宁是那种可自己承担风险去贷款的人。

周永正打断他,“我只问你,要是你将咱们借给你的钱赔了,你会赖掉吗?”

“不会。”周郢沉声道,“如果我亏了,我砸锅卖铁卖身卖血都会还的。”别人肯借钱给他,是情分,是对他周郢这个人的信任,他怎么能辜负这份信任?

“那不就行了?”周永正睨了他一眼,“钱是借你,又不是给你。”

周永善问他,“阿郢,如果资金足够,你们有多大把握拿下这个工程?”

“七成。”

周郢为人沉稳不轻浮,他说有七成,那把握必然是在七成之上的。

“你们资金缺口多大?”

“二十万。”这也是当初他们竞争不过海威的原因之一。

周永正周永善两老对视了一眼,都犯了难。二十万不是小数目,如果不是他们这次卖冬稻赚了一笔,他也不用开口了。因为就算将他们两把老骨头拿去炸油,也炸不出这钱来。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他们这次卖冬稻得的四十万,其他小姓氏提走了十万左右,他们周氏族人分走了三十万。他本想着,如果缺口小,缺个几万这样的话,他们亲近的几家凑吧凑吧就齐活了,现在如果要凑够二十万,还真不容易。

周徽嵐适时说道,“爸,永正叔,你们不必感到为难,我这里有个办法。”

所有人都看向她。

“咱们刚才不是商量着要将建设咱们周氏族地的事交给郢哥的公司来办吗?”

周永正迟疑,“可是,族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建那样贵的楼房呢。”

“这个且不管,我的办法就是,让愿意建楼房的人先将一部分钱交上来。”说完这句,周徽嵐问周郢,“郢哥,如果你们将那酒店工程承建下来,需要多久才能完工?”

周郢想了想说,“保守估计要到明年五六月份。”

“那完全来得及。至少要等明年夏收之后,咱们族人才能凑够建房子的钱。在此之前,我们将建楼的人数确定下来,然后让他们交一部分定金,毕竟买材料什么的都要钱。而且,郢哥可以在建房的时候给先交定金的这部分人让点利,我想他们会愿意的。”

她提的这个建议,其实有点期房的性质。

族人们手上的钱存银行,利息并不高,他们存进去更看重的是它保障安全的作用。周徽嵐觉得还不如将钱投到周郢的公司,一来能解决周郢的问题:二来,周郢借此发展起来了,也好给族人们让点利。

其实相当于民间集资,只是这个说法,嗯,但为了防止日后这样的方式有可能带来的麻烦,她不好开这个头,所以转换成了另一个方式。

等周徽嵐说完,周郢一愣,如果由他的公司承建,他本就没打算赚族人的钱,他老实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周徽嵐不赞同,“亲兄弟明算账,你们公司的运营处处要钱,而且建设族地不是小工程,你不赚钱就是赔钱,这样不行的。”

周永正附和,“惠兰说得对,亲兄弟明算账,该你赚的你就不要推辞,像惠兰说的,给他们让点利就行。不然我们请别的建筑公司要花的钱更多。”

“这是一个好办法!不过具体如何,还要看有没有人响应吧?”周永善说。

周永正一挥手,“放心吧,咱们族里傻子不多。”至少比吴氏那边要少得多得多。

两老仔细想过了,她这个转换很巧妙,将周郢公司从求人的位置上拉至最少是平等的关系。

这个决定对双方都有利,并不会损害族人的利益,所以他们可以一力促成。

这一日,周永正召集族人开会,研究宅基地的事。

天是越来越冷了,寒风呼呼地刮着。因为要开会,所以荷花婶早早打发周大志过来升火烧碳。

开会的时间安排在下午三点,通知发出去之后,几乎每家每户都来了。今年大家都赚钱了,都有建新房子的盼头。村长就宅基地开会,怕是有话要说。

他们到的时候,村长还没来。

大家伙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地,相比寒冷的天气,大家心里都热呼呼的。

周永正是和周永善周徽嵐一道儿来的。

周永正不废话,站在台阶前,直接进入正题,“今儿召集大家过来,是想说说宅基地的事。我知道大伙儿看到吴氏那边一座座新房起起来,心动了着急了。”

底下的人笑道,“村长,咱们是想盖新房子了,想想一溜地建起青砖大瓦房多好,冬雪下雨都不怕,心安着哪。”

“那行,咱们划宅基地前,先来看两样东西。 ”

周永正最先展示的是周郢公司所出的大型设计图,整张图东至大兴村路口西至王何两姓聚集地,南至大湖,北至农田,整个区域囊括其中。

在这张设计图里,入村的大路被拓宽了,阡陌交通,一幢幢小别墅错落有致,并且因做了庭院设计,视觉冲击感非常强烈。不仅如此,周郢还设计了一个人工湖,引大湖的水至村中心。

“村长,这是咱们大兴村西村?”

“看地型,这是咱们的族地啊。”

意识到什么,族人一个激灵,指着图中的房子问道,“村长,咱们要建这样的房子?”

族人们闻言,眼巴巴地看向周永正。

“我是有这个想法,来,你们再仔细看看这两幢房子。”在周永正的示意下,桌子上摆上了两座房子的模型。

这几天,周郢顺手将一百平大小的模型图一并做了出来。

这些日子,他和周徽嵐聊族地的规划,学到了很多,许多以前觉得晦涩不明的地方突然间就茅塞顿开畅通无阻了。

周徽嵐所阐述的新农村构思,有点类似于联排别墅的设计的,而且庭院的设计更是一代又一代地产设计师的灵感结晶。

周郢就是做这行的,他又是个肯下苦功钻研的人,受益匪浅也正常。

两幢模型一出来,大家都很喜欢。

“这房子我喜欢,这阳台很大,晾衣服很好。”

“看看这窗户,那么大的窗户,屋里一定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