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上一章:第 56 章
  • 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下一章:第 58 章

但是心里却对宋清徽佩服到不行,真厉害啊,这么轻易就哄得傻妹妹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围着他了,难怪是北京来的,哄姑娘一套一套的,如果哄的不是他亲妹妹,叶军华都有心学几招了。

但正因为是亲妹妹,叶军华才没眼看,飞快的扒完饭告辞了,也不肯让他们有机会表示要送他回厂里,他真怕再待下去狗眼都要被闪瞎了。

第121章

叶三哥落荒而逃后,叶小妹和宋清徽也慢悠悠吃完饭去领证了。

王翠芬担心的那些,比如被办事员拖延手续耽误回家的事都没有发生。

办事员对叶小妹和宋清徽这对新人不但友好还热情,原因是多方面的,叶小妹和宋清徽长得好气质出众,穿戴也体面,看着就非富即贵,不管走到哪都没怠慢过,进了民政局也一样,坐着的办事员一看这对光彩照人的年轻人进来,就自觉带上了微笑服务,看了介绍信知道他们俩是双岗大队来的也没变脸色,还夸他们觉悟高,说现在乡下大部分同志还是没有婚姻法的意识,单位定期下乡做思想工作依然收效甚微,大部分主动来领证的还是城镇居民。

对面的办事员也凑过来插嘴说,乡下的老同志没结婚意识也就算了,很多知青竟然也不懂事,在当地结了婚都不知道主动来领证,给他们的工作添了不少麻烦云云。然后大家就夸宋清徽和叶小妹是结婚积极分子啊,回了大队记得跟大家宣传一下结婚证的必要性云云。

叶小妹当时就被“结婚积极分子”这个称号囧了一脸,听起来她跟宋大哥好像是什么结婚狂似的。不过她倒没把这群人的赞美当中,暗想她跟宋大哥有觉悟也好,男才女貌也罢,应该都不是他们态度这么热情的原因,根源在于宋大哥进门时人手一份的“喜糖”吧,如今物质依然匮乏,城里乡下想吃点糖都不容易,宋大哥来领证还记得带喜糖发喜气,真的不是一般的讲究了。

有了喜糖开路,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就非常高了,因为现在的结婚证很简单,他们有没有记档叶小妹不知道,办事员看过他们的介绍信和材料,随便问了几个问题,然后就抽出一张奖状,啊不,是结婚证开始帮他们手写了。

是的,手写。不过结婚证上有格式,办事员只需要填上他们俩的姓名性别和年龄,再写个日期,盖上公章,结婚证就新鲜出炉了,连照片都不用贴。

叶小妹看着办事员不到一分钟就把结婚证写好了,都有点懵逼,忍不住凑到宋大哥耳边吐槽:“结婚证长得跟奖状好像啊,是不是说我们结婚也很光荣、值得嘉奖呢?”

现在轮到宋清徽面色微窘了,有心想转移话题,比如问问她怎么知道奖状也长这样的,没想到叶小妹声音不够轻,让对面的办事员也听见了,对方扑哧一声笑道:“这位女同志很聪明,结婚确实光荣啊。”

办事员只get到了叶小妹的表面意思,这话的意思也是说他们主动来领结婚证应该感到光荣,只有宋清徽听懂叶小妹上一句的重点是“我们结婚光荣”,而不是我们领证光荣,所以办事员不明所以的调侃让他更不好意思了,接过新鲜出炉的结婚证和介绍信并道了谢,便匆匆拉着叶小妹出去了。

有了结婚证,仿佛拿到了尚方宝剑一样,叶小妹整个人都有底气了,刚走出民政局的大门,就迫不及待拉住宋大哥的手。

这下他们可以光明正大的手牵手约会了吧。

然而还是被宋大哥义正词严的拒绝了,叶小妹不服气:“我们现在有结婚证了,已经不是耍流氓,为什么还是不能牵手?”

宋清徽也不能理解她为什么如此执着于在外面亲密,在自己屋里的时候她想做什么,他都不会拒绝的。然而他的性格注定说不出这么邪魅狂狷的话,只能红着脸轻声细语的解释:“外面不是亲密的场合,有了结婚证也会被人指指点点,遇上较真点的依然很麻烦。”

叶小妹本来还有点不高兴,看到宋大哥莫名其妙又脸红了,好像又一副被她蹂躏过的样子,她突然就不气了,眼底还闪过一丝兴奋,也学着他心虚的模样凑近小声问:“那我想牵你了怎么办?”

宋清徽看着她清澈的眼睛,不由舔了舔嘴唇,说出了心里话:“在屋子里……你想怎么牵都行。”

话刚落音,叶小妹就双眼发亮的道:“好啊,那我们去招待所开房吧。”

宋清徽都被她突如其来的决定吓了懵了,“招待所?”

“对啊。”叶小妹理直气壮的点头,“我现在立刻马上就想和宋大哥亲亲抱抱,等不及回了家,我们去招待所住一晚吧~”

最后几个字的语气泄露了她荡漾的心情,实际上她就算语气伪装到位,宋清徽也压根不信她的鬼话,什么叫迫不及待要和他亲亲抱抱才去开房?分明是她早就打算着要在县里住一天了吧,为了哄他还真是什么话都说的出口。而他还真没出息的被她这番话打动了,明知道是花言巧语,心里依然跟喝了蜜一样甜。他想自己迟早会溺死在这张骗死人不偿命的小嘴中。

宋清徽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叶小妹,告诉她不可以,现在时间还早,他们必须回家。

叶小妹不死心的拿话堵他,“是你说在屋子里我做什么都行的。”

说完,又伸出小拇指轻轻勾了勾他的手指,娇声娇气的道:“达令,你不能说话不算话啊。”

许久不听这个称呼的宋清徽脸又红了,而且他已经开荤,正是最沉不住气的时候,被她小小的勾引之举便弄得心里发痒,但还是一本正经的摇头:“我说的是我们回了家以后。”

软的也不行,叶小妹顿时板起了脸,又不高兴了,“说得冠冕堂皇,你就是舍不得花钱陪我在城里住一天,刚结婚,人家只是想跟你过过二人世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小气鬼喝凉水!”

饶是宋清徽“铁石心肠”,听到二人世界两个字也有点心动了,只是还有些不放心的上前解释道:“小妹,我是怕你在招待所住不惯,你之前在火车上还嫌被子有味道,招待所的被子味道只会更大。”

他就是怕叶小妹娇气惯了,进了招待所发现环境不好又要回家,招待所退不退钱都是小事,就怕那么晚了他们想回家都不成。

叶小妹闻言果然有些迟疑了,“招待所环境这么差吗?”

宋清徽中肯的道:“环境不差的,只是比不上我们的新房,而且那些床和被子每天都有不同的人进来睡觉,也不知道卫生做的怎么样。”

叶小妹最怕的就是卫生不到位了,听他这么说立刻改变了主意,拽着宋大哥的衣摆道:“还是不住招待所了,我们抓紧时间早点回家吧。”

宋清徽心动了,叶小妹却一门心思要回家了,他哭笑不得的看着说变就变的叶小妹,忍不住问:“不想过二人世界了?”

叶小妹回头看了他一眼,很深沉的叹气:“等以后有条件吧。”

“什么条件?”

“酒……就是招待所的条件变好了啊,要是招待所的房间都能像奶奶家那样有暖气厕所能随时洗热水澡了,咱们就经常去招待所过二人世界好不好?”那个时候说不定可以选情侣蜜月房了,情趣play嘿嘿嘿。

叶小妹说着不由得意忘形,双手又缠上宋清徽的手臂了。

而宋清徽也没有及时叫她保持距离,听到叶小妹以后还要“经常”和他去过二人世界,他脑海中不由浮想联翩,然后又一次成功把自己搞得面红耳赤。

可惜小两口心心念念的二人世界,最近这两年是无福消受了,因为还要和叶队长一家老小热热闹闹的住一块,而且叶小妹的婚事忙完,全家包括整个大队又要忙着春种了。

今年的农忙叶大嫂和叶二嫂没有趁机怀孕,她们都去下地干活了,叶小妹就不再需要跟她娘去食堂帮工,可她一个人在家要洗衣服扫地,还得带四个熊孩子,叶小妹累得都快变成性冷淡了,本来新婚燕尔,她每天晚上都很有性致跟宋大哥火拼的,最近却忙得连睡宋大哥的精力都没了,晚上经常跟宋大哥亲着亲着就趴在他胸前睡成死猪了zz乙

不过叶小妹累到怀疑人生,王翠芬他们却没想到她真能凭一己之力带好四个孩子,这说明小妹很有当贤妻良母的潜质啊,王翠芬最近看着小闺女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座金山一样热切,叶大嫂和叶二嫂更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经常在婆婆面前夸小姑子孩子带得好,说不定也快了云云,说得王翠芬心里头更加火热。

在王翠芬眼里,再没有比小妹和小宋更配、感情更好的小两口了,原先她还有点患得患失,怕结了婚以后小宋发现小妹娇气懒散的本性后对她不满,或者影响小两口的感情,没想到成了亲,最宠小妹的就是小宋了,她都不止一次看到小宋晚上给她倒洗脚水。

男人给女人倒洗脚水,还是在农忙的时候,小宋和他们一样干活累的不行,小妹都不用赚工分,还支使小宋给她倒洗脚水,这丫头是要上天啊。王翠芬当时就急了,找了个时间拉着叶小妹回屋一通教训,小妹当时是答应她会改正,王翠芬却不放心,继续盯着他们,然后就发现她的改正是陪着小宋一块出来倒洗脚水,而真正端茶倒水的人依然还是小宋。

王翠芬:……

无奈之余,王翠芬又在想其他办法让小妹体贴懂事一点,男人是天,是家里的顶梁柱,怎么能让小宋整天干女人的活呢?

倒是叶队长比较看得开,还劝她别掺和这种小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们高兴就好。小宋可不是怕媳妇的男人,他主意正的很,愿意做这些是还不是因为他宠咱们小妹。”

王翠芬也懂这个道理,但还是发愁:“我就怕小妹无法无天惯了,咱们不管,小宋也由着她,日后回了婆家还这么由着性子,亲家也能这么惯着她?”女婿对女儿好,她当然也乐意,可是她也有儿子的人,想想如果儿子把媳妇惯成这样,她肯定会很气的,不但要把儿媳妇这种臭毛病改过来,还得好好治一治她的脾气,让她学一学什么叫贤惠懂事。

所以王翠芬觉都亲家母的心情肯定也跟她差不多,与其那个时候被亲家往重了治,还不如她早点帮小妹改过来,她是亲妈,至少不会趁机磋磨小妹。

叶队长却很放心的摆手,“小宋透过底了,他以后回城,多半是靠工作调动,有了单位就能分宿舍,小宋父母那儿是军区大院,只要不分到大院那一块的单位,小妹就不需要和婆婆住。”

看孩子他娘还在患得患失,叶队长又给她支了个招,“你要是真想操心,不如帮小妹补补身子,让她早点怀上。小宋上头就一个大哥,姐妹都没有,人丁还是稀薄了点;小宋大哥是结了婚,可到现在也没有孩子,咱们小妹不管生儿子还是闺女,我估计亲家都会稀罕得不行。”

王翠芬听完醍醐灌顶。她很早以前就有这个计划,要盯着小妹多生几个孩子,只是最近反而被这些小事绊着反而忘了重点,在叶队长的提醒下终于回归正道,如今最是关心叶小妹的肚子。林红梅和宋秀秀也都知道婆婆的心思,才经常在这个话题上奉承。

可惜她们每次聊起这个,叶小妹都垂着头不参与,不是因为害羞,而是怕大家看到她脸上的呵呵。

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因为她这几个月忙着结婚加农忙,很久没有谈心八卦的女主小姐姐,来找她玩的时候也会八卦起她什么时候要孩子云云。

叶小妹不敢跟老母亲他们说实话,害怕被揍,在女主面前却很诚实,“我还没享受够呢,才不想这么早要孩子。”

楚涵也觉得她现在不宜生孩子,不只是因为叶小妹年纪小又天真的缘故,更担心明年恢复高考,万一他们之间有什么变故,或者小妹也考上了大学,小妹没有孩子就不需要做出牺牲,就算宋清徽要离婚,她也更容易找第二春。

听到叶小妹的回答,楚涵便没有惊讶,而是关心的问,“这个问题你跟宋知青聊过吗?”

“聊过啊。”可能是上辈子家庭的缘故,叶小妹在孩子的问题上反而没有平时的任性和独断专行,她是有自己的小心思,但这个问题还是跟宋大哥认真聊过,因为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总要互相达成一致才行,免得以后又随随便便抛弃孩子。

当然她在聊的过程中用了点小心机,比如缠着宋大哥畅想了几次二人世界,然后他就毫无抵抗力的答应了晚几年要小孩\(▽)/

楚涵有些意外的挑眉:“宋知青连这也同意了?”

“我们现在是统一战线。”叶小妹挺得意的点头,宋大哥确实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呢~

楚涵还真的挺佩服,也惊讶叶小妹傻呼呼的,感情方面的问题却十分拿手,仿佛是个天然撩?

第122章

楚涵针对叶小妹的鞭策计划,又一次得到了叶家人的支持,因为她太会挑时间了,最忙的日子过去了,如今林红梅和宋秀秀都能抽空照顾家里,叶小妹空闲下来,可不就有时间看书学习了嘛。连大字不识一个的王翠芬都十分支持小楚的行动,小妹学的知识越多,在婆家面前就越讨喜,她当然乐见其成啊。

王翠芬都这么积极,本身就看重学习的叶队长和宋清徽只会更响应楚涵的行动。

然后叶小妹的学习计划就这么愉快的定下来了,那叫一个众叛亲离。

时隔半年,叶小妹的课程已经从小学升入初中了。

说实话,她还没学渣到这么不可救药我、连小学课程都要靠男女主补课才能看懂的地步。叶小妹上辈子考大学凭的是艺术生政策,但是考上他们当地的重点高中那会儿却是完全凭真本事的,小学和初中时代也勉强能算个学霸,如今的小学和初中课本,她其实也可以轻松应付。

但叶小妹不想让大家发现她的聪明才智,因为讨好队长父亲的经验给了她血和泪的教训——表现的太优秀往往很容易坑到自己,队长父亲他们好像都对能者多劳、不打不成才的封建思想深信不疑,一旦让他们发现她学习背书很容易,那就完蛋了,她说不定真要活到老学到老了。

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叶小妹只能韬光养晦了。

女主小姐姐一级一级加大难度的行为,也仿佛印证了叶小妹的猜测,她觉得再过一年半载的,自己可能就要被初升高。

初中的课程她还能勉强应付,让她重新去啃高中的知识那就是为难她叶美丽了,为了能够拖延时间,叶小妹只能更加努力的放慢学习进度,男女主一起盯着,她也不知道自己最终能不能躲得过,至少可以让暴风雨来得再晚一点。

叶小妹学渣和傻白甜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她的小心机连精明的女主都没发现,只是最近往叶家跑的频率,要比半年前多了,因为要给叶小妹复习功课。

然后叶小妹就拥有了两个免费的家庭教师,女主小姐姐白天上课,宋大哥晚上补习。

白天上课叶小妹都很认真,不再试图浑水摸鱼,到了晚上的补习时间那就嘿嘿嘿了。说到底叶小妹沦落到这种地步都怪宋大哥,每天晚上就是她收取报酬的时间,宋大哥想让她乖乖看书练字,得让她亲够摸够本才行,而且他们“补课”最后补的都不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在床上探寻新姿势,共同进步。

总之,叶小妹白天被女主如何压榨,晚上就要怎么把宋大哥压榨回去,有了宋大哥的献身,一段时间过去,她竟然都没有对这项学习活动产生厌烦的情绪,反而越来越乐不思蜀了。楚涵也很快发现了叶小妹的反常,半年前这丫头一看书就无精打采、哈欠不停,几天下去直接小脸无神,整个人都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就差没把学渣两个字刻在脑门上了。而现在,叶小妹一反常态的越挫越勇,她布置的任务可不轻,都挡不住这丫头脸上的红润。

楚涵把叶小妹的前后反差看在眼里,忍不住在心里为宋知青点赞,这是她第一次承认宋清徽还是有点用处的,他可以在前面吊着叶小妹奋发图强。既然这样,她可以放心的给叶小妹加加码了,毕竟明年就恢复高考,叶小妹现在的学习进度勉强能考上大学,想考北京恐怕是痴人说梦——她都异想天开要把叶小妹送进大学了,那就送佛送到西,最好把叶小妹送到北京跟宋清徽作堆吧。

这么想着,楚涵布置的功课越来越难,后知后觉的叶小妹依然还以为一切尽在掌握,每天乐不思蜀的跟宋大哥发明新姿势。

感情都是相互的,楚涵很关心叶小妹,这点叶家人都看在眼里,所以王翠芬也很关心小楚的终生大事,某天楚涵又来帮叶小妹复习功课,王翠芬便趁机询问起来:“小楚,我听人说你跟沈知青走得有点近?”

王翠芬用词很客气了,楚涵跟沈思默走得近,都是将近半年前的新闻了,叶小妹都听隔壁嫂子八卦这个消息,消息同样灵通的队长媳妇只会比叶小妹知道的更早,但那个时候楚涵也隔三差五的过来玩耍,王翠芬却从不找她打听,其中固然也有当时忙得没工夫的缘故,更多的是因为消息真实性不明,王翠芬怕贸然多嘴了,小姑娘脸皮薄,搞不好以后都不敢来她家玩了。

当了母亲的人似乎都有点火眼金睛的天赋,王翠芬现在能放心问,当然是她确定小楚和沈知青多半确有其事了。

她判断得非常准,上个月底,楚涵才正式跟沈思默确定关系。

楚涵到现在才跟沈思默确定关系,当然是因为这位同志成功抵制住了回城的诱惑。

这几个月里,李继红确实没放弃,一直在努力劝沈思默跟她回城,然而沈同志都不为所动,她又不死心,走之前还跑来叶小妹跟前挑拨离间。

李继红对叶小妹说:“我以前误会楚涵和宋清徽有一腿的事,你应该已经听说了,常娟娟故意误导我,这点没错,但是我眼睛也没瞎,楚涵勾引宋清徽也是事实,她就是个水性杨花的荡妇——别怪我没提醒你,如今婚姻自由,在城里结婚离婚都不算什么了,宋清徽那么好的条件看得我都眼热,楚涵也就是普通人家出身,她能放过这么好的对象?你和她厮混在一起,可别最后引狼入室,连男人都被人抢走了。”

叶小妹看着傻呼呼,李继红的意思她倒也都听懂了,不就是告诉她女主背地里勾引宋大哥,让她不要放过这个小碧池嘛,怕她不敢出手,还暗示她楚涵家庭普通,她这个队长千金想怎么报复都行——真没想到她眼中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李继红同志也有这么犀利的时候啊,叶小妹很是感叹,接着就一脸兴奋的道:“没关系啊,楚涵姐要是看上了宋大哥,那我就跟沈知青在一起,他长得也很好看,我觉得这波不亏。”

其实叶小妹这话说得挺真心,当年要不是被宋大哥的肉罐头迷花了眼,一门心思要吃上肉,她说不定就被沈思默吸引了,能代替男主被女主瞧上的,长相身材神马的当然都跟男主不分伯仲啊,她不管找哪位都挺赚的。

但是这么毁三观的话,李继红当然不会信,还觉得叶小妹故意这么说着讽刺她,自取其辱的李继红当然不肯再待下去,当时就黑着脸转身走了,然后没隔两天人就回城了。

李继红回城的时候正是农忙期间,队里最忙的时候,正常人都会忙完这阵,也就晚半个多月离开而已,毕竟她在队里这几年虽然赚了工分,说到底也是分走了队员的口粮,做人应该要善良,然而李继红却不管不顾,说走就走,所以她走后,队员和知青都颇有微词。

不过李继红走得干脆,楚涵心里却下意识松了口气,她嘴上再洒脱,可能还是动了心,便不可避免的开始患得患失了吧。

考验了沈思默,也认清自己的内心,农忙一结束,楚涵就跟沈思默正式确定关系了。

她也不是藏着掖着的人,正正当当的处对象,也没有遮遮掩掩,可能因为这样才连王翠芬都察觉了吧,被王翠芬问到跟前,楚涵也大大方方的点头:“是的叶婶,我跟沈同志正在处对象。”

“沈知青跟我们小宋玩得好,也是个精神高大的小伙子,你们很配啊。”王翠芬拍着手夸道,接着又关切的问,“那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吗?”

楚涵如今都还担心恢复高考,会让叶小妹和宋清徽的婚姻发生变故,她自己当然也不会过早的踏进围城,但也不能说她目前没有结婚的打算,所以笑道:“不瞒叶婶,我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母兄长都像您疼小妹一样疼我呢,要不是我抢着报名当知青,下来插队的就是我大哥和大姐了,所以我处了对象,也得带回去让父母兄长看看,不然他们是不会放心的。”

“可是刚来插队一年,也没有这么快回家探亲的道理,看看明年或者后年有没有机会回去吧……”

拖到明年,恢复高考的消息出来了,她跟沈思默结不结婚已经没人会在意了。

王翠芬不知道她的真实打算,只觉得小楚果然善解人意,拉着她的手保证道:“我跟你叶叔说,明年年底,尽量让你们回家去探亲,你也是大姑娘了,婚事可不能拖太久。”今年让她探亲确实不合适,哪怕小楚为队里出了很大的力,也没有刚下乡就探亲的道理。

楚涵一脸感激的笑道:“叶婶,谢谢您。”

然后现实就像楚涵预计的那样,王翠芬的枕边风还没派上用场,她已经不需要回城探亲的机会了,全国各地、就连双岗这样小角落的青年,都被一则新闻震撼了。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布《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新闻,明确招生对象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包括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分配工作的)、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几乎所有年轻人原本平静无波的生活,都因这则新闻而翻天覆地。

第123章

在人民日报正式宣布恢复高考之前,宋清徽他们就已经有预感了,他虽然人不在北京,和家里的通信却从来没断过,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宋清徽和家人平均半个月一封信,同时和宋堂哥以及发小朋友们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原因很简单,北京要有大动作了。

去年九月份,毛zhu席逝世,同年十月四ren帮倒台,那个时候有想法的人就在猜国家会不会要对知青有安排了。宋清徽在农村结了婚,可没想从此就扎根不走了,他还是期待着能够早日回城,所以从去年起就密切关注着北京的动作。

当然为了安全起见,宋家就算知道什么nei幕消息也不可能大大咧咧的写在信里,万一被外人看到流传出去,或者被截获,他们一家人都可能被打成间谍,总之不管是什么结局都不好,宋家能做的也就是帮忙收集大家都知道的那些时政新闻,宋清徽在乡下面临的问题不单单是消息滞后,能获知消息的途径也十分有限,人民日报上没有刊登的新闻,他们基本上就无从得知,所以只是一些北京人都知道的消息和新闻,对于宋清徽分析目前的局势也十分有必要。

都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宋清徽如今也不是孤家寡人了,等到消息当然也会同亲近信任的人一起探讨分析,比如说叶队长,也比如楚涵和沈思默。

楚涵一直很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凭她和叶小妹他们的关系,也不介意提醒他们做好准备,但是她没有理由宣之于口,所以只能压着叶小妹看书学习了,如今有了宋清徽提供的这些时事动态,她刚好能说服大家把关注点放在恢复高考的问题上。

于是在楚涵的潜移默化下,七月份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恢复deng小平同志职务》,八月份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当时宋清徽他们就一致认为领导已经有要恢复高考的打算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们不能把这个猜测宣扬出去,但是早一天开始复习功课,高考的时候就能多一分把握,所以还没有具体消息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为高考而奋战。备战高考当然不是看看书就行的,楚涵上辈子有辅导女儿学习的经验,提出了很时髦的题海战术,没有习题册和试卷,他们就照着课本总结知识点,然后互相出题考试。

知青点人多口杂,为了安全起见,楚涵和沈思默只好来叶家开小灶,平时在宿舍只会照常看看书。这么做不是出于小气、不想让其他知青提前准备的信里,而是跟宋家不能告诉宋清徽nei幕消息一样,这种事不能说,不管猜得准不准,一旦宣扬出去,很有可能被当成间谍处理,这个时候可不像安居乐业的二十一世纪,国家和百姓对间谍是相当敏感的。

敏感时期只能选择明哲保身。楚涵和沈思默几乎每天都往叶家跑,倒也没有引起知青们的怀疑,可能是因为楚涵这两年的“基础”打得好,她和叶小妹关系可好了,嫁人前嫁人后,她们俩都还黏在一块,好得能穿一条裤子,如今楚知青和沈知青也处上对象了,沈知青和宋知青又是好朋友,楚涵往叶家跑的时候带上沈思默,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然后叶小妹就过上了被三个学霸鞭策的苦逼日子。

叶家的学习氛围相当浓厚,就连放假回来的叶军华都受到了鞭策,回单位的时候顺手带上了宋清徽他们的读书笔记和习题,他也要抽空复习一下高中知识了。

不过叶小妹刷题归刷题,她这个时候心情还是轻松的。

宋清徽他们可能是怕她不小心在外面说漏嘴,就没把高考的猜测和计划告诉她。当然叶小妹也不是傻子,老公和小伙伴突然就沉迷学习日渐消瘦,用膝盖想都知道是高考要来了嘛。

可是叶小妹想不到他们丧心病狂到这种地步,自己废寝忘食也就算了,竟然还要拉着她一起考大学,她混吃等死这么幸福,多想不开才会跑去考大学?

如果宋清徽一早就告诉叶小妹她也要参加高考,叶小妹肯定就抵死不从了,谁也别想打扰她当咸鱼,美男计都不好使;但是宋清徽对此一字不提,叶小妹也没有多想,鉴于楚涵小姐姐从两年前就没事逼着她读书,叶小妹只当他们现在不过是恶趣味犯了,要她陪太子读书嘛,那就读吧,反正闲着也就闲着。

叶小妹心态轻松的陪着他们一起刷题,刷到一半,国家正式恢复高考了,举国沸腾,宋大哥也美滋滋的说要跟她一起去报名参考,叶小妹这才懵逼了,坚决反抗:“我不考……”

刚冒头就被王翠芬同志一巴掌拍死在沙滩上了,“不考大学,你怎么跟小宋一起回北京?”

叶小妹还是很有逼数的,“他们都是高中毕业,就我一个初中生,考了就一定能上大学吗?”

队长父亲发话了,“考了至少有机会,不考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我不要,考了没考上多丢脸啊……”

王翠芬不耐烦了,又是一巴掌拍过去,“让你考你就考,再废话打断腿。”

又是打断腿。叶小妹很怂的撇了撇嘴,但到底不敢多话了,这个时候宋清徽轻轻拍了下她的脑袋,安慰道:“小妹,你这两年很用功,高中知识都学的差不多了,未必比大家差,就算考不上本科,还也可以试试专科,都一样有分配工作。”

学渣也有尊严,叶小妹很不屑的表示:“我才不读专科呢……”

上辈子都是本科,这辈子沦落成专科生,她不要面子的吗(︶︹︺)

谁也没在意叶小妹的尊严,叶队长和王翠芬打听了一下专科的情况后,眉开眼笑的拍着叶小妹道:“专科好,小妹,你就去考专科吧。”

其实让小妹参加高考,他们心里也没底,小妹在学习方面跟知青肯定没法比,连高中都没考上,让她考大学确实有点痴人说梦。不过有女婿他们的辅导,专科可能会有戏。

叶队长和王翠芬很务实,小妹考上专科也能跟小宋回北京,毕业了还可以留在北京工作,那就足够了,他们不图小妹光宗耀祖,她能在婆家立足就行了。

有偶像包袱的叶小妹还在消极抵抗,宋清徽很善解人意的笑道:“小妹不想读专科也没关系……”

叶小妹激动的仰头看他:“那我可以不考?”

宋清徽一脸温柔的对她说:“当然要考了,万一这次落榜,我们回北京给你找个高中,复读一年再继续。”

叶小妹嘴角的笑容瞬间僵住:“读高中……”

宋清徽眼神温柔的能滴出水来,“我们找最好的高中,小妹这么聪明,复读一年肯定能考上大学的。”